高中地理大气环境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地球上的大气教材分析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教学分析
三明二中 朱宗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课程标准要求
(一)“内容标准”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 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加深对人与大气环境关系的理解,形成正确 的人地观
微观内容
例2、世界气候类型
人教版旧教材:用 一节内容详细阐述 了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类型、气候变 化特点 人教版新教材:通 过三个典型案例来 讲述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二) 本章教学的重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3. 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4.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重点:
1、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风向的关系。 2、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学难点:
1、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风 向的关系。 2、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P33活动:海陆风的形成,补充山谷风的形成机理,使 学生巩固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引出新课。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 什么地方存在? 3、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 化情况。 学生回答: 板书: 不同位置的风向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2、近地面的风 建议在分析风向形成原因时,结合物理上力的合成原理进行图文 结合分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教学分析
三明二中 朱宗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课程标准要求
(一)“内容标准”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 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加深对人与大气环境关系的理解,形成正确 的人地观
微观内容
例2、世界气候类型
人教版旧教材:用 一节内容详细阐述 了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类型、气候变 化特点 人教版新教材:通 过三个典型案例来 讲述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二) 本章教学的重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3. 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4.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重点:
1、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风向的关系。 2、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学难点:
1、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风 向的关系。 2、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P33活动:海陆风的形成,补充山谷风的形成机理,使 学生巩固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引出新课。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 什么地方存在? 3、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 化情况。 学生回答: 板书: 不同位置的风向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2、近地面的风 建议在分析风向形成原因时,结合物理上力的合成原理进行图文 结合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教学课件
3. 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 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GUI NA ZONG JIE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关系
低纬:17-18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每升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
中纬:10-12千米 高100米平均下降温度
源
部,与人类关系最密
对 高纬:8-9千米 0.6℃)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 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 如何变化?为什么?
2.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3.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 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 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 特点是什么?
问题3 (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 “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 的大气层有何特点?
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 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
流层飞行? 4.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GUI NA ZONG JIE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关系
低纬:17-18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每升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
中纬:10-12千米 高100米平均下降温度
源
部,与人类关系最密
对 高纬:8-9千米 0.6℃)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 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 如何变化?为什么?
2.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3.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 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 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 特点是什么?
问题3 (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 “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 的大气层有何特点?
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 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
流层飞行? 4.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4.下列环境问题,哪一种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北京近年公共交通不断改为清洁
燃烧车,它使用的是哪一种?其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A.地表水污染
汽油
B.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大 柴油
C.光化学烟雾
天然气
D.全球气候变暖
煤油
【解析】选C。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光化学烟雾;北京近年公共交通不断
改为清洁燃烧车,使用的是天然气。
2.主要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思考】能够吸入鼻子里的都是可吸入颗粒物吗? 提示:不都是。经过鼻子的过滤作用,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进入气管和 肺部,这些才是可吸入颗粒物,或表示为PM10。
(2)酸雨。 ①酸雨的概念、污染物和污染源。
②危害。
方面
主要内容
水生生 态
使河湖水_酸___化_,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2.下列措施对广东省防治酸雨不起积极作用的是 ( )
A.西气东输
B.兴建小水电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D.酸性土壤改良
【解析】选D。酸性土壤与酸雨无关。
3.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 ) A.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C.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 D.促进云雨的形成 【解析】选C。大气中尘埃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人 类的呼吸道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大气中尘埃物质会反射太阳辐射,一定程度上降 低地面温度;大气中尘埃物质是降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大气中的尘埃物质不 会对太空中的航天器的飞行和运转造成影响。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
【解析】第(1)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中伴有的硫随着煤 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 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我国 的酸雨属于硫酸型酸雨。第(2)题,酸雨会危害土壤和植物,改变土壤结构,导致 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酸雨能使 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 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酸雨对人类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呼吸方面的 问题。酸雨间接的影响就是它会溶解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 组织吸收后,人类吃下这些东西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酸雨能危害人类的 健康。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大气环境课件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这些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
总结词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 的策略和措施。
详细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等。同时,还需要采取适 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建立防洪设施、保护生态系统、提高 农业产量等。
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词: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大气环境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它阻挡了太空中的有害辐射,调 节地球温度,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必需气体,以及水汽循环等重要气候过程。
大气环境的特征与分类
总结词
特性与区分
详细描述
大气环境具有多种特征,如温度、湿度、压力、风速和风向等。根据大气的温度、成分和运动 状况,可以将大气环境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这些层次在地球的气候系统中起 着不同的作用。
04
大气环境中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 财产和生存环境的破坏。
类型
包括气象灾害(如暴雨、暴风、干旱等)、地质 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等)、生物 灾害(如疫情、病虫害等)等。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
01
成因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运动、地质构造、气 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有关。
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0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 种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
0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动物死亡,破坏 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这些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
总结词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 的策略和措施。
详细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等。同时,还需要采取适 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建立防洪设施、保护生态系统、提高 农业产量等。
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词: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大气环境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它阻挡了太空中的有害辐射,调 节地球温度,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必需气体,以及水汽循环等重要气候过程。
大气环境的特征与分类
总结词
特性与区分
详细描述
大气环境具有多种特征,如温度、湿度、压力、风速和风向等。根据大气的温度、成分和运动 状况,可以将大气环境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这些层次在地球的气候系统中起 着不同的作用。
04
大气环境中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 财产和生存环境的破坏。
类型
包括气象灾害(如暴雨、暴风、干旱等)、地质 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等)、生物 灾害(如疫情、病虫害等)等。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
01
成因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运动、地质构造、气 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有关。
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0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 种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
0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动物死亡,破坏 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与大气运动》PPT课件
短波,对无线电通信
高空
有重要作用
气
知识拓展:逆温
同步练习册P26,逆温及其影响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紫蓝青绿黄橙红
物理知识补充
1.任何地物都在不停地辐射、吸收、反射电磁波
2.辐射: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大气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而降低(每升高100 地面是对流层大 人类生活在对流
米,气温大约降低 气的直接热源
层底部,与人类
对 低纬:17~18千米 0.6℃)
关系最密切 该层上部冷,下
流
中纬:10~12千米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部热
层 高纬:8~9千米
几乎全部的水汽、
人类生活在对流
固体杂质集中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层底部,与人类
律?
17~18km
10~12km
10~12km
7~8km
7~8km
90°
45°
0°
45°
90°
思考:影响对流层近地面气温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1)太阳辐射状况:主要分析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低纬度气温高, 受其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2)大气自身条件:主要分析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晴天,空气稀薄,白天气温 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此外,大气环流通过对热量的输送和对降水的影响, 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3)下垫面:海洋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较同纬度陆地白天、夏季气温 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和坡向等对气温都有影响;不同地 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如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极高,导致地表气温低。 (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和排放温室气体、废热 等影响气温。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5单元 第3讲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件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 考向
知识网络
1.大气污 染形成的 结合热点案 原因、过 例考查大气 程及危害 污染的成 2.大气污 因、危害及 染防治的 其防治措施 主要措施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3-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 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 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 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3-
素养提升21
命题立意 本题以我国某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为载体综合考查土 壤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相应措施,综合性强,对解读信息、阐释 事物的能力要求高。
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 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 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 识
因 气候条 逆温、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或风力微弱,导致大气污
件 染物堆积,不易扩散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5-
素养提升21
思考角度 规范术语
过排
过量排放废弃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人 为
结构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污染物排放量大
原 技术
生产工艺落后,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低下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 考向
知识网络
1.大气污 染形成的 结合热点案 原因、过 例考查大气 程及危害 污染的成 2.大气污 因、危害及 染防治的 其防治措施 主要措施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3-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 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 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 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3-
素养提升21
命题立意 本题以我国某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为载体综合考查土 壤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相应措施,综合性强,对解读信息、阐释 事物的能力要求高。
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 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 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 识
因 气候条 逆温、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或风力微弱,导致大气污
件 染物堆积,不易扩散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5-
素养提升21
思考角度 规范术语
过排
过量排放废弃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人 为
结构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污染物排放量大
原 技术
生产工艺落后,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低下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件(共16张PPT)
第二章 地球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对比法,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 2、结合第一章所学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总结到达地面太
阳辐射量分布规律 3、结合“大气还大地”、对比月球大气环境,自主掌握大 气保温作用
co 4、温室效应( 2为什么被称为温室气体)
新课导入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 截留;
•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 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所以在对流层范围内,距离 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的受热过程
阳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大气保温作用
地 大气吸收 (少量)
浇水防冻
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 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 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湿度 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 减轻冻害等。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 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 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故名温室 效应。
晚秋或寒冬的时候温度就比较低,再加上晴朗 的夜晚,天空无云或者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 辐射的热量散失得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 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思考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 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 以可防御霜冻。
夜间,地面辐射 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 气逆辐射还给地面, 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对比法,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 2、结合第一章所学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总结到达地面太
阳辐射量分布规律 3、结合“大气还大地”、对比月球大气环境,自主掌握大 气保温作用
co 4、温室效应( 2为什么被称为温室气体)
新课导入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 截留;
•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 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所以在对流层范围内,距离 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的受热过程
阳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大气保温作用
地 大气吸收 (少量)
浇水防冻
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 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 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湿度 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 减轻冻害等。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 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 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故名温室 效应。
晚秋或寒冬的时候温度就比较低,再加上晴朗 的夜晚,天空无云或者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 辐射的热量散失得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 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思考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 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 以可防御霜冻。
夜间,地面辐射 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 气逆辐射还给地面, 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课件
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知识清单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__运_动__状__况____和密度。 (2)各个大气层的特点和作用 ①对流层特点气空 __天温 _气气__随的____高变__对__度化__流____最运的_动_大增 ___加十而分__显递_减_著___
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化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臭氧空洞最严重的是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 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氟氯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 呢?
提示 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 放的氟氯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进而破坏臭氧层。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素养凝练
臭氧层破坏
1.原因:①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②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氟氯烃 类化合物)。
2.后果:①影响人类的健康。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 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 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②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会直接引起整 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
作用:与人类关系密切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②平流层特点空气气温大随多__高_以_度____平__流增__运加_动__呈__明__显为_升主_高____趋势 作用:__臭__氧___层保护生物;利于_航_空__飞_行_____
③高层大气特点密存度在非电常离小层 作用:电离层能够反射___无_线__电__波_____
新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35张)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课时作业
读图,完成5~6题。 5.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6.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空气质量指 数
级别
空气质量
0~50
一级 优
51~ 100
二级
良
101~150
151~200
201~300 大于300
三级 轻度污染
四级 中度污染
五级 重度污染
六级 严重污染
【思维拓展】 优良天气
重污染天气
右侧照片中的建筑,笼罩在雾霾当中变得模糊不清。哪些大气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新教材 · 中图版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1.认识大气组成与人类生产、生活 课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 的联系,注重对大气的保护。(人 解读 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 地协调观)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垂 活的联系。
直分层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 系。(综合思维)
1.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有什么特点? 2.臭氧对人类、生命有机体有什么影响?
任务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3:臭氧在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近地 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
1.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有什么特点?
臭氧浓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加再减少,最大值出现在20~25千米。
主题6大气环流与气候——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件(共31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
信风带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定向风叫信风。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风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终年吹着信风 的地带,叫信风带。
季风及季风气候类型
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 现象。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主要分布 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 线之间来回移动,周期为一年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地球上 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 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季节变化 密切相关,如北半球的夏季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 近。
气压中心移动规律
气压中心随季节变化 而移动,如亚洲大陆 上的蒙古高压和阿留 申低压。
03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低压带和高压带气候特点
低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 阴雨天气。如:赤道低气压带终 年高温多雨。
高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 天气。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 极地低气压带的南北两侧(中纬 度)地区多晴朗天气。
西风带和信风带气候特点
西风带
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 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
探讨全球变暖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 响及应对措施
关注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 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主题6 大气环流与气候—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件
汇报人:
2024-01-26
目录
• 引言 • 大气环流基础知识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 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目录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定向风叫信风。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风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终年吹着信风 的地带,叫信风带。
季风及季风气候类型
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 现象。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主要分布 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 线之间来回移动,周期为一年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地球上 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 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季节变化 密切相关,如北半球的夏季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 近。
气压中心移动规律
气压中心随季节变化 而移动,如亚洲大陆 上的蒙古高压和阿留 申低压。
03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低压带和高压带气候特点
低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 阴雨天气。如:赤道低气压带终 年高温多雨。
高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 天气。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 极地低气压带的南北两侧(中纬 度)地区多晴朗天气。
西风带和信风带气候特点
西风带
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 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
探讨全球变暖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 响及应对措施
关注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 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主题6 大气环流与气候—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件
汇报人:
2024-01-26
目录
• 引言 • 大气环流基础知识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 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目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 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大 气
面
辐
吸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球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热量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什么是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波长有什
小结: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①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②大气的保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么特点?为什么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 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地面辐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地表之外释放能量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大气之外释放能量的方 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有2个方向,人们将指向地面的这 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由于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 度远比太阳要低,所以其辐射中最强的部分是红外线,可认 为是长波辐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水汽)能强烈吸收 长波辐射,所以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大气 的根本热源。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因素(太阳 高度的纬度分布不均)2.下垫面因素:3.其他因素:气象因素
是 很好的例证; 2、近百年来深圳市的日照
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大 气
面
辐
吸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球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热量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什么是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波长有什
小结: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①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②大气的保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么特点?为什么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 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地面辐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地表之外释放能量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大气之外释放能量的方 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有2个方向,人们将指向地面的这 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由于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 度远比太阳要低,所以其辐射中最强的部分是红外线,可认 为是长波辐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水汽)能强烈吸收 长波辐射,所以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大气 的根本热源。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因素(太阳 高度的纬度分布不均)2.下垫面因素:3.其他因素:气象因素
是 很好的例证; 2、近百年来深圳市的日照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课件
大气的组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大气的组成部分
水汽
干
洁
固体杂质
空 气
氩气
二氧化碳 氧气
其他
氮气
低层大气的组成结构 低层大气=干洁的空气+水汽+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氧气和氮气占总体积的99%,氩气占0.93%,二氧化碳 占0.038%,还有其他的气体占0.032%
大气的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1、近300年来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化? 3、这样的变化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2.4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案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 在过去的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的变化相对平缓。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 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 40%多。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 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1、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 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 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地形特点:高原为主。
活动: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 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 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 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级高原体 育训练基地。
氮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氮是构成氨基酸的基本物质,而氨基酸又 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16张PPT)
-3-
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
研究导引
材材料料研研究究
强化练习
2.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比北方地区严重的原因 (1)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 氧化物。 (2)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同雨水结合, 形成酸雨。 (3)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封闭,不利于污染物 的扩散。 (4)南方地区的土壤大多为酸性红壤,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呈酸性,对 大气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中和。
材材料料研研究究
强化练习
1.酸雨的危害
方面 水生生 态 土壤生 态 植物生 长
建筑物
主要内容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 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
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 损坏
-7-
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
研究导引
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材材料料研研究究
强化练习-8-问题研究 Fra bibliotek时“蓝天”常在
研究导引
材材料料研研究究
强化练习
典例剖析 例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 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1)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 物燃料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减少城市酸雨的最佳途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 B.工厂把烟囱造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广煤气作为生活燃料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A气压中心的名称叫什么?是如何形成的?被其切断的气压带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D处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 C处盛行西北季风,D处盛行东北季风 4)夏季D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其性质如何?成因是什么? 盛行西南季风,性质高温湿润。 因印度低压吸引,澳大利亚高压的东南气流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越过赤道后右偏成为西南季风。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月
七月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 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冬
夏
冬
夏
3、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显著
90°N
60°
30°
0°
30°
60°
90°S
上升 气流
A
B
C
D
冬
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偏南
多
A气流来自低纬
副热带高
C气流性质暖湿较轻,D气流低温干燥较重
0°
60°
低
湿润多雨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炎热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练习2】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 风向),判断下列问题。 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 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D处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 C处盛行西北季风,D处盛行东北季风 4)夏季D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其性质如何?成因是什么? 盛行西南季风,性质高温湿润。 因印度低压吸引,澳大利亚高压的东南气流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越过赤道后右偏成为西南季风。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月
七月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 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冬
夏
冬
夏
3、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显著
90°N
60°
30°
0°
30°
60°
90°S
上升 气流
A
B
C
D
冬
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偏南
多
A气流来自低纬
副热带高
C气流性质暖湿较轻,D气流低温干燥较重
0°
60°
低
湿润多雨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炎热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练习2】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 风向),判断下列问题。 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 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高中地理: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第二课时 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地球外部圈层
水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核 地幔 地壳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地球大气的作用:
1. 提供氧气 2. 调节“体温” 3. 成云致雨 4. 保护生物 5. 雕塑地表
干 洁 空 气 组 成 图
大气成分的作用:
主要成分
氮 氧
二氧化碳
平流层 对流层
递增 (上热下冷)
递减 (上冷下热)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利于飞行 天气复杂
臭氧
水汽
主要作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 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1、 成分:
干洁空气(N2、O2、CO2、O3)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大气对流运动图
1、对流层
2.平流层
特点
成
平
因
气温随高度增高 流
臭氧吸收大量太 阳紫外线增温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层
上部热下部冷,大 气稳定,不易形 成对流
大气层名称 气温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 与人类关系
高层大气 先递减后高温 高速运动 反射无线电波
2、 大气污染改变大气成分 二氧气化碳增多 氟氯烃增多 臭氧减少
大 气 的
垂 直 分 层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 大气的组成 二、 大气的垂直分布 1、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特点 2、 各层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 温 垂 直 分 布 图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地球外部圈层
水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核 地幔 地壳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地球大气的作用:
1. 提供氧气 2. 调节“体温” 3. 成云致雨 4. 保护生物 5. 雕塑地表
干 洁 空 气 组 成 图
大气成分的作用:
主要成分
氮 氧
二氧化碳
平流层 对流层
递增 (上热下冷)
递减 (上冷下热)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利于飞行 天气复杂
臭氧
水汽
主要作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 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1、 成分:
干洁空气(N2、O2、CO2、O3)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大气对流运动图
1、对流层
2.平流层
特点
成
平
因
气温随高度增高 流
臭氧吸收大量太 阳紫外线增温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层
上部热下部冷,大 气稳定,不易形 成对流
大气层名称 气温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 与人类关系
高层大气 先递减后高温 高速运动 反射无线电波
2、 大气污染改变大气成分 二氧气化碳增多 氟氯烃增多 臭氧减少
大 气 的
垂 直 分 层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 大气的组成 二、 大气的垂直分布 1、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特点 2、 各层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 温 垂 直 分 布 图
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共9张PPT)
位置。 雨线方向:朝着前进的方向;
台风中心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和监测 。该预图是报利的用
第7页,共9页。
常见高天高气系统—夏—威锋夷与高天压气与我国雨带的推移及水旱灾害
1.主要的气象灾害高: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2.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 盛夏 少1).3故时.锋间易面上出雨:现带季水在风旱我气灾国候害东,。部降的水移季(动节7规和.8律月年:)际“变三化停大”(、夏“秋两季跳多”暴、雨,“冬一春退降”水;
第6页,共9页。
(1)台热风带形气成于旋
热带和副热带 海 面 , 是
。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
一
种强烈
1级2。
发
展
的
(2)根据台风运行的路线,可知30日23时,台北此时风向是
风,
而西到北31日20时,台北风向为
。此时西上海南吹 风,1日20时,上
海东的北风向变为 此时上海吹 风,1日20时,上海的风向变为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的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角:冷锋的交角大;
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
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
外围大风 区
旋涡风 雨区
雨晴
风眼
第3页,共9页。
旋涡风 雨区
热带洋面
外围大风 区
第4页,共9页。
台风经过前后的气压、风速、降水量如何变?
风降 气 速水 压
量
第5页,共9页。
时间
延伸·拓展 下图是1990年15号台风运行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锋面与地面的交角:冷锋的交角大; 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风。风。
东南
强风 (3)台风的灾害主要由 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
台风中心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和监测 。该预图是报利的用
第7页,共9页。
常见高天高气系统—夏—威锋夷与高天压气与我国雨带的推移及水旱灾害
1.主要的气象灾害高: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2.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 盛夏 少1).3故时.锋间易面上出雨:现带季水在风旱我气灾国候害东,。部降的水移季(动节7规和.8律月年:)际“变三化停大”(、夏“秋两季跳多”暴、雨,“冬一春退降”水;
第6页,共9页。
(1)台热风带形气成于旋
热带和副热带 海 面 , 是
。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
一
种强烈
1级2。
发
展
的
(2)根据台风运行的路线,可知30日23时,台北此时风向是
风,
而西到北31日20时,台北风向为
。此时西上海南吹 风,1日20时,上
海东的北风向变为 此时上海吹 风,1日20时,上海的风向变为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的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角:冷锋的交角大;
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
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
外围大风 区
旋涡风 雨区
雨晴
风眼
第3页,共9页。
旋涡风 雨区
热带洋面
外围大风 区
第4页,共9页。
台风经过前后的气压、风速、降水量如何变?
风降 气 速水 压
量
第5页,共9页。
时间
延伸·拓展 下图是1990年15号台风运行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锋面与地面的交角:冷锋的交角大; 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风。风。
东南
强风 (3)台风的灾害主要由 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3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50
22~27
对流层
0
50 100 温度/℃
(1) 对流层 A.天气状况复杂多变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为什么大气温度随高 度的增加而降低呢?
(1) 对流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
波长与温度呈反比,大气成分有利于吸收长波辐射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地
1吸收作用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B、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电离层:80~500千米
课堂小结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范 围 气 温 大气运动 天 气 与人类关系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50千米 先降后升
以上 12--50千米 升——臭氧
吸收紫外线
平流运动为主
电离层反射无线 电波,对无线电 通讯有重要作用
天气晴朗
臭氧保护生物 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1--12千米 降——地面 是热源
平流层 22~27
对流层
0
50 100 温度/℃
(2) 平流层 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高度/km
2000~3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50
高层 大气
50~55
平流层 22~臭2氧7 层
对流层
0
50 100 温度/℃
(2) 平流层 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高纬度地区:8~9千米
同一地点,对流层夏季高,冬季低。
下列有两幅对流层高度的示意图,哪个正确?
因纬度 不同
因季节 不同
低纬度高
夏季高
高纬度低
冬季低
(2) 平流层
高度/km
2000~3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50
50~55
直接热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TA>TB:B海拔高,距离地表远,
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BC
A
(1) 对流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TA>TB:B海拔高,距离地表远,
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BC
TA>TC:C海拔高,大气稀薄, 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
A
(1) 对流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TA>TB:B海拔高,距离地表远,
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BC
TA>TC:C海拔高,大气稀薄, 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
TC>TB:B、C海拔相同,大气疏
密相同,C距离地表近 A
(1) 对流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保温(吸收长波辐射)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 散射太阳辐射;影响空气质量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千米)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温度
流星
极光
密度 运动状况
高层大气
50
平流层
12
积雨云
对流层
-100
-60
-20
20
60
气温(℃)
(1) 对流层
高度/km
17~18KM
8~9KM
南极
赤道
地
面
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对 流 层
厚 度
高纬:8-9千米 中纬:10-12千米 低纬:17-18千米
8~9KM
北极
高度/km
2000~3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50
高层 大气
50~55
0
50 100 温度/℃
(3) 高层大气 A、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原因: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大量吸 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C. 对流运动显著
高度/km
2000~3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50
高层 大气
50~55
平流层 22~27
对流层
0
50 100 温度/℃
(1) 对流层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C. 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思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 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总体辐射范围:0.15—4微米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站太阳辐 射能的比
例
7% (包括X射线和γ射线)
50%
43%
波长/微米
小于 0.175
0.175—0.4
0.40—0.76
大于0.76
经过大气 层时发生 的情况
几乎完 全被上 层大气 吸收
绝大部分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 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 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 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 绝大部分可见光能直接
到达地面
对流层大气 中的二氧化 碳、水汽、 云和浮沉, 可直接吸收 相当数量的
红外光
1.表现形式 (1)吸收作用
太阳
平流层 对流层
高层大气
高 层 大 气
雾霾
1 大气的组成成分
干洁空气
大气
水汽 (H2O)
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氩气(Ar)
臭氧(O3)等
微小尘埃
1 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的组成
作用
主 要
N2
干 洁
成 分 次
O2
空 要 CO2
气成
分
O3
水汽
微小尘埃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氧化剂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保温(吸收长波辐射) 吸收 紫外 线,保护地球生命
(2) 平流层 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B.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高度/km
2000~30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臭2氧7 层
对流层
0
50 100 温度/℃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 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
对流运动为主
天气复杂 多变
最为密切
嫦娥奔月之后的生活如何呢?
要求:文明用语 具有科学依据
3 大气对人类的影响
1、防弹衣 2、遮阳伞 3、保温被
二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P1
2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P2
3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P3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 阳 辐 射 波 长 范 围
(1) 对流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1) 对流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BC
A
(1) 对流层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