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docx
小学学校2018—2018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学校2018—2018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875132ff78a6529647d53b7.png)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学校2018—2018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小学学校2018—2018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结合上级文件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精神,以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班主任管理水平为突破口,以奥运年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创设全员、全科、全程的德育育人机制,力争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多重结构的育人网络。
二、具体工作安排1、更新师德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教育之本,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事件发生,做到务实、求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机制。
本学期,继续对教育理论,育人成功案例,师德楷模故事等进行学习讨论,为师德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把握学生思想脉膊,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四月份聘请心理教育专家、法制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
充分把“心语小屋”利用起来,使个别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健康快乐成长。
班主任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成立红小德育工作研讨小组、编写红小班主任工作随笔、组织班主任1 / 10对教育中的成功案例进行经验交流。
每月德育研讨小组要做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
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建立“红小家校教育搏客网”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做好家长学校的培训和结业考试工作。
(二)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1、根据学生实际,拓展德育常规内容本学期要拓展德育常规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AAA】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8.doc
![【AAA】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8.doc](https://img.taocdn.com/s3/m/83a5a4fa65ce05087732132c.png)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育办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
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4、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
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一)对教师的评价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
2018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2018学年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42a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2.png)
2018学年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本学年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
本学年的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艺术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他课程则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置的。
2.选修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学年将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比如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等。
三、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多元化教学。
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启发式教学。
教师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管理。
1.教学评价。
教师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2.教学督导。
学校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导和检查,确保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学生管理。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课程实施。
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学安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落实。
六、总结与展望。
本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将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和成绩。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2018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2018](https://img.taocdn.com/s3/m/d2a92d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5.png)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2018一、课程目标。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2. 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培养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英语课程。
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4. 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5. 社会课程。
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实施。
1. 课程整合。
各学科课程要进行整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2. 课程创新。
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课程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程保障。
1. 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2. 教学资源。
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3. 家校合作。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结语。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2018-2019-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版本 (10页)
![2018-2019-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版本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dd84941cdd36a32d7375817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一: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石井乡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1X-201X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1、总目标: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向各学科延伸,完善校本课程,即《三字歌》、《剪纸》、《弟子规》。
三、组织与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李进彪副组长:尚敬华成员:各班主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方法措施: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小学2018-2019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2018-2019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8dd2b5acfa1c7aa00ccbe.png)
**小学2018至2019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2018—2019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意见》及普教督〔2017〕6号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课程有效实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学习和领会国家、省、市有关课程实施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确保本校的课程实施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提出工作任务并组织各科室及教研组加以落实;对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保证课程实施工作的需要。
在必要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物资、资金和人员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根据我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e53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7.png)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2018年的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的课程目标是明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养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在知识方面,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在能力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在素养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
在情感态度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学内容方面,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同时,课程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再者,教学方法方面,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课程实施方案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评价方式方面,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评价不再只是对学生知识的检测,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评价。
因此,评价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形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是针对当今社会和学生需求而进行的一次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调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实施办法
![小学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8ac25019e8b8f67c1cb9cd.png)
小学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实施办法指导思想以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敏慧文化建设为核心,立德树人,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主要工作:一、精致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抓好备课、上课、学生练习、作业批改、讲评、课外辅导、测验等环节的研究、指导和管理。
在工作的针对性和细致度上下功夫,扎实有效地把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1.课程的落实。
高效落实《XX年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
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2.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做到在实践中改进,在反思中总结,在交流中提高。
为了提高实效,首先,领导要参与到集体备课之中,每个学科集体备课都要有一个分管领导参与。
间周统一时间和地点,分析上周教案执行情况,商讨下周教案,对于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集思广益,形成统一教案。
同时,教学部门对教师的集体备课进行抽查,并和听推门课结合起来,课毕对照听课笔记检查落实情况,利用业务学习或大组集中进行点评和通报。
从而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为敏慧课堂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学课组活动,一月一次,根据规定内容,以评课、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主,努力促进我校教师自我提升。
4.抓好教学六认真。
除了期初期中期末的检查,校长室,教导处和各大学科组长,每周都要听推门课,检查指导课堂教学情况,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检查教师备课的调整和反思,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当面交换意见,力求做到规范。
5.加强教学工作巡查,落实《xx小学教学安全制度》。
从按课表上课、课堂规范、静校等方面采用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记录,交学校办公室和其它检查一起汇总,印发到各教师办公室,每周一次,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9b8734866fb84ae55c8d14.png)
秋村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发掘本土人力、物力、文化等教育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发掘具有乡土特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校本课程体系,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努力践行“让每一位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设置原则(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一)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会学习、会合作、会健身”能力的,能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并具有较强思维力的和发展潜能的合格毕业生。
内涵解读:会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运用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
拓展学习领域,在培养良好的读写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
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
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2018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018学校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567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c.png)
2018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我们学校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制定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首先,我们将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和优化。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我们将增加一些新的选修课程,如STEM教育、艺术创作、体育健康等,以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会对必修课程进行精简和优化,确保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我们将注重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将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实践性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智能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课程质量的评估和监控。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我们将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实施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总之,2018年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工作,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严谨的作风,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共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18-2019学年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
![2018-2019学年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c9043f5958fafab069dc0254.png)
常州市2018—2019学年中小学课程(教学)
计划安排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加强和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管理,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学期起,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未经审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一律不得再使用。
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高中一至三年级每学年一册,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
各小学、初中、高中须利用地方课程时间,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教学时间安排(见附件2)
1.第一学期从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1月25日结束,实际教学时间100天。
中学2019年1月20日—1月23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2019年1月22日期末考试,2019年1月26日起全市中、小学生放寒假。
2.第二学期从2019年2月18日至2019年6月30日结束,实际教学时间为94天。
中学2019年6月25日—28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非毕业班2019年6月27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毕业考试初定于2019年6月15日。
2019年7月1日起全市中、小学生放暑假。
- 3 -。
2018课程实施方案
![2018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7f2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0.png)
2018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2. 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通过课程实施,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品质。
三、课程内容。
1.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课程深度,注重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又要注重拓展知识的广度。
3. 课程实践,注重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参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游戏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价。
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态度。
六、课程实施保障。
1. 师资保障,保障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供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支持。
2. 教学设施,保障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共同体,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总结。
2018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积极配合课程实施,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doc
![2018小学课程实施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466ce3dfd0a79563d1e722e.png)
秋村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发掘本土人力、物力、文化等教育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发掘具有乡土特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校本课程体系,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努力践行“让每一位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设置原则(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一)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会学习、会合作、会健身”能力的,能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并具有较强思维力的和发展潜能的合格毕业生。
内涵解读:会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运用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
拓展学习领域,在培养良好的读写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
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
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小学2018学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小学2018学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6c6605acfa1c7aa00cc9d.png)
小学2018学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充分发挥学校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好、业务精、底蕴厚、活力强、发展快”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现根据县教师发展中心转发的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教师,围绕有效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基本要求(一)全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优化知识结构,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增强教师创新精神和执教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推行校本培训工作,力求全面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教学做合一”,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学用一致,结合学校实际,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四)坚持面向全体原则,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校本培训。
每学年不少于24学时。
(五)以教师发展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注重差异,突出个性,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六)注重资源整合,加强教学、科研、培训的有机统一;注重校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
(七)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实现校本培训规范化与特色化发展。
三、培训对象全校在职公办(正式)教师四、培训内容1.专业精神(1)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2)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并至少撰写1篇读书心得及体会;(3)结合课堂教学,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质量较高教学案例、反思或论文,参与评选活动,并上交教科室作为考核依据。
2018学年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15则范文
![2018学年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1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a60ee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6.png)
2018学年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15则范文第一篇:2018学年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1襄阳市第二十九中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试行)襄阳市第二十九中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湖北省教育厅《云湖北省义务教育六三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按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威海市制定了《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规定了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门类和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量。
具体内容如下: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设置课程门类,安排课比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2、均衡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应比例适当,课程门类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同一门课程不同年级的课时数量应相对均衡。
3、综合性原则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4、连续性原则课程方案的制定,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安排以原课程计划为参照,在不妨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不违背课程设置原则的前提下,保持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课程设置9、七至九年级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2018--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2018--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08d9dd67ec102de3bd8938.png)
四、课时分配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 35分钟。 一、二年级每周:语文(7 课时)、数学(5 课时)、 品德与生活(1 课时)、体育(4 课时)、音乐(2 课 时)、美术(2 课时)、综合实践(1 课时)、地方和校本 课程(3 课时),学校课程(社团、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5 课时)共 30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 课时)、数学(5 课时)、 品德与社会(2 课时)、英语(2 课时)、体育 3 课时)、 音乐(2 课时)、美术(2 课时)、科学(2 课时)、综合 实 践 ( 4 课 时 )、地 方与学校 课程 (6 课 时),共 35课 时。 五、六年级每周:语文(7 课时)、数学(5 课时)、品 德与社会(2 课时)、英语 2 课时)、体育(3 课时)、音 乐(2 课时)、美术(2 课时)、科学(2 课时)、综合实 践(4 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6 课时),共 35课时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 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1-6年增加了 社团和经典诵读,3-6年级设置了法制、国防、禁毒和预防 艾滋病。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 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感 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 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 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学 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鹤岗市教育 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 制订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 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 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 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小学2018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小学2018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e6b23f2ccbff121dc3683a1.png)
关于小学2018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准备工作,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学生的特点制订,不能仿制照搬的计划,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才是有用的计划。
实施计划时,不要轻言放弃。
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计划,我们教师一定能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疏忽对自己的提升,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首先,要研究教学大纲,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详细了解学生,只有这样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使实际实行时效率能更高。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案例,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根据上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习惯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工作目标教学秩序规范化,教学行为科学化,教学督查制度化,教学检测严肃化,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年末统一考试,各年级进入全县同层次前三分之一位次,部分年级进入全县同层次前五分之一位次。
三、主要措施1、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现在,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同了;终身教育;这一观念,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没学到;这一古训。
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读书写字姿势的训练,严格按照;三个一;要求学生,随时提醒,随时纠正,做到经常化。
其次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态度,这是各年级的共同要求,同时要结合书法教学,分层次提出写字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教育学生早睡早起,按时到校,遵守作息制度,保证学习时间。
各班要认真考勤,避免迟到、早退或旷课现象的发生。
结合健康教育,指导学生科学用脑、科学用眼、合理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学 2018 至 2019 学年度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2018— 2019 学年度
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
育课程实施意见》及普教督〔 2017〕 6 号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课程有效实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
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的职责:学习和领会国家、省、市有关课程实施的
政策和文件精神,确保本校的课程实施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认
真学习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提出工作任务并组织各科室及教研组
加以落实;对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保证课程实施工作
的需要。
在必要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物资、资金和
人员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
门课程比例适当,根据我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
内在关系,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
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
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道德与法治课,三至六年级设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
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三至六年级设
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
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六年级设音乐课、美术课,旨在丰富
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
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
3.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在小学所有学科教学中渗透
法制教育,要求法制教育渗透工作进入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学
教案、教学课堂,确保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4.加强相关学科课程的纳入及渗透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将书法纳入语文课程中,将
少先队活动纳入地方课程,将足球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
积极在
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法制教育等。
5.作好每天 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根据小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 6 小时的相关文件规定,学校作好安排,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 1 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
6.规范学校作息时间
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
时间的通知》黔教基〔2017〕 175 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置及要求
学校以《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为依据,根据《马场镇中心学校2018— 2019 学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具体如下:
1.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本年度 3-6 年级减少一节地方课,另
外 1 节为班(队)会课。
2.利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 3-6 年级信息技术课,利用
一节安排 3-6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
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3.利用综合实践课或地方课学校课落实好专项教育课程(安
全教育 1-6 年级每学年 12 学时、毒品预防教育 5-6 年级每学年 4
学时、环保教育1-6 年级每学年 4 学时、预防艾滋病教育3-6 年级每学年 2 学时、国防教育1-6 年级每学年 4 学时、民族团结教
育3-6年级每学年8 学时)。
4. 一、二年级利用地方课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1-6年级每学年不低于 20 节,国学、梦想课程、民族民间体育艺术等用地方课
程学校课程安排,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健康教育在
体育与健康课中落实。
5.一、二年级每周新增 1 节科学课。
年级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
7. 语文课:一、二年级含写字(书法)课( 1 课时)、说话课;三至六年级含书法课( 1 课时)和习作课。
8. 体育与健康课设置:一二年级每周 4 节,三至六年级每周新增 1 节,共 4 节。
9.足球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中纳入足球运动知
识的普及、基本动作训练、相关游戏活动等。
五、保障措施
1.成立由学校校长负责之下的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2.规范和指导教师执行和开发学校课程的程序与管理,加大
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3.有计划、有重点地研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
平台。
4.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强化课程管理,确保课程开发与
实施的高质量。
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表
**小学
二 O一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课程实施计划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总课时数道德与
33210品法治
德品德与
3333420社会
语文8876661435数学444555945
外语2222280
科学112222350
体育与健康444444840
艺音乐222222420
术美术222222420
综合实践活动3333420地方课程与学
331111350校课程
周总课时272730303030174学年总课时9459451050105010501050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