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80年余华小说特点
80年余华小说特点(一)苦难和“人性恶”之主题八十年代中期先锋小说在中国文坛兴起,先锋作家们在主题上大多都选择了对人生人性的关注,而余华对这种关注似乎显得更惊心动魄,更让人触目惊心。
他把生存苦难作为小说的基本主题,从他八十年代的小说来看,“苦难”就像原罪一样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阴霾,人类生来就是受苦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忍受隔膜,忍受伤害,忍受亲情的丧失和理想的破灭,暴力、死亡、世界的荒诞性和非理性构成为人类生存困境的表征,构成了这个苦难世界的本质。
余华小说中采用了不介入的方式,把世界的苦难加以冷酷地铺排渲染,使苦难获得了某种纯粹透彻,某种与生俱来性和非意志动摇性。
暴力是余华小说的核心命题,是一切苦难的推动力,并将其定位在源于人原始生命力的冲动,在这一冲动下,亲情、友情等的社会关系,变得不堪一击,兄弟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相互争斗和残杀,人的暴力本能超越了人的理智,使人类永远难逃苦海。
(二)循环叙事、时间幻觉等手法的运用。
结构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形式话语,对先锋小说文本的表现形态可以说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先锋小说家们既可以通过借鉴了西方形式主义小说,获得相近似的结构品格和文本魅力,又可以把形式作为展示他们才华及智力的舞台。
首先,循环叙事对传统小说实现了文类的颠覆与解构。
余华的小说文本从情节与意义的生成两方面构成了对公案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和武侠小说等的解构与反讽,代表作品分别是《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和《鲜血梅花》,仅以对武侠小说的仿作《鲜血梅花》为例,它有着武侠小说的最普通的外在形态,小说主人公一代宗师阮进武之子阮海阔,既无超人的武功,也无除暴安良的大志,在他踏上为父复仇之路后,却发现只是在进行着一次无望的漫游,而漫游的结果是仇人已死,从而复仇不再,于是故事又回到了原点。
比起古代武侠小说以及当代武侠代表作家金庸的作品而言,《鲜血梅花》中根本没有丝毫可称为武侠经典的地方,它将“复仇”变成了“寻找”,剥夺了小说原本应有的因果性动力,人物只是按程式行动,已经不再具有相应的动机,最终小说的悬念(杀父仇人究竟是谁)揭开(己死)之日,也是阮海阔回到原点之时。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七章80年代小说
对规范的质疑
1984年12月杭州聚会中,关于“寻根”的相关讨论隶属于会 议的主题之一:“如何突破原有的小说艺术规范”
“规范”这个词是伴随着寻根作家对民间文化传统的阐释出现 的。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又更多地属于不规 范之列。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 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 在一定的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 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前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地 壳而是地壳下的岩浆,更值得作者们注意。…我们说创造源于 生活,一方面指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另一层意义,应该 是指源于劳动人民中间丰富的文化成果,即大量的还未纳入规 范的民间文化吧。
柯云路《新星》《三千万》 张洁《沉重的翅膀》
• 1979年冬至1980年冬,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和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 厂长陈咏明等,遵循三中全会的路线,探索改革途径,其中重要一环是 如何重视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他们试图废除旧的政治工作 方法,使政治思想工作科学化。这就同部长田守诚、副部长孔祥等发生 重大分歧。
冯骥才《铺满鲜花的歧路》《啊!》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
郑义《枫》(文攻武卫的一对恋人,卢丹枫-枫叶,李红钢)
知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北影1981
名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王宗汉《高洁的青松》
伤 吴强《灵魂的搏斗》
附:纪实小说
八十年代后期,写作的一种新尝试 刘心武《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刘索拉
徐星的《无主题变奏》
(1985) 以第一人称叙述一
个从大学退学去当饭店服务员
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小说充
满对世事的嘲讽,对世俗价值
徐星
的调侃,对庸俗和虚伪的鄙视,
表现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在
这种追求中的内心孤独感与精
神优越感。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1985)显示着痴人说梦 般的质地,纷乱、拥挤、 无羁的幻觉和疯狂、怪诞、 血腥、森冷的意象俯拾皆 是,细腻、敏锐的感觉世 界被夸大、强化和变形, 小说通过这种方式颠覆了 正常与反常、理性与疯狂 的世俗界限,以此接近存 在的真相,传达欲望的冲 动和生命的活力。
《内奸》
周克芹
电影《人到中年》
电视剧《人到中年》
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以颂扬改 革精神,塑造改革者形像,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 形形色色改革起过造势作用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 主)。改革文学是随着农村实行联产计酬、承包责 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应运而生的。1983至 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 了一个创作高峰,在社会上颇为轰动。
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我们可以将改革文学划分为 “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大部分。
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 记》 ,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全面铺开 后,逐渐减掉了它的锐气,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也就完成了 它的历史使命。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改革文学已经基本演化为“反腐小 说”或“涉案小说”了,成了市场图书出版机制下类型小 说中的一种,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因素。
代表人物和作品 鲁彦周 高晓声 古华 张弦 张一弓 李国文 王蒙 谌容 张贤亮
80年代小说概述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 《南方的岸》【回城后才发现自己 的位置应在农村,表现出强烈的回 归倾向。】
4、以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身试法, 抵制极左政策。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 女儿们》【 封建观念的束缚、极左政 策的扭曲,双重外力作用下农民变得 愚昧麻木】
①标志: 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 了的故事》。
②创作群体特点:
第一,大都是“复出”的“右派” 作家:王蒙、李国文、丛维熙、张 贤亮、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张 洁、谌容等
第二,理性色彩鲜明,历史感强烈, 所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也由“伤痕文 学”的“十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 社会历史
②学术界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 ③寻根文学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
与互动。
寻根小说的前奏
可追溯至80年代初汪 曾祺、冯骥才、邓友梅 等的文化地域小说。
寻根小说的特点
1、“文化性”色彩
①“向后看” ②“前瞻性” 时间上将视点对准久远的历史 空间上对准乡村民间,从中挖掘一个地区甚至一
韩少功《爸爸爸》具有整体象征意味的 现代主义倾向(丙崽)
2、从传统文化寻找现代人的精神支撑:
阿城《棋王》(吃、棋)、王安忆 《小鲍庄》(仁义)、张炜《古船》 (家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国家、 阶级、党。
3、从地域生活中发现生存的文化秘密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异乡见闻”系 列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葛川江”系列。
塑造这些人物时,采用象征性、意 念性的方法,注重人物身上的文化 特征,而非个人性格,常带有整体 性或类型性的特征。
当代文学,第7讲80年代小说: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和改革小
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 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 》、高晓声 造屋》、 路遥《人生》、王蒙《布礼》 》、王蒙 造屋》、 路遥《人生》、王蒙《布礼》 蝴蝶》、张贤亮《绿化树》《 》、张贤亮 》《灵与 《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灵与 》、茹志鹃 被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鹃《 肉》、茹志鹃《被剪辑错了的故事》、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 》、张弦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被爱情 遗忘的角落》、谌容《人到中年》、 》、谌容 》、刘 遗忘的角落》、谌容《人到中年》、刘 黑旗》、叶文玲《心香》、 》、叶文玲 》、张一弓 真《黑旗》、叶文玲《心香》、张一弓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 》、李国文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 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 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四、反思小说
1、王蒙 王蒙的作品涉及文革的有:《蝴蝶》、《春之声》 等。 他的作品很快就离开那种揭露、控诉的题材和情 感方式,也离开当时普遍采用的历史事件的结 构框架。它们表现出更关注人的心灵现实,和 对历史理念、逻辑所做的哲理思辩的倾向。这 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个体,大多是青年时代 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与他所献身的“理想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动 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 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 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 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 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伤痕文学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 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 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对文革的批判 主要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 主要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对文革的社会历 史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 史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 主要是在控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露, 主要是在控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露,艺术 上比较粗糙。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 上比较粗糙。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 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 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 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 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文学的性质。 义文学的性质。
80年代小说概述
80年代小说概述
一80年代前期:新启蒙思潮影响下的小说创作
1.80年代前期的小说创作两种趋向:
A对历史、文革的叙述:破除、反思深藏于我们社会、民族乃至文化心理中的不适应现代
化的封建性因素
B对时代变动、改革的企望:表现社会、时代的变革,呼唤、勾画一幅新的社会图景,发
挥文学的作用构筑民族国家的蓝图
使国家摆脱落后、蒙昧,实现现代化,建立现代民族民主国家的心理渴望。
2对文革、历史的叙述
A伤痕文学-- 《班主任》、《伤痕》
B反思文学:王蒙、高晓声等
C知青文学阶段
个人性反思
对文革历史大规模、集体性的反思文学的终结
3感应时代大变动的叙述
A改革文学
B其他作家的创作: 书写对象的变化书写重心的变化
C主流之外的小说创作: 汪曾褀冯骥才邓友梅
二.80年代中后期: 以反启蒙姿态出现的小说创作
1.思潮变化原因:
A现代化的发展
B启蒙任务的初步完成,新启蒙思想弊端的显露:
对文学主体性的伤害
对文学书写丰富性的制约
2新的变化
由对历史的书写转为更多地关注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存层面
由对抽象的、大写的人的描写,转而表现小写的人,“向内转”。
创作方法上,由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创作方法的探索、实验开始出现(现代主义)。
文学观念上,由关注文学的社会责任、干预功能转而重视文学自身问题。
文学的艺术性被提到本体论的地位,因而文学创作呈现出反启蒙的色彩。
3小说创作
寻根小说:韩少功、李杭育、王安忆等
现代派实验小说:刘索拉、徐星等
新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小说创作——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
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张洁、王安忆等。
80年代文学思潮
的“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
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 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 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 方式。
形成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是纯理论性问题,形成 文艺理论观念变革大潮。文艺界原来热衷的现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 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
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
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
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
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1981年的9月,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 探》的小册子,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提供了 “现代小说”的观念和写作技巧,适应了渴 望从西方文学中寻找出路的文学需要,高行 健的小册子引起了注意。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 现代派》一文引起。
在1982年第2期《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 老作家、老翻译家徐迟撰写的《现代化与现代 派》一文。作者很直白地把现代派和现代化直 接联系了起来,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文 学的现代派,而我们的社会是一定要走现代化 道路的,那么,现代派也就将会取代我们一向 提倡和坚持的现实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文学,而成为我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 198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982年初,《外国 文学研究》开辟“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专栏, 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这场讨论逐渐深入 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不需要现代派; 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80年代小说(1)-寻根小说-简
第四节 寻根小说
(2)得益于当时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
(3)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文学家越来越不满意
文学单一的价值属性,开始寻求更为多元 1980年汪曾祺就以他的《受戒》等一系列具有
鲜明民间色彩与价值取向的文化风俗小说给小说 创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
第四节 寻根小说
第四节 寻根小说
2、“杭州会议”——“寻根小说”得名 1984年12月,《上海文学》与《西湖》杂志社
在杭州召开了一次题为“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 测”的讨论会,其核心话题就是“文化与寻根”。
第四节 寻根小说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 第4期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 1985 年第5期
(4)异域文化的影响 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这激活了中国作家参与世界文学交 流的愿望和信心,给中国作家以极大的启示和鼓 舞。 “拉丁美洲风暴 ”——魔幻现实主义
第四节 寻根小说
陈思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富有现代 感,同时又融会了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文艺创作, 无疑为主张‘文化寻根’的中国作家提供了现成 的经验……马尔克斯的获奖,至少表明了一种古 老民族文化被现代世界的承认,表明了世界多种 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平等互渗的可能性”。
小鲍庄是个仁义之乡,但与仁义并存的是贫穷和 愚昧,它们的结合形成了小鲍庄人冷漠、封闭、 排外的行为方式。
在这个人人都为仁义名声自豪的村子里,小翠子 活泼开朗的天性很快被压抑;
拾来与二婶“伤风败俗”的恋情遭到全村甚至孩 子们的仇视和欺负;
第四节 寻根小说
鲍秉德家的因不孕而常遭丈夫毒打,甚至被流言 蜚语逼疯……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
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
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80年代文学特点
80年代文学特点1.概述(1)1976年底“动乱”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实现从“动乱文学”的转变。
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取材和艺术方法,仍是它的沿袭。
(2)“动乱”模式的明显脱离始于1979年。
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转变”的发生。
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
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征象:对个体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启蒙观念和知识分子“主体”地位的提出等。
2.阶段划分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1)80年代前期文学界在纷杂的思想文化“发掘”与“输入”的热潮中,寻求反叛“动乱”模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文学话语资源。
人道主义的启蒙精神、“现代派”文学等,是集中的关注点。
在这段时间,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都与对“动乱”的批判、反思有关。
具体表现为:①小说方面,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
②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和青年一代的“朦胧诗”创作。
③承接“当代”的传统,戏剧(特别是话剧)主要是与“动乱”有关的“社会问题剧”。
④艺术观念和方法上更为深入的变革尚未受到关注。
总体而言,这个阶段文学的取材和主题,主要指向社会-政治层面,并大多具有社会-政治干预的性质。
文学承担了政治预言与动员任务,扮演触及思想理论和文学“禁区”的先驱者角色,与公众的生活情感建立紧密关系;不同的政治观念、文学想象,以及权力结构中的利害关系,演化为一系列的论争与冲突。
(2)80年代中期文学界革新能量开始得到释放,创作、理论批评的创新出现“高潮”。
因为1985年发生的众多文学事件,使这一年份成为作家、批评家眼中的转变的“标志”。
这具体表现在:①在文学“潮流”上,有文学“寻根”的提出,和由此产生的“寻根文学”。
另外则是“现代派”文学的出现。
②小说上,出现了一批与“伤痕”“反思”小说在艺术形态上不同的作品,如《冈底斯的诱惑》《你别无选择》《透明的红萝卜》。
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文学差异
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概况从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末,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和绚丽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相人心,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从而早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一道最耀眼的痕迹。
1、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是多色彩、多情调、多音响,多层次的。
小说家不断创新,超越别人,更超越自己,这是新时期小说发展的趋势。
由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顺,小说创作进入活跃时期,出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还有军事和历史小说等等,多是以中短篇的形式存在。
2、与八十年代相比,九十年代的拳头产品从“短平快”的中短篇转至鸿篇巨制的长篇。
同时,大一统意识形态的解体,九十年代的文学不再有主潮,多声调的意识形态同时上演。
小说的创作出现了新写实小说、新体验小说、新市民小说、新生代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等等,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
小说创作的视角渗透各个层面,大众化的小说占据主导地位。
二、两个十年小说创作走向差异成因的探究(一)、社会环境的差异是推动八、九十年代小说发展出现不同走向的基础性因素。
1、新时期小说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新时期出现“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潮流,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确立,使得80年代小说创作思潮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更替特征:先后有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先锋小说,还有军事和历史小说等等,呈现出开放性发展的总体走向。
八十年代的小说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中展开故事情节,有意识地有历史的眼光观照、审视历史。
多数作品都以“知青”的眼光折射社会现实。
2、九十年代,尤其是1933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
市场经济作为难以忽视的社会背景和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已明显内化为文学的“实体性”内容。
与八十年代文学不同,九十年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小说创作呈现热点迭出和不断转移的波浪型发展。
80年代文学总论
80年代文学总论相对于之前的70年代文学,80年代则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新时期的文学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在反省和躁动中继续着自己的旅程。
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时期大概就是80年代了吧,之前的30年现在都不多提了,90年代则有些乏善可陈陷入衰落,80年代大概是目前当代文学界所共同怀念的那个“黄金时代”了。
不过对于大陆当代的通俗小说来说,90年代中后期才是它刚刚开始迈开步伐的时候,由于国内的特殊状况,这一类别在现当代的发展经受了几次中断,每次都要重头开始发展,这或许是其难以继续前行的原因——没有历史包袱并不意味着能够轻装前进,更多时候意味着在创作和阅读上没有足够的资源凭依,意味着更多地被产业制度所控制。
|新时期文学(制度和活动)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报告,将文革之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这被看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文革中被毁坏的当代文学体制得到修复和重建,而其第一项工作就是给在文革和十七年文学中遭到批判的作品和作者正名,这杯称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而在文学观上,也提出了“文艺民主”的观点,将口号更改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而最高的标准则是四项基本原则。
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期盼,要求汲取五四时期那种多元共生和精神解放的资源(行吧,反正通俗小说不在“多元共生”的内部),建立一个自由宽容的新时期文学环境。
不过对于文学复兴的想象,一开始就包含了两条道路的分歧,有的人认为转折意味着复归文革之前十七年文学的主流状况,坚持毛所开启的人民(工农兵)文学道路,而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转折意味着复活十七年文学中被压抑的非主流文学,建立和五四时期启蒙文学的关联。
这种内部的分歧造成的则是,50-70年代确立的主流文学已经失去它的绝对地位,一体化的文学格局已经开始解体了。
80年代依然有一些批判运动,但是这些批判活动大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形成十七年那样的规模。
而在80年代,文学奖励制度才开始奖励起来,诞生了一些奖项。
八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不足之处
对平庸无奈的现实生存状况批判力的丧失,最 后留下的潜在态度就是迁就、认同这种本来就 需要改变的现状
散文
散文创作概况
1.哀悼、回忆反思文革历史(老作家的散文) 2.强调自我,重视抒情(抒情、艺术散文) 3.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文化交流的感性体验 和理性思考(学者的散文随笔)
时代精神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 (1)受来自尼采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 析学的启示,着重表现潜意识、性心理等深层人 性内容的创作倾向。如:莫言、残雪等作家。 (2)受来自魔幻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美学思 潮的影响,刻意更新叙事与结构技法的探索性创 作倾向。如:马原、洪峰、扎西达娃等。 (3)受某些更具有当代色彩的西方文化思潮 的影响(如存在主义、现象学)
怨而不怒
杨绛和钱锺书的遭遇,虽然比不少受批斗的知识分子要好得 多,但到底是一种屈辱,也是人才的浪费,杨绛谈到这段经 历,并没有激情的呐喊。虽然说作者怨而不怒,但在字里行 间,还是对人性的丑恶有所讽刺,每多言外之音。
细腻的夫妇感情
在这六记中,杨绛处处显出对钱锺书的关怀和了解,在“冒险记幸” 中,为了见钱锺书一面,杨绛便不惜冒上生命的危险,在回忆中这 些险境都写得稀松平常,但如果设身处地,回到当时境况,命悬一 线的险状,其实令人不寒而栗。
80年代,散文的发展面临着五六十年代形成 的文体模式的障碍。这种模式,通常表现为以 “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方式,来靠近 “时代精神”和社会思潮的主题和结构趋向, 以及追求散文的“诗化”和意境。
80年代初期
80年代初期,在整个社会和文学界的反思性思潮的语境下,散文创 作主要以老年作家巴金、孙犁,杨绛、陈白尘、黄裳等为代表。他 们的努力,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在回应“五四”(主要是20年代)抒情 散文的风格,强调散文应该“独抒性灵”,自由地书写内心体验。 不过由于当代散文的积习已深,许多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仍可以 看到受60年代散文模式的束缚。过于关注散文的“诗化”和“意境” 的营造,是表现这种拘囿的一端。他们一方面对历史进行反思,构 成思潮的“历史反思”文学主要是指小说创作,作者则主要以“复 出”作家和有过“知青”经历的青年作家。“反思小说”在文体上 突出虚构性和典型性,由于当时特定文学语境,对历史反思的深度 受到制约。他们侧重对“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从对社会主 题的呼应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语言方式也追求作 家的“个性”。
【现代文学】先锋小说有什么特点?
【现代文学】先锋小说有什么特点?先锋小说是指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等,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
如在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和《冈底斯的诱惑》等作品中,“怎么写”的问题远远超过“写什么”,小说的主题模糊暧昧或者根本没有主题,作者在为叙事而叙事。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求,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先锋作家们追求新历史主义的创作,如在苏童的“枫杨树乡村”系列作品中,以前作品中的那种宏大真实的历史观被消解,小说得到了可以直接进入人物心灵的途径,原生态地展现历史地表之下的真实的人物生活状态。
而马原小说中的那句“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打破了传统的阅读真实现。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文本特征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像余华的很多小说中,人物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用“1、2、3”这样的符号来代替;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中凌乱的梦境、嘈杂的现实,文本结构像她所描写的生活本身一样混乱不堪。
总之,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意义显然过于偏颇,内容上的凌空高蹈也是其逐渐衰落的原因。
先锋小说
二、名词解释1、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2、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3、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6、大墙文学:指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因遭受迫害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大墙”之内的人们的遭遇的文学作品,在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是其中一个独特的类型。
代表性作品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类似的作品还有王亚平的短篇小说《神圣的使命》。
7、《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三、简答2、马原小说的元小说叙事或“叙事圈套”答:1、元小说叙事: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小说虚构性的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第三編1978年—1989年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思潮特征: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
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
现当代文学
一、80年代文学思潮善变,变化各阶段的名称,特征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是政治的产物。
■伤痕文学:1、出现:在弥漫的感伤情绪中,作家们作为那场浩劫的亲历者,为历史创伤提供一份份“证言”。
与政治的暧昧关系。
普遍而深重的文革创伤的记忆。
兴起的原因是由于政治。
2、代表作品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思考“四人帮”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内伤”——严重的精神遗患。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展示了文革中最基本的亲情被破坏的状态。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慧《触电》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表现文革。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及“大墙文学”葛翎以充满义愤和浪漫主义的笔触,写了“大墙”内令人触目惊心的非人遭遇,和各种被扭曲的人生和人性。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获茅盾文学奖)许茂,许秀云,郑百如,金东水展示了文革给农村带来的灾难,以及给农民留下的深重的精神创伤;也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之后农村生活的艰难进程。
㈥、《将军吟》(莫应丰,获茅盾文学奖)㈦、《飞天》(刘克);《调动》(徐明旭),等《新时期争鸣文学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总结㈠概念: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伤痕小说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揭露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暴露文革所造成的人生悲剧和历史灾难的小说作品。
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㈡意义:伤痕小说(文学)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伤痕小说(文学)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
㈢局限性:主要是一种情绪产物;一体化思想依然浓重;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较为粗糙。
4、审美特征:伤感,血泪,控诉■文学的新时期:1、“新时期”这一概念,本是一个政治历史概念。
文艺界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2、因袭与断裂“伤痕文学”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
八十年代文学特征概述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王尧如果把“重返八十年代” 视为近几年来的一个文化事件也许不会有什么争议。
在知识界少有较大规模“集体行为”的情形下,2006年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的新版《八十年代文化意识》出版,给原本进行中的“重返八十年代”工作推波助澜,一时呼声鹊起、应者云集,蔚为思潮。
但在短促爆发后又很快趋于平静,此情形和九十年代以后的一些讨论、思潮和事件一样。
这个时代已经长久没有那种相对耐心持久、饱满结实的思想收获期。
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浪潮逐渐回落时,我们在学理和问题的层面上讨论“八十年代”以及重返“八十年代”也许更有意义。
在有了“思想解放运动”、“新启蒙”,“文化热”、“方法论热”和“小说革命”以后,“八十年代”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
因此,无论是八十年代行进中的及时评论,抑或八十年代之后的不断阐释(种种阐释不能都视为“重返”),关于八十年代的论述始终是当代文学界一个持续的话题。
在八十年代,文学、哲学、美学以及史学发挥了“先锋”的作用,这也是当年的一大特色。
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已经迅速发展,但有明确“重返八十年代”意识的还是以人文学者居多,其中,文学研究界的重返已有不少系统的成果问世。
我们还注意到,在九十年代末期,不少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开始“重返八十年代”。
1999年岁末,韩少功的一篇谈话录《反思八十年代》触及到的一些话题也是近两年来文学研究界“重返八十年代”讨论到的关键问题,不少作家都不同程度对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有所反思。
相对于许多学科在“重返”中的缺席,文学界的写作者和研究者表现得更为活跃,“重返八十年代文学”事实上是重返八十年代这个事件中的主要部分。
“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巨大的任务显然不是文学界能够独立完成的,但文学的敏锐,恰恰又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八十年代”之所以成为我们思想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并不只是在当代文学史论述中它已经成为一个“断代”,不只是在“八十年代”发生过程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解释便已存在分歧,甚至也不只是因为新的知识谱系为我们阐释“八十年代”提供了新的可能,重要的是“八十年代”所包涵的问题是与之前的历史和和之后的现实相关联,这些问题生在八十年代,却有“前世”和“今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20110211 25 何柳青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和绚丽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相人心,满足着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小说画廊。
(一)伤痕文学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70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
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
小说揭示的是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
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文学的创作热潮。
主要作品有:郑义的《枫》、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莫应丰的《将军吟》、王蒙的《最宝贵的》、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肖平的《墓场与鲜花》、韩少功的《月兰》等。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动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丽关系的严重破坏。
这阶段的文学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缺少深刻的悲剧性思索。
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
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
二、人们发现了久违的悲剧精神。
三、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
四、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但伤痕小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一、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
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二、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
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
三、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四、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早期的“伤痕文学”主要表现祖国在动乱之中的巨大灾难,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凌辱与毁灭,爱的痛苦与失落以及人的非人遭遇,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
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作品中充斥着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
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思想深刻:一、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二、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二)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的同时,一批作家对现实主义创作主张进行深化,对历史进行悲剧性的反思,创作了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史称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的两大主题:一是人民的主题,确立的人民--上帝的观念;二是人的主题,使新时期的文学进一步走向了人学。
1979年2月《人民文学》发表了茹志鹃《被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比起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目光更为深邃、清醒,它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人”的全面伤害,主题深刻,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
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茹志鹃的《被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高晓声的《刘顺大造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人生》、叶文玲的《心香》、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反思文学中的反思包括三种方式:历史反思、现实反思和生命反思。
同时表现出三种特点:历史理性、道德理性和纯粹理性。
表现为两种美学追求--理性化和悲剧意识。
反思小说的主题丰富,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揭示建国以来左倾路线的思想根源。
第二、反思了普通人的历史责任问题。
第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控诉左倾思潮对人性的毁灭,歌颂人性与人情。
反思文学的思想深刻: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人们在精神上的烙印;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的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给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表现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
(三)改革文学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以磅礴的气势开了改革文学先河。
小说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
改革小说的题材分为农村和城市,代表作如下:一、农村题材“改革文学”代表作: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王润滋《鲁班的子孙》、张炜《秋天的愤怒》、《古船》等。
二、城市题材“改革文学”代表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新星》、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王蒙《坚硬的稀粥》等。
改革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快捷和持续的反映和描写;力图整体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真切地描绘出改革是一个夹杂着无数挫折、失败、困惑,但有高扬着理想希望的不可逆转的复杂过程;创造了一批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
改革文学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
但与历次的文学当下关注相比,这一次文学的功利主义、功利话语与审美结合得比较好。
体现在一是对改革的阻力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思考,文学较好的表现了落后与发展之间的物质、精神冲突;二是对改革的进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进行了全程式的关注。
三是探索具有理性,文学而不再是感性支配下的政治参与。
(四)寻根小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小说的基本言说,采用了其所处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社会情境下的主导性政治话语,其所具有的启蒙功能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
它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进行文学的论证。
而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
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层中。
同时受到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文学史上称为“寻根”小说。
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树王》、《遍地风流》,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冯冀才的《神鞭》等。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寻根文学的意义:一、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二、在小说的艺术层面上,寻根运动使小说摆脱了一个遵照生活逻辑与客观时空逻辑进行写作的时代,也摆脱了一个社会政治的话语时代,而开启了超验的和“虚构”的时代。
寻根文学的影响及局限影响:寻根文学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文化意识的形成,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单一的政治视野;二是寻根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融合,打破了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单一格局,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了文学创作的自觉。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局限: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
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
(五)先锋小说在寻根文学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重视叙事的实验,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的先锋小说。
文学史上有“探索小说”、“实验小说”、“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等不同称谓。
主要作家有:马原的《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西海的无帆船》(1985),洪峰的《极地之侧》、苏童的《平静如水》、余华《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孙甘露的《访问梦境》、以及叶兆言、北村、林白、海男的小说等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先锋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
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因此,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