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透皮促进剂教程
透皮促进剂
透皮促进剂透皮促进剂是指所有能够增加药物透皮速度而对皮肤不造或严重制激和损害的物质,近年来,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实取得了可喜进展,透皮制剂的组方及用现代方法材药物在体内或体外透皮吸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成绩显著,经皮给药的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被吸收进人血液循而产生疗效。
因此,研究经皮给两制剂时首先必须解决药物料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日前的技术多采用添加月桂氮( Azone),亚油酸、丙二醇(PG)等透皮促进剂来增加药物透性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在应用这些促进剂时,研究发现按一定比例,把部分促进剂组合成多元促可取得比单一的促进剂更好的效果,同时,有人发现,某些中药也具有Amne似的促进作用,现将近年来报道的中新促进剂和多元促进剂综述如下1中药促进剂的应用1.1薄荷脑,薄荷醇,薄荷油:据报道,薄荷脑对扑热息痛,甲硝唑有明显促透作用张志平等实验证明,薄荷脑具有显著促进扑热息痛透皮吸收作用,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用博荷脑实验组的胎儿皮肤皱折增多,角质局部断裂脱屑,呈破骗絮状,表皮细胞同隙如宽,毛囊口扩氧,毛干的毛小皮剥脱而变细,提示薄荷促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机制与改变丧皮结构密切相关;薄荷醇对水杨酸、抗生素、5-氟尿嘧啶,由松、双氯灭等有促作用;薄街油对达克罗宁有通皮吸收作用11.2龙脑( bornel born,又名冰片):朱健平等以改良的ng双室渗透装置进行药物体外透试验,以家兔在体试验体皮肤苍白试验进行药物活体透皮试验证明,在整体兔试验中,龙脑能使水杨酸经皮顿增在志者前臂内试验中,龙脑能提高醋酸曲安奈松的生物利用度。
另外,在商体蛇蜕皮吸收试验中,龙脑能增加甲磷啡,氟尿密的透皮吸收,存在量效应关系,提示龙脑是一种有牧的透皮促进剂1.3川尊提取物:难波恒雄等在进行生药溶液的研究时发现,川尊壁提取物中本内酯、Senkyunolide,蛇床内酯,丁烯基呋内柴,新蛇床内斯均具有皮肤渗透作用,且川尊醚提取物挥发油成分,甲醇提取物以及0.4%的本内酯均能明显促进安息酸的透皮吸收(P<0.01),且这种作用与温度有关。
透皮吸收促进剂
透⽪吸收促进剂发表于 2005-10-10 12:1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透⽪吸收促进剂(简称促透剂)系指可以加快药物穿透⽪肤的速度⽽不对⽪肤形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
促透剂的作⽤机制主要是通过可逆性改变⽪肤结构来渗透进⼊⽪肤并降低药物经过⽪肤所受阻⼒,达到促进药物全⾝吸收或局部治疗的⽬的。
现在研究应⽤较为多见的促透剂类型主要有:①天然促透剂。
包括萜类、精油及内酯等,如簿荷脑、龙脑、桉油及川芎、⼩⾖蔻提取物等。
②合成促透剂。
主要有吡咯烷酮类、磷脂及磷酸盐类、有机酸及酯类和酞胺类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桂氮酮(氮酮、Azone)。
迄今为⽌,研究应⽤最多并以此为实验参照物的仍为Azone。
③⼆元或多元促透剂。
随着促透剂开发品种的增多及有关研究的延伸,⼀些天然与合成促透剂复合⽽成⼀元或多元的促透剂也进⼊研究视野,结果发现,按⼀定⽐例配成的多元促透剂可以达到单⼀促透剂⽆法⽐拟的效果,但前者并⾮都⽐后者好,主要还是与药物的溶解性等理化性质有关。
天然促透剂薄荷脑(薄荷油、簿荷醇)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常⽤于⽪肤外⽤制剂中,发挥局部⽌痒、⽌病和清凉及轻微局⿇作⽤。
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显著促透作⽤,⼀般在1%~5%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
其渗透作⽤随着浓度增⼤⽽增强,但达到⼀定程度后则作⽤不再增强,⽽且对于不同的药物此浓度界限也不同。
其促透作⽤与Azone相似或更强,且起效快。
经实验证实,薄荷脑作为促透剂单独使⽤可对解热镇痛药如⽔杨酸、扑热息痛等,抗炎药如酮洛芬、双氯芬酸等,抗肿瘤药如氟尿嘧啶,激素类药如曲安缩松、氟轻松、氯氟轻松等,抗⽣素、抗菌药如酮康吡、替硝唑等,⼼⾎管类药如普萘洛尔等均有良好的促透作⽤,可与Azone相媲美。
龙脑(冰⽚)也常⽤于局部⽪肤制剂中,起凉爽、⽌痛、⽌痒作⽤。
有实验表明,它可增加⽔杨酸、甲硝唑、氟尿嘧啶的透⽪吸收,是⼀种有效的促透剂。
另外,桉油能促进马来酸噻吗洛尔、丙酸氯倍他索等药物经⽪吸收,也是⼀种有研究阶值的促透剂。
熬制膏药必须了解的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
熬制膏药必须了解的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1解表药1.1薄荷薄荷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异薄荷酮、薄荷脑、薄荷酯类等多种成分。
其中薄荷醇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中药PE。
在1990年,FDA以市售非处方药中薄荷醇疗效不确实为理由,宣布取缔在外用非处方药中使用。
但在众多的实验研究中证实,薄荷醇对水杨酸、抗生素、5-氟尿嘧啶、曲安缩松、双氯灭痛等10多种药物都有促渗作用。
王晖等以双氯芬酸钠和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发现薄荷醇对亲水性和亲酯性化合物的透皮吸收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对后者的作用更强;且两者均可使贮库效应的时滞明显延长。
许卫铭等通过薄荷醇和氮酮对甲硝唑透皮作用进行比较,发现含2%薄荷醇和2%氮酮均能促进甲硝唑透过皮肤(P<0.01),两者的透过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薄荷醇价格比氮酮低廉,且薄荷醇为纯中药提取物,安全性大,外用还有清凉感,因此它作为外用制剂的促渗剂是很有价值的。
朱健平等研究了薄荷醇对酮康唑的透皮吸收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3%薄荷醇明显提高酮康唑的经皮渗透量,且从6h开始有显著性(P<0.01),至24h透过量为空白组透过量的2.16倍,提示薄荷醇对酮康唑有一定的透皮促渗作用。
此外,王雨人报道薄荷油对达克罗宁有透皮吸收作用;吴铁、崔燎等人研究了薄荷脑促进甲硝唑、扑热息痛、氯霉素透皮吸收的研究。
1.2细辛细辛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细辛醚、黄樟醚等多种成分。
沈琦等考察了高良姜油、花椒油、细辛油、桉叶素以及高良姜醇提取物对5-氟尿嘧啶透皮吸收的影响,并与氮酮作比较,发现1%、2%细辛油的增渗倍数为6.55和8.82,效果较差。
2清热药2.1黄连黄连主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吐根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有学者研究了从中药黄连中提取的小檗碱、黄连碱、巴马亭以及黄连的甲醇提取物对5-氟尿嘧啶透皮吸收的作用,发现它们均能有效地促进5-氟尿嘧啶的透皮吸收,增加极物在皮肤中的浓度,与表面活性剂一样具有增加皮肤渗透性的作用。
促透技术促透剂
促透技术促透剂护肤品需要经过渗透积聚于相应部位才能发挥作用而不同的化妆品成分在皮肤上,有着不同的渗透量和渗透速度为促进化妆品中的功效性,成分更好地渗透入皮肤,达到理想的作用各种绕过角质层或改变角质层的促渗透技术成为了药剂学和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常用的促渗透技术1物理技术通过热效应的散射或电荷吸引作用干扰正常的角质屏障,使一些不能渗透皮肤或渗透过程很慢的功效性成分得到吸收。
离子导入利用直流电源将离子型物质点解,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并储存于皮肤相应部位,缓慢释放以发挥效果,它借助于穿透组织的电流来增加物质渗透。
超声波导入通过采用低频20 kHz的超声波提高促渗过程中气泡和空洞的产生、局部升高皮肤温度、降低导入物质与皮肤间的电位能等,在短时间内增加物质的吸收,对水溶性物质的促渗效果明显,对脂溶性物质几乎无促渗作用。
激光微孔技术利用聚焦到微米级的激光微束作用于皮肤,导入功效性成分在皮肤需要的部位,使化妆品瞬时发挥作用。
其促渗作用相对安全有效,但费用昂贵。
2化学技术理想的化学促渗剂应是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无致敏,而且起效快、作用瞬时、持续时间可预见,不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与功效成分相溶,有美肤效果。
然而,目前完全满足上述条件的促渗剂很难,但应尽量使其更多地符合以上条件。
透皮吸收促渗剂添加渗透促进剂是如今应用最普遍的促渗方法。
透皮吸收促渗剂可逆地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且不损伤任何活性细胞,有助于功效性成分的透皮速度或透皮量的增加。
其可分为化学渗透促进剂(如氮酮、有机酸、表面活性剂类等)、中药渗透促进剂(如杜香萜、烯桉叶油、薄荷、丁香等)和复合渗透促进剂。
透皮促渗剂单独使用时常效果不佳,需要2种或多种联合使用,且可与离子导入法和超声导入法联用脂质体技术脂质体是人工形成的类似生物膜双分子层结构的完全封闭的微囊,对皮肤特别是角质层有特殊的亲和力,其可以软化角质使包封物到达作用的部位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保湿润肤。
透皮吸收促进剂_药剂学_理论说明
透皮吸收促进剂药剂学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一种重要的药剂学研究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透皮给药系统中。
通过使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增强药物在皮肤层中的吸收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副作用和毒性。
随着对透皮给药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定义、原理以及其分类和应用领域。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与该主题相关的药剂学基础知识,包括药物透皮吸收过程、药物分子在皮肤层中的扩散原理以及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目前已有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作用机制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按照化学增渗法、物理增渗法和生物技术增渗法这三种方法进行分类介绍。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未来透皮吸收促进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透皮吸收促进剂的药剂学理论知识,提供关于透皮吸收促进剂作用机制与方法的研究进展的详细分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了解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指导合理应用该技术,以进一步推动药物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透皮吸收促进剂2.1 定义和原理: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一类能够提高药物经皮肤吸收的化合物或技术。
其作用机制通常通过改变皮肤的屏障特性,增加药物在皮肤层中的渗透,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
2.2 分类和应用: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化学增渗法: 这类促进剂通过改变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角质层的阻力或破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提高药物经皮肤吸收。
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可通过破坏角质层间脂质结构来增加药物的渗透。
- 物理增渗法: 这类促进剂利用物理手段如电流、超声波、微针等来改变皮肤层的结构和通透性,从而提高药物吸收。
透皮给药制剂
主要包含含量测定、体外释放度检验,体外经皮 透过性测定及粘着性能检验等。
2、体内评价
主要是指生物利用度测定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透皮给药制剂
第38页
(二)其它一些质量控制
粘性是TDDS制剂主要性质之一。
1、粘附力测定
粘附力指是贴剂与皮肤或与基材充分接触后产生 抵抗力。
通常采取测定剥离力方法,普通使用剥离角度为 180°。
药品释放是先溶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继而向骨 架分配,扩散经过骨架到达皮肤表面。
透皮给药制剂
第19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包囊储库型:
将药品制成微型胶囊后分散在胶粘剂中,涂布在 背衬膜上,加保护膜而成。亦能够将经皮吸收促 进剂制成微型胶囊,与药品一起分散在压敏胶或 聚合物骨架中,促进剂释放速率控制药品经皮吸 收速率。
透皮给药制剂
第14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充填封闭型:
与复合膜型不一样是其药品储库是液体或软膏和 凝胶等半固体充填封闭于背衬膜与控释膜之间。
透皮给药制剂
第15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多储库型:
该类系统能够有经皮吸收促进剂和药品两个储库, 二者之间用控释膜隔开,控释膜用于控制经皮吸 收促进剂释放速度进而控制药品经皮吸收速度。 该类系统适合用于药品与促进剂长久接触会产生 相互作用或促进剂需控制释放情况。
透皮给药制剂
第16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使用者活化型:
有些药品制成经皮给药系统在存放过程中不稳定, 为克服这个问题,有些人设计了(UATS),这种系 统含有没有渗透活性药品及活化剂,二者之间由 隔膜分隔开,无渗透活性药品在存放过程中较稳 定,应用前使用者稍施压力使隔离膜破裂,无渗 透活性药品与活化剂混合转变成具渗透活性药品。
不同渗透促进剂对双氯芬酸钠凝胶的透皮作用
摘 要 :目的 研 究 月 桂 氮革 酮、薄荷油 、冰片 、桉油和松 节油 等 5 渗 透 促进 剂 促 双氯 芬 酸 钠凝 胶 透 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 用 。 种
方 法 采用改 良F a z扩 散池 ,用 离体 家兔 皮肤 为透 皮 屏 障 ,紫 外分 光光 度法 测 定 累积透 皮 量 。结果 5种渗 透促 rn
进 剂 均有 促进 双氯 芬 酸钠 凝胶 经 皮渗 透 的作 用 ,增 渗倍 数 分 别 为 1 2 .0,19 , 18 .8 .2,19 . 7和 3 6 。结 论 .3 薄荷
油 、 冰片 、桉 油 、松 节 油 透 皮 促 渗 作 用 好于 月 桂 氮 革 酮 ,松 节 油 的促 渗 作 用 尤 为 显 著 。
5透皮促进剂解析
LOGO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多种亲水性和亲脂性药物 的透皮吸收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机制与破坏角 质层细胞的空隙和可逆性破坏细胞间脂质结构 有关。 2. 具有清凉、止痛作用 在药剂学上可作为防 腐剂,亦作为化妆品中的香料以及在食品中用 于生产糖果。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微, 外用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
LOGO
冰片
冰片(borneol) 为多种挥发油所含有 的成分,亦可用普通 樟脑经初生态氢还原 而得。本品为白色半 透明块,香如樟脑而 味辛灼。能溶于醇及 醚,极微溶于水。本 品为一种小分子脂溶 性单萜类物质。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水杨酸、双氯灭痛等多种药物
LOGO
三、萜烯类
存在于中草药中。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 作用小等优点。研究较多的有薄荷醇、柠檬 烯、冰片等单萜化合物以及桉叶油、薄荷油、 冬青油、藏茴香油、丁香油和松节油等精油,
它们穿透力强,能与角质层中脂质发生相互
作用,使细胞间微孔增加,促进药物的扩散,
产生较好的促渗作用。
LOGO
薄荷醇
薄荷醇(menthol) 为无色结晶,香如薄 荷,能溶于醇、醚、 氯仿、石油醚、冰醋 酸,石蜡油、脂肪油 及挥发油,微溶于水。 本品为萜烯类促透剂 中应用最广泛者,以 其高安全性被FDA称 为公认的安全药物”
主要采用透皮促进剂,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其中透皮促进剂法最为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LOGO
透皮促进剂 :
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 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
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 身治疗作用的一大类物质。
LOGO
一、透皮促进剂的特点
123浅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合理使用
发布日期20060530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浅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合理使用作者张星一吕东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三部张星一吕东[摘要] 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一种有特色的的辅料。
在近期的审评中在近来发现其使用有不规范的现象。
主要是在部分普通的局部用药局部起效的皮肤外用制剂的处方中也使用了透皮吸收促进剂,且没有提供合理的处方筛选并说明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因此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类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简介,结合外用制剂的设计原理和临床需求,对其适用性的加以分析。
[关键词] 透皮吸收促进剂局部用药局部起效外用制剂透皮吸收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渗透进入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力的材料,可以辅助药物穿过角质层、扩散通过皮肤,由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
主要应用于透皮吸收给药制剂制剂(TDDS),达到局部用药全身起效的作用,发挥全身系统治疗作用。
主要包括有机醇类、酯类、月桂氮卓酮、表面活性剂、萜烯类等。
近年来,国内外对新剂型和新给药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透皮给药制剂因其临床顺应性好而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较多,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也相应地越来越受重视。
但在近期的技术审评中我们在近来发现,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似有泛滥之势,在部分普通的局部用药局部起效的皮肤外用制剂的处方设计中也屡屡使用了透皮吸收促进剂,且没有通过合理的处方筛选说明其应用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在体或离体试验验证其应用的安全性。
由于目前对药物的透皮吸收仍难以有效防范或控制,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研发,我们在查阅的部分文献的基础上,从立题依据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角度,结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使用意义及对临床治疗学的贡献等,对审评中常遇到的情况加以探讨,从综合评价的角度作以探讨和商榷,力求使其得到合理的应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如下:1、月桂氮卓酮: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之一。
它在较低的浓度(1%-3%)下,即能达到很好的促进透皮效果。
中药透皮技术常用配方(更新中)
中药透皮技术常用配方(更新中)中西药透皮技术五大优势:1、持久给药且维持恒定血药浓度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的刺激3、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减轻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损害4、远离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5、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
这项技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患者,尤其是我们祖国的花朵。
它避免了抗生素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认识新技术,让中国的这项技术代替国外的抗生素,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一、中药透皮技术(即消肿止痛贴)的适用法方:消肿止痛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法方。
1、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贴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
2、而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法方。
二、中药透皮技术(即内病外治)适应证:①儿科部分:1、发热: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
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
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
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
②、小儿咳嗽: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
(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
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2022年学习资料
二、软膏基质-冬基质是软膏的赋型剂,-药物的载体,-制备优良软膏的关键,-?分类:油脂性-水溶性-乳剂型W O,OW
基质要求:-润滑无刺激,稠度适宜,易于涂布;-冬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冬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 泌物;-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释药性;-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一油脂性基质-1共同特点:-①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软化、保护表皮(较其它基质强):-②润滑、无刺激性、稳定性 好,可与多种药物配伍;-③释药性差,油腻性大,不易与水性液体混合,不易洗除:-④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 软膏剂;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损-一般不单独用于制备软膏剂,为克服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 应用。
二甲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润滑性、涂展性、疏水性好,无刺激性;-●-常用于乳剂型基质起润滑作用;-常与其 油脂性成分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
2、类脂:有乳化作用,可吸收较多量的水-·淡黄色粘稠半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吸收本身重量2倍-左右的 ,而形成W/O型乳剂。-常于凡士林合用-羊毛脂wool fat-蜂蜡beeswax与鲸蜡spermacet -●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不易酸败,常取代乳剂基质中部分脂肪性物质以-调节稠度或增加稳定性。
一、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表皮途径:药物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皮肤附属器途径
二、影响皮肤吸收的各种因素-1、影响皮肤吸收的病理因素-1皮肤损伤:破坏了皮肤结构,不同程度地损伤了角质层 屏障-作用,致使吸收的途径敞开,对药物的吸收增加。-2炎症:皮肤发生炎症时血流加快,使表皮与深层组织间的药 -浓度差距加大,促使药物更易透入-3皮肤水合程度:当含水量增加时,角质层膜孔直径增大,组织-紧密性降低,形 孔隙,使药物的渗透吸收增加。
5透皮促进剂教程
❖表面活性剂按化学结构分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其对皮肤的渗透能力 和对药物的促渗作用依次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非离子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代表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四烷基硫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代表为 十六烷基三甲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代 表为吐温、司盘等。
LOGO
十四烷基硫酸钠
LOGO
一、透皮促进剂的特点
❖ 理想的透皮促进剂应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①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②稳定的理化性质 ③促透效果快,持续时间长,并适合于多种药物; ④撤药后,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应迅速而完全地恢复; ⑤在透皮促进剂影响下皮肤的屏障功能只单向降低,
内源性物质不能通过皮肤扩散损失; ⑥无色、无臭、无味且价廉。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水杨酸、双氯灭痛等多种药物 具有透皮促进作用。冰片本身穿透能力很强,如冰 片制成滴眼剂,易透入眼内组织。
❖2. 本品具有抑菌、抗炎、抗生育,提高耐缺氧能力 等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 性。
LOGO
四、表面活性剂
LOGO
三、萜烯类
❖存在于中草药中。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 作用小等优点。研究较多的有薄荷醇、柠檬 烯、冰片等单萜化合物以及桉叶油、薄荷油、 冬青油、藏茴香油、丁香油和松节油等精油, 它们穿透力强,能与角质层中脂质发生相互 作用,使细胞间微孔增加,促进药物的扩散, 产生较好的促渗作用。
LOGO
薄荷醇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能影响角质层脂质 结构,使之发生结构变化,增加脂质流动性, 从而促进药物的渗透。油酸的促渗作用比较 持久。
❖油酸对阳离子药物具有独特的促进效果,这 是由于油酸能与阳离子药物形成离子对复合 物,后者对角质层有较好的渗透作用。
透皮吸收促进剂应具备的条件
3、皮肤样品 选择人体皮肤作为经皮吸收制剂药物扩散研究 的模型是最为理想的。 其次,选择动物的皮肤。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控制
1、释放速率、透皮速率和释放度 (1)释放速率与透皮速率 释放速率是考察经皮吸收制剂重要的质量指标。 通常,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否则,将会 出现药物的释放量大于皮肤透过量的情况,此时,药物的 吸收则更大程度受到皮肤性质的影响。 (2)释放度 释放度是用于控制生产重现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美国药典》23版及FDA针对经皮吸收制剂,提出了供 研究其释放度测定的系列不同方法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成分: 由类脂质(常用的材料为磷脂和胆固 醇)为膜材及其它附加剂组成。 结构: 由磷脂分子形成的脂质双分子层。即 两条疏水链指向内部,亲水基在内外膜的两个表 面上,组成的磷脂双层封闭小室。 可以是单层也 可以是多层的封闭双层结构。 外形多为球形、椭 圆形等,粒径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
黏附层 防黏层
药物贮库 背衬层 控 释 膜
黏 附 层 膜控释型TTS组成示意图
防黏层
骨架扩散型
药物由骨架中释放,释药行为与骨架型缓释、控 释片剂相似
粘胶分散型
药物经控释粘胶层进行扩散,为维持恒定的药物 释放速度,可通过制备适宜浓度梯度的多层药库 层,以补偿因控释层厚度的变化而引起释药速度 的降低。
磷脂与胆固醇排列成脂质体示意图
脂质体的材料 制备脂质体的常用膜材主要有磷脂与胆 固醇。 1、磷脂类 磷脂类包括卵磷脂、脑磷脂、 大豆磷脂以及其它合成类磷脂等。 2、胆固醇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 作用,以增加膜的刚性,也称为"流动性缓 冲剂"。
局限性
有三个方面的限制:皮肤的屏障作用,刺激性,临床 需要, 剂量的局限性,不超过5mg为宜 另一方面的限制:赋形剂和用于增加透皮吸收的增 渗剂的皮肤刺激作用或接触性皮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本品具有高度的穿透性与运载 能力,DMSO与皮肤角质层脂质的相互作用和对药物 的增溶性质是其主要促渗机理。DMSO常作为药物穿 透皮肤屏障的转运载体,促进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 2. 消炎、止痛、止痒、促进伤口愈合 可用于急、慢 性皮肤病、烧伤和冻疮等。
LOGO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毒性极低。外用极少产生不良反应,即
使浓度高达50%也未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致 敏性。本品不宜与强酸或凡士林配伍。
LOGO
二甲基亚砜类
❖ 它们包括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 (DMF)、二甲基乙酰胺(DMA)和癸基甲基亚 砜(DCMS)等。
❖ 本品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奇臭,味微苦,吸湿性强, 可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的70%的水分,与水形成 氢键,具脂溶性和水溶性,除不能与石蜡和松节油 混合外,能与水、乙醇、丙酮以及许多有机溶剂任 意混合,故有万能溶媒之称。
❖薄荷醇(menthol) 为无色结晶,香如薄 荷,能溶于醇、醚、 氯仿、石油醚、冰醋 酸,石蜡油、脂肪油 及挥发油,微溶于水。 本品为萜烯类促透剂 中应用最广泛者,以 其高安全性被FDA称 为公认的安全药物”
LOGO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多种亲水性和亲脂性药物 的透皮吸收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机制与破坏角 质层细胞的空隙和可逆性破坏细胞间脂质结构 有关。
LOGO
七、其它类
(一)烷类 ❖ 鲨烷是该类促进剂中的典型
代表, 系由鲨烯氢化而得到的饱 和烃类化合物,为透明油状液体, 几乎无味。可溶于油类、乙醚、 石油醚、氯仿,微溶于无水乙醇、 甲醇、丙酮和冰乙酸,不溶于水。 ❖ 本品有透皮促进作用,促进 药物透过皮肤,也有润滑作用。 用作透皮促进剂、溶剂和软膏基 质。本品的优点是与人的皮脂相 溶性极佳,无毒,对皮肤粘膜也 无刺激性。
❖表面活性剂的促渗效果是其自身与皮肤的相 互作用以及药物从胶团中释放快慢这两种因 素的综合结果。表面活性剂可渗入皮肤并与 角质层中的角蛋白作用,损害角质层的完整 性,破坏皮肤的屏障作用,从而有利于药物 的渗透。
❖低浓度时往往使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增加, 但高浓度时往往相反,使药物通过生物膜的 速率降低。
LOGO
月桂酸
❖亦称十二烷酸,白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粉末, 溶于乙醇、氯仿和丙酮,易溶于乙醚、苯和 矿物油,几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本品有良好的透皮 促进作用,也可用作药物基质,制备软膏、 油膏、洗剂等。在日化工业中用于制备霜剂、 香波等化妆品和洗涤剂,也用作食品添加剂。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是天然脂肪 酸,无毒,对皮肤和粘膜几乎无刺激性。
LOGO
一、透皮促进剂的特点
❖ 理想的透皮促进剂应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①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②稳定的理化性质 ③促透效果快,持续时间长,并适合于多种药物; ④撤药后,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应迅速而完全地恢复; ⑤在透皮促进剂影响下皮肤的屏障功能只单向降低,
内源性物质不能通过皮肤扩散损失; ⑥无色、无臭、无味且价廉。
LOGO
六、醇类
❖常用者为丙二醇,其次有丙三醇和聚乙二醇。 以丙二醇促渗作较强。
❖机制:丙二醇能使角质层中角蛋白溶剂化, 占据角蛋白的氢链结合部位,减少药物与组 织结合而促渗。当与月桂氮卓酮合用时,大 量丙二醇进入角质层并使药物在细胞内扩散, 丙二醇/月桂氮酮这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通过 相互影响水溶性和脂溶性通道使得药物的渗 透作用增强。
LOGO
LOGO
❖2. 具有清凉、止痛作用 在药剂学上可作为防 腐剂,亦作为化妆品中的香料以及在食品中用 于生产糖果。
❖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微, 外用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
LOGO
冰片
❖ 冰片(borneol) 为多种挥发油所含有 的成分,亦可用普通 樟脑经初生态氢还原 而得。本品为白色半 透明块,香如樟脑而 味辛灼。能溶于醇及 醚,极微溶于水。本 品为一种小分子脂溶 性单萜类物质。
LOGO
二、透皮促进剂作用机制 (一)破坏高度有序排列的皮肤角质层胞间类 脂结构。 (二)与角蛋白的相互作用 松弛它们之间的结 合力以致形成微细孔道,从而提高极性分子对 细胞内通道的渗透性。 (三)提高药物在基质与皮肤间的分配 增强药 物在角质层的溶解性和分配性
LOGO
第二节 常用的透皮促进剂 一、月桂氮卓酮类 ❖月桂氮卓酮 ❖本品为无臭、无味、无色或微黄澄明的油状 液,不溶于水,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性质 稳定,但遇强酸易分解。
LOGO
(二)角质保湿剂 ❖尿素为常用的角质保湿剂。 ❖尿素能增加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使皮肤柔软,
30%~40%的尿素是强烈的角质溶解剂, 对角化过度的皲裂有效,同时有抗菌和止痒 作用。
LOGO
(三)脂类 ❖可可脂为白色或淡黄色的固体脂,略有脆性,
有可可香味,热至25℃可变软。易溶于乙醚、 石油醚和氯仿,可溶于无水乙醇,微溶于乙 酸。
❖研究较多的是油酸。十二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具有最大的促透作用。增加双键数目,促透 作用增强。
LOGO
油酸
❖油酸(oleic acid) 即十八烯酸,为无色油 状液体,露置空气中色 渐变深。易溶于醇、醚、 氯仿、苯、石油精、挥 发油及脂肪油;仅微溶 于水。本品是目前公认 的较理想的脂肪酸类透 皮促进剂。
LOGO
三、萜烯类
❖存在于中草药中。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 作用小等优点。研究较多的有薄荷醇、柠檬 烯、冰片等单萜化合物以及桉叶油、薄荷油、 冬青油、藏茴香油、丁香油和松节油等精油, 它们穿透力强,能与角质层中脂质发生相互 作用,使细胞间微孔增加,促进药物的扩散, 产生较好的促渗作用。
LOGO
薄荷醇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本品促渗作用有以下特点: (1)对多种药物具有促渗作用,且促渗作用强 (2) 促渗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3) 起效缓慢 (4) 与其他促渗剂合用常可获得增加促渗效果 (5) 其他:本品不仅可促进许多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可促进口
腔和直肠粘膜对药物的吸收。 2. 消炎、止痛和止痒作用 可用于治疗某些急、慢性 皮肤病。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水杨酸、双氯灭痛等多种药物 具有透皮促进作用。冰片本身穿透能力很强,如冰 片制成滴眼剂,易透入眼内组织。
❖2. 本品具有抑菌、抗炎、抗生育,提高耐缺氧能力 等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 性。
LOGO
四、表面活性剂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能影响角质层脂质 结构,使之发生结构变化,增加脂质流动性, 从而促进药物的渗透。油酸的促渗作用比较 持久。
❖油酸对阳离子药物具有独特的促进效果,这 是由于油酸能与阳离子药物形成离子对复合 物,后者对角质层有较好的渗透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微, 对皮肤几无刺激,因是天然脂肪酸,无毒而 安全。
第四章 透皮促进剂
医疗美容技术系 陈盛兰
LOGO
学习目标
1. 掌握理想透皮促进剂应具有的特点 2. 掌握常用的透皮促进剂的分类及其药理作用 和应用 3. 熟悉二甲亚砜及其类似物的透皮吸收性能 4. 了解透皮促进剂作用机制的LPP理论
LOGO
❖目前采用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法可分为物 理法、化学法和药剂学方法。
❖为白色无臭的蜡状固体,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2. 抗菌作用 用于配制外用制剂 ❖3. 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促进毛发生长 用于配制
生发搽剂,治疗秃发。 ❖【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本品无毒、安全、对皮肤
粘膜无刺激性。偶致过敏反应,有过敏史者慎用。
LOGO
五、脂肪酸类
❖物理法主要包括超声波导入法和直流电离子 导入法等;化学方法以合成前体药为主;药剂学 主要采用透皮促进剂,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其中透皮促进剂法最为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LOGO
❖透皮促进剂 : 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
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 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 身治疗作用的一大类物质。
LOGO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DMSO的缺点是恶臭和皮肤刺激性。高浓度 DMSO可致皮肤实质性损害,皮肤结构改变。 高于70%浓度的DMSO可产生局部刺激,引 起烧灼感、瘙痒、红斑,偶可致瘢痕或刺激性 皮炎。大面积使用可引起溶血。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经不允许在 药品中使用LOO癸基甲基亚砜(DCMS)
LOGO
❖表面活性剂按化学结构分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其对皮肤的渗透能力 和对药物的促渗作用依次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非离子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代表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四烷基硫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代表为 十六烷基三甲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代 表为吐温、司盘等。
LOGO
十四烷基硫酸钠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DCMS不能够分配进入角质层脂质结构,而是与角 质蛋白发生某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脂质的 流动性。DCMS对极性药物的促进作用大于非极性 药物,如用含15%DCMS的丙酮溶液作溶剂可使 甘露醇通过人离体皮肤的渗透速率提高260倍,使 氢化可的松提高8.6倍。常用浓度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