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 超声的优势和适应症2. 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3. 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分析4. 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5. 超声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二、乳腺癌的X线摄影诊断1. 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及分类3. X线摄影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乳腺X线摄影中的乳腺密度分析5. 乳腺癌的X线摄影的误诊及解决方法三、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类3. 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5.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四、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1.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分类3.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乳腺癌分期中的应用5.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五、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1. 核医学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表现及分类3. 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核医学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 核医学在乳腺癌治疗后复查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等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乳腺癌X线诊断

乳腺癌X线诊断

照片显示
1.胸大肌充分显示,且 延伸至或低于后乳 头线
2.可见所有纤维腺体组 织后的脂肪
3.深部和表面乳房组织 分离充分
4.乳房下皱褶打开 5.无明显运动伪影
头尾位(CC)
头尾位应确保MLO位中容易漏掉的内侧组 织显示出来,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包含外侧 组织
对较表浅的内、外侧病变显示比较清晰, 但所暴露出的乳房组织较少,深部病变容 易被漏掉
通常由小叶原位 癌发展而来。 肿瘤组织呈弥 漫浸润性生长, 通常X线表现 为局限性致密 影,没有明确 肿块形成,可 伴有结构紊乱 和钙化。
单纯癌(carcinoma simplex)
病理基础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X线表 现为肿 块、结构紊乱、片状致密影或大量钙化灶。
髓样癌 (medullary carcinoma)
头尾位(craniocaudal,CC)
照片显示
1. 内外侧乳房组织充 分显示
2. 乳头位于影像中心
3. 腺体组织和脂肪组 织清晰显示
4. 在乳房后部即胶片 边缘部分可见胸大 肌(约20%病例可 见)
乳腺X线检查优点
操作简单,比较经济,特别对钙化型乳腺 癌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熟练掌握正确的投照技术和诊断技能,X线 摄影能够对乳腺癌做出早期诊断,已成为 乳腺疾病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 被用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
正常乳腺X线分型
美国放射学会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Data System BI-RADS) 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
正常乳腺导管造影
肿块
肿块、 晕圈征
肿块、毛刺,皮肤增厚、乳头内 陷、漏斗症、血管增粗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多种方法。

其中,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乳腺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检测是否有肿块、钙化等异常。

乳腺超声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块的性质,判断其是否为恶性。

而乳腺磁共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组织信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特征,包括乳腺的大小、密度、皮肤凹陷、包膜的完整性等。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皮肤凹陷等异常现象。

然后,医生会进一步观察乳腺中是否有肿块、钙化等病变。

肿块通常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灶块,而钙化则表现为白色的颗粒或团块。

这些病变的形态特征和位置都对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还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

通过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的特殊技术,可以得知肿块的血供情况。

乳腺癌通常伴随着血供异常的改变,如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异常扩张等。

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提供给医生更直观的信息,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从影像学图片上来看,乳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存在可能误诊的情况。

而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然而,影像学诊断乳腺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组织较密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乳腺超声虽然可以提供肿块的形态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对于乳腺深部和胸肌后侧的病变检测较为困难。

而乳腺磁共振则受制于成本和可行性的问题,在一些地区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摘要: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中意义重大,临床中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含: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等。

所以需更为深入的探析各种影像学检验方法的价值,以期提升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MG;超声;BIS;MRI乳腺癌作为临床中好发的乳腺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之一,患病人群中男性占比仅为1.00%,女性占比为99.00%。

依照我国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国内乳腺癌疾病概率在女性全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

每年新增的概率在3%~4%,经常发病于30岁~55岁的女性群体中。

现阶段,临床瑞乳腺癌疾病致病因素并不明晰,处于疾病早期患者并无显著症状表现,对此早日发现与诊断,尽早给予其治疗可降低疾病致死率,改善预后。

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乳腺癌疾病诊断与筛查中的主要手段,所以需对全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进行分析,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1钼靶X线摄影(MG)MG诊断技术为现阶段对乳腺癌疾病筛查的主要方式,此诊断技术具备简便性、易行性、方便性、重复性高以及分辨率高等诸多优势,其运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异度在87%~94%左右,敏感度在82%~89%左右。

MG诊断技术主要是运用X线将乳腺组织穿透实施投射,而后运用定影和胶片感光等相关程序全面成像。

MG诊断技术主要是对结节性质病变和肿块状病变诊断,可明确诊断无症状患者或是临床接受触诊表现为阴性患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至关重要。

对于恶性钙化检出概率在30%~50%范围内,作为对乳腺癌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国外诸多学者研究指出,MG诊断技术早期运用在乳腺癌疾病诊断中,检出率在25%左右,可减少疾病致死概率。

可MG诊断技术存在局限性,受到患者体态、形态、病变或是小癌灶等等均会引起假阴性诊断结果出现,使得临床出现误诊和漏诊。

有的时候不能够为医生提供定性的诊断,亦需将其他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联合运用,增强诊断准确度。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分析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最常用方法,尤其对脂肪型乳腺,诊断准确性更高。

超声检查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对致密型乳腺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主要是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

ct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

mri对软组织的对比性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血管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所以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钼靶x线;ct;超声;mri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09-01乳腺癌在国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在35-55岁妇女中,它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钼靶x 线、超声、ct及mri。

它们各有各自优点。

掌握各种检查手段的优势,以便更好合理使用,才能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临床表现乳腺癌病因不明,好发于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妇女,并有家族遗传趋势。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

有证据表明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可导致乳腺增生和癌变,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乳腺位于体表,所以较其他肿瘤容易发现,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常无痛,可有乳头溢液、糜烂湿疹样的改变,也可造成皮肤凹陷形成酒窝状,少数炎性乳癌酷似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乳腺癌易发生淋巴转移,多数位于腋下。

之后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远处转移可至肺、胸膜、骨骼、肝等处,并产生相应症状。

2影像学诊断分析2.1钼靶x线摄影[1]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对致密型乳腺、乳腺成形术后或术后评价存在局限性。

钼靶检查对老年人脂肪多,乳腺肥大的女性尤为适用,但对非脂肪型腺体不宜使用,容易掩盖肿瘤的影像。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的X线诊断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
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 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 活检。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 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 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 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毛刺状边缘
长毛刺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
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
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 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 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 内癌、早期浸润癌。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 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在X线上 能清晰显示肿块阴影。在脂肪型乳腺中 肿块的显示率最高,而在致密型乳腺中, 因腺体组织掩盖,肿块显示率最低。小 叶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炎性 乳癌、导管内癌等常可见不到肿块。
1.肿块大小 在乳癌中,X线上测得的肿块90%以上小 于临床测量。这是因为乳腺在X线上虽然有 一定的扩大率,但在临床测量时,常将癌 性肿块周围的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或 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组织等都包括在肿 物大小内,无法将这些因素去除,故测得 的大小要大于X线片上的大小。X线片上的 大小更接近于大体标本上瘤块的实际大小。
钙化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 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 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 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 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 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 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 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 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 腔内或间质内。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出率较低 。 目前 乳腺超声和乳腺 x线摄片是最佳 的互补方法 , 是乳 腺 影像 检查的黄金组合 。优 良的乳腺 影像 检查小组 需要 有相对 固定 的影像学 医师 ( 具备 包括超声 成像 的全面 的影像学 知识 )
2 1 乳腺 x线摄影 : . 乳腺病 变 的检 出依靠 病变 与正常 乳腺 问 的密度差 , 乳腺组织本身 的密度 差很小 , 乳腺 x线摄影是 传统 放射诊断 中最 困难 的 检查 方 法 , 对机 器 及技 术 的要 求也 最 严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 一 , 发病率在 美 国和 欧 其 洲仅次于肺癌 。现代 手术 和放疗 仅对 局限 于乳腺 范 围内的肿 瘤疗效较好 , 然而大多数乳癌在被发现 时已有 区域 淋 巴结和远
460 ; . 5 3 0 2 北京协 和 医院)
2 2 超声 成像 : . x线摄 片的密 度分辨率低 , 往不能 检出致密 往 型乳腺 内的病 变 , 也不能检 出表 现为 软组 织密度肿 物的 内部结
个很大 的缺陷 , 对乳腺 影像检查更 是如此 。尽快使 提高诊 断互
补性 的渠道畅通 , 才能大幅度提高乳腺影像检查的准确率 。 2 3 MR : . I乳腺 MR 不受乳 腺致 密度的影 响 , I 需采用特制 的表 面线 圈以便优化信 噪 比及减 少运 动伪 影。扫描 序列根 据不 同 MR机的磁 场强度 而异 , 除常规 的 S T 、 2 外 , E 1 T WI 应包 括脂肪 抑制序列 , 动态扫描 三维 成像 及增强 前 、 的减影技 术等 。观 后 察肿 物的强化形式也有助于探讨 良、 恶性 肿瘤及其 与血管生成 一 t 的相关性 。但应 注意到乳腺 癌有多种 亚 型 , 内的结 构 ( 其 肿瘤 细胞 的多寡 、 化程 度 , 维 成 分 、 液 成分 、 分 纤 粘 坏死 成分 等 ) 各 异 。良性病变也 包括 了各种 炎症 、 腺病 、 肿瘤 、 肿 、 囊 脂肪 坏死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指在乳腺组织中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病变特征分析和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讨论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其他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一、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表现乳腺X线摄影是目前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方法之一。

乳腺癌在X线摄影上的特征表现主要包括钙化灶、肿块、结节、弥漫性密度增高等。

1. 钙化灶:乳腺癌的特异性表现之一是钙化灶,在X线摄影片上呈现为斑点、条索状或星状的高密度区。

钙化灶的形态、大小、分布和聚集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是否为乳腺癌。

2. 肿块:乳腺癌常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

肿块的密度和形态各异,有的呈现分叶状、长方形或类圆形等。

在一些高级影像学设备上,还可以观察到肿块的血供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是否为乳腺癌。

3. 结节:乳腺癌可以呈现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结节,结节的大小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性。

乳腺癌的结节可能具有分叶状、不规则形或尖角状等特征。

4. 弥漫性密度增高:乳腺癌的早期病变在X线摄影上可能不易检出,但在密度增高的背景中可见乳腺组织密度整体增高,呈现出均匀或不均匀的铅毛玻璃样改变。

二、乳腺癌的乳腺超声表现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高频声波扫描,了解其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乳腺癌在超声图像上通常表现为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等特点。

1. 低回声肿块:乳腺癌常呈现为超声图像上的低回声肿块,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较,回声程度较低。

此外,乳腺癌在超声中的内部回声也有一定变异性,可能呈现出类似斑点状的高回声或混合回声。

2. 形态不规则:乳腺癌的形态多变,边界模糊不清是其特征之一。

在超声图像中,乳腺癌可呈现出分叶状、不规则形或尖角状等形态。

三、乳腺癌的乳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乳腺MRI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病变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乳腺癌在MRI上的表现主要包括增强强度不均匀和形态不规则等。

乳腺癌两种常用影像学诊断比较分析

乳腺癌两种常用影像学诊断比较分析

cn r e rat acr ep cvl o eto dm ni a haoo a he etrsadcl ope o a n of m dbes cne. sete nt — i e s n l r ng p i fa e o r p l f w i g g i R i y h w o u s r u n oD r l mi
X- a mmo a h , ft et o u in a p ia o r a t a c rd a n ssc i cd n e r t a mp o e b i u l , ry ma r g p y i h w no p l t n i b e n e ig o i o n i e c ae w s i r v d o v o sy ci n s c r d c s ig o i n s e ig o i rt , a o dc ii a rc ia a u . e u emid a n ss dmi dd a ss a e h d g o l c l a t l v l e a s n n p c
adhge a ao m ue do ahc a m gah , h ra i rat acr i ns o cdne a i e n i r n t tf o p t r i p i m h t h c h da g r m o py w ee bescne a oici iec t hg r r s n dg s n re h
生活质量的关键在于早发现、 早诊断 、 早治疗 。 高频 +彩色 多普 勒超声 和计算机 x线钼靶摄影检查 作为 目前两种 常用影像学 方法 , 是乳 腺疾 病早 发现和早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本文选择 7 例经过高频 + 4 彩色 多普勒超声和( ) 或 x线钼靶检查 , 并经手 术 和( ) 或 穿刺病理确诊 的乳腺 癌患者进行 比较分析 , 并对两 种

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李文峰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2(007)035
【摘要】目的对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76例乳腺癌患者,所选病例均经过病理确诊,实施治疗前对76例患者进行MRI 和钼靶X线检查,对两种影像资料数据进行观察比较,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分析MRI和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观察发现MRI的临床确诊率为96.05%,钼靶X线检查的确诊率为88.1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的确诊率为98.68%;MRI影像资料对乳腺癌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范围等指标有较好的评价效果.结论 MR和钼靶X线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确诊率,钼靶X线操作简便,MR能较为准确的反映乳腺癌的病灶特征,两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李文峰
【作者单位】252500,山东省冠县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J], 蒋杏芳
2.CT检查结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周萍
3.CT检查结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周萍;
4.MR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J], 叶亚鹏;岑贤友;沈翠柳
5.钼靶X线检查联合螺旋CT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J], 胡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乳腺癌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表现可归纳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两大类。

主要征象包括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局限致密浸润,毛刺和恶性钙化;次要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以及彗星尾征等。

(1)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约70%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但其显示率随乳腺本身类型及病理类型而异。

脂肪型乳腺的显示率高,而在年轻致密的乳腺中,因腺体组织掩盖,显示率较低。

癌瘤的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比同等大小的良性肿块密度高。

肿块的形状多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肿块的边缘多数可见轻微或明显的毛刺或浸润,或两者兼有。

(2)局限致密浸润: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即为局限致密浸润。

此征象在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等,但约1/3系癌瘤所致,特别是小叶癌。

(3)钙化:钙化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而做出诊断的。

乳腺癌的钙化多表现为成簇细砂粒状或针尖状钙化,可在肿块内或在肿块外,也可看不到肿块,只见成簇的钙化。

(4)毛刺:毛刺征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

X线上,毛刺的形态表现为多种多样,它可表现为较短小的尖角状突起,或呈粗长触须状、细长状、伪足状、火焰状、不规则形等。

有的病例毛刺较细小,须用放大镜或放大摄影观察才能识别出。

(5)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腺癌中的皮肤增厚可能是由于癌瘤越过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层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于血运增加、静脉淤血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所造成。

在出现皮肤增厚的同时,还可同时伴有邻近的皮下脂肪层致密、混浊,并出现粗糙网状交叉的索条阴影,悬吊韧带增宽、增密,浅筋膜浅层也显示局限增厚、致密。

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

早期乳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多模态影像学是通过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如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等,综合评估乳腺肿块的特征,从而确定其恶性程度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优势。

一、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工具。

它不需要使用放射线,无创伤性且无痛苦,特别适用于年轻女性或妊娠期妇女。

乳腺超声可以提供乳腺肿块的形态特征、大小、边界、内部结构以及乳腺间质的情况。

对于乳腺癌,超声可以显示肿块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早期血流信号和其他异常特征。

然而,乳腺超声在乳腺密度大、病灶深部及微小病灶的检测方面有一定限制。

二、乳腺钼靶乳腺钼靶是一种传统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它通过使用低剂量的X射线,对乳腺进行成像。

乳腺钼靶可以显示乳腺瘤体、钙化灶和肿块等病灶,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但是,乳腺钼靶对于乳腺密度较高的女性,以及对于乳腺肿块的形态和边界等特征的评估较为困难。

此外,乳腺钼靶的辐射剂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乳腺磁共振乳腺磁共振是目前乳腺癌诊断中的黄金标准之一,尤其在高风险人群筛查和对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乳腺磁共振可以提供乳腺肿块的更为详细的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边界、内部结构以及肿块周围的血管情况。

乳腺磁共振还可以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血供和强化特征,提高对肿瘤性质的评估准确性。

然而,乳腺磁共振的成像时间长、价格较高以及对乳腺植入物的局限性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合应用不同的乳腺癌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度。

对于有临床怀疑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定期的乳腺癌筛查在高风险人群中尤为重要,可通过超声或磁共振等检查方法进行。

对于结节较大或恶性风险较高的病灶,可以进行乳腺钼靶或其他放射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X线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分期和手术导航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在X线影像学上的不同表现特点,以供参考。

一、乳腺癌的乳房X线检查表现1.1 乳房纤维结构增生型乳腺癌乳房纤维结构增生型乳腺癌在X线影像上呈现为乳腺表面模糊不清,乳腺纤维增生,界面不清晰。

在乳腺造影中,可见肿瘤周围有网状血管分布,肿瘤内可有不规则钙化。

1.2 乳腺导管癌乳腺导管癌在X线影像上表现为乳腺内快速生长的肿块,边界清晰。

在乳腺造影中,可见肿瘤周围血管密集,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

若肿瘤较大,还可出现乳头凹陷、皮肤浮肿等表现。

1.3 乳腺浸润癌乳腺浸润癌在X线影像上表现为乳腺内的结构紊乱,乳房密度增高,界面不清晰。

在乳腺造影中,可见肿瘤周围有多种形态的血管分布,肿瘤内可有不规则、片状或团块状钙化。

二、乳腺癌的乳腺超声检查表现2.1 乳腺癌的超声影像特征- 肿块形态:乳腺癌肿块一般呈不规则形态,边界模糊或锯齿状。

- 内部回声:乳腺癌肿块内部回声多样,可为低回声、混合回声或高回声。

- 血流灌注:乳腺癌肿块周围可见异常血流信号。

- 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常伴有淋巴结转移,通过超声可观察到淋巴结的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灌注情况。

2.2 乳腺癌的超声分型- 囊性癌:回声呈囊性,内壁不规则。

- 实质性癌:回声均匀,内部可见结节状回声或局灶高回声。

- 混合型癌:回声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实性结节。

三、乳腺癌的乳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3.1 乳腺癌的MRI信号特点- T1加权成像:乳腺癌呈等或低信号。

- T2加权成像:乳腺癌呈等或高信号。

- 动态增强MRI:乳腺癌呈强信号,早期呈均匀强化,后期可出现环状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3.2 乳腺癌的MRI分型- 切迹癌:呈线索状强化,短时间后可完全消失。

- 团块状癌:呈大块强化,持续时间较长。

- 间质增生型癌:呈边缘强化,病灶周围可见间质增生。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取 的 图像 准确 地传 递乳 腺处 微小 的 针状 变化 与钙 化 , 国外 据
先 进 的 医 学 期 刊 报 道 . 线 钼 靶 检 查 技 术 的 诊 断 结 果 符 合 率 X
达 9 % 以上 田 0 。
作为乳 腺 癌检 查诊 断 的重 要手 段 .我 国从 1 7 9 3年 开始 临 床应 用乳 腺 X线 摄影 技术 ,使 用 上海 产 的钼靶 X线机 进
行 探究和 综述 。
【 词】 关键 乳腺 癌 ; 影像 学 ; 断 诊
【 中图分类号】 7 — R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2 0 2 1 )2 a 一 1 — 2 6 3 7 1 (0 0 1 ( )0 4 0
处 的影像 很 容易 被忽 略 , 而产 生误 诊 。 同时作 为一 种射 线 从 检查 。 X线检 查 对于 常规 的 正常 细胞 具有 杀 伤作 用 ,其 产 生 的放射 线容 易对 正 常的人 体 细胞产 生 损伤 , 特别 是 对年 轻妇 女 而言更 是 如此嗍 。
行 前后 的对 比。作 为乳腺 疾 病 的常规 检 查手 段 , X线钼靶 检
查 技术 对乳腺 癌 的诊断 敏感 性 为 8 %~ 9 特异 性 为 8 %~ 2 8 %, 7 9% , 4 准确 性较 高 。在诊 断 过程 中 , X线 钼靶 检查 可 以通过 获
优势 ,但 是 其 对腺 体 微小 钙 化 的检 查 细致 程 度不 如 X线 检
言, x线 钼靶 检查 的痛 苦相 对 较小 并且 简便 易 行 ,特别 是 这
种 检查 技 术 可 以通 过 留取 患者 的患病 图像 对 患者 的病情 进
有利 就有 弊 ,既然 C T检查 技 术 能够清 晰全 面地分 析致 密腺 体 , 么很 明显 它 对设 备 的要 求 较 高 . 那 再就 是 检 查 的费 用 较 高 。虽 然 其在 致 密腺 体 的 检查 上 比 x线 检 查技 术更 具

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女性乳腺组织中。

为了及早发现乳腺癌,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1. 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X线摄影术是乳腺癌最常用的初筛和诊断工具,主要分为乳腺常规X线摄影和乳腺钼靶摄影两种。

通过乳腺X线摄影术可以观察乳腺组织的密度、形态和结构,发现病理性钙化、肿块及其分布情况。

这些影像学表现对于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乳腺癌筛查和鉴别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或乳腺密度较高的患者。

乳腺超声可以显示乳腺内部的结构和病理性改变,辅助判断肿块的性质和边界,对于乳腺肿块的定位、大小和形态评估有重要意义。

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乳腺组织结构信息。

它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检测率较高,尤其适用于乳腺密度较高的患者、家族性乳腺癌的筛查和对复发性乳腺癌的评估。

乳腺MRI可以提供三维立体的乳腺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

4. 乳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乳腺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和计算机断层摄影的优势,可以全身性地检测乳腺癌的病灶分布情况。

它对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评估及乳腺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

5. 乳腺钼靶导向下的局部活检乳腺钼靶导向下的局部活检是通过X线引导下的活检针对可疑乳腺肿块进行组织学检查,确定病理性质。

这是乳腺癌的最可靠诊断方法,能够提供准确的病理学类型和分级,对于指导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在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中,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可以相互补充,提高乳腺癌的检测率和诊断准确度。

综合应用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超声检查、乳腺MRI、乳腺PET-CT等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乳腺癌的病变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评估疗效及预测预后。

乳腺癌早期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早期影像学诊断
膝癌和徽小边缘不清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彩色多
浸润to 。在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是指癌瘤完全位于乳房组织 内, 其直径不超过3 em, 与皮肤和胸筋膜无粘连, 无腋窝淋巴
结转移。其影像学检查见形态不规则、 边缘有毛刺的不均匀
信号或高密度的肿块, 内有泥沙样的钙化;CT 或 M R1增强扫 描肿块明显强化。x 线、 超声、 MRI, DSA 等影像学检查 CT,
变形 ;局部血管影增多、 增粗;局部皮肤增厚、 收缩。成簇样
微小钙化的形态、 密度、 大小及数目的变化对早期乳腺癌的
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当其钙化超过20 枚/ c矿、 大小不等、 密 度不均、 细沙型、 混合型、 蠕虫型等均可诊断为恶性病变闭。 而密度增高 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 在排除乳腺炎和进行
手术穿刺活检病史后, 也应考虑此病。影像质童 易受设备的
计算机体层摄影( Com puted tom ography,CT) 可进行乳腺 横断面薄层扫描, 从而减少了重亚干扰, 且具有高密度分辨 率, 而庙瘤对对比 剂有较强的吸收力, 故恻得CT 值就可达到 鉴别诊断的目的。 《 二 的病灶在乳腺X 线片上常难以 对 , . 发现, CT 可鉴别2 mm左右的病灶。对于乳房较小、 而 位置 不好、 靠近胸璧等,X 线片和红外线显示不清的病灶亦能取 得较优的影像, 除可准确显示乳腺庙原发灶的形态、 大小、 部 位外, 还可了 解对附近 器官的 程度v3。 T 表现为:不 浸润 其C 规则形肿块, 多有分叶, 可见:毛刺征; 癌体密度不均、 高于腺 体, 正常导管腺体结构紊乱或消失;病灶内有许多增粗、 扭 曲、 中断的血管 脂肪间隙有变形;增强后病变均可强化。特 别是螺旋 CT 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全方位多层面兰维立体扫 描, 经计算机数宇处理系统重组后, 图像更清晰, 分辨率更

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乳腺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医学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就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一、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具有成本低、辐射剂量低等优点。

它通过对乳腺进行X线照射和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内的肿块、钙化等异常,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乳腺X线摄影分为常规正位摄影和钼靶摄影两种方式,常规摄影多用于筛查,而钼靶摄影适用于对病灶的进一步评估。

二、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它能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观察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异常情况。

乳腺超声适用于对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大小、内部回声等进行评估,它对乳腺的良性和恶性病变有着较高的识别率。

另外,乳腺超声还可以引导穿刺和活检操作,对确定病灶的性质和类型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的高分辨率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优秀的软组织对比度,对乳腺癌的诊断和评估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乳腺MRI适用于对高危和疑难案例进行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的血供情况、癌症的大小和浸润程度等,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和恶性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红外线热成像红外线热成像是一种新兴的乳腺癌诊断技术,它通过检测乳腺组织的热量分布来发现和诊断乳腺癌。

乳腺癌细胞具有较高的新陈代谢活性,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红外线热成像利用这种特点能够做到早期乳腺癌的无创性筛查和诊断。

然而,红外线热成像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应用。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和红外线热成像等多种技术。

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病灶的定位和评估、手术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相信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有效。

乳腺癌X线影像学鉴别诊断

乳腺癌X线影像学鉴别诊断

乳腺癌X线影像学鉴别诊断在乳腺癌的诊断中,X线影像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名资深的影像学专家,我将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详细地解析乳腺癌X线影像的鉴别诊断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特性。

乳腺癌是一种源自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在4060岁之间,特别是绝经前后的女性更为常见。

临床上,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

我们通常使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DM)和计算机辅助检测(CAD)进行X线检查。

DM相较于传统的胶片摄影,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辐射剂量,以及更便捷的存储和传输等优点。

CAD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算法的辅助诊断工具,它能够识别出影像中的异常病灶,并对其进行标记,以供医师进一步分析。

分析乳腺X线影像时,我们要观察乳房的整体结构。

正常的乳房X 线影像显示乳房组织致密,乳头位于影像中央,周围环绕着脂肪组织。

在绝经后的女性中,乳房组织会更加致密,这可能会使得乳腺癌的检出更加困难。

接着,我们要仔细观察影像中的每一个病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肿块、钙化、导管扩张等。

其中,肿块是最常见的表现,通常呈现为边缘不规则、密度增高、形态不稳定的病灶。

钙化则表现为点状、线状或簇状的高密度影,有时可见于乳腺癌的早期阶段。

导管扩张则表现为管状结构,伴有或不伴有肿块。

1. 病灶的大小、形状和边缘:乳腺癌的病灶通常较大,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或呈毛刺状。

2. 病灶的密度:乳腺癌的病灶密度通常较高,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明显。

3. 病灶的血流:乳腺癌的病灶常常伴有丰富的血流,这在影像上表现为边缘或内部血管增多、增粗。

4. 钙化的形态:乳腺癌的钙化形态多样,常见的有沙粒状、爆米花样、线样或簇状。

5. 导管扩张:乳腺癌导致的导管扩张通常表现为管状结构,伴有或不伴有肿块。

1. multifocality:乳腺癌常常呈现为多焦点病灶,即一个病灶内含有多个不同的病灶。

乳腺癌诊断及分子影像学分型

乳腺癌诊断及分子影像学分型
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 筛查。
精选ppt
7
乳腺B超:B超扫描能
够鉴别乳腺的囊性与实
性病变。乳腺癌B超扫
描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
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
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
流信号。目前,国际公
认乳腺钼靶X线摄像是
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
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断
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erou 等在2000 年最先报道了乳腺 癌的分子分型,包括: 管腔型( luminal subtype) 、基 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 subtype)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2过表达型( HER-2 over-expression subtype) 和正常 乳腺样型( normal breast-like subtype) 。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 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
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 乳腺筛查。
精选ppt
5
乳腺X线:是一
种经典的检查手
段,是通过专门
的钼靶X线机摄
片进行实现的。
乳腺癌在X线片
中病灶表现形式
常见有较规则或
类圆形肿块、不
规则或模糊肿块、
毛刺肿块、透亮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Βιβλιοθήκη BRCA1BRCA1 定位于人类17 号染色体q21。
属于抑癌基因,编码抑癌蛋白,对肿瘤生长起负性调 节作用。
BRCA1 突变或缺陷可导致基因结构不稳定,促进细胞 增殖,阻止细胞正常分化,诱发了肿瘤发生。
其突变与30%-45%的家族性乳腺癌 、卵巢癌有关。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具有下列特点:
多见与青春期前后女性,40岁以后少见;
形态学上呈边界光整的肿块,一般无分叶及毛刺;
扪诊边界光滑,活动度大、质韧,与皮肤及胸壁无粘 连;
下列几点有助于纤维腺瘤的诊断:
CT平扫呈稍高密度,CT值常在10Hu左右、增强后CT值 增高不超过40Hu;
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或低信号,但增 强后均呈不同程度强化;
临床分期:1953年国际抗癌协会根据癌瘤生长和 扩散情况提出了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即TNM国际分 期法,并于1969年和1972年两次修订后已被临床 工作者普遍接受。临床分期对制定乳腺癌的治疗 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CT表现
乳腺癌作CT检查,除可准确判断原发灶的大小、部位、数 量外,还可了解癌肿对皮肤和胸壁的侵犯情况以及腋窝、 胸骨旁和纵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对术前分期以及选择最 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乳腺疾病一般需要增强扫描,常用的造影剂为水溶性离子 型造影剂,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对碘剂和 药物过敏、患哮喘、糖尿病等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 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对含高危因素的 患者以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Omnipaque、lopamiro和 UItravist等为妥。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CT检查方法
注射方法一般有两种: 1、造影剂团注法,即用60%-65%的造影剂100ml,
静脉内推注,5分钟内推注完; 2、造影剂滴注法,即用30%-35%的造影剂300ml,
静脉内快速滴注,10分钟内滴注完。有资料表明, 后一种方法更有利于乳腺内恶性肿瘤的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王建华[ 摘要]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乳腺钼靶X 线摄影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尤其对脂肪型乳腺,诊断价值较高。

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

CT 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MRI 具有较高的对软组织的对比性,它比X 线、CT 和B 超能更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使其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钼靶X 线摄影;CT;超声;MRI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少见于男性。

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增长率为2%~3%。

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乳腺钼靶X 线摄影、超声、CT、MRI。

几种检查方法各有各自特点及优势,清楚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特点,合理使用检查方法,能早期确诊乳腺癌的诊断,指导手术进行,适当减低患者经济负[1-4] 。

担,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1 病因及临床表现乳腺癌多1 / 11发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妇女中,其病因尚未明了。

多数学者认为,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当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时,长期慢性刺激敏感的乳腺组织,可导致乳腺组织的增殖和癌变。

乳腺癌多表现于无痛性肿块,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易被忽视。

外上象限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约占43 %。

肿块边界多不清(但髓样癌与黏液癌界清),活动度不大,质较硬。

部分患者乳头可有溢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乳头回缩,皮肤呈橘皮样或酒窝样改变,少数可破溃或增厚。

乳腺癌常见淋巴结转移,可于腋下触及结节,其次是锁骨上、内乳区淋巴结,可沿血行转移至肺、胸膜、骨、肝、脑、肾等部位,部分可直接侵及胸壁周围组织。

2 病理学分型2. 1 非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

包括:①导管内癌;②小叶原位癌;③乳头湿疹样腺癌,不包括伴发浸润性癌者。

2. 2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①小叶癌早期浸润;②导管癌早期浸润。

2. 3 浸润性特殊型癌包括:①乳头状癌;②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③小管癌;④腺样囊性癌;⑤大汗腺样癌;⑥粘液腺癌;⑦鳞状细胞癌;⑧ 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

2. 4 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包括:最新资料推荐①浸润性小叶癌;②浸润性导管癌;③硬癌;④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⑤单纯癌;⑥腺癌。

3 影像学诊断3. 1 钼靶X 线摄影[5-7] 钼靶X 线摄影一直是普遍认同的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至今仍被认为是乳腺筛查的首选方法。

Zondedand 等报道,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3 %,特异性为97 %。

一般认为钼靶X 线摄片诊断的正确率约在85%~95%,其假阴性约为8 %~10%。

造成钼靶假阴性原因,一般认为与乳房腺体结构致密,脂肪组织少X 线缺乏自然对比、小乳腺、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类型及照片质量有关。

钼靶检查对老年人或脂肪多,乳腺肥大的女性尤为适用,但对于非脂肪性腺体不宜使用,容易掩盖肿瘤影像。

钼靶能发现具有微小钙化的临床早期乳腺癌(T0 期),因而对早期和隐匿性乳腺癌钼靶检查是首选。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 %是单独凭借钙化而做出诊断的且其中有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内癌、早期浸润癌或浸润癌。

陈正挺等认为,在 1 cm 区域内有 5 个直径0. 5 mm 的钙化灶即可定为簇状钙化而提示乳腺癌。

而钼靶X 线片对钙化极其敏感,可发现直径50 m 钙化点,可发现3 / 11临床触诊没有任何异常或仅有局部增厚的早期癌,若肿块位置过偏或近胸壁,钼靶片则难以摄入。

且钼靶摄片为二维影像,故有时肿块可能会因重叠而未能全部显示,或因为腺体致密而掩盖病灶,钼靶片见到的分叶,有的时候可能是多个肿物重叠的结果。

乳腺癌钼靶X 线摄影能直接显示乳腺内肿块,肿块多为高密度,可显示以肿块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索条状致密影,毛刺形状不一。

毛刺可以由癌组织向外扩散形成,也可由周围淋巴管、乳腺导管的癌浸润形成,此外供瘤血管也可形成该影像。

肿块边界可凸凹不平,其形成与肿瘤中心生长和增长不均有关。

乳腺癌易合并钙化,表现为叉状、泥沙状及簇状钙化等,主要是由于肿瘤代谢活跃,于腺泡和导管中有钙盐沉积。

恶性钙化在诊断乳腺癌中具有特征性意义。

部分病例可显示导管变形、增粗、扭曲,不光滑。

为导管原发癌所致的导管扩张或癌细胞浸润所致。

漏斗征主要为乳头内陷,变形,乳晕处皮肤增厚,形态不规则。

异常血管表现为肿瘤周边出现粗大的血管,迂曲扩张。

厚皮征表现为肿块相对应处皮肤局限性增厚,主要由于淋巴回流障碍、基底层细胞增生,胶原堆积所致。

牛角征,为乳房cooper 韧带增生、扭曲、上翘、密度增高。

塔最新资料推荐尖征为淋巴管癌栓,发生在乳腺顶尖部的粗大淋巴管形成癌栓时产生的笔直的杆状致密影,形似塔尖状。

本征有助于判断肿块的性质以及有无淋巴转移。

乳房形态失常,指俩侧乳房不对称,患侧增大,可以伴随出现厚皮征、漏斗征等,多由于肿块大并出现局部的癌性浸润而造成。

腋下淋巴结肿大及融合,表现为圆形及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密度均为均匀,融合者表现为花瓣状。

[8-10] 3. 2 CT 检查CT 能从肿块的形态学改变、内部结构和间接征象的表现来确定诊断。

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多数可见到毛刺征,部分同时伴有皮肤和库伯韧带受累。

CT 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为86 %。

乳腺肿块的CT 增强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根据肿块增强的快慢,增强前后的CT 值变化来确定。

钱民提出速升平台缓降型为乳腺癌所特有。

Chang 研究结果显示,增强前后的CT 值差超过50Hu ,可做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

作者赵晶提出淋巴结短径>0.5cm 为CT 判断淋巴结增大的诊断标准,与病理的符合率为76 %,即CT 上无腋窝淋巴结增大并不能排5 / 11除显微镜下淋巴结转移。

单从形态学上做出准确诊断是困难的。

从整体结果看,CT 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诊断是可靠的。

但阴性的诊断结果并不能排除淋巴结的转移。

CT 具有高密度分辨率,空间定位准确,同时能改变窗宽窗位来观察病灶情况。

特别是对毛刺征,皮肤浸润及胸壁粘连与否的观察更清晰。

对于不适合做钼靶检查的病例,CT 是更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对术后病例的追随观察,不但能观察局部有无复发的情况,还能观察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及邻近其它组织的浸润,这也是钼靶检查所不能及的。

3. 3 超声检查[11-14] 乳腺癌多表现为:(1)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不整齐,呈蟹足状或菜花状肿块。

2)侧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边界回声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鉴别的关键,其病理学基础是肿瘤向周围浸润以及肿瘤引起周围组织纤维化、胶原增生所致。

(3)沙粒样钙化指大小约100 ~500 m 的钙化,后方无声影。

彩色多普勒诊断恶性肿瘤的病理学基础是恶性肿瘤能释放一种血管增生因子,刺激血管生长,血管形态不规则。

文献报道恶性肿瘤血流信号明显高于良性肿块。

乳腺肿块的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是判定乳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肿块体积较大、影像学特征比较典型的乳腺癌,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均可提供明确的最新资料推荐诊断。

但对于早期体积较小、向周围浸润不明显、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乳腺癌,由于其与良性病变的影像交错现象,使超声诊断较为困难。

超声检查简洁、方便、无创,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同时,超声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对于定性诊断较为困难者应及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15-19] 3. 4 MRI 检查1978 年MRI 开始应用于乳腺组织的研究。

自从钆螯合剂被引入作为MR 增强对比剂后,各种乳腺MR 成像不断涌现。

MR 在显示病灶形态方面明显优于钼靶,分辨率较高。

大多数乳腺病灶早期强化,信号不均匀,中心部分强化程度相对较弱,毛刺表现明显。

基于乳腺良、恶性肿瘤微血管灌注的不同,磁共振的加权成像通过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灌注情况,能为临床术前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无创伤性且特异性很高的方法,结合MRI 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陈蓉等报道对有癌组织转移MR 增强对腋下淋巴结的检出率为100%。

乳腺MRI 在定性诊断,及微小癌与非脂肪型乳腺诊断上极有优势。

7 / 11对乳腺癌的浸润情况、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评价等方面有较大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而MRI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检查手段富有其强大的潜力,各种新型序列的不断研究开发将乳腺疾病的各种形态与功能更加细致明确显示。

MR 在显示病灶形态方面明显优于钼靶,细微结构显示较好。

大多数学者的统计,MR 对病灶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高于钼靶,特别对于非脂肪性乳腺尤为适用。

MRI 腋下淋巴结及内乳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

动态增强及弥散序列、波谱及MIP 等的应用使MRI 比钼靶显示的信息量丰富许多,无创性显示血流动力学及功能改变,对定性帮助较大。

但MRI 检查价格昂贵,费时较长,对于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不适用普通筛查。

参考文献[1]Fischmann A, Siegmann KC. Wersebe. A Comparison of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and film-screen mammography[J]: image quality and lesion detection , 2005, 38(1) : 92-98 [2] Star-Lack JM,Adalsteinsson E,Gold GE,et al. Motion correction and lipid suppression for 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 Magn Resort Med ,2019 ,43(3) :325-330 [3] Roubidoux MA. Bailey JE. Wray LA Invasive cancers最新资料推荐detected afte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yielded a negative result: relationship of mammographicd ensity to tumor prognostic factors,2004(1) : 120-125 [4] Vachon CM, Pankratz S. Scott CGL ongitudinal trends in mammographicp ercent density and breast cancer risk : 2007(5) [5] 雷益, 朱嘉英, 李顶夫, 等. 乳腺疾病的X 线钼靶与MRI 对比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3(8) : 864-867 [6] Marini C ,Traino Ccilo A. Diferentiation of be-nigh and malignant breast microcalcitlcations :mammography ver-SUS mammography-senography combination. Radiology Med ,2003 ,105(1) :17-26 [7] Brem RF. Hoffmeister JW. Rapelyea JA Impact of9 / 11breast density on computer-aided detection for breast cancer ,2005(2) [8] 王杨美, 易辛, 孙立宏, 等. CT 结合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J] . 现代医学影像学, 2005, 14(2) : 85-88 [9] Chang CHJ, Nesbit DE, Fisher DR, et al. Computed tomographic mammographyu sing a coventional body scanner. AJR[J] , 1982,138(3) :553 [10] 韩鸿宾,刘兴第,谢敬霞.乳腺疾病的CT 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J] ,1998,32(1) :27 [11] Adler DD, Carson PL ,Rubin JM, et al. 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 :Preliminary findings. Ultrasound Med Biol[J] ,1990 ,16(5) :553-559 [12] 何金. 小乳癌超声诊断的初步探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 ,2005,7 (4):242-244 [13] Moss AA, Gamsu G, Genant HK.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body. W. B. Saunders Company[J], 1993: 380~384 [14] 李安华,韩峰,熊永红,等. 乳腺间质内纤维结构改变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J] ,2005 ,14(4):303 [15] 陈蓉,龚水根,张伟国,等. MR 乳腺线圈对腋窝淋巴结的评价. 实用放射学杂志[J] ,2019 ,18(12) :1092-1094 [16] [16] 赵斌, 蔡世峰, 高佩虹, 等. MR 扩散加最新资料推荐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J] . 放射学实践, 2005(5) : 381-382 [17] Stanwell P,Gluch L,Clark D,et al. Specificity of choline metabolites for in vivo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using H-MRS at 1. 5T. Eur Rdiol ,2005 ,15(5) :1037-1043 [18] 赵斌, 蔡世峰, 于台飞, 等. MR 氢质子波谱在乳腺肿块应用中的价值及技术干扰因素分析[J] . 放射学实践, 2006, 18(3) : 281-285 [19] 陈少华, 马钦华, 李主镜, 等. 钼靶与MRI 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实用医学杂志[J] ,2007 ,19(1) 54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