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宪法
第二章 宪法基本知识
4、权利制约原则
中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的失职行为,可提出申诉、控告、检举 的权利。
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判 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 它监督。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四)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国体即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国体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色: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中国共产党---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党)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是“政协”)
(3)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国旗:我国宪法第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二)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 三、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又称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 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的 有机联系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国家机 构是一种国家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 和群众团体。它与国家的暴力手段紧密相连, 具有特殊的强制能力。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 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宪法的特征
1.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的根本问题,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
第二章 宪法
根据« 宪法» 第 111 条的规定ꎬ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 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ꎮ 基层政权与它们的关系是指导关系ꎬ 它们在 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ꎮ
25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真题演练
1������ ( 单选) 我国的政体是( ) ꎮ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国家政策: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ꎮ 国有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主导力量ꎮ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ꎬ 对集体经济实行 鼓励、 指导和帮助
基本经 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 位还表现在自 然资源归国家 和集体所有
矿藏、 水流、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2
第一篇 法律知识
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ꎬ 在历次宪法中加以确定ꎮ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 构形式大致分为: (1) 普通的地方制度ꎻ (2)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ꎻ (3) 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高度自治制度ꎮ
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ꎮ
四、选举制度
普遍性原则
享有选举权 的基本条件
中国公民 年满十八周岁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3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平等原则
选举权平等 性原则的 含义
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投票权
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 职业、 财产状况、 家庭出身、 居住情况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不得歧视和非法限制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 县、 自治县、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ꎬ 由选 民直接选出 选出的代表受选民监督ꎬ 对选民负责
第二章 宪法原则(基本原则)
4-
1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 的利益有关。对于利益,法律的保护比 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张明楷
4-
2
不平等: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我
们联合起来并把力量集中起来的目的是
保护弱者,反抗强者的压迫。国家有义
务防止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多数人对少
数人的压迫,富人对穷人的压迫。从理
4-
6
第二章 宪法原则(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思考题
4-
7
一、人民主权原则
(一) 人民主权的概念 (二) 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 (三) 人民主权原则的保障
返回
4-
8
(一)人民主权的概念
1.主权的概念
4-
14
2.基本人权的含义
基本人权指作为一个人所应当享有的必不 可少的权利。
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十分广泛,而作为宪 法基本原则是指基本人权,它包括:生存权、 发展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经济、社会、 文化权 。
(1)这些权利是现代社会人之所必需; (2)这些权利为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所确认; (3)这些权利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可。返回
和基本原则 想及其发展
本原则及其与西
2.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原 方国家宪法基本 则及其与西方国家宪法基 原则的异同
本原则的异同
2.我国宪法基本
3.了解我国宪法基本原则 原则的发展
的发展
4-
5
引言
1.原则: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指“开始、起源、基础”,
在中文中指“指导人们做事所依 据的法则或标准”。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1776年7月4日通过
马克思称它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标志着世界上第个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② “邦联条例” ③费城集会及宪法的制定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的产生
1789年7月14日,武装起义的巴黎人民攻破象征封 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8月6日,举行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 与公民权宣言》
4、英美法为代表的近代宪法特点
①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 ②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 ③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领域,具 有政治法特色
④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
三、现代宪法的产生及发展
标志: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1918年苏俄宪法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特点
①行政权力日益加强,议会权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趋势日 见明显; ②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日益重视,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经 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利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 ③普遍建立了宪法保障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建立 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成为一种潮流;
④确认主权的相对性,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直接予以承 认、接受。
4、法律条件
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 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
产生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的产生
①自由大宪举 ——英国近代宪法史的序幕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光荣革命”与“权力法案” ④“王位继承法” ⑤“改革法”
2、美国宪法 ——世界成文宪法的标志
2、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1918年7月召开第5次全俄苏维埃代 表大会,通过《苏俄宪法》;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介绍了宪法的含义、作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依据。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宪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给国家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制约;2.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 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4. 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
宪法的形式通常包括宪法的正文和附则,有的还包括解释和修正程序等。
正文是宪法的主体部分,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权力分配等内容;附则是对正文的具体实施细节的规定。
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的修正程序等。
基本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分权原则等。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规定了国家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等。
总之,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介绍了宪法的含义、作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理解和学习宪法提供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中规定的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全
面涵盖社会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定,它们成为公民参与社会生
活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宪法第二章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
自由;拥有多部分职业的自由;获得职工权利和社会保障的权利;获
得教育和参加科学技术、文化活动的权利;受社会保护的权利,其他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权利等。
同时,宪法第二章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宪法
和法律,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应当遵守民间习俗和社会公德,保护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经济制度、国家私有财产以及社会公共财产,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社会管理,
爱护环境,传承文化,履行社会义务,服务社会大众等等。
总之,宪法第二章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规定,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去尊
重宪法,全面认识和恪守公民权利和义务,为社会和谐进步而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宪法
中国共产 多党派合作 党与其他 民主党派 共产党执政 的关系:
多党派参政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全国政协主席
贾庆林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 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 本政治制度。
(五)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 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佘祥林被判无罪
佘祥林,男,1966年3月7日生,京山县雁门口镇何场村九组 人,捕前系京山县公安局原马店派出所治安巡逻员。1994年1月 20日,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后,张的亲属怀疑张被佘杀害。 同年4月11日,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在玉 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94年4 月28日经京山县检察院批准逮捕。1994年10月13日原荆州地区 中级法院一审判处佘祥林死刑,佘提出上诉。湖北省高级法院 1995年1月6日作出裁定,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1997年因行政区划变更,京山县检察院于1997年11月23日将此 案呈送荆门市检察院起诉。同年12月15日,荆门市检察院审查后 认为佘祥林的行为不足以对其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将该案移 交京山县检察院起诉。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 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同年9月22 日,荆门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 检举权和取得 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 济权
特定主 体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二章宪法概述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二、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 • •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精简的原则
第七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公民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赋予的公民应当且必须享有 的基本权益,是公民实施行为的资格和条件。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 根本责任。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简称“政体”,是指统治阶级组织国家 政权机关、实现国家权利的形式。
《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的各级权力机 关,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 利的制度。其特点是: • • • 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我国国家生活的整体和全貌 是我国国家力量的源泉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 • •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二)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宪法第二章内容
中国宪法第二章内容中国宪法第二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节 "国家机构和官员",该节规定了国家机构的构成和职责。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该节规定了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其中包括公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言论和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罢工自由等一系列权利。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公共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等。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该节规定了中国各少数民族享有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宪法鼓励各民族通过自治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自治机构行使权力,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
第四节 "法律的监督和司法保障",该节规定了法律的监督机制和司法保障。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律实施进行监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检察院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五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该节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行职责,依法办事,廉洁奉公。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享有的权利包括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中国宪法第二章的内容旨在仔细规定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权益,确保法律的监督和司法保障的正常运行,以及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权利。
这些规定为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法治提供了基本保障。
通过宪法的制定和严格执行,中国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和执行。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二、政权组织形式
▫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三、国家结构形式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四)特别行政区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四)国务院 ▫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目录
•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 (一)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 (二)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四)宪法要求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七)人民法院 ▫ (八)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三、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 (三)责任制原则 ▫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 (五)精简和效率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五)依照法律纳税 ▫ (六)其他义务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
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国家权力和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手中,社会的被统治者奴隶和农民不拥有国家权力和社会的经济资源.必须使其对统治者产生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样,建立在人格独立、平筹、自由基础上的宪法当然不可能产生。
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替代了封建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为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迫切要求废除一切封建主义的羁绊,建立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这种经济形态对人的要求是人们必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主体,并且可以自由地占有财产,自由地出卖劳动力,自由地进行生产、交换与竞争。
这样的要求反映在法律上,是用根本法去组织政府并规范政府权力,防范权力专横并为公民的平等权利与自由提供保障,这就为宪法的产生和宪政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济上的动力。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宪法是在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摆脱封建专制的压迫和束缚,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掀起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斗争。
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防止封建势力复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便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来确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以平等自由为基础,以代议制、选举制、政党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近代民主政治为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宪政实践须以宪政理论为先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之前和其中,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自由的主张,论证了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民权代替君权、以人权代替神权、以自由代替奴役、以平等代替特权的合理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
宪法(第二章)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一)、英国宪法的产生1、英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英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2)、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3)、旧的法律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等成为宪法的组成部分;(4)、英国宪法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二)、美国宪法的产生1、美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献:《独立宣言》、《邦联条例》;2、美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天赋人权‛等思想是美国宪法得以产生的理论基础;(2)、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宪法较为彻底;(3)、美国宪法是在克服《邦联条例》存在的诸种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三)、法国宪法的产生1、法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法国宪法的产生特点:(1)、与美国一样,法国的宪法较为彻底;(2)、法国宪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所提出的理论为法国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四)、宪法产生的条件1、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二、宪法的发展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可以把宪法分为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一)、近代宪法的发展1、近代宪法的发展可以1848年革命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中叶,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色彩;(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5)、虽然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宪法,但在整个近代,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二)、现代宪法的发展1、现代宪法的产生1918年的苏俄宪法和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是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型的标志。
新修订宪法全文第二章都讲了哪些内容
新修订宪法全文第二章都讲了哪些内容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了第二章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通过了四个宪法,分别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第二章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宗教或者不宗教,不得歧视宗教的公民和不宗教的公民。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__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二章宪法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 务也叫宪法义务, 是指由宪法规定的 公民必须遵守和应 尽的根本责任. 尽的根本责任.
教学内容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结 ; 遵守宪法和法律 ; 维护祖国的 安全, 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 安全 , 荣誉和利益 ; 保卫祖国 , 依 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依法纳 其他义务. 税;其他义务.
教学内容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 级为了实现国家职能而建 立起来的互有联系的国家 机关的总和. 机关的总和.
教学内容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 五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辨析题
1,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行政权 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所 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2,只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有正当 职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 3,某监狱长在法定选举日,组织全狱在押成年犯人 投票选举本区人民代表. 4,人权就是公民权 5,言论自由就是每个人可以随意发表个人的见解和 意见 6,国家机关和公民都可能违宪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叫宪法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叫宪法权利, 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 必不可少的权利. 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教学内容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 宗 平等权 ; 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批评, 教信仰自由 ; 人身自由权 ; 批评 , 建议, 申诉, 控告, 建议 , 申诉 , 控告 , 检举权和取得 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 国家赔偿权 ; 社会经济权 ; 文化教 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第二章 宪法
• 亨廷顿: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 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政治体制的发展却 又步伐缓慢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 法律滞后、腐败润滑
• • • • • •
三、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从宪法到宪政的制度保障 1.违宪审查(法院是最小危险部门) 2.宪法政治制度 • 政治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政府机构 (文官系统)、组织完善的政党、民众对公 共事务的高度参与、文官控制军队的有效系 统、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广泛活动、控制领导 人更替和约束政治冲突的程序。 • 一、人民民主专政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三、单一制下的地方制度 • 四、经济制度
• 1955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研字第11298 号对当时新疆高级人民法院作过的一个批复 (以下简称“1955年批复”)。“1955年批复” 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 根本大法,也是一切法律的‘母法’。…… 在刑事方面,它并不规定如何论罪科刑的问 题,……在刑事判决中,宪法不宜引为论罪 科刑的依据。”
• 相关涉及法律:第一是有《宪法》第33条规定; 第二是有《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不能因 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第三是 《公务员条例》第2条规定的公务员平等公开择优 的选拔原则。 •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成都分行是中 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 权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督管理,是行使金融管理 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成都分行于2001年12月23 日在对外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 员启事》中对招录对象规定了身高条件的这一行 为,不是其作为金融行政管理机关行使金融管理 职权、实施金融行政管理的行为。因此,不属于 被告的行政行为的范畴,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行 政诉讼的主管范围。
• 限制:在拥挤的剧场高喊:起火了。 • 敏感词过滤时代的言论自由
第二章宪法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
第二章宪法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并正确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教学重点:1.宪法的概念。
2.宪法的基本特征。
3.国体与政体的概念。
4.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概念。
5.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6.我国国家机构体系。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和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2.公民应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讨论。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2. 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 宪法的指导思想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 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节国家制度一、国家性质1. 国家性质的概念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
二、政权组织形式1. 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
2.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章 宪法
2.中国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 .中国历史上“宪法”
在中国古代,“宪”或“宪法”一词有两种含义。 其一用作名词 名词,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和典章制度。由 名词 于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 ”,故“宪”、“宪法”主要指刑法。 其二用作动词 动词,指颁布或实施法律。 动词
• 赏善惩恶,国之宪法。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宪法为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 .
• 现代社会,宪法的作用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 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 在宪法中规定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制定宪法的 目的主要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列宁说宪法是“一张 “ 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
此款为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加的内容 年宪法修正案新增加的内容 此款为
“五四宪法”的规 五四宪法” 定
(2)政治权利和自由 )
指公民依法享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我国宪法实施的监督 .
• (1)宪法在序言中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 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 抵触。 • (2)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 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和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不适当的决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 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并有权撤销省级国家权力 机关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决议。
第二章 宪 法
第二章宪法第一节概述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修改宪法的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宪法的特征1、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
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宪法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依法成立的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和修改。
(三)宪法的本质1、宪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①宪法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②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③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④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还意味着国家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力和自由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资产阶级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
二、宪法的作用1、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是宪法民主性体现)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
(宪法是其他法律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产生的基础和依据)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与之抵触,宪法是审定和检验其他法律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需要的最高标尺)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定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指国家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的是 一种职权划分关系,是确定行政区划、设立行政单位的基 础。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 单一制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区域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 其特点是:全国只有一个宪法,一个中央政权;各普通行 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在对 外关系上,以一个国际法主体出现。 复合制国家是指国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某种独立性 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 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
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二、我国的政体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治 生活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他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 基本形式。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 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 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 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 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大法。) (1)内容的根本性。 (2)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3)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 2、特征 • • •
第一节 宪法概述
3、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4、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色。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二、我国的政体
•
•
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组 织自己的政权机构,实现自己的统治。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
案例评析二
案情:北京民族饭店的员工王春立等16人在人 大换届选举时, 在民族饭店登记为合法选民,但民 族饭店没有给他们发放选民证并通知他们参加选 举。16名工人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他们的选举权, 并起诉到某城区人民法院,要求民族饭店承担法 律责任并赔偿其损失200万元。某城区人民法院对 此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16名工人又上诉至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 法院再次驳回起诉,理由是该诉讼没有法律根据。
案例评析四
案情:2003年10月,河北省某研究所职工刘某向单位 提出申请,要求进入北京某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深造。 为此,研究所责令与其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刘某的妻子王某 交接工作,并于11月停发王某的工资和一切福利待遇,12 月1日强行解除了单位与王的劳动关系。 2004年1月29日,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提起仲裁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作出了仲裁裁决:(1)被诉人 自2003年起每月支付申诉人生活费280元,共计5个月 1400元;(2)被诉人依法给申诉人缴纳养老、失业和医 疗保险;(3)仲裁费由败诉人承担。但研究所对此裁决 不服,将王告上法庭。请求:(1)撤销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的仲裁裁决书;(2)确认被告与原告自愿解除劳动关 系;(3)诉讼费由被告承担。王某在一审败诉。
评析:本案是对妇女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的 一个典型案例。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妇女的权利。 妇女同男人一样,是享有平等的劳动与就业权利 的独立个体。现实生活中,妇女往往被看作是男 人的附属品,一旦在就业中受到歧视,也只能个 人起诉,以个人力量对抗一个庞大的机构或者团 体,这样悬殊的较量明显是不公平的。“反就业 歧视”已成为我国当前妇女劳动维权的焦点。
案例评析三
案情:被告张学珍负责的青年合作服务站承包了某项拆 除工程。在拆除中,一大梁从中折断,临时工张国胜等人滑 落坠地,张受重伤后不治死亡。经法医鉴定,张的死亡确 系工伤所致,与其他因素无关。张国胜之子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请求被告赔偿全部经济损失。被告以张入站填写 过登记表,同意“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为由,拒绝了原 告的要求。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张的死亡是工伤后引起的, 与其他因素无关。劳动者受保护是劳动者的宪法权利,任 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被告在招工中注明的“工伤概 不负责”违反了宪法和有关劳动法规,属无效民事行为, 因此,被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2、我国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因
• (1)历史原因
• • •
(2)民族原因 (3)现实原因 (4)外部原因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中 央
省 自治区
县
直辖市
区 特 别 行 政 区
自治州 设区市 市 乡 市辖区 民族乡 镇
乡
镇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 治权,管理地方国家事务和民族地方事务,以实现少数民 族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制度。 第一,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以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相 结合产物。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是聚居的少数民族人民实行 自治的机关和组织形式。 第四,民族区域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 政权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依法行使自治权。
评析:该案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起见诸报端的宪法 诉讼案件,但遗憾的是,两级法院都把国家根本大 法拒之门外,而没有受理。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 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就是说,本案中有 充分的宪法根据来支持这起诉讼, 但因为我国法院 只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受理案件,所以法官仍 然认为没有“法律根据”。这里涉及到宪法诉讼的 问题。如何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学理 论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析:这是一件普通的损害赔偿案。问题在 于如何看待“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根据“合 同自由”的原则,既然当事人同意了“工伤概不 负责”,发生了工伤就应该由自己承担责任,而 不应向被告要求赔偿。但是在劳动合同中载明 “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直接违反了《宪法》第 42条关于国家加强劳动保护、保护劳动者合法权 利的规定和精神,因此是无效的。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纪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 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办组 织。 5、依照法律纳税。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保障公民权力与义务。
3、民主集中制。
4、社会主义法制。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三、宪法的制定与修改 (一)制定 1、设立制宪机关 2、宪法草案 3、审议宪法草案 4、通过或批准宪法草案 5、宪法的公布 (二)修改 提出修正案议案→审议和表决→公布
四、宪法的结构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是单一制(由历史原 因和民族原因决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港澳台)
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的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国家的性质即国家阶级本质或阶级属性,又称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 国家中的地位。我国宪法规定(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两个方面。 2、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混合经济中的 国有成分和集 体成分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四、我国的经济制度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
• 3、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个体经济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劳动权 休息权 物质帮助权 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 (七)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 (八)妇女、婚姻、家庭、母亲、 儿童和老人受国
家保护 • (九)保护华侨 、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案例评析一
案情:2001年12月23日,成都某媒体刊登了中行 成都分行的招录行员的广告,其中规定招录对象 条件之一为“男性身高168公分,女性身高155公 分以上”。(根据中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男性 的平均身高接近168公分,而在四川省,有40%左 右成年男子身高不到168公分。)蒋某为2002年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虽符合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招录报名资格,但因身高不够而被排除在报名对 象之外。对此,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歧视,将招 工方中国人民银行告上了法庭。
评析: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担任公务员是一种劳动权利也是一种政治 权利,身高限制侵犯了平等权,也侵犯了公民担任 国家公职的政治权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经 常可以遇见。然而这种侵害不是来自于刑法,也不 是来自于民法,而是国家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属 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 财产权和人身权。平等权既不是财产权,也不是人 身权,产生了法律缺位的问题。当行政诉讼不能有 效地救济公民的权利的时候,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援 引宪法,以宪法规定为根据作出判决?
• • • • •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四、我国的经济制度
•
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确认 生产关系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规则体系。它主要包括生产资 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等。
•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 二、我国的政体 • (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2、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即无记名投票原则 5、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原则 6、代表对选民的原选举单位负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