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L1级课程笔记:基本笔画的知识点
黄简讲书法L 级课程笔记 基本笔画的知识点
![黄简讲书法L 级课程笔记 基本笔画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a5b8914431b90d6d85c73a.png)
黄简讲书法L1级课程笔记:基本笔画的关键点分类横竖撇捺备注起笔一面锋起笔 起笔用6号方向,接着横笔也是6号方向,起笔、行笔只用了笔锋的一个侧面。
中线是一直线,方向都是8—8,无须动手腕。
一面锋起笔就是看得见一个尖,起笔中线和行笔中线之间无须扭手腕。
一面锋起笔,露锋。
中线是一直线,一面锋起笔,一面锋行笔。
笔心直下:驭锋两面换起笔所谓两面换,就是起笔和行笔所走的方向不同,换笔心前后用了两个侧面。
6-3、9-6、9-3两面换还可以起到侧锋的开锋作用。
两面换起笔,就是起笔和行笔的中线不在一直线上两面锋起笔,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面不同。
要扭动一次手腕来调整中轴。
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面不同,要扭动一次手腕来调整中轴。
侧锋下纸,先取分数改变方向:衄锋三面换起笔三面换。
换笔心用三个面。
7-6-3、6-8-3、3-9-6、6-3-6起笔用两个面,行笔再换一次,第一段是入纸动作,第二段调整,第三段行笔。
如:7-9-8。
露锋三面换起笔,有竖起笔和横起笔之分。
同样有竖起笔和横起笔之分。
藏锋起笔藏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尖锋垂直下纸,就是一个圆点,这是标准的藏锋。
侧锋下纸是倒方向,然后转过来覆盖掉这个尖,又称为“藏头”。
藏锋起笔,是反向起笔,绕一圈把尖锋痕迹抹掉。
转圈顺时针,反时针都可以。
是反向入纸,绕一个圈把尖锋的痕迹抹掉。
转圈顺时针、反时针都可以。
分类 横竖撇 捺备注藏锋两圈起笔(四面换)“蚕头”就转两圈。
藏锋两圈起笔,其实是用了四个面。
这里是右左上下,写了两个圈。
藏锋两圈起笔,通常用在平捺上。
跟隶书一横的蚕头写法完全一样。
行笔尖锋行笔笔管尽量保持垂直,推动笔尖,趯锋。
尖锋行笔,称为趯锋两种撇,都是从3号位开始写向7号位。
一种是直的,行笔的时候手腕向左,一左到底。
只有一个动作,书法中称之为啄。
另一种是曲的,行笔中要扭动手腕一次,先右后左,两个动作,这一种撇书法中称之为掠。
“波势”通常用来写最长的一横或者一捺。
尖锋行笔称为趯,竖管直锋,写出来的线条又称鳞勒。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第01-30课)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第01-30课)](https://img.taocdn.com/s3/m/1315a0c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74.png)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第01-30课)01.初学者应该学那一种体好?这一讲详细介绍什么是字体、书体和书法家之体。
这些体,在发后书法课-中会经常提到。
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01 三种体的意义很多人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但是,不得概念,成功的比例不大,这是什么原因?你看,通常是去买几本贴,买枝笔,回家就开始练起来。
但是这儿他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书法的“法”搞清楚。
你想,你连书法的“法”的法都不懂,你怎么可能成功呢?书法牵涉到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说你买一枝毛笔,什么毛笔是适合你需要的呢?你买一本字帖,哪一本字帖是入门贴呢?这些问题不解决,今后一起困扰着你,妨碍你的进步。
所以,今天第一堂课,我先从最基本的概念给大家讲。
什么是书法?以下我就初学者经常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些问题呢,我用数字标明,然后,我解释的要点,就标明为 1.1、1.2、1.3等等。
如果你对我解释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我黄简艺术工作室的社交网站上提问。
提问的时候,请你注明是哪一点有问题。
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1.什么是书法。
书法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真书,又有欧体、褚体、颜体、柳体……初学者应该先学哪一种体好呢?中国汉字的体很多,初学者往往觉得很困惑。
这里重要的是把各种体的意思搞清楚。
1.1字体的分类要了解汉字的这些体,可以把它做一个分类。
我这里介绍一篇好文章,作者是著名学者郭绍虞教授。
文章的题目是《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发表于《学术月刊》1961年9月号。
这篇文章把汉字各种体分得很清楚。
郭先生说:就汉字而论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指文字的形体,二指书写的字体,三指书法家的字体。
下面我详细的解释一下儿这三种体的意思。
1.2文字的形体:第一种文字的形体,就是通常所称的字体。
字体是文字学上的概念,考察的标准是字形的结构特点。
有相同特点的字就称为一种字体。
什么是字体。
指文字的形体,它考察字形的结构特点。
有相同结构特点的字称为一种字体。
汉字基础笔画知识点总结
![汉字基础笔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dc06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c.png)
汉字基础笔画知识点总结一、横画横画是最基本的笔画之一,汉字大部分的横画都是由左向右书写的。
常见的横画有一横、二横、三横、四横、横折等。
1. 一横:即由左向右一笔写成的横线。
如“一”,“二”,“丁”等字都包含一横。
2. 二横:即由左向右两笔写成的横线。
如“工”,“弓”,“干”等字都包含二横。
3. 三横:即由左向右三笔写成的横线。
如“云”,“开”,“门”等字都包含三横。
4. 四横:即由左向右四笔写成的横线。
如“国”,“画”,“草”等字都包含四横。
5. 横折:即横画上方有一折的写法。
如“文”,“晚”,“兰”等字都包含横折。
二、竖画竖画是另一个基本的笔画,汉字中常见的竖画有一竖、二竖、三竖、四竖等。
1. 一竖:即由上到下一笔写成的竖线。
如“丨”,“口”,“卜”等字都包含一竖。
2. 二竖:即由上到下两笔写成的竖线。
如“人”,“入”,“日”等字都包含两个竖画。
3. 三竖:即由上到下三笔写成的竖线。
如“立”,“冷”,“出”等字都包含三个竖画。
4. 四竖:即由上到下四笔写成的竖线。
如“目”,“田”,“采”等字都包含四个竖画。
三、撇画撇画是一种向左上方或右上方倾斜的笔画,汉字中很多汉字都包含了撇画。
常见的撇画有一撇、二撇、三撇、四撇、撇折等。
1. 一撇:即由左上方一笔写成的斜线。
如“乙”,“九”,“了”等字都包含一撇。
2. 二撇:即由左上方两笔写成的斜线。
如“刁”,“力”,“文”等字都包含二撇。
3. 三撇:即由左上方三笔写成的斜线。
如“卯”,“享”,“行”等字都包含三撇。
4. 四撇:即由左上方四笔写成的斜线。
如“见”,“规”,“牛”等字都包含四撇。
5. 撇折:即撇画上方有一折的写法。
如“习”,“勺”等字都包含撇折。
四、点画点画即由一笔写成的点。
在汉字中,有一些字只由点构成,这类字通常都是表示数目的。
例如“一”,“二”,“三”等字就是由点构成。
五、捺画捺画是一种向右下方倾斜的笔画,汉字中很多字都包含了捺画。
常见的捺画有一捺、二捺、三捺、捺折等。
黄简书法讲座第48课笔记:用笔总结
![黄简书法讲座第48课笔记:用笔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a66b561a37f111f0855bbc.png)
黄简书法讲座第48 课笔录:用笔总结一级课程讲用笔,今日作一个回首和总结。
所谓用笔,顾名思义,就是如何用毛笔。
要过“用笔”这一关,我想有三样东西你心中要有数:这就是认识笔墨、认识人手和认识线条。
1.认识笔墨先讲讲认识笔墨。
任何事情,凡是要用到工具的,自然第一就是研究工具如何用。
用笔技法,毛笔最重要,但用笔是由墨来表现的,因此称之为笔墨功夫。
1.1 构造:一技毛笔两个锋毛笔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假如要尖锐一点,就要把笔形做得瘦瘦的,自然就尖锐了,并且采用有弹性的硬毫做,就简单答复挺秀。
假如毛笔要写粗线条,笔形自然是肥厚为佳。
毫毛要采用软一点的,简单卧倒展开。
可是软毛展开以后,要答还原状就不大简单了。
若是这两种利处我都要,怎么办?那也很简单,把这两枝笔联合起来,瘦硬的为笔心,肥软的为被,竖即刻用尖锋,侧过来用副毫,这就两种利处都有了。
简言之,书法用笔,由笔心和被内外两层所构成;笔心要小而硬,这样保证有尖锋;被用软毫,厚实而齐整,侧锋用于粗线条。
1.2 制作:韦诞笔和散卓笔历史上制笔有两大系统,晋唐多用韦诞笔,韦诞笔最大的特色就是笔心小,靠近于中轴,而外面加了三层,这就是护心、笔柱和被。
笔心往常是兔毫,其余几层以青羊毛为主。
因此韦诞笔又称为“三副二毫笔”。
很明显,这类笔做工精细,设计合理,但笔形不大,从晋朝到初唐,不过写尺牍、寸楷。
晚唐开始有散卓笔,到宋朝就很流行。
散卓笔把全部内核的层次归并为一个大笔心。
制作工艺上可说是韦诞笔的简化,写大字也没有问题,洗笔干了此后它是散开的,你看不到一个固定的笔心。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我们运笔就是挥运中轴。
韦诞笔的笔心能够看作近似中轴。
而散卓笔的中轴,要靠你自己心中想象了。
因此说散卓笔的中轴是虚的。
正由于毛笔这类构造,决定了我们后边要讲用笔方法。
简言之,当你买来一枝毛笔,你认识它的构造吗?它的出锋长度、硬度和厚薄是你需要的吗?毛笔有病,你知道病源在哪里吗?这类经验是要慢慢探索和累积的。
黄简讲书法:张旭的笔法(1—3笔记)
![黄简讲书法:张旭的笔法(1—3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74016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f.png)
黄简讲书法:张旭的笔法(笔记)张旭的笔法(一)·黄简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写于香港。
原载香港《书谱》一九八六年第二期,pp.72-75。
一至张旭笔法始弘笔法是书法的基本技法。
笔法的由来,或曰始自蔡邕,或曰起自崔瑗,或曰始于张芝,总之,大约是东汉后期中国书法出现第一个高潮(汉隶碑群)时产生的,而笔法的诞生也证明了中国书法已达到成熟。
在此以前的作品,并不是说没有笔法,只是笔法从实践上升为理论,成为一种系统的、代代相传的用笔技巧,应当说是始自这一时代。
这一点,不仅有流传至今的蔡邕《笔论》、《九势》,赵壹《非草书》等典籍为证,并且有这一时代的书法作品实物印证,大致是可信的。
张旭肚痛帖笔法是书法艺术的秘诀和钥匙,自然引起学书者的极大注意。
不过在典籍中看,笔法一般是秘而不宣的。
相传宋翼为钟繇弟子,作字平直相似,状如算子,钟繇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
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公墓,遂得《笔势论》,翼乃读学,名遂大振。
此事只是传说,然求学之难,可见一斑。
唐陆彦远得笔法于其父陆柬之,虽用功,笔迹终不及古贤,乃求教于当时大书家褚遂良,褚答︰「用笔当须如印印泥。
」陆百思不悟。
后在江岛以锥划沙,才知褚意。
清包世臣于乾隆乙亥夏,在扬州遇黄小仲,请教笔法,辩证三月。
小仲告之曰︰「唐以前书,皆始艮终干;南宋以后书,皆始巽终坤。
」包闻之茫然,服念弥旬,差有所得,照其习之二年。
嘉庆丁酉,包将小仲之笔法收入所著《艺舟双楫》一书中。
道光辛巳,过常州唔小仲,出稿相质。
小仲说︰「用笔者天,书中尽之;始艮终干,正所谓流美者地,书中阐发善矣,然非吾意。
」包氏再请他详细讲一讲,卒不肯言。
近苏州友人造访,言及「江南第一书家」萧退庵先生授课邓散木,亦不肯尽言笔法。
此萧氏晚年对友人自道之,二家为姻亲,谅不为虚。
这种情况,在过去是很常见的,不仅是书法界,其他如医学界、武术界、饮食业、劳工界可说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但笔法毕竟还是流传了下来,未致中绝。
书法振法黄简讲书法
![书法振法黄简讲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4fdc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1.png)
书法振法黄简讲书法
黄简讲书法视频内容:
一、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二、基本笔法:
1. 点:由左上向右下,用力按后提起。
2. 横: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右中偏上略带弧形运笔,收笔时向右下顿笔。
3. 竖: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中偏上略带弧形运笔,收笔时向左下顿笔。
4. 撇: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左下方运笔,收笔时向上提笔。
5. 捺: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右下方运笔,收笔时向右上方提笔。
6. 提: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右上运笔,收笔时向上提笔。
7. 折: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中偏上略带弧形运笔,收笔时向右下顿笔。
8. 钩:起笔时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内运笔,收笔时向上提笔。
三、书法练习方法:
1. 临摹:对照字帖反复练习。
2. 描红:在红纸上用黑墨描写,有助于掌握笔画和结构。
3. 临帖:将字帖放在一旁,自己独立书写。
4. 默写:在不看字帖的情况下,凭记忆书写。
5. 创作:在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
四、书法作品欣赏:黄简老师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并讲解其中的艺术特点。
以上是黄简讲书法视频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简老师谈书法:学书法,先搞清楚什么是书法三要素
![黄简老师谈书法:学书法,先搞清楚什么是书法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a787bee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b.png)
黄简老师谈书法:学书法,先搞清楚什么是书法三要素所有的事物,都是由要素决定的。
把握一个事物,也就是把握它的要素。
训练一个新手,当然是从基本要素入手。
书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历史上有没有人讲起过呢?唐朝张怀瓘《玉堂禁经》,不但记录了永字八法、五势、九用,还归纳了书法三大要素。
后面一句话很严厉,所谓书法,一定要三样东西都有,“三者兼备”。
“苟守一途”,假如你只守住一样,“即为未得”,那就没有得到,还不是真正的书法。
张怀瓘不是等闲之辈,在中国书法史上,他是理论大权威,书法论述,就数他最多。
所以,《玉堂禁经》这些话,很值得我们重视。
第八个问题,用笔、识势和裹束这三要素的详细内容是什么?第一要素是用笔。
顾名思义,用笔就是毛笔的使用方法。
通常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毛笔怎样执,二是笔锋怎样用。
用笔第一件事情是执笔。
怎样抓住毛笔,这是有讲究的。
韩方明《授笔要说》详细记录了五执笔,这是张旭所讲授的公开内容。
张怀瓘《玉堂禁经》记录了“九用”的内容,这是讲笔锋怎样用,是张旭不公开的内容。
五执笔,就是唐人流行的五种执笔法,每咱执笔法都有专称,这就是:執管、扌族(zhuó)管、撮(cuō)管、握管、搦(nuò)管。
但是要注意,其中只有第一种执管是书法家所用,其余四种方法都不是,虽然流行,只是分析给你听,这是不好的方法。
所谓九用,就是九种用锋方法。
一曰顿笔,二曰挫笔,三曰驭锋,四曰蹲锋,五曰【足存】(cún)锋,六曰衄锋(nǜ),七曰趯(tì)锋,八曰按锋,九曰揭笔。
这些都是唐朝人的术语。
九用也可以分为两类:挫笔和趯锋是书写动作,其他都是调锋动作。
毛笔和硬笔不同,时时会散,会扭起来,所以要一边写,一边调锋。
调锋以后,笔锋就顺了。
简言之:书法第一个要素是用笔,分为执笔和用锋。
用笔调锋习惯上称为“小圈”。
第二个书法要素是识势。
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永字八法为例。
箭头所指的第一点,现在是侧放的,看起来很好看。
黄简真书初级课程笔法
![黄简真书初级课程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9727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2.png)
黄简真书初级课程笔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子设备代替手写,使得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被淡忘。
然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传承。
因此,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追求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
在众多的书法流派中,黄简真书以其简洁、自然的风格,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黄简真书初级课程笔法,是学习黄简真书的入门课程,下面我们将从笔法和练习两方面,详细介绍黄简真书初级课程。
一、笔法1. 用笔:黄简真书主要用硬笔,即钢笔或毛笔,以毛笔为主。
2. 用墨:墨要选择优质的宣纸墨,切忌选择劣质的墨汁。
3. 笔画:黄简真书的笔画以简洁、自然为主,要求笔画流畅、柔和、有节奏感。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笔画的粗细、长短,以及留白的大小。
4. 字形:黄简真书的字形以方正为主,要求字形匀称、整齐、端庄。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字形的大小和形状,不要出现变形或歪斜的情况。
5. 布局:黄简真书的布局以简洁、大气为主,要求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整体协调。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以及整体的大小和形状。
二、练习1. 初学者可以先从基本的笔画练习开始,如横、竖、撇、捺、点等。
要求练习笔画流畅、柔和、有节奏感,重点在于掌握笔画的粗细、长短和留白的大小。
2. 练习字形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字体,如“人、山、水、天”等。
要求练习字形匀称、整齐、端庄,重点在于掌握字形的大小和形状。
3. 练习布局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词语或短语,如“山水、江河、天地、人生”等。
要求练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整体协调,重点在于掌握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以及整体的大小和形状。
4.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控制手臂和手腕的力度,以免影响书写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笔墨的搭配和使用,以保证书写的质量和美感。
总之,学习黄简真书初级课程笔法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探索,才能够逐渐掌握其技巧和精髓。
硬笔书法基础笔画讲解
![硬笔书法基础笔画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79c712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1.png)
硬笔书法基础笔画讲解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质的书写工具(如钢笔、毛笔)进行字画写作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
它与软笔书法相比,硬笔书法的线条更加明快、洗练,字体更加规整、工整。
在硬笔书法中,基础笔画是学习的第一步,掌握基础笔画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书写每一个字。
一、横横是硬笔书法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
横指的是从左向右画出的一条水平线条。
横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要保持线条的平直和一致。
在书写时,要控制好笔头的用力,使横的粗细均匀,线条不出现断裂或颤抖的情况。
二、竖竖是另一个重要的基础笔画。
竖指的是由上向下画出的一条垂直线条。
与横相比,竖的长度一般要稍短一些。
在画竖时,要注意笔尖与纸张的角度,使竖的线条直立、稳定。
同时,要控制好笔头的用力,使竖的粗细均匀一致。
三、撇撇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画出的一条线条。
撇的形状类似于字母“/”。
在画撇时,要注意笔尖与纸张的角度,使线条倾斜、平稳。
同时,要控制好笔头的用力,使撇的粗细均匀一致。
四、捺捺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画出的一条线条。
捺的形状类似于字母“\”。
在画捺时,要注意笔尖与纸张的角度,使线条倾斜、平稳。
同时,要控制好笔头的用力,使捺的粗细均匀一致。
五、点点是最简单的一种基础笔画,它由笔尖在纸张上轻轻一点而成。
点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要保持点的圆润、清晰。
在书写时,要控制好笔尖的用力,使点的粗细适中。
基础笔画的掌握对于硬笔书法的学习至关重要。
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笔画,才能进一步学习和书写各种汉字。
在练习基础笔画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字或者字母进行练习,例如“一”、“丨”、“丿”、“丶”等。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基础笔画的规律和技巧。
除了掌握基础笔画,还要注意书写姿势和笔的握持。
正确的姿势和握持可以提高书写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调整笔的角度和用力,使线条的粗细、黑白对比明显,字体整体呈现出美感和协调感。
硬笔书法基础笔画的掌握是学习硬笔书法的第一步。
通过练习横、竖、撇、捺和点等基础笔画,可以逐渐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感。
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 (1-51)排版
![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 (1-51)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54e17933687e21af45a95c.png)
初級課程 (1-51)目录第01课笔记:三种体的意义 (1)第02课笔记:什么是书法 (4)第03课笔记學書法從筆法入手 (8)初級課程04 聚焦王羲之(上) (10)初級課程05 聚焦王羲之(下) (13)初級課程06 書法三要素 (15)第07课笔记书法分多少级 (20)初級課程08 認識毛筆(1) (22)初級課程09 認識毛筆(2) (26)初級課程10 毛笔的选购和保养 (31)初級課程11認識墨汁(1) (36)初级课程12 认识墨汁﹝2﹞ (39)初级课程 13 墨法 (43)初級課程14 执笔 (48)初級課程15 用腕 (55)初級課程16 尖鋒的用法 (60)初級課程17 尖鋒線的本質 (64)初级课程18 毛笔侧锋的用法 (68)第19课笔记:侧锋线的本质 (73)第20课笔记:什么是换笔心 (79)第21课笔记:中锋和偏锋 (81)第22课笔记:运笔 (84)第23 课笔记:横的写法1 (89)第24 课笔记:横的写法2 (94)第25 课笔记:竖的写法 (99)第26 课笔记:竖的写法2 (105)第27 课笔记:撇的写法 (110)第28 课笔记:捺的写法 (116)第29 课笔记:捺的写法2 (122)第30 课笔记:笔画的连接 (127)第31 课笔记:九用小结 (132)第32 课笔记:永字八法1 (137)第33 课笔记:永字八法2 (141)第34 课笔记:永字八法3 (145)第35 课笔记:永字八法4 (149)第36 课笔记:永字八法5 横竖撇捺加趯 (155)第37 课笔记:永字八法6 两种撇 (161)第38 课笔记:永字八法7 捺为磔 (167)第39 课笔记:完整的永字 (172)第40 课笔记:什么是骨肉筋节 (176)第41 课笔记:节点的种类 (179)第42 课笔记:节点的形状1 (185)第43 课笔记:节点的形状2 (189)第44 课笔记:大圈的转 (195)第45 课笔记:大圈的折 (201)第46 课笔记:拨灯法 (206)第47 课笔记:什么是使转 (211)第48 课笔记:用笔总结 (217)第49 课笔记:选贴 (222)第50 课笔记:读贴 (227)第51 课笔记:用笔测试 (233)第01 课笔记:三种体的意义很多人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但是,不得概念,成功的比例不大,这是什么原因?你看,通常是去买几本贴,买枝笔,回家就开始练起来。
小学一年级书法入门-基本笔画及汉字书写教学
![小学一年级书法入门-基本笔画及汉字书写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601803f647d27284b7351a7.png)
10
上
下
土
撇
1、比一比,下面哪个撇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撇的书写练习。
撇用食指推
撇(三种撇的练习)
撇有斜撇,竖撇,平撇之分。
捺
食指拇指拉出捺
1、比一比,下面哪个捺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捺的书写练习。
认字
八 入 人 大 天
8
识字找朋友
八
入
人
大
天
8
八
入
人
大
天
识字
小
少
有关横、竖、点、撇、捺笔画字的练习
卜
广
升
走
认字找朋友
卜
广
升
走
卜
广
升
走
识字
半 业 平 东
一半
作业
水平
东方
认字找朋友
半
业
平
东
水平
东方
一半
作业
半
业
平
东
识字
生 正 来 年 左
生活 正 常 来 去 年 龄 左手
识字
生 正 来 年 左
年龄 左 手 正 常 生 活 来去
生
正
云
公
车
牙
公鸡
这两个笔画有什么不同?
云
公
车
牙
识字
风 飞 西瓜 衣 四 电
4
飞机
水电
认字找朋友
风 飞 西瓜
衣 四 电
4
飞机
水电
风
飞
西
瓜
衣
四
电
横钩、卧钩、弯钩(轻入)
有关字的练习
了 子 手 心 皮
书法有法丨黄简老师讲书法:《笔势的基本概念》
![书法有法丨黄简老师讲书法:《笔势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85f5ad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4.png)
书法有法丨黄简老师讲书法:《笔势的基本概念》自从黄简老师的书法一级课程《笔法》推送后,书友们一直呼唤能尽快推送二级课程《笔势》,今天终于给大家见面了。
在此,我们首先要感谢黄简老师。
黄简老师官网给自已的介绍非常简单,只短短的一句话:一九四七年生于南京,现为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
这真与他的名字很相似。
今天在此将黄简老师的一段文字摘录给书友,让我们从中更多的了解他:我出生于一九四七年,主要从事艺术,当过艺术编辑、艺术老师,并且醉心于艺术理论研究。
世界上很多人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我能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应该说很幸运。
我六十五岁时做了一个计画:要在这世界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我一生的研究、经历、见闻写下来,不管有没有人看。
现在出版很容易,网络发达,写完了放在网上,人海茫茫,总有几个知音。
我很熟悉电脑,网页设计、资料库编程,都难不倒我。
我不赶进度,总之有空就做。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慢慢积累,会有成绩的。
《筆勢》第01課授課老師:黃簡(香港)對於很多人來說,筆勢是一個陌生的概念。
其實講明白了,就是筆鋒行進的軌跡。
沈尹默先生說:筆勢「是每一種點畫各自順從著各具的特殊姿勢的寫法」。
我們都知道寫字有筆順,但書法並不是照筆順來寫字的,而是有自己的規律。
作為一種手寫體,它是照筆勢來行筆的。
這和英文字母的大小寫一樣,一是印刷體,一是手寫體,手寫體並不依照印刷體的筆順寫的,而是依照筆勢來寫的,二者是不一樣的。
所謂書法,只是行勢而已。
書法和拳術、氣功一樣,也有大小兩圈,筆勢就是大圈。
有些常用的筆勢,成為固定的招式,好像太極拳中野馬分鬃、白鶴晾翅、金雞獨立……一樣,書法中固定的筆勢,也有自己的名稱。
從唐代起,就有烈火勢、交爭勢等名稱。
普通人看太極拳,看不出招式;看書法,也看不出筆勢,經過訓練,就明白了。
二級課程的主題就是筆勢。
我們將詳細地介紹什麼是筆勢,筆勢的種類,筆勢的寫法,以及怎樣取勢。
书法基本笔画详解
![书法基本笔画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8b06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7.png)
书法基本笔画详解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字的美感,更体现在每一笔每一画的感觉。
而书法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掌握
笔画的技巧,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详解。
一、横、竖、撇、捺
这是书法中最基本的四种笔画,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先从这四种笔画
来练习,因为这四种笔画组成了大部分汉字和组成书法的笔画。
其中,横指的是从左到右的笔画,比如“一”字;竖指从上到下的笔画,比
如“十”字;撇指从左到右下的笔画,比如“丿”字;捺指从下到上
的笔画,比如“丨”字。
二、提、勾、点
提、勾、点是非常常见的三种笔画,它们在书法中的运用非常灵活,
需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及运用。
提指的是笔画由底部向上提起,比如“二”字;勾指的是笔画由底部向上拐起,比如“人”字;点指的是
笔画从上至下单点,比如“日”字。
三、折、钩、弯
折、钩、弯这三种笔画都具有一定的曲线和流畅性,运用得当可以做
出造型优美的汉字和书法作品。
折指的是一笔画而成,需有转折点,
比如“之”字;钩指一笔画而成,需有向上小弯钩的部位,比如“无”字;弯指的是笔画有一定曲度,比如“月”字。
以上介绍的是书法基本笔画,这些基本笔画经过反复练习和运用,掌
握书法技艺也慢慢的变得得心应手。
当然,切忌盲目追求样式的美观,
而要在不断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过程中,不断磨练基本功,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师的境界。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01笔势的基本概念1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01笔势的基本概念1](https://img.taocdn.com/s3/m/33d7ab0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3.png)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01笔势的基本概念11、什么是“势”?世界万物是怎样构成的?任何一个上过中学的人都会说,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就是一些元素,元素又是一些分子、原子、电子……。
这是现代人的科学思维,但古代科学没有这么昌明,老祖宗怎样认识世界呢?书法是古代传统艺术,学书法的人,要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那些古籍。
中国古人怎样解释这个世界的本源呢?只有一个字,这就是“气”。
道家用“炁”(qì)字,专指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
古人认为世界之源就是“气”,万物都是“气”的表现。
“气”,深入到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元气、骨气、力气、福气、神气……中医有营卫二气,就算是现代科技的发明,如电,我们称之为电气。
总之,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支配着事物的状况,都可以称之为“气”。
“气”的运动产生“势”,这就产生了大家所熟悉的“气势”一词,其他如走势、形势、风势、火热、水势……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势”可以通过物体的“形”感觉到,我们经常说“形势”。
在书法中,字形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笔锋运动产生的,所以只看字形是表面的,重要的是看笔锋的走势。
“势”的表现有所不同。
比如这个圆柱体,稳稳地站立,我们说这是“静势”,第二个圆柱体就不同了,它是倾侧的,好像意大利比萨斜塔,给人就要倒下来的感觉,这就是“险势”。
第三个圆柱体,动个不停,这是“动势”。
书法作品有取静势的,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写得非常安静。
有取险势的,米芾就是经常取险势的一位,如《丹徒帖》。
清代吴昌硕也是。
动势往往将牵丝和带笔表现出来,如集王羲之《圣教序》,给人看见笔锋的运动轨迹,那就有强烈的动感。
但这些都是一个字完成以后所表达的“势”,跟张旭的意思并不一样。
2、张旭的五势张旭所讲的笔势是什么意思呢?据韩方明的记录,张旭体系有五执笔、九用、八法和五势。
《玉堂禁经》有“五势”的详细记录。
“五势”就是五个笔势:“一曰钩裹势,二曰钩努势,三曰衮笔势,四曰竖笔势,五曰奋笔势。
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
![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https://img.taocdn.com/s3/m/5c0e47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8.png)
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学习书法可以帮助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而要学好书法,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笔画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笔是“横”。
横是指画出来水平方向的线条。
横有长短之分,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在书法中,“横”通常作为一个字的构成要素出现。
横写得好,字就会有均衡美,字体也会更加稳定。
第二笔是“竖”。
竖是指画出来垂直方向的线条。
竖可以直握笔,也可以斜握笔。
直握笔能够画出稳健的竖,而斜握笔则更注重笔锋的运用。
竖有高矮之分,要根据书法作品的需要来选择使用。
第三笔是“撇”。
撇是指向上弯曲的线条,有时也用来表达“离开”的意思。
撇要画得洒脱、自然,不要太过勉强。
撇的用法非常灵活多样,不仅可以应用于字的开头,还可以用来衬托其它部分。
第四笔是“捺”。
捺是指含有向下偏转的一笔,与撇形成对照。
捺是书法中最常见的笔画之一,它有自然流畅的美感。
成功的捺需要注重笔锋的运用,使笔画的力量感得到准确表达。
第五笔是“点”。
点是书法中最小的单元,代表细微之处的完美表达。
虽然点很简单,但它的位置和大小要掌握准确,以保持整体字形的和谐。
以上是书法基本的五种笔画,学习这些基本笔画可以为后续学习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需要不断反复练习,提高笔画的准确度和美感。
此外,除了基本的笔画,书法还涉及到筆法和造型的学习。
筆法是指运用笔墨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不同的筆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而造型包括字的形状、结构和布局等方面。
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需要将筆法和造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最后,学习书法需要恒心和耐心。
书法是一门需要反复修炼的艺术,不能急功近利。
只有不断地钻研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书法的精髓,并形成独特的书写风格。
总之,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是学习书法的起点和关键,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研究加以掌握。
在掌握了基础之后,再融入筆法和造型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第41集——“节点”专讲之二:节点的种类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第41集——“节点”专讲之二:节点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5c8982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c.png)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第41集——“节点”专讲之二:节点的种类明节点?暗节点?叠合或分离?在第六课中,我讲到九用可以分为两类:挫笔和趯锋是书写动作,其他都是调锋动作。
毛笔和硬笔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一边写,一边调锋。
无论是书写还是调锋,关键是掌握笔心,笔心为帅。
我在十五课讲到用腕。
摇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是左中右。
当你抓住笔管,实际上就是抓住了笔心中轴。
当你摇腕,也就是调整笔心的方向和位置。
手腕一动,必然会反映到线条上,留下它的痕迹,这就是节点。
1.明节点、暗节点节点有很多种,我先讲简单的。
明节点和暗节点。
1.1明节点所谓明节点,就是一眼可以看得到的节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两面换起笔,就会产生一个节点。
顺便说说,看节点最好就是画出它的筋。
看起来就比较清楚,如果线条肉多就不容易看。
像王羲之这个“一”字,它的起笔就是两面换。
有一个明显的节点。
如果是三面换起笔,那就表示你动了两次手腕,那就有两个节点。
只要你理解这个道理,其他都可以类推。
1.2暗节点如果是一根弧线,有没有节点呢?弧线表面上看起来很光洁,但要写出这根线条,手腕同样是左—右,只要你动作缓和一点,写出来就是弧线。
弧线同样产生一个节点,只是表面上没有痕迹。
古代称这种节点为“暗过”。
“暗过”这一名称,最早在托名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现。
这是张旭和颜真卿的师生对话,张旭先问:“又曰:转轻谓曲折,子知之乎?”(转得轻,称为曲折,这里“曲折”意思是弯曲的折。
)(于是颜真卿回答:)“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长史曰:“然。
”没有痕迹的转折,看不见明显的节点,这就是暗过。
正如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转折一顿无跡,古人谓之暗过。
”这里要注意汪澐所说的“顿”,只是按下的意思,不是九用中的“顿笔”。
所以这句话可以删除“一顿”两个字更好。
“转折无跡,古人谓之暗过”。
清代朱和羮《临池心解》这样说:“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用笔”(共51集)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用笔”(共51集)](https://img.taocdn.com/s3/m/756fe25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5.png)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用笔”(共51集)這是目前網絡上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書法初級課程「用笔」(点击标题即可观看视频内容)基本理论01、為什麼大部分人學習書法不成功02、到底什麼是「書法」03、學書法應該從哪裡入手04、王羲之的偉大之處05、王羲之筆法的兩大核心秘密06、書法的基本要素是什麼07、書法教學系統和課程安排工具介绍08、誰是毛筆祖師爺?09、古人如何製作毛筆10、毛笔的选购和保养11、中國古代的制墨史12、如何选墨与磨墨13、什么是“墨法”用锋专题14、如何执笔?15、怎样用腕?16、锋从何处来?17、尖锋线的本质18、何谓八面出锋?19、侧锋线的本质,什么是挫笔?20、什么是换笔心?21、中锋与侧锋运笔专题22、什么是运笔?23、横的写法(上)24、横的写法(下)25、竖的写法(上)26、竖的写法(下)27、撇的写法28、捺的写法(上)29、捺的写法(下)30、点画的连接31、九用小结“永字八法”专题32、之一:侧法(点的写法)33、之二:勒法与策法34、之三:竖之努法35、之四:趯法36、之五:趯的运用37、之六:两种撇38、之七:捺为磔39、之八:完整的永字“节点”专讲40、之一:什么是骨肉筋节41、之二:节点的种类42、之三:节点的形状143、之四:节点的形状2“使转”专讲44、之一:大圈的转45、之二:大圈的折46、之三:拨镫法47、之四:什么是使转“临帖”专讲48、之一:用笔小结49、之二:如何选帖50、之三:如何读帖51、之四:用筆測試(已刊内容,点标题即可跳转页面)編輯/老伍【歡迎轉載,歡迎轉發】。
书法基本笔画及笔法技巧
![书法基本笔画及笔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9ee4f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f.png)
书法,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书法基本笔画及笔法技巧是书法学习的基础,掌握好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写出端正、美观、有神韵的书法作品。
书法基本笔画共有八种,分别是横、竖、撇、捺、点、提、折、弯。
每一笔画都有其独特的书写顺序和技法,掌握好这些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才能写出正确的笔画。
横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横画的写法是:笔锋从左向右逆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右端稍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横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竖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竖画的写法是:笔锋从上往下顺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下端稍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竖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撇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撇画的写法是:笔锋从右上向左下逆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左下端稍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撇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捺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捺画的写法是:笔锋从左上向右下逆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右下端稍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捺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点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点的写法是:笔锋垂直于纸面,逆锋入纸,稍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点的形状有圆点、方点、长点等多种,不同的点有不同的含义。
提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提画的写法是:笔锋从下往上逆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上端稍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提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折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折画的写法是:笔锋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逆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折处稍顿笔,然后改变方向继续行笔。
折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弯是书法基本笔画之一,弯画的写法是:笔锋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顺锋入纸,行笔时逐渐加力,至弯处稍顿笔,然后改变方向继续行笔。
弯画的长度和粗细要均匀,不能有粗细不匀或长短不齐的情况。
掌握好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后,就可以开始练习书法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
撇
捺
备注
藏锋两圈起笔,其实是用了四个 面。这里是右左上下,写了两个 圈。
藏锋两圈起笔,通常用在平捺上。跟 隶书一横的蚕头写法完全一样。
行笔
尖锋行笔 侧锋毛笔
笔管尽量保持垂直,推动笔尖,趯锋。
尖锋行笔,称为趯锋
两种撇,都是从 3 号位开始写向 7 号 位。 一种是直的,行笔的时候手腕向左, 一左到底。只有一个动作,书法中称 之为啄。 另一种是曲的,行笔中要扭动手腕一 次,先右后左,两个动作,这一种撇 书法中称之为掠。
“波势”通常用来写最长的一横或者 一捺。
尖锋行笔称为 趯,竖管直锋, 写出来的线条又 称鳞勒。
侧锋也是可拖可推,手腕向右是拖行,手腕向左 是推行
侧锋线分一、二三分笔。 一、二、三分线是在同一本贴中比较出来的。
侧锋行笔称为 挫,横毫侧管, 写出来的线条称 为断笔。
混合运用尖锋和侧锋两种线条,使变化更多。 竖也可以混合用尖锋、侧锋线来写。
尖锋垂直下纸,就是一个圆点,这是标准的 藏锋。 侧锋下纸是倒方向,然后 转过来覆盖掉这个尖,又 称为“藏头”。
藏锋起笔,是反向起笔,绕一圈把 尖锋痕迹抹掉。转圈顺时针,反时 针都可以。
是反向入纸,绕一个圈把尖锋的痕迹 抹掉。转圈顺时针、反时针都可以。
分类
横
“蚕头”就转两圈。
藏锋两圈起笔 (四面换)
断尾。挫笔是侧锋快速平推,因为尖 锋不到 尾,离开 纸面可以 加一个衄 锋回抢。
侧锋行笔称为 挫,横毫侧管, 写出来的线条称 为断笔。
偏锋横扫
揭笔倾侧这个动作很短,但用力要 大。务求一下子把中轴改换方向。
尖锋不到尾 尖锋到尾(见下 面揭笔收尾)
收笔一来一回,古人称之为 “顿笔”。
揭笔收尾
揭笔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横的收笔。如果 你想收出一个尖利的 尾巴
所谓尖锋到尾,其实就是揭笔收尾。
断尾, 是用挫 笔
揭笔。尖 尾,把尖锋 拉到线条的 最后。
捺 圆尾用顿笔收,笔锋一去一回
备注
尖锋行笔称为 趯,竖管直锋, 写出来的线条又 称鳞勒。
尖锋、侧锋混合
分类
横
尖锋到尾
尖锋线:圆尾
竖
撇
使用尖锋写下来。也就是趯锋,等于一连串圆 点。 唯一要做的,就是把 行笔时弯曲的笔心收 直。
侧锋挫笔收尾
侧锋线:断尾
收笔 两面锋收尾:变 动中线
3‐9‐7、3‐9‐4、 3‐9‐1 三面换收尾:一 来一回
侧锋写下来,那就是以挫 笔收。 挫笔收尾,只要手腕做相 反运动,就可以收直笔 心。 加一个抢,就可以避免墨 汁积聚一点。
一面锋起笔
笔心直下:驭锋
两面换起笔
所谓两面换,就是起笔和行笔所走的方向不 同,换笔心前后用了两个侧面。6-3、9-6、93 两面换还可以起到侧锋的开锋作用。
两面换起笔,就是起笔和行笔的中线不在一 直线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面锋起笔,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 面不同。要扭动一次手腕来调整中 轴。
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面不同,要扭动 一次手腕来调整中轴。
侧锋下纸,先取 分数 改变方向:衄锋
起笔
三面换起笔
三面换。换笔心用三个面。 7-6-3、6-8-3、3-9-6、6-3-6
起笔用两个面,行笔再换一次,第一段是入 纸动作,第二段调整,第 三段行笔。如:7-9-8。
露锋三面换 起笔,有竖 起笔和横起 笔之分。
同样有竖起笔和横起笔之分。
藏锋起笔
藏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黄简讲书法 L1 级课程笔记:基本笔画的关键点
分类
横
竖
撇
捺
备注
起笔用 6 号方向,接着横笔也是 6 号方向,起 笔、行笔只用了笔锋的一个侧面。
中线是一直线,方向都是 8—8,无须动手 腕。
一面锋起笔就是看得见一个尖,起 笔中线和行笔中线之间无须扭手 腕。
一面锋起笔,露锋。中线是一直线, 一面锋起笔,一面锋行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