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淀粉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淀粉改性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淀粉改性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2淀粉 改性水性聚 氨酯的生物 降解
凡 不造 成地 球生 态环境破 坏 的材料均 可称 为可循 环
外已有较 多报道” 利 用淀粉制成各种生物可降解水性聚 21 。 .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及表征 氨酯材料 ,既可以减少 石油基 多元醇 的用量,降低成本 , 又能赋予制品生物 降解性能 。无论是从社会效益和还是经 济效益上 考虑 ,淀粉将成为生产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最 有潜力的原料 之一 。

要 :介 绍 了 可生 物 降 解水 性 聚 氨酯 的降 解机
1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淀粉是 自然界 中最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之一 ,它 以微
小 的 、 水 不 溶 的颗 粒 状 态 广 泛 存 在 于 植 物 的 种 子 、 冷 叶子 、
理, 对淀粉 改性可 生物 降解水 性聚 氨酯 的 制备和 研
同 ,但 所 有 的淀 粉 都 是 以 一 - 萄 糖 为 结 构 单 元 ,通 常 D葡 可 分 为 直 链 淀 粉 与 支 链 淀 粉 2 种 类 型 。 直链 淀 粉 是 以

液 ,因其具有环保 、不易燃烧 、无毒并兼有溶剂型聚氨酯 是 只含 有均 聚葡 萄糖单元 的多糖类化合物。淀粉的来源非 的很多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 用于涂料 、粘合剂、皮革 、纺 织 工业等领域 。 但是由于聚氨酯在 自然界中降解和 回收 利 用困难 ,其产品用途和数量与 目俱 增的同时将加重对 环 境 的污染。 目前 ,合成水性 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来源仍是 石
合物 ,在 内部形成微孔 ,加速直至聚氯酯完全 降解 。
目前 常用的生物降解性表征方法大致有 :残量及 相对 械 强度 法 ;外观法 ;霉菌法等。各种有 关生物 降解性 的分
是 由于聚酯容 易在生物体 内水解 。 用的聚酯有 P L PA 常 C 、L 、

淀粉原料生料发酵法生产酒精概述

淀粉原料生料发酵法生产酒精概述

[1 易 绍 金 , 义 平 . 油 微 生 物 的 研 究 及 其 应 用 U . 外 能 源 , 2] 郑 产 ]中
2 0 l ( : 0 0 6, 1 2) 9 . [ 2 Av l n e M a h r lM Si ie td mu a e e i fhit i e i 2 ] e a g . c e e H. t d r c e t g n sso si n n e d
淀粉酶协同水解生淀粉得到微孔淀粉这一过程中首先糖化酶酶解突出在生淀粉颗粒表面不规则部分及较容易水解无定形区沿着淀粉分子非还原末端逐级水解随着水解进行淀粉颗粒吸水溶胀使淀粉酶能接近颗粒内部淀粉酶随机内切作用为糖化酶提供新的非还原末端这两种酶复合协同作用不仅提高水解速率也为水解沿着更多点逐级向淀粉分子内部推进生淀粉天然立体结构支持这种水解行为连续性
油 脂 ,99,4()3 -3 . 19 2 2 :4 6 [ ] 志 芳 , 荫 榆 , 渊 月 . 能 性 油 脂 的研 究进 展 [ ]中 国 食 品 2 孙 6 高 郑 功 J. 添 加 剂 ,0 5 ( )4 . 2 0 ,3 : —7
[] 1 刘淑 , 4 刘波 , 孙艳 , ) 3 1. 2 0 , 7 :1 — 5
[9 陈峰 , 1] 姜悦. 微藻生物技术 [ .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 99 19 . [0 咸 漠 , 晓 萍 . 脂 微 生 物 的 研 究 进 展 [ ]青 岛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 2] 葛 产 J.
2 0 , 3 4) 2 - 2 0 2 2 ( : 3 6.
[9 李 魁 , 玉 民 , . 菌 油 脂 的 合 成 条 件 及 预 处 理 方 法 [ ] 中 国 2] 徐 等真 J. 油 脂 ,9 6 2 () 3 . 19 , 16 :—5

淀粉的改性与功能性开发

淀粉的改性与功能性开发

淀粉的改性与功能性开发淀粉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之一,不仅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人类社会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淀粉的改性以及功能性开发,以期为淀粉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淀粉的改性淀粉的改性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淀粉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改变,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

淀粉改性的目的是提高淀粉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增强其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改善其加工性能。

物理改性物理改性主要包括热处理、机械研磨和射线辐射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破坏淀粉颗粒的结构,增加其溶解性,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

例如,热处理可以分解淀粉颗粒中的部分支链,从而增加其溶解性和粘度。

机械研磨可以将淀粉颗粒细化,增加其表面积,提高其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

射线辐射可以破坏淀粉颗粒中的部分氢键,从而增加其溶解性和粘度。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主要包括酯化、醚化、酰化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到淀粉分子中,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

例如,酯化可以引入脂肪酸官能团,从而提高淀粉的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

醚化可以引入羟基官能团,从而提高淀粉的溶解性和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

酰化可以引入酰胺官能团,从而改善淀粉的加工性能和生物降解性。

生物改性生物改性是指利用酶、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催化剂对淀粉进行改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改变淀粉分子的结构,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

例如,使用酶可以分解淀粉颗粒中的部分支链,从而增加其溶解性和粘度。

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淀粉分子中的不同官能团,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

淀粉的功能性开发淀粉的功能性开发是指利用淀粉的改性产物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和产品。

淀粉的功能性开发可以拓宽淀粉的应用领域,提高淀粉的附加值,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作为食品添加剂淀粉的改性产物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到食品工业中。

例如,改性淀粉可以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等,用于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稳定性。

此外,改性淀粉还可以作为甜味剂和脂肪替代剂等,用于降低食品的热量和脂肪含量。

多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多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Li ig a n y n,Gu u fn J oCh n e g。Z a gS o we h n h u n
C lg odE gneig。HabnUnvri o ec Habn 10 7 ) ol eo o n iern e fF ri iesyo C mm re( ri 50 6 t f
多孑 淀粉 又称 微 孔 淀粉 , 一 种 新 型 的酶 变 性 L 是 淀粉 , 是具 有生 淀粉 酶 活 力 的酶 在 低 于 淀粉 糊 化 温
1 多孔淀粉 的制备方式
综合各种文献 , 多孔淀粉 的制备方式 主要有两 种, 物理方法( 超声波照射、 机械撞击 、 喷雾 、 醇变性)
和 化学 及 生 物 方 法 ( 法 或 酶 法 ) 酸 【 在 用 物 理 方 。
度下作用于生淀粉颗粒的非结晶区, 形成 的一种多 孔 性蜂窝 状产 物… 1。多 孔 淀粉 在 本 质 上仍 是 淀 粉 ,
与原淀 粉有相 似 的性能 , 但与 原淀 粉相 比 , 明显 的 最
区别是 多孔 淀粉具 有较强 的 吸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力 。多孔淀 粉作
粉 固定 到金 属板 上 , 高速 粒子 撞击 , 淀粉 表面 出 用 在 现 了一 些 凹坑 ; 国普 渡大 学 学者 将 各 种 纯 淀 粉 与 美
为一种 天然有 机物 , 在形 成 过 程 中未 受 到 任 何化 学 试 剂作用 , 且具 有较 强 的吸附 性能 , 其具 有不 同于 使
种 多 孔 淀 粉 。虽 然 制 备 多 孔 淀 粉 的物 理 方 法 很
限, 且要 实现工 业 化 生 产还 有 一 定 的难 度 。酸 法 或
多, 但都 有 一个 共 同 的 缺 陷 , 得 的 产 品 吸 附 量 有 制

淀粉颗粒结构研究进展

淀粉颗粒结构研究进展

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淀粉颗粒结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袁康宁所在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及班级生物制药13级指导教师韦存虚完成日期2015 年1月23日目录摘要 (1)1 淀粉颗粒的概念 (1)2 淀粉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1)3 淀粉颗粒的结构层次 (1)3.1 淀粉颗粒的分子结构 (2)3.2 淀粉颗粒的层次结构和微孔结构 (2)3.3 直链淀粉与淀粉颗粒结构 (3)3.4 支链淀粉与淀粉颗粒结构 (3)4 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3)4.1 马铃薯淀粉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3)4.2 木薯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3)4.3 玉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4)4.4 银杏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4)4.5 小麦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4)5 植物淀粉颗粒的特性研究 (5)5.1 银杏淀粉颗粒的特性研究 (5)5.2 玉米多孔淀粉颗粒的特性研究 (5)6 淀粉颗粒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5)6.1 淀粉颗粒结构对酶水解的影响 (5)6.2 超高压对玉米淀粉的影响 (6)7 淀粉颗粒的利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7)7.1 利用价值 (7)7.2 发展前景 (7)结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8)淀粉颗粒结构研究进展生物制药13级袁康宁指导老师:韦存虚摘要:淀粉是植物体内贮藏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成分。

本文主要综述了淀粉颗粒的概念、淀粉颗粒的结构层次、淀粉颗粒的特性、淀粉颗粒的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淀粉颗粒,结构层次,颗粒特性,利用价值,发展前景淀粉颗粒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

淀粉颗粒不溶于水,但参与植物能量的新陈代谢。

淀粉可以食用,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制葡萄糖,麦芽糖,酒精等。

本文综述了淀粉颗粒的概念、淀粉颗粒的结构特性、淀粉颗粒的特性、淀粉颗粒的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淀粉颗粒的概念淀粉存在于许多绿色植物中,主要贮存于植物的叶、根、芽、果实、谷粒和茎等组织和器官中,是生物圈中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之一。

微孔淀粉作为微胶囊新壁材的研究进展

微孔淀粉作为微胶囊新壁材的研究进展

收稿 日期:2 0 0 0 06— 5— 8 作者简介 :庄海宁 ,女 (9 O ) 1 8 一 ,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碳水化合物 。
维普资讯
料 的状 态 、隔离 物 料 、控 制 芯 材 的 释 放 速 度 、降 低 或掩 盖不 良风 味 、降低 挥 发性 、降 低 毒 性 、保
粒子 的大 小一 般 在 5~ 20 ̄ 01 m。通 常把 包 在胶 囊 内的物料 称 为芯 材 ,而 外 面 的 壁 囊 称 为壁 材 。芯 材可 以是 单核 或 多 核 ,壁 材 可 以是 单层 结 构 ,也 可 以是 多层 结构 。在一 定 的条 件 下 ,用 壁 材 包 埋 芯 材 ,就形 成微 胶囊 。
mir ̄ c p u e fmimp mu tr h we v e d n ti a e . c c n a s l so c o ssa c r r iwe i sp p r ee h Ke r s mi mp mu tr h; mimc p  ̄e y wo d : c o s sac c a s ;walm tr ;r s a c ms e t l a e a e e r h p p c i l
O 前 言
微 胶囊 是指 由天然 或 人 工 合 成 高分 子制 成 的 种能 包埋 和保 护 某些 物 质 的具 有 聚合 物壁 壳 的 半 透性 或 密 封 的 微 型 “ 器 ” 或 “ 装 物 ”l, 容 包 【 】

壁材
壁 材 (】 A ㈣
呈现 多种 形 状 ,如 球 型 、粒 状 、絮状 、块 状 ,其
R s a c r s e to c o o o s s a c s n w e e r h p o p c fmir p r u t r h a e

大米淀粉的性质及开发前景

大米淀粉的性质及开发前景

大米淀粉的性质及开发前景一、大米淀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大米淀粉颗粒较小,在3~8μm之间,颗粒度均一,呈多角形。

由于大米淀粉颗粒和均质后的脂肪球具有几乎相同的尺寸,质构非常柔滑似奶油,具有脂肪的口感,且容易涂抹开。

蜡质米淀粉除了有类似脂肪的性质外,还具有极好的冷冻--解冻稳定性,可防止冷冻过程中的脱水收缩。

此外,大米淀粉还具有低过敏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可消化性,消化率高达98%~100%,可应用于婴儿食品和其它一些特殊食品中。

大米淀粉为高结晶性淀粉,属于A型衍射图谱;当大米淀粉在偏振光下观察,具有双折射现象,淀粉颗粒在光学显微镜图示偏光十字;大米淀粉颗粒具有渗透性,水和溶液能够自由渗入颗粒部。

淀粉颗粒部有结晶和无定形区域,后者有较高的渗透性,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此区域;大米淀粉的水吸收率和溶解度在60~80℃间缓缓上升,在90~95℃间急剧上升;大米淀粉粒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能溶于二甲亚砜和二甲亚酰胺,淀粉结构之紧密程度与酶之溶解度呈负相关;水结合力的强弱与淀粉颗粒结构的致密程度有关。

籼米和粳米水结合力一般为107%~120%,而糯米则较高,可达128%~129%;米粒外层部分的淀粉粒径较中心部分淀粉的小0.5~1.5um。

直链淀粉含量比中心部分低20%~30%。

外层部分的淀粉含有较多的络合蛋白质,而含结合脂类较少。

外层淀粉含油酸、亚油酸较多,而含十四烷酸、棕榈酸则较少。

大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分布较广,能生产出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普通大米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当低(小于2%)的蜡质大米淀粉。

普通大米淀粉和蜡质大米淀粉的主要区别在于淀粉胶的特性和温度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和冻熔稳定性) 。

蜡质大米淀粉具有优于其它非蜡质和蜡质淀粉的冻熔稳定性。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干基含量5%的蜡质大米淀粉糊经过20个冻熔周期不会发生脱水收缩,相比之下,蜡质玉米淀粉或蜡质高粱淀粉仅在3个冻熔周期表现稳定,玉米淀粉在一个冻熔周期后会出现脱水收缩。

酶法制备玉米微孔淀粉新工艺研究

酶法制备玉米微孔淀粉新工艺研究
KEYW ORDS:mir p ru i tr h:a l s :h d oy i :a s r t n a i t c o oo s maz s c e a my a e y r lss d o p i bl y o i
微孔淀粉 ( cooosSac ) Mi pru t h 是一 种新 型 的变性 淀粉 , r r 在具有生淀粉酶活力 的酶作用 下 , 其淀粉 颗粒表 面能形成 许 多开放的 、 直径 1 m左右的蜂窝状小孔 , 孔的容积 占颗粒体 积的 5 %左右。微孑 淀粉具有 良好 的吸附性 能 , 0 L 可用作功能 性物质的吸附载体 .早存 2 O世纪 8 代 , 围和 日本就开 O年 美 始 了对微孔淀粉的生产技术 和应用 方面 的研 究 , 并取得 定 进展 。近儿年 , 国内对 玉米 、 大米 、 马铃 薯 、 薯淀 粉 的 甘 微 孔化技术及其 功能 特性 也进 行 了初步 研究 ~ 。但 这些 研究 大多局限于 单一酶作用制 备微 孑 淀粉 , L 而用 复合酶作用 制备微孑 淀粉的研 究在 国 内报道 不多 。本 研究 旨存探 索一 L 种用复合酶制备微孔淀粉 的工 艺技术 , 为微孔淀 粉的工业化 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 1重庆科技学 院 , 重庆 4 0 1 ; 、 0 75 2 西南 大学 , 重庆 4 0 1 ) 0 7 5 摘 要: 对酶击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的 工艺争件进行研 究 .研 究表 明: . 葡萄糖淀粉酶与 o淀粉 酶复 配使 用能提 高酶法 L .
水解玉米淀粉的水解率及微孔 淀粉吸 附性 能, 最佳 工艺为 : 其 反应 温度 5 %, H值 4 5, 0 p . 反应时 间 1 , 6l 葡萄糖淀粉 酶用量为 1
dc t d t a l c s my a e i o i ain w t fa ls o l r v h n y t y r l ssr t f ie s r h a d te a s r — ia e h tgu o e a l s c mbn t i O一 mya ec u d i o e t ee z mai h d o y i ae o z t c n d o p n o h . mp c ma a h

微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微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TANG Jaj n一,X Y n h - i u n U u s u
( Isi t f u l r h s sadC e sr , hn ae f n ier gP yi ,Mi y n 2 9 0 1 nt ueo c a y i n hmi y C i Acdmyo gnei h s s t N e P c t a E n c a ag6 10 : n
2 S h o fM a e il S in e a d E g n e i g,, u h s i e st fS in e a d Te h o o y c o l t ras ce c. n n ie rn S t we tUn v r iyo ce c n c n lg ,M in a g 6 1 1 ) o o a y n 2 0 0
而得 到很广 泛的应用 。
料就是其 中之一 。按照 国际纯 粹 与 化学 协会 (uP ) 一 I Ac 的定
义 ,E L t : 道的尺 寸在 2 m 以下 的物 质 称为 微孔 , 有 规 则微 f - n 具
孑 孔 道结构 物质称 为微孔化合 物 ; 道尺 寸在 2 0 m 的物 L 孔  ̄5 n 质称 为介孔 . 有 序介 :  ̄ 道 结 构 的物 质 称 为介 孔 材 料 ; 具 f L L 孔道 尺寸 大于 5 n 的属 于大孔 。微孔 材料 因其基体 内含有 Ot o
la 1 rp rt n o n ,p e a a i o
O 前 言
随 着科 技 的 日新 月 异 。 材料 也 在 不 断地 出现 , 孔材 新 微
用 原理是 分子筛 的吸 附原 理 。微孔 膜 主 要 是在 基 体 表 面镀
膜, 由于微孔膜 质轻 、 膜薄 等优 点 , 没有 改 变物 质本 身性 质 在 特 点 的情 况下 可 以增 强 抗 腐 蚀 能 力 和 耐 热性 、 长 使 用 寿 延 命 。微孑 泡沫则 因质 轻 、 L 省料 、 热 、 吸收 冲击 载荷 等 特点 隔 能

真空冷冻干燥法在微孔淀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真空冷冻干燥法在微孔淀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Sc i e nce and Techno logy o f Food I ndustry工艺技术2008年第10期真空冷冻干燥法在微孔淀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王红强1,蔡 敏1,李庆余1,吴丽萍2,黄芬芬1,陈美超1(11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1河池市卫生学校,广西河池547018)摘 要: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对复合酶水解淀粉所得到的微孔淀粉进行干燥处理,并分析测试干燥后的多孔淀粉的吸水率、吸油率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干燥法所得的多孔淀粉颗粒发生团聚,且孔洞结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多孔淀粉的颗粒形貌和孔洞结构都保持得较为完好;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的多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分别比采用真空干燥法处理多孔淀粉的提高了24%和58%;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的多孔淀粉吸附性能明显提高。

在微孔淀粉制备过程中,真空冷冻干燥法更为适合于多孔淀粉的干燥处理。

关键词:微孔淀粉,复合水解酶,冷冻干燥The app li ance of vacuu m freeze -dry i ng m et hod tot he preparati on o fm i croporous starchWANG Hong -qiang 1,CA IM i n 1,LI Qing -yu 1,WU L i -pi ng 2,HUANG Fen -fen 1,CHEN M ei -chao 1(11College of Che m i stry&Che m ical Engi neeri ng ,GuangxiNor m alUn i versity ,Gu ili n 541004,Ch i na ;21GuangxiH ech i San itation Schoo,l H ech i 547018,Ch i na)Abstrac:t The vacuu m freeze-d ry i ng m ethod and vacuum d ryi ng m e t hod w as i nves ti g a t ed resp ec ti v e l y t o dea lw i th t he m i c rop orous s t a rch w hi ch w as hyd ro l y zed b y com p l ex am yl o l y ti c enzym e 1The w ater ab so rp ti on ra t e,o il ab sorp ti on ra t e and su rf ace m i c rom o rpho l o g y o f d ri ed m i crop orous s tarch w e re de tec ted 1The resu l ts s how ed tha t the m i cropo rous s t a rch m ade by vacuu m d ryi ng m ethod agg reg a t ed t oge the rand it s m i c ropo res w ere dam aged i n p art 1The m i crop orous s t a rch m ade by vacuu m freeze-d ryi ng m e t hod m a i nta i ned the i nt eg r a l ity of the g ranu l e s and the ho l es o f the m i c rop orous s t a rch ,and avoi d s be i ng b u rnt 1The l a tter s t a rches had h i gherw a ter ab sorp ti on ra t e 24%and oil abso rp ti on ra t e 58%than for m e r ones,respec ti v e l y 1The vacuu m freeze-d ryi ng m e thod w as m ore fi t f o r d ryi ng m i c rop orous s t a rch than vacuu m d ry i ng m e t hod 1Key w ords :m i c rop o rous s t a rch ;com p l ex hyd ro l a se;vacuum freeze-d ryi ng中图分类号:TS23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306(2008)010-0192-03收稿日期:2008-03-24作者简介:王红强(1974-),男,博士,研究方向:应用电化学。

微孔型淀粉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微孔型淀粉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Ke r :mir p r u tr h;rs a c r g e s ;a s r t ep o e i s y wo ds co o o ssa c e e r hp o r st d o i r p r e ;mir p r —fr n c a im p v t c o o e o migme h ns
2 世纪8 — 0 0 0 9 年代 , 东原 昌孝 、 e i a u 和RL K i i ma ._ jk n w il t 用淀粉酶水解 天然玉 米淀粉 时 , 现水解残 h t r- s e4  ̄ 发 余物呈微孑 结构 。不 同来 源的仅 淀粉酶 和糖化 酶水解 L 一 多种原淀粉 , 有些能形成微孔 , 仅能让淀粉颗粒表 有些
粉非结 晶区所形成 的多孔性 淀粉载体 ,颗粒表 面呈 现
种具有较 强选 择吸附 l 生能的变性淀粉 。微孔 淀粉颗粒
表 面凹凸不平 , 布满许多微 孑 , L 主要作为 吸附载体广泛
许多开放 的、 直径 1x 左右小孔 , m I 粒子孔 隙容 积约 占淀
粉颗粒 的5 %四 在我 国 , 0 。 林江涛等[ 将其定义 为酶处 理 微孔性变性淀粉 , 简称微孔淀粉 。
Re rd cinIsi t , u n x nv ri , n ig5 0 0 , a g i C ia p o u t tue G a g i iest Na nn 3 0 5 Gu n x, hn ) o n t U y
Absr c :S u yp o r s ,a s r t ep o ete ,p o u to eh d ,mir p r — o mi gme h n s a d is t a t t d r g e s d o pi r p ri s r d cin m t o s v c o o e f r n c a im n t a p ia in fmir p r u tr ha em any r ve d i hsp p r Trd to a r p r t nt c n q es o g p lc t so c o o o ssac r i l e iwe n t i a e . a iin lp e a ai e h i u h aa e o o o c o o o ssa c ss mma ie fmir p r u tr hwa u rz d,a dissu yte do ef r a c mp o e n slo e o wad. n td n f ro m n ei r v me t t r p wa k dfr r o

淀粉制造及应用研究方向

淀粉制造及应用研究方向

淀粉制造及应用研究方向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包括谷物、豆类、根茎类等许多植物种类中。

淀粉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可溶性、吸湿性、多孔性等,这些特性使得淀粉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纸浆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淀粉制造及应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淀粉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就淀粉的制备而言,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从植物材料中提取淀粉,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研磨、沉淀、洗涤等过程,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淀粉。

然而,传统的淀粉制备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污染环境、产品纯度低等问题。

因此,淀粉制备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开发新的淀粉提取技术,例如利用酶法、微波技术、超声波技术等提高淀粉提取的效率和纯度。

淀粉的改性研究是淀粉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淀粉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易退火、不耐热、不耐酸等。

因此,通过物理、化学、酶法等手段对淀粉进行改性,可以增强其稳定性、增加其溶解性、调节其吸湿性,提高其使用性能。

目前,对淀粉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改性(如酯化、醚化、交联)、物理改性(如淀粉糊化、软化、纳米化)等领域。

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广泛而重要的课题。

淀粉作为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增稠、保湿、稳定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面粉、调味品、果冻、甜点等食品中。

此外,淀粉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如抗结剂、乳化剂、安定剂等。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淀粉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其在食品中的功能性应用。

此外,在纺织工业领域,淀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淀粉可以作为纺织品的整理剂,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外观和易打理性,提高纺织品的附着力和耐水洗性。

在纸浆工业领域,淀粉可以用作纸浆的增稠剂、胶粘剂、纸张强度增强剂等,提高纸张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来看,淀粉制造及应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淀粉的制备、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纸浆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淀粉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不仅可以提高淀粉的提取和应用效率,还可以开发出更多新颖的淀粉制品,满足人们对食品、纺织品和纸张等能源和材料的需求。

磁性固定化酶技术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研究

磁性固定化酶技术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研究
几 年来 淀粉 的微孔 化 技术 取 得 了一定 进 展 垌 但 , 在 微孔淀 粉 质量 均一 、孑 径 与孔深 适 中 的制 备 技 L 术 上仍 然不 成熟 [ 0 特别 是在 酶解 制备 微孔 淀 粉 1] 。 2 的研 究 过 程 中 , 一 仅 淀粉 酶 与 糖化 酶 均 以游 离 酶形
2 h后加 入 03 %的戊 二 醛 ( . ml 8 4 r 醛 的最 终 质 2二 量 分 数为 O0 %)继 续振 荡 4 . 5 , h后 置 4 ℃冰 箱 中过 夜 。取 出 , 磁场 收集 固定 化 酶 , 蒸馏 水 反复 洗 用 用 涤 至在 紫外 分 光光 度 计 2 0 m 处 , 8n 以蒸 馏水 作 空 白对 照 , 清 液 O 上 D值 读 数小 于 0 5为 止 。 . 0 1 微 孔 淀粉 制备 方法 . 5 称取 5 g甘 薯 淀 粉 ( 0 干基 ) 置 于 5 0 三 口 , 0 ml 烧 瓶 中 ,加 入 01mo L醋 酸钠 缓 冲溶 液 1 0ml . l / 0 , 边 搅 拌边 预 热 2 m n 0 i 。精 确称 取定 量 的 固定 化 一 淀粉 酶 , 添加 到淀 粉溶 液 中, 解 一定 时间 后停 止 酶 反 应 , 场 收集 固定 化 一 粉 酶 , 所 得 淀 粉 干 磁 淀 将
用 超声 波 细胞 粉 碎 机粉 碎 2 i , 人 溶 后 的 聚 0mn 倒

本 研 究针 对这 种缺 陷 与不 足 , 用磁 性 固定化 利
酶 技 术 制 备 微 孔 淀 粉 并 对 其 制 备 条 件 进 行 了优
化 ,为微 孔 淀粉 的综 合开 发利 用提 供有 效 的技术 支持 。
精 细 化 工 厂 )磁 流 体 (eO , 米 级 ( 验 室 自 ; F。 )纳 实

人工合成淀粉科研 意义

人工合成淀粉科研 意义

人工合成淀粉科研意义
人工合成淀粉的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其主要意义:
1. 增加淀粉的可持续性和生产效率:人工合成淀粉可以通过无需大面积种植植物来生产淀粉,从而减少对农作物的依赖性和土地资源的消耗,提高淀粉的可持续性和生产效率。

2. 拓宽淀粉的应用领域:人工合成淀粉可以通过控制淀粉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使其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拓宽淀粉的应用领域。

例如,可以合成具有改善食品质量的新型淀粉,用于食品工业;还可以合成具有独特性能的淀粉,用于纺织、纸张、胶粘剂等领域。

3. 解决淀粉供需矛盾:目前全球淀粉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种植面积和生产效率的限制,淀粉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人工合成淀粉可以通过克服传统农作物种植的限制,提高淀粉的产量和供应能力,从而解决淀粉供需矛盾。

4. 探索新型材料和能源:淀粉不仅是食品原料,还可以作为制备新型材料和能源的重要原料。

通过人工合成淀粉,可以研发出更高性能的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聚合物、淀粉纳米颗粒等新型材料,同时也可以利用淀粉进行生物发酵产氢等能源开发。

总的来说,人工合成淀粉的科研对食品工业、能源领域、生物材料等相关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人工淀粉合成技术

人工淀粉合成技术

人工淀粉合成技术
人工合成淀粉,是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1] 。

中国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
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这一颠覆性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核心突破究竟在哪儿。

亮点1
能量转化效率提升3.5倍突破自然光合固碳系统利用太阳能的局限
为了设计超越自然能力的固碳淀粉合成途径,科研团队创新地提出将化学与生物催化相耦合的方案,从约7000个生化反应中、构建形成只有11步主反应的固碳淀粉人工合成途径,将理论能量转化效率提升3.5倍,使高效固定二氧化碳高效合成淀粉成为可能。

亮点2
从60多步到11步突破自然界淀粉合成的复杂调控障碍
在计算设计的人工途径中,生物酶催化剂是成功构建这条途径的核心关键。

科研团队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个不同物种来源挖掘合适的生物酶催化剂,构建了一条只有11步反应的人工淀粉合成
途径,与自然界淀粉合成需要的60多个步骤相比,显著降低了合成的复杂度。

亮点3
突破天然淀粉合成时空效率不高的限制
由于缺少自然途径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人工途径中来源于不同物种的生物酶催化剂间存在难以适配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模块组装优化与时空分离反应策略,解决了人工途径中底物竞争、产物抑制等问题,最终获得了淀粉合成速率和效率显著提升的人工途径。

微孔型淀粉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微孔型淀粉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微孔型淀粉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黄时海;曹喜秀;冯国芳;曹普美;康超;李湘萍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1(032)009
【摘要】综述微孔淀粉的研究概况、吸附特性及制备方法、成孔机理和应用的一些研究成果,总结了传统微孔淀粉制备工艺的不足,并在性能改良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总页数】6页(P213-218)
【作者】黄时海;曹喜秀;冯国芳;曹普美;康超;李湘萍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动态高压微射流对淀粉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游卿翔; 曾红亮; 陈培琳; 林炎; 郑宝东; 张怡
2.微波辐射对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淀粉类食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袁璐;胡婕伦;殷军艺
3.小麦籽粒淀粉粒粒级分布特征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关系研究进展 [J], 张传辉;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4.小麦籽粒淀粉合成、淀粉特性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J], 王晨阳;何英;方保停;王书丽;付雪丽;郭天财
5.小麦籽粒淀粉粒粒级分布特征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关系研究进展 [J], 张传辉(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KD改性淀粉微孔泡沫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AKD改性淀粉微孔泡沫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AKD改性淀粉微孔泡沫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金新华;陈夫山;王栋超
【期刊名称】《国际造纸》
【年(卷),期】2007(026)005
【摘要】淀粉是高分子质量的2种葡萄糖基聚合物的混合物,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由于淀粉具有较好的热塑性和成膜性,其在包装原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

淀粉微孔泡沫(SMCF)是一种高分子微孔泡沫。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金新华;陈夫山;王栋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7
【相关文献】
1.AKD改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赵秀銮
2.新型中空卤化银颗粒乳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Ⅵ.中空立方体卤化银颗粒乳剂的制备和感光性能研究 [J], 黄凯;李金培;王素娥
3.新型中空卤化银颗粒乳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V.中空卤化银T颗粒乳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J], 黄凯;王素娥
4.颗粒稳定泡沫法制备高气孔率氧化铝陶瓷机械性能和损伤容限的研究 [J], 吴占德
5.微孔泡沫塑料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J], 许星明;秦升学;刘琰;刘凯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