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作者:单雪娇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目标叙写:1.学生能说出诗歌鉴赏常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准确判断。
2.学生能运用掌握的修辞手法完成相关的诗歌鉴赏试题。
3.学生能掌握双关、互文等难点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与分析。
2.明确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完成相关的试题。
教学难点:1.学生能掌握双关、互文等难点的修辞手法。
2.诗歌鉴赏的修辞手法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1.课前两分钟:全班齐背《琵琶行》2.提问:《琵琶行》中的这几句诗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比喻)(2)五陵年少争缠头(借代)(3)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设问,借代)ppt展示运用借代手法的相关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帆代指船樯橹灰飞烟灭: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划船的工具。
让学生总结借代修辞手法的特点:插入借代修辞手法的讲解:借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事物的部分代替整体。
如“帆”代指船,“丝竹”代指音乐,“青衫”代指下层官吏,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樯:船上的桅杆橹:划船工具。
3.讨论:下列诗句怎么翻译?都运到了哪些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
烟笼寒水月笼沙: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插入互文修辞手法的讲解:互文:上下句两句或者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各自的事情,实际上相互阐发,相互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教师:同学们,修辞手法是诗歌鉴赏中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手法,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这节课,我带领大家一起进入诗歌鉴赏的修辞手法,帮助同学们解决答题疑惑。
5.教师:我们先来看看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PPT展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问---设问互文---对比---双关---排比---反复---对偶6.教师:今天我们重点讲解两种修辞:双关和拟人双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某个词的同音或者同义现象,使该词具有双重意义。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1、比喻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运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可以使叙述生动形象,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韩愈的《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3、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唐朝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课后巩固
• • • • • • • 1.(20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1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 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给出“修辞手法”字 眼 VS 不给出“修辞手法”字 眼
• 2015年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宋 黄庭坚 •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 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 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2010年,浙江卷)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 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 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 的明洁。
2、借代:
•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 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 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 说新月 “学”扇。
高考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之修辞手法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 加形象生动,还体现出意象的 情态特征。
比拟是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 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拟的种类:
3、比拟(拟人、拟物)
修辞格介绍
缩小的夸张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超前的夸张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 的香味来了。
【作用】
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 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 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cuī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 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 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 将愁情比作春日的江水。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 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 度。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 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 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鉴赏诗词手法:15种修辞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15 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古典诗歌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
3.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4.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说话时有意将事实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夸张。
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定)
例
2
三江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2)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 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 情” 、“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 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 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3
(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未展芭蕉》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字写出了云消山露的传神形象;“宿雨来时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水面肥”,一个“肥”字将下雨之后水面的 4 分 宽阔,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同时“瘦”和 “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地叙写了山 水前后的变化。
真题演练4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 端午 舒頔(元)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 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 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 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 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 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 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 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 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 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1、比喻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辞格<br>1. 比喻<br>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
什么叫比喻?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
诗歌诗歌语言打不打比方,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br>1)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无名氏《西洲曲》)<br>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br>3) 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br>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br>5)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r>16)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br>2. 起兴<br>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语文:如何从修辞角度鉴赏诗歌
修辞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 。
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借代等等。
高考对于“修辞”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加以分析。
2. 这首诗中有何表达技巧?【典型例题】(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问题: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作答时,先指出修辞,再结合诗句分析如何形成这种修辞,而后指出表达效果即可。
韦诗首句中“月皎如烛”,不难看出比喻手法,把月比喻成烛,突出月的明;赵诗以“晕”代月,不难看出借代修辞,借代修辞突出月的冰冷,夜的清冷。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
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怎样鉴赏古诗的修辞手法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修辞。
第二步,结合诗句解释这种修辞在诗中是怎样运用的。
第三步,结合具体修辞特点指出其艺术效果。
答题范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2.比拟 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甲物) 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甲物) 拟作物(乙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作物(乙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 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作用。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作用。
“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 愁生白发, 手法突出白发竟有“三千丈” 手法突出白发竟有“三千丈” 那么长,表达愁思的深重。 那么长,表达愁思的深重。
3.借代 不直接写出事物的本名, 不直接写出事物的本名 , 而是借用 与它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 事物。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 , 简练 含蓄。 含蓄。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5.梧桐:愁苦 梧桐更兼细雨,点点 梧桐 这次第, 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雨 愁苦、春景、 6.雨:愁苦、春景、希望生机 7.流水 流水: 7.流水:愁苦 抽刀断水水更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岁月流逝、 岁月流逝、短暂 8.杜鹃 杜鹃: 8.杜鹃:悲凄 可堪孤馆闭春寒,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从诗歌意境角度鉴赏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技法点拨】 一、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只要是两类不同的事物具有相似点就可形成比喻。
作用: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可以用常见的事物说明更深刻的道理,化抽象为具体。
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通感概念: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错,使彼此挪移转换。
作用: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示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三、借代概念: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四、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概念: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把事物写得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能启发读者想象,使文章生动。
示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水护田将绿绕。
概念:①把人说成物。
②把甲物说成乙物。
作用:①表达鲜明爱憎之情。
②使语言风趣幽默。
③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示例: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五、夸张:夸张=言过其实概念: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突显事物的某些特征。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示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大)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小)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夸快)六、对比概念: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修辞方式或表现手法。
作用: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示例: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相对)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 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 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 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 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 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 渲染了气氛。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 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 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 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 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 历史之必然,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 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 作下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 间的环环相扣。
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 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 每一种情况举一个例子来看看: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 就得夹着尾巴跑。 (老舍《龙须沟》 ) 具体说明:把人当作物来描写,赋予他 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②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 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
➢解此析句采赏用析了诗比句拟的(表拟达物技)巧的,手要法注,重(两点个明方修面辞:)春一愁是使 乃用无的形手之法物,二,是帘这儿种一手卷法,的它具竟体像作鸟用儿。一“样卷被帘尽放放了春出愁 去去,”化一无句形是说为卷有帘形把,春(阐愁释放出运屋用外)使;抽本象来的“春愁”愁是变无得形 形空无把象气“色,涌愁的生 入”,动室化但无用。内形“写后为放出,有”了心形“词情,去人为使”在之得等明一诗动媚畅句词的的更,阳感加使光觉形用伴。象了随(化比分。拟清析的新效手的果法),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 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 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多义性和同音等条
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
意在彼。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使诗歌的内
用疑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于加强语气, 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诗歌末句用反问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结 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解析 这首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 项羽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 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百战 疲劳壮士哀”是根本原因,“中原一败势 难回”是结果。
答案 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 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 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
(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 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 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 情夸张到极点。
“中久的”落“空偶与”在表明醉时酒间豪的言对中比,的抓显住现“,佳“节久””“与愁“偶”读”在出时隐间含 的上佳一节长本一应短该是;高(阐兴释的情运感用,)三而和层现对实比情,感层对比层;递抓进住,“准偶确”, 表地明表偶现尔了坦作露者心迹的,内隐心含世壮界志。长期(分隐析藏效在果心中) 而难酬的苦闷。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开头一个设 问提得十分突兀,但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 的目光引入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操、孙 权、诸葛亮都是英雄。作者以大开大合之笔, 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 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 展抱负的宏愿。
答案 用设问句开篇,点明本诗追溯英雄伟 业的题旨,领起下文三个典故,分层次地叙 述三国英雄人物的业绩。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 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
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 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
诗句说明其妙处。 ➢解析运用这比是喻一来首正情面景描交写融清的溪抒的情清诗澈,,主诗要人描以写“清明溪镜水”色比的喻 清澈清,溪寄,寓把诗两人岸喜的清群厌山浊比的作情“怀屏。风诗”人,开人篇在就岸描上写行了走清,溪倒 的本色给自己以清心的感受;接着二、三联分别运用衬托 和比映喻在的清手溪法之来中表,现仿清佛溪行水走色在的明清镜澈里;;最鸟后在,山又中创穿造梭了,一仿 个情佛调穿凄行凉于的绘清画寂的环屏境风。里答。题虚时实一相要生找,准虚“实明相镜融”,“山屏清风水” 的本秀体,,美二丽要如结画合,具给体人诗形句象分生析动比、喻身的临妙其处境。之感。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命题揭秘】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拟人、拟 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 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 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 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高考对于修 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 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高考对于 “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解析 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 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 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 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修辞方法
比喻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 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 月光的明洁。
(含拟人和拟物)
(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 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如:
蕴丰厚,余味深长。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 三 倒➢“也、是析最就晴四有后”是句点第一,“像接一句是道写黄句使用是她梅写用来无听时景了暗情节到,谐指还这晴是音感有熟雨她双情情悉不眼关的”定的前的“。歌的所修声天见情作辞之气。”者手后,第,明法的说二“确心它。句道而理是写这是又活晴她里无含动天耳晴晴蓄:吧中雨还地这,所的有表个西闻晴达人边。出”啊还第,, 下一着位雨沉;浸说在它初是恋雨中天的吧少,女东的边心又还情出,着她太的阳迷,惘可、真她有的点眷让恋人、捉 摸她不的定忐了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 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 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 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 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此句的妙处。
对比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 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语句的表现力。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 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 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 “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 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 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
具体说明:把“影子”比拟成蜿蜒游动
的火蛇。
③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鲁迅全集》第三卷)
具体说明:把“公理”这种抽象概念比 拟成能卖几块钱一斤的东西。
(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 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请结合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