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关于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几个问题-文档资料
Fs Ri i Ti i
j i 式中: ―滑坡稳定系数; ―作用于第块段的抗滑力(kN/m); ―第块段滑带土的内摩擦角(°); ―作用于第块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传递系数。
j i i 1 i 2
2.5 地面荷载
地面荷载作用方向为垂直向下,作用点(面) 为滑坡地表面。 集中荷载p(kN) 线荷载p(kN/m)
2.6 水压力计算
(1)孔隙水压力
N iw
N w h L wi iw i
(2)裂隙水引起的静水压力Vi
1 2 V H i w W i 2
(3)(渗透压力)动水压力
P V I wi w ir m
1 Im sin i i 2
图2-1 作用在滑块上的附加力
2.7
水平地震力计算
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2019,12),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地震烈 度为Ⅵ度时,不计入地震力;大于Ⅵ度时,灾害体稳定计算 应计入地震力。 地震荷载一般只考虑沿滑动主滑轴线方向的水平向地震 作用,整体稳定分析一般不计入地震动水压力。 作用于质点的水平地震惯性力 p i 按下式计算:
p k C W i H Z i i
三、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
工程地质类比法
定量评价方法:
传递系数法 改进圆弧法 单平面法 Fellenius 法 Bishop 法 Janbu 法
3.1 传递系数法(推荐方法1)
假设: 1. 条块推力作用方向平 行于滑面。 2. 条块划分为竖直方向, 忽略两相邻条块间的摩 擦力。
表2-1 一般滑坡分类表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应用分析
■ 蒋居津 李 吉 周 荃
[ 摘
要】 边坡稳 定性分析 ,在不 同的滑 动面情况 、荷载传
现 的破 坏 形 式 ,确 定 滑 坡 破 坏 的 地 质 模 型 、 边 界 范 围及 趋 势 ,进 行 科 学 汁 箅 。 二 、 基 于传 递 系 数 法 的 边 坡 稳 定 分 析 应 用 边 坡 稳 定 分 析 假 定 : 条块 之 间 只 传 递 推 力 , 出现 条 块之 间 的 拉 裂 :滑 坡 体 不 可 压 缩 并 做 整 体 下 滑 , 不 考虑 条 块 之 间 的挤 压 变 形 : 用 做 计 算 的滑 坡 垂 直 主 轴取 单 位 长 度 宽 的 岩 : 七体 断 面 .条 块 两 侧 的
符 号
参 考 文献
) s f } J _ 一l J .I } 一s Ⅱ 1 ( c J , 一l 】 { l t a n
l
[ 1 ] G B 5 0 3 3 0 -2 0 0 2 , 建 筑边 坡 ¨ I : 程技术规范 [ S ] . [ 2 ] 周海 清 ,刘 东 升 , 陈 正 汉 , 等 . 基 于 传 递 系数 法 的滑 面 指 标 反 算 方 法 的 研 究 [ J ] . 地 下空 f 司与 工
建设 中 。 在 交 通 工 程 、水 利 ¨ J : 程 、市 政 工 程 及 矿 I h
则有
边坡 稳定评价应用 中充 分考虑 边界条件的复 杂性 及
岩 土 体应 变 关 系 等 优 点 , 能较 好 地 模 拟 边 坡 的真 实
性 。 能根 据 有 限 元 分 析 给 出边 坡 内 的 位 移 场 和 应 力
应 用 的 一 种 方 法 是 刚 体 极 限 平 衡 分 析 法 。 其 基 本 流 程 是 先 假 定 岩 土 体 破坏 , 足 由于 滑 体 内滑 面 上 发 生 滑 动 而造 成 的 。再 按 具 体 规 则 将 边 坡 岩 土 体 ,划 为 多 个 小 块 体 ,根 据 块体 平 衡 条 件 来 建 立 整 个 边坡 平 衡 方 程 来 进 行 边 坡 分析 。 忽 略 滑 动 体 变 形 , 让岩 士
传递系数法的公式推理及应用注意事项探讨
传递系数法的公式推理及应用注意事项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滑坡稳定分析传递系数法的两大类强度储备法(隐式解)和超载法(显式解)的详细推导过程及两类方法因推导方法的不同而在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滑坡;稳定分析;超载法;强度储备法1前言在滑坡治理中,传递系数法是计算折线滑面滑坡剩余下滑力和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亦称不平衡推理传递法。
按稳定系数寻求方法及静力平衡条件的差异,可将目前广泛应用的传递系数法分为两类,即强度储备法(隐式解)和超载法(显式解)。
由于传递系数法计算简单,并且能够为滑坡治理提供设计推力,因此在水利部门、铁路部门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家规范中将其列入推荐的计算方法。
超载法列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等,强度储备法列入《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从此方法创造以来,很多学者对该方法的计算精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同时工程界的有些同志也对该法提出了一些疑问。
本文试就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式推导进行一次梳理,同时对超载法和强度储备法的应用时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欢迎同行们讨论指正。
2传递系数法2.1传递系数法的假设传递系数法属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计算方法基于如下6点假设:(1)将滑坡稳定性问题视为平面应变问题;(2)滑动力以平行于滑动面的剪应力和垂直于滑动面的正应力集中作用于滑动面上;(3)视滑坡体为理想刚塑性材料,认为整个加载过程中,滑坡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一旦沿滑动面剪应力达到剪切强度,则滑坡体开始沿滑动面产生剪切变形;(4)滑动面的破坏服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5)剩余下滑力方向与滑动面倾角一致,剩余下滑力为负值时则传递的剩余下滑力为0;(6)沿整个滑动面满足静力的平衡条件,但不满足力矩平衡条件。
2.2传递系数法的推导第i条块的下滑力:。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方法二 : 计算基本公式如公式 ( 3 ) , 同时考虑地 下水 的影 响 由赵广 春等 , 所 列公 式 , 如下 :
,
r I l 一1
.
F s = — — —— — — —— — — — —— — — 丁— — — 上 一
{ { [ Wi ( ( 1 一 i ) C O S O L i — k s i n o t i ) 一 R D i 】 t a m p b i + c b i l i } Ⅱ‘ l P j ) + R
式( 9 ) 中: ^ y 一 水 的重 度 ( k N / m ) ;
h i 一 水 头差 ( m) ;
1 ; 一 水平 距 离 ( m) ;
B ; 一第 i 块段的水力坡度角 ( 。 ) 。
在计算范围内, 水 力坡 度 角 的 正切 等 于 水 流线
变化点的水 头差 ( h i ) 与水平距 离 ( 1 i ) 的比值 。计 算 方法 : 在 一个 条件 滑体 内水 力坡 度 角相 同时 , 取该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6 0 5 2 ( 2 0 1 3 ) 0 7— 0 o 2 0— 0 2
1 引言
Ti =W i s i n o t
( 2 )
边坡 治 理是 一 项技 术 复 杂 、 施工 难 度 大 的灾 害 防治 工程 , 而边 坡稳 定 性 分 析 又是 边 坡 治理 的前 提 和基 础 。 目前 边坡稳 定性 定量分 析有 以静 力学分 析 为基 础 的极 限平衡 分 析法 , 还 有 以一 定 的力学 本 构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摘要:传递系数法是一种较为常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其优点是借助于滑坡构造特征分析稳定性及剩余推力计算, 可以获得任意形状滑动面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滑坡推力,且计算简洁,本文简要地介绍传递系数法及其在某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传递系数法1.引言滑坡治理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灾害防治工程,而滑坡稳定性分析又是滑坡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有以静力学分析为基础的极限平衡分析法。
传递系数法是极限平衡分析法中的一种,又称不平衡推力法或折线法,它适用于刚体极限平衡边坡稳定性分析。
该法计算简单,能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且能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下滑推力的计算,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传递系数法简介2.1传递系数法属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 计算方法基于如下6点假设[1]::(1) 将滑坡稳定性问题视为平面应变问题;(2)滑动力以平行于滑动面的剪应力T 和垂直于滑动面的正应力a 集中作用于滑动面上;(3) 视滑坡体为理想刚塑材料, 认为整个加荷过程中, 滑坡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形, 一旦沿滑动面剪应力达到其剪切强度, 则滑坡体即开始沿滑动面产生剪切破坏;(4) 滑动面的破坏服从M oh r 一Co ul o m b 破坏准则, 即滑动面强度主要受粘聚力及摩擦力控制;(5) 条块间的作用力合力(剩余下滑力)方向与滑动面倾角一致, 剩余下滑力为负值时则传递的剩余下滑力为零。
(6) 沿整个滑动面满足静力的平衡条件, 但不满足力矩平衡条件。
2.2其计算式如下[2] :Fs在主滑剖面上取序号为i的一个条块,几何边界与受力如图1-1、图1-2所示。
其上作用有垂直荷载(Wi)和水平荷载(Qi),前者诸如重力和工程荷载等,后者为指向坡外的水平向地震力KCWi及水压力PWi等。
①基本荷载(仅考虑重力)第i条块的下滑力:第i条块的抗滑力:图1-1滑坡稳定计算力学分析图剩余下滑力:其中:稳定性系数为:图1-2滑坡稳定性计算力学分析图第n块的推力为:②组合荷载(主要考虑重力、静(动)水压力和地震力的作用)第i块的下滑力:第i块的抗滑力:稳定系数为:其第n条块的下滑推力为:式中:Ei-1:i-1条块作用在i条块的剩余推力;Ei:i条块剩余下滑力的反力;αi-1:i-1条块滑面倾角;αi:i条块滑面倾角;Ui-1、Ui+1:i条块水压力;Ui:i条块扬压力;Wi:i条块滑体重力;ci:i条块滑面内聚力;li:i条块滑面长度;φi:i条块滑面内摩擦角;PDi:作用于i条块的动水压力;βi:i条块所作用的动水压力(PDi)与滑动面之间的夹角。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边坡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传递系数法,该方法通过计算边坡内力传递的系数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本文将对传递系数法进行详细介绍,并说明其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步骤。
传递系数法是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机制为基础进行建模分析的一种相对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该方法假设边坡内力沿着边坡深度方向以一定的传递系数进行传递,通过计算边坡内力的传递系数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传递系数法的步骤如下:1.确定边坡的几何形状和土体特性:包括边坡坡度、坡高、土体的重度、内摩擦角、凝聚力等。
2.确定边坡的荷载作用:边坡承受的重力、水力、地震力等荷载。
3.计算边坡内力:利用边坡几何形状和土体特性以及荷载作用计算边坡内力。
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解析解法或试验数据等进行计算。
4.确定传递系数:传递系数是边坡内力在边坡深度方向传递的系数。
一般情况下,传递系数由试验数据确定,可以通过试验室直剪试验、剪切试验等得到。
5.修正传递系数:实际传递系数可能会与试验数据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6.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指标:根据传递系数计算得到的边坡内力,结合土体的强度参数和边坡的几何形状,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指标,如安全系数。
7.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计算得到的稳定性指标,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如果稳定性指标大于1,则边坡稳定;如果稳定性指标小于1,则边坡不稳定。
传递系数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够较快地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但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该方法假设边坡内力在深度方向上均匀传递,实际情况中内力传递可能存在非均匀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总之,传递系数法是一种实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边坡内力的传递系数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边坡的几何形状、土体特性和荷载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
滑坡稳定分析传递系数法的讨论
及公式推导中虚拟假定和现场实际之间的差别, 认为传递系数法是一种工程实用的计算方法, 其隐
式解如用得适当, 可以达到与 严格解 相近的效果。并指出, 简易方法逐步被更先进而实用的方
法取代是必然趋势。计算者应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现实和假定的差异及影响计算成果可靠性的因
素, 避免盲目性。
关键词: 滑坡; 稳定分析; 传递系数法
坡稳定性检算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的论文, ( 以下
简称 75 年文 ) , 规范编制组对公式做了适当修改 后列入了该 !规范∀。
75 年文 首先明确该法适用于计算近似于若
干平面组成的折线形滑坡, 并做下列基本假定:
( 1) 滑坡块体自身的互相挤压不计;
( 2) 滑坡系整体沿折线形滑面下滑;
( 3) 取 1m 宽的土 条作计算的基本断面, 其两
0 前言
传递系数法也称剩余推力法, 是我国科技人员 创建的滑坡稳定分析方法。该法的显式解由于方法 简单, 不需迭代, 可以手算, 而被长期采用, 先后 被列入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TJ21 - 77)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BG50021- 94) , 该 !规范∀ 修订为 ( GB50021- 2001) 版时, 从正文中 删除, 保留在 !条文说明∀ 中。近来, 有些学者对 该方法的计算精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表了 新的成果, 工程界的有些同行们也对该法提出了一 些疑问。笔者对滑坡稳定分析并无研究, 本文仅试 图对这个问题从历史到现实, 从基本原理到工程应 用进行一次梳理, 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并欢迎同行 们讨论和指正。
例, 与 Morgenstem Price 法比较, 认为传递系数法的
显式解比隐式解误差大得多, 且偏于不安全, 建议
边坡与滑坡稳定分析传递系数法若干问题探讨
2 传递系数法的稳定系数定义和所满 足的静力平衡方程
《勘察技术资料》第3期,题目为“滑坡稳定性检算 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当时署名为一机部勘测公司, 据顾宝和了解,作者为张苏民、张旷成二位。
1 方法提出和应用的回顾
Pi Pi1 i Ti Ri
Ti Wi sin i
Ri Ni tani ci Li
i cos(i1 i ) sin(i1 i ) tani
1 方法提出和应用的回顾
传递系数法用于计算滑坡推力,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以 前己在我国普遍采用。何时何人提出已无从查考。 1974年编制《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74)时列入了规范。后来规范修订,继续列 入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J7-89和GB50007-2002)。 传递系数法用于计算滑坡稳定性,最早见于1975年
1977年首次列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J21-77),后列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94)和(GB50021-2001)的《条文说 明》以及其他规范(如边坡规范和铁路方面的规范)。
隐式解法的稳定系数由下式试算求出: Pi Pi1 i1 Ti Ri / Fs
Ri j
Fs
i 1 n
j i n
Ti j
ji
Pi Pi1 i1 FsTi Ri
3 传递系数法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的表
达方式
第三讲: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几个问题分解
定 的 函 美国陆军师团法(条块间合力倾角坡
数 关 系 )度和滑面平均倾角相等)
罗厄法(条块间合力倾角与上一条块 坡面和滑面倾角的相等)
( 2 ) 瑞典圆弧法(满足围绕滑动面圆心的 适用土质滑坡,圆弧型滑
力 矩 平 力矩平衡,不考虑静力平衡和条块的 动面
衡 或 力 力矩平衡)
矩 平 衡 毕肖普法1(满足围绕滑动面圆心的 适用土质滑坡,圆弧型滑
Hoek楔体分析法(1974) 传递系数法(1977)
楔形滑面,各滑面均为平面,以各滑面总抗滑力和楔体总下滑力 确定稳定系数 圆弧或非圆弧滑面。条块间合力方向与上一条块滑面平行
(Xi/Ei=tgαi-1)
Sarma法(1979)
非圆弧滑面或楔形滑面等复杂滑面。认为除平面和圆弧面外,滑 体必先破裂成相互滑动的块体才能滑动,该方法以保证块体处于 极限平衡状态为准,确定稳定系数
半 精 静 力 平 传递系数法(假定条块间合力的作用 滑坡,任何形状的滑动面
确 条 衡 ( 条 方向平行于上一条块的滑动面)
分法
块间水 平作用 力与垂
Sarma法(假定条块间水平作用力与 垂直作用力之比满足摩尔--库仑定理, 垂直条分上限解法)
滑坡推力计算中传递系数法及其改进方法的探讨
以及 存 在 的 不 足 , 出 了一 种 改 进 的 传 递 系 数 法 。其 基 本 思 想 是 : 底 面 倾 角较 大 的条 块 , 提 对 当条 分 面 上 出现 屈 服 时 , 用 分 块 极 限 改 平 衡 法 确 定 条 分 面之 间 的作 用 力 , 假定 该 条分 面上 的水 平 推 力 不 变 , 剪 切 力 由 摩 尔 一 仑 准 则 确 定 。 并 对 改 进 传 递 系 数 法 进 即 但 库
取 平行 与垂 直土条 底面方 向力 的平衡 , 有
() 1
+ P —Q O c — W ia — P 1 o ( 1 一 O C S ̄ sn 一 s e一 一d ) c
N —Q ia 一W O c 一 P 一 i ( t1 f 一 0 ( ) sn C S ̄ 1 n a一 一d) s 2
应用 安全 系数 的定义 及 Mo rC uo h— o lmb准则 , 有
全 系数 小于 1 即分 界面上 的剪力 大 于 材料 的 容许 抗 ,
剪 力的情 况 , 显 然 不 能 满 足 由 Mo g n tr 这 n o sen提 出
T 一华 +( l 一 N 一 it  ̄ )ao nl
下 滑力 . 倾 角 为 a , 部为法 向反 力 Ni P 底 及切 向反力
。
1 传 递 系数 法 计 算 滑 坡 推力
传 递 系数 法 又称不 平衡 推力传 递法 , 该法是 我 国
工 民建 和铁路 部 门在 核算 滑 坡 稳定 时使 用 非 常广 泛
收 稿 日期 :0 70 —9 20 —70
行 了算 例 考 核 。
关 键 词 : 坡 推力 ; 递 系数 法 ; 块 极 限 平 衡法 ; 进 的传 递 系 数 法 滑 传 分 改 中 图分 类 号 : V2 3 2 T 2.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35 8 (0 7 0—9 20 1 7—7 1 2 0 )60 3 —3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边坡稳定性分析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本文以重庆新高路滑坡为研究背景,采用传递系数法,分析滑坡边坡的稳定性。
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该滑坡在两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并以此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准确的评价。
以表明传递系数法这一极限平衡分析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传递系数法,安全系数,滑坡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我国西南地区多为丘陵和山区,地层风化深度大,岩体结构破碎,滑坡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深,大量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活动中开挖切坡形成了很多的路堑边坡,更是加深了原有的滑坡危害。
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滑坡灾害事故,也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边坡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边坡的稳定性,避免滑坡灾害的发生。
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十分复杂,并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因此,想要对边坡问题进行准确地预测并解决边坡失稳引起的问题,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因素。
本文结合重庆市丰都县新高路滑坡工程,拟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
2工程简介新高路滑坡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新迁城镇所在地东侧后山,长江右岸岸坡地带,地理坐标X=3322255~3322490,Y=36486585~36486970。
新高路滑坡为沿基岩面滑移的土质滑坡,滑坡地带为集镇规划用地,在前缘施以切坡进行集镇建设时,形成临空,从而引发滑坡滑移,滑坡为一中型滑坡,滑坡处所地质环境中等复杂。
老丰石公路由南向北从勘查区侧缘及后部通过,金刚路南北贯通整个滑坡,新高路从滑坡侧缘通过,祥和路从滑坡前缘外侧通过。
滑坡稳定分析传递系数法若干问题探讨
’ G s u A Yu h
方玉树
( 后勤工程学 院 重庆 40 4 ) 0 0 1
摘
要
滑坡稳定性分析传递 系数法有隐式和显式两 种解法 。当前对这 两种解 法 的认 识在稳 定 系数定义 、 足 的静 力平衡 满
方程类型 、 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表达方式 、 稳定系数大小关系和稳定系数计算误 差等方 面存在着 不清楚或 不一致之 处。本文对 此逐一进行 了分析 ,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传递 系数法 解法 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分 析 条分法 传递系数法
1 引 言
在滑坡 防治工程 中, 传递系数法应用极广 J 。
它假 定条 间力 与上 一 土 条 底 面平 行 , 隐 式 和显 式 有 两种 解法 。 当前对 这两 种解 法 的认 识仍 有 不清 楚或 不一 致之 处 , : 如 隐式 解法 和 显式 解法所 采 用 的稳定 系数 定义 是 什么 ?其显 式解 法 中稳定 系数 显式 和剩 余 下 滑力 公式 是否 等效 ?其 隐式 解法 的稳 定 系数 是 否 只能通 过试 算求 出 ?隐式 解法 和显 式解 法稳 定 系 数 大 小关 系如 何 ?显式 解法 稳定 系数 是否 总是 比隐
维普资讯
JunlfE gnei el y or n i rgGo g ao e n o
工程 地质 学报
10 9 6/0 7 1 (5 -670 04— 6 520 /5 0 ) 0 -5 0
‘
关于滑坡稳定分析中传递系数法两种解法的探讨
关于滑坡稳定分析中传递系数法两种解法的探讨摘要:滑坡稳定性分析传递系数法有增大下滑力法和强度折减法两种解法。
当前对这两种解法的认识上有许多误区,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递系数法解法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传递系数法传递系数法,又名不平衡推力法或剩余推力法,它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立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能够进行具有各种复杂滑动面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所以在滑坡稳定分析和治理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许多国家规范[1~3]、行业规范[4~7]以及地方规范[8]都将其作为推荐方法。
传递系数法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增大下滑力法;另一种叫做强度折减法,本文就这两种解法的优劣做一些探讨。
1 两种解法的计算公式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增大下滑力法的这两种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时,其稳定系数表达式的形式相同。
2 两种解法优缺点的比较2.1 计算的简易程度增大下滑力的方法显式计算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强度折减法属隐式计算公式,需要进行迭代运算,计算较为复杂。
2.2 符合力学平衡的程度增大下滑力法中,只是将下滑力增大K倍,而没有将垂直于下滑力方向的自重分力也增加K倍,从这一点上看,增大下滑力的方法不符合静力平衡条件。
而实际上重力增大不仅使下滑力增大,也会使摩擦力增大,进而使抗滑力增大,因此增大下滑力方法也不符合工程实际,不宜采用。
强度折减法符合静力平衡条件。
文献[9]也认为强度折减法是较合理的,也符合滑坡受损破坏的实际情况,所以建议一般情况下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计算。
2.3 应用的广泛程度增大下滑力法被国内很多规范[1~8]所推荐,并形成了一套经过工程实践检验过的与之对应的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
在我国工程界被广泛应用。
强度折减法在国内工程中应用较少,也未被列入规范。
3 不同观点文献[10]认为稳定性计算时采用的强度折减法在国内均得到广泛应用,是适合的。
但在给定安全系数的情况下,所计算的推力偏小,与目前在考虑工程可靠度的基础上采用增大下滑力法的原则不一致。
关于滑坡稳定分析中传递系数法两种解法的探讨
244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学 术 论 坛传递系数法,又名不平衡推力法或剩余推力法,它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立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能够进行具有各种复杂滑动面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所以在滑坡稳定分析和治理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许多国家规范[1~3]、行业规范[4~7]以及地方规范[8]都将其作为推荐方法。
传递系数法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增大下滑力法;另一种叫做强度折减法,本文就这两种解法的优劣做一些探讨。
1 两种解法的计算公式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增大下滑力法的这两种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时,其稳定系数表达式的形式相同(图1)。
111111n i n n i j j i n i n n i j j i s T T R R F (1)其中1111n i i n ij i j(2)cos tan i i i i i iR W C L ii i W T sin 但是它们的传递系数表达式略有不同:强度折减法的传递系数为:11cos()sin()tan /i i i i i i sF 而增大下滑力法的传递系数为:11cos()sin()tan i i i i i i式(1)中,s F 为稳定系数;i W 为第i条块滑体所受的重力(kN);i 为第i条块滑面的内摩擦角(°);i C 为第i条块滑面的粘聚力(kPa);i L 为第i条块滑动面长度(m);i R 为作用于i条块的抗滑力(kN);i T 为作用于第i条块滑动面上的下滑力(kN);i 为第i-1条块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块段时的传递系数;1i 和 i 分别为第i-1条块和第i条块的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 两种解法优缺点的比较2.1计算的简易程度增大下滑力的方法显式计算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强度折减法属隐式计算公式,需要进行迭代运算,计算较为复杂。
2.2符合力学平衡的程度增大下滑力法中,只是将下滑力增大K 倍,而没有将垂直于下滑力方向的自重分力也增加K 倍,从这一点上看,增大下滑力的方法不符合静力平衡条件。
滑坡勘查治理时传递系数法公式中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川建筑第39卷1期2019.2滑坡勘查治理时传递系数法公式中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张良全(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730)【摘要】文章从传递系数法公式入手,通过具体滑坡现象,从滑面强度的一致性、滑面强度的确定来说明φi 的重要性;并从滑坡计算分析的角度问题来探讨分块问题即θi 的重要性。
从而指出充分理解关键参数,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分析,给出合理参数,这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以及更科学客观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一致性;滑面强度;滑块;传递系数法【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志码】A[定稿日期]2018-06-18[作者简介]张良全(1977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从事岩土研究。
国内外学者分析了滑坡的活动时间———同时性和滞后性,中国地质大学唐辉明教授分析了滑坡的敏感性,还有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滑坡推力情况,如陈祖煜等发展了三维的极限平衡法;郑颖人等介绍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应用以及不平衡推理法与Smartmat 的讨论;J.M.Duncan 综述了极限平衡法。
笔者通过现场实际对采用不平衡推力法(也就是传递系数法)时关键的几个参数进行了讨论,全面剖析和重新审视参数的合理性,对充分认识折线滑坡的计算公式和滑坡体的现状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
1传递系数法1.1传递系数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P I =T i -RI /k +P I -1ψi -1(1)该滑坡推力公式为隐式解法,即:RI =N i tan φi +c i l i(2)ψi -1=cos (θi -θi +1)-sin (θi -θi +1)tan φi +1/K(3)式中:φi 为第i 块段土的内摩擦角(ʎ);θi 为第i 块段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ʎ);P I 为第i 条块的剩余下滑力;ψi -1为传递系数(图1)。
图1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从式(1) 式(3)看出φi 和θi 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下面从滑面强度一致性、滑面强度的确定、滑体分块三个方面来论述。
传递系数法在降雨型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259·2020年第11期作者简介:梁润娥,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传递系数法在降雨型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梁润娥(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摘 要:传递系数法概念简单、易于掌握,可考虑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可作为稳定分析的首选方法。
文章针对具体工程实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天然和暴雨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可为滑坡的临滑预警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传递系数法;降雨型滑坡;稳定性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11-0259-02降雨型滑坡失稳主要是雨水入渗边坡使土体的非饱和区厚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升高、基质吸力减小、重度增大、抗剪强度降低所致[1]。
目前,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大致分为定性、定量及非确定性分析方法[2]。
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分析法、极限位移分析法、数值分析法,极限平衡分析法仍是工程实践中应用最早和最多的定量分析方法[2-3]。
文章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中经典的传递系数法对广东省茂名市一处滑坡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1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1.1 气象滑坡所处区域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2182.2mm ,年最大降雨量为2945.8mm ,日最大降雨量为707.6mm ,由热带风暴带来的降水尤其是强暴雨,是诱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1.2 地形地貌条件滑坡地处丘陵斜坡地貌,相对高差为95m ,坡度一般为20~40°,地表多被风化坡残积土所覆盖,植被较为发育。
1.3 工程地质特征勘查区分布的地层有元古代片麻岩和第四系坡残积层。
元古代片麻岩具片麻状构造,自上而下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片麻岩,全风化片麻岩遇水软化崩解,工程地质性能较差;强风化片麻岩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或碎块状,局部为长柱状,工程地质性能一般;中风化片麻岩,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一、绪论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对滑坡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滑坡稳定性分析是滑坡防治的基础,通过对滑坡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滑坡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损失。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力学原理的方法、基于土体力学的方法、基于地质力学的方法等。
传递系数法是一种基于土体力学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国内外学者在传递系数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由于滑坡场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研究成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传递系数法模型,对某滑坡场地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评价,为滑坡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内容包括。
评价该滑坡场地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传递系数法等。
技术路线如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某滑坡场地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数据;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场地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该滑坡场地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滑坡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滑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传统的地质力学方法逐渐发展到现代的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滑坡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地区滑坡场地的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建立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模型,以期为滑坡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滑坡场地的地质条件、历史灾害记录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滑坡场地的基本特征和潜在危险因素。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治理削坡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治理削坡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种类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滑坡治理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而在滑坡治理中,削坡方案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传递系数法作为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辅助滑坡削坡方案的设计。
本文将探讨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治理削坡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1. 传递系数法的基本原理传递系数法是一种基于变形传递关系的计算方法,它通过分析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推导出滑坡体上不同部位的变形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滑坡体上的各种参数。
传递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确定传递系数传递系数是指滑坡体上的某一参数变化与其他参数变化之间的比值关系,通常用符号k表示。
确定传递系数需要通过实测数据或现场观测结果进行,可以采用试验法、经验法或统计法等方法。
步骤二:建立变形传递关系根据已知的传递系数,建立变形传递关系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是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或其他特定的变形传递模型。
步骤三:计算目标参数通过已建立的变形传递关系模型,计算得到目标参数的数值。
这个目标参数可以是滑坡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各种变形参数。
基于以上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将传递系数法应用在滑坡治理削坡方案设计中。
2.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治理削坡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在滑坡治理中,削坡是一种常用的治理手段。
削坡的目的是通过切除滑坡体上部的土体,减轻滑坡的自重负荷,从而减小滑坡的倾覆力矩,改善滑坡的稳定性。
然而,削坡并非一刀切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滑坡体的变形特征、土体力学参数等因素进行设计。
在滑坡治理削坡方案设计中,传递系数法可以用于计算目标参数,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削坡效果。
通过已建立的传递系数模型,可以预测削坡后滑坡体的位移、速度等变形参数。
这个预测结果对于评估削坡的可行性、确定最佳削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传递系数法还可以用于指导削坡的具体工程设计。
在削坡施工中,需要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削坡的深度、坡度、坡面形状等参数。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stability based on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钱玲玲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摘要:以甘肃省临夏市某大型滑坡为例,通过分析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不同工况下滑坡 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了滑坡在天然状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及地震条件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 状态。 关键词:滑坡;传递系数法;稳定性 Abstract: Taking a large landslide in Linxia City,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andslide,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dslide body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using the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landslide is in the basic stable stat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n the understable ~ unstable state under heavy rain and earthquake conditions. Keywords: landslide;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stability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965(2019)03-0018-02
对用传递系数法求滑坡稳定系数的商榷--以万州太白岩中东段欠稳定斜坡为例
对用传递系数法求滑坡稳定系数的商榷--以万州太白岩中东段
欠稳定斜坡为例
易朋莹;唐红梅
【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3)001
【摘要】以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欠稳定斜坡用传递系数法求稳定系数为例,提出了牵引式滑坡的稳定系数达到稳定而还存在较大的下滑推力的矛盾.笔者在文中详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局部稳定系数法和逆向求解稳定系数法来判定该类滑坡稳定状况.
【总页数】4页(P78-80,89)
【作者】易朋莹;唐红梅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TU457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陡崖形成及长期稳定性初步研究--以万州区太白岩为例 [J], 唐红梅;王昌贤;陈洪凯;叶四桥
2.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天水柏林村黄土滑坡为例 [J], 李玲玲;王举平;朱斌
3.传递系数法在青海玉树“4·14”地震禅古村山体斜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 [J], 张盛生;田成成;张磊;贾升安
4.斜坡稳定性空间预测的模糊稳定系数法:以重庆市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为例 [J], 张欣海
5.单因素控制稳定系数法在滑坡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得楷;李保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作者:赵广春, 徐光黎, 苏爱军, 殷坤龙, 马霄汉, ZHANG Guang-chun, XU Guang-li,SU Aijun, YIN Kun-long, MA Xiao-han
作者单位:赵广春,徐光黎,殷坤龙,ZHANG Guang-chun,XU Guang-li,YIN Kun-long(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 苏爱军,SU Aijun(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湖北,武
汉,430010), 马霄汉,MA Xiao-han(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
北,武汉,430074)
刊名:
地球与环境
英文刊名:EARTH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5,33(z1)
被引用次数:3次
1.时卫民.郑颖人.唐伯明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探讨 2003
2.王建锋.Wilson H Tnag.崔政权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期刊论文]-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12)
3.苏爱军.冯明权滑坡稳定性传递系数计算法的改进[期刊论文]-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3)
4.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2
5.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143-200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2004
6.苏爱军湖北省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地质勘察与治理工程技术规定 2001
7.钱家欢土工原理与计算 1980
8.殷跃平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2001
1.许强.Xu Qiang传递系数方法中传递系数的影响因素探讨[期刊论文]-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5)
2.谭波.杨和平.TAN Bo.YANG He-ping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膨胀土路堑滑坡分析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公路
2006(4)
3.苏爱军.冯明权滑坡稳定性传递系数计算法的改进[期刊论文]-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3)
4.王永平.刘红星引入渗透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期刊论文]-人民长江2002,33(6)
5.赵华祥.周亦唐.李睿.杨科.ZHAO Hua-xiang.ZHOU Yi-tang.LI Ri.YANG Ke云南某二级公路牟村段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效果评价[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9)
6.张文成.文建华.明传学.ZHANG Wen cheng.WEN Jian hua.MING Chuan xue基于极值原理的边坡稳定分析不平衡推力法[期刊论文]-土工基础2009,23(4)
7.赵广春.徐光黎.苏爱军.殷坤龙.马霄汉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会议论文]-
8.李向全.周志超.刘玲霞.侯新伟.LI Xiangquan.ZHOU Zhichao.LIU Lingxia.HOU Xinwei滇西典型膨胀土滑坡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38(3)
9.于全发.刘福臣.张伟.YU Quan-fa.LIU Fuchen.ZHANG Wei双滑块折线边坡稳定分析[期刊论文]-水运工程
2009(2)
10.邓世平.王书英.张海燕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推力[期刊论文]-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12)
1.师邑.钟辉.尚存良狮子包滑坡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土工基础 2010(1)
2.李志华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内江科技 2008(1)
3.周海清.刘东升.陈正汉.张俊德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面指标反算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4.周海清.刘东升.陈正汉.张俊德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面指标反算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dqhx2005z100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