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精编版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观察法

第四章  观察法
指标描述法是指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 断标准做出规定。例如,“学习成绩”界定为某种标准化考试所测得的分数;“差生”界定为在标准化成就 测验中的分数低于个人智力所预测的成就分数或者两门主课不及格的学生。“幼儿意外伤害”可以界定为“伤 害后起码需要家长或老师进行简单处理;或到医疗单位诊治,诊断为某一种损伤;或需要因伤请假 0.5 天 以上(包括 0.5 天);或必须由家长、教师对受伤者进行紧急处置和陪护”。
二.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而进行的观察。如对幼儿饮食行为习惯的 观察,就可以选择每天的中午用餐的时间进行观察;对幼儿同伴合作与处理同伴冲突方式都 可以在幼儿游戏中的自然表现进行观察。 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有控制的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手段进行的观察。如在对幼儿自我控制 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设计一个人为的环境,在室内为幼儿提供了可爱的玩具和可口的食物, 告诉幼儿如果能在研究人员离开后不碰房间的玩具和食物,那么等研究人员回来就会给予更 大的奖励。然后研究者在双向玻璃后观察幼儿的表现。 2.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同程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和组织中,共同生活并参与日常活动, 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与活动过程。如 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参与观察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
边,靠近小凯,想和小凯一起玩,但小凯还是低头拼积木, 木十分感兴趣,注意力全
没理小强。
部放在了拼积木上。一点
玩了一会儿,小凯手上只剩下一件小熊衣服和小熊裤 也没注意到与周围小朋
子,他就去找小熊头,找不到,他又低下头继续拼积木。 友的交往。
12:03-12:08
小凯围着桌子拼积木,当靠近小丽时,抬头看到小丽拼的 小凯是一个比较会动脑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精]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精]
教师指定阅读:教师在某一时间内指定幼儿读物 的阅读,幼儿的阅读范围受到限制,而并非幼儿 自由的阅读。
幼儿阅读注意力观察记录表
时间 儿童代
活动类型

有目的阅读 无目的阅读 教师指定阅读
8:30- A
8:45
B
8:55- A
9: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9:15- A
9:30
B
(二)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明确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时距的数目。 时距: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
关。根据行为的持续程度、记录的简单和复杂的需 要以及观察者的疲劳程度而定。 时距的间隔: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取决于 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 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 时距数目: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取决 于观察多久的时间才能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三)选择记录方式
时间取样法的开放性、选择性、推断程度 是封闭性的而非开放性的 选择性程度很高 要求在观察的一开始就作推断或解释
二、时间取样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从观察过程中所需时间和精力来说,符合经济效益。观察者在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大量资料。 减少了观察者在判断和推论上的变异性,提高了观察者之间的内在信度。 能结合不同的记录技巧,如和描述性记录的方法相结合。
1 2 3 4 ……
旁观
单独
平行
联合
合作
观察时,在规定时间内对每个儿童每次观察1分钟, 同时根据操作定义判断每个儿童当时所从事的活 动类型,填入表。
帕顿通过对观察资料的分析发现:儿童的社会性行 为发展随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顺序性,即较小的 儿童表现出单独游戏多,以后逐步发展到平行游 戏,最后才是集体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4章抽样PPT课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4章抽样PPT课件

2021/3/25
授课:XXX
6
总体与样本
总体
2021/3/25
样 本
授课:XXX
样本统计量 例如:样本均 值、比例、方 差
7
(4)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 就是我们可以单独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基本单位 。 一个理想的抽样框的要求是,它应该尽可能地 与目标总体相一致。 一般而言,如果总体中的每个元素在清单上分 别只出现一次,且清单上又没有总体以外的其 他元素出现,则该清单就是一个完备的抽样框 。在完备的抽样框中,每个元素必须且只能同 一个号码对应。
▪ 本次调查以湖北的宜城市和荆门市的部分乡镇的 移民为总体,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由
于该项调查的指导者王茂福教授对宜城一带较熟 悉且得到荆门地区移民局的热情支持,所以我们首
选了这两个地区。此次调查总样本为427人。 其中宜城市为328人,占总样本的55.7%,荆 门市为189人,占总样本的44.3%。
▪ 其他类似的偶遇抽样还有: ▪ 在街口拦住过往行人进行调查;
▪ 在图书馆阅览室对当时正在阅读的读者进行调查; 在商店门口、展览大厅、电影院等公众场所向进出 往来的顾客、观众进行的调查;
▪ 利用报刊杂志向读者进行调查;
▪ 老师以他所教的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的调查等 等。
2021/3/25
授课:XXX
授课:XXX
19
实例:“丹江口水库移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载《社 会》2002年6月,作者:陆青华。
▪ 这次我们调查的对象是1978年前因丹江口水库工 程而迁出的移民,着重是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 对移民生活的满意程度,希望通过对移民们生活中 这一敏感而又关键的问题的把握,为改善移民工作 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操作练习】
1.操作下定义 很新概念 分类定义 2.观察表格设计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操作性定义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婴幼儿对其他人大喊 大叫,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并伴随拍、推、 踢、戳及用东西打人的行为,以及破坏物 品的行为。
序号 1 2 3 4 类别 操作性定义 破坏物品 踢桌子、扔玩具、破换玩具等 攻击他人 推、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人 语言辱骂 用不文明的言语辱骂其他人 乱发脾气 冲他人哭闹、尖叫、踢打、扔东西
【例如】
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 是指两岁以上婴幼儿经常有吸吮手指、衣 角、或是被角等行为。 幼儿同伴交往: 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 的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 信息,沟通情感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例如】
【练习】
社会性游戏操作性定义
游戏类型 操作定义
无所事事 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玩弄自 己的身体,走来走去,爬上趴下,东张西望。 旁观 观看他人游戏,有时凑上来跟玩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 主意,但自己并未直接参与游戏。 单独游戏 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平行游戏 在同一个地方玩,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
时间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 间隔由两种: 规律性间隔, 随机性间隔。 时间间隔:事先确定观察时间,选定具体时段, 用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观察。 例如: 每周一、三、五下午3~4点,对大班10名幼儿 每名观察6分钟,持续6周。
使用条件


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 只适用于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行为; 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 和时间等; 必须对观察的行为与事件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 应当制定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第四章 取样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第四章 取样的方法
时间取样法使用符号记录表。当观察使用符号记录 表时,原始资料就流失了。 说法二:开放性方法
如果将封闭性的符号记录与开放性的实况详录 法或事件取样法合并使用,即通过改变记录形式、 保留行为发生的原始资料,由此改变时间取样法的 封闭性、使其成为一种开放性的记录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改)
时间
儿童 是否出现 攻击性行为 对行为的描述 代号 攻击性行为 发生的频率
9:00-9:06 1 √
2
9:06-9:12 2 ×
1、用脚踢其他两个小朋 友搭的积木
2、用手推旁边的小朋友
9:12-9:18 3 √
1
9:18-9:24 4 ×
和同桌抢夺玩具,嘴里说: “我先拿到的”
9:24-9:30 5 √
2
……
选择性 推断性
时间取样法的选择性程度很高,因为它不像实况详录 法是对所有行为及情景的记录,只是在某段时间内捕 捉事先选定的行为。
8
2月23日
开始记录时间 结束记录时间 行为是否发生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备注 王成 李俊、张艳 陈东、张艳、王成 李俊
时间取样法要求在观察的一开始就要做出推断或解释, 因为在观察的当时,观察者必须要决定是否记录该行 为,即是否将那个行为归在预先确定需要观察的某一 特定的行为类别中。

第四章观察法

第四章观察法

2.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与日记法同是描述性的,但 它不像日记法那样连续记载儿童的新行为 的发生、发展,而是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 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 轶事记录法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特殊 的情境,不需要特殊的步骤。这种方法无 一定框架,简单易行。
3.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法是对自然发生的顺序事件或 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作连续不断的记录,其 记录要求描述足够详细精确和有足够完整 的情节。此外连续记录法观察时间通常为 一天、半天。一般比轶事记录法更完整。
例:
②事件取样
事件取样顾名思义是以事件为单位进行 观察,是研究特定类别的完整行为事件, 它的测量单位是行为本身而不是人为的 时间间隔。
儿童的争吵行为观察
➢ 戴维在秋季和冬季4个月的时间内,观察幼儿 在自由游戏阶段中所发生的争执行为,观察对 象是2~5岁的19名女孩和21名男孩。并预先 确定所要记载有关争吵的6种类别:①争吵的 时间长度;②争吵时发生的情况;③争吵时出 现的行为;④争吵时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 ⑤结果如何;⑥后果如何。即按争吵发展的过 程,把争吵分为6段或6类来记录。他共花了 58.75小时,观察记录了200个案例。
2.非参与观察
(二)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
1.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事先制定好观察计划并严格
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
2.无结构式观察
无结构式观察是指对观察的内容、程序事
先不作严格规定,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
的观察。
(三)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1.直接观察:直接通过感官考察各种心理 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有关科学资料的一种方 法
1.取样观察法的操作程序
①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 ②给每种类别下操作定义 ③设计记录表单

第四章 观察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 观察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观察法第三节观察的类型(p70)本章说明了观察法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介绍了观察法的几种主要类型,讲述了观察法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记录阶段的内容及方法,指出了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做了简要的评价。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掌握观察法的类型、实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等.前课复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简单回顾观察法的涵义,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地位,观察法的基本原则等。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s)是指研究者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物体或事件进行系统感知观察并记录、分析有关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运用观察法要遵循的原则: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要有一定地知识准备,观察记录要系统、准确,正式观察之前要先进行预观察。

讲授新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者们将观察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直接观察:是指对当前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间接观察: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追溯和了解过去的社会情况和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

实物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

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内幼儿园阅览室中哪些书籍磨损严重,由此看出这一时期幼儿的阅读倾向;间接观察法比较复杂,需要观察者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时还需要有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也可能发生种种误差。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间接观察法应用很少.2、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根据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不同)自然观察是在一般的日常现实生活场景中,观察行为或事件的自然发生与进程。

简单举例说明:在幼儿园中观察一个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可以从幼儿入园至午睡或从下午起床至离园作观察。

第四章 观察法

第四章 观察法

指标、几个主要时间和场合等等对象上,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观察的目的。

3. 客观性即要使观察所获得的现象和过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观察所获得的事实材料是认识事物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获得事实材料的观察是否具有客观性的品质。

观察中获得的结果,实际上是观察者通过观察手段对观察对象的现象或过程的一种反映和描述。

科学的观察就在于观察的客观性。

首先,要确保观察在自然存在条件下进行,绝对不能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这样才能得到自然条件下的真实情况,否则所得到的事实材料反映反常的情况,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观察,这就有可能使观察对象预先考虑给予观察者以一定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对观察者的陌生感,以尽量控制观察对象的异常状态。

例如,某校对一名曾经失足的女学生进行观察。

尽管失足已成为过去,又从工读学校回到原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但是,她的心灵已受到严重的创伤,对生活失去希望。

为了唤起她的生活信心,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较为系统的教育措施。

同时进行教育措施与激发自信心相关性的研究。

一方面绘制了为时一年的教育措施序列表,另一方面派两名好学生,与她生活在一起,进行一年的观察,绘制出她情绪升降变化的曲线图。

在被观察者保持自然常态的情况下,观察记录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然而,由于观察者的不慎,被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被跟踪观察,一下子情绪变化的曲线就变得毫无意义,已经获得的教育效果也几乎化为乌有。

观察只好终止。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好不容易,她才恢复了常态。

其次,观察要如实地反映现实情况,观察者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否则就会掩盖了对观察对象的情况的真实反映。

观察要取纯客观的态度,不许有丝毫主观的偏见搀在心头,若有一点,所观察的便会走了样子了。

第三,观察要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进行,要对观察的现象或过程进行反复的观察。

一方面是被观察的现象或过程只有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观察才有客观性。

第四章观察法

第四章观察法


1.取样观察法的操作程序

①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 ②给每种类别下操作定义 ③设计记录表单
①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

分类是取样法的关键。科学分类要作到:


第一,分类要详细、明确、具体。
第二,分类的各类别应包罗无遗、互相排斥。
②给每种类别下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或可 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对类别作的界 定。 因此对不明确的或理解可能产生岐义的 类别都应下操作定义,以保证不同观察 者记录的一致性。

数字等级法 图表评价法 语义类别法 强迫选择法
1.数字等级法
某一个数字代表某一种行为的 程度,观察者对被评价的行为选定

最适合的数字。
2.图表评价法

表评价法不是用数字代表某种行为,而 是让观察者沿着一条看得见的量表(横轴 或竖轴)从高到低迅速地作出评价记录。
有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图这样的评价儿童迟到的图形量 表,评价者在相应的项目上打上圈。
儿童的争吵行为观察

戴维在秋季和冬季4个月的时间内,观察幼儿 在自由游戏阶段中所发生的争执行为,观察对 象是2~5岁的19名女孩和21名男孩。并预先 确定所要记载有关争吵的6种类别:①争吵的 时间长度;②争吵时发生的情况;③争吵时出 现的行为;④争吵时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 ⑤结果如何;⑥后果如何。即按争吵发展的过 程,把争吵分为6段或6类来记录。他共花了 58.75小时,观察记录了200个案例。
(二)取样观察法

取样法不同于描述性方法,它不是详细地描述 行为或事件。取样法的特点是对观察的行为或 事件进行分类,把复杂的事件或行为转化为可 以数量化或可限制的材料来进行记录。 例如,考察教学质量,可把教学质量分为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态等类,这样 笼统的教学质量就转化为了可限制的材料,从 而能作出量化的观察记录。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一日生活点滴记录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一日生活点滴记录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一日生活点滴记录】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察方法,它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行为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

本文将从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定义、方法、实施步骤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大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观察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定义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通过对幼儿在特定时间段内活动、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以此来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个性特点。

它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加客观地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点滴,为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方法实施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观察的时间段:通常可以选择上午或下午的课堂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活动时间等作为观察的时间段。

2. 制定观察记录表:在观察过程中,需要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的方式,记录幼儿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活动、行为和表现。

观察者要尽量客观、细致地记录幼儿的一举一动。

3. 观察记录的分析:观察记录完成后,需要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

四、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意义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特点,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还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情绪变化和发展状况,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观察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点滴,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幼儿。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帮助。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为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的依据。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不是详细地描述行为或事件,而是缩小范围的聚焦观察。

取样观察法首先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等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将其转化为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其次,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方式对每种类别进行界定;最后,根据类别设计出记录表,从而便于记录。

取样观察法大致有四种。

(1)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是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1。

它是常用的观察法之一,用于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等2。

时间取样法又分为连续时间取样法和非连续时间取样法。

连续时间取样是指观察者依次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观察并记录行为。

非连续时间取样是指观察者在前一个时间间隔内等待目标行为的出现,然后在接下来的那个时间间隔里记录在先前间隔内出现过的行为3。

时间取样法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确定观察的总时间。

第二,确定若干观察时段。

第三,作出所要观察的行为或现象的操作性定义,制定观察表格。

第四,实施观察,并作好记录。

第五,整理观察资料,并作出研究结论。

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设计观察的主要指标有:①规定时间内某种行为是否出现及出现的种类;②规定时间内行为发生的频率;③规定时间内行为的持续时间。

例如,国内某著名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相互作用记录表4,笔者觉得也可以划归为时间取样法,现联系时间取样的具体做法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确定观察时间是某一堂课。

其次,对被观察对象的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分类,据此设计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大类,十种具体表现:(l)教师讲话,学生听讲。

讲话的内容包括:①接受或澄清学生的意见;②表扬或鼓励;③补充或扩展学生的意见;④提问;⑤讲授教材;⑥提示或提要求;⑦批评或制止学生的不当言行。

(2)学生讲话。

内容包括:⑧回答老师的问题;⑨自发谈话,包括向教师发问及同学间的交谈。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


这3种描述方法的记录都要求:写得具体、 不要归纳或用抽象形容词和副词,要设 法写出具体行为,要设法停留在最小可 能的推论层次上。尽可能地避免用个人 自己的描述词和解释词来作为观察者的 描述词和解释词。要设法掌握一个人的 原始行为发生情况,不要对当时的情况 作最后判断或评价。
(二)取样观察法


1.隐蔽观察

蔽观察即在隐蔽观察者身影的情况下进 行观察。


隐蔽观察有几种不同的途径: 使用单向玻璃或单向镜观察 使用录音、录像设备 身体直接隐蔽 观察者融合于观察背景中
2.适应观察

是观察融合于背景中的另一种方式。即 在记录资料前,观察者已成为环境中的 一部分,不再引起被试的注意。
③设计记录表单
为方便记录,保证记录的速度,应先设 计好简便易行的记录表单。观察者观察 到相应行为就在相应栏目中打勾或作符 号。 下表是我国研究者观察“教师课堂言语 行为”的记录表单:

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指向学生个体)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单设计得是否科学相当重要。 国外学者曾设计了“观察学前同龄儿童 相互影响”的两种记录表单。请比较哪 一种更客观、更便于操作?不同观察者用 哪种记录表单,其记录更会趋向一致?

1.日记描述法 2.轶事记录法 3.连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是一种记录连续变化,新的 发展或新的行为的观察方法。它是一种 纵向记录,通常在一较长的时间阶段中 重复观察同一被试或同一组被试。
日记描述法的不足
①样本太小,从一个或几个对象身上观 察到的内容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②选择被试和观察带有偏见,因往往是 选择身边的、亲近的、接近的作为观察 对象。 ③观察时间长,费时、费精力。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分析
从观察记录资料中,可以得知,于欣的告状行为是 因为受到他人的欺侮,以至于产生了因为“物品争夺” 的告状行为,但就此告状行为而言,于欣并不是为了 要取得老师更多的注意,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解决 问题。同时于欣更是因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必 须请出有权威的老师出面来帮助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必须先了解伊珊抢书的动机,是因 为书籍提供不够多元所造成的,还是因为伊珊个人因 素所造成的。
2
喜欢说 以“不高兴”或“我不要”作为应对,拒绝 “不” 配合家长让做的事情。
社交能力 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自我评价过高,在
3 差的孤立 团队活动中总想胜人一筹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者 缺乏社会交往规则意识、能力,从而被孤立。
4
挫折容忍 力低
学习、生活较为平顺,始终在顺境中成长, 一旦碰到困难或挫折则心理承受力低,以哭 闹、发脾气或拒绝参与活动来宣泄情绪。
上述这些可能因素,都必须要在已经记录 的观察资料中寻求佐证。若没有足够的佐证 材料,则观察者或老师就必须依照上述分析 的可能因素,再次对伊珊进行观察,辅导伊 珊改变行为,也可以解决于欣的告状行为。
整理课件
44
频率记录法
记录时常把观察时间分为若干段,在每一 时段中记录某重行为类型,观察工作结束后, 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计的各类行为频率加以 分析。 方式:打“√”或划“正”字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与 影响
2
3
……
整理课件
36
幼儿任性行为记录表(横向表)
儿童编号 发生背景 行为类别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与影响 持续时间 备注
持续时间
整理课件
37
整理课件
38
整理课件
39

幼儿园练习取样观察法案例

幼儿园练习取样观察法案例

幼儿园练习取样观察法案例
观察坏境: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亮亮(化名)小朋友是个乖巧的孩子,可是对他来说,中午进餐速度很慢,我去看的时候碗里的饭几乎都没动。

我从家长那了解到亮亮在家里吃饭都是由大人喂的,且吃饭时还挑食。

希望老师能纠正这一坏习惯。

观察项目:亮亮每天吃饭时的表现
观察案例实录:吃饭的时间到了,我有意识地先给亮亮少盛了一点饭。

他含了一口饭在嘴里半天也不咽下去,那一勺饭还在嘴里。

我走到他身边,有意识地说:嗯,亮亮小朋友今天自己吃饭了,真不错。

亮亮马上把那一口饭咽了下去,又挖了一勺并对我看着。

我马上用眼神对他鼓励,并点了下头。

在我的关注下,很快一小碗饭就吃完了,也吃光了自己的菜,并学着其他小朋友,主动要求添汤。

我马上又对他进行了表扬,并亲了亲他的小脸蛋。

分析:
1.孩子刚进幼儿园,过分的依赖大人,吃饭进餐缺乏主动性。

2.关于幼儿吃饭问题,要与家长多交流,了解一些在家情况。

措施:
1.开始的时候给孩子少盛点饭,消除孩子对饭多的恐惧。

2.多鼓励,及时表扬,增强孩子自信心。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之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
——观察法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观察? 二、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 三、观察的要素 四、观察的要求 五、运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基本程序 六、观察法运用举例 七、观察的方法 八、观察的类型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主要是指人们利用各种感觉器官的 作用,根据一定的目的或要求.自觉地 从周围环境中感知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 发展变化的特点,从而获得信息的活动。

(一)非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指观察者在完全自然的场 所或状态进行观察,不人为地创设情境。 即观察者在观察中不期待任何特定行为, 而仅当行为发生时进行观察,并记录下 来。因此此类观察获得的资料通常只能 作定性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观察者身影的 出现会极大地影响被试的反应。1977年有研究 者(White)指出:“即使在实验室环境中,观 察者身影出现也会显著地减少被试的活动”。 观察的根本特征就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被试的 行为。 因此如何减小被试对观察的意识,观察到被试 的真实行为?为避免观察者的身影出现,现已 有几种无结构的自然现象被通常采用,具有不 同成功的程度。


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纯粹自然观察的不足, 能观察到某些在自然环境中不易或不可能观察到的一 些现象。 例如要观察幼儿对陌生成人的反应,在公共场所是难 以辨认哪个人对于某个小孩是陌生的。但采用结构式 观察就能进行这样的研究。

有研究者曾设计了一间标准的“生活房间”环境,把一岁儿童与他 们的照顾者带人房间,观察照顾者—儿童的相互影响(用单面镜观 察)。观察者获得了学步孩子对一个新环境反应的记录,即儿童要照 顾者走多远,愿意探索的程度,如何频繁地返回到照顾者身边,取 得触觉的、视觉的或口头的同意。然后在同一环境中,一个儿童不 熟悉的成人进入房间一定时间后,记录儿童对生人的反应。

时间取样观察法-小学生课堂时间取样之欧阳育创编

时间取样观察法-小学生课堂时间取样之欧阳育创编

一、观察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其发生频率
二、观察对象:
13学本的5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三、下操作定义:
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1)主动提问并回答老师的问题(2)记课堂笔记(3)课堂上和同学讨论问题。

四、时间取样:
观察时间:1周3次;9:00—9:25;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观察50秒,记录10秒)
五、绘制表格:
六、填写检核单
七、进入现场
八、分析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主要是投在现成知识的记录与记忆中,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的频率较低,整体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与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观
观看他人游戏,有时凑上来跟玩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 主意,但自己并未直接参与游戏。
单独游戏 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平行游戏 在同一个地方玩,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
联合游戏 在一起玩相同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组织与分工, 做自己想做的事。
合作游戏 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承担角色任务,互相帮助。
对幼儿园儿童在自由活动时间内发生的争执 事件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对象为40名2-5岁 的儿童,其中男孩19人,女孩21人。观察 过程是等待争执事件的发生,直至行为停止, 全程记录。具体包括:
采用“间歇——观察——记录”的方式 例如:
每一名儿童观察6分钟,1分钟观察,一分钟记录, 一分钟间歇,重复上述过程。
(5)行为分析
整理观察记录资料; 撰写观察分析报告。
(5)行为分析
【操作练习】
1.操作下定义 很新概念 分类定义 2.观察表格设计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操作性定义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婴幼儿对其他人大喊 大叫,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并伴随拍、推、 踢、戳及用东西打人的行为,以及破坏物 品的行为。
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
【例如】
表1 幼儿规则意识操作性定义
类型 行为类型 编号
操作性定义
A类型 自主式规则意识 能自觉遵守规则,如:自觉排队,遵守 游戏规则
B类型 自我中心式规则 为了自身的行为而忽视某些规则,如:
意识
上课随便说话、下位
C类型 指责性规则意识 指责他人违反规则的行为,并要求他人 改正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定义: 取样观察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抽取部分
对象为样本或抽取被观察者的“目标行为” 进行观察,然后以样本或目标行为的结果 推论总体状况。
行为的操作定义
“行为”是事先设定的
操作性定义: 对必须观察或测定的行为或现象给予具体
详细的说明、规定,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 测量与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即观测指标。
每周一、三、五下午3~4点,对大班10名幼儿 每名观察6分钟,持续6周。
使用条件
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 只适用于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行为; 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
和时间等; 必须对观察的行为与事件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 应当制定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
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 (1)确定目标行为
婴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外显的 行为。
【例如】 幼儿规则意识
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
(2)对目标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
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婴幼儿行为 进行描述,将抽象的行为转换成较为直观的、可 观测行为描述。
【例如】 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按照老师或同伴一起制定好的规则做出相应 的行为,对他人没做到或破坏规则表示不满。
时间取样观察法
1. 含义
时间取样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 标准来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 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
刘老师准备从上午9:30到11:00之间,观察自 己班上15名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一 共观察的时间是90分钟。 她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在15名幼儿身上,即每名 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
另外,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刘老师准 备在一个星期内,反复这个过程3次。观察结束后, 每名幼儿共有3次、每次6分钟的行为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 间隔由两种: 规律性间隔, 随机性间隔。
时间间隔:事先确定观察时间,选定具体时段, 用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观察。 例如:
时间取样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局偶代表性的
资料,省时省力。 可以确定行为、事件发生的频率,借此探
讨教育的作用。 可以取得量化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从
而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缺点
只适用出能保留
行为的具体内容,行为过程及性质。 不能保留行为发生的顺序,难以揭示行为
序号 类别
操作性定义
1 破坏物品 踢桌子、扔玩具、破换玩具等
2 攻击他人 推、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人 3 语言辱骂 用不文明的言语辱骂其他人
4 乱发脾气 冲他人哭闹、尖叫、踢打、扔东西
幼儿攻击性行为记录表
时间 儿童
攻击性行为类别
序号 破坏物品 攻击他人 言语辱骂 乱发脾气
9:00-11:00 1 正
规则意识行为类型
A类型
B类型 C类型








社会性游戏观察记录表
游戏类型 无所事事 旁观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被观察的儿童 ①②③④⑤⑥
1
2
3
4
5
6
……
时间间隔可以是:10秒钟观察,10 秒记录,等40秒观察下一名儿童。
(4)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形式:
查核记号,打钩记录行为是否出现; 记录记号,划”正“等,记录在限定的时间间隔 内,行为出现的次数或频率。
的因果关系。 将贯穿行为分解为若干成分,破坏了行为
的完整性,难以识别行为的相互关系。 行为类型的建构,容易带有主观偏见。
第二节 事件取样观察法
1.事件取样法的概念
从被试多种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 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 观察的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
【案例1】达维的幼儿争执事件
(3)制定观察记录表
表2 幼儿信息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是否为独 父母是否 教养方式 生子女 离异
李宜恒 男 四岁 否
否 父母教养
(3)制定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日期
观察时间
8:00-8:20 5.22 9:00-9:30
10:00-11:00 8:00-8:20
5.23 9:00-9:30 10:00-11:00
【例如】
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 是指两岁以上婴幼儿经常有吸吮手指、衣
角、或是被角等行为。 幼儿同伴交往:
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 的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 信息,沟通情感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例如】
【练习】
社会性游戏操作性定义
游戏类型
操作定义
无所事事 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玩弄自 己的身体,走来走去,爬上趴下,东张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