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的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定稿]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c616f30c22590102029df2.png)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82ac1336c1eb91a375dfa.png)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肺胀的健康教育
![肺胀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e3450cf78a6529647d531a.png)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
临床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舌发绀,心慌浮肿为主证。
病位在肺涉及心、脾、肾。
临床辨证:寒饮束肺、痰湿壅肺、痰热郁肺、痰蒙心窍、肺肾气虚证。
一、一般护理(1)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等刺激性气味。
肺肾气虚应保暖防寒,痰热郁肺室温宜凉爽,痰湿壅肺室内湿度应偏低。
(2)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卧位,注意防压疮,病情缓解或轻症可适当活动,不宜过劳。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应记录出入量。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病情恶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6)遵医嘱服药,不可自己买药服用,中药汤剂宜温服。
二、用药护理(1)按时服药,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服中药时要温服,中药冷了应该煮沸待其温了再服用,不可加至半温时就服用。
服西药时,剂量要准确,避免少吃,更不可多吃。
如出现不良反应如胸闷、气促、面色苍白、乏力等应立即停止服药,及时就诊。
(2)不可自己买止咳化痰药服,避免意外发生,如需用药,请医生开处方。
三、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寒饮及阳虚者忌生冷水果;痰热盛者可饮茡荠、果汁、梨汁等清热化痰之品;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低盐或无盐饮食;多汗者给含钾的食物如红枣、山楂;纳差者应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鼓励患者多进食,神昏者给鼻饲饮食。
四、食疗方(1)薏米杏仁粥配方:薏米30克,杏仁10克(去皮),大枣10颗冰糖少许。
制法:将薏米和大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熬熟加入少许冰糖即可。
功效:祛湿化痰止咳。
用法:每日1次,作晚餐或作点心服食。
(2)菠菜猪肉饺子配方:主料:小麦面粉1000克辅料:菠菜1500克,猪肉(瘦)500克,人参10克调料:大葱20克,姜10克,胡椒粉1克,花椒粉1克,酱油20克,香油5 克功效:补脾益肾、润燥平喘之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喘的肺气肿患者食用。
中医科肺胀病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科肺胀病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30cb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4.png)
中医科肺胀病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学认为,肺胀病是由于肺气郁结、湿热积聚、痰浊阻滞等原因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
常见症状有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
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和中医药治疗。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中医科肺胀病的诊疗方案。
辨证论治
1.肺气郁结型
特点:胸胁胀闷、不舒服,嗳气呕恶、哑音、口苦。
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疗: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方剂有木香理气丸、柴胡疏肝散等。
2.湿热积聚型
特点:胸胁痞闷,闷热,喜喝凉水,口苦口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宜清热利湿,通气化痰。
常用方剂有葛根芩连汤、半夏泻心汤等。
3.痰浊阻滞型
特点:胸痞气滞,声低不爽,咳嗽稠痰,舌苔腻,脉滑。
治疗:宜化痰止咳,行气宽胸。
常用方剂有止咳化痰汤、千金止咳散等。
中医药治疗
1.祛痰止咳药物
常用药物有半夏、紫菀、白果、川贝等。
可以疏散痰浊,减轻胸闷、咳嗽等症状。
2.理气化痰药物
常用药物有木香、枳实、香附、柴胡等。
可以疏肝理气,化痰开窍,改善胸闷、气喘等症状。
3.清热利湿药物
常用药物有葛根、芒硝、黄连、泽泻等。
可以清热利湿,改善口苦口干、闷热等症状。
4.活血化瘀药物
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丹参、当归等。
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胸痞、哑音等症状。
总之,中医科肺胀病的诊疗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并结合中医药治疗。
肺胀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肺胀的中医辨证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ca531af524de518964b7dc9.png)
肺胀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定义】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涎壅盛,甚则面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
【范围】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老年性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肺胀是由于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以致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敷布障碍而形成。
因此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兼及它脏。
现将其病因病机分述于下:一、病因1.肺系疾病日久,或迁延失治,肺气郁阻,气道滞塞不利,肺脾心肾俱损,而形成肺胀。
2.过度吸烟、酗酒、纵欲、劳极、忧伤,加之反复感冒,损伤肺脾肾心,可诱发肺胀。
3.年迈体弱,又加频繁的外感内伤,肺脾肾心受损,往往造成肺胀喘满。
4.禀赋不足,肺脾肾心素虚而导致本病。
二、病机1.发病本病多由慢性肺系疾病积久而成,隐袭发病,病程较长,在其发病过程中,痰浊、水饮与血瘀起重要作用。
若素有脾肾阳虚,脾阳虚则失于温化,肾阳虚则失于蒸化,水津停滞而生痰,痰从寒化而积成饮,水饮内停,复感风寒外袭,则寒饮相搏,上射迫肺,气滞于胸,肺失敛降而为肺胀;肺脾虚弱者,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水津停滞,痰浊内生,壅阻于肺,壅塞气道,亦为肺胀;若痰浊素盛,久则痰从热化,痰热相搏,郁遏肺气,清肃失司,肺气上逆。
甚则痰气交阻,阳气闭塞,痰蒙神窍,或痰热内盛,热甚动风,则病情危殆。
若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肺失畅,则血郁为瘀,瘀阻血脉,痰浊、水饮、瘀血相互为患,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病位在肺脾肾心,亦可及脑与肝。
肺胀的病变首先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化生宗气以贯心脉;又宣发和肃降,布散津气营养全身,通调水道以利三焦。
若久病喘咳,肺失宣肃,气滞胸中,甚或痰饮水停,瘀血内阻,发为肺胀,痰饮内停则伤脾,肺失宣降则肾失摄纳,故继则影响脾肾,痰饮瘀血内阻后期又可及于心,甚则及脑,痰蒙神窍,或引动肝风。
【中医有治法】肺胀
![【中医有治法】肺胀](https://img.taocdn.com/s3/m/485f2a9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c.png)
【中医有治法】肺胀肺胀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导致肺管不利,⽓道不畅,肺⽓壅滞,胸膺胀满为病理改变,以喘息⽓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紫绀,⼼悸浮肿,甚⾄出现昏迷,喘脱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肺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患者的健康与⽣命,寻求防治本病的有效⽅法是⽬前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阔的前景,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待进⼀步发掘与提⾼。
肺胀的病名⾸见于《内经》。
《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喘咳”。
《灵枢·经脉》说:“肺⼿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喘咳。
”指出了本病虚满的基本性质和典型症状。
汉代《⾦匮要略》还观察到肺胀可出现浮肿,烦躁,⽬如脱等症状,认为本病与痰饮有关,开始应⽤越婢加半夏汤、⼩青龙加⽯膏汤等⽅药进⾏辨证论治。
隋代《诸病源候论·咳逆短⽓候》记载肺胀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逆,⽽肺本虚,⽓为不⾜,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也”。
可见隋代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刻。
后世医藉多将本病附载于肺痿、肺痈之后,有时亦散见于痰饮、喘促、咳嗽等门,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和发展。
如⾦元时期,《丹溪⼼法·咳嗽》说:“肺胀⽽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碍⽓⽽病。
”在病理上充实了痰瘀阻碍肺⽓的理论。
清代.《张⽒医通·肺痿》说:“盖肺胀实证居多。
”《证治汇补·咳嗽》认为肺胀:“⼜有⽓散⽽胀者宜补肺,⽓逆⽽胀者宜降⽓,当参虚实⽽施治。
”提⽰肺胀应当分虚实辨证论治。
根据肺胀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西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肿和慢性肺源性⼼脏病,也见于⽼年性肺⽓肿,当这些疾病出现肺胀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进⾏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每因复感外邪诱使本病发作加剧。
1.肺病迁延肺胀多见于内伤久咳、久喘、久哮、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逐步发展所致,是慢性肺系疾患的⼀种归宿。
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167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0.png)
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引言肺胀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肺胀与肺失宣降、气机不畅有关,因此在治疗肺胀时,采用中医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病情康复。
本文将介绍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希望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一、舒肺活血法舒肺活血法是中医治疗肺胀的常用方法,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肺胀的症状。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 穴位按摩•常用穴位:鱼际、尺泽、列缺、太乙、天突等穴位。
•方法:用拇指按压或旋转穴位,每次约5-10分钟,每日2-3次。
2. 拍打背部•方法:患者俯卧,护理人员用掌心轻拍患者的背部,以促进气机流通。
每次拍打5-10分钟,每日2-3次。
3. 足浴•方法:使用温水或药材水,泡患者的足部,每次约20-30分钟。
足浴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肺胀的症状。
二、疏肝理气法肺胀与肝气郁结有一定的关联,因此疏肝理气也是中医治疗肺胀的重要方法。
1. 情绪调节•患者要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
•可以尝试放松瑜伽、冥想等活动,缓解心理压力。
2. 中药疏肝理气•常用中药:柴胡、郁金、香附等,可通过煎汤或药片剂形式服用。
具体剂量需根据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节。
3.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三、止咳化痰法肺胀常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状,中医治疗中常通过止咳化痰来缓解症状。
1. 炙甘草止咳•方法:将甘草炙烤,研磨成粉末,每次取3-5g,用温水冲服。
2. 杏仁化痰•方法:将杏仁研磨成粉末,每次取5-10g,用温水冲服。
3. 雪梨膏•方法:将雪梨去核,填入冰糖,用小火煮至雪梨变软烂,取出食用。
四、调整作息和锻炼合理的作息和适当的锻炼也是肺胀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7-8小时。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1-2小时休息一次,适当眺望远处。
•积极参与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增强肺功能。
肺胀名老中医病案
![肺胀名老中医病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51c8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c.png)
肺胀名老中医病案
肺胀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肺部胀满、气短咳嗽、胸闷等症状。
肺胀可以分为实胀和虚胀两种类型。
下面是一个老中医的肺胀病案分析:
患者李某,男性,60岁,老年人。
主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持续半个月。
查体时发现:面色晦暗,唇红舌暗,舌苔黄腻,脉虚滑。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结果,老中医初步判断患者为肺胀属虚胀。
根据中医理论,肺胀属于痰饮不化、气机不舒的情况,常与肺脏功能失调和体质虚弱有关。
老中医采取了以下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老中医给患者开了健脾化痰、清热化痰的方剂,包括生姜、陈皮、茯苓、半夏等中药,以促进消化和痰液排出。
2. 针灸疗法:老中医采用了针灸疗法,在患者背部的肺经穴位进行了穴位刺激,以调节肺脏的功能,促进气机舒畅。
3. 调整饮食:老中医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道的舒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胸闷气短和咳嗽的程度明显降低,舌苔颜色也有所改善。
患者感觉自己的身体
状况好转,更有精力。
上述的病案只是一个虚胀型的肺胀病案,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病因和症状表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中医治疗。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da5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1.png)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肺胀,是指肺脏充气过度,或气体滞留在肺部引起的不适感。
在中医理论中,肺胀多与肺胃失和有关,常伴随着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
这里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诊疗方案,希望对您了解肺胀的治疗有所帮助。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肺胀首要是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常见的辨证有胃火炽盛型、肝郁气滞型、湿热痰饮型等。
对于胃火炽盛型的患者,常常伴随胸闷烧灼感、口苦口干、咳嗽痰黄等症状,可采用清胃泻火的方剂。
如黄连汤、五苓散等可以清胃泻热、解郁散痰。
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伴有胸闷、气急、胁肋胀痛等症状,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剂。
如柴胡疏肝汤、丹栀逍遥散等可以疏肝理气、舒筋活血。
对于湿热痰饮型的患者,常伴有咳嗽痰多、胸闷、口苦舌腻等症状,可采用清热化湿的方剂。
如二陈汤、半夏泻心汤等可以清热利湿、化痰止咳。
二、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疗法,对肺胀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见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取穴于足三里、太渊等经络穴位,使用行针、健脾散湿的方法。
这些经络穴位与肺经、脾经相关,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舒缓症状的效果。
三、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将磨成细末的中药放入熏蒸器中,通过水蒸气将其挥发出来,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对于肺胀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肺利咽、开窍醒脾的中药进行熏蒸。
常用的中药有苍朮、生姜、藿香等,这些中药具有辛散、开窍、理气化湿的作用,可舒筋活血、抗菌消炎。
四、调整饮食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饮食调理对于治疗肺胀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嗜食油腻、辛辣等食物。
其次,可以适量增加一些有助于消化、健脾、理气的食物,如山药、南瓜、薏米等。
此外,还可以饮用一些具有清热化湿、益气养阴、宽中和胃的中药茶,如杏仁茶、黄连菊花茶等。
五、调节情绪在中医看来,情绪与肺胀有密切关系。
过度的压力、焦虑、愤怒等情绪都会导致肺胀的发生。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b913858e9951e79a8927b8.png)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 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 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 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 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 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 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 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 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三)自汗、盗汗1. 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2.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 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d61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2.png)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一、背景介绍肺胀是指由于肺脏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而出现的胸部不适感,如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肺胀主要是由于肺气郁结、湿热内生等原因引起,因此中医护理方案针对的是调理肺气、清理湿热等问题,以达到舒缓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
二、中医护理方案1. 调理肺气方法一:调理肺经穴位中医推拿按摩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肺经穴位有太渊、太白、天府、少商等。
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来调理肺气,增加气血循环,缓解肺胀的症状。
方法二:注意呼吸及姿势呼吸是调节肺气的重要途径,要注意正确的呼吸方式。
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胸腹肌肉,缓解肺胀症状。
此外,合适的姿势也有助于改善肺胀,保持良好的坐姿或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驼背。
2. 清理湿热方法一:调理脾胃湿热内生与脾胃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因此调理脾胃是关键。
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清理湿热。
方法二:中药调理湿热中医药物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适合的中药方剂,以清理湿热、平衡体内阴阳,恢复健康。
3. 调节情绪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情绪失调可导致气机郁滞,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和治疗效果。
因此,调节情绪是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音乐、读书、运动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4. 预防与健康养生肺胀的发生与个人生活习惯和环境有关,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以及避免烟草和污染物的接触都是保持肺部健康的重要方法。
此外,中医在传统的健康养生方面有不少经验,例如运用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来调理肺脏和全身的气血循环,增强肺部功能。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护理方案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寻找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
2.饮食调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避免过于偏食或过度饮食。
3.需要坚持护理方案,并与中医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调整方案。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的肺胀中医护理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制定。
中医内科学之肺胀
![中医内科学之肺胀](https://img.taocdn.com/s3/m/41189d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6.png)
避免诱因
避免吸烟:吸烟是导致肺胀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
01
避免空气污染: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02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肺胀的加重
03
避免感冒:感冒可能导致肺胀的加重,应注意预防感冒
04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了解肺部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了解肺部功能变化
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了解肺部疾病情况
定期进行痰液检查,了解肺部感染情况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了解肺部气体交换情况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变化
定期进行肺动脉高压检查,了解肺部血管病变情况
定期进行肺活量检查,了解肺部通气功能变化
定期进行肺泡灌洗检查,了解肺部炎症情况
定期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提高肺部功能
谢谢
演讲人
中医内科学之肺胀
目录
壹
肺胀概述
贰
肺胀的治疗
叁
肺胀的预防
1
肺胀概述
病因病机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导致肺气失宣,气机不利,水液代谢失常,形成肺胀。
内伤七情:忧思、恼怒、惊恐等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降,形成肺胀。
01
手法: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
02
疗程:根据病情和体质,每周1-2次,持续3-6个月
03
注意事项:针灸前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04
生活调理
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02
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1b1b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d.png)
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概述肺胀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肺胀是肺气失调所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情绪不稳定、饮食不当、环境污染等。
正确的中医护理方案可以帮助调和肺气,改善症状,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1. 调整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与肺胀密切相关。
因此,调整饮食是缓解肺胀的重要步骤。
•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肺气,加重肺胀症状。
应尽量避免食用辣椒、生姜、大蒜等辛辣刺激食物。
•增加水分摄入:适量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润肺,缓解肺胀。
每天饮用充足的水或淡菊花茶、绿豆汤等清热化痰的饮品。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增强肺部功能,缓解肺胀。
建议多食用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胡萝卜等。
2. 温和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肺部功能,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肺胀。
•散步:每天坚持散步,可以增加氧气供应,促进深呼吸,缓解肺部不适。
•深呼吸练习:坐或站直,放松身体,深吸一口气使肚子慢慢鼓起,然后缓慢呼气。
每次进行10次,可以多次重复。
•太极拳:太极拳以舒缓柔和的动作为主,有助于调和肺气,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3.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之一,对于缓解肺胀症状有一定效果。
•党参炖雪梨:取党参30克,雪梨1个,加适量水炖煮,每天早晚吃一次。
此方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
•桔梗浸茶:取桔梗10克,加入沸水煮沸5分钟,待凉后过滤,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每天饮用1-2次,有清肺、润肺的功效。
4. 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对于缓解肺胀也非常重要。
•室内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刺激。
•减少空调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干燥,容易引发肺部不适。
如果必须使用空调,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
•避免烟雾和污染物:尽量避免烟雾和空气污染物的接触,如二手烟、汽车尾气等。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09523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d.png)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肺胀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一种疾病状态,其特点是肺脏功能异常,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
肺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压抑、饮食生活不规律、作息不正常等。
中医强调平衡和调理人体内外的阴阳气血,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对于肺胀,中医采取了一系列特色的健康教育方法。
首先,中医强调情绪的平衡。
情绪的波动对于肺胀的发生和加重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建议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压抑和烦躁。
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读书等来缓解情绪压力。
其次,中医倡导饮食的调理。
饮食是维持肺脏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医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多样性,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此外,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番茄和绿叶蔬菜等,以增强肺功能。
同时,中医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进行,有助于调节肺胀。
中医建议患者要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久坐。
另外,中医提倡良好的作息习惯。
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恢复自身的平衡状态。
中医建议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总而言之,中医特色的肺胀健康教育包括情绪的平衡、饮食的
调理、适当的运动以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肺胀,促进身体的健康。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511a4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d.png)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肺胀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肺胀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病证,它是指肺气郁结、肺气不畅通所致的病症。
在中医中,肺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胸闷、咯血等症状。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有着独特的健康保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中医强调调整饮食,保持合理饮食结构。
肺胀患者应该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避免过饱和过度饮酒,以免加重症状。
此外,中医还推崇食疗,如蜂蜜水、梨汁、冰糖梨水等食疗方剂都可以有助于缓解肺胀症状。
其次,中医强调调整情绪,保持心态稳定。
情绪不好会导致气机阻滞,加重病情。
因此,肺胀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压力,从而有助于改善症状。
最后,中医强调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肺胀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传统中医养生运动,有助于调理气血,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从而减轻肺胀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对于肺胀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整饮食,调整情绪,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因
此,对于肺胀患者来说,积极学习和遵循中医健康教育的指导非常重要。
肺胀健康指导
![肺胀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b3c8783daef5ef7ba0d3cda.png)
肺胀(慢阻肺)健康指导情志指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尤为重要,使心情完全放松,安心治疗。
饮食指导1.饮食应营养充足,清淡,多食蔬菜、水果之类;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
2.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鱼、新鲜蔬菜、水果等。
3.多汗或服用利尿剂时选用含钾高的食品,如橘子汁、鲜蘑菇等。
4.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5.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
6.肺肾气虚缓解期,可食用补益肺肾的食物,如人参、蛤蚧、紫河车粉、沙参百合粥、黄芪党参粥等。
7.口渴,舌红津伤者,可多予以梨汁、莱菔汁等。
8.禁烟,避免过量饮酒。
用药指导1.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咳逆喘息、胸部胀满,以及痰色、质、量、味的变化。
2.用脱水剂时注意给药速度,药后小便改善情况,排尿时间、尿量。
3.年老体弱者,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加重呼吸道堵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4.氧气吸入指导:当有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时,可用氧气疗法。
在供氧周围请勿吸烟。
吸氧过程中,不可擅自调节氧流量,应以低流量持续给氧为宜。
生活起居指导1..注意冷暖调节,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在冬季要避免受凉感冒发病。
2.湿衣应及时换去,避免阴寒水湿内侵。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睡前漱口。
慢阻肺的预防1、由于慢阻肺疾病属于典型的慢性疾病,形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多数是由于患者长期的不良生活规律及方式而造成的结果,所以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及充足休息。
2、在平时生活中应积极的进行身体锻炼,慢阻肺患者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锻炼,提高抵抗力及改善肺功能等。
3、患有慢阻肺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的寻找易造成疾病发生的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或消除这些因素,如粉尘、饮食卫生、呼吸道感染、病菌等。
4、吸烟是造成及促发慢阻肺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及早戒烟也是预防慢阻肺疾病的关键。
肺胀的康复指导
![肺胀的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2ae148184868762caaed5e5.png)
肺胀的康复指导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病位在肺,本病为慢性病变,病程长,一般得不到根治,影响健康和工作,为此,在本病的缓解期一定要制定好康复护理方案,向患者宣传有关本病康复护理的知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与护理。
一、呼吸肌的锻炼方法1、腹式呼吸做法:全身放松,采取上身前倾位,吸气时有意识鼓腹,呼吸时收缩腹部,可以用自己的手置于腹部,略加压力,加大腹腔压力,长期锻炼可增加膈肌运动幅度。
2、吹瓶练习:串连两个瓶子,瓶内置水,用力将甲瓶水吹向乙瓶。
3、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样,呼吸须按节律进行,吸与呼的时间之比为1:2~3。
4、深呼吸技术的指导:深呼吸通常指胸式呼吸,方法是患者处于放松体位,经鼻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憋气几秒钟,以便使部分塌陷的肺泡有机会重新扩张,然后经口腔将气体缓慢呼出,可以配合缩唇呼吸,使气体充分排出。
二、放松疗法肺胀患者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同时由于呼吸肌肌力减弱,呼吸时常过度使用颈、肩和上胸部肌肉进行代偿,所以指导患者尽可能全身放松,尤其放松颈、肩和上胸部肌肉,是纠正异常呼吸模式的重要技术。
嘱患者将需要放松的肌肉先尽可能地收缩,然后放松。
三、劝告戒烟肺胀疾病的发生70%~80%由于长期吸烟引起的,吸烟能引起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和呼吸功能减退,应耐心对患者讲解吸烟与疾病的关系,劝告患者戒烟,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
四、饮食调整指导病人多食一些有营养价值的饮食,如:肉类、蛋类、奶类,它们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
食物的调整要注意色、香、味,注意食物花样翻新。
同时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以增进食欲。
通过补充和调整饮食来提高摄入量,从而改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功能。
五、家庭氧疗肺胀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或潜在低氧血症,尤其夜间明显。
低氧血症可致多脏器功能不全。
长期坚持夜间持续低流量(1~3L/min)吸氧>12h,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胀的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定稿] 肺胀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
一定义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类病证。
肺胀的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喘息、久咳、慢性肺系疾病所引起。
二生活起居指导
1、保持居住、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远离可诱发的因素,吸烟、二手烟、粉尘、刺激气体、寒热等。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60%。
2、起居有常,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晚睡晚起。
3、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气血。
4、适当锻炼,足三里穴位按摩,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晚上7-9点最好,
方法,1,、点揉按摩,用力要大,感到酸胀,,点揉1分钟停顿一下,再点揉,连续五次。
2,、捋,从足三里上面往下捋,捋到哪里感到酸痛哪里停下了点按一会,如此反复3-5 分钟。
肺功能锻炼:缩唇腹式呼吸,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胸前,右手放腹部,先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然后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徐徐呼气,尽量将气呼出,吸与
呼之比为l,2或1,3,每分钟做7,8次,每状10, 15分钟,每天2次。
要点,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并要长期坚持,以改善通气功能。
肌力、肌耐力锻炼,早晚各一次,每次曲双臂5分钟,抬腿锻炼5分钟。
曲双臂方法,站立或平躺,双臂伸展成一字,双手握拳,练拳用力往上向双肩曲。
抬腿方法,仰卧位时,双手不动或扶住床栏,一大腿上抬成迈步状,另一腿不动,如此交替进行。
站立时,双手自然下放或伸展成一字与肩齐平,一腿向上抬,站立不动,如此交替进行。
三情志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极,运用积极途径发泄。
顺其自然,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下棋、写字、画画、听京剧等等。
2、与家人和睦相处,相互关爱。
四用药指导
1、按时服药,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服中药时要温服,中药冷了应该煮沸待其温了在服用,不可加至半温时就服用。
服西药时,剂量要准确,避免少吃,更不可多吃。
如出现不良反应如胸闷、气促、面色苍白、乏力等应立即停止服药,及时就诊。
2、不可自己买止咳化痰药服,避免意外发生,如需用药,请医生开处方。
五饮食指导
1、平时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
2、饮食均衡,合理搭配,注意饮食卫生。
3、饮食宜清淡,适当饮水,便于痰液咳出,可多食一些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益气的食物或食疗方,食物有萝卜、百合、白木耳、木瓜、橘皮、杏仁、梨、竹笋、苹果、玉米、香菇、山药、鸡肉、猪肚、党参等食疗方有, 1,薏米杏仁粥配方,薏米30克,杏仁10克,去皮,,大枣10颗冰糖少许。
制法,将薏米和大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熬熟加入少许冰糖即可。
功效,祛湿化痰止咳。
用法,每日1次,作晚餐或作点心服食。
2,菠菜猪肉饺子
配方,主料,小麦面粉1000克
辅料,菠菜1500克,猪肉(瘦)500克,人参10克
调料,大葱20克,姜10克,胡椒粉1克,花椒粉1克,酱油20克,香油5克
1. 功效,补脾益肾、润燥平喘之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喘的肺气肿患者食用。
用法,每日1次,作晚餐或作点心服食。
六出院指导
1、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2、慎风寒,防感冒。
3、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