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
科目,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关于 2019 公务员申论预测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
2019 公务员申论预测题
给定资料
1.2015 年 4 月 20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
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较 2013 年的 57.8%上升了 0.2 个百分点。
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 2013 年的8.0 个百分点,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76.7%上升了 1.9 个百分点。50.1%上升了2013 年的
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6 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65.03 期( 份) 和 6.07 期 ( 份 ) ,电子书阅
读量为 3.22 本。与 2013 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
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4 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 2013 年的 41.9%上升了 9.9 个百分点。同时,我国
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
手机阅读接触率差异明显。城镇成年居民、男性成年居民的手
机阅读接触率分别高于对应群体; 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
接触率越高,呈阶梯递增趋势,18—29 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
接触率最高,为 42.7%,与其他年龄群体拉开较大距离。
2014 年有 3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在成年
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4%) 进行过微信阅读。
从微信阅读时长来看,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
14.11 分钟,其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
为 27.22 分钟,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
40.98 分钟。
2014 年我国成人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 2.0%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
比较多, 38.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4.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
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
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
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
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2015 年上半年,半月谈网进行了一次“阅读,体
味书香——您一年读几本书 ?”问卷调查。在 1500 名受访者中,每年读书 2 本以下的人占 37%,一些受访者一年也读不完一本书。
记者在长春市实验中学一个班级里进行的问卷调查结
果显示,回收的59 份有效问卷中,有21 人表示现在的课内外
阅读时间无法满足自己对阅读的需求。在这些学生填写的原因
中,“作业太多”“学习紧张”等成为最常见的表述。学生家
长安先生表示,他其实非常支持孩子多读书,这对孩子的健康
成长很有必要。但是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做作业要到九
点多才结束,还要保证正常休息,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
有限。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悠闲阅读也多是奢望。在上海,
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90 后女生陈婕说,每天
早上 7 点起床, 8 点上班,晚上 6 点下班,到家已经快8 点,还得做饭吃,洗洗涮涮后都10 点多了。医院在创建“三甲”期间,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9 点,回家更没时间了。“到家就想睡觉,哪还有时间读书啊 ! ”
调查发现,不少人把时间大量放在了阅读微博、微信
以及一些简短的新形态阅读产品上,认为这样可以迅速跟上时代
潮流。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朱晓辉,每天会在写程序的闲暇时
间在网上阅读新闻,一般都是打开大型的新闻网站。他说:“通
过标题阅读就能够了解当天的新闻,遇到感兴趣的新闻再点进去
看一看。没时间一条一条地看,也没有那个耐心和兴趣。”
记者在一些大型阅读论坛和读书网站、门户网阅读专
区上发现,以豪门爱情、霸道总裁、绯闻出轨等为主题的作品
牢牢占据着一些排行榜的前列,其中不乏内容露骨、情节刺激
的作品。在一些购书网站上,年轻偶像、商业领袖等撰写的图
书往往容易登上推荐榜,并被冠以各种噱头进行推销。而中华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西方名著等作品很难在网站的一级页面
中找到,各种畅销排行榜中更是难见踪影。
当下,“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阅读的信条。吉林大学的一位在读研究生表示,为了更好地接触社会,
自己平时的实习、实践占用了不少时间,有限的读书时间里,
往往也会选择看对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求职更有帮助的书。
在北京、上海、安徽、吉林等地的一些书店,人流量最多、咨询最多的地方往往都是教材教辅区,尤其是刚开学的阶段,一些教辅图书由于畅销甚至卖断了货。在北京图书大厦,一位读
者告诉记者,现在来书店,一般是给孩子买教辅书。受此影响,
一些书店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把教辅书放在较为显著
的位置。
不仅是学生,职场人士等群体的阅读习惯也呈现出明
显的功利化倾向。很多人考证之前才匆匆搬出复习教材,为了
报考公务员只看行测和申论复习教材。
3.2015 年 8 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
网对 2004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 49.6%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
知识体系, 52.0%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需要深度阅读作为
辅助。
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存在很大争议。反对者或者
说担忧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摒弃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 ; 而赞赏者或者说支持者认为,碎
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等。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恰恰是其弊端所在。
在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
是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但是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种选择
焦虑。比如赞同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意见就认为这可以“形成与他
人的共同话题”,其实这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大家读什么我读什么。正因其“信息
量大”的特点,所以大量的时间其实耗费在信息的筛选上,而碎
片化阅读其实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点开不同标
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的过程,这不是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