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则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品格修养,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包含着学生的情感感受、情绪体验、品德修养等多种元素。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

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
以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奏、唱歌等方式,让学生
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他们对情感的认识更加深入。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情绪的变化。

音乐本身就可以引发人们的情绪变化,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怒等多种情绪
的变化,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情绪的流动和变化,从而增强情感的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意识到情
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乐理知识、音乐技能、表演等方面的教学中;其次,教师
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享受到情感的乐趣并保持
积极的情绪状态;最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的
熏陶和启迪,同时也帮助他们塑造更加完善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总结来说,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
美与善,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

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
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式。

一、以情动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是音乐教学中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情感状态和投入程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充满激情、热爱音乐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世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讲解一首悲伤的乐曲时,教师可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哀愁;而在教授欢快的音乐时,则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和姿态,引导学生体验那份喜悦。

同时,教师在示范演唱或演奏时,要全情投入,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种亲身示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去模仿和探索。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感受情感,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展现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和画面。

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播放一段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视频,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更好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宁静与优美。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一种不错的情境创设方式。

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情感和行为,深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比如,在学习歌剧选段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布置相应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不仅要关注幼儿的智力和体能发展,也应注重其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

那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应该如何展开呢?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幼儿园老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和安全。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通过亲密接触等方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倾听幼儿所说的话,赞美幼儿的表现,陪伴幼儿度过难过的时刻,让幼儿感受到爱和关注,从而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情感品质。

二、机会和空间的创造发掘和培养幼儿的情感需要充分的机会和空间。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创造各种场合,让幼儿在不同情境中发现自己的情感特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在演唱活动中,老师可以准备各种不同情感色彩的歌曲,让幼儿通过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旋律情感大爆发。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例如,有的幼儿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幼儿喜欢与人合作,老师应该通过鼓励他们表现实现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别人互动、交流。

三、参与教育参与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爱好和特长,鼓励幼儿参与并诱发他们情感的表达。

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创作简单的乐曲,让他们体验原创的乐趣。

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听音乐,听得出每个音符的特色。

通过这些参与教育,幼儿在乐趣中不仅增长了音乐经验和技能,还更好地培养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

四、表达情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表达情感。

例如,在表演活动中,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红、黄、蓝等彩色糖果加以描述,给这些糖果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

当幼儿表现出他们的情感后,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幼儿感知到自己情感表达的正面效果,同时纠正幼儿情感表达中的错误,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自信心和勇气。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精选5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精选5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本文就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认为心灵的沟通是最关键的问题,通过创设师生愉快的交流氛围、架设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具体而言,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角色互换;做好评价;倾听心声;注重教学手段。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心灵沟通艺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v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简而言之,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

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源之水。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笔者近年的高专音乐教育实践,比较注意以下几点做法,并小有收获,现简述如下。

心灵的沟通――创设师生愉快交流的学习氛围专科学生已经形成较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

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然后接受你的课。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1 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

不要让学生产生“上音乐课是一种负担,欣赏音乐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一般情况下,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由于??生是从一种学习氛围进入到另一种学习氛围,他们的心情即便受此前其他教学活动的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仿佛自己进入了另一片天地,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此时他们对音乐无疑是有兴趣的。

因此影响整个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问题,主要还是能不能保持学生初始的良好心态,以使学生对音乐具有持续的兴趣。

而学生良好心态以及艺术兴趣的保持,又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强化,既学生自身所获得的内在愉悦体验的强化和教师所给予的外在积极的强化。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奏和欣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激情或柔情的音乐作品,通过演奏和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在演奏一首富有激情的曲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激动和兴奋,培养学生表达与传递情感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深情吟唱的歌曲,通过歌曲中的旋律和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合唱和合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合唱和合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紧密合作,共同表达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合唱演出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一起呼吸和吐字的方式,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得更加真实和贴切。

在合奏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形成整体的音乐效果。

通过这样的合作过程,学生们不仅可以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与交流,建立起互信和情感的纽带。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奏和欣赏,合唱和合奏的合作,以及创作和表演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让音乐教学成为一种情感互动和情感共鸣的艺术活动。

音乐课中情感教育

音乐课中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反映,又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

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情感的作用,积极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沟通,以情育情,以情启智,达到既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思想修养,又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所以,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性情、精神、气质,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那么,在音乐课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我的几点做法是:一、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音乐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学生学会几首歌,认识几个音符,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不少学生因受社会的、家庭的影响,认为音乐不是统考科目,对将来升学没有多大帮助,又不想当音乐家,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

针对这些学生不正常的心态,我与其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使其端正学习音乐的动机,认识到当今社会,必须要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

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活动,让学生在歌舞海洋中尽情发挥所长,使其有成就感,从而个体带动整体,提高了音乐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动之以情,根据乐曲的意境内容,把各种感情通过表情、动作、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游戏、故事等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乐学、会学、善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用美妙的音乐旋律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二、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意识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心灵最深处的情感和思维。

作为教师,无论是在课的开始,还是在课的进程之中,都要紧紧抓住“情感性”这一中心,应把整堂课当做一台节目贯穿起来,以饱满的情感,准确而有感染力的语言,饱含情感的形体动作,巧妙地运用于各个环节之中,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引起学生共鸣,使其成为学生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采用愉快教学法和唱游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儿童学习音乐的生理、心理特征。

为了使音乐教学丰富多彩;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通过近年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对音乐课的情感教育,有以下几点认识:一、以情育情这里的前一个“情”是指教师饱满的激情;后一个“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情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情绪。

“以情育情”的实质就是教师以充沛的情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情感相互沟通和影响,生与生相互交流感染,从而达到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目的地引导这种体验的深化和发展。

如在教一年级教材《国旗多美丽》—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怀着对国旗无限的爱学唱新歌,我首先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了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故事,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让同学们知道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

接着我深情地演唱了《绣红旗》这首歌。

在教师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启迪下,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当他们在演唱“国旗国旗多美丽,天天升在朝阳里……”时,孩子们唱得那样得尽情,一声“敬礼”又是那样的庄严、肃穆,收到了照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我采用以情育情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情感,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了。

二、以境育情这里的“境”是指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情境。

如图画、幻灯、道具、卡片、竞赛游戏等。

这里的“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而产生的兴趣、情感、联想。

那么“以境育情”就是借助直观具体而色彩鲜艳、明快的形象使学生易于产生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教学挂图、幻灯等一系列手段,让学生由图中人物和事态牵引进入到音乐情感氛围中,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随教师的引导和控制得到强化和发展。

这种方法我一般都用在音乐欣赏和音乐知识的传授上。

如上音乐欣赏《小青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乐谱的情绪,我出示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挂图,并根据曲调故事情节的发展,贴出各种形态的小青蛙,使学生进入到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去体验青蛙的情绪。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情感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小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

1.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可以很好地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

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通过音乐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演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情感的丰富性,感受情感的真实性,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2.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情感方面的发展尤为重要。

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减少消极情绪的出现,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3.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1.创设情景,营造情境音乐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一首歌曲时,可以讲述歌曲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

2.注重情感体验,强调情感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演唱或乐器的演奏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切实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内涵。

同时,也要借助情感的表达方式来教授音乐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情感沟通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演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情感沟通。

比如,在听完一曲音乐时,可以就此作一些情感表达,让学生在这种情感共鸣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注重情感引导,确保情感健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注重情感引导,避免过度强调情感表达而陷入情感负面的情况,也要避免过度激发情感,导致学生的情感波动过大。

找到合适的情感引导方式,确保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三、小结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小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才能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性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性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性教育作者:裴凌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6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的。

那么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哪里?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

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

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

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

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

对此,著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

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

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上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

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

浅谈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音乐本身充满了情感,它是情感的艺术,它是对人的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

音乐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感染功能,通过旋律的优美,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类创造之美。

关注情感教育,不仅可促使学生掌握音乐教学的各种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产生的感情,感受旋律的优美。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这一最直接也最容易获得的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能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一些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知识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歌曲的旋律以及歌词的意义让学生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教育。

演唱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歌词意义和情感,那就只能看见死板的音符。

这就要求学生能理解关键歌词,体会歌曲的意义,与作曲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如在教唱初一教材中的歌曲《梦驼铃》时,先让学生了解台湾同胞,远离了故土,思念故乡,希望早日回归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在欣赏时先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

让学生细致感受、理解、体验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和表现方法,在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学习歌曲,用歌曲的真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和教育。

音乐中的情感也受形体的感染,研究表明:情感和形象是紧密联系的,事物的形象引发情感,情感的激发使形象更鲜明。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挖掘其他的音乐教学形式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比如舞蹈的教学,舞蹈长于抒情这一特征使它能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类各种情绪和情感作出深刻而细微的体现,要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这一特征,首先可以让学生感受舞蹈音乐,让其产生联想和感受,教师可以介绍这一舞蹈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环境,从而了解这个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教《傈傈欢歌》,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傈僳族是一个勤劳而勇敢的民族,“上刀山、下火海“表现出他们的勇敢无畏,他们祖辈都依恋大山,有些险恶的自然环境炼就了他们勇敢而豪放的性格,《傈傈欢歌》就表现了傈傈人民喜迎丰收场面,诸如这类的舞蹈就是人们在劳动时产生,后经过艺术加工演变而来融入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团结各民族,从而把这些情感融入舞蹈中去。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德和情感能力。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一、创造优美的音乐环境音乐环境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基础。

教师应该精心布置音乐教室,创造出和谐、舒适的音乐氛围。

可以在教室里放上适当的花卉、墙壁上挂上一些音乐的图片或者乐器,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热爱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法,如游戏、故事、童谣、歌曲等,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喜欢音乐。

同时,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问题,了解学生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乐器演奏比赛、精美唱片鉴赏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三、培养学生情感品德音乐教育也是一种情感品德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积极向上、勇敢、正义、担当的品德。

例如,学生在表演中夸奖、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克服困难,表现出尊重他人、尊重音乐的品质。

教师可以选取内容丰富、节奏明快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从小培养起来良好的情感品德。

四、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歌曲、乐器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种情感表达方式。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唱出深沉感人的歌曲、扮演具有特殊情感的角色、表演各种情感表达形式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制作、音乐编创等活动,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五、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关注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化,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疑虑和困难,建立起密切的师生情感联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可以适当地展开情感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通过音乐表现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
在学习一首情感深厚的曲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曲中抽离出情感主线,感受音乐所表
达的情感。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情感,如通
过作曲、演奏、歌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情感素质是指一个人用心体味、理解和引
导情感的能力和水平。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比如,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感受不同的情感,进而理解和感受周围人的情感,发现自身情
感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情感素质。

此外,音乐教育还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人格与价值观。

音乐中富含诸多美好品质,如爱、友情、勇气、宽容、感恩等,这些品质也是塑造一个人良好人格的基石。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授课、讲解、音乐欣赏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美好品质和
思想,从而在学生心中植入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在实践中逐步落实到自己的行为
中。

浅析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音乐是以声音在运动中的组合来表现主体心理情感的艺术。

音乐最容易伴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音乐也最容易引导感情、支配感情、表现感情。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音乐艺术形象,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每一教学环节呢?我们必须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音乐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来诱发学生情绪,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及情感的表现。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对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做较为深刻的分析研究,在教学各环节中,不论是范唱或范奏、指导学生欣赏、训练学生演唱都应从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使学生的情感溶于音乐艺术之中,受到作品思想情感诱发,达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情”之目的。

一、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如果说音乐表现情感比用其他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可以传达自己心灵所体验的印象。

那么,音乐的这种优越性主要是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够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活动来。

音乐能同时既表达感情内容,又表达感情的强度。

如果说音乐被人称为最崇高的艺术,被唯灵论者提高到上界,认为唯有音乐才配做天上的艺术,那主要是因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这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

音乐和其他门类的艺术相比,特别擅长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擅长于用有组织的乐音去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其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也应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在音乐教学中应把握住其自身的情感性原则,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要求,使学生在音乐情感勃发的同时,塑造完美人格。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作为载情艺术的一种,音乐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情感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音乐教育作为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小学生的情感世界非常丰富多彩,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

他们喜欢模仿,喜欢表演,也愿意接受新事物。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2.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成熟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限。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感悟音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通过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等形式,来主动地体验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

1.通过音乐教学塑造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可以选用一些阳光明媚、节奏活泼的音乐,或者一些具有激励意义的歌曲,通过这些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鉴赏的形式,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悟能力。

2.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音乐作为感情的艺术,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类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

音乐又给人类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将人类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使人类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导、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而情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就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视为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和培养情感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1.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情感的培育就是人格塑造、心灵净化、陶冶情操的过程。

例如具有参与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就是当代健全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础音乐教学的多项内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生们的相互交流中进行的。

这样,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育,让学生自然的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在合作中彼此表示真挚友好的情感,从而相互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促成学生的终身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的培育,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促成学生终身学习,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1.感受与鉴赏教学,了解音乐背景“感受与鉴赏”(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感受能力是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歌唱、乐器演奏和创造等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

另外,音乐所抒之情是来自社会生活的,是音乐家对生活的感受。

要深刻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升华,就必须了解作曲家生活的时代、社会及经历。

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精讲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了解、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情感体验的入口。

最后,也可以通过旋律来进行情感体验。

旋律从本质上说是人声形态的转化,而人声是人类最直接的表情方式,所以人们常以欢快的、温柔的、雄壮的等感情饰语来指称各种各样的旋律。

浅谈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是音乐教育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音乐教育、教养、养成的重要途径,而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反映,在音乐教学中这种体验更直接,反应更明显;同时,学生对它的掌握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上,这是一种感性层面的东西。

实践表明: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在音乐课中,首先创设环境,教师精心设计布置一个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极大兴趣的环境。

音乐教师就像一个演员,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口型和面部表情就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唱歌过程中,在力度、速度等方面需做出对比时,教师若用有声语言就可能破坏声的美,而用无声的口型加以提示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若时时加以解说,有可能会破坏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这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加上事先准备的解说投影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了。

巧妙地运用多种语言能在音乐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一种语言为主或综合起来运用,通过教学过程中多种语言的完美有机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锦上添花。

其次,我所倡导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听、动、演、赏、创”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陶冶个性、完善人格,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情境教学模式。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了。

只有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以获得自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兴趣随之提高。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音乐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艺术形式,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内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音乐是一种情感丰富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状态。

1. 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来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2. 创设情境,引导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3. 注重情感表达的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训练。

可以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出来。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活动,让他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通过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通过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学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音乐教育在实施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基本社会行为能力和性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和心理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1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感悟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1.2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能够缓解学生的情绪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平衡,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1.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丰富多样的方式,下面我们将从音乐教材选择、课堂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介绍。

2.1音乐教材选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选择具有鲜明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内涵,如悲伤、喜悦、愤怒、激动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2.2课堂活动设计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设计来促进情感教育的实施。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不同情感,或者设计一些情感表达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歌唱等形式展现自己的情感。

2.3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情感教育,可以采用情感渗透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感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里,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音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听觉艺术。

所以“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就“全副武装”地登台了。

再者,“音乐是人民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是因为它有真实的感情。

”所以说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下面我就自己教学中点滴和同行们交流与分享:一、在音乐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在音乐课程改革进程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那我们的教育活动很难维持下去,因此,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是互助平等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自己与学生间的关系,而不是让学生望而生畏。

无数事实表明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在这个基础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比较容易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世界窗口,从而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的心灵之门不总是敞开的,特别是对他们不熟悉、不信任、不知心的老师,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一个警戒哨兵,不把真情实感的心理活动流露出来,要突破这一岗哨,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最好的办法是和学生一起参加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一起唱歌、一起音乐创作、一起创编填词、一起排练节目、一起表演、一起探讨问题及交流等等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变得无拘无束,这时他们的心灵岗哨不知不觉地撤掉了,师生之间成了无话不谈地好朋友。

记得我接新初一的学生时候,课堂气氛严肃呆板,学生总放不开,于是我主动向学生交心,明确我与他们平等互助的关系及为他们服务的态度后气氛明显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还主动问我的联系电话,便于随时和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我发现他们对上网很感兴趣,于是我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告诉他们上网的利和弊等等,这样的一节交流课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之余,师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

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

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

首先需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的歌曲或乐曲,如《爱我中华》、《龙的传人》、《精忠报国》、《歌唱祖国》、《祖国慈祥的母亲》、《我是中国人》、《红旗颂》、《红旗飘飘》等等,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华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

在申奥成功的时刻,全国上下人民欢呼雀跃,欢声笑语,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奏响爱国主义旋律,这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三、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文学常识提高文化素养。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

如教授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借引用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

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用借助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

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温故了这首著名诗篇。

再如欣赏乐曲《阳关三叠》的同时,配上王维的诗歌《渭城曲》,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可让学生在了解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采用对比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意境感受,这种做法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四、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感受。

音乐艺术的魅力往往让人感觉,它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将生活实例与艺术课程相结合,感受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进一步升华,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

比如欣赏音乐作品《动物狂欢节》、《百鸟朝凤》、《苗岭的早晨》、《赛马》、《森林狂想曲》等音乐作品时,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听到的各种声音音响,让他们在课堂中模仿、模拟、表现,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寻找声音”、“搜集声音”,然后,将学生找到的这些声音对应上相应的节奏,让学生来体验音乐中的美妙,从中感受长短、强弱、高低等的艺术要素,使学生懂得音乐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像力。

又如教授歌曲《森林中的回声》和《回声》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引导学生感受歌声的无限艺术魅力的想像空间,多注重音乐体验实践活动。

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地叠至,使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

使他们在亲自的参与实践中,体验到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的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

五、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审美渗透。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样,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把民族音乐放在重要位置,音乐渗透并弘扬民族优秀音乐作品,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也不能排斥外来的健康的音乐,要使学生既欣赏到典雅的民族音乐作品,也能欣赏到情感强烈、节奏变化对比大的现代音乐作品。

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体验感受:华彩的音乐美如王之焕的乐曲《春节序曲》、淡雅的音乐美如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幽静的音乐美如陈钢改编的乐曲《苗岭的早晨》、雄壮的音乐美如吕其明作曲的《红旗颂》中的进行式的红旗音乐主题、隐秀的音乐美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古典的音乐美如俞伯牙的《高山流水》、现代的音乐美如谭盾的音乐作品用水来表现作品,又如乐曲《在森林和原野》既有古典的风格又有现代的音乐要素。

总之,通过多听、多练、对比等各方面的评价,达到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

又如对比欣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茉莉花》,让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对比、分析,透过不同风格的的音乐作品《茉莉花》的演唱及欣赏感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千年来,浩若繁星的中国民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

其中《茉莉花》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那香飘四海的旋律浸透着华夏情味,溢发出来的正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

为学生喜欢和了解中国民歌做更全面的宣传与教育,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做出努力。

音乐欣赏在教学上除情感体验与音乐知识技能要素的学习外,还应以建构学生听觉艺术感知规律的认知,并渗透于音乐其他教学模块进行转换和体验。

首先,应建立音乐教学的场景意识。

通过音乐欣赏过程的进行,学生产生联想思维,构筑自己理解的曲意、事态发生的场景,并通过表述感受过程,活跃自己的创意思维。

同时将场景出现的思维要素同音乐欣赏的音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如:远近的思维距离感=音乐强弱的对比,高低的思维空间感=乐器音区选用对比,轻重的思维份量感=音乐丰满与单薄的音色变化,思维表述事态发生的急缓变化=音乐速度、节奏的对比。

思维事态发生与停顿=音乐中休止、停顿所产生的动静感。

音乐中“力度”运动的形式=心态与情感在音乐起伏发展过程的反映。

通过联想联系、拓宽了学生自己的审美情趣,形成了音乐欣赏教学特有的框架基础。

并使其他模块教学有了延伸体验的展开思路。

如:音乐创作构思、音乐与舞蹈编排构思、合唱、器乐合奏教学班等。

教师教学主导可发挥的专长作用。

从而拓展音乐欣赏的审美规律。

在音乐表现的场景创意中,通过教师引导提示,使学生逐步构建对比、反思、感悟、通觉的人格健全思维方式。

并通过教学体验渗透于其他教学模块之中,如:音乐旋律的“乐句对衬”、“鱼咬尾”、“同头换尾”、“异头同尾”、“移位”、“多头归一”、“一头多尾”、“主衬对峙”等对音乐的鉴赏分析。

总之,我将用自己的智慧和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巧妙而潜移默化将新课程理念的精髓贯彻在自己的日常音乐教学之中。

总而言之,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将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认识音乐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为普及全民的音乐素质做出应尽的义务。

针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选材,力求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事实证明:音乐是一种集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思想性极富感染力的一门艺术,它也是人们生活中缺一不可的精神食粮,无数的生活事实证明,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音乐,生活因为有了音乐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使人充满真情愉悦。

阅读举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