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帝陵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

合集下载

把黄帝陵打造成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

把黄帝陵打造成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

把黄帝陵打造成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张宝泉【摘要】寻根祭祖是任何一个成熟民族、优秀民族必不可少的伟大的精神盛典,黄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高度重视和全方位加强黄帝陵的建设,对强化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要挖掘黄帝文化的品牌价值,加强黄帝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快黄陵的特色城市建设,打造"华夏祭祖"的权威品牌,加强宣传和营销,真正把黄陵打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圣地。

%For any great nation, ancestor worship is definitely a grand ceremony of spirit. The Mausoleum of Yellow Emperor is regarded as a national shrine for Chinese descendants at home and abroad, attaching greater importance to it and enhancing its construction can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Chinese traditions, enhancing the national cohesiveness, inspiring the national creativit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worl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in this paper: to dig up the brand value of Yellow Emperor's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deep exploitation of its products; to speed up the characteristic city 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the authority brands for Chinese ancestor worship, to intensify its propaganda and promotion in hope of building the Mausoleum of Yellow Emperor into a national shrine for ancestor warship.【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5)005【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黄帝陵;寻根祭祖;精神盛典;民族圣地【作者】张宝泉【作者单位】民进延安市委,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

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简介黄帝陵简介: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唯一记载黄帝陵。

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史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陵前植有“黄帝手植柏”,距今5000余年,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黄帝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2002年5月,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黄帝陵地理环境: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在陕西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是陕甘子午岭向东延伸的部分。

子午岭南北而行,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

桥山总面积566.7公顷,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

山上有八万多棵古柏,四季常青。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

”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

”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黄帝陵因山而得名桥陵。

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黄帝陵风水轴线”一文,文章说:“黄帝陵风水轴线就是桥山主脊至黄帝墓冢,并与印台山山峰之间构成一条连线,黄帝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是以此为轴线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这条线上”。

这条连线是西北至东南走向,也就是说,黄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于后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东(坐西朝东),而是依据地理,背向西北,面朝东南,同桥山、子午岭和号称龙脉的昆仑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陕北秦岭地区的历史文化

陕北秦岭地区的历史文化

陕北秦岭地区的历史文化陕北秦岭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黄河流域文化和西北地区文化的交汇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您介绍陕北秦岭地区的历史文化。

一、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黄河流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它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成为了整个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探究的重要内容。

陕北秦岭地区位于黄河上游,因此黄河流域文化对于这个地区的影响尤为深远。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使用石器等简单工具,形成了一系列原始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下,秦岭地区的文化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二、秦汉文化的传承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陕北秦岭地区的文化传承的黄金时期。

秦朝的统一使得这个地区各个部族之间的纷争得到了缓解,同时秦朝建设的山阳、陕城等重要城市也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汉朝时期更是推动了这个地区文化的发展,众多文学家、诗人、音乐家等纷纷涌现,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文化遗产。

著名的“秦岭赋”、“陶渊明集”等文化经典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宝库,这也展示了陕北秦岭地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三、佛教文化的传播在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陕北秦岭地区也成为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之一。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佛教在这个地区得以茁壮成长。

众多的寺庙建立,佛教教义的传播和演化都得到了不少人们的支持和参与。

作为一个文化中心,陕北秦岭为整个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革命文化的发展陕北秦岭是中国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红军长征时期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尤其是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的陕北革命烈士,成为了陕北秦岭地区文化发展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革命时期,陕北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了很大的困境。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文化多样性和它的广泛传播。

五、结语作为一个地区文化中心,陕北秦岭地区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黄帝陵社会实践活动(3篇)

黄帝陵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帝,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为了增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校组织了一次以“探访黄帝陵,传承中华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黄帝陵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 通过参观黄帝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日活动地点: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四、活动内容1. 早晨6:00,全体学生集合于学校大操场,进行简短的动员讲话,强调活动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6:30,全体学生乘坐大巴车前往黄帝陵。

3. 9:00,抵达黄帝陵景区,进行分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担任组长。

4. 9:30,开始参观黄帝陵。

首先参观黄帝陵墓,了解黄帝的生平事迹,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5. 10:30,参观黄帝陵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更全面地了解黄帝及其时代的历史文化。

6. 12:00,在黄帝陵景区附近就餐,休息。

7. 14:00,分组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攀岩、团队接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8. 16:00,参观黄帝陵祭祀广场,了解黄帝祭祀的历史和意义。

9. 17:00,在黄帝陵广场举行结业仪式,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活动心得。

10. 18:00,乘坐大巴车返回学校。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黄帝陵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良好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

4.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黄帝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帝祭祀的文化意蕴

黄帝祭祀的文化意蕴
四、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 族走上伟大民族复兴的光辉大道,黄帝祭 祀成为召唤中华民族奋进的的响亮号角。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北方 和南方以及台湾省都有黄帝祭祀活动,而 陕西省桥山黄帝陵举行的祭祀活动仍然影
响最大.1955年一1963年之间和1980年 以后,黄帝陵每年举行祭祀.每次祭祀都 有数千人至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和港澳 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20世纪80年代以 来,许多位国家领导人以及陕西省和全国 许多省、市的领导人到桥山来拜谒过黄帝 陵.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下,在全国各 省、市、自治区支持下,上个世纪9 O年 代至2005年,陕西省政府对黄帝陵进行了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整修.今日桥山黄帝 陵古柏万株,沮水泱泱,祭祀殿承天接 地,龙驭阁高耸云霄.中华儿女身临此 境,遥想五千年前始祖业绩。叙说五千年 来民族历史,发感慨、起激情、立壮志, 非一言可尽也!
黄帝祭祀的文化意蕴
强文祥
祭祀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从 5000年前黄帝逝世的时候起直到当代,中 国人祭祀黄帝的传统没有中断。据我们掌 握的材料,历代遗留下来的祭祀黄帝的陵 庙等古迹有77处之多,分布于现在中国的 21个省、市、自治区境内.位于今天陕西省 境内的桥山黄帝陵,是汉唐以来古代帝王 祭祀黄帝的地方,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发 挥过独特的作用,在当代中华民族复兴的 伟大事业中仍有一定地位。总结古今黄帝 祭祀的历史,阐发黄帝祭祀的文化意蕴,有 助于我们认识祭祀黄帝的历史传统,把握 当今黄帝祭祀活动的方向,让这一传统更 好地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城堡的出现,贫富分化现象(主要体现为 随葬品多少悬殊)凸现,以及文字开始形 成,这些被认为是文明形成的考古学标 志,在仰韶文化中全部出现了。
中国历史上的祖先祭祀,不是祭祀全 部祖先,而是有选择有取舍的,选择取舍 的标志是有无大功德。‘国语·鲁语:}记 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 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 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非此族也,不在祀典”。黄帝以其开创中 华文明的卓越历史功勋,受到子孙后代隆 重祭祀。祭祀黄帝始于黄帝逝世的时候。一 尧舜禹时代,有虞氏和夏后氏把黄帝作为 远祖祭祀。商、周以至春秋战国,黄帝 子孙诸姓继续祭祀黄帝。在当时祭祀者心 目中,黄帝是祖先,也是英雄,也是圣 人。黄帝祭祀是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圣 人崇拜三位一体。后人在祭祀中回顾黄帝 开创文明的成就,颂扬黄帝开创文明的精 神,祭祀活动自然具备了传承文明的功 能。秦汉之际的礼学,发展了祭祀理论。 ‘礼记:}中的‘祭义>、‘祭法》、‘祭 统:}等篇认为,祭祀有三大功能。一是 返始报本,就是怀念祖先,报答祖先的功 德。二是伦理教化,就是通过祭祀培养伦 理意识,提高道德素质。三是致天下之 和,就是通过祭祀培养四海皆兄弟、天下 为一家的观念,促进人们友爱相处,达到 社会和谐目的。礼学的祭祀理论,更加突 出了黄帝祭祀传承文明的文化意义.

黄帝陵

黄帝陵

黄帝陵,号称“中华第一陵”。

从西安到黄帝陵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左右,沿途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县、“药王”孙思邈的故乡——铜川市,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川会议”的召开地——洛川。

洛川的苹果也是天下闻名的。

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在原始社会后期,黄河中游地区生活着两大部族——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

东部生活着东夷太昊部族,南方生活着苗蛮蚩尤部族。

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蚩尤率领以九黎部落为核心的苗蛮部族大举进攻炎帝部族,炎帝因战败求助黄帝。

黄帝与炎帝联合,与蚩尤在涿鹿 (今河北涿州)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

接着,黄帝与炎帝两部又为逐鹿中原而兵戎相见,在今河北阪泉境内展开对决。

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族而告结束。

至此,炎黄两部落融为一体,并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因此中华后裔都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之后,黄帝开始了统一华夏的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被尊为天下共主。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说到黄帝的贡献,就不得不提《黄帝内经》。

在5000年前,黄帝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祝由,古代治病方法之一,以祝祷方法治疗疾病,即祝说病由,不劳针石)。

当地群众对它的评价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

”黄帝的这部医学著作是怎样写成的呢?黄帝时期,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

参观黄帝陵的心得与感受

参观黄帝陵的心得与感受

参观黄帝陵的心得与感受黄帝陵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重要的历史遗迹,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黄帝陵,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黄帝陵的参观心得与感受。

黄帝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是中国古代名人墓地之一,也是黄帝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一进入黄帝陵的大门,就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圣而庄重的世界。

院内雄伟的建筑和规整的景观展示出黄帝陵的尊严和神圣。

游览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一座庄严而华丽的纪念碑,上面刻有黄帝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通过阅读碑文,我更深刻地了解到黄帝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始祖,他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

接着,我参观了陵墓,陵墓巍峨高大,气势雄伟。

一座巨大的巨石墓穴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技术造诣。

同时,在陵墓周围,还有一片绿树成荫的花园,增添了庄严肃穆之外的一抹生机。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黄帝陵的建造过程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黄帝陵的建造历时漫长,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黄帝的崇敬之情。

在文化展示区,我看到了大量关于中华民族源流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展板,其中包括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繁荣成就以及伟大人物的光辉事迹。

这让我更为骄傲和自豪,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的不凡历史。

除了建筑和历史文化,黄帝陵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黄帝文化的传统医药、音乐舞蹈等方面。

在参观过程中,我观赏了一场精彩的黄帝音乐舞蹈表演,表演者们身穿古装,舞姿优美,肃穆之中又透着生动和活力。

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黄帝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先的敬仰。

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传统和文明成就。

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更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参观黄帝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黄帝陵简介介绍

黄帝陵简介介绍

01
国内外众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团队致力于黄帝陵的研究,包括历
史、文化、考古等领域。
研究成果
02
通过长期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对黄帝陵的
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深入挖掘。
学术交流活动
03
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论坛频繁举办,为学者们提供了交流研究成
果和思想的平台。
文化交流活动及成果展示
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与传承
文物保护
为了保护黄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受损 文物等。
文化传承
黄帝陵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其文化传 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黄帝陵文化 的传承和普及,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 览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黄帝陵的 文化内涵。
黄帝陵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黄帝陵的历史背景 • 黄帝陵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 黄帝陵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 黄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 黄帝陵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 黄帝陵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
01
黄帝陵的历史背景
黄帝的传说与历史地位
黄帝的传说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传说中他统一了华夏部落,开 创了中华文明。
开发更多与黄帝陵相关的 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 生态旅游等,满足不同游 客的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 作,推动黄帝陵的国际旅 游发展。
推动智慧旅游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 黄帝陵的智慧旅游发展,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 。
06
黄帝陵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
学术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学术研究机构与团队
地理位置

陕北史前文化与“黄帝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陕北史前文化与“黄帝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有学者认为:“谈到黄帝时代的考古 学文化,首先就得考虑到仰韶文化”,并“把 黄帝时代的年代框架界定在距今6000年前 后至距今5000年前后,基本上与仰韶文化 中晚期相对应~。并进一步认为,“黄帝 都有熊、居轩辕丘,或者说黄帝故里,从古 史文献记载来看,其地望在河南只有新郑 市一说”,“黄帝都有熊的历史阶段,对应考 古学文化就是大河村类型仰韶文化”,这一 文化属黄帝时代的晚期文化8。依据这一观 点,黄帝文化的中心在河南,分布于郑州一 一洛阳间的大河村类型仰韶文化是黄帝都 有熊时期的文化。
古有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的说法,这种 说法似乎可以从考古发现中证实。龙山时 代的各地均发现有数量较多的玉琮、玉 璧、玉钺等礼器和饰品等,并多被后来的 夏商周三代所继承。陕北地区也是如此, 如早在上世纪40"60年代,就曾在延安芦 山峁遗址先后出土过大量的玉器,有琮、 鐾、钺、瑗、璜、七孔刀等1 2。1 99 1年 在对延安芦山峁遗址试掘确定,该遗址属 龙山时代。这批玉器制作精良,显示出很 高的工艺水平。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 件玉琮,形制、花纹和材质,均同长江 下游的良渚文化同类器十分相似,这似乎 显示出龙山时代不同区域文化交流的信 息。稍晚的龙山时代之未至夏时期,在神 木石峁13和新华遗址14,也先后出土了大批 玉器,特别是在新华遗址发现了一处有32 件玉器的玉器坑,出土有玉刀、玉铲、玉 锇、玉斧、玉璋、玉块等,初步认定为 祭祀性质的埋藏。
但数量也远比陕西少。 黄帝陵所在的陕北南部的延安地区.
属洛河中上游。调查表明,这一带也是仰 韶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已发现遗址 545处。其中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特大 型遗址3处(富县交道遗址面积为250万平 方,洛川堋盘遗址150万平米,洛川新店遗 址120万平米),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 大型遗址也近30处;最早的属仰韶文化早 期,大部分遗址属所谓“黄帝文化”的仰韶 文化中晚期。而被认为是“黄帝故里”的河 南新郑,发现仰韶文化遗址9处,其中最大 的一处面积仅10万平方米。

黄帝陵简介介绍

黄帝陵简介介绍
黄帝陵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黄帝陵历史背景黄帝陵文化内涵黄帝陵旅游资源黄帝陵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参观黄帝陵的体验和建议
01
CHAPTER
黄帝陵历史背景
黄帝,又称轩辕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首,人文初祖。他拥有高尚的品德,智勇双全,统一了华夏各部落,并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
黄帝的生平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和思想家。据传,他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等,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4
CHAPTER
黄帝陵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黄帝陵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陵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之一。由于黄帝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黄帝陵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5
CHAPTER
参观黄帝陵的体验和建议
黄帝陵是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的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的首领轩辕黄帝的陵墓。这里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球华人和炎黄子孙心中的圣地。
中国古代对黄帝的崇拜和祭祀非常盛行。在古代,皇帝即位后必须前往黄帝陵进行祭扫,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同时,皇帝也会下令重修或扩建黄帝陵,以彰显其孝道和仁德。
在祭祀黄帝时,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仪式是献祭和祈祷,表达对黄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此外,还会进行一些文化活动,如歌舞、戏观看。
02
CHAPTER
黄帝陵文化内涵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陵墓之一,黄帝陵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圣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03
CHAPTER

最新 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精品

最新 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精品

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一、祭祀黄帝的形式、内容及礼仪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黄帝陵庙,是中华儿女众望所归的祭拜之处。

每逢清明佳节、九九重阳节,黄陵圣地人山人海,以最隆重的仪式祭奠开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轩辕黄帝,表达炎黄子孙对老祖宗的一片赤诚之心。

炎黄子孙祭祀黄帝的传统习俗,主要分公祭、民祭和遥祭三类形式。

官方祭祀自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祭奠后一直延续下来,之后历代统治者或领导者,每年清明节都要躬身或派官员到黄帝陵祭奠,这就是公祭。

自春秋战国后公祭黄帝陵成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等级的大型公共活动,随之相关的祭祀礼仪也逐步隆重,其在史书中屡见不鲜:东汉时,“先立秋十八日,郊黄帝,是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白官皆衣黄,至立秋,迎气于黄郊,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所以养时训也。

”北魏时,“明元帝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

”唐时“,武德、贞观之制……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帝轩辕配,后土、镇星从祀。

”明代洪武三年“,谴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凡三十有六。

各制衮冕,函香币,谴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谴之。

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岁时祭祀,牲用太牢。

”清代顺治初,“建都城西阜成门内……届日,大臣一人祭正殿,殿祀伏义,神农、黄帝、少昊,……凡廿一帝,祀以太牢。

”如今,清明节被国务院定为公祭日,每逢这天,海内外华夏儿女,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陵前,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一偿敬祖感恩之情。

祭祀轩辕黄帝陵的活动,民间百姓也从未间断。

相传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黄帝逸仙之日,每年的这一天,黄帝陵附近及邻县的民众,都纷纷拥上桥山,举办规模宏大的民祭轩辕黄帝逸仙盛会。

他们不拘形式,不论贫富,用自己最虔诚的礼节祭祀先祖。

民祭的主要仪式有致辞、奏乐、鸣放礼炮、敬献花篮、敬拜上香、颂读祭文、进行舞龙武术等表演。

秦始皇陵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培养公民文化意识与历史自觉的重要途径

秦始皇陵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培养公民文化意识与历史自觉的重要途径

秦始皇陵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培养公民文化意识与历史自觉的重要途径秦始皇陵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遗址之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与深远的社会影响。

它不仅培养了人们的公民文化意识,更让人们对历史保持了一种自觉的认知和探索。

本文将从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帝秦始皇陵台的主陵。

它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期间,由秦始皇帝命人修建,为了永久保存自己的地位与权势。

秦始皇帝自封“始皇帝”,推行一系列为后人称道的政令和政策,因此他的陵墓被设计得极其庞大而复杂。

秦始皇陵包含了众多的陵墓、陪葬坑和各种陪葬品。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陵墓内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数量众多,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秦朝时的军队阵容和武器装备。

此外,秦始皇陵还包括了殿宇、宫殿、地宫等建筑,及丰富的文化艺术品。

二、秦始皇陵对公民文化意识的培养秦始皇陵的存在和传承,在培养公民文化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之一,它代表了中国最早的统一国家制度和中央集权思想的确立。

这种国家制度和思想对后来的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学习和了解,人们能够深化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秦始皇陵的建筑和艺术品等文化遗产,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无论是陵墓内的兵马俑还是宫殿殿宇,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建筑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

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培养公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遗址,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们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从而提高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的自觉性。

三、秦始皇陵对社会的影响秦始皇陵不仅对个人的公民文化意识具有重要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帝陵铭文 -回复

黄帝陵铭文 -回复

黄帝陵铭文-回复在中国古文化中,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尊奉为华夏文明的始祖。

为了纪念和膜拜这位伟大的先民,历代帝王纷纷在不同地方修建黄帝陵。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陵。

这个陵墓的铭文记载着黄帝的丰功伟绩和传世的教诲,下面我们一步一步地来回答这篇1500-2000字的文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黄帝陵铭文中所记载的内容。

根据历史记载,黄帝陵铭文被刻在陵墓的石碑上,内容包括黄帝的生平事迹、治国理念以及对后人的教诲。

这些铭文是对黄帝一生的纪念和膜拜,也是对后人学习和崇敬的重要教材。

接着,我们可以从黄帝陵铭文中了解到黄帝的生平事迹。

黄帝是上古时期的英雄人物,他治理天下,开创文明,赋予人们农业、医药、礼仪等重要技术和知识。

在铭文中,黄帝的伟大事迹被称颂为“齐物论”,即黄帝促进万物和谐共生的理论。

这种理念承载了黄帝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追求,同时也对后世的君王和政治家提出了要求。

黄帝陵铭文中还记载了黄帝的治国理念。

他提倡仁爱之道,强调仁慈、宽容、公正和恩义。

黄帝陵铭文中强调了金石为开,山川为家的理念,这意味着黄帝倡导的政治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通过以德治国、以礼待民的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福祉。

这种治国理念为后世的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此外,黄帝陵铭文中也包括了对后人的教诲。

黄帝认为人类社会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铭文中详细记载了黄帝的教化思想和人伦道德。

黄帝教导人们要秉持儒家思想,注重孝道、忠诚和诚信,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强调守护家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黄帝陵铭文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铭文所记载的黄帝的教诲和治国理念,成为了后世君王和政治家的学习和借鉴对象。

这种传统已经延续至今,不仅影响了中国历代政权的统治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观。

同时,黄帝陵铭文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对人们了解和研究黄帝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国家记忆7黄帝陵 人文初祖观后感

国家记忆7黄帝陵 人文初祖观后感

国家记忆7黄帝陵人文初祖观后感
《国家记忆7黄帝陵人文初祖》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纪录片,它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的陵墓和相关文化遗迹,以及黄帝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这部纪录片通过详细的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生动地展现了黄帝的形象和故事。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不仅统一了华夏部落,还创造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如文字、礼仪、医学等等。

纪录片中,专家们对黄帝陵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的解读,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黄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

这部纪录片还展示了黄帝陵的重要性和价值。

黄帝陵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纪录片中,专家们对黄帝陵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黄帝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部纪录片还强调了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纪录片中,专家们对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
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考,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

《国家记忆7黄帝陵人文初祖》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纪录片,它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黄帝陵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部纪录片不仅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黄帝的历史和文化,还激发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黄帝陵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及价值

黄帝陵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及价值

收稿日期:2019-03-01作者简介:张雁(1969-),女,陕西黄陵县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中国哲学。

黄帝陵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及价值张雁(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黄帝陵不仅是陕西省黄陵县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文章从民族根文化、传统文化“合一”思想与圣王人格精神三方面阐述黄帝陵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及价值。

新时代下黄帝陵旅游资源以优秀灿烂的文化为根坚定国家文化自信;以“合一”思想连接世界各地华人、侨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团结统一;以圣王人格精神激励炎黄子孙践行君子之道,自强不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黄帝陵旅游资源;文化意蕴;价值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9)05-0102-06 一、黄帝陵旅游资源与文化黄帝陵被称为“中华第一陵”,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正史《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从地理环境看,桥山山脉南北延伸,属于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其中坮、塬、梁、峁分布纵横,沟壑林立,蔚为壮观。

从自然环境看,山下沮水三面环绕,山上柏树八万余株,树龄逾千年的约三万株,是全国最古老、面积最大的柏树群。

帝陵背山面水,建筑多采用汉唐古朴粗犷的风格。

黄帝陵景区山、水、陵、木构成一个和谐整体,营造出帝陵庄严古朴的氛围,也体现着历史与人文的深厚底蕴。

旅游一般来说是指人们为满足审美、消遣等精神上的需求,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逗留和体验的一种现象。

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风光以远离平常生活的新鲜和美刺激人的感官,满足人的消遣、娱乐等方面需要,让人身心愉悦。

人文景观将历史古迹等作为对象吸引游客铭记历史、感怀人文、体味文化,带给游客情感的体验和社会人生的感悟。

自然风光的观赏和游玩获得的体验是短暂而愉快的,历史文化中获得的感受与体味是绵长而深刻的。

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5篇

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5篇

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5篇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1寒假期间,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拜谒了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路上一边欣赏黄土高坡的景色,一边听爸爸妈妈讲解着:黄帝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古文记载:三皇五帝,黄帝乃五帝之首,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于陕西省,也生长于陕西省,葬于黄陵桥山.黄帝历经五十二战,最终平定天下,被诸侯尊为天子,成为华夏第一帝----轩辕黄帝.黄帝毕生为开拓人类文明之路,劳瘁心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轩辕黄帝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即从黄帝纪元开端.经过三个多小时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轩辕庙〞,迎面耸立的是一棵古柏树,大概直径有好几米粗,这棵树直冲云宵,树干虬劲有力,树冠象一把大伞,据说这棵柏树是由黄帝新手栽培的,至今已有五千个春秋了,八人去环抱还有一寸有余的距离呢,我们看到了这棵柏树,仿佛看见了五千里的一段段历史.古柏树下围栏圈起来的是黄帝的一双大脚印,由这个脚印推测黄帝大约高三米多,黄帝是人不是神,不可能长这么大,只不过是后人根据遗迹将这个脚印做的这么大,以示黄帝的尊贵地位,看到镶嵌在水泥墩里的这双大脚印,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踏出的一行行坚实的足迹.绕过轩辕庙,延着山坡缓缓而上,一掊黄土,一块石碑,那里就是黄帝陵了,跟着爸爸妈妈,我们首先围着黄陵逆时针瞻仰了一圈,心里在祈祷着国运昌盛,我们幸福平安.撞着那口大钟,钟声响彻云宵,希望把我们的心愿带上九宵,让远在天国的黄帝知晓.回头,我们又登上了汉武仙台,这是汉武帝来祭拜黄陵的时候修筑的平台.上面有一位老先生,他给我们介绍了黄帝陵的风水,让我们领略了黄帝陵的神奇,当然他还是一位书法大师,在这里签名售书.我也挤上去请老先生为我签了句,他给我写了题写了一个〝勤〞字,真神啦!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我懒,看样子以后我一不定期要以〝勤〞为鉴,这样才能做成大事!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2今天,我们退掉宾馆的房间,就去了我们的下一站——黄帝陵.我们买了票,走进了黄帝陵的大门.哇!好大一颗参天柏树啊!这树的树干很粗大,4.5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这棵树的高度也很令人吃惊,大约有二十多米左右;这树枝叶茂密,大热天,你走到它的枝叶下,它就为你挡住阳光,给你凉,它旁边还围着栏杆,可见它非常珍贵……这树叫黄帝手植柏,据说是黄帝亲植下的,有5000年的历史呢!听导游说,这样的千年古树有一万多棵呢!我们惊讶得点头赞叹.我看见了一座庙,便走了进去,哇!里面有四个石碑,两端还各有一条黄龙!我对石碑不感兴趣,就看这两条龙,这龙是雕上去的,虽然在很高的地方,很难雕刻,但还是栩栩如生啊!它张牙舞爪,旁边有个雕上去的珠子,在龙嘴旁,这条龙好像在玩耍,不过只有单龙戏珠,跟我们平常说的双龙戏珠迥然不同.我们从那座庙出来,看见一块巨石,上面写着〝黄帝脚印〞.我跑过去一看,哇!好大,这哪是人的脚印,简直是巨人的脚印!有我的脚的10倍大,老爸脚的5倍大.可是皇帝的脚印上还有许多的钱,游客们为什么要扔呢?他们在祈求什么呢?至今我还没有揭开谜底.我们欣赏完了黄帝的脚印,便去了最后的一个地方:一座神殿.上面有大大的洞,好像叫什么天圆地方,据说站在这个圆圆的洞下面,可以接受上天赐下来的恩惠.我们拍了许多照片,有一张是我们用钱托别人拍的,老妈站在右边举右手,老爸站在左边,举左手,我站在中间笑嘻嘻得平视前方,希望我们拍了照片后能够带回〝老天爷的礼物〞.我们今天游览得好爽啊,有机会再去一次!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3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坐上去黄帝陵的车.汽车开呀开,开到了高速路上.我看见了高大的桥,湛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山好像图画中的一样,简直太美了!终于,黄帝陵到了,大家都下了车,首先要去买票.买完了票,我们大家一起上台阶,听导游阿姨说,一共有99级台阶.大家都上来了,我看见一个大门,门旁边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验票处,这扇大门上方有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轩辕庙,可是它是反着写的,所以变成了庙辕轩.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问导游阿姨:导游阿姨,为什么轩辕庙在这个牌子上就变成了庙辕轩了呢?导游阿姨笑着说:小朋友,古时候人们写字的书写顺序就是这样的,所以,你用现在的书写顺序读古时候的字或词,当然就觉得怪怪的呀!我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我们大家继续向前走,大约走了7米多,就看见了一棵柏树.树旁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黄帝手植柏.我又仔细的观察这棵柏树,发现它又粗又高.这时,突然下雨了.我们大家决定上山去.山上有绿油油的树,鲜艳的花,太美了!因为雨越下越大所以也没办法继续上山了,就只好坐电瓶车下山了.下了山之后,我们都往车上跑,跑呀跑,终于跑到了停车场.司机很快就把车启动了.车摇摇晃晃的,我给睡着了,我一睁眼都已经进了西安了.今天玩的真高兴!下次我还要去黄帝陵!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4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建筑,那么,我也想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黄帝陵,又称天下第一陵,位于我的家乡——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它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也是游客喜爱的圣地.黄帝陵的陵墓里掩埋着黄帝的衣物和靴子.这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黄帝要驭龙升天,老百姓们不舍得他,于是就抓住他的衣服和靴子,想挽留他,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留住.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保留了黄帝的衣物和靴子,并把它们埋在了桥山之上,所以黄帝陵又是黄帝的衣冠冢.黄帝陵被桥山之上的苍翠古柏环绕着,要想走到陵前,必须要先爬〝神道〞,在爬〝神道〞的_7个台阶时,你就会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而且还能沐浴到阳光与柏树的清香.在距离陵前200米的路上,有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面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字样,以此表示对黄帝的尊敬.继续向前走,不久你会看到一座20多米的筑高台,旁边一块石碑上刻有:〝汉武仙台〞四个字.这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汉武帝率领大军路过黄帝陵,停兵祭祀,同时,他很羡慕黄帝能升天成仙,为了自己也能成仙,于是就让士兵连夜筑起了一个高台,然后站在上面祈祷成仙,所以后人称为〝汉武仙台〞.〝汉武仙台〞的右侧是一排精雕细琢的五彩盘龙门,穿过龙门就来到陵前,现入眼前的是一座古朴的亭子,红色的柱子,五彩的琉璃瓦.亭子里面摆放着一个很大的香炉和供桌,亭子旁边还有一座巨大的祭祀钟,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拜祭.亭子的后面就是黄帝的陵墓,陵墓不大,墓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词的——黄帝陵三个字.站在这里我似乎能隐隐听到人们对黄帝的祷告之词以及悠扬的祭祀钟声.黄帝陵是我们黄陵龙乡每一个守陵儿女的神圣殿堂,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好好传承下去.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5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岸上曾降生过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他带领先民用原始简陋的工具耕种打猎,同饥饿.寒冷作斗争.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五千年的文明在这里诞生.7月10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拜祭先祖的陵墓.汽车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疾驰,送我登上了黄帝陵墓所在地桥山之巅.我兴奋地走近黄帝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张牙舞爪的石狮子.这对石狮两眼圆睁,口含〝宝珠〞,卫士一般威武地蹲在门前,令人望而生畏.进了这道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碧绿的草坪,中间一条石子小路,直通向陵墓深处.小路尽头有一棵千年古柏,虽然树身伤痕累累,树冠却枝叶繁茂,苍莽葱笼,几乎盖住了整个草坪.我用手臂环抱着它,只很手臂太短,连十分之一也抱不过来.相传这棵树是当年黄帝亲手栽下的,已有五千多年高龄了,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见证人.肖华爷爷曾作诗赞美这棵古柏:七搂八扎半,巍哉柏之冠.世传远祖植,悠悠五千年.再向前走,便进了正殿.正殿四周是红漆柱子,正中是黄帝的圣像.祭台上摆满了干鲜果品,香烟缭绕,使人肃然起敬.我作为神洲龙子,向我的祖先深深鞠了一躬.出了大殿,便来到了展室.这里展览着各种稀有的文物,这边是刀qiāng剑戈,那边是金银铜器,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出了庙院,坐汽车沿着公路盘旋而上,很快便来到了祈仙台.环顾周围秀丽的青山绿水,用手触摸台边的栏杆,我感到心旷神怡.踏着一级级的石阶走上山顶,便看到一座石屏.石屏上雕刻着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石屏后面,便是轩辕黄帝的陵墓.墓碑呈黑灰色,上面精心雕刻着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轩辕黄帝墓.这是郭沫若爷爷亲笔所书.在墓碑前,久久伫立着一群龙的传人.他们穿着颜色各异的服装,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来到这块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寻根,我和他们一起站在埋葬黄帝的墓冢前,用目光搜寻先祖的踪迹和那美丽动人的传说,用虔诚的沉默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思念.离开黄陵,我不禁思绪万千.中华民族在轩辕黄帝披荆斩棘开辟的大道上已走过了五千年.而今,他的子孙正在钟洲大地上努力拼搏,使中华更加兴旺发达.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精选范文。

黄帝陵导游讲解词

黄帝陵导游讲解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

黄帝陵位于陕北黄陵县城北1km的桥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陵墓001号,故称“天下第一陵”。

桥山海拔918米,其地群山拱卫,沮水环绕,古柏参天。

山上有古柏82000余棵,其中千年以上的就有三万余棵。

黄帝陵位于桥山之巅,掩映在满山古柏之中。

参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帝。

黄帝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为少典氏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而号轩辕,封于有熊而号有熊氏,因崇尚土德,土为黄色,故称黄帝。

约4500年前,黄帝和炎帝联合在逐鹿击败了以蚩尤为首的苗蛮部落。

后来,黄帝与炎帝两部落又为逐鹿中原而兵戎相见,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落而告结束。

融合后黄帝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

之后,黄帝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被尊为天下共主。

因此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或“华夏儿女”,将黄帝列入“三皇”或“五帝”之中,并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如做兵器、制舟车、造弓箭、染五色衣裳、令仓颉造文字、命大挠作干支、让伶伦做乐器、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等等。

虽然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为后世所敬仰传颂。

首先我们来到轩辕广场,这里是祭祀黄帝陵的起点。

轩辕广场用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代表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

眼前的水池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

印池之水来自沮河。

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所以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

每当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景。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

轩辕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

轩辕桥北端通向轩辕庙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穿过龙尾道,我们来到轩辕庙山门前。

轩辕庙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原址在桥山西麓。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因河水侵蚀,将轩辕庙迁至桥山东南山麓,也就是现在的地址。

黄帝陵讲解词

黄帝陵讲解词

黄帝陵讲解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黄帝陵观光旅游。

黄帝陵,号称“华夏第一陵”。

坐落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早在1961年的时候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著名的祭祀文化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清明祭祀活动也是我过唯一的国家祭祀活动。

始祖黄帝,是距今5000年前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古柏千丛迎赤子,心香一炷祭轩辕。

请让我带您一起踏上这片圣土。

登上桥山,您迎面看到这通石碑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就是著名的“下马石”。

最早为元代泰定年间设立,这通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立的。

古代来祭陵的人,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之情,都在此下马落桥,步行等上桥山祭祀。

虽然现代交通工具日趋发达,人们早已不再骑马坐轿了,但凡乘车至此着,也必须下车步行,以示敬意。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黄帝陵就是炎黄子孙祭祀祖先的神圣祭祀,祭祀礼仪的隆重、庄严更是无与伦比的。

桥山是因山如桥而得名,踏上桥山满目苍翠,百香四溢,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有3000多棵。

这里是全国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柏群。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

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

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

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

”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

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

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汉武仙台遗址是皇陵八景之一。

通过这道棂星门,我们便进入了黄帝陵园,陵园由祭亭和陵墓两部分组成。

陵园中古树苍苍,青烟袅袅。

中国文化曙光升起之地—黄帝陵

中国文化曙光升起之地—黄帝陵

中国文化曙光升起之地—黄帝陵黄帝陵做为西安比较冷门的景点,去这里参观的人并不是很多,可小编偏偏却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值得一去,并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

围绕黄帝陵,这里是中国最古老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中华文明曙光的升起之地,《黄帝内经》的出现可在这里找到蛛丝马迹,仓颉雪天造字也可从这里探究真假,黄帝时期的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从古至今,大型的祭祀一定要在这里举行?一、黄帝陵概述黄帝陵被称为“中华第一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黄帝陵包含了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处大景点。

既然说到了黄帝陵,就不得不说我们华夏的诞生了。

在原始社会后期,黄帝与炎帝联合,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被擒杀之后,黄帝与炎帝又兵戎相见于涿鹿中原,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族而结束。

至此,炎黄两部融为一体,并成为华夏族的主体,也便有了后来大家所知道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之后黄帝以五十战而天下咸服,黄帝成为天下共主。

1、关于黄帝与《黄帝内经》关于黄帝的记载文献很少,所以我们就先通过传说了解一下黄帝,传说他是一位英雄式领袖人物,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及其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入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又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说到黄帝的贡献,最重要的,也是有据可考的就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便是黄帝和臣子通过详细观察记录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如何自愈,并对此加以研究实验总结治愈人们的疾病,最后总结出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2、黄帝到底埋在哪里?关于黄帝埋在哪里,一直有很多说法。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其实写的很清楚“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作“桥陵”,1944年才改成今名。

二、门票丨如何去?1)开放时间&门票开放时间:7:00—18:30门票:淡季50元/人旺季75元/人2)如何去?可在西安北站坐动车或者火车D5082/D5086/K8162/K998(票价60.5元)等车次到达黄陵县,之后乘出租车或者和其他人拼车(30元左右)直接到达黄陵景区;三、黄帝陵主要看什么?黄帝陵又两大景点组成,即轩辕庙和黄帝陵。

对黄帝陵旅游资源评价

对黄帝陵旅游资源评价

对黄帝陵旅游资源评价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

”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

”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

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

黄帝陵古称桥陵。

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 ,站在山上朝下看 ,东边有河 ,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曰桥山。

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

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

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

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

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一、三大价值评估。

众所周知,三大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黄帝陵,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古时这里荆山一带灾情严重,轩辕黄帝从昆仑山来到荆山查看。

为炼仙丹给百姓治病,黄帝采首山之铜,汲湖中之水,铸鼎于山下。

后人到此祭祀拜祖,络绎不绝。

现已修复了象征天神、地神和祖宗的三尊大铜鼎.“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

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

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

后来,人们便在此地建立黄帝衣冠冢,并建庙祭祀。

1992年8月,地方政府投资600万元在原址上建设成了陵幕(衣冠冢)、阁楼、大殿、山门、碑廊、亭台等景点.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

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

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绎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黄帝陵》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
惠小平
黄帝陵祭祀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

几千年来,伴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黄帝陵祭祀所衍生出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于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启迪后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黄帝祭祀过程的服装、旗仗、供奉、木刻、花供(面花)、剪纸、乐舞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折射出的黄陵民俗文化,及其传承历史,在陕西乃至国内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发掘、整理、保护这些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黄陵民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从横的时代坐标来看,黄帝陵祭祀活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和不老源泉;黄帝陵祭祀能够促进祖国统一,是解决好港、澳问题和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的最为坚实的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基础。

黄帝陵祭祀能使华夏儿女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不断升华,使华夏儿女的爱国情感与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个体人格而言,黄帝陵祭祀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黄陵祭祀为个体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华夏文化的广阔背景,构成了个体创造性的民族文化根源和科学文化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