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米大采高高效开采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7m超大采高工作面高效开采技术的应用

7m超大采高工作面高效开采技术的应用

7m超大采高工作面高效开采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世界首个7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高效开采技术的设备配套、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

关键词:大采高高效开采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简丰坝,男,1986年2月,籍贯四川省中江县,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煤矿,矿建技术员。

)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绿色开采理念的深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特厚煤层的开采,煤矿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采出率、研究高效开采技术。

实践证明,特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是提高工作面开采强度,减少资源损失的有效途径。

综合国内外综采工作面情况,大采高工作面和大采高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三机”配套已趋于成熟,尤其以神华集团为代表在国内外率先实施的6.3m 大采高工作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已广泛推广应用。

2009年11月30日,世界首个7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补连塔煤矿22303综采工作面开始安装并顺利运行。

22303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4966米,工作面走向长度301米,回采量1177万吨,全工作面增产120万吨,回采率较使用6.3米支架提高了9.5%。

一、7m大采高工作面及配套设备技术参数22303综采工作面长度301m,走向长度4966m,最大采高7.0m;运输顺槽断面6.0×4.4m,回风顺槽断面5.2×4.4m。

工作面配套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超大功率采煤机和刮板运输机均为新开发研制的超大型装备:煤机为sl1000/7m型,三机用dbt3*1000kw机头、机尾与天地奔牛公司制造的2.05米中部槽配套而成,工作面采用了按神东需求国产化研发的国内最大的6300kva移变。

综采工作面设备总重量12000余吨。

(一)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大采高液压支架为zy18000/32/70d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由国内开发研制:支护高度3200~7000mm,额定工作阻力16800kn(42.8mpa)~18000kn(45mpa),初撑力12370kn(31.5mpa),支架中心距2050mm,支架宽度1950mm~2200mm,支护强度1.39~1.43mpa(4.4m~6.8m),平均对地比压2.83~2.95mpa(4.4m~6.8m),重量69t(中部架)。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成为了煤矿生产中的重
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就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注重了安全生产。

我们严格执行安全
操作规程,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次,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了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回采设备,提高了采煤机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团队的凝聚
力和合作精神,密切配合,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了回采工作。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
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回采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技术创新浅析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技术创新浅析
2 生产技术创新效益
2 . 1采面 设计创新 由于采高增 大, 采面加长, 与 以往较低采高 ( 5 5 m、 6 . 3 m) 的综采工作面 相 比, 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充分展示 了它的生产优势 , 1 2 2 0 6 综采工作面 的 生产实践为实现创建年产原煤1 4 0 0 万t 的综采工作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 表 1 与6 . 3 m 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对 比情况表
增 加 为4 根。
1 生产地质 条件简 介 上 湾煤矿 是 中 国神华神 东煤 炭集 团公 司骨 干矿井 之一 ,井 田面 积
6 1 . 7 5 8 平方公里 , 地质储量 1 2 . 1 5 亿t , 可采储量8 . 3 亿t , 矿 井 核 定 生 产 能 力 为
1 4 0 0 万t / 年。 井 田地质构造简单 , 煤层赋存稳定。 煤层倾角为1 - 3 o , 含煤地层 为中下侏罗统延安组。主要稳定可采煤层有3 层, 分别为1 2 煤、 2 2 煤和3 1 煤, 矿井采用斜井、 平硐 、 立井联合开拓方式布置 。 自2 0 0 3 年 以来, 上湾煤矿一直 致力于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的探索实践,先后 回采 了5 个5 . 5 m、 5 个6 . 3 m和2 个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 生产 技术和设备配套不断创新发展 , 使得 大采高 综采工作面的生产优势得 以充分展现 。 上湾煤矿1 2 2 0 6 综采工作面是上湾煤 矿第一个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也 是国内采 高最大 的综采工作面之一 , 走 向长3 1 8 . 7 m, 推进长度4 2 3 1 m, 设计采高6 . 8 m。采用 国内郑州煤机集 团生产 的Z Y1 8 0 0 0 / 3 2 / 7 0 双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最大支撑高度7 .基地之 ~,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 : 煤层赋存 浅, 煤 田地质 构造 、 煤层结构、 水文 、 瓦斯等条件简单 。使用 国际一 流 的现代化采煤装备, 创造 了我国首个煤炭年产量达2 亿t 以上的矿 区n 】 。在 生产和装备条件的 占据优势 的基础上 , 上湾煤矿又大力倡导和推行“ 科 技兴 安” 和“ 科技提效 ” 的发展战略 , 取得了巨大 的生产效益。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调斜技术实践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调斜技术实践

收稿日期:2016-09-22作者简介:陈建华(1985—),男,陕西神木人,2009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煤炭生产技术工作。

7m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调斜技术实践陈建华(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陕西神木719315)摘要:大柳塔煤矿52505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眼采用调斜回采工艺,通过第一阶段强制放顶,第二阶段10个循环完成了工作面调直,对大采高综采面调斜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实践,效果较好。

关键词:工作面调斜;综采;安全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TD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749X (2016)05'-0103-03Practice of the slope adjustment technology for fully mechanizedmining face with 7m large mining heightCHEN Jian-hua(Daliuta Coal Mine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Ltd.,Shenmu 719315,China )Abstract :In No.52505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with 7m large mining height in Daliuta coal mine ,by using slope ad-justment technology in the first stage of forced caving and second stage of 10cycles ,the adjustment of working face was completed and th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slope adjustment mining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 were proposed.Key words :slope adjustment of working fac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0引言由于地质原因和人为因素影响,工作面经常出现与两顺槽不垂直的现象,不利于工作面的回采,也就出现了工作面调斜问题。

补连塔煤矿7m厚煤层开采取得的成果和推广意义

补连塔煤矿7m厚煤层开采取得的成果和推广意义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3 . 0 2 . 0 2 9
中图分类号 : F 4 0 3 . 7 ; T D 8 2 3 . 2 5 3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3 ) 0 2— 0 0 4 6— 0 4
而, 其存在的资源 回收率较低、 瓦斯排放 困难、 大量丢 煤 易引发煤 层 自燃 等 问 题 仍 然没 有 得 到 很 好 地 解 决 。 尤其是资源回收率 问题 , 关系到国民经济 的可持续发 展, 也关系到这项技术本身的发展前景。 1 9 7 8年 , 我 国从 德 国引 进 了 G 3 2 0 2 2 0 / 3 7型 、 G 3 2 0 2 2 3 / 4 5型等 大采 高液压 支架及 相应 的采煤运 输设 备, 与此同时我 国也开始研制大采高液压 支架和采煤 机 。 目前 , 我 国部 分 生 产 矿 井 已经 采 用 大采 高 综 采 进 行 厚煤层 的 开 采 , 并 取 得 了 良好 的经 济 效 益 。根 据 国 内神东 矿 区大采 高综 采 实 践 经 验 , 在 条 件适 宜煤 层 大 采 高综 采工作 面 年产 可 达 8 M t ~1 0 Mt 。随着 大 采 高综 采 技术 与装 备水 平 的提 高 , 大采 高 综 采 将 成 为厚 煤 层 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重要途径 。 1 . 2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背景及意义 神东矿区是我 国最大 的煤炭生产 基地之一 , 是 我 国第一个年产煤炭达 2亿 t 以上的矿区。神东有着得 天独厚 的地 质 条 件 , 煤层赋存浅, 煤 田地 质 构造 、 煤 层 结构、 水文、 瓦斯等条件简单 , 神东矿 区厚煤层主要分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煤矿开采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是煤矿开采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为煤矿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节能的方式。

在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化采矿设备技术智能化采矿设备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基础。

智能化采矿设备主要包括煤矿综合开采机、综合掘进机、支护设备等。

这些设备都需要具备自主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完成煤矿开采作业。

智能化采矿设备还需要具备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等功能,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二、智能化控制系统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核心。

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采矿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智能化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三、智能化安全监测技术安全监测技术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重要保障。

智能化安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煤与瓦斯浓度监测、煤矿地质构造监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煤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矿工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四、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重要支撑。

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

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设备和环境的自主识别和学习,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自适应能力。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研究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研究
Absr c W h t o f u ain a d wh t i d f ̄a ta t a n i r t n a n so c g o k mms o mo e me h n zd mi i g e u p n t o a e t o si i l d vc s wh t I d m c a ie n n q i me t h C MP r d w h d me t smi ̄ e ie . a e d wi i c 8
v t n a d b i i g wo kn c t a e,h g rd c in a d e c e c . a' i n u l n r ig f e w h sf o d as i ih p o u t f i n y o n i
Ke r s me h n z n n q i me t s f t h s f c e c t h oo y i n v t n y wo d c a ie mi i g e u p n a ey d i h e i n y e n lg n o ai i c o
t n c npa h oe t lo d m nn q ime t hsp p rfc sso ea o ep lmsc mbn dwi h cu lstaino qa n I i a lytep tni f o a mo e miige p n.T i a e ue nt b v mbe o ie t tea ta i t Gu ioMieI I u o h h u o f I
( ul m c aie afc q im n adpo utn,otl aoth linhpb tenmoe m ca i nn q im n ,ehoo o 3)fl ehnzdc laeeup et rdci t k bu er aosi e e dm ehn e m ig up et t nlg i - y o n o a t et w z i d e c y n

补连塔煤矿综采一队7米大采高开采总结报告

补连塔煤矿综采一队7米大采高开采总结报告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综采一队22303综采工作面开采总结补连塔煤矿综采一队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目录前言 (3)第一部分22303面工作面概况 (4)一、22303工作面地质概况 (4)二、22303工作面巷道布置及设备布置情况 (5)第二部分工作面安装情况 (8)第三部分工作面回采情况 (9)一、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显现 (9)二、回采特点及创新 (10)三、7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四、7米大采高工作面主要数据 (15)五、结论 (16)第四部分工作面末采贯通 (18)一、22303主回撤通道支护 (18)二、末采贯通过程 (18)三、工作面矿压分析 (19)四、末采贯通经验总结 (20)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22)前言为了提高工作面回采率,保证补连塔矿能够达到2500万吨/年,自2009年12末补连塔煤矿22303综采工作面首个7米大采高采面完毕,2010年1月1日正式投产,至2011年4月24日首采面开采完毕,总采出煤量1301.76万吨,完成产量1518万吨,月最大单产110.75万吨,月均衡生产96.08万吨(受前期和22302工作面、后期和22304工作面并采),回收率平均96.70%,该工作面回采率得到较大提高。

为以后大采高工作面的顺利回采提供有效的指导,特对补连塔矿首个7米大采高工作面22303工作面整个回采期间的生产组织、矿压观测等方面总结。

第一部分 22303面工作面概况一、22303工作面地质概况22303工作面位于补连塔煤矿22煤三盘区,是三盘区第三个工作面,位于煤炼油大巷西南侧,西北侧为22302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东南侧为正在准回采的22304综采工作面,西南至井田开采边界;地面标高1185.4~1260.5m,煤层底板标高1025.1~1073.8m。

工作面长301m,煤层倾角1~3o,面积为1494766 m2,煤层平均厚7.55m,容重1.28×103kg/ m3,地质储量1444.54万吨,设计采高6.8m,可采储量1343.42万吨。

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总结_高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总结_高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总结_高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我是一名采矿专业技术工程师,拥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

在这段时间里,我主要从事采煤面和工程井等煤矿生产工作,先后担任工作面生产组长、工程井下井检、采煤机维修组长和掘进队长等职位。

在这些职位中,我深入研究了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并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面是我在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心得总结。

一、技术能力二、思维能力在采矿专业技术工作中,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煤矿生产中,每个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互依存,也相互制约。

因此,在工作中要具备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决策。

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煤矿事故时,我能够快速反应,稳定局面,保障生产安全。

此外,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我深化对生产工艺的理解,提升生产流程的效率,减少生产中的损耗和浪费。

三、沟通能力正式的沟通能力是采矿专业技术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工作中,我能够熟练地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与客户、同事和上级主管有效地互动。

在生产过程中,我会与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紧密合作,沟通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难题,提出了更加合理的生产方案和技术方案,增强了生产效率。

四、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采矿专业技术工程师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经常阅读专业书籍和参加培训,了解最新的煤炭生产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新的工具和技术。

此外,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活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煤炭生产情况和技术发展。

这些努力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总之,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需要工程师具备各种技能。

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我相信我会在这个领域进一步发展和领先。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开采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是煤矿开采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矿工伤亡、降低环境污染,因此备受煤矿企业的青睐。

本文将对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一、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概述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有控制的爆破和连续开采技术,实现煤层的高效开采。

它是目前煤矿开采领域的先进开采方式,具有开采效率高、矿工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中,涉及到了众多关键技术,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机械化开采技术在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中,机械化开采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现代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被机械化设备所取代,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机械化开采技术中的钻机、破碎机、运输机等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工作面的开采进度和安全系数。

对于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机械化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实时调整,从而提高开采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工作面的影响,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因此对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自动化控制技术也需要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讯和数据共享。

四、智能化监控技术五、安全防护技术在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中,安全防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质突变、煤尘爆炸等危险情况,对这些危险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是保障工作面开采安全的关键。

安全防护技术凭借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预警系统技术,可以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

世界首个7m大采高综采面投产

世界首个7m大采高综采面投产
涌 出量 ;随着采 煤工 作面 的推进 ,顶 板垮 落 ,裂缝 带 向上 、下 方 向发育 ,邻 近层卸 压 瓦斯开 始涌 向 回
保 护层 采煤 工作 面 中部瓦 斯浓度 分 布如 图 4中
曲线 2所 示 ,从煤 壁 到 中部 再 到采空 区 ,曲线 呈先
下降后 上 升 的趋 势 ,瓦斯 浓度 开始下 降 明显 ,后上 升 比较平缓 。采 煤工 作面 瓦斯 除煤壁 和顶 底板 涌 出 瓦斯外 ,风流开 始将 采空 区瓦斯 带人 采煤 工作 面 。 保 护层 采煤 工作 面上半 部靠 近 回风侧 部分 瓦斯 浓度分 布如 图 4中曲线 1 示 ,曲线 明显呈 现 出先 所
总第 9 2期

矿 开


21 00年第 1期
下降趋 势 比较平 缓 ,瓦斯 浓度 下降剃 度减 少 ,采空
区 瓦斯 基本 没有 进入 采煤 工作 面 内。
系 图分 析 :72 l2工 作 面 回采 过 程 中 ,采 煤 工 作 面 前 4 m 瓦斯 涌 出量基 本 为 72 0 2综 采 面 本 煤层 瓦斯
出量也 逐渐 稳定 在 1 m / i 右 。 2 m n左
5 结束 语
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瓦斯浓度由煤壁至采空区由大 到小再 到 大 ,采煤 工 作 面 瓦 斯存 在 煤 壁 、顶 底 板 、
采空 区瓦 斯 涌 出源 ,漏 风 方 向 由采 空 区 漏 人 工 作 面 ,同时带 人大量 瓦斯 。 另 外 ,可 以看 出上 隅 角 附 近 2 m 范 围 是 采 煤 0
工作 面瓦斯 浓度 较 高的 区域 ,也是采 空 区瓦斯 涌 出 到 回采 工作 面 的主要 通道 ,因此 ,防止上 隅角 瓦斯 超 限是 回采 工作 面 瓦斯治理 的重 点 。

采场技术工作总结

采场技术工作总结

采场技术工作总结
采场技术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采场技术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此,我将对我们团队的采场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在采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团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采煤机和其他采场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是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

我们注重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是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在采场技术工作中,团队的协作能力非常重要,我们通过不断沟通和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然而,我们在采场技术工作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一是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转,容易出现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充分,需要加强管理。

二是人员技术培训需要加强。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但是目前我们的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在技术水平上有所提高,但是生产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采场技术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效率,为矿山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采矿技术总结范文

采矿技术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采矿行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采矿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201X年度采矿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技术培训与学习为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我单位组织了多次技术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内容包括采矿工艺、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等。

通过培训,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2. 采矿工艺优化针对矿山生产实际,我单位对采矿工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采矿效率。

主要措施包括:(1)优化采场设计,合理布局采场,降低资源浪费;(2)改进采矿方法,提高采矿回采率;(3)优化爆破技术,提高爆破效果。

3. 设备管理与维护我单位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4. 安全生产管理我单位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生产安全。

5. 科技创新与应用我单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成果包括:(1)研发了新型采矿设备,提高了采矿效率;(2)应用了数字化矿山技术,实现了矿山生产信息化管理;(3)开展了环保技术研究,降低了矿山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三、工作总结1. 取得的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采矿技术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采矿回采率提高了X%;(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降低了X%;(3)员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 存在的问题(1)部分员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还不够熟练;(2)安全生产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四、工作展望1. 深化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2. 优化采矿工艺,提高采矿效率;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安全;4.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总结_高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总结_高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总结_高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文是关于采矿专业技术工作的总结,总结内容约1000字。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事了采矿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提升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在地质勘探方面,我参与了多个矿山地质勘探项目,并担任了项目组长。

通过对勘探区域的详细地质调查和岩石样品的采集,我成功地确定了矿区的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在地质模型的建立和矿藏量评估方面,我运用了多种地质勘探技术和工具,如测井、地震勘探和地球物理测量等,为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数据和信息。

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我成功地发现了数个有潜力的矿产资源,并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和开发规划。

在采矿工程领域,我参与了多个矿山开发项目,并负责了采矿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对矿体的勘测和精确测量,我确定了最佳的采矿方法和工艺流程,并设计了合理的坑底和露天开采方案。

在矿山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方面,我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选定了适用的采矿设备和工具,并优化了生产线的布局和运作方式。

在矿石的选矿和矿石加工方面,我运用了浮选、重选、提炼等技术和方法,提高了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降低了矿石的损耗和环境污染。

在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我深入贯彻了“安全第一、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在项目执行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我提高了项目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技术创新和团队管理方面,我积极探索和引进了一些先进的采矿技术和方法,并在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和改进。

在团队建设和人员培养方面,我注重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组织开展了多种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通过过去一年的工作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在采矿专业技术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是取得进步和突破的关键。

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分析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开采技术,它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实现对煤矿的高效、安全、环保、智能化的开采。

本文将对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而言的,它有着诸多优势。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煤矿地下开采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事故风险。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煤炭的洁净开采,减少环境污染。

(1)智能化设备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的核心在于智能化设备的引进和应用。

目前,国内外都有很多公司致力于煤矿智能化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例如巨化集团、中煤能源等。

这些智能化设备主要包括自动化采煤机、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煤矿开采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大大提高了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2)高效开采技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高效开采技术。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开采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矿工实现对煤矿的自动化开采,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

一些新型的高效开采技术,如液压支架技术、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等也是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

(3)安全监测技术安全是煤矿开采工作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中的安全监测技术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通过在煤矿开采区域布设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煤矿的气体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发现矿井的异常情况,保障矿工的安全。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开采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前预警,及时处置,减少事故风险。

(4)环保技术随着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愈发严重,环保技术也成为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采场技术工作总结

采场技术工作总结

采场技术工作总结
采场技术是矿山开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矿山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采场技术工作,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采场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的一些见解和心得体会。

首先,采场技术工作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矿山的地质情况和开采方案,选择合适的采场方法和工艺流程。

这需要我们对地质学、采矿工程学等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

其次,采场技术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场技术工作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安全生产。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采场作业的安全和稳定。

另外,采场技术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采场技术工作往往需要与地质、采矿、安全等多个部门进行合作,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够顺利完成采场技术工作,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总的来说,采场技术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完成采场技术工作,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矿山的发展和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采高综采作业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作业关键技术分析

大采高综采作业关键技术分析摘要:厚煤层大采高回采工艺作为一种高效的煤炭回采技术,随着矿井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其应用范围也获得了持续增长,为矿井生产效益的增加提供了积极助推。

针对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结更加高效的应用方式,将成为煤矿产业获得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采高综采作业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作业;关键技术引言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煤矿开采技术也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工业是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材料,这就增加了煤矿开采的数量,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开采过程中企业滞后的煤矿开采技术奖影响到煤炭资源的供应,因此为提高煤矿开采的质量和达到预期效果,应不断完善大采高综采技术。

1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及现状1.1大采高技术的发展大采高是指割煤高度在3-3.5m之间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技术,大采高技术与分层综采技术相比,巷道和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较高;大采高技术与普通采高技术相比,对岩层的破坏范围更大,可以实现作业面的回转。

我国的大采高综采设备的投入使用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8年之前我国的大采高综采技术产量不高,综采设备性能较差,无法达到控制围岩的效果,但从98年以后我国的大采高综采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采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在3m左右的煤层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大采高综采技术可以开采6m左右的煤层,未来我国的采高高度还会逐渐增加,加强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创新与研究,是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1.2大采高技术的现状一次采全厚综采采高只有与当地的煤层地质条件和使用的设备水平一致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大采高综采技术的优势,我国的煤矿开采为节约升本,减少大采高液压支架的损耗,逐渐制定了大采高综采技术的采高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工作面的采高,工作面顶板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加容易发生煤壁片帮和冒顶的安全隐患,因此若逐渐增大采高,围岩的活动范围会随之出现折断的现象,因此,为了防止发生折断事故,需要将采高限定不超过5.5m;工作面的长度决定了综采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长度较大的工作面准备工作和回采工作少,在端头一些地方作业方面可以缩短时间,如果提高工作面降低搬家次数,可以保障煤矿的安全高产,因此煤矿要提高开采的数量和效率,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工作面的长度。

140煤矿开采2014年第4期-33-神东矿区7m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

140煤矿开采2014年第4期-33-神东矿区7m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

神东矿区7m 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朱拴成1,周海丰2(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2.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管理部,陕西神木719315)[摘要]针对6.3m 以上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遇到的矿压显现强烈、设备选型不合理等问题,以神东矿区浅埋煤层7m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难题为支架稳定性差、煤壁容易出现大面积片帮、工作面两端头煤炭损失严重、工作面末采贯通难度大。

通过开采实践得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回采技术,主要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开采技术、设备配套关键技术、顶板岩层控制技术、快速贯通技术、防止煤壁片帮技术、两端头采用垂直过渡技术。

通过关键技术的实施,保证了神东矿区浅埋煤层7m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巷道布置;煤壁片帮;快速贯通;岩层控制[中图分类号]TD823.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225(2014)04-0038-04Key Technology of 7m Large-mining-height Full-mechanized Mining in Shendong Mining Area[收稿日期]2014-03-18[DOI ]10.13532/11-3677/td.2014.04.011[作者简介]朱拴成(1982-),男,河南方城人,工程师,编辑,工程硕士,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及科技期刊的管理工作,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分院院长助理。

[引用格式]朱拴成,周海丰.神东矿区7m 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J ].煤矿开采,2014,19(4):38-41.我国煤矿开采深度较大,适宜露天开采的资源少,以井工开采为主。

在全国煤炭产量中,露天开采的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井工开采的煤炭产量则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6%,其中有95%的产量是采用长壁采煤法开采的,可见长壁采煤法在我国煤矿开采中最为常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连塔煤矿七米大采高高效开采技术专项总结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一、矿山基本情况补连塔煤矿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之一,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井田东以乌兰木伦河一级阶地的西缘为界,南与上湾井田连接,西与呼和乌素及尔林兔毗邻,北与李家塔矿接壤,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9º56′50″~110º10′18″,北纬:39º15′16.5″~39º24′15″。

补连塔矿是一座集生产和洗选为一体,产、运综合布局,统筹建设的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矿井前身为原马家塔斜井,1988年4月开始建井,设计能力为0.6Mt/a,于1990年建成,同年决定改扩建为3.0Mt/a的大型矿井,1997年10月16日建成投产。

1998年开始1000万吨技术改造,2003年矿井生产能力达到20.0Mt/a,2004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再次对补连塔矿进行改扩建,设计能力为20.0Mt/a,2005年6月14日改扩建完成并移交生产, 2009年5月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再次对补连塔矿进行改扩建,设计能力为25.0Mt/a,同年12月改扩建完成并移交生产。

2010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5.0Mt/a。

补连塔煤矿地质结构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开采技术条件好,井田内有可采煤层11层,主要可采煤层12煤层、22煤层和31煤层。

井田内各煤层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属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低磷、中高发热量煤的优质动力及化工用煤。

截止到2011年底,矿井保有储量为19.8亿吨,可采储量为12.5亿吨,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为38.5年。

矿井主要采煤方法为长壁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010年1月份矿井22303工作面布置完毕,建成世界第一个7米大采高工作面,工作面长为301m,推进长度为4996m,平均煤层厚度为7.31m ,工作面可采储量为1311万吨。

22304工作面为神东煤炭集团第三个7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为286.2m,推进长度为4881.5m ,平均煤层厚度为7.08m,工作面可采储量为1187.97万吨。

矿井22煤三盘区工作面核定工作面回采率为93%,2011年三盘区7米采高工作面回采率为95%。

二、7米大采高采煤工艺技术2010年1月份补连塔矿革新大采高工作面采煤工艺,在设备配套方面立足国际先进水平,大胆选型、优化组合,配备7米大采高液压支架及配套设备,创建了世界最大采高、超重型综采工作面,解决了7米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技术难题,使工作面回采率提高到95%。

(一)割煤方式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方式(割三角煤),进刀距离为70.5m ,截深为0.865m。

进刀方式:斜切入煤壁→推溜→割三角煤→拉架→返空刀→推溜六个过程。

采煤机进刀方式图工作面机头和机尾顶板创新采用垂直方式过渡。

煤机至机头机尾时利用4架距离将采高由6.8m过渡至6.0m,然后在机头机尾过渡架处将采高由6.0m垂直过渡至顺槽高度后与顺槽割透。

这样不仅减少了过渡损失煤量,同时打破了端头必须平缓过渡的常规方式,与常规过渡方法相比较,过渡区的顶煤留设量减少,全工作面过渡区顶煤回收提高18.2万吨。

机头机尾过渡示意图(二)装煤方式采煤机割煤时利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旋转将煤抛至刮板运输机内,再由可伸缩胶带机将煤运至地面煤仓。

(三)运煤方式刮板输送机将煤运至机头后侧卸入桥式转载机,经破碎机破碎后运至转载机机头卸入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机尾。

(四)支护方式工作面采用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支护;运顺超前20m范围采用太原煤科院生产的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ZYDC3000/28/47型)结合单体进行支护;回顺超前20m范围采用太原煤科院生产的支架组(ZFDC3000/26.5/47型)进行支护。

(五)采空区处理方式采用自然垮落法处理顶板。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每刀生产原煤量增加235吨(与6.3米工作面比较),回采率较使用6.3m支架提高了9.5%。

三、专项资金实施情况矿井在2011年获得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奖励资金1000万元,为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做到专款专用,公司成立了专项资金组织领导机构,将该资金用于进一步完善工作面设备配套,确定购置1套DBT 3*1600KW刮板机机头架、机尾架(含变线、过渡槽),转载机机头架及起坡段和破碎机机头架,进一步提高了原煤回采效率。

四、近几年完成的用于提高“三率”的项目投资情况(一)2008年投资了500万进行7米大采高可行性研究、确定合理、经济的煤柱宽度、研究确定了工作面两顺槽的布置、煤柱留设宽度及大采高工作面巷道支护参数。

投资了1800万完成了22303工作面(7米大采高)两顺槽、切眼及回撤通道的巷道掘进。

2008年用于提高“三率”的项目总计完成投资2300万元。

(二)2009年投资了2.97亿元购买163套大采高、高阻力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等配套综采设备(见下表)。

投资了120万研究7米大采高工作面两端头垂直过渡的创新技术。

投资了2780万完成22304作面两顺槽、切眼及回撤通道的巷道掘进,完成三盘区专用回风巷的掘进。

2009用于提高“三率”的项目总计完成投资32600万元。

(三)2010年投资了200万对采煤机离合器进行改造(因改造7LS7煤机时牵引块加了一级惰轮、支腿加高、滚筒加大,机身重量增加,但没有相应加强牵引离合器,致使频繁损坏)。

投资了70万进行22303工作面两顺槽巷道的补强支护。

投资了30万进行7米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研究,确保工作面顺利、安全推进,为安全贯通提供技术保障。

投资12000万购买四盘区采全层回采液压支架。

2010年用于提高“三率”的项目总计完成投资12300万元。

(四)2011年投资了21000万元购买7米大采高工作面回撤专用设备180台。

投资了400万用于进行22303工作面回撤通道注射高分子加固材料。

2011年用于提高“三率”的项目总计完成投资21400万元。

五、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经济效益计算与说明矿井将逐步在具备条件的厚煤层布置大采高工作面,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各项经济效益计算如下:(一)2011年实现的经济效益计算如下:1.22303工作面总推进长度为4996米,2011年推进剩余段978米,工作面使用7米支架后,实现经济效益:978÷0.865×235×331.03 =8795万元(22303工作面已回采完毕,2011年推进长度978米,截深0.865米,每刀煤比6.3米采高多回收原煤235吨,原煤售价331.03元/吨)2.22304工作面推进长度为4981.5米,2011年共推进了3112米,工作面使用7米支架后,实现经济效益:3112÷0.865×223.4×331.03 =26605万元(截深0.865米,每刀煤比6.3米采高多回收原煤223.4吨,原煤售价331.03元/吨)补连塔煤矿自使用7米大采高设备后,2011年盘活煤量106.95万吨,实现的经济效益总额35400万元(二)矿井后续工作面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计算如下:1.预计22304工作面剩余推进长度产生的经济效益其预期经济效益可按下述方式初步估算:1869.5米÷0.865米×223.4吨×331.03元/吨=15984万元(22304工作面剩余推进长度1869.5米,截深0.865米,每刀煤比6.3米采高多回收原煤223.4吨,原煤售价331.03元/吨)2.预计矿井22煤三盘区22305~22309工作面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如下:矿井22煤三盘区的22305、22306、22307、22308、22309工作面。

22305~22309工作面长度分别为:301m、322m、301m、301m、301m;推进长度分别为:4684m、4684m、4684m、4684m、5320m。

预计在22305~22309工作面可盘活原煤量为:·(原煤容重为1280kg/m3,工作面采出率为0.95,原煤售价331.03元/吨,采用大采高支架后的采高为7米,工作面原来采高为6.3米)预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为:331.03*6084194=201405万元3.预计矿井12煤五盘区12509~12515工作面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如下:矿井12煤五盘区的12509、12510、12511、12512、12513、12514、12515工作面均为大采高工作面(7m),12509~12515工作面长度分别为:330m、330m、330m、330m、300m、330m、330m、;推进长度均为:3100m预计在12509~12515工作面可盘活原煤量为:[330*3100*(7-6.3)*6+300*3100*(7-6.3)] *1.28*0.95=6015840吨(原煤容重为1280kg/m3,工作面采出率为0.95,原煤售价331.03元/吨,采用大采高支架后的采高为7米,工作面原来采高为6.3米)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331.03*6015840=199142万元4.按照设计矿井22煤五盘区将布置20个大采高工作面,预计可盘活煤量为:20*3700*300*(7-6.3)*1.28*0.95=18896640吨,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为:331.03*18896640=625535万元;(设计工作面推进长度为3700米,工作面长度为300米,原煤容重为1280kg/m3,工作面采出率为0.95,原煤售价331.03元/吨,采用大采高支架后的采高为7米,工作面原来采高为6.3米)5.按照设计矿井22煤四盘区将布置16个大采高工作面,预计可盘活煤量为:16*3100*330*(7-6.3)*1.28*0.95=13932441吨,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为:331.03*13932441=461205万元。

(设计工作面推进长度为3100米,工作面长度为330米,原煤容重为1280kg/m3,工作面采出率为0.95,原煤售价331.03元/吨,采用大采高支架后的采高为7米,工作面原来采高为6.3米)预计矿井后续大采高工作面使用7米大采高设备后,预期盘活煤量4621.7万吨,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总额1529924万元。

可见,采用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开采,可大大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该项目的研究已经为矿井及公司带来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将带来更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内同类矿井的厚煤层开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