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部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内容如下:1、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2、木兰诗【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全翻译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叹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何苦而不平?”杂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计不可阻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之明也。
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手,叩木之口,能说其志乎?如彼石也,若可移动,则吾举而扬之;若不可移动,则吾去而之他。
何至于是?愚公之妻曰:“公等众人,何其愚也?吾闻之,人力有穷,而山无穷也。
以吾之力,虽不能毁山之一毛,然吾能使其不增,则山自平。
”愚公从之。
自此,愚公之家无山不至,无石不削。
而河曲之山,自愚公移山以来,未尝增其高。
河曲智叟闻而笑之,曰:“愚哉,愚哉!移山者,移山也,非移心也。
吾观愚公之心,固未尝有移也,而何至于此?”愚公叹曰:“子之见固陋也,吾闻之,移山者,移山也,非移心也。
吾之心,固未尝有移也,而子何所见而笑我哉?”河曲智叟无以应,而心服之。
余闻之,智叟之所以笑愚公者,以其不能移心也。
然而愚公之心,未尝不欲移山,但以力不能耳。
若能移心,则移山之志,固不难矣。
故曰:“志者,气之帅也;气者,志之使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志者,志之根也;气者,气之根也。
志者,志之原也;气者,气之原也。
志者,志之本也;气者,气之本也。
志者,志之宗也;气者,气之宗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志者,志之宗也;气者,气之宗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有哪些呢,大家是否想了解一下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
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译文及翻译方法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译文及翻译方法【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本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
初一全部文言文及翻译
一、《论语》节选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二、《孟子》节选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最少的时候,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最多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三、《庄子》节选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之为宝,置于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翻译: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去邀请他,说:“希望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您。
”庄子拿着鱼竿却不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有三千岁了,大王把它当作宝贝,供奉在庙堂上。
这只神龟,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而显贵,还是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呢?”四、《史记》节选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律: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对美色的追求;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五、《战国策》节选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事情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也有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国家有利,大夫问如何使家族有利,士人和普通百姓问如何使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5《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
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15《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有哪些呢,大家是否想了解一下?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
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共计7篇,分别如下:《伤仲永》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初中文言文原文+翻译大全
初中文言文原文+翻译大全【七年级下册】竹里馆王维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解漫天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独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云,决入归鸟。
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文言文翻译字词七年级下
吾等学童,初入文言文之殿堂,或感其晦涩难懂,或喜其韵味悠长。
然欲精通文言文,须先熟谙其字词。
今以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为例,略述字词之翻译。
一、字词解释1.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释:父母之命,指父母之意愿;媒妁之言,指媒人的话。
整句意为:父母的意愿,媒人的话。
2. 闲居静处,无所事事解释:闲居静处,指闲暇时居住在安静的地方;无所事事,指没有事情可做。
整句意为:闲暇时居住在安静的地方,没有事情可做。
3. 举案齐眉解释:举案齐眉,形容夫妻间相敬如宾。
整句意为:夫妻间相互尊重,如同举案齐眉。
4. 破釜沉舟解释: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整句意为: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5. 青出于蓝解释:青出于蓝,比喻后来者超过前辈。
整句意为:后来者超过前辈。
6. 破镜重圆解释: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重聚。
整句意为:夫妻失散后重聚。
7. 桃李满天下解释:桃李满天下,比喻弟子遍布天下。
整句意为:弟子遍布天下。
二、翻译方法1. 直译法:直接将文言文中的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意不变。
例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母的意愿,媒人的话2. 意译法:根据文言文的意思进行翻译,使现代汉语更加通顺。
例如:闲居静处,无所事事→ 在安静的地方闲居,没有事情可做3. 比喻法:运用比喻手法,使文言文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青出于蓝→ 后来者超过前辈4. 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上下文添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完整。
例如:破釜沉舟→ 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三、注意事项1. 理解文言文字词的语境,避免生搬硬套。
2. 注重字词的古今异义,了解其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含义。
3. 翻译时力求准确、通顺,避免误解。
总之,学习文言文字词翻译,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揣摩,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才能在阅读文言文时游刃有余。
愿吾等学童在文言文的世界里,畅游其中,领略古人的智慧与风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必背文言文及其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及其译文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
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息就显得灵异。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是我(居于此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满屋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世俗繁杂的音乐搅扰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的莲花,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部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可轻易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河中石兽[清]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注释及翻译孙权劝学一、1.孙权劝学选自《》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一部史,记载了从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陕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字,吴郡富春人,时吴国的创建者.2.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3.卿,4.当涂,5.辞,6.务,7.孤,8.治.经,经,指《》《》《》《》《》等书.9.博士,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但.当涉猎..,.12.见往事...,..见,.往事,13.蒙乃.始就.学14.及.鲁肃过.寻阳15.才略:16非复:,17更:18刮目相待:刮目1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0孰若..孤:,,21,权谓.吕蒙:22肃遂.拜蒙母:23,士别三日:二、写出自本课的成语:三、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卿言多务,孰若孤?木兰诗一、文学常识及字词1.《木兰诗》选自代编的《》(《四部丛刊》本)卷二五。
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
2.注音机杼.〔〕鞍鞯..〔〕辔.〔〕头鸣溅溅..〔〕金柝.〔〕阿姊.〔〕霍霍..〔〕可汗..〔〕军帖.〔〕贴.〔〕黄花字帖.〔〕胡骑.()3.当户4. 惟:5. 何:6. 军帖:7.大点兵7. 爷:8.愿为市.鞍马:市鞍马9. 辞:10. 溅溅:11. 朝、旦:12. 但.闻:13. 胡骑:14. 天子:15. 万里赴戎机..:戎机:16. 关山度.若飞:度,17. 朔.气传金柝:朔,18. 寒光照铁衣:19.明堂:20. 策.勋十二..转(zhuǎn):策勋:十二转:21. 赏赐百千强...:百千:强:22.问所欲:23.不用:24. 愿.驰千里足:25. 郭:26. 扶:27.将:28.姊:29. 理:30.红妆31.著:32.帖.花黄:3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3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陋室铭一.作者,字,朝代人。
初一必考文言文及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翻译:孔子说:“政治,就是端正。
你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三、《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选择居住在不仁爱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四、《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五、《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
”通过以上五个章节的文言文及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如学习、修身、治国等。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同时还要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古人的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1. 注重词汇积累。
文言文中有很多实词和虚词,我们要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方式,掌握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2. 理解句子结构。
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我们要学会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含义。
3. 掌握修辞手法。
文言文中常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我们要学会欣赏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4. 理解文章内涵。
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通过学习,体会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哲理。
5. 勤于练习。
学习文言文需要反复练习,我们要多读、多背、多写,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赵普》原文:普少习⑴吏事,寡学术,及⑵为⑶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⑷,阖⑸户启箧⑹取书,读之竟日⑺。
及次日临⑻政,处决如流。
既⑼薨,家人发⑽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⑾多忌克⑿,而⒀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⒁循默⒂,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⒃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⒄奏牍掷地,普颜色⒅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⒆悟,卒⒇用其人。
注释:(1)习:熟悉(2)及:等到(3)为:任,做(4)第:府第,大的住宅(5)阖:关上(6)箧:书箱(7)竟日:整天(8)临:面对(9)既:已经(10)发:打开(11)虽:虽然(12)忌克:对人忌妒刻薄(13)而:但是(14)龌龊(wòchuò):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15)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16)明日:第二天(17)碎裂:把……撕碎(18)颜色:脸色(19)乃:才(20)卒:终于翻译: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书。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书箱里面,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旧奏章修补连接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
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含文言文翻译)
2020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及文言文(手写版)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多好处。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唧唧的织布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火板翻译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
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
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
”吕蒙从此开始读书。
等到适逄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口技》(林嗣环)译文: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多的宾客相聚而坐。
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着梦话。
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
丈夫也醒了。
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续不断地说话不停止。
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
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不多久,丈夫打鼾声响起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
隐隐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或稍微)坐端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喊。
两个孩子齐声啼哭。
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号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
里面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呼教声,(众人)拉蹋(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
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5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木兰诗木兰诗翻译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阵唧唧声又一阵唧唧声,木兰对着门口在织布;唧:叹息声,一说织布机的声音;户:门;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没有听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机杼:织布机;惟:只;女:指木兰自己;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木兰你想些什么,问木兰你思念些什么;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4.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我也没想什么,我也没思念什么;亦:也;5.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昨夜里看见了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军帖:军中文告;可汗:古代少数民族对君王的称呼;大:大规模;6.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征兵的名册有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十二:非确指,表示多;爷:与下文“”都指父亲;7.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大哥哥;长:年长;8.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意为此去买鞍和马,从今代替父亲去出征;9.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东边的集市买骏马,在西边的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在南边的集市买嚼子和缰绳,在北边的集市买长马鞭;东市:名词作状语,在东市,下文“西式”“南市”“北市”等同;10.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清早告别父母离去,傍晚宿营在黄河边上,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溅溅的水流声;旦:只;辞:告别;暮:傍晚;宿:宿营;但:只;溅溅:流水声;1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清早告别黄河离去,傍晚到了黑山的边上,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的战马在啾啾鸣叫;至:到;黑山:同下文“燕山”都是北方的名山;胡骑:胡人和战马;啾啾:马叫声;1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戎机:战场;关:关卡;度:过;1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中传来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业打更用的器具;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铠甲;1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十年:指多年;“将军……十年归”的翻译要吻合本句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特点;1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回来朝见皇上,皇上坐在朝堂上;为木兰等记功了很多次,赏赐了许多的财物;天子:指上文的“可汗”;明堂:指古时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记功;十二:指多;转:勋级升一级叫一转;强:有余;1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皇上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当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去;欲:想;用:当;尚书郎:官名;驰:使劲赶马;千里足:指千里马;还:回;1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父母听说木兰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郭:外城;相扶将:互相搀扶;18.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口打扮;阿姊:姐姐;户:门;红妆:泛指艳丽的装饰; 1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快磨刀朝向猪和羊;霍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20.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木兰打开自己的房门,坐在床上,脱下打战时穿的战袍,穿上从前的女儿衣裳;我:指木兰自己;阁:指木兰的卧房;着:穿;旧时裳:指木兰的女儿服装;2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子整理好秀发,照着镜子贴上花黄作装饰;理:整理;云鬓:像云那样的头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贴”;花黄:当时妇女贴在脸上的一种装饰;22.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走出门口看同伍的伙伴,战友们都很惊讶:同行十多年,不知木兰是个女孩子;火伴:“火”同“伙”,指同伍的战友;皆:都;惊忙:大吃一惊;十年:非确指,指十多年;知:知道;2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扑朔:爬搔,另一说目光模糊的样子;2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靠近,贴近;走:跑;安:怎么;我:指兔子;翻译:唧唧唧唧,木兰在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木兰跑遍东南西北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西阁楼的门,坐一坐东西阁楼的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打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在额上贴好头上的金片旧时女子的装饰物;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15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翻译:起初,孙权对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20口技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大宴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一个八尺长的屏障,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个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障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狗叫,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梦话;接着,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摸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连续不断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唱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翻倒倾斜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忽然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障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25短文两篇原文: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翻译: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没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做皇帝,共工于战中大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宿向西北移动;地向东南方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向东南方流去;30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光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屠夫又把骨头扔给它们,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在打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几刀杀死狼;屠夫刚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狼;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要内容,传送给全乡的聚、团结。意:主旨。一乡:全乡。一,全。
读书人观赏。秀才:读书人。○以秀才之众衬仲永之神。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就,完成。
从此,指定物品”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或:有的(人或物)。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利其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然: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样有利可图,“利其然”之心态必导致“不使学”,“世隶耕”之不足可见。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日:天天。扳(pān):同“攀”,牵,引。环谒(yè):四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隶,属于。○“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暗点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生:生长。尝:曾经。书具:书写工具,指笔、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笔、墨、纸、砚,(有一天)忽墨、纸、砚等。啼:放声痛心地哭。○生五年,
然哭着讨要这些东西。点明其年龄尚小;未尝识却知啼求,神奇之极。
教育。○不俗之人也沦为凡人,巨大反差令人吃惊于“不使学”之害。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彼其:他。○再次强调天
他接受了天赋的才华,是那样的聪明,(可)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也要才不学习也要成为凡人。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部-()
———————————————————————————————— 作者:
———————————————————————————————— 日期: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精编学案(新人教版)
一、伤仲永
王安石
背景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 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身在异乡却“闻
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之也久”,仲永之声名远扬,实为其才华神异古今难得。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称(chèn):相当。闻:名声。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 自:从。○从“生五年”啼求书
《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随笔。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地名,现在江西省金溪县。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年,(我)从扬州回来,具至今不过七年,已“不能称前
时之闻”,可见其才能衰竭之速。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焉:他,此指方仲永。泯(mǐn)然:消失。指
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矣,语气
的)才能已经消失净尽,成为普通的人了。”词。○再七年即“泯然众人矣”,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省。
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写其才思敏捷,“文理可观”写其文才全面。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邑人:同县的人。邑,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奇:以……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为奇。稍稍:渐渐。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这里作
父亲去做客,动词用,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以“宾客其父”示奇,妙绝。
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处拜访。○“不使学”乃全文关键,为仲永的变化——
学习。“泯然众人”埋下了伏笔。
(本段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注意两点:一是仲永幼年才能非凡,一是其父贪利而“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余:人称代词,我。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1033)。先人:常指祖父辈以上的祖先,这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为:题写。○不
并自为其名。识而求书具,奇;不学而能作诗,更奇。但作者竭
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力突出的并非仲永言行举止之奇,而是才能之非凡。
(本段写不过十四年,方仲永便才能衰竭,成为普通人。与其年幼时天资过人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这样的结局自会令人沉思。)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王子:王安石的自称。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强调受之于天,意在强调才能不一般。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
天赋的才华使他胜过一般后天培养起来的的人,指一般后天培养起来的人才。○天赋的才能自然超过一
人才。般有才能的人,再突出其不俗。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卒:最终。受于人:指后天学习所得。天、人对举,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后天的一指先天禀赋,一指后天教育。不至:没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