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课件
合集下载
鉴赏诗歌语言之句子赏析.课件
(2013辽宁卷)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 分)
(2013湖北卷)14.(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赏 析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 赏析。(5分)
型 (2012 辽宁卷)9.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4 分)
(2012 江苏卷)9.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 分)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
1、首句作用: 点题、统领全诗、为描写(抒发)……景象 (情感)做铺垫、渲染……的气氛、奠 定……的感情基调等;
2、尾句作用: 总结、升华主题、卒章显志、照应上文、意 味深远等;
3、中间句作用: 过渡、为写(抒发)……伏笔、转换话题等。
三、对点精讲——比较那句更好
高考真题速递
答案示例:① “箬笠”“蓑衣”勾勒出 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 意境空灵。② “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 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③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 钓翁的凝定,“但闻”写出了钓翁的心 无旁骛。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12重庆卷)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 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 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 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 “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 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技 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巧 (2013 四川卷)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型 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高考专题复习赏析句子表达效果课件26张
赏析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轻松诙谐 凝练含蓄、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细腻缠绵、 亲切自然、平实质朴、简洁明快、明白晓畅、 华丽典雅、辞藻华丽、庄重严谨、恬淡优美、 热情奔放、辛辣尖锐、口语化、浓郁的地方色 彩等。
赏析用词精妙
动词:使语言生动形象 形容词:既突出事物的特点,又表达情感
又心满,又意足。
20.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真题演练1
句式变化
成分位置变化
改句: “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
都一扫而光。”
单句 长句 (结尾为:“一扫而光”)
原句:
复句 短句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又心满,又意足。”
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
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
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
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
“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
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
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
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
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
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
赏析句子ppt课件
“顶开”“伸进”“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 照人”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玫瑰花蓬 勃旺盛的生命力、优美的姿态、浓郁的香 气和明丽的花色,
从而写出了五月的维也纳震撼人心的美。
7
小结
1、分析形式,选好赏析角度。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准确生动的用
词、 多种结合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表层和深层内容。 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对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情节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 有音乐美。 (6)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 奏感。 (7)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 容。 (8)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 留下1深1 刻印象。
侧面烘托祥子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 对以他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的同情、理 解。
3
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 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 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 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
形式:“顶开”、“伸进”、“光彩照人”、“怕吵 醒我”等使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玫瑰花人格化;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玫瑰花以灵 性,把玫瑰花当作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儿,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玫瑰花在夜间悄然无息 地顶开窗子,开进屋里的样子,表现了玫 瑰花蓬勃的生命力、优美的姿态、可爱怡 人的特点。
从而写出了五月的维也纳震撼人心的美。
7
小结
1、分析形式,选好赏析角度。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准确生动的用
词、 多种结合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表层和深层内容。 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对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情节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 有音乐美。 (6)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 奏感。 (7)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 容。 (8)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 留下1深1 刻印象。
侧面烘托祥子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 对以他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的同情、理 解。
3
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 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 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 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
形式:“顶开”、“伸进”、“光彩照人”、“怕吵 醒我”等使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玫瑰花人格化;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玫瑰花以灵 性,把玫瑰花当作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儿,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玫瑰花在夜间悄然无息 地顶开窗子,开进屋里的样子,表现了玫 瑰花蓬勃的生命力、优美的姿态、可爱怡 人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优秀课件_2
练习
《阳光阅读》p20——3题
角度
答案:
内容/特点 (写出… … )
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了太阳以
人的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来太
阳从云霞中升起的情态,以及太
阳投射在海面上的壮观景象。表
达了作者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情感
赏析角度二: 词语运用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叠词
词的本义+语境义+情感(心理、 性格、心情)
例句赏析: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 声说: “咱娘俩+内容+情感(性格、 心情、形象、品质)
• 运用了动作描写, “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母亲动作的迅速, “抓”写出了母亲的力 量之大, 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比牵挂。
• 运用了语言描写, “好好儿活”反复出现, 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鼓励, 表现了母 亲内心的坚强与无奈, 也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赏析句子 角度一: 从修辞角度入手
修辞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 了)感情
语言表述: 1、抓角度(修辞)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
常用修辞及作用
比喻: 把A比作B,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某某事物的 特征,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拟人: 把……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 情。
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内容不具体
3、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传神的写出
春草萌发的景象,表现了小草生长的神态和
顽强生命力。
作用不全面
4.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传神的写出春
草萌发的景象,表现了小草生长的神态和顽
强生命力以及喜爱。
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27张
意义紧密相连。
两两相对
两
两相对
烘托
气氛
2020年新高考Ⅰ卷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 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 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18.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 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设问 排比
修辞特征 修辞目的
语境中 表达效果
修辞特征: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 修辞目的:1.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2.表达强调 引发人们对失败的思考
强调了失败对航天研发的影响和意 义;(语境中目的)
排比 特征: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或相同内容相关、语气 ②失事使败业用的的一目明1致 的 ,排直走.按的 : 层比接向一短 次手结介定语清逻法果绍或晰辑, 、 了句。排三 下 失子列个 一 败。组步 的“成意工 影,味作 响层层着的,递.艰由..进.难浅..,”和入使依航深条次天,理从分 层层推2进. 加,强内语容气丰,加富重,感条情理。分明,增强了语 势,突3出.突了出栾主体恩形杰象等航天人面对失败时勇往 直前的科研精神。(语境目的)
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 考Ⅱ卷23题
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 2021年全国 拟人 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甲卷21题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 2021年新高 对偶 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 考Ⅰ卷20题 效果。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 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 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 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阅读课之语句赏析课件
——改编自吴承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游记》
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这真是一条妙 计。这一小节就详细描写了孙悟空是如何去智 借芭蕉扇的。
赏析: 文段主要抓住人物的 动作“故意捶 胸” 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 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等,形象地给我们展 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铁扇公主的愚笨,自始自 终贯穿着一个"智",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 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 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 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 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 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 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 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 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二、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赏析
(一)赏析方法:
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动词、形容 词、副词、数量词等) 2、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景物、 人物特点) 3、表现了(表达了)……(感情、形 象、主题)
(二)经典回顾
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
赏析: “钻”和“偷偷地” 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和不经意之间,春草 已悄然而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突出强调了 小草嫩绿的特点。整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 喜爱之情。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 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 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 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 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 林子里听你多时!”
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这真是一条妙 计。这一小节就详细描写了孙悟空是如何去智 借芭蕉扇的。
赏析: 文段主要抓住人物的 动作“故意捶 胸” 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 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等,形象地给我们展 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铁扇公主的愚笨,自始自 终贯穿着一个"智",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 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 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 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 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 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 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 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 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二、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赏析
(一)赏析方法:
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动词、形容 词、副词、数量词等) 2、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景物、 人物特点) 3、表现了(表达了)……(感情、形 象、主题)
(二)经典回顾
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
赏析: “钻”和“偷偷地” 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和不经意之间,春草 已悄然而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突出强调了 小草嫩绿的特点。整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 喜爱之情。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 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 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 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 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 林子里听你多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课件31张
高考考情
时间
高考考题
考查点
2023 全国乙卷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 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 好,为什么?
排比、反复 短句、动词
2023 新I卷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 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排比
2021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 新Ⅰ卷 达效果。
对偶
2021 全国甲卷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拟人
2020 新Ⅰ卷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语序变化
单句
一个单句,其放在句首的成分,就是句子表情达意的侧重点。即单句强调其句首。 ①“你放着罢,祥林嫂!”与“祥林嫂,你放着罢!” 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与“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仔细品味以上不同语序的句子,就可知道,其表情达意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放 什么在句首,就突出彰显什么。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如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的走着的小姑娘。”后者的韵味就大不如前了,
因前者将语言成分“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独立出来,春天之美状就展现出来了。
3.词语变化
词语
表达效果
动词 使语言生动形象。
形容词 拟声词 叠词
既突出事物的特பைடு நூலகம்,又表达情感。 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子课件PPT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句式:这是个 句,
,
表达了……
7、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 笔、设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 文)
•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 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 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 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 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 话复述句意。
例: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故乡》
答: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 指人生之路。它告诫人们:希望的有无, 取决于是否为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不 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 之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无。虽然实践 “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 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 所未经的生活,鼓励人们为实现新生活 而奋斗。
2、“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 暮色中,相互应答着,象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召唤着 嬉戏忘返的孩子。”
——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衬静,突出了雨 后山间的宁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 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
3、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住了一半,老远 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松堂游记》
(二)遣词
例1: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 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 细雨一样,无边无际。—《卖伞姑娘》
答题句式:这是个 句,
,
表达了……
7、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 笔、设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 文)
•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 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 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 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 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 话复述句意。
例: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故乡》
答: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 指人生之路。它告诫人们:希望的有无, 取决于是否为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不 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 之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无。虽然实践 “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 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 所未经的生活,鼓励人们为实现新生活 而奋斗。
2、“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 暮色中,相互应答着,象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召唤着 嬉戏忘返的孩子。”
——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衬静,突出了雨 后山间的宁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 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
3、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住了一半,老远 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松堂游记》
(二)遣词
例1: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 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 细雨一样,无边无际。—《卖伞姑娘》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ppt课件
❖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 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 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 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 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 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 1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dù) 假 ②一如(jì) 往
《春》
❖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 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 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 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
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
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
❖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 泳。”
❖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 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 “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
❖ 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 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 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 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 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 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 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 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jì) 往 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分析其好处/写作目的)
❖ 5.句式角度: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
❖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 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 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 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 1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dù) 假 ②一如(jì) 往
《春》
❖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 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 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 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
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
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
❖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 泳。”
❖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 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 “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
❖ 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 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 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 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 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 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 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 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jì) 往 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分析其好处/写作目的)
❖ 5.句式角度: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
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 ppt课件
精彩语句: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济南 的冬天》)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雪》)
3、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 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 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 亮的,红的很耀眼。(《台阶》)
4、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夏感》)
ppt课件
7
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
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增强幽默或讽刺意味;
排比——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或节奏感、增强语势、全 方位刻画事物、便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反复:强调或突出.....,渲染....氛围,营造.....意境;
反语:加重语气,突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或讽刺意 味;
13
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 赏析方法: • ⑴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副词、动词、形容词) • ⑵写出了……(内容) • ⑶表现了/突出了……(精神品质)
ppt课件
14
知识储备:
1.词性的一些知识: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基本的语法知识。
ppt课件
15
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主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主要赏析描写句、议 论句和抒情句。
记叙:记叙过程简洁明快。 说明: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议论: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 事件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 ,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 律;具有组织功能、判断辨别功能。
描写: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抒情:感情饱满、感人。
ppt课件
17
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济南 的冬天》)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雪》)
3、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 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 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 亮的,红的很耀眼。(《台阶》)
4、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夏感》)
ppt课件
7
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
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增强幽默或讽刺意味;
排比——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或节奏感、增强语势、全 方位刻画事物、便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反复:强调或突出.....,渲染....氛围,营造.....意境;
反语:加重语气,突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或讽刺意 味;
13
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 赏析方法: • ⑴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副词、动词、形容词) • ⑵写出了……(内容) • ⑶表现了/突出了……(精神品质)
ppt课件
14
知识储备:
1.词性的一些知识: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基本的语法知识。
ppt课件
15
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主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主要赏析描写句、议 论句和抒情句。
记叙:记叙过程简洁明快。 说明: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议论: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 事件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 ,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 律;具有组织功能、判断辨别功能。
描写: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抒情:感情饱满、感人。
ppt课件
17
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新高考语文第4讲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课件
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长安街 红墙边的白玉兰也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针眼大 小的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 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的、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的桃花开 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看见过幼儿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的涌出的使人眼花缭 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分散在极大的周围, 在生的季候里成了永远的春天!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 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里无数次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 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即学即练】 1.(2020·潍坊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问题。(4分)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 便感觉出自然的伟大,然后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 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从语意上看,二 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句子在情境中的表达作用的把握等。
关键能力
1.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2.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不同句子结构、不同语气类别、不同效果的把握能力。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课件(共27张PPT)
考情 设题方式
近年高考考查情况
比 较 效 果 型
将文中句子 与题干所给 句子进行表 达效果的比 较。
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 ”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 有什么差别?(2022年全国乙卷18题)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 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 果更好? (2020年新高考Ⅰ卷19题)
语言文字运用之
第一章 考点解析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命制了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题目。这类 题目是新课标“加强实践性”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命题 材料的选择、题型的呈现等方面有创新的特点,显示了新高考重 视实际应用情境化命题的典型趋向。2021年、2022年高考继续沿 用此题型,预测在2023年高考中还会出现。
意思。
用典 借用历史故事或引用前人诗句。
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言有 尽而意无穷。
互文
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 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称。 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双关
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
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
用结构、字数、词性相同的一对句 突破语言的局限,增强表情达意效果
短语连用 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连用四字短语 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句式
特点
长句
词语多、结构复杂,表意精确、细致。主要用于书面 语以及法律文书科技说明文中。
长短句结合: 使句子错落有致,
词语少、结构简单,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主要用 节奏富于变化。
短句 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辞等中。使用短句,使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把A比作B,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某某事物的 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拟人:把……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 形象的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 者……的思想感情。 夸张:突出某某事物XX的特征,加强了……感情。 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 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 反复:强调突出……特点,表达了……感情。
赏析角度
(4)句式角度 答题思路:运用 句式(疑问句:吸引读者, 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等), 表达了 情感。 (5)表现手法角度 答题思路:运用 手法(衬托、对比、铺垫 等),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表达了 情感。
“案”例分析
外祖父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 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后来从外祖 母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外 祖父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 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他们怕母亲向外祖父讨回她本应 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 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 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 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唰 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外 祖父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外祖父用饭勺敲着桌子,脸 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 他们再吵!”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
(2)人物描写角度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父亲扶着墙慢慢地蹲下了,把十指叉进了头发,使劲 地绞动着。(《全品阅读》P12《穿越死亡的父爱》) 示范: 角度
内容
情感
运用动作描写,扶、蹲、叉进、绞动等动词,写出了父亲得 知“我”患了绝症后绝望、痛苦的心情。
答题思路: 描写角度﹢ 内容﹢ 情感(性格、心情、品质等) 描写手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文章在刻画许小然时用了细节描写,试举出一例并 分析其表达效果。(《全品阅读》P45《暖爱拂过红 围巾》第3题)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 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的。 角度
内容
示范: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紧紧捏着口袋” 表现了许小然对第一次卖废品得到的11元钱 的珍视。
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在明白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赏析 句子的主要角度。
2.能够结合具体句子从恰当角度进行赏析。
考查内容
1、常见题型 (1)对句中加点词语赏析。 (2)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 其一,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 生长着。(《春》) 2、赏析角度
பைடு நூலகம்
请赏析下面句子。(4分) 唰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 对面的外祖父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学生答案,讨论失分点: 1、表现出他们争吵很厉害,引出下文的争吵。 0分 2、表现出当时俄国社会底层的黑暗和两个舅舅的凶 狠残暴,侧面烘托出阿廖沙生活的艰苦和他坚强的 性格。 0分 胡乱牵扯 缺结合文本内容,只赏没析 3、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分 4、“狂吼,龇出了牙”生动地写出舅舅们的怒容和丑 缺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恶嘴脸。 2分 5、运用比喻,把舅舅对姥爷吼叫比作狗咬般地龇出 了牙,说明他们非常凶狠野蛮。还运用动作描写。3分
情感/性格/品质
赏析角度
(3)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
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2013福州《快递》) 我的火终于“腾”地窜上来,那窜上来的声音也几 乎听得见。(从用词角度) 示范:
角度
情感/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腾”这个拟声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 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
答题思路: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情感/效果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叠词 拟声词等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赏析角度
(3)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
本文词语极富表现力,试选一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全品阅读》P15《我家有女初长成》) 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 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 情感/效果 角度 示范: 用“ 鲁莽 ”一词来写鱼汁极富表现力,既形象地写 出了鱼汁 淋下来的突然和猝不及防 ,又含蓄地表达了“我” 当时的 不满 情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解读之一: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 心,评析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
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 真题回眸
2011年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 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 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2012年 10.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赏析。(3分) 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 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 个人拥抱在一起。 2013年 9.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 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2014年 8.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 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赏析角度
(2)人物描写角度
品阅读》P45《暖爱拂过红围巾》第2题)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5段画线的句子(《全
许小然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 内容
许小然看到红围 示范:运用了 神态描写 ,写出 巾的价钱与自己 , 手里的钱相差很 表现 她灰心丧气的心情 。 远 情感 角度
赏析角度
补充:细节描写角度
赏析角度
(1)修辞角度 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全品阅读》 P11《母亲的菜篮》)
那火红的辣椒,躲在绿叶下面,一串一串的, 或长或肥,如同小孩子在吃吃地笑,煞是可 爱。 示范: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 辣椒成熟时可爱的情态 ,表现 了 作者对母亲劳动成果的喜爱之情 。
赏析角度
赏析角度
(1)修辞角度
请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示范:
角度
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春天的赞美。 内容/特点 情感 答题思路: (写出… … )
修辞手法﹢效果+ 写出了内容/特点﹢ 表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