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疼痛因为爱,所以恒久;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南目前,西医学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想的药物。
尽管行为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活方式并非万能,部分患者仍需药物治疗。
事实上床实践中,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已经接受了中医药治用合理,疗效是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明显改善症状;二是显著保肝;三是长期治疗或可逆转脂肪肝。
中医药整体调节和靶点作用的特点,以及较好的安全性是治疗本病的此外,中医外治法对部分患者可能具有更大优势。
辨证要点归属于“肝癖”、“胁痛”、“积聚”等范畴。
多数医家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是其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脾胃乃伤、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乘脾、或久病体虚、脾胃虚弱,均可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而出现湿热内蕴;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亏损,气化失司,痰浊不化,痰浊内结,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终致痰瘀互结。
本病病位在脾,涉及肝、肾诸脏,其病理基础与痰、湿、浊、瘀、热等有关,证属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
1肝郁脾虚证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每因烦恼郁怒诱发,腹胀便溏,腹痛欲泻,倦怠乏力,抑郁烦闷,时欲太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细。
2湿浊内停证右胁肋不适或胀闷,形体肥胖,周身困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3 湿热蕴结证右胁肋胀痛,口黏或口干口苦,胸脘痞满,周身困重,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右胁下痞块,右胁肋刺痛,纳呆厌油,胸脘痞闷,面色晦滞,舌淡黯,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AFLD患者复合证型常见,可根据上述基本证型的辨证要点进行判断。
行为疗法旨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改善代谢综合征,在NAFLD中非常有效。
包括:减重、饮食改变、避免久坐和体育锻炼。
1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低级证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
6 .肝脏影像学表 现符 合弥漫性脂 肪肝 的影像 学诊断标
准: 7 .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 肪性 肝病 的病理学 诊断标
准。
二 、 床 分 型标 准[, 临 47 ,1 6
(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一)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 ,肝脏与脾脏的 c T值之 比小于或
一
1 具备临床诊断标准 l . ~3项 ;
2 有多元代谢紊乱和( ) . 或 脂肪肝的病史 ;
3 影像学表现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 ; . 4 肝组织学 表现符 合 肝硬化 诊断标 准 , . 包括 N H 合 AS 并肝硬化 、 脂肪性 肝硬 化以及隐源性肝硬化 。 三、 影像学诊断 影像 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 润的分布类型 , 粗略判 断弥漫性 脂肪肝 的程度 , 提示 是否存在显 性肝硬 化 , 其不 但 能 区分单 纯性脂肪肝 与 N H, 难以检 出 <3 %的肝细胞
2 6一 6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 0 7年 第 l 2卷 第 4期 Mo e D gso dm iet n&It v ni 0 7Vo.2 N . i ne et n2 0 , 1 , o r o 1 4
・
共识 意见 ・
非酒精性脂 肪性 肝病诊疗指南
、
临 床 诊 断 标 准
凡具备下列第 l~5项和第 6或第 7项 中任何一项 者 即 可诊断为 N F D。 AL 1 无饮酒 史或饮酒折含 乙醇量小于 10gw ( . 4 / k 女性 < 7 0
gw ) /k ;
2 除外病毒性 肝炎 、 . 药物性肝病 、 胃肠外营养 、 全 肝豆状 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 定疾病 ; 3 除原发疾病 临床表现外 , . 可有乏 力 、 消化不 良、 区隐 肝 痛、 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 ; 4 可有 体重超重, . 内脏性肥胖 、 空腹血糖增高 、 血脂紊乱 、 高血压等代谢综合 征相关组分 ; 5 血清转氨酶 和 ^ 谷氨酰转 肽酶水平可有 轻至 中度增 . y 一 高( 小于 5倍正常值上 限)通 常以丙氨酸转氨酶 ( L ) , A T 增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治疗共识解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治疗共识解读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 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
为了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文针对该指南中的治疗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概论1、治疗前评估《指南》治疗学强调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提出治疗前评估、针对性治疗以及治疗监测指标的整体观。
治疗脂肪性肝病之前,首先要对疾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项目包括:(1)是否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特别是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血糖异常;能否证实NAFLD诊断,是否同时合并其他肝病;(2)单纯性脂肪肝抑或NASH、肝脏脂肪变以及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3)代谢综合征所累及其他器官的病变状态;(4)其他方面的评估,即家族史、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改变、服药史和医患之间的配合情况等方面。
2、代谢及肝生化功能指标监测对NAFLD进行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要监测一些代谢和肝功能生化指标。
其中,代谢紊乱检测指标包括血糖(空腹和餐后2h)、HgbA1C、胰岛素、血压、BMI、腰围、腰/臀、血脂谱(FFA、TC、HDL-C、LDL-C和TG)、微量白蛋白尿、血肌酐和CRP。
氧应激标志物的检测指标包括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H、GSH)、硫代硫酸金钠(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亚硝基巯醇(S-NO)等,但是由于检测方法不成熟、费用较高,而且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所以目前仅由于临床科研。
美国胃肠病协会建议的血清肝功能生化试验包括ALT、AST、GGT、胆红素、ALP、PT、白蛋白、胆汁酸、5-核苷酶和LDH。
3、治疗目标鉴于NAFLD的主要死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事件和2型糖尿病,而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几乎仅见于NASH并发肝硬化的患者。
亚太肝病研究学会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临床诊疗指南(治疗部分)简介
!>?@AB!亚太肝病研究学会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临床诊疗指南(治疗部分)简介肖倩倩,王梦雨,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92关键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学;诊疗准则(主题)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21)01-0041-05BriefintroductionofAPAS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onmetabolicassociatedfattyliverdisease(TreatmentPart)XIAOQianqian,WANGMengyu,FANJiangao.(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Xinhua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92,China)Keywords:MetabolicAssociatedFattyLiverDisease;Therapeutics;GuidelinesasTopic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1.009收稿日期:2020-11-30;修回日期:2020-11-3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908900)作者简介:肖倩倩(1996—),女,主要从事代谢性肝病的研究通信作者:范建高,fanjiangao@xinhuamed.com.cn[本文首次发表于HepatologyInternational,2020] 亚太地区55个国家包含全球半数以上人口,2015年调查显示62.6%的全球肝脏相关死亡发生在亚太地区。
尽管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及教育领域发展速度差异显著,但是整个亚太地区都在向城市化发展,都面临饮食结构的西化(从农耕文明饮食向能量密集但营养缺失的饮食变化)以及久坐和缺乏锻炼的生活习惯。
202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指南
202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的流行密切相关。
终末期肝病和原发性肝癌是合并肝硬化的NAFLD 患者的最常见死亡原因,而心血管疾病(CVD)和肝夕卜恶性W瘤是非晚期疾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
鉴于以上联系,内分泌学家和初级保健医生在识别高危人群以预防肝硬化和并发症方面处于重要地位。
虽然目前尚无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的NAFLD治疗药物,但通过管理可以使这些患者受益,包括改变生活方式以促进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减轻体质量;对于肥胖合并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考虑减肥手术,以及一些糖尿病药物,使用减肥药物,如叱格列酮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IRASI此外,管理目标还应达到促进心脏代谢健康、降低与其相关心血管风险的目的。
为此,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协会和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共同发起,制定了本指南,发表在Endocrine Practice(2022年5月1现就其中要点内容做一简要解读。
1、成人NAFLD的诊断1.1哪些NAFLD成人患者应被视为有临床意义的显著纤维化(F2-F4期)"高危"和肝硬化危险人群?1.1-1 对于肥胖和(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或T2DM、任何影像学证实有肝脏脂肪变和/或血清转氨酶水平持续升高(超过6个月)者,临床医生应将其视为"高危"人群,并且进行NAFLD和晚期纤维化筛查。
1.1.2对外科减肥手术患者应当评估是否存在NASH及其严重程度,手术过程中应进行肝活检。
如果术前分层提示肝纤维化风险不确定或较高,则推荐进行肝活检。
1.2哪些血液检测(例如,诊断模型和特定生物标记物)可用于诊断成人中具有临床意义的纤维化(F2-F4期)NAFLD?1.2.1 临床医生应使用肝纤维化预测模型评估NAFLD伴肝纤维化的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亚太)
建议只用于科学研究的检测项目:质子磁共振光谱学定量检测肝脏甘油三酯含量;DEXA扫描或腹部CT明确体脂分布;通常血清生化指标鉴别肝脂肪变和NASH以及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四、肝活检评估
推荐肝活检病理学诊断和临床试验治疗前后评估采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SH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无论是常规病理报告还是科学研究最好进行NAFLD活动度积分(NAS)和肝纤维化积分评估。不要轻易将没有脂肪性肝炎组织学特征的隐源性肝硬化归因于NAFLD或NASH,必须寻找有无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的可能。
一旦NAFLD诊断确定,可供选择的检查包括:(1)腹部CT:用于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模棱两可时;(2)胰岛素敏感性:对于空腹血糖正常者作75g OGTT,空腹和餐后2h血清胰岛素、C肽;(3)凝血酶原时间;(4)肝活检:NAFLD的诊断通常无需肝活检证实,建议肝活检用于①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②进展性肝纤维化的高危人群但缺乏临床或影像学肝硬化证据者;③入选临床试验的患者;④由于其他目的而行腹腔镜检查(如胆囊切除术、胃捆扎术)的患者,此举旨的全身性性疾病以及正在服用或近期内曾经服用可致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的药物(包括中药)的患者。此时疾病的命名应该包括病因和相应的病理改变,例如:他莫西芬相关的脂肪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相关肝脂肪变,而不是笼统的诊断为“继发性NASH”。
2.3 在将肝功能异常归结于NAFLD之前,需排除所有常见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肝病,以及肝脏恶性肿瘤、感染和胆道疾病。然而对于肝酶异常的HBsAg阳性患者,若其血清HBV-DNA滴度低于104拷贝/ml且存在代谢危险因素时,则肝酶异常可能是由脂肪肝所致。
5.3 合并肥胖的NAFLD患者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未能有效减重,建议其去肥胖中心接受专业治疗,减肥药物治疗无效的肥胖患者可考虑实施减肥手术。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在中国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和统一诊疗标准,中国肝病学会于近期发布了新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标准在新版指南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而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肝脏活检来确定。
此外,患者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脂肪肝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药物性肝病等。
二、分级和分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病情一般表现为简单脂肪肝,中度病情则为脂肪肝伴有轻度炎症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而重度病情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三、治疗原则针对不同分级和分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版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对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来控制病情。
对于中度和重度病情,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以降低脂肪肝的进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四、药物治疗在新版指南中,药物治疗被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糖尿病药物、降脂药和抗氧化剂等。
其中,利用抗糖尿病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二甲双胍等。
五、其他干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其他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这包括减肥、戒酒、戒烟以及避免饮食中的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此外,适量的体力活动和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为了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和发展,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病率。
总结: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对于规范和统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症的日益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最新的诊疗策略和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NAFLD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然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及病理诊断等方面详细描述了NAFLD的诊断流程。
接下来,文章重点介绍了NAFLD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NAFLD患者的管理和随访,以及预防NAFLD的策略。
文章总结了当前NAFLD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疾病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随着全球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流行率的增加,NAFLD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并被认为是导致HCC的第二大病因。
NAFLD不仅影响肝脏,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NAFLD的深入研究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NAFLD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上,多数NAFLD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但通常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等可用于诊断NAFLD,其中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然而,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因此对于疑似NASH的患者,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药品评价2007年第4卷第2期・诊疗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关键词]脂肪肝;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09(2007)02-0077-0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06年2月修订)。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表1。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1临床诊断标准[2-5]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g,女性每周<7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亚太地区NAFLD诊疗指南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工作组(2006年11月修订)范建高蔡晓波译摘要: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工作组由GC. Farrell牵头,香港、上海、台北、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10余个专家参加。
亚太地区NAFLD诊疗指南初稿于2006年11月5日至6日在香港制定,终稿在同月26日至29日菲律宾亚太地区消化疾病周大会通过,并将于2007年发表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英文期刊。
我国范建高教授全程参与此次指南的制定并负责对指南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关键词:NAFLD;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肝病,累及约20%~30%的普通成人。
众多研究表明,脂肪肝亦已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肝病,社区成人NAFLD患病率波动于10%~45%之间,这与北美的流行病学资料大致相似。
尽管NAFLD的患病率因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组成以及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在过去的15年间亚太地区NAFLD的患病率增长迅速且预计将来仍会进一步增加,这与当地营养过剩、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增加趋势相一致。
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大样本的社区调查显示,NAFLD与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症关系密切。
这些研究均发现年龄、性别调整后的肥胖症的患病率与NAFLD患病率变化趋势相平行,并且东南亚成人NAFLD与代谢综合征享有共同的种族易感性。
然而欧洲成人肥胖标准并不适用于亚洲人群,只有使用亚太地区成人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的诊断标准才能充分显示代谢危险因素与NAFLD的相关性。
亚洲地区NAFLD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同样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到肝硬化和肝癌整个疾病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一、流行病学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
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
二、自然转归三、诊断策略推荐1 诊断标准⒈临床诊断:明确NAFLD的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条件:⑴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140克/周(女性<70克/周);⑵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⑶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鉴于肝组织学诊断难以获得,NAFLD工作定义为: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和/或有代谢综合症相关组分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清ALT和/或AST、GGT持续增高半年以上。
减肥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后,异常酶谱和影像学脂肪肝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者可明确NAFLD的诊断。
⒉病理学诊断⒊影像学诊断:规定具备以下三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散性脂肪肝,⑴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脏;⑵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⑶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CT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值之比小于1.0。
⒋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推荐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诊断采用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符合以下5项条件中3项者诊断为代谢综合征:⑴肥胖症:腰围>90cm(男),>80cm(女),和/或BMI>25kg/m2:;⑵TG增高:血清TG≥1.7 mmol/L,或已诊断为高TG血症;⑶HDL-C降低:HDL-C<1.03mmol/L(男性),<1.29mmol/L.(女);⑷血压增高:动脉血压≥130/85mmHg,或已诊断为高血压病;⑸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增高:FPG≥5.6mmol/L,或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1(027)005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3]。
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
【总页数】4页(P641-644)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工作组(2006年11月修订) [J], 范建高;蔡晓波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3.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读 [J], 袁平戈
4.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5.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 [J], 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工作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I陆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 )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 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 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 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休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 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3]凡具备下列第1 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月干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血清转氨酶和Y 一谷氨酞转肤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年3月第18卷第3期ChinHepatol,March2010,V01.18,No.3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治疗,以减少NAFLD复发和提高患者的生存掣910,17-22—23l。
推荐5监测与随访1.通过健康宣教加强自我监督,设置能让患者针对自己的饮食、运动、体质量,腰围以及与生活质量相关观察指标进行自我记录的图表,以供医患之间交流以及完善个体化的饮食和锻炼计划19-i03(Ⅲ)。
2.疗效判断需综合评估代谢综合征各组分、血清酶谱和肝脏影像学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启动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动态肝组织学检查仅用于临床试验和某些特殊目的患者14,9-10.17,22≈31(Ⅲ)。
3.推荐NAFLD患者每半年测量体质量、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和血糖,每年做包括肝脏、胆囊和脾脏在内的上腹部超声检查【6’9l(Ⅲ)。
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并参照有关诊疗指南,筛查恶性肿瘤、代谢综合征相关终末期器官病变以及肝硬化的并发症(例如肝癌和食管一胃静脉曲张)【9—10,13.24.281(Ⅲ)。
(范建高执笔)顾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曾民德),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系(庄辉),北京中El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王泰龄)写作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范建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贾继东),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肝病中心(陈力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厉有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王炳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陆伦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病科(施军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沈薇),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牛俊奇);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赵彩彦),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徐有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高鑫);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喻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伊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茅益民X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中华肝病杂志编辑部(袁平戈)参考文献GC.LanerCZ.Nonalcoholicdiscase:fromsteato-siscirrhosis.Hepatology,2006,43(21):S99一Sll2.deA1wisNM.DayP.Non—alcoholicmistgraduallyclears.JHepatol,2008,48l:S104一SI12.FanGC.Epidemiologynon—alcoholicdis-easeChina.JHepat01.2009,50:204.2lO.FarrellGC。
《2017年亚太工作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摘译
An e x Pa c i ic f Wo r k i n g Pa r t y o n n o n a l c o h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g u i d e l i ne s 2 0 1 7
L I U Y i n g l i , Z H A N G Q i u z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 T i a n i f n F o u r t h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 T i a n j i n 3 0 0 1 4 0 , C h i n a )
2 2 7 8
临 床肝 胆病杂志 第3 第 3 卷第1 卷第 2 期2 期 2 0 1 7 年1 年 2 月 J C l i n H e p a t o l , V o 1 l . 3 3 N o . 1 2 ,) , D e c . 2 0 1 7
( ( 2 0 1 7年 亚 太 工作 组 非 酒 精性 脂 肪 性肝 病 指 南 》摘 译
刘应莉 译 ,张秋瓒 审校
( 天津市第四 中心 医院 消化 内科 , 天津 3 0 0 1 4 0 )
关键词 : 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 ; 诊疗准则
中图 分 类号 : R 5 7 5 .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2 5 6 ( 2 0 1 7 ) 1 2— 2 2 7 8— 0 5
N A F L D 的 临 床 特 征 和 自然 史 有 了 进 一 步 的 了 解 , N A F L D 的评 估和 治疗也 有 了新 的进 展 。因此 , 有必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急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一、流行病学: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普通成人患病率:NAFLD:20-30% NASH:10-20% 肝硬化:2-3%。
肥胖症患者患病率: NAFL:60-90% NASH:20-25% 肝硬化:2-8%。
2型糖尿病:NAFLD:28-55%。
高脂血症患者:NAFLD:27-92%。
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低龄化发病趋势。
中国(上海、广州、香港):成人患病率在15%左右。
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1、膳食结构:高脂肪高热量。
2、生活方式:多坐少动的。
3、IR:HCV、HBV肝脂肪变主要与IR和代谢紊乱有关。
4、代谢综合征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
二、自然转归NAFL:进展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6-3%)。
NASH:随访10-15年、肝硬化发生率15-25%。
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年龄>50岁。
肥胖(内脏性肥胖)。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ALT增高、AST与ALT比值>1。
血小板计数减少。
肝脏脂肪变后果:1、肝解毒能力下降。
2、缺血/缺氧耐受性下降。
3、作为供肝用于移植易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
4、其他慢性肝病并存NAFL,可促进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5、降低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的治疗应答。
三、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明确NAFLD的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条件(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小于140g/周(女性<70g/周)。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Jian-Gao Fan 范建高
• Khean-Lee Goh
• Etsuko Hashimoto
• Ji-Dong Jia 贾继东
• Laurentius A. Lesmana
• Nancy Leung
• Seng-Gee Lim
• Teerha Piratvisuth
• Toshiji Saibara
代谢紊乱则其ALT异常可能系由于脂肪肝所致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初步评估
推荐 3
• 对于代谢紊乱(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者,需通过肝功能试验和超
声检查来证实有无NAFLD
• 对于ALT增高和/或影像提示脂肪肝者, 必需作必要的检查和基本的试验
• 明确NAFLD的诊断 (推荐 1), • 寻找潜在的代谢紊乱, • 排除其他疾病 (推荐 2), • 评估NAFLD/NASH可能的严重性
• Joseph J.Y. Sung
PPT文档演模板
Canberra Hong Kong Manila
Mumbai Hong Kong Taipei Singapore Ragama Shanghai Kuala Lumpur Tokyo Beijing Jakarta Hong Kong Singapore Hat Yai Kochi Hong Kong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排除标准
推荐 2.2,2.3
• 可导致脂肪肝的全身性疾病
• 近期内服用可导致ALT和GGT增高或脂肪肝的相关药物(包括
中草药)
• 各种常见的(乙肝、丙肝)和少见的(自身免疫性, Wilson
病,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肝病
• 肝脏恶性肿瘤、感染,胆道疾病 • 对于 血清HBV DNA <104 IU/ mL的HBsAg阳性患者,如果存在
NAFLD的工作定义。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单纯性脂肪肝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脂肪性肝炎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诊疗指南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8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资助单位
• 程思远(中国国际)肝炎基金会 • 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杂志基金会(亚
太地区)
• 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亚太地区胃肠病学会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亚太地区NAFLD工作组
➢ 测量血压
➢ 血脂全套 ➢ 明确胰岛素的敏感性
空腹血糖(FBG) 无糖尿病者如果 FBG ≥ 5.6 mmol/L,建议作75克 葡萄糖耐量试验 [IDF recommendation, Lancet 2005]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WHO 1999
ATP III 2001
IDF 2005
糖尿病或IGT或IR,加下 以下3种或以上者: 面2项或以上者:
腹型肥胖加以下任何 2项者:
肥胖:BMI >30或腰臀比 >0.9(M)>0.85(F)
血脂紊乱:TG≥1.7 mmol/L 或HDL-C <0.9 (M), <1.0 mmol/L (F)
腹型肥胖:腰围>102 cm (M), >88 cm (F) 高TG血症:TG≥1.7 mmol/L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工作定义
推荐 1B
对于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血清ALT增高 者,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脂肪肝(见 推荐1A)并且伴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那么NAFLD最有可能是其肝酶异常 的原因。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排除标准
推荐 2.1
具体包括人体学指标、血压,血液学和生化指标,血清免疫学和病毒学 指标,以及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相பைடு நூலகம்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基础监测 - 1
➢ 人体学指标 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腰围
Asia-Pacific reference standards of IDF, Lancet 2005
• 主席:
Geoffrey C. Farrell
• 共同主席: George K.K. Lau
•
Jose D. Sollano
• 成员:
• Deepak N. Amarapurka
• Henry L.Y. Chan
• Pei-Jer Chen
• Wan-Cheng Chow
• H. Janaka de Silva
影像学检查能发现肝活检 > 33%的肝细胞脂肪
变性。
Saadeh 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2
▪ 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B超诊断标准,否则需要有 CT检查证实诊断。
• 影像学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
• 由于NAFLD的病理诊断难以获得,为了科研和 临床实践的需要,有必要制定
NAFLD的工作定义
推荐 1 A
腹部超声检查符合下列2项或2项以上异常者即可 诊断为脂肪肝 Yajima et al. Tohoku J Exp Med 1983;139:43-50
• 肝脏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 回声强度大于肾脏 • 肝内血管模糊 • 肝脏远场回声衰减 如果能够排除其他肝脏疾病,特别是过量饮酒和相关药物,就 很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 过量饮酒:每日饮用乙醇大于 50 克/天 或 350 克/
周,考虑酒精性肝损伤
• 适量饮酒:男性每日饮用乙醇小于20克(140克/
周),女性每日饮用乙醇小于10克(70 克/周), 考虑为“非酒精性”
• 饮酒量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不确定的因素 …,其脂
肪肝考虑既有酒精中毒又有代谢紊乱损肝的可能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
亚太地区NAFLD工作组部分成员合影 2006.11.6 香港
PPT文档演模板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 南
脂肪肝的诊断
脂肪性肝病的诊断通常无需肝活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