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_冯新瑞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附件1附件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附件1附件2

B.每年都组织开展校内科技节引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
A.每周 1 课时,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B.每周 2 课时,并利
用课外活动时间 C.每周 3 课时,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D.课
表上没有安排,主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E.课表上没有单独
安排,主要分散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 F.其他:
2.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主要由(
)学科教师担任。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物理 E.化学 F. 生物 G.地
8.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主要采用以下(
)方式指导
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A.课内集中指导与课外跟踪指导相结合 B.主要以课内集中
指导为主,有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外指导 C.没有课内集中指导,
主要以课外随意指导为主
D.其他:
9.在教学实施中学校如何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指定内容领
域(
)。
A.四个指定内容领域课时通用,通过综合活动主题组织教学
动主题有(
)个。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E.4 个 F.5
个 G.5 个以上
请写出学校在各年级学生中每年都组织开展的有特色的活动主题
名称: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6.学校在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形成的科学探究类活动
主题有(
)个。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E.4 个 F.5
名称: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6.学校在近几年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形成的科学探究类活动主
题有(
)个。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E.4 个 F.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冯新瑞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除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还对学生的发展带了多方面的变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它给学生带来的这些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不是权宜之计,而应着眼于长远目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生发展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作为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在新课程方案中提出,至今已在实践中蹒跚地走过了五个年头。

在这五年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里有没有真正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这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十五”期间,我们结合课题研究①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操作进行了研究和实验。

从实验反馈的情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还在探索之中,实践中难免存在着大量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但对于那些认识到这门课程的价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施的学校来说,这门课程的开设确实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正在积极地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发挥着传统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仍有不少学校还在持观望态度并没有真正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只是一种“点缀”和“装饰”,并没有真正在学校全面实施。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足。

有不少人认为这门课程是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主要目的的,既然新课程的各门学科都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门课程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即使开设也是一种过渡课程,其生命力也不会太长久。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实践中就抱一种不认可、不支持甚至抵制的态度。

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全面推广。

本文结合“十五”课题在这方面的实验和探索,从实践层面,尤其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谈一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价值与意义,以期能引起同行对开设这门课程的进一步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解读

纲要的主要变化
• 1、课程目标更明确和细化了:分年段 • 2、课程内容更丰富了:增加了职业体验、班团队活动、 • 专题教育、场馆教育、研学旅行等内容 • 3、从一年级设课到高三 • 4、明确了各段课时 • 5、强调了学校课程规划 • 6、增加了附件部分
纲要的基本框架
正文部分
附件部分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
纲要的主要内容
• 课程总目标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
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
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
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 体认,是指体察、认同的意思
小学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 •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 • 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 • 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 • 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 • 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 • 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 • 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实践能力
及学生的兴趣或个性
管理权限 课程性质
开发的内容
国家课程 必修课程 必须从现实生活中选择
校本课程 可选修可必修 可以从生活中选择、 也可以不从生活中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胡春花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打破我国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有效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15-011.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

这一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

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都将发挥独特的作用[2]。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十五年,综合实践活动也已开设十五年,但是该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只有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新课程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才能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校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人课程计划表,但将之落到实处的却是寥寥无几。

其中一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尚未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素质教育仅停留在口号上。

于是乎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门对考试无立竿见影效果的课程在实践中就显得雷声大雨点小。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是由教育部做出规定,要求学校及教师实行的,而不是由于教育发展到某个阶段,得到广大师生认可自然而然发生的[3]。

中心小学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调研报告

中心小学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期我对我校各年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听取了各年级任课教师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工作汇报,听了3节课,师生座谈会,查阅了有关资料。

通过调研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和总结。

一、合理开设课程。

按课程计划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列入课表。

每学期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保证正常教学。

每周除信息技术课以外,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劳动、科学课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同年级相对集中。

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便于开展教学活动。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建立了以黄沛俊校长为组长的实验领导小组,由教导处主任主要负责实验的日常工作。

二是领导认识到位。

学校领导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克服近期的不利影响,始终如一的将这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坚持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根本保证。

三是过程管理扎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并把课程实施与课外调查相结合,将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向深层次推进。

三、重视校本培训。

学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卓有成效。

校本培训有集体理论学习,分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写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心得小结,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组织教师到市、县级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取经;校内研讨活动中,组织教师每月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探讨;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建议,调整活动安排,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集体备课,集教师实验经验、心得交流,激励教师注重专业发展。

四、深入开展活动。

一是活动开展有序。

每学期初,学校领导就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作出总体安排,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分月确定活动主题,教师制定各班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每月安排一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讨活动,并作好记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研讨交流、焦点问题分析、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情况深入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的具体情况综述如下:一、开设基本情况:1.合理开设课程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按课程计划从一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列入课表。

我校现有专职任课教师27人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5人,其余22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

每学期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保证正常教学。

2.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我校一直积极贯彻“开齐开足各课程,努力上好各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校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和教研组,明确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职责:校长统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规划等各阶段工作,决策各项事宜,协调各部门关系和制定整体评价方针政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活动资源的开发、教师培训,监督并指导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导处组织和落实活动的课程设置,活动计划的制定、评价监督活动的开展等。

正是学校领导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才始终如一的将这门课程作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学校过程管理扎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向深层次推进。

3.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指导活动主题的教学技巧已从简单生硬的模仿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从主题活动内容看,教师能从学生日常的学习、游戏中寻找突破点,贴近学生生活处着手、从近出切入寻找有价值的学生喜欢的活动主题。

从学生活动方式看,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的主要方式已从操作难度大到能够依靠外部因素多的调查、采访等研究方法,切实提高了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4. 重视校本培训,有明晰的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课程。

贺州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贺州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贺州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报告0911023024 10小教数廖春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的创生标志着我国教育课结构的新突破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

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难点。

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小组对位于贺州市的三加小学、芳林小学、建设路小学和八步实验小学共四所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其课程实施现状如下:其中,三加小学是根本没有类似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相关课程,当我们向三加小学的一些班主任提出是否想过要实施这门课程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口中所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知其然,更让我们无奈的是,即使我们对其解释了半天,他们还是云里雾里,最后干脆大手一挥:“不知道那是什么课程,我们这里也就是语文数学重要,其他也没怎么上。

”芳林小学的情况类似于三加小学,虽然课程表上是赫然写着“实践课”,但实际到了该课的时候,不是被语文老师占用,就是被数学老师占用,或者直接变成自习课,被学生拿来写作业。

建设路小学的情况是四所小学里面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最好的。

通过此次见习,我们发现,四年级各班每周的某个下午都会有一节“实践课”,当然它这里的“实践课”和我们学习的这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一般来说,在建设路小学的“实践课”上,学生真正得到“活动实践”锻炼的层次还是比较浅的,例如我们听的“温度与温度计”实践课,老师通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分析来感受温度的差别,学生对老师提供的现成材料直接进行体验,并没有真正的经历材料的搜集和准备过程。

至于八步实验小学,按理说,作为整个贺州市最重量级别的小学,应该有足够的资源和设备来开设这门课程以提高“重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看法,事实上,八步实验小学并没有开设这门哪怕是类似这门的课的相关课程。

当我们得知这一情况时,觉得有点失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ppt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ppt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发展教师多方面能力:
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合作教学能力
该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3、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最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 六大目标(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 价、管理),凡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好 的学校,新课程也推进得越快、课改的成 效也就越明显。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研究活动为主 线、以探究\体验\问题解决为灵魂,把学 习与指导融为一体的编写思路。
2、编写原则
——准确、完整地体现和落实教育部“综合 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实验稿)”和“普通 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理 念和要求的原则。
—— 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主导学习方式来设 计资源包的原则。
四、对自身的角色定位问题
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评价 者、管理者、帮助者、促进者吗?
教师是传授者吗? 教师是导演吗?
思考: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 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如果认同,那么在什么情况需要教师发 挥传授者的作用?传授什么样的知识?
如果不认同,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不需要知识传授吗?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1.划分课程资源的类型 2.规划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鉴别与利用校外资源。 途径三:及时开发家庭资源。 途径四:密切关注社会生活资源。 途径五:开发和有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资 源包。
为什么要编写资源包?
——对教师要求太高、太理想化 转变观念需要 过程。 ——教师工作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发系 列课程资源。 ——必修课需要和课题实验的需要。 ——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使纲要具体化、 可操作。 ——提供的素材性、指导性材料,有助于活动 设计与活动开展的规范和科学。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需要进
行以下调查:
1. 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是否真正被纳入课程体系中,并且能否有效地实施。

2. 调查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情况:了解教师
是否真正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和精
力实施。

3. 调查学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接受度:了解学生是否
愿意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否能够真正地从其中学到知识。

4. 调查家长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看法:了解家长是否理
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是否愿意支持学生参与其中。

5. 汇总调查结果并分析: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
出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探讨。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将作为必修课程在中小学单独开设。

那么,它和现在包含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底是什么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要不要加强劳动教育?甚至有人担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被劳动教育所取代。

认清这些关系,学校将能更好地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冯新瑞*摘 要: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重大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定位和实施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都是独立设置的国家必修课程;但两者又都以价值体认为核心,劳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活动方式又都能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容。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摆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既不能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掩盖劳动教育,也不能用劳动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者可以互相融合,也可以统筹设计、整合实施。

关键词:劳动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 关系1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区域推进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YH12020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冯新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视 点一、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首先,两者的地位不同: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课程之一。

劳动教育在历史上曾一度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奠基作用,其地位也经历了大起大落,尤其是近些年有被淡化、弱化的趋势。

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再次作为五育之一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已逐渐在各级学校中得到推广与实施。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以期为提高课程实施质量、优化课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本研究首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了解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本研究收集了大量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一手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

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如教育理念落后、政策支持不够、评价机制不完善等。

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包括优化课程设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评价机制等。

这些建议旨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与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强调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课程类型。

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而有的学者则强调应该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为展现我区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工作的现状,总结我区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的现有成效、经验和不足,以便为下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区科特撰写本年度千山区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工作年度报告。

学课程教学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教育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可谓全面深入,但是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却并不乐观,制约课程实施的瓶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多数学校并没有真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我就本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评价体系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教育职能部门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和教育实施机构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二、研究方法(一)访谈法在调研过程中,为了深入了解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看法,我约访了本区8所小学的4位校长、9名教师和60名学生,获得了有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重要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此次调研中所用的所有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根据调查对象不同,分为学生卷、教师卷和家长卷,调查范围涉及本区范围内的4所小学,样本选择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对课程的了解、课程开设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本区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三)观察法为了了解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此次调研采用了课堂观察法,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

调查期间,共组织6次综合实践活动,共计听课 42节。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一)课程开设情况在调研的4所小学中,1所小学的班级课程表中有“综合课”,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余3所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以“健劳心”等课程代之。

学习心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新时代

学习心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新时代

学习心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新时代10月25日,我有幸前往河南省郑州市,参与了中国高等训练学会老师训练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教学展评研讨与培训会。

正值十九大闭幕之际,也是《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颁布之时,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本次研讨和培训会,内容非常丰富。

有专家讲座,公开课展现,说课展现,综合实践活动现场展现等。

丰富的形式,精彩的表现,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认知,使我们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

中国训练科学讨论院副讨论员冯新瑞做《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专题报告。

她指出了《指导纲要》的发布意义重大,很有必要,是全面落实党的训练方针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迫切需要,它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指导纲要》的主要变化有,更加细致,按学段进行了划分;更加丰富,增加了研学等内容,从一班级至高中三班级全面实施;强调了学校课程规划,增加了附件。

纲要的主要内容,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应当以学校开发为主,阐述了与学科课程的区分,与校本课程的区分,特殊强调了它是跨学科时间课程,要注意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要从同学的真实生活和进展需要动身,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舞同学依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时间活动课程,要引导同学运用各门学科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学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长、综合、提升。

公开课《掐丝软陶,我来学》,通过同学动手活动,同学不断发觉问题,查找策略解决问题,学会了查资料自主学习,学会了软泥泥塑的技法,学会了掐丝工艺的技法,动手力量得到了熬炼和提高,景泰蓝掐丝工艺在他们的心中扎根,会更加喜爱我国传统文化。

老师做到了“平安提示全面,指导细致到位,全面把握同学活动状况”三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基于山东省的实证调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基于山东省的实证调查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三节。但是统计数据显示,每周能有 三个课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仅有 10%左右,绝大部分 情况下开设课时达不到标准课时要求。在“其他”选项中,许多 学生标注了课时安排为“两周一节”或“每月一节”。
2.课程实施过程 表 2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生成方式调查
2014 年9 月 总第 328 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
— — —基于山东省的实证调查 张尧先 季 风 吴 汉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教学科研
摘 要:本文对山东省七个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抽样调 查,结果表明,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较为明显:大
多数小学已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采用山东省统一配发 的教材;虽然城乡间、年级间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存在差 异,但山东省学生普遍对课程表示喜爱。同时课程暴露出以下
综合教师与学生对课程主题生成方式的作答,可以发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主题生成方式主要由学校统一安排, 师生讨论也是决定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合作决定课程主 题的情况非常少,仅占不到 10%。
3.课程实施效果 表 3 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的评价
***p<0.001 由卡方检验发现,在 α=0.001 水平上,教师与学生对综合 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效果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在实践能力提升、 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提升自我意识、学会情绪调控这 五个选项上,教师的赞同比例均高于学生的比例。 五、讨论与结论 1.综合实践活课程开设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三年级 到高中阶段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 意识。本研究还发现,山东省小学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了 解仍有不足,我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仅有 34.7%能够清 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个主要领域,而学生中能够正确理 解课程领域的仅为 10.4%。 2.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态度 不同年级和地区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喜爱程度虽 有偏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学生人 数达 9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较大,三年 级表示不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最多,而六年级有高达 11.6%的学生说不清是否喜欢这门课程。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of Integrated Practice
Activity in China
作者: 冯新瑞[1];王薇[2]
作者机构: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北京100088;[2]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100101
出版物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页码: 16-21页
主题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摘要: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从总体上看,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对课程认识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培训不到位、资源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缺失等原因,课程实施举步维艰,其实施的
有效性亟待提高。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打开文本图片集“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课改中受到广泛关注。

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课程实施未能到位,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特点及教学策略了解不够、践行不力。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型及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在研究准备阶段,我们对相关学校的4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该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认识以及各校的实施情况。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一)问卷设计1.你认为开设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有必要吗?()A.很有必要B.只在高年级开设C.只开设校本课程D.不必开设2.你所在的学校正常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吗?()A.各班按课表正常上好B.大部分班级正常C.大部分班级不正常D.所有班级均不能落实3.你所在学校进行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专题校本培训吗?()A.每月不少于1次B.每学期1~2次C.每学年1~2次D.没有进行4.你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涵有怎样的认识?()A.很清晰B.比较清晰C.不够清晰D.完全不清晰5.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部分的知晓水平如何?()A.很清楚B.比较清楚C.不够清楚D.完全不清楚6.你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需要划分具体课型吗?()A.需要B.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C.只在高年级划分D.不需要7.你知道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一些具体课型吗?()A.知道B.只知道一种C.全不知道D.不必知道8.你在教学中精心准备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吗?()A.精心准备B.正常组织C.比较随意D.没有准备9.你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最难处理的环节是什么?()A.课前准备B.活动组织C.策略运用D.课堂评价10.你能经常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吗?()A.经常运用B.适当运用C.偶尔运用D.从不考虑(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张,收回40张,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8300字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8300字

三一文库()〔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8300字〕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冯新瑞1 ,王薇2(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北京100088;2. 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编审北京 100101)【摘要】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从总体上看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对课程认识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培训不够、缺乏资源、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等原因使课程实施举步维艰,其实施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一、研究概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xx年被纳入新课程方案伊始就引起了广大教育工的关注和担忧。

究竟这门新课程在全国实施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摸清这些情况,并为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该课程提供积极的建议,课题组20xx年9月,分别面向校长、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三套调查问卷和三套访谈提纲,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

在考虑了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推进的三片地域进行了分层抽样,每片各抽4个省(一片:北京、浙江、山东、江苏;二片:福建、湖北、海南、安徽;三片:内蒙古、贵州、新疆、广西),共12个省。

每省各抽4所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且两所在农村、两所在城镇),共48所学校。

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是48所学校中与该课程实施关系最密切的校长、指导过该课程的教师和体验过该课程的高年级学生。

问卷是委托各地的教研员负责并根据样本校实际的人数发放和回收的,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校长共79份,教师共532份,学生共3044份。

调查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

另外,课题组成员还分别赴北京、福州、嘉兴、无锡、济南、贵阳等地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观课,并分别和当地的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访谈,获得了很多一手资料。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本报告的分析以三套问卷封闭题的统计结果为主——-------- 2,辅以开放题及访谈资料的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调查与实验
(一) 用什么方法来测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实施效果
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 料,进行了反复的比较和研究。笔者首先排除了我 们所熟悉的学科课程的纸笔测试评价法,其次研究 了国际上通用的 PISA 评价项目和目前被广泛用于 调查“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 SOLO 分类评价法, 经仔细比较发现,这两种评价法也都采用纸笔测试 的方法,只是测评的对象和内容不同罢了。此外, 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对比实验也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 效果的检验,但它很难适用于大面积的教学效果检 验,其测评的最终手段仍然是纸笔测试。笔者认 为,以上测评手段都不能为本研究所借鉴。
动技术外,没有很具体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在
能力方面却要求很多、很全面,涵盖了一个人的基
本能力,再加上在情感与态度上对“责任”等的要
求,基本上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笔者
将学生的总体收获概括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活动类课程,
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在指导这门课的过程中
细分为若干项。如表 1 所示。
广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测评框架 表 1
课程实施环境
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实施效果
对课程的认识与支持 课程开设情况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课程规划与管理 教师指导情况
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建设
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 学校发展
安全保障
评价情况
狭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衡量指标 要根据测评的目的来决定。PISA 项目的目的是监 测各国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它主要考察义务教 育阶段末期 15 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是 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用 SOLO 分类 评 价 法 来 测 评 我 国 中 小 学 生 学 业 成 就 [3]是 为 了 了 解 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其测评的依据是各学科 《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在学科内容和学科能力两个维 度的发展要求。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 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该课程的实施是否达到了课 程设计的预期目标,因此,应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目标,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作为本 研究指标制定的重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 《课程标准》,笔者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 9 年级)》[4]中关于课程具体目标的表述,将其按知识 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三个方面整理成表 2。
程和校园文化创造了空间,因此,学校发展也应该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狭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
要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三方面来衡量,每方面根据课程目标和实际表现再
细分为 4- 5 个指标,由此,形成了表 3 中的三级指标。
狭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衡量指标 表 3
因此,本研究采用主观感受调查法,以问卷调 查研究为主,辅以访谈、课堂实际观察及个别案例 的追踪研究等方法来进行。
(二) 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实施效果
广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包括影响课
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及课程实施的效果,可以从课程
实施环境、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实施效果三方面来
衡量,每一方面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可进一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对课程的兴趣与体验
保护环境的意识 (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发展

社会责任感

生活态度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合 素 能力提高 质 发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动手操作的能力
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 知识与技能掌握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研究问题的方法
动手操作技能
别间是否存在差异,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有哪 测评,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应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些,等等,这些问题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是本研究的难点
的问题。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 (东部、中部、西 所在。
冯新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100088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 2010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与评价研 究”(BHA100046) 成果之一。

师 专
成 长

专业情意 专业技能 专业知识
课程观、教学观 课程开发与指导能力 科学研究方法
学 发 学科课程 校 展 学校面貌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深化教学改革 特色课程和校园文化
三、调查实施
(一) 编制调查问卷 根据上述表 1、表 3 确定的测评框架和衡量指 标,笔者针对校长、教师和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的 问卷。校长问卷主要侧重于调查学校管理层对课程 的认识、对课程的管理及对学校发展的主观感受; 教师问卷侧重于调查教师的指导方式及主观感受效 果;学生问卷侧重于调查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和 收获情况。为了保证回答的客观性,学生问卷主要 通过第三人称“同学们”对课程的感受或收获的情 况来反映,且提供不同程度的答案即“很符合、基 本符合、不太符合、很不符合”供选择,调查数据 采用 SPSS11.0 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 (二) 选取调查样本 本研究只调查已实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 校,没实施该课程的学校不产生实施效果,不在本 研究的调查范围之内。 1. 抽样范围。参照国家义务教育工程所划分 的三片 (东部、中部、西部) 地区,在每片地区各 抽取 3 个省,共抽取 9 个省。每个省抽取开课的 4 所小学和 4 所初中校,且农村和城市学校各占一 半,共 72 所学校。 2. 调 查 对 象 。 样 本 小 学 和 初 中 学 校 的 校 长 (或教导主任),该校所有指导过这门课程的教师和 该校开课最高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 (三) 发放与回收问卷 笔者委托上述地区的教研员负责发放与回收问 卷。他们根据上述要求选择合适的样本学校,并根 据样本校实际被调查人数发放校长问卷、教师问卷 和学生问卷。问卷于 2011 年 9 月初发放,10 月 30 日之前全部回收。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是:校长 问卷 113 份、教师问卷 634 份、学生问卷 6698 份。
教育科学研究 2013′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
冯新瑞
[摘 要]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九个省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十分明 显:学生在情感与态度发展、能力提高和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方面均有很大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实施对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对学科课程的教与学、对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都产生 了积极影响。但课程实施效果在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学段间、学习成绩间及性别间存在显著差 异,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仍需不断提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718X(2013)01- 0054- 08
80.00%
60.00%
40.00%
二、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 展 综 合 运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 [1]。 它 的 设 置 是 落 实 素
如何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呢?
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 “课程实施效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
措,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 程实施效果”包括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及课程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 本调查主要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专业成 长和学校发展三个方面来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 施的整体效果。 1.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1) 学生喜欢参与课程活动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参与的态度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反映该课程实施的效果。数据表明, 92.84%的学生表示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 (见图 1), 92%的教师认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很积极或比较 积极,两者基本一致。当进一步追问学生喜欢该课 程的原因时,多数学生认为是因为可以动手实践或 可以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见,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因其自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赢得了多数学生的 喜欢。
在查阅文献时笔者发现,北欧数字化学习 2006 研 究 项 目 、 荷 兰 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 chnology) 监控项目都采用了主观感受调查法。[2]这 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询问与该项目应用相关的群体, 并基于他们对该项目效益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对该项 目进行效益评估。这种方法主要是调查那些体验过 该项目效益的群体的主观感受,评估的效益是调查 对象主观感知的效益,虽然可能并不是真实的效益, 但却是应用者自身所认定和表达的应用该项目的实 际结果。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法可以用来测评综 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 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倡导学生在自身生活或 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尝试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能力和情感体验。每个 人发现和研究的问题不同,获得的经验、能力和情感 体验也各不相同。这种内在的体验和收获正是综合 实践活动所追求的,是很难用对照实验、测验等方 式测评出来的。因此,笔者认为,本研究采用主观感 受调查法测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是比较合 适的。通过调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 —— 学生以及教师和校长自身的主观感受来反映和衡量该 课程的实施效果应该最能体现该课程的价值追求。
该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课程设计的预期 容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性,且该课程
目标;课程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对教师专业 不以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知识作为其追求的目标,使
成长、对学校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课程实施在地 得该课程的实施效果很难用学科课程纸笔测试的方
区间、城乡间、学校间、学段间、学习成绩间及性 法来衡量,也很难用具体知识点作为指标来进行
四、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覆盖了广义上的 “课 程 实 施 效 果 ”, 但 本 文 将 重 点 描 述 狭 义 的 “ 课 程 实 施 效 果 ”, 包 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