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A 、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C 、同因异果D 、同果异因答案:A2.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促使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A 、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提高B 、无产阶级组织观念的增强C 、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D 、广大人民群众胜利信心的坚定答案:C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 、世界是否变化的问题C 、世界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答案:D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B5. “激变论”的错误在于A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 、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C 、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D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答案:A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A 、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 、实践标准也不可靠D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B7. 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A 、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B 、它能把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C 、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D 、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答案:C8.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 、朴素唯物主义B 、机械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答案:A9.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 、经验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唯理主义观点答案:C10. 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A 、它纯粹是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B 、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 、它脱离大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D 、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答案:D1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A 、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B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C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答案:A12.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 、间接性和抽象性B 、直接性和形象性C 、逻辑性和历史性D 、客观性和具体性答案:A13. 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改错题(在错误之处下方划横线并改正过来,亦可用自己语言做出简要解释)。
1、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原创的狭义马克思主义。
(广义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5、可知论即唯物论。
(所有唯物论一定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论也是可知论)6、有些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有些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任何事物及过程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既是绝对运动的,又是相对静止的)7、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8、事物发展方向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
(前进性特指事物发展方向,曲折性特指事物发展道路)9、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实践,二是书本(或他人)。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书本,他人知识是间接知识,是:“流”最终源于实践)10、检验认识真理性有两个标准:一为实践,二是逻辑证明。
(唯一标准是实践,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补充,依赖于实践)11、实践检验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有些认识的真理性实践不能检验。
(实践最终能检验所有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确定的,不确定性指因条件限制特定一次实践不能完全检验某一认识真理性,必须不断检验。
)12、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13、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并居核心地位的是哲学思想。
(政治法律思想)1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是有些社会意识不被社会存在制约。
(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5、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6、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它怎样生产,而在于它生产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A.100%B.75%C.50%D.125%【答案】d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答案】C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答案】C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答案】C6、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答案】C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答案】C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答案】A9、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答案】B1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答案】D1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答案】C2、“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答案】B3、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A.20%B.50%C.200%D.100%【答案】C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答案】D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答案】C6、度是(B)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答案】D7、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资本频繁发生。
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C.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D.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答案】C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A.诡辩论B.实用主义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C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答案】A10、“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答案】A1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D12、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答案】D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答案】D1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答案】A1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答案】C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答案】C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答案】A18、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答案】D19、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必须使其商品的()A.个别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B.社会价值提升为个别价值C.个别价值降到社会价值之下D.个别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之上【答案】C20、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2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答案】C22、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答案】B23、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答案】D24、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答案】D2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答案】C26、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27、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28、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 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单项选择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B)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B)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D)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C)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C )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哲学和社会科学D.哲学和经济学2.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3.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两大发现是()。
A.科学社会主义和认识论B.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C.辩证法和唯物史观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是()。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B.帝国主义殖民活动C.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D.原始资本积累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具体表现为()。
A.产业革命B.周期性经济危机C.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D.贩卖黑奴活动7.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包涵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那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将这种辩证法思想称作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
A.唯心主义本质B.欺骗性外壳C.合理内核D.基本内核8.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最终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但与黑格尔不同,他的唯心主义主要表现在()。
A.对自然界的认识领域B.对社会历史的认识领域C.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领域D.对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领域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开始()A.从空想变为科学B.从理论变为现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作业(一)【单选题】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正确答案:A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正确答案:C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C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正确答案:B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正确答案:C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正确答案:A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1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正确答案:A12.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1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英国B.圣西门法国、欧文英国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英国正确答案:C1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16.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A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D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B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 )A.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B.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4.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的是( C)A.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设的实践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既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又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的是( B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6.既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的是( C )A.为农民阶级服务B.为工人阶级服务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7.我们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 )A.思想政治工作B.组织建设工作C.作风建设工作D.军队建设工作8.( A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强调:“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朱德9.( B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10.( C )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一)一、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 分)1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 ,英国广播公司在全世界范围进行了一次网上评选"千年思想家"的活动。
结果,得票最多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因为 ( )A. 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 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体系C. 它穷尽了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正确认识D. 它是检验其他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E. 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2 、下列选项中 , 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 )A. 物是感觉的复合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 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E.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3 、下列选项中 ,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 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 E.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4 、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 , 正确的态度是 ( )A. 把发展科学技术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B. 更应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C.“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D. 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E 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尺度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支配5. 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 ( )A. 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B.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C.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D. 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E. 艺术、道德、宗教6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E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的矛盾7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D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氏工作日的结果E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的结果8、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 , 他们属于 ( )A 不变资本B 可变资本C 生产资本D 流动资本E 固定资本9 、某资本家工厂有不变资本 200 万元 , 可变资本 40 万元 , 剩余价值率为 100%, 该工厂的利润率为 ( )A 150%B 25%C 37%10 、垄断条件下 , 竞争的新特点是 ( )A 竞争的目的不同B 竞争的手段不同C 竞争的结果不同D 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E 竞争的范围不同二、辨析题(每题 8 分,共32分)1、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生产方式包括(C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3、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A )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4、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B)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5、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7、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A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8、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C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9、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10、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1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C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12、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B)A.c+v+mB.c+vC.v+mD.c+m13、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D)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14、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A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15、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A)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16、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17、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D )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公司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18、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1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20、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B)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21、“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2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有完整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1、(难度:容易)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答案】:A2、(难度:中等)一一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这说明()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答案】:D3、(难度:容易)一一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答案】:A4、(难度:较难)一一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答案】:D5、(难度:容易)一一“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主义D.自然主义【答案】:B6、(难度:较难)一一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使之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答案】:C7、一一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答案】:B8、(难度:中等)一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斗争原理【答案】:C9、(难度:中等)一一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答案】:B10、(难度:中等)一一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A.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B.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C.阶级意识和非阶级意识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答案】:BA.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转化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答案】:A14、(难度:中等)一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答案】:D15、(难度:容易)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答案】:D16、(难度:中等)一一任何具体真理的正确性都带有“近似性”,这是()A.相对主义观点B.怀疑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17、(难度:容易)——真理的内容是()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答案】:D18、一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答案】:CA.人类的精神活动B.人类的社会生活C.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 D.人类的社会实践【答案】:DA.真理具有一元性B.有用即真理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答案】:A26、(难度:最难)——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2双鞋,每双鞋生产资料价值为9元,工人活劳动创造价值为6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②)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②)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④)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③)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④)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③)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③)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③)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①)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交换和消费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②)A文学艺术B国家政权C政党结构D哲学思想(20)经济基础是指(②)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21)国家是代表(④)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③)A人口多少B领土的大小C国体D政体(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①)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②)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①)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A地理环境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27)生产方式是(④)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8)社会形态是(④)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⑤)A已不存在B越来越激烈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30)国家的实质是(④)A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 B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C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D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③)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1.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C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 唯物史观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C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D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C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 是:A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B.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CB. 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 科学性1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 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 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 D.辩证法理论A .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A. 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 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1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 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 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D. 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BB. 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 C 世界本质问题D 实践本质问题14.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B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 一元论和二元论15.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6.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 D ) B.哲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总结A.哲学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 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D.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B.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C.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D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8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7. “我思故我在”是D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 “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人们在看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往往出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说明A.意识具有主观性特征 B.意识只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C.意识不受客体制约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9. 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 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 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 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 2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D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韩信背水一战,大败赵军 ;马谡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 B.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 B A.都是诡辩论的观点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都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唯物主义23.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低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 B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4.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25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26.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A.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2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 .相对性 B. 有限性 C. 客观性 D. 一维性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A 变是世界的本质 C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而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而终归于失败 .说明 B. 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28.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A.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27.一般认为,“真空”即表示其中什么都没有,然而与常识相反,量子论研究表明,真空物质是以量子场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这说明AA. 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根本不存在B.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C. 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 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2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2.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A. 价值是主观的B.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C.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33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A 能动性B 客观性C 对象性D 任意性35.“君子和而不同”,对“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A.和是指矛盾的普遍性,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B.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D. 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36.近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BC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 事不必难,知难不难D.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37.“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CB 人的个体差异性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38.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时间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了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 人的实践活动C.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D.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3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 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D.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4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B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B.实践是可以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4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43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A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D.自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44.20 世纪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为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垦荒,退耕还“荒”.这说明D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45.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BDA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B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D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46.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A. 直接现实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47.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D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这说明().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48. 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B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4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B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50.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B51. 孔子《论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差异的同一 B. 和谐是以同稗同C.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D. 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2.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 实说明 B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C 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D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53.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 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 A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54.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55. 中国古代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后, 他没有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 而是打破 水缸,让水脱离人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A.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中心B. 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促使矛盾转化的过程D. 只要打破常规,就能出奇制胜56.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CA 宿命论观点B 唯意志论观点C 朴素唯物论观点D 机械唯物论观点57.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这一原理的哲学寓意是A.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58.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畏,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B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D. 矛盾的斗争性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 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59 .“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A .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60.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A. 注重量的积累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 坚持适度原则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61.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当他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62.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 有其因必有其果63. “是就是,否是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C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64.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DA.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 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D. 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措施65.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DA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章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A.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新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3.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4.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B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5.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6.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 纳米)到780nm ,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BA. 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C. 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D.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B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被多数人认可否8.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BA. 客观规律性B. 直接现实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9.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0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失者在朝野.”11.“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CA. 还不是真理性的认识B. 只是不完全的近似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C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C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C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C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B)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 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C.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D. 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1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B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是机械唯物主义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D )A.哲学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哲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总结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C.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D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我思故我在”是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D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人们在看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往往出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这说明A.意识具有主观性特征B.意识只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C.意识不受客体制约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20.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A 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D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韩信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屯兵山下,痛失街亭.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B.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BA.都是诡辩论的观点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都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唯物主义2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低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B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4.《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2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6.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A.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2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C A.相对性 B. 有限性 C. 客观性 D. 一维性28.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而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而终归于失败.说明A.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B. 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27.一般认为,“真空”即表示其中什么都没有,然而与常识相反,量子论研究表明,真空物质是以量子场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这说明AA.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根本不存在B.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C.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2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2.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A.价值是主观的B.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C.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3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4.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A 能动性B 客观性C 对象性D 任意性35.“君子和而不同”,对“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A.和是指矛盾的普遍性,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B.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C.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D.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36.近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BC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事不必难,知难不难D.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37.“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C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B人的个体差异性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38.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时间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了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3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 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D.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4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B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实践是可以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4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43.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D.自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44.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为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垦荒,退耕还“荒”.这说明D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45.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BDA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B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46.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A. 直接现实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4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D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48.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B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4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50.事物发展的动力是B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51.孔子《论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差异的同一B. 和谐是以同稗同C.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D. 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B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C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D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53.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A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5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55. 中国古代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后,他没有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A.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中心B.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促使矛盾转化的过程D.只要打破常规,就能出奇制胜5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C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朴素唯物论观点D机械唯物论观点57.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这一原理的哲学寓意是A.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58.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畏,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B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 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5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60.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C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61.“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当他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6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63.“是就是,否是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C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64.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DA.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D.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措施65.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DA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章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A.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新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B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5.“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6.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B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C.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B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被多数人认可否8.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BA. 客观规律性B. 直接现实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9.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0、“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失者在朝野.”11.“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CA.还不是真理性的认识B.只是不完全的近似的真理C.是仍然要不断要发展的真理D.是暂时的正确的认识1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的“千载太平之国”为主要代表的属哪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A 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CA.对过去社会作出了天才的反省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B)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共产主义原理》D.《资本论》5、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6、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B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7、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10、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A.两大阵营的形成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1、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A.两德统一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12、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4、下面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模式D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15、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标志是A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1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BA.唯物史观B.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7、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1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0、(C )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A.革命B.民主C.改革D.文明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有ABD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C.对个人消费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制度D.建立人民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的原因有ABCA.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注意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D.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3、下面那些因素决定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ABDA.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B.社会主义社会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C.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D.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有BCDA.要坚持革命的正确方向B.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C.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有利于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5、下面那些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ABCD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D.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BCD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普写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A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原因D.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8、下列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A.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B.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先进的新型国家政权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D.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要消灭剥削、消除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说法的有ABCDA.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B.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C.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D.建设高度的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10、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ABCD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11、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是BCA.发展B.暴力C.和平D.合作1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是ADA.巴黎工人起义B.武装起义C.里昂工人起义D.巴黎公社13、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的时期是ABCD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B.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D.由新经济政策时期转变为稳定时期1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有ABCDA.集中过多B.管得过死C.否定市场的作用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1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BCDA.放弃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B.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D.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16、《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ABC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C.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D.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ABCDA.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上的独霸局面B.有力地支援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加速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C.为战后世界和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D.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18、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ABC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19、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基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识的有ABCD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BD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C.可以跨越式发展D.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因此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把效益摆在第一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科学性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ABC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0)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专题一一、判断题1. 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正确的答案是“错”。
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确的答案是“对”。
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正确的答案是“对”。
5. 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正确的答案是“对”。
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正确的答案是“对”。
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正确的答案是“对”。
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正确的答案是“错”。
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二、单选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正确答案是:基本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正确答案是:傅立叶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改错题(在错误之处下方划横线并改正过来,亦可用自己语言做出简要解释)。
1、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原创的狭义马克思主义。
(广义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5、可知论即唯物论。
(所有唯物论一定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论也是可知论)6、有些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有些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任何事物及过程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既是绝对运动的,又是相对静止的)7、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8、事物发展方向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
(前进性特指事物发展方向,曲折性特指事物发展道路)9、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实践,二是书本(或他人)。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书本,他人知识是间接知识,是:“流”最终源于实践)10、检验认识真理性有两个标准:一为实践,二是逻辑证明。
(唯一标准是实践,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补充,依赖于实践)11、实践检验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有些认识的真理性实践不能检验。
(实践最终能检验所有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确定的,不确定性指因条件限制特定一次实践不能完全检验某一认识真理性,必须不断检验。
)12、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13、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并居核心地位的是哲学思想。
(政治法律思想)1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是有些社会意识不被社会存在制约。
(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5、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6、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它怎样生产,而在于它生产什么。
(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而在于它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工具生产,意思是生产工具是各种经济时代划分的标志。
同理:“手推磨代表着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代表工业主为首的社会”)1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国家政权)18、“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该社会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阶级矛盾是由此规定的。
)19、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原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是由此规定的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杠杆))20、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
(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社会基本矛盾此终存在,只有尖锐化时才会引起社会革命。
)二、分析题。
1、材料1:韩非子:“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人而匠人贼也。
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
材料2: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点是鸟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如果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另外一头牛。
”问题1、结合材料1、2回答“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的含义。
问题2、材料1是如何评价人的思想观念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问题1:含义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外部物质世界的事物与现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包括感性形式(感觉)和理性形式(思维)。
感觉和思维的内容都是客观的感觉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思维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材料1、2说明任何意识和观念,无任正确、错误、荒唐,无任其主观特征多样,归根到底是对存在的反映。
问题2:指人的任何想法,观念(意识或社会意识)的产生都取决于他独特的社会经历、独特的社会地位,其中主要是经济地位,经济利益。
他独特的社会经历、独特的社会地位,其中主要是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就是他的存在。
舆人,匠人的经济利益决定了他们的想法。
而不能从道德层面去解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
2、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一书中说:“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是推论家。
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丝网。
而蜜蜂在庭院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再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
哲学的真正任务就是这样。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学蜜蜂而不能学蚂蚁和蜘蛛?参考答案:(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一是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蜜蜂从花朵中采集材料”就是比喻这一点;二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蜜蜂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正是比喻这一点。
只有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要学蜜蜂。
(3)像蚂蚁的实验家只重视感性材料的收集,而忽视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像蜘蛛的推论家则忽视对感性材料的收集,把理性认识看成是主观自生的。
因此,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学蚂蚁和蜘蛛。
3、材料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材料2: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绒山羊所产的羊绒被誉为“软黄金”,近十多年来,国际市场山羊绒需求增强,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业,并已成为这些地区农牧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近年来,绒山羊养殖数量猛增,竟超过当地草场合理载畜量的50%,在草场资源锐减的情况下,山羊出于求生的本能,不可避免的尽量觅食,甚至啃树皮,扒草根,这就不能不加剧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请回答:(1结合两材料用联系观点、“适度原则”分析绒山羊养殖超载现象。
(2)结合材料从人与自然关系简要论述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参考答案:(1)材料1的中心论题要正确处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人们无论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都是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并服从自然的属性和规律的结果,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因此,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务必尊重自然、自觉按自然规律办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其次,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类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正确行动,使自然界发生有利于人类的变化,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总之,人类应该把利用、改造自然和保护、顺应自然结合起来,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材料2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国际市场的需求带来牧民增收的契机,牧民为了经济收益而超量养殖绒山羊,绒山羊破坏草原生态,最终恶化的草原环境又会影响牧民经济收益,乃至威胁到人的生存。
这正说明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绒山羊超载现象还说明了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度的辩证原理要求牧民在养殖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一定要在草场的合理载蓄范围内。
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4、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 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问题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怎么才能获得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参考答案:问题1:(1)通过给人输血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 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 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 直至发现人血系统, 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问题2: (因主客观限制)一个正确的(真理性)的认识的获得是一个不断反复甚至无限的过程。
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二是,人的认识受主客条件制约,是一个过程5、一则寓言,说的是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溶化了。
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
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
后来又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到,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在水中。
可以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分析,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参考答案:驴子忽视了真理的条件性。
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认识,之所以会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和运用超出了或缩小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题中的驴子没有意识到第二次背的是棉花而不是盐,这一条件性的改变使得第一次真理朝谬误转变,最终导致驴子死于非命。
6、材料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
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1)材料1 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2)材料2与材料3 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参考答案:(1)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