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经典课时作业训练及答案详解)第三单元 11 师 说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 -含答案

第11课师说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是传道解惑。

尊师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但在韩愈的时代却有一股“以从师为耻”的歪风。

他们“其下圣人”,甘为愚人;他们爱其子女,为其择良师,但自己耻于从师。

他们小学大遗,显其不高明、不明智;他们蔑视百工之人,显其太虚荣、欠谦虚;他们聚笑从师人,显其太势利、太庸俗。

如果他们都像孔子那样,从师而学;如果他们都像李蟠那样,求师问道,那么一个良好的尊师之风就会蔚然兴起。

在那样一个时代,写出这样的文章,表达这样的见解,需要相当的勇气,自不待言。

就是今天,这篇文章对我们每个人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

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

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课内挖掘】课内素材1.韩愈针砭时弊,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观点,这既体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也破除了人们对长者、权贵等权威的迷信。

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则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现代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贡献。

[运用角度] “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大胆创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流俗说‘不’”“师生关系”等。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

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

但仅仅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

文中讲有些人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而自己却耻于从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

“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11 师 说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11 师 说含答案

11 师说本课话题——学无止境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圣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请教关于音乐的事,向师襄学过弹琴,向老聃问过“礼”的知识。

由此可见,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1.薛谭学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没有学尽技艺,就觉得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

秦青为他饯行时,击打着节拍,悲壮地歌唱,歌声使林木振动,使云彩停住。

于是薛谭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学习。

2.苏洵劝学苏轼年轻时就小有名气,于是,在书屋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洵见后,想把对联撕下来,但又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就在对联前面各加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见了,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寒窗苦读,终成大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学无止境。

——荀子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韩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句读.() 经传.()或不.焉() 老聃.()近谀.() 贻.()苌.弘() 欤.()嘉.() 嗟.乎()师襄.( ) 郯.子( ) 李氏子蟠.( ) 【答案】 dòu zhuàn fǒu dān yú yí chán ɡ yú jiā jiē xiānɡtán pá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2)贤⎩⎨⎧其贤.不及孔子(名词,才能)师不必贤.于弟子(形容词,高明)(3)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4)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指从师之道)(5)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吾师.道也(动词,学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动词,从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之⎩⎪⎪⎨⎪⎪⎧择师而教之.(代词,这里译为“他”,指孩子)郯子之.徒(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古之.学者(助词,“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助词,表示宾语前置)(7)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他)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他们)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兼语,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作定语,他们的)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惑.而不从师(名词作动词)有了疑惑(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5)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6)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7)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8)位卑则足羞.(形容词作动词)觉得羞耻(9)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1 师说学校 班级 姓名 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士大夫之族.( ) (3)术业有专攻.( )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5)余嘉.其能行古道( ) (6)作《师说》以贻.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 .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 .或师焉,或不焉D .君子不齿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小学..而大遗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 .则群聚而笑.之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渔人甚异.之 D .吾从而师.之6.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不拘于时B .师不必贤于弟子C .何陋之有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韩愈,字退之,世称_______ _,是唐代_____ 的倡导者。

(2)“六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种经书。

8.名句填空。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2)是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 _ _,如是而已。

二、课时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师说 Word版含答案

目标·重点1.积累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2.学习文中运用的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树立尊师的美好风尚,培养谦虚好学的美德。

1.读准字音(1)阿谀.()(2)句读.()(3)经传.() (4)郯.子()(5)苌.弘() (6)李蟠.()(7)老聃.() (8)贻.之()2.理解词义(1)通假字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则耻师.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相似也:④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⑤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⑥乎⎩⎨⎧ 其皆出于此乎.: 生乎.吾前: 固先乎.吾:⑦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⑧之⎩⎪⎪⎨⎪⎪⎧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古之.学者: 句读之.不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道之.不复: 吾从而师之.:(3)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无.贵无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年十七,好古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今之众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小学..而大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①则群.聚而笑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吾从而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孔子师.郯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小.学而大.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拘于时,学于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图表知全局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6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6

师说1.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必有师 B.今之众人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2.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 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 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 学于.余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或师焉,或不焉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默写:(1)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观点相背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该是如《师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第11课师说 解析版

2020年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第11课师说 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11课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懂得C.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D.不耻相师.师:老师【答案】D【解析】师:动词,学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术业有专攻..D.小学..而大遗【答案】C【解析】A.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的人。

C.古今同义,专门研究。

D.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相同的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答案】C【解析】A.均为宾语前置句。

B.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C.前者为介词短语后置句,后者为宾语前置句。

D.均为省略句,都省略了“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从而师.之A.吾师.道也B.孔子师.郯子C.不耻.相师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答案】B【解析】A.名词作动词。

B.和例句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作名词。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也,道相似也。

《师说》练习及答案

《师说》练习及答案

课时作业(十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郯.子(tán)苌.弘(chánɡ)老聃.(dān) 李蟠.(pán)B.句读.(dú) 吐蕃.(bō)穷兵黩.武(dú) 买椟.还珠(dǘ)C.六艺经传.(chuán) 传.记(zhuàn)传.说(chuán) 怪也欤.(yú)D.贻.之(yì) 贻.笑大方(yí)心旷神怡.(yí) 甘之如饴.(yí)答案 A解析B项,句读.(dòu),买椟.还珠(dú);C项,经传.(zhuàn);D项,贻.之(yí)。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答案 C解析 C 项,学习。

A 项,超出/产生;B 项,疑难问题/糊涂;D 项,道理/方法。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A .全不相同B .②③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 .全都相同D .①③④和现在的用法相同答案 A解析 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所以,古义:用来……的,……的凭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④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 答案 D解析 D 项,连词,表顺承。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

第11课师说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美国一些人的对抗性思维值得警惕,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防止美国强借力肆意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冲击国际体系的平稳运行。

美国一些人总是将赤裸裸的霸权行为包装得“________”。

一年多来,为了给对华施压“正名”,他们抛出了一套“美国吃亏论”,________有战略人士将对华关系数十年发展,同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列,称为二战结束后美国自损最重的三大对外政策错误。

然而,空口袋________立不起来,语言游戏不管怎么重复,也难以做到________。

中美关系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到底给美国带来了什么?事实是最有力的回答。

2018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 335亿美元,较两国建交之初增长了252倍。

美国《福布斯》和志网站近日刊文指出,美中在国际商务中互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这是一大错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C )A.大义凛然竟然往往天衣无缝B.慷慨赴义甚至常常自圆其说C.大义凛然甚至往往自圆其说D.慷慨赴义竟然常常天衣无缝解析:大义凛然:意思是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

慷慨赴义:慷慨:义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根据文意,是在讽刺美方假装正义,并没有说到献身,选用“大义凛然”。

竟然:表转折的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甚至:连词,表示递进。

根据文意“有战略人士将对华关系数十年发展,同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列”,文中强调的是进一步、层层递进,选用“甚至”。

往往:副词,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

常常:副词,单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

文中讲的“空口袋立不起来”,是较客观的一种规律,用“往往”。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天衣无缝:喻指事物(多指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师说习题含解析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师说习题含解析3

师说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项,“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

2。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

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C。

小学,文中指的是小处学习,今天指的是接受最初阶段教育的学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时作业第十一课《去年的树》(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时作业第十一课《去年的树》(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时作业(含参考答案)11去年的树一、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奶奶出门倒.(dào dǎo)垃圾的时候不小心摔倒.(dào dǎo)了。

2.看.(kàn kān)门人告诉警察说,他确实没看.(kàn kān)见有人进来,可是东西为啥不翼而飞了呢?3.他的脚被落.(luòlà)下的石头砸伤了,所以远远地落.(luòl à)在后面,都赶不上队伍了。

二、语境识字,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1.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rónɡhuà()了,在一个小屋里,在一盏mãi yóu dēnɡ()旁,坐着个小女孩。

2.fámù()人用斧子把树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只shânɡxià()树根留在那里。

三、查字典填空。

1.“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组词:( )。

2.“伐”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

四、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树一()鸟儿一()煤油灯一()火柴一()大象一()电视机五、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缩句)2.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改成“被”字句)3.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改为拟人句)4.冬天就要来到了。

(扩写句子)六、我能比较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再在意思相同的组的括号里打“√”。

1.()①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②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2.()①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②鸟儿对树说:“再见了,树!”3.()①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②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七、按顺序排排队。

(将序号写在括号内)()原来,快下班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一个工人的孩子得了急病,马上要送到医院,请厂里设法借一辆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配套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11课师说——名师名文名论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郯.子(tán)六艺经传.(chuán)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ānɡ) 聃.(dān)C.阿谀.(yú) 授.之书(shòu) 蟠.(pān)D.或否.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不焉B.巫师乐医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①作《师说》以.贻之②楚人伐宋以.救郑D.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②圣人无.常师4.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奇.之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侣鱼虾而友.麋鹿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今之众人..④年十七,好古文..⑤..也③师不必贤于弟子..,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巫医乐师..师之⑦古之学者..必有师..百工之人⑥吾从而A.①④⑤⑥B.①④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③⑥⑦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7.名句默写。

(1)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爱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惑矣。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说新人教版必修3-含答案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说新人教版必修3-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师 说(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解析:选C C 项,两个“习”,都为“学习”;A 项,超出/产生;B 项,疑难问题/糊涂;D 项,道理/方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B .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D .耻学于.师/不拘于.时 解析:选C C 项,其:人称代词,他们;A 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这些;B 项,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D 项,于:介词,向/介词,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 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解析:选D D 项,连词,表顺承。

A 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代指“道”。

B 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语气词。

C 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第二个“乎”,语气助词,在句末表反问,译为“呢”。

4.下列加点词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学而大.遗 B .而耻.学于师 C .孔子师.郯子 D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选C 例句中的“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与C 项中的“师”相同,以……为师;A 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B 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 项,名词作动词,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4:第11课 师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4:第11课 师说

第11课 师 说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或师焉,或不焉D .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 B解析 A 项“受”通“授”,传授。

C 项“不”通“否”。

D 项“属”通“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吾从而..师之 ②其贤不及..孔子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⑤小.学.而大遗 ⑥今之众人.. ⑦师不必..贤于弟子 ⑧闻道有先后..A .①②⑧B .②③⑧C .③⑤⑦D .③④⑧ ★★答案★★ B解析 ①“从而”古义是两个词,从,跟随,而,并且;今义指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⑤“小学”古义指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⑥“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

⑦“不必”古义指不一定;今义指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会天大雨,道.不通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嫣然一笑,惑.阳城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D.⎩⎪⎨⎪⎧吾从而师.之师.出无名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动词,流传。

A 项名词,学问,道理/名词,道路。

B 项名词,疑惑,疑难问题/使动用法,使……迷惑。

D 项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军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冰,水为之.B.⎩⎪⎨⎪⎧ 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其.皆出于此乎其.贤不及孔子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介词,表比较。

A 项代词,这些/助词,无实义。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优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是国运之本,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坚强基石,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而且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不仅需要教师们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个人修养,以好老师的形象滋润学生心田、深入群众心间,( ),把尊师重教落实到行动上来。

教师是高尚的职业,长期以来,我国的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要维护教师队伍的纯洁和神圣,要对有辱教师职业的人或行为予以惩治,以法治精神守护这片净土。

强化教师准入制度,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待遇保障,提升教师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为师道尊严。

让更多优秀人才,善为良师。

完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让尊师重教。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而且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B.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而且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C.不仅教师这份职业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而且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D.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而且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残缺,“由于……使得”不能同时出现。

C项,语序不当,复句中如果分句主语都相同,只在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前使用主语;各分句主语不相同时,各个主语应该放在关联词之后。

“不仅……而且”主语是“教师这份职业”,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前。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11课 师说课时优案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古之学者(□01古义是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02用来……的)传道受(□03通“授”,传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04古义是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05以……为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06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是故无(□07无论/不分)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08名词作动词,从师求学)道之不传也(□09表句中停顿,助词,不译)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10超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12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13以……为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4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答疑惑),或师焉,或不(□15通“否”,指不从师学习)焉,小学(□16古义是在小的方面学习)而大(□17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8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9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今其智乃(□20竟然)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21固定的老师)。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6

2020年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30116

师说1. 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大家,其下贤人也亦远矣....C.吾进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2.选出加点的字意思同样的一组()A. 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 以下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学于余....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中的“耻”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5.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或师焉,或不焉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默写:(1)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教授道理,解决迷惑”看法相背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可见他对年青勤学者的扶掖之心。

(3)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当是如《师说》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与荀子《劝学》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看法同样,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看法。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以为“学生不必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必定比学生有贤良”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yù,阿谀,奉承解析:A.传:zhuàn,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B.贻:yí,赠送。

D.谀:yú,阿谀、奉承。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吾师.道也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知道,懂得解析:B项,“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解析:A.“也”,都是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B.“则”,连词,却/连词,就。

C.“之”,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指示代词,这些,那些。

D.“乃”,副词,竟/连词,于是,就。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A、B、C三项均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品德才能”“小的方面”“圣人”;D项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答案:D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

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

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朋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B.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C.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D.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解析:原文正确标点: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

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答案:D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指幼年父母双亡。

B.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C.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的事务。

宋代刑部主官为尚书,刑部侍郎是次官。

D.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始于秦朝,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解析:错在“父母双亡”,在古汉语中“孤”的意思是幼年丧父。

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

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

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解析:“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说法与原文不符。

答案:A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译文:(2)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译文:答案:(1)裴锷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

(2)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召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

【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

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

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

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

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

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

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

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政令由许多部门发出,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

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

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章疏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黜,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

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

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

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还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

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

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

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

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

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

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

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

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召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

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三、语言运用9.下图是某校团委学生会活动举办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运用题,解答此题,可根据图表的所有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阐述,要注意运用简洁、准确、连贯的语言来表达。

由题干可知,图表的主题是“某校团委学生会活动举办流程图”,从图文框架来看,应从上往下进行表述,然后再从可行和不可行两方面来审核,可行的继续往下走,不可行的直接淘汰。

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举办活动需提前策划并提交策划书给部长、对应分管部门负责人、主席团依次审核,通过后,对应部门部长与分管负责人共同找团委书记举办活动,没通过即淘汰。

10.右面是江西“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除空白处皆为红色),请写出徽标主体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答:解析:分析徽标由哪几部分构成,然后根据各部分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1)要素:由红烛、数字30、汉字书法“师”构成。

(2)寓意:①红烛与汉字书法“师”的结合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②数字30体现了从教30年的教师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③红色表达了从教30年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