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版本:北师大版

4、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及本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发展,一方面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更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在其中,本课也将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基本几何图形熟悉,并能计算他们的面积,也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但对现实中体现的一些组合图形就不是很留意,空间观念较淡薄的学生甚至看不出它们所含的基本图形,也就没有兴趣去关心它们的构成,对生活中的那些组合图形缺少转换的思路,找不准有关联的边的等量代换。这对本课组合图形通过割与补转化为基本图形是一个障碍。因此,本课结合相关理念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交流理解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关键:根据条件,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学生的亲手操作,结合小组交流探讨,使学生充分了解知识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把本课的学习当作为自己做事的一个过程。

执教者:大连市长海县广鹿中心小学杨丽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回顾旧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基本图形,学生再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基本图形,任选几个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到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发现。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客厅地板的平面图是什么图形?

2、估算地板的面积,说出估算的依据。

3、小组合作:

请学生拿出客厅地面平面图,在小组里探究,怎么才能求出地板的面积,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4、集体交流:

小组选代表汇报,到展示台上讲解自己的思路与做法。教师结合学生的做法点拨割和补的含义及虚线作图、相关条件未知该如何解决等。

不同方法的小组或同学来展示不同的解体思路。

5、验证估算

我们计算出的面积是多少?(33平方米)估算的面积是多少?(40平方米)我们的估算是有效的。

6、比较解题方法的优劣:

这么多的方法的,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些?为什么?

小结: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的基本图形数量越少,计算就越简单。

7、归纳解题思路:

以我们认为比较简单的几种算法为例,来总结一下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步骤。

学生回顾过程,在教师指点下归纳出:将组合图形通过割、补转化为基本图形, 再通过计算就得到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实践

1、你学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m

学生做题单上的题(见右图)。

反馈:到展示台介绍自己的思路。

教师介绍自己的想法,(见右图下)你认为哪种方法合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割补后必须能找到计算基本图形面积的相关条件,这样的的割补才有效。否则,赶快调整思路,试试别的办法。

2、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一下实际问题。数学书76页第3题。

读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反馈,指点学生用割补的思路解题。

3、最后来一展身手。

多媒体出示题数学书76页试一试:看图说说你想怎样算?学生计算并反馈。

8cm 7cm 12cm 4c 8cm 7cm 12cm 4cm 8cm 7cm 12cm 4cm

这样的纸板能做成没盖的纸盒吗?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用准备好的方法图剪、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的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割补

基本图形

十、课后反思

本课的成功之处

其一: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为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用基本图形拼图形的活动。这一活动为学生认识组合图形以及面积计算打下了认知上的基础。在探究地板面积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基本图形,这样割与补的引出就水到渠成了。

其二:第一次练习后,教师的做法与学生的比较,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内分析老师看似“无异于自己的”想法,从中发现本质的区别,从而从解体思路的有效性的方向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法,即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应知难而退,重找出路。

另外,“纸盒“题计算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进一步体验了本课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课也存在大量的不足,足以引起在今后教学中的重视,如小组汇报中,由于展示效果不是很清晰,所以没将算式与思路结合起来;当碰到未知的相关条件这一难点,应指出用算式先算出来,而不能在心里随意得到一个数就可以参与计算,应该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有根有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