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无处不在的信息(课件)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无处不在的信息(课件)
形式多种多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字
语言
视频
声音
动画
图形
图像
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是信息吗? A
A. 是
B. 不是
下列项目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 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 B. 信息技术教科书 C. 报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 D. 各班各科成绩
做一做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信息只包括文字,不包括图像和声音。 ( ) (2) 信息只能看见,看不到的都不是信息。 ( ) (3) 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 ) (4) 个人信息保护对于信息社会不重要。 ( )
现代社会交流信息方式
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通 信方式?你认为传递信息最便捷的方 式是什么呢?
信息传递方式
飞鸽传书
电报
固定电话
视频通话
24
一xt
交谈
二xt
看书
三xt
打电话
四xt
无线电通讯
信息保存方式的变迁
古代
现在
30
为获取更多、准的更信,还息 需要助于其借工具
光靠人们自己来处理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们经常还借用其他设备来处理信 息, 例如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
思考营
你知道“盲人摸象”的 故事吗?这些盲人是用什么 方式获取信息的?他们分别 获取了什么信息?
在生活中,你还通过哪 些渠道获取过信息?你获取 的方式是什么?
知识站
古人通过烽火台、飞鸽、驿站等传递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越来越便捷。
电报传递信息
电话传递信息
网络传递信息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

河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教案

河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我们在信息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

2、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3、知道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周末,我们班要去郊外游玩,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生1:我们要考虑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2:我们要确定好集合见面的地点。

生3:我们要收集有关去玩地点的各种信息。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

二、了解生活中的信息。

1、知识站1。

师: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冰雪消融、草木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信息,校园宣传栏传递着学校的活动信息。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也借助这些信息认识了万事万物。

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观察书中第1页下面的图片,说一说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师总结:我们从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信号信息。

通过嗅觉了解植物的气味信息。

通过看报纸了解报纸上的信息。

通过微信,QQ,校讯通等社交软件获得别人的信息。

2、思考营:师:(1)盲人摸象中的盲人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他们分别获取了什么信息?生:摸得方式。

摸到大象腿的觉得大象像棵大树;摸到大象肚子的觉得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尾巴的觉得大象像一根绳子。

师:我们在获取信息时应该全面,学会辨识真伪,去伪存真。

(2)交流:在生活中,你还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过信息?你的获取方式是什么?三、信息的传递。

1、了解从古代到现在传递信息方式的变化。

2、实践园。

观察书中的图片,将句子补充完整。

了解不同传递信息的方式:交警用手势传递信息。

书本用文字传递信息。

电话用声音传递信息。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容主要围绕信息的定义、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

但他们对信息的定义、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2.难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信息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3.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定义、特点。

2.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等。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2024)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2024)

2024/1/30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学生应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理解信息在日常 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了解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
ABCD
2024/1/30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学生应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及在生活 、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 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 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 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9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办公过 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办公 效率和质量。
医疗卫生信息化
辅助资源
除了主教材外,还将利用网络资 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 ,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
果。
教材选用原则
在选用教材时,注重教材的科学 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力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2024/1/30
6
02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
16
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30
互联网起源
01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的网络研究项目。
互联网发展阶段
02
互联网经历了从ARPANET到Internet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课电脑操作教案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课电脑操作教案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课电脑操作教案
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三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课程内容
1. 介绍电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讲解电脑的组成部分: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 演示如何正确打开和关闭电脑。

4. 教授如何使用鼠标点击和拖拽操作。

5. 指导学生如何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

6. 强调电脑操作的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引入:向学生介绍电脑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解释电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举例说明电
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组成部分:展示并解释电脑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4. 打开和关闭电脑:演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5. 使用鼠标操作:示范如何使用鼠标进行点击和拖拽操作,并让学生练。

6. 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点击应用程序图标来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

8.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研究电脑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
1. 一台电脑,连接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2.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电脑操作教学软件。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

2. 针对电脑操作的练和小测验。

参考资料
1.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材》
2. 电脑操作教学视频
以上为三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课电脑操作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电脑。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Word》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Word》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Word》教案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教材分析】《认识Word》作为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课是学生首次接触Word这一文本编辑软件,为后续学习文档处理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应用能力。

本课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Wor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窗口界面的组成、文档的基本操作等。

这些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Word的基本技能。

在结构上,教材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说明,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Word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界面布局。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实践活动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启动和退出Word程序。

学生能够识别Word窗口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编辑区等)。

学生能够新建和保存Word文档。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退出方法和窗口界面的组成,以及新建、保存和打开文档的基本操作。

这些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和巩固。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Word软件界面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Word软件,对于其界面布局和操作方法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演示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Word软件的操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Word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界面布局。

2. 任务驱动法:设置一些具体的任务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Word的基本技能。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初探究》的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初探究》的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初探究》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初探究》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一课,主题为《信息技术初探究》。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o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了解信息道德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o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教学难点:o如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学习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教室、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新课教学:o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o通过学生实践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巩固练习:通过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和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通过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建议。

5.布置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反思:通过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为下一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设计1.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三年级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共9张PPT)

三年级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共9张PPT)
• 绝对不在教室吃零食。 • 绝对不带水和饮料。 • 见到自己周围的纸屑请自觉捡起来,放到口袋
,下课后再扔掉,做一个讲卫生的文明学生。
六、自由操作时间守那么
• 未经教师允许,不准擅自开网页,否那么整 组关机,后果自负,同桌间互相监视。
• 自由操作时间,不可以成心大声喧哗,随意 走动,值日班干负责课堂秩序监视,一旦发 现这样的捣乱分子,惩罚:不准用电脑。
四、保护电脑设备
1、不可以私自拔插电源线。 2、不可以拆卸电脑硬件,如键盘、鼠标。 3、保护显示屏,不成心刮花显示屏,或带磁铁。 4、不成心用力敲打键盘和拖拽鼠标。
注意:一人一台电脑,自己的电
脑 爱护好,一经发现谁损坏
了电脑,谁负责赔偿。
五、教室卫生
• 请同学们保持好自己周围的干净,不乱扔纸屑 。
三年级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电脑教室 课堂行为规范
你知道电脑教室的课堂守则有哪些吗?
一、同学们,上电脑课,我们一定要携带哪些学具?
1、电脑课本
2、黑水笔

没带课本 罚写一篇不少于400字检讨书。
二、同学们,上电脑课,我们一定不要携带有哪些?
× 零食、水 、U盘
二、预备铃响后排队
1、排队:按早操的队伍。
三年级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安静的进入教室,坐下来后开机,假设电脑开机不了,先跟旁边的同学共用电脑。 六、自由操作时间守那么 1、不可以私自拔插电源线。 2、整队:由带队的喊口令整队,值日班干负责四排的整队,排队没有做到快、静、齐的同学,值日班长记下姓名,被记名字的要受到惩 罚,比如下课后留下来整理教室卫生等等。 1、排队:按早操的队伍。 二、同学们,上电脑课,我们一定不要携带有哪些? 在操作练习的时候,不允许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比方开其他的软件。 请同学们保持好自己周围的干净,不乱扔纸屑。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
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其功能。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 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3. 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打开计算机和关闭计算机
- 使用鼠标和键盘
- 注意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
教学步骤:
1. 引入课题,介绍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3. 分别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并展示实物。

4. 演示如何打开计算机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5. 强调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安全使用计算机。

6. 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以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 报告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交个新朋友陕教版(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交个新朋友陕教版(共15张PPT)

台式机的组成
显示器 主机
键盘
主机:是计算机 的“大脑”和“心 脏”,我们对计算机 发出的任何指令都是 通过他来完成的。
主机
鼠标和键盘:是最重要的输入 设备,我们向计算机发出的所有 操作指令都是通过他们“告诉” 计算机的。
显示器:最重 要的输出设备, 它将操作的结果 “显示”给我们。
显示器
认识计算机
授课人:
计算机,又叫电脑, 英文名字叫 Computer。
计算机可能干了! 你们平时都用计 算机干什么呢?
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 计算机的身影!
我们经常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文档、查阅 资料,观看视频,还可以利用计算进行辅助 设计……
除此之外,计算机还广泛地被应用到航空测绘、 辅助制造、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刚才,我们认识和了解计
算机的组成部分,那么在计 算机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 些安全要求和卫
了。
我们的好朋友“计算机”是电子仪器,在工作中 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因此,进入机房一定要记得穿 戴鞋套哦。它们还特别怕水,同学们你们知道该怎 么做了吗?
卫生要求
穿上干净的鞋套进入机房。 保持机房的清洁卫生,不乱扔废 弃物。 不在机房内喝水,吃东西。
不用手触摸显示屏。
安全要求
不在计算机旁嬉戏打闹。 不使用磁类物品靠近计算机。 未经允许不随便开关机。 不随意动电源设备及接线。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 认识计算机》教案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 认识计算机》教案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和原理难以理解,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和原理。

2.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计算机。

3.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计算机的外观。

2.准备计算机内部组成和原理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讲解。

3.准备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实例,用于展示计算机的功能。

4.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展示计算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的外观。

提问:“你们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长什么样?”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计算机内部组成和原理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同时,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如存储器、处理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总结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通过实例展示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上网、玩游戏、做作业等。

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第一课处处在线的学习与生活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第一课处处在线的学习与生活教案



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一:感受小智的在线生活。请同学们分析教材中的图,那些活动是以在线形式开展的?他们又是如何进行的?
活动二:探析不同方式的活动体验。
观察情境图,那些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你有什么感受?
在线社会悄然来到,在线行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三:体验在线参观博览会。
学生完成在线作业。
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每年在我国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有很多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展示呢。
5G+远程驾驶。
多人在线体感游戏。
操作
实践
学生做课本中第5页的操作实践,在线参观博物馆
板书
设计
第1课 处处在线的学习与生活
功能多元 5G
实时更新 大数据
资源丰富 语音识别
智能推荐 图形识别
在线生活多种多样,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在线社会,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以在线方式进行。
什么叫在线学习?
讲解:在线学习是一种以电子化方式提供的教育形式,通常通过互联网提供。
学生谈谈家长观看直播或者网上购物的情境。
学生列举在线生活的方式。
学生查阅,汇报。




















课 题
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一课 处处在线的学习与生活
教学
目标
A类:信息意识,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各种资源获取所需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和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有所了解,但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发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设计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分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用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课堂用的教学PPT或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或故事,引入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个信息传递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课件,呈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如:展示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等。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技术初探究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技术初探究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技术初探究》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1信息技术初探究》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能还不够了解。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知道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难点:掌握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可以正常使用。

2.准备一些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准备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任务,让学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计算机知识,如键盘、鼠标的使用等。

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计算机还有什么奥秘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如CPU、内存、硬盘等)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并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任务,如打开记事本、画图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示范,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以及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本课又是第一课,也是学生第一次进入电脑教室,“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因此,让他们做到遵守信息技术课的纪律,做到负责任地使用电脑,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学习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材通过实物图片,漫画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使学生明确地知道在机房上课应该遵守的机房规则,明确信息技术课的纪律。

教材通过设计形象可爱的卡通形象咪尼,带入学生进入探索计算机奥秘的学习境界中,先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室,了解电脑,以及电脑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广泛用途,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在“学一学”中,教材通过实物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电脑各部分的外形,从而对电脑的各个部分产生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电脑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正确开、关机的顺序及在机房应该遵守的机房规则,了解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方便快捷的功能,认识到电脑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近甚至密不可分。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电脑神秘面纱的愿望,持久学习的热情。

二、课前准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道各部分的名称;(2)了解计算机的各部分的功能;(3)明确地知道在机房上课应该遵守的机房规则;(4)了解电脑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会正确地开机和关机的方法;(2) 规范、负责任地使用电脑。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2)学会遵守机房规范,学会并养成正确的操作姿势。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道各部分的名称;(2)学会正确地开机,关机的方法。

2、教学难点:(1)学会遵守机房规范,学会正确的操作姿势。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程(二)任务驱动,初识电脑(三)寻宝探秘,启动电脑(四)自主探究,关闭电脑(五)判断讨论,形成规范(六)小结畅想,保持兴趣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互动小游戏2、展示电脑在各行各业的用途,师生交流讨论。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真奇妙》课堂练习附课文知识点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真奇妙》课堂练习附课文知识点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技术真奇妙》课堂练习附课文知识点闽教版(2020)一、选择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素? a. 传感器 b. 计算机 c. 通信设备 d. 电视机以下哪个例子不是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a. 使用手机支付 b. 乘坐公交车 c. 在线购物 d. 观看网络视频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a. 提高工作效率 b. 改变生活方式 c. 社交方式多样化 d. 增加人际交往难度二、填空题信息技术是指利用______和通信技术来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信息的一种技术。

通过列举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信息技术对______带来的变化。

在使用信息技术产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护______和个人隐私。

三、简答题请简述信息技术对工作、学习和娱乐的作用。

请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你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给你带来的便利。

请谈谈你在使用信息技术产品时遇到过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四、实践题请选择一款你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产品(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并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分类。

列出至少三种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并简述其作用。

请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信息技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1课信息技术真奇妙》课文知识点归纳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处理、存储、传输信息的技术和工具的总称,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等多个方面。

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还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等。

三、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包括智能家居、在线支付、社交媒体等。

这些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

四、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将会有新的应用,例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此外,《第1课信息技术真奇妙》的教学目标包括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交个新“朋友”
这些都是 我的四肢 和大脑
这就是我爷 爷的爷爷的 爷爷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中文名:埃 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 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 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 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这都是我 的前辈
他们都 是我的 好帮手
我的榜样
卫生要求 1.穿上干净鞋套进入机房。 2.保持机房清洁卫生,不乱扔废弃物。 3.不在机房内喝水、吃东西。 4.不用手触摸显示屏。
为了我的健 康大家要做 到以上几点
为了大家的安全要 做到以下几点
安全要求 1.不在机房旁边嬉戏打闹。 2.不使用磁铁类物品靠近计算机。 3.未经允许不能随便开、关计算机。 4.不能随意动电源及接线。
第一课:交个新“朋友”
大家好我 是大家的 新朋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 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 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 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 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 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 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