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一、目的和要求1.初步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臂比值、着丝点位置与染色体类型
臂比值 1.00 1.01~1.70 1.71~3.0 3.01~7.00 7.01~∞ ∞ 着丝点位置 正中部着丝点 中部着丝点区 亚中部着丝点区 亚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 表示符号 M m sm st t T
表1-1 核型分析实测记录表
序号 (条)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臂比 序号 (条)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臂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表1-2 核型分析计算表
序 号 (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和 实测长度(mm)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全长 相对长度(%) 相对长度(%) 长臂 短臂 全长 臂比 染色体 类 型
配对;剪下每条染色体,根据随体有无及大小、 3. 配对;剪下每条染色体,根据随体有无及大小、 臂比是否相等、染色体长度是否相等来配对。 臂比是否相等、染色体长度是否相等来配对。
2染色体测量染色体测量目测相片上每条染色体长度按长短顺序初步编号写在每条染色体相片背面用钢尺逐个测量每条染色体长度总长长臂长短臂长换算出各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及着丝粒位置有随体的染色体其随体长度和次缢痕长度可计入全长也可不计入但必须加以说明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形态特征、在细胞分裂中的联 会形象以及染色体组、核型及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 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染色体测量 . 目测相片上每条染色体长度,按长短顺序初步编 号,写在每条染色体相片背面,用钢尺逐个测量每条 染色体长度(总长、长臂长、短臂长),换算出各条 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及着丝粒位置,有随体的染 色体,其随体长度和次缢痕长度可计入全长,也可不 计入,但必须加以说明。将测量和计算的数据分别记 录如表1-1和表1-2。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以及染色体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和分析不同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并探讨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组健康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其外周血样本。
通过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技术,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染色体悬液。
接下来,我们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了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同个体之间染色体的差异。
正常情况下,人类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应该为23对,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是指除性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它们负责携带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大部分遗传特征。
性染色体则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某些个体的染色体数量存在异常。
这种异常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重复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分或整个染色体丢失,而染色体重复则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分或整个染色体重复出现。
染色体结构异常则是指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断裂、倒位、交换等变化。
染色体异常与许多遗传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上的三个染色体引起的,患者通常具有智力发育迟缓、面部特征异常等症状。
另外,爱德华氏综合征是由于18号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患者通常出现心脏和肾脏畸形等问题。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这些染色体异常,为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除了遗传疾病,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法医学领域的亲子鉴定,通过比对父母与子女的染色体核型,确定亲子关系。
此外,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环境因素对染色体的影响,例如辐射和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的损伤程度。
总结起来,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以及染色体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我们可以准确地检测染色体缺失、重复和结构异常等问题,并为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核型分析,了解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结构,掌握核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细胞遗传学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
核型分析是通过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数量等特征,来研究细胞的遗传信息。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制备细胞悬液,然后进行染色处理,最后观察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数量。
三、实验步骤。
1. 制备细胞悬液,取新鲜组织样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用医用注射器吸取细胞悬液。
2. 染色处理,将细胞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加入适量染色液,进行染色处理。
3. 染色体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观察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数量。
四、实验结果。
经过核型分析,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和形态存在差异。
在正常细胞中,染色体呈现为一对一对的条状结构,而在异常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可能增多或减少,形态也可能发生畸变。
五、实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染色体异常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数量异常,而某些癌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也存在异常变化。
因此,核型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基础细胞遗传学研究,还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核型分析,使我们对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为我们今后在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核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加深了对细胞遗传学的认识。
七、实验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核型分析在疾病诊断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探索更多的细胞遗传学问题,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核型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细胞的遗传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为大家对核型分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体的染色体结构和数量。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核型,从而了解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特征。
实验采用了豌豆的根尖细胞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细胞进行处理和染色,最终观察到了豌豆细胞的染色体核型。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包括豌豆种子、生长培养基、盐酸、乙醇、醋酸、苯酚和苯酚甲醛溶液等。
接着,将豌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取其根尖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盐酸和乙醇的固定、醋酸的软化以及苯酚和苯酚甲醛的染色。
处理完成后,将样品制作成玻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实验结果时,我们发现豌豆细胞的染色体呈现出一定的形态特征。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包括染色体的缠绕、分离和移动等过程。
通过对观察到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和分析,我们得出了豌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特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染色体核型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变异规律和进化过程。
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也在遗传学和生物育种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总的来说,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实验,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特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相关内容,为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学习指导《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中心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指导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在传统育种、转基因育种、人体基因产物的产业化生产、各种传染性疾病病原菌的遗传分析研究及疫苗的生产、人类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等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于现代从事生命科学的人,学习和掌握遗传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实验要求:(一)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逐点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刻的理解,不仅要知道实验该如何操作,而且要知道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实验成功的可能性。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一丝不苟,认真操作每一个环节,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
(三)实验后: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及时总结整理。
结合所学的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对成功的实验可以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
对于不成功的实验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四)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分组上,多数实验是以1人为组,单独操作。
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上,包括实验操作。
二实验教材及学时(一)实验教材:以《遗传学实验》刘祖洞江绍慧编为主,根据理论课所学内容,也采用了其它教材的个别实验。
如:《遗传学手册》第三章“遗传学教学实验”的内容。
(二)实验总学时:30三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一)实验内容:见下表:(二)实验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1 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目的:观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动态变化过程,识别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加深对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的理解。
掌握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压片方法。
注意事项:(1)根尖解离时间适合;(2)取材部位一定要准确,只有分生区的细胞才有分裂相(部位准);(3)取材料要少,有利于着色和细胞分散。
2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过程,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注意事项:(1)核型分析的关键需要较多的染色体分散好、形态好的细胞,因此,要求根尖的预处理要好,保证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2)根尖的预处理应根据不同的药物,注意预处理药物的浓度、温度和时间;(3)制片时,细胞尽可能分散,压片时用力均匀,勿搓动;(4)测量数据尽可能接近染色体的实际长度;3 减数分裂装片的制片与观察目的:(1)观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和变化过程,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加深对减数分裂遗传学意义的理解;(2)掌握观察植物减数分裂的制片技术。
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一实验原理任何一种生物的细胞都有一定数目、一定大小和形态的染色体,便构成了生物体特有的核型。
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的总和。
不同的生物,其核型是不同的。
核型分析是在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配对,按一定原则编号(从大到小)、分组、排列,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
核型分析可以为细胞遗传分类、物种间亲缘的关系、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在细胞遗传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了解核型分析的过程,学习核型分析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放大的蚕豆根尖染色体照片四实验器具及药品1 器具毫米尺、计算器、剪刀、镊子、胶水(制染色体标本片的器具同有丝分裂,外加摄影显微镜、放大机、相纸、暗室设备等)2 药品制染色体标本片的药品同有丝分裂,外加前处理用的秋水仙素五实验步骤1 取根尖→秋水仙素预处理(增加中期分裂相)→固定→解离→水洗后染色压片→观察:选染色体形态好、分散好、且完整的细胞进行显微摄影→冲洗胶卷→放大成照片(已作)2 对照片上分散的染色体随机编号,打一草表,测量、记录每条染色体的长臂、短臂、臂比、全长和相对长度。
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单倍染色体组长度(2N 总长度/2)X100 3 配对根据测定的每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臂比,将大小和形态相近的两条染色体配对成一对同源染色体。
4 分类和排序染色体的分类根据Levan (1964)的分类标准,根据臂比大小不同分成:m 、sm 、st 、t 四类。
根据相对长度的大小,将配对后的染色体从大到小编号排序。
大麦根尖有丝分裂核型1 2 3 4 5 6 7。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附:用Adobe Photoshop进展核型分析
1、图像来源:一是选择染色体分散良好的有丝分 裂中期的细胞,用数码相机拍摄〔100万像素〕, 然后输入电脑;另一个是利用传统方式拍摄,然 后用扫描仪将图像扫描进计算机内。可视图像情 况适当调整比照度、亮度;去除斑点、划痕等, 使图像更适于分析。
2、据目测,对染色体大致归拢,根据染色体较明 显的特征〔如最短、最长、随体等〕进展同源染 色体的配对。根据测量结果在对配对错误的染色 体进展调整。
4、排列
将配对的染色体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进展排列并编 号。对于等长的染色体,以短臂长的在前;有特 殊标记〔如随体〕的染色体及性染色体排在后面。 排列时,把各对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 短臂在上,长臂在下。
5、分类 臂比值实际上反映的是着丝粒的位置,这个位置 在一条染色体中是相对固定的,因而是描述染色 体特征的最有用的指标。
Adobe Photoshop是一款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图 像处理软件,它较专门的核型分析软件容易获 得,用这款软件,可以容易的完成染色体的排 列、测量工作。同时还具备传统方法不具备的 许多功能,如去除原照片中的斑点、划痕、调 整比照度、亮度等,使分析结果比较完美。
染 色 体 形 态 结 构
三、实验材料、器具
在植物根尖等分生组织中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染色体具有较为典型的特征,且易于计数,因而 染色体组型分析都以这一分裂时期进展观测。在 染色体组型分析时,染色体制片要求很严格,需 要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互不重叠,能清楚显 示着丝点位置。测量放大照片上的每个染色体, 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其它形态特征,依次配对排 列、编号,并对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作出描述。
配对过程中主要使用套索〔Lasso〕与自由变形 〔Free transform〕两个工具即可。
E2 植物分生区细胞染色体制片观察
13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末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4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6
五、实验步骤
1. 取材:实验室发根取材(p10) 2. 预处理: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11)(注意, p13) 3. 固定:目的与方法(p11) 4. 解离: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11) 5. 染色:要求、方法(p11-12) 6. 压片:操作程序及要点(p12) 7. 镜检:观察要点,问题分析(p12) 8. 临时装片保存与永久片制作(p12, 25-26)
进一步熟悉有丝分裂过程及其染色体动态变化与遗传学意义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4二实验材料?蚕豆viciafaba2n12根尖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5三实验用品?培养皿恒温箱光照培养箱?盖玻片载玻片刀片解剖针镊子?光学显微镜?试剂
下周实验
实验三 细胞减数分裂制片与观察
植物花粉母细胞涂抹片制作 pp: 5~7, 14~18
9
蚕豆有丝分裂过程(pp:4~5, 12)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0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前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1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中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2Βιβλιοθήκη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后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3
二、实验材料
蚕豆(Vicia faba, 2n=12)根尖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4
三、实验用品
培养皿、恒温箱(光照培养箱) 盖玻片、载玻片、刀片、解剖针、镊子 光学显微镜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一、目的和要求1.初步
7.核型公式:即综合核型分析结果,将核型的主要特征以公式表 示。如核型为2n = 2x = 20 = 6m + 2sm + 2st( 2SAT ),即表示: 有6个中部着丝点的,2个近中部着丝点的,2个近端部着丝点的, 还有2个随体染色体。
四、实验报告 1.请对大麦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 2.试说明染色体核型组成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作用和意义。
4. 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次缢 痕有无及位置,随体形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剪贴配对。
5.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 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以及性染色体 等可单独排列。
6. 翻拍或绘图:完成上述步骤的染色体剪贴,可以通过翻拍摄 影或描图成为染色体核型图。
实验二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目的和要求 1.初步掌握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学习染色体显微摄影及放大技术。 2.分析染色体核型,计算有关数据。摄影所得染色体照片;毫米尺,镊子,剪刀,绘图纸。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1. 测量和记录:用毫米尺测量每条染色体的绝对长度(长臂+短臂+着丝点), 算出染色体组长度,再计算出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点指数,将数据和分 析结果填入下表。
。
2. 排列:用剪刀沿放大后的染色体边缘将每个染色体剪下,用目测法根据 染色体长短和形态特征,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再按一定顺序将一个细胞 内的染色体进行排队和编号。一般以最长染色体编号为1号,以下按长短 顺序排列。相同长度染色体按短臂长度排列,短臂长的在前。
3.染色体核型分析数据:按排列的程度进行染色体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填 入表中
实验二 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2.练习人的G分带正常核型配对分析技能 • 用解剖剪把正常人体染色体G分带图片上的每 条染色体剪下,形态相同,带型一样,非同源 染色体的大小,形态等带型各异,按照染色体 的大小、形态、着丝粒的位置,随体的有无和 G分带等特征,将46条染色体配成23对(22对 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然后再将配 成23对的染色体大小次序排列,一对性染色体 排在最后,并把排列好的23对染色体分组贴附 与报告纸上,这样,经过剪裁配对好的正常人 体染色体图即为正常人体核型图,可写成46, XX或46,XY。
四、作业:作人的G分带正常核型配对分析图。
• • • • • • • •
附G-显带处理的人体染色体特征口诀 一秃二蛇三蝶飘 四象鞭炮五黑腰 六号象个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带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 一二一 十六长臂缢痕大,十七长臂带脚镣,十八人小肚 皮大 • 十九一点腰,二十头重脚轻,二十一象个葫芦瓢 • 二十二头带小黑帽,X一担• 一、目的要求 • 通过对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的观察,了解染色 体数目和形态。并通过核型配对的实际操作, 初步掌握人的正常核型特点和配对分析的技能。
二、器材:正常人(男性)体细胞染色体G分带 照片图 • 三、操作与观察 • 1.正常人细胞具有46条染色体(23对),每条 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和一个着丝粒构成, 着丝粒又称初级缢痕,从着丝粒向两端伸展的 部分是染色体的臂,随着长短不同而分为短臂 (p)和长臂(q)。 • 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人类染色 体被分为三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 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核型染色体分析报告染色体核型分析弱精染色体核型分析46 xn 染色体核型分析46 xy篇一: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诊断恶性血液病的重要依据。
许多特异性染色体畸变和特定的恶性血液病亚型相联系,因而成为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的重要指标;诊断时的染色体核型对恶性血液病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染色体畸变可作为监测白血病缓解、复发及突变的重要参考指标,也为分子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比如t(9;22)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杂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很不好,应尽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WHO制定的恶性血液病分型系统中,将染色体核型作为最重要的分型及诊断指标,发现重现性异常的染色体可提前作出AML的诊断。
很多染色体异常导致特异性的白血病融合基因。
染色体分析除用于各类恶性血液病患者,如急、慢性白血病、MDS、MPNs、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还可用于儿童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的染色体检测,以及习惯性流产、不孕不育等疾病的诊断。
但是染色体分裂相的制备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时间长,因此导致临床染色体的诊断缺乏及时性,往往发报告时间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染色体核型分析需要细胞分裂才能完成,因此需要细胞具有良好的分裂活性,部分患者的细胞不分裂就不能观察到可供分析的中期分裂相(正常染色体分裂相,核型排列后如图3和图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确诊和治疗。
此外染色体一般只能分析20-30个分裂相细胞,敏感性只有百分之一,当异常细胞比例较低时,也难以发现异常的染色体。
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判断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尤其对一些复杂染色体异常,或异常较小的染色体,往往难以正确判断。
采用染色体全自动扫描暨自动核型分析系统可以加快染色体检测和发报告速度。
通过加用一些促细胞分裂的试剂可增加可供分析的核型。
图3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图4:正常女性核型 46,XX不同血液恶性肿瘤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见表2,具体介绍如下。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定量细胞化学方法。即根据细胞核、染色体组或每一个染色体的DNA含量以及其他化学特性去鉴别染色体。如DNA含量的差别,一般能反映染色体大小的差异,因此可作为组型分析的内容。染色体组型分析有助于探明染色体组的演化和生物种属间的亲缘关系,对于遗传研究与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也非常重要。
三、实验材料 :
要求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或重叠很少,着丝粒、随体等形态清晰可辨。
小麦、人等有丝分裂中期标本和显微摄影所得放大照片。
பைடு நூலகம்
仪器用具:显微镜(附摄影装置)、冰箱、恒温水浴锅、135胶卷、载玻片、盖玻片、剪刀、浆糊、镊子、白纸、解剖针、刀片及毫米尺。
01
药品试剂:无水酒精、70%酒精、冰乙酸、碱性品红、苯酚、甲醛、山梨醇、对二氯苯、1N盐酸、0.05%秋水仙碱。
实验步骤:
染色体照片的测量和对比:
剪贴:将上述染色体按顺序粘贴在实验报告上,粘贴时,应使着丝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一律短臂在上,长臂在下,构成核型图。
要求:染色体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着丝粒排在同一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的)及性染色体可单独排列。
编号 1 2 3 4 5 6 ……
五、实验步骤: 染色体照片的测量和对比: 1.测量:在已放大的照片上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和描述,记录染色体形态测量数据,如下: 臂率=长臂/短臂 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 总染色体长度=该细胞单倍体全部染色体长度(包括性染色体)之和 相对长度=每一个染色体的长度/总长度 2.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着丝粒指数、次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性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3.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同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的)及性染色体的单独排列。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3、相对长度:均以百分数表示,即:
每条染色体的长度 相对长度= 100 % 单倍染色体长度
精确到0.01
4、染色体长度比:这是指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 短染色体的比值,即:
染色体长度比=
最长染色体 最短染色体
这一数值在核型分析中是衡量核型不对称 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5、臂比值:指长臂与短臂的长度比值,即:
2、染色体绝对长度:以微米(μm)表示,可在显 微镜下通过侧微尺测量,也可在放大的照片上进 行(后者更常用),然后按下面公式计算:
放大的染色体长度(mm ) 1000 放大倍数
绝对长度值仅在某些情况下有价值,因为在 染色体制片中,预处理时间、染色体凝缩程度、 制片操作等都会影响绝对长度,所以,绝对长度 往往不稳定,而相对长度则是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原理及各项参数意 义。 2、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3、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绘制出染色体的 模式图。
二、实验原理
• 各种动植物的细胞中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染 色体组型分析又称核型分析,就是分析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结构特点,并用表格、图示将 这些特点展示出来。 • 染色体的形态以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显著,所以一 般都分析该时期染色体。染色体的特征包括染色 体数目、大小、着丝粒位置、次缢痕的有无及位 置、随体的有无及形态和大小、B染色体的有无 及数目等。近年来发展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原位 杂交技术,又为染色体增添了新的更精确的鉴别 特征。
5、根据图片编号及同源染色体配对情况,剪 下染色体,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染色体, 一对一对地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 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贴成一完整 的染色体组型图,再绘制出核型模式图。 性染色体或B染色体一律排在最后。 此外,一些高等植物异源多倍体,如小 麦染色体组AABBDD,可先根据系统发育 的来源进行分组,然后各组按大小进行排 列。
实验02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3.观察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
每一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研究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及各种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如对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观测,从而描述和阐明该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为细胞遗传学、分类学和进化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染色体组型分析大都采用植物根尖等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制片要求分裂相为染色体分散,互不重叠,能清楚显示着丝点位置。
然后通过显微摄影,测量放大照片上的每个染色体的长度和其它形态特征,依次配对排列,编号,并对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作出描述。
三、实验材料1.材料:洋葱(Aillumcepa)的鳞茎,黑麦,蚕豆(Viciafaba)的种子,2.用具:载玻片,盖玻片,50ml烧杯,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试剂瓶,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剪刀,绘图,纸胶水等。
3.药品:Carnoy固定液,70%酒精,酸酒精,0.002M8-羟基喹啉,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秋水仙素,1mol/HCl,石碳酸品红染色液。
四、方法与步骤(一)植物有丝分裂1、材料处理先将种子用0.1~0.2%升汞(HgCl2)消毒10分钟,清水洗净后,置于23-25℃下发根至0.5cm,再移入0.05-0.1%秋水仙素溶液,根尖朝下且浸在药液中,25℃下培养直至根尖膨大。
将洋葱,或黑麦,或蚕豆发根,待根长到1.5-2.0cm左右时备用;在分裂高峰期前3h,用0.002M8-羟基喹啉,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0.02%秋水仙素溶液中,预处理3—4h;或放入冰箱(0—4℃)中预处理24h。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体核型分析姓名程开源系年级2010级临床医学⼋年制同组者孙琳、孙晶鑫、窦云德科⽬分⼦细胞⽣物学题⽬染⾊体核型分析学号201000232012【实验⽬的】1.了解⼩⽩⿏睾丸细胞染⾊体的形态及数⽬。
2.初步掌握⼩⽩⿏睾丸细胞染⾊体的玻⽚标本制作⽅法。
3.观察动物细胞染⾊体的数⽬和形态。
【实验原理】染⾊体的制备在原则上可以从所有发⽣有丝分裂的组织和细胞悬浮液中得到。
最常⽤的途径是从⾻髓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细胞中制备染⾊体。
⼩型动物的染⾊体制⽚最好最有效的材料就是⾻髓组织。
⾻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指数相当⾼,因此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不必象淋巴细胞或其它组织那样要经过体外培养;对⼤型动物通常采⽤对⾻骼、脊或胸⾻穿刺术吸取红⾻髓,⼩型动物多采⽤剥离术取股⾻以获得⾻髓细胞。
制作染⾊体标本的先决条件1. 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选择活跃的组织:胸腺,⾻髓,睾丸,⼩肠施加药物使细胞分裂:PHA2. 设法得到⼤量的中期细胞:秋⽔仙素(1) PHA:粗细胞分裂,使淋巴细胞返幼,变为淋巴母细胞(2) 秋⽔仙素:破坏微管装配,使纺锤体不能形成,使⼤量细胞停⽌在分裂中期。
(3) 低渗作⽤:⽔进⼊细胞内,细胞内容空间变⼤,染⾊体间的距离拉⼤,易于染⾊体展开(4) 空⽓⼲燥:使细胞和染⾊体展开(5) 固定:⽤甲醇:冰醋酸=3:1作⽤使蛋⽩质变性,对染⾊体内的组蛋⽩讲,变性后硬度增加,保持了染⾊体的“及时形态”,对细胞膜蛋⽩讲,变性使细胞膜硬度增强,形成屏障作⽤,防⽌了细胞内物质外溢和丢失。
对于⼩⿏精巢染⾊体标本的制作,⼀般包括以下⼏个要点: 1. ⽤⼀定剂量的秋⽔仙素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 使中期染⾊体停留在⾚道⾯处; 2. ⽤低渗法使将细胞膨胀, 以⾄于在滴⽚时细胞被胀破, 使细胞的染⾊体铺展到载玻⽚上; 3.空⽓⼲燥法可使使细胞的染⾊体在载⽚上展平, 经Giemsa染⾊后便可观察到染⾊体的显微图象。
实验一植物有丝分裂标本制备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学时
ThThan感谢聆谢nk you!
• 感谢聆听!
0.1%秋水仙碱,或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卡诺氏固 定液,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冰乙酸,甲醇,无水乙 醇,95%乙醇,0.1%升汞,1mol/L盐酸。
五 实验方法 1.发根
将蚕豆种子用0.1%升汞消毒10min,经流水冲 洗,温水浸种浸泡1~2d后,置25℃恒温箱中发根。 待主根长到2cm左右时剪去主根(须根系植物的种 子发出的主根不需剪掉),让其充分长出侧根。待 侧根长到1 ~2cm时,于适宜时间用蒸馏水洗净, 将水吸干,剪取根尖0.5 ~1cm进行预处理。为获 得尽可能多的分裂相,蚕豆根尖以上午9~10时剪 取为宜。
第二部分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形态特征、在细胞 分裂中的联会形象以及染色体组、核型及 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
因为核型分析能明确识别各个染色体的特征, 通过核型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同一物种不同 亚种、或家畜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 间染色体结构的差异,有助于基因定位及其它遗 传分析。
总和
表1-2 核型分析计算表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全长
相对长度(%) 长臂 短臂 全长
臂比
染色体 类型
3.排列核型图 按上述标准及计算结果,将照 片上的染色体剪贴配对,重新编号。着丝粒排 在同一水平线上,短臂在上,长臂在下。排列 好后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其核型是否正常。若 要准确细致分析,必须进一步运用染色体显带 技术。 4.绘制核型模式图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和排 列的核型图,用绘图纸和座标纸(座标纸放在 绘图纸下面)绘制核型模式图。横座标为染色 体序号,纵座标为染色体(臂)的相对长度, “0”为长、短臂的分界线,长臂在下,短臂在 上。按短臂长度从长到短排列。
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植物根尖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计划一. 实验目的:1.熟悉染色体的结构特征。
2.初步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二. 实验步骤:1.将材料根尖用0. 01%的秋水仙碱水溶液在8〜12 °C的条件下预处理3〜6 h , 2在卡诺固定液做醋酸:无水乙醇=1 : 3?中固定12〜24 h ,在浓度为70 % 的乙醇中保存备用.3.制片时,用蒸儒水将根尖冲洗后,常温下在解离液欲盐酸:无水乙醇=1 : 1;中解离5〜7 min ,用蒸儒水洗净后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常规方法压片、观察.4.镜检30个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对染色体分散好且着丝粒清晰的细胞拍照和进行染色体测量.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用幻灯机将染色体投影放大,再用卡规在屏幕上测量放大后的染色体长度,然后换算成实际长度.三. 实验方法:1.剪贴:用眼科剪刀,沿染色体边缘将每一条染色体剪下来,存放在小培养皿内。
2.配对:首先目测配对,根据染色体长短和形态特征,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3.排列:按一定顺序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排队、编号。
4.测量: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染色体的如下数据:(1)绝对长度=照片长度/放大倍数(2)每对染色体短臂绝对长度;(3)每对染色体长臂绝对长度;(4)染色体短臂总长度;(5)染色体长臂总长度;(6)相对长度;a、每对同源染色体短臂相对长度:短臂相对长度=染色体短臂绝对长度/染色体短臂总长度b、每对同源染色体长臂相对长度:长臂相对长度=染色体长臂绝对长度/染色体长臂总长度C、每对同源染色体相对长度:染色体相对长度=每对同源染色体绝对长度/染色体总长度(7)臂比:臂比=染色体长臂/染色体短臂(8)臂指数:着丝点指数=短臂长/染色体全长相对长度(%)长臂+短臂=全长臂比(长/短)类型5.校正:根据测量数据校正目测同源染色体配对和染色体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再进行重新排列。
6.分类:依据臂比,将染色体分类。
染色体分类标准染色体类型臂比(长臂 /短臂)(1) .正中部着丝点类型(M) 1.0 (2).中部着丝点类型(m) 1.01- 1.7 (3).近中部着丝点类型(Sm) 1.71-3.0 (4).近端着丝点类型(St) 3.01 -7.0 (5).端着丝点类型(t ) 7.01- (6).顶端着丝点类型(T)7.公式:根据染色体类型,可以将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核型书写成一定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和要求 1.初步掌握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学习染色体显微摄影及放大技术。 2.分析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照片;毫米尺,镊子,剪刀,绘图纸。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1. 测量和记录:用毫米尺测量每条染色体的绝对长度(长臂+短臂+着丝点), 算出染色体组长度,再计算出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点指数,将数据和分 析结果填入下表。
。
2. 排列:用剪刀沿放大后的染色体边缘将每个染色体剪下,用目测法根据 染色体长短和形态特征,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再按一定顺序将一个细胞 内的染色体进行排队和编号。一般以最长染色体编号为1号,以下按长短 顺序排列。相同长度染色体按短臂长度排列,短臂长的在前。
3.染色体核型分析数据:按排列的程度进行染色体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填 入表中
4. 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次缢 痕有无及位置,随体形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剪贴配对。
5.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 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以及性染色体 等可单独排列。
6. 翻拍或绘图:完成上述步骤的染色体剪贴,可以通过翻拍摄 影或描图成为染色体核型图。
7.核型公式:即综合核型分析结果,将核型的主要特征以公式表 示。如核型为2n = 2x = 20 = 6m + 2sm + 2st( 2SAT ),即表示: 有6个中部着丝点的,2个近中部着丝点的,2个近端部着丝点的, 还有2个随体染色体。
四、实验报告 1.请对大麦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 2.试说明染色体核型组成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