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52016学年春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32课时完整版)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共有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很好,音色也很优美。

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基本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都没有掌握,更谈不上视谱。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国家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内容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音符的认识能力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歌唱习惯,减少喊唱现象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

2015春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2015春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教学案第1页第2页教学案第4页第5页9、为歌曲画上换气记号,继续学习有规律、有气息支持的演唱。

10、各声部完整清唱歌曲旋律,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

11、完整合唱歌曲旋律。

12、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

三、 律动表现歌曲从以下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情绪的节奏,用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 1、2/4 x - | x 0 | x - | x0 ||2、2/4 x - | x - | x - | x - || 四、 课堂小结 五、 结束课堂第6页教学案第7页第9页教 学 案第10页第11页教 学 案第12页第14页教学案第15页第16页教学案第17页二、亚洲弦歌《拉贾斯坦民间音乐》(印度西塔尔演奏) 《狮子舞》(印度尼西亚甘美兰演奏) 《山林》(越南独弦琴演奏)《七朵丁香花》(土耳其民间乐队演奏)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3、能力发展目标: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3、能力发展目标: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第27页第28页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3、能力发展目标: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第30页第31页第32页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015春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

2015春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

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竖笛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准备:钢琴、DVD、课件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准备:钢琴、DVD、课件教学过程: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3.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完整版)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文档

(完整版)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文档

(完整版)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文档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2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一、演唱歌曲《花非花》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教学时间安排: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认识古琴1认识古琴的形状、吹奏方法以及历史影响。

出示乐器图形,让学生观察相识古琴的形状与构成。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

古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历史上XXX、XXX、XXX等名人都是又名的琴家。

聆听古琴的音色,播放古琴《流水》的音乐片断,请学生边聆听古琴的音色,边随音乐模拟古琴的吹奏。

3.初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琴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5.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已经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2第二课时一、演唱歌曲《游子吟》1.导入温学过的《咏鹅》和《春晓》等故事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3.学唱歌曲《游子吟》,注重力度和唱法的变化。

教师可以先示范唱法,然后让学生跟唱,注意力度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比赛,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更加动情、动人。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唱歌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二、演唱歌曲《花非花》1.导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花开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开的美丽和神秘。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学唱歌曲《花非花》,注重轻柔、连贯的声音。

教师可以先示范唱法,然后让学生跟唱,注意声音的连贯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比赛,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更加优美、动听。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唱歌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课时一、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分析歌曲,了解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遍歌曲,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乐句结束音的运用和特点。

3.学唱歌曲《但愿人长久》,注重乐句结束音的表达。

教师可以先示范唱法,然后让学生跟唱,注意乐句结束音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比赛,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更加动情、动人。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唱歌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二、总结1.回顾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1.先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从旋律、歌词、节奏等方面感知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2.研究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教师可以先唱一遍歌曲,然后分段教学,让学生跟着唱。

在学唱歌词时,可以让学生注意歌词的抑扬顿挫和情感表达。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精选全文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目录第1课古风新韵《关山月》教学设计《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游子吟》教学设计《花非花》教学设计第2课月下踏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火把节(片段)》教学设计《转圆圈》教学设计《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教学设计第3课银屏之声《爱是一首歌》教学设计《两颗小星星》教学设计《滑雪歌》教学设计《DO RE MI》教学设计第4课美好祝愿《龙腾虎跃》教学设计《拍手拍手》教学设计《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第5课快乐的阳光《守住这一片阳光》教学设计《光辉的太阳》教学设计《榕树爷爷》教学设计《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第6课神奇的印象《海德薇格主题》教学设计《瀑布(片段)》教学设计《火车来了》教学设计《飞天曲》教学设计第7课放飞梦想《和平颂(片段)》教学设计《欢乐颂》教学设计《永远是朋友》教学设计《我们是朋友》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十二册音乐科授课计划(音乐)第1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关山月》、《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小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感恩的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边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欣赏老师来表演一遍。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师:同学们听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生答:前三拍半空着不唱。

师:对,它属于弱起拍。

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师:咱们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师:刚才同学们朗诵的非常准确,下面听老师弹琴,你们用“啊”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琴轻声填歌词师:这一次老师弹琴同学们添加歌词,注意用轻声唱。

5、有感情的演唱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我们用这首歌来感恩老师,感恩身边所有的人。

《欢乐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体会博爱,自由,平等,友爱,勇敢拼搏的精神。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欣赏1.1 音乐的魔力(一)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 学会简单的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 - 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 音乐欣赏。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脍炙人口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

2. 引入:与学生分享乐曲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3. 学习:介绍音乐的种类和功能,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通过例子展示其不同的功能。

4. 欣赏:带领学生欣赏一段乐曲,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5.总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向学生强调要多听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1.2 音乐的魔力(二)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 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 - 音乐的情感表达; - 用音乐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2. 引入:与学生分享一首表达欢快情感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3. 学习:介绍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通过不同的音乐片段示范。

4.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情感,利用乐器或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并让其他学生猜测是什么情感。

5. 总结:总结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音乐欣赏与创作2.1 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 - 学会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内容: - 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 - 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带有明显节奏和韵律的乐曲,观察学生的反应。

2. 引入:与学生分享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影响舞蹈的表达。

3. 学习:讲解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的特点。

4. 体验: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音乐并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展示给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

5. 总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以及节奏和韵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欢乐颂》。

3.学唱歌曲《爱的人间》。

4.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歌曲《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激发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研究,快乐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表达音乐的研究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课型:新授。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研究歌曲《感恩的心》一、导入: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研究歌曲: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研究兴趣。

提出问题:老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听歌曲范唱。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

听老师弹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

三、研究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共有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很好,音色也很优美。

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基本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都没有掌握,更谈不上视谱。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国家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内容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音符的认识能力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歌唱习惯,减少喊唱现象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

【VIP专享】2015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VIP专享】2015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14—2015第二学期教案科目:音乐年级:六年级执教:付义援2015年3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欢乐颂》3.学唱歌曲《爱的人间》4.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歌乐曲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乐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表达音乐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课型:新授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一、导入: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学习歌曲: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听歌曲范唱。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请学生跟着跟老师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

听老师弹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一边作手语。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XXX学校教学设计2015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学科:音乐任课班级:六年级下册任课教师:xxx日期:2015年xx月xx日本教案注重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直接打印。

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研究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研究,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让学生猜测这句话是说的什么人。

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研究兴趣。

1、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研究手语1、演示动作。

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

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研究。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选自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本册书共有10首歌曲和多个欣赏曲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歌曲内容包括抒情歌曲、儿童歌曲、民间歌曲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欣赏曲目,帮助学生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喜欢音乐,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需要老师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识谱、唱谱,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歌曲的演奏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

4.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频、视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欣赏曲目。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奏。

4.教学PPT:用于展示音乐理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新人教版六下音乐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下音乐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下音乐全册教案(总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人教版六下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感恩的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边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欣赏老师来表演一遍。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师:同学们听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生答:前三拍半空着不唱。

师:对,它属于弱起拍。

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师:咱们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师:刚才同学们朗诵的非常准确,下面听老师弹琴,你们用“啊”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琴轻声填歌词师:这一次老师弹琴同学们添加歌词,注意用轻声唱。

5、有感情的演唱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我们用这首歌来感恩老师,感恩身边所有的人。

《欢乐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新人教版六下音乐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下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感恩的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边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欣赏老师来表演一遍。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师:同学们听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生答:前三拍半空着不唱。

师:对,它属于弱起拍。

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师:咱们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师:刚才同学们朗诵的非常准确,下面听老师弹琴,你们用“啊”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琴轻声填歌词师:这一次老师弹琴同学们添加歌词,注意用轻声唱。

5、有感情的演唱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我们用这首歌来感恩老师,感恩身边所有的人。

《欢乐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体会博爱,自由,平等,友爱,勇敢拼搏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3.唱旋律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 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 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 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全班合唱歌曲,结束课程第二课时2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难点:赏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二、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第三课时 3教学内容:唱歌:《爱的人间》教学目标: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3.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三、新歌教学(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二)反复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朗读歌词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三)学唱歌曲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四、小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第四课时 4教学内容:欣赏《爱星满天》、《爱之梦》、《爱的罗曼斯》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赏析过程中感悟“爱”的主题。

2.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3.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1.情感领悟2.赏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歌曲《爱的人间》导入二、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三、自主赏析歌曲《爱之梦》、《爱的罗曼斯》四、复习本单元学会的歌曲。

五、小结。

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 51.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2.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

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第六课时61.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

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

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第二单元八音盒教学目标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

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7教学内容: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教学目标: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

3.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学一学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

适宜于演奏各种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

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

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

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

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欣赏《单簧管波尔卡》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

(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1.简单介绍波尔卡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

以男女对舞为主。

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

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第二课时8教学内容:唱歌《蓝色的雅特朗》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3.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4.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激起学生对家乡亲人和家乡美景更深的爱恋。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教学难点:能唱好倚音及切分音及附点八分音符并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课前游戏节奏传递三、新课教学1.导入激趣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听赏范唱,感悟歌曲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4.学唱歌曲⑴模唱⑵跟唱⑶突破难点附点八分音符⑷学习齐唱部分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⑸学唱歌词①朗读歌词②学生轻声跟唱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欣赏《快乐的农夫》结束课程第三课时9教学内容:欣赏《霍拉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霍拉舞曲》,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听《霍拉舞曲》1. 初步聆听,感受《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比较(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木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