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
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五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二、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1.下定义;2.分类别;3.举例子;4.列数字;5.作比较;6.打比方;7.画图表;等1.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2.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3.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4.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5.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7.画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节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三、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有:1.人物描写;2.景物描写;3.自称;4.对称;5.现身说法;6.比喻论证;7.夹叙夹议1.人物描写;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主要作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赏析方法: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2.景物描写:作品中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主要作用:交代或暗示时代背景,为人物设置活动空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使形象更突出;有时具有推动情节、预示结局作用;赏析方法:概括说明景物内容,分析作用、好处;3.自称:第一人称,用“我”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所想为文;主要作用: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真切感,增强表达效果;常做线索.赏析方法:指出第一人称使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4.对称:第二人称,又叫枝节谈话式,第一人称的变化形式;主要作用:直接对话,亲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事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赏析方法:说明使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5.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主要作用:能有力的论证文章观点;能丰富文章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加可信度,增强说服力;显得真切自然,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赏析方法:概括材料内容,指出论证对象,说明作用,好处;6.比喻论证:用设喻的方法阐明观点;主要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将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增强语言得生动性,增强议论得说服力;赏析方法:指出喻体、本体,说明所论证观点,分析作用,好处;7.夹叙夹议: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主要作用:熔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笔法灵活,摇曳多姿;以叙事为基础,以议论画龙点睛,以抒情煽情造势,以描写渲染铺垫,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赏析方法:概括叙事、议论、抒情内容,分析如何结合,解说写法好处;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1.象征;2.对比;3.衬托;4.用典;5.讽刺;6.渲染1.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意义.主要作用:形象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深沉、含蓄之美;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赏析方法:照准本体,指出征体,归纳象征意义,分析效用;2.对比:将相反得事物或事物相反方面进行比较的表现手法.主要作用: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现主旨;表现作者好恶褒贬;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赏析方法:找出对比方,揭示对比用意,说明对比效用;3.衬托:用次要事物做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衬、反衬二类.主要作用: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主旨;表意委婉,含意隽永,耐人寻味,启发读者联想、想象.赏析方法:找出衬托双方,揭示衬托用意,说明衬托效用;4.用典典故:采用典故表情达意,含用事,用文两种.主要作用:用古人古事,借人写己,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委婉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用诗文名句,佐证文意,增强说服力;用典可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学情味,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赏析方法:指出用典之处,解释典故内容指用事,分析用典意图,说明用典效用;5.讽刺:用夸张、反语等手段揭露、嘲讽或戏谑对象,有冷嘲含刺、热讽含泪之分;主要作用:鲜明地揭示对象地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地褒贬好恶;幽默风趣,增强战斗性、批判性或感染力;赏析方法:引用讽刺词句,说明讽刺对象及特征,分析其效用;6.渲染:在高潮或主体出现前,对环境、场面、时间、人物等作浓墨重彩的描写;主要作用:营造气氛,设置铺垫,奠定感情基调,预示情节结局,增强合理性、连贯性,增强表现力感染力;赏析方法:该书渲染内容,指出渲染目的,分析渲染的作用好处;五、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有:一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三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3.场面描写;4.细节描写一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写出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对人们美好,温馨生活的向往;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铺下铺垫;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三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初一语文]五种表达方式及区分
▪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 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 1、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 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 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 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 (五)、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
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例: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种表现手法。 2、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语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效果?
语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效果?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语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效果推荐内容我要提问点击登录语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效果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最佳答案由提问者推荐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1、记叙(叙述)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 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
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有三种情况。
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
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
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
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
高中语文中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三大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描写手法分为: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它分为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修辞手法:略说明方法有:(1)举例子。
(2)分类别。
(3)列数据。
(4)作比较。
(5)画图表。
(6)下定义。
(7)作诠释。
(8)打比方。
(9)摹状貌。
(10)引资料。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表达方式有五种
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方法:说明式语言.叙述式语言.描述式语言.议论式语言.抒情式语言写作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表达方式抒情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写作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记叙文(包括散文)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语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语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它们都是考纲规定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范畴。
下面是关于语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内容,欢迎阅读!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五种;表现手法有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和烘托、渲染、首尾呼应、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夸张等。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
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背诵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有哪些:从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从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XXX、象征从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阅读的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某种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或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或突出了……5.重复:加强语气,答题格式:强调了……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可。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XXX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背诵作用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意味: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笼统的事理表现为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面前之物,依靠深远之意。
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性。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叙述常用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指的是作者自己,使用这种人称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受,但也容易使文章过于主观。
第二人称指的是读者,使用这种人称可以让读者更加参与文章,但也容易使文章显得命令式或说教式。
第三人称指的是除作者和读者以外的人物或事物,使用这种人称可以客观地叙述事件,但也容易使文章缺乏感情色彩。
因此,在叙述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人称,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外貌描写、性格描写、言行描写、心理描写等。
其中,外貌描写是最基本的描写,它要求准确、生动、具体。
性格描写要求深入、细腻、准确。
言行描写要求具体、生动、形象。
心理描写要求深刻、准确、细腻。
在人物描写中,要注意塑造人物的特点和个性,不要平铺直叙,要通过细节、言行、心理等多方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生动。
什么叫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哪些要求?环境描写是对某个场所或区域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描写要求具体、生动、形象,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环境的气氛、特征和特点。
同时,环境描写也要与人物描写相结合,能够反映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行为。
在环境描写中,要注意细节的描写,如气味、声音、色彩等,能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有哪些要求?场面描写是对某个场合或事件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场面的气氛、特点和特征。
场面描写要求具体、生动、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场面描写也要与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能够反映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行为,以及环境的特点和特征。
在场面描写中,要注意细节的描写,如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场面的情况。
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哪些要求?细节描写是对某个细节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环境或场面的情况。
细节描写要求具体、生动、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细节描写也要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相结合,能够反映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行为,以及环境的特点和特征。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一、基本概念①表达方式(表达上……)是指作者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抒发情感、阐述道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②共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记叙对事件的原委和始末所做的直接介绍和交代。
1.顺序①顺序:起因-经过-结果(1-2-3),作用是层层深入②倒叙:先写结局(3-1-2),作用是设置悬念,蓄势,渲染气氛,使情节更曲折紧凑。
③插叙:在顺序中插入其他情节或内容(1-0-2-3),作用是补充介绍背景、交代原委④补叙:在文末交代与情节相关的另一个结局(1-2-3-0),作用是交代最终结局,照(呼)应前文,使情节更完整。
⑤若有续写或补写题,注意和前文内容和逻辑保持一致,尤其要注意呼应前文的伏笔。
2.详略①选材与观点的关系;②详写的是重点(中心、主旨);3.人称①第一人称: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它更便于作者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其局限性在于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第二人称: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抒情效果强烈,便于作者直接抒情;其局限性在于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
③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作者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三、描写1.描写的角度: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描写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先总体后局部、移步换景……2.人物正面(直接)描写分为: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①肖像描写:注意相貌、体态、衣着、姿势中的细节。
高中五种表达方式及区分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 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 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 性和真实感。
例: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 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 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 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 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 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 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 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 罩在竹匾下了。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 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 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 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 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 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 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 急于模仿。”《我的老师》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 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1、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 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 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 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 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 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 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 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 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表达【2 】方法.表现手段及其感化一.表达方法的感化表达方法有五种:论述.描述.抒情.群情.解释▲论述:是作者经由过程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宜.情形及其成长演化进程的表达办法.答复“是什么”的问题.论述的感化是:1)介绍人物的阅历.业绩.交待人物的关系;2)交待事物产生的时光.地点及其成长进程;3)归纳分解事实事例,为文章的群情供给根据;▲论述有两类:一是归纳分解论述.一是具体论述,归纳分解论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略的笔墨对人物.事宜.情形加以介绍.给读者供给一个精确的印象.具体论述又叫胪陈.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业绩.情形作具体交待.论述的办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论述的人称,就是论述客不雅事物某人物运动时所肯定的动身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论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1.应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形.长处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惟情感,真实.亲热.天然.其缺陷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描述人物,描述景物情形时要受时光和空间的限制.2.应用第三人称的长处是:不受时光.空间限制,可以或许自由灵巧地将论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陷是:客不雅颜色较浓,缺少第一人论述的长处.3.应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形:假如作者在文章中不仅论述了别人,也论述了本身,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长进行论述的.假如作者较为客不雅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本身并没有在文章中消失,那本质上是第三人称的论述.▲在论述时要留意什么问题?①要线索清晰.肯定必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②要交待明白.论述要达到告知读者“是什么”的目标,就要把握论述的六要素:即时光.地点.人物.事宜.原因成果.③要详略得当.论述一件事,对它成长进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气,论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④要波澜升沉“文如看山不喜平”. 要擅长瓜代应用各类论述办法.▲描述,就是用活泼形象的说话,把人物的状况.动作.景物的性质.特点.情形的颜色.布局等具体地描述出来.它答复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活泼地再现客不雅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描述的感化是:1)现天然风景的风貌;2)展示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心坎世界3)展示人物运动的背景或具体情形.4)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影响人们的情感,加深人们对客不雅事物美的感触感染,使作品具有吸惹人的魅力.▲描述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述.情形描述.场面描述和细节描述.▲人物描述包括:①肖像描述.即对人物的音容笑容.衣着服饰.神色姿势等外部特点写.肖像描述的请求是:一要以形传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点;二要奇特.新巧.切忌因袭相同.②行为描述.即对于人的具体行为的描述.行为描述的请求是:要具体.活泼展示出人物行为的方法办法和步骤,美满地答复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③说话描述.即用共性化的说话表现共性化的人物.说话描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独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起首说话必定要相符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惟和性情特点,使人看后信任这小我只能如许措辞;其次,说话要精确.简练.传神.④心理描述.即直接描述人物在特定情形中间坎运动的办法.它是对人物的思惟情感.全部精力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心坎最隐藏的器械暴露出来.心理描述的办法重要有:心理分析;用说话.行为显示;用梦乡.幻觉表现等.▲情形描述,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产生直接关系的客不雅外界前提的描述它包括天然景物和社会情形两个方面.情形描述的感化是:1)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光.地点及社会背景;2)衬托人物性情.表现人物的精力面孔3)推动情节成长,增长故事的真实感;4)凸起文章主题,反应社会生涯;5)抒发思惟情感,裸露作者襟怀胸襟.▲场面描述: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准时光和情形中所形成的互相关系而组成的生涯画面的描述.或可以说是人物描述的分解情势.场面描述的办法重要有两种:1.鸟瞰式,从整体着眼.较周全地.归纳分解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气象和总的氛围. 这种办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症结是写出一个完全的艺术画面.2.特写式.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点性的典范情景.分散.过细地突现出来.▲细节描述,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范意义的细微小节的刻划与描述.细节描述的感化很大:1)可以促成情节的弯曲和庞杂; 2)可以表现人物光鲜的共性;3)可以展示情形景物的独有特点; 4)可以加强主题的表现力.▲常见的描述办法有六种:1.直接描述与间接描述,都是从描述时所站的角度上说的.直接描述又叫正面描述,它是从正面描述人物.事物和情形,描写直接地浮现出来. 间接描述又叫侧面描述.它不直接描述对象本身,而是借描述其它,间接衬托出要描述的对象.2.工笔描述与白描,是从描述的程度上来说的,工笔描述,即浓笔重彩.精雕细刻的描述.白描.即轻描淡写,简略的勾画.3.静态描述与动态描述,是从描述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静态描述,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述.动态描述,则是对人物或景物成长变化的情态的描述.▲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不雅感触感染和思惟情感.它的感化是:①以情动听.加强文章沾染力;②开辟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惟;③衬着氛围,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抒情的办法“①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诉本身的情感.②即事抒情,又叫论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动情,将情感融人叙事之中“③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述抒情,即作者把情感依靠在景物描述之中,以景物的外形.颜色浓度.格调表达情感.④群情抒情,又叫寓情于理.即把情感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说理表达思惟情感.▲抒情的请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②要同内容协调一致.保持一致格调.形成有机接洽;③要有积极.健康的情趣.▲群情,即分析评论客不雅事物,表现本身的不雅点和立场.群情的感化是:1)强文章表达后果,进步战役性;2)明白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惟意义3)贯通文脉紧凑篇章构造.▲常见的群情办法有:①夹叙夹议.即一边论述一边群情.可先叙尔后议,亦可先议尔后叙.②寓理于情,即把群情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阐发道理.▲解释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外形.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等讲解清晰;把人物的阅历特色表述明白.1)解释的感化是:在群情文顶用它交待论据;2)在记叙文顶用它起注释感化;表现手段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惟情感时所应用的特别的语句组织方法.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别表现方法:起首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能,种类许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大.排比.对偶.衬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段时,就要留意不同体裁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段丰硕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顿挫联合.象征等手段;记叙文的写作手段如首尾照顾.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联合;群情文写作手段如旁征博引.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比较.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述手段.衬托手段.伏笔和照顾.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一.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惟或情感,特色是应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色(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加强文章的表现力,宗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感化:①可以将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用A来象征B,(经由过程写A……或A的……的特色),凸起具体表现了B的……的特点.②可以使文章加倍含蓄些,应用面前之物,依靠深远之意.二.衬托应用事物间类似或对峙的前提,以某一事物为衬托来凸起须要描述事物感化,经由过程对……的……描述,衬托(反衬)出……的……特点三.先抑后扬(针对文章整体而言):先否认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刻发掘事物特色及内涵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感化:经由过程先贬低事物……形象,凸起强调事物的……特点四.托物言志(针对文章整体而言):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述的进程中,异常奇妙地依靠作者小我的情感和理念,把本身的情感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本身的心坎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五.借景抒情经由过程描述活泼的天然气象或生涯场景,表达作者真诚的情感.感化:经由过程对…描述,表达作者…的情感,做到情景融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六.比较有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统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路,用比较的办法加以描述或解释感化: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点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光鲜.凸起七.侧面描述从侧面衬托出该人物的性情.操行和技能,是文章构造加倍分散紧凑,表达更为简练精练.感化:直接和间接描述手段联合应用,可所以被描述的人物或景物的特色加倍光鲜凸起.八.伏笔和铺垫感化:经由过程写……,为下文……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严丝合缝九.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进程感化:丰硕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性情更光鲜凸起,情节更活泼动人十.十.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本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进程.感化: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办事,使读者接收美的陶冶.十一.照顾感化:写……,与前文相照顾,重复的抒发了……的情感,增长情感深度.十二.白描手段应用后果:说话朴实,格调清爽,平中透奇,寄义深奥,真实动人.感化:重要应用了白描的手段,以朴实的说话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抚今追昔.物是人非.深奥深挚悲凉).十三.用典应用后果:丰硕文化(思惟)内涵,增加文采和趣味性.感化:①丰硕而潇洒的联想与想象;②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述;③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挚的文化底蕴;④比喻的应用和形.声.色的活泼描述.十四.寓庄于谐应用后果:使行文活泼,滑稽滑稽,激发读者浏览的兴致和深刻的思虑.十五.设置悬念从故事成长和人物命运的某一更能惹人存眷的片段来落笔,以引起读者的留意.悬念可设在开首,能达到惹人入胜的后果;设在中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感化;设在结尾,能收到言已尽而意无限的后果.十六.动静联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登时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述与静态描述联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维妙维肖的艺术形象.十七.虚实联合把抽象的陈述与具体的描述联合起来,或者是把面前实际生涯的描述与回想.想象联合起来.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硕,外延无边.十八.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间.主题的手段,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间."卒"为完毕.适当应用这种手段可以增长文章的深刻性.沾染力和构造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后果. 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一种写作办法,一般地说,几乎在所有体裁中均有应用,在散文中应用较多.十九.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经由过程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经由过程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弃取.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分散描述或延长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惟,同时为接收者供给了辽阔的想象空间,获得活泼的情趣和丰硕的联想.。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五种表达方式
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例如: 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抽烟会影 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此 外,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 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家人不自觉地就被 你伤害了。所以我认为吸烟危害健康,我们应该鼓励 吸烟者戒烟。
• 寓情于景: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 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 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 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寓情于理:
• “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 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 最甜的生活。”
• 1、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 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 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议论的作用
考查重点在记叙类文体。在这类文章中, ★议论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某一文 段的中心或是全文的主题,有时和抒情结合在 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作用: • (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 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 因后果等。
• (2)在议论文中,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 点。
•
•例: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高中语文中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三大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描写手法分为: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它分为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修辞手法:略说明方法有:(1)举例子。
(2)分类别。
(3)列数据。
(4)作比较。
(5)画图表。
(6)下定义。
(7)作诠释。
(8)打比方。
(9)摹状貌。
(10)引资料。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五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习心得
五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习心得我学习了五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习由以下心得:表达方式在社交和曰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学好表达方式可以让我们和同事更好地沟通,关系到在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地住,在朋友情中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在家里和孩子也要很好地去沟通,“父母和孩子叼关系也很重要,对孩子未来和人相处有一定关系。
五种表现手法是:一、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要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五种表达方式
•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 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 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 于模仿。”《我的老师》
• 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 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 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 来了。
• 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 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 的了解和认识。
•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常用于说明文。 • 3)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或在记叙文
中使用。
•
• 例: • 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
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 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 能,只能看着气死。
•
• 例: •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 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性质、特点、构 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作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 作用:
•
自然环境的作用
• 一、渲染故事气氛 • 二、烘托人物形象 • 三、推动情节发展 • 四、暗示社会环境 • 五、深化作品主题
•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 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 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 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 写。
• 3、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 面描写。
•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 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 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 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 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五种表达方式及区分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
▪ 叙述重过程" ▪ 议论重观点" ▪ 描写重印象" ▪ 说明重介绍" ▪ 抒情重情感。
1.在这颗星的东边"白蒙蒙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
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 描写
▪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 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写。
▪ 3、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 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 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 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 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 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 "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 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 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 先后次序来叙述。
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容易把事件记 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画人物 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 感。
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 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 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 他的胯下逃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 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
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有三种情况。
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
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
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
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
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
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
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
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①要线索清楚。
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
②要交待明白。
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③要详略得当。
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
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
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
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
▲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描写有哪些类型?描写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什么叫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哪些种类?有什么要求?人物描写包括:①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肖像描写的方法很多,从描写的角度上说:有通过作品中人物介绍进行描写,有通过不同人物对比进行描写,有侧面烘托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说,有一次完成的描写,有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描写;从运用笔墨的程度上说,有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有轻描淡写的白描。
肖像描写的要求是:一要以形传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二要独特、新巧、切忌因袭雷同。
②行动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行动描写的要求是:要具体、生动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圆满地回答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
③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语言描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白。
(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
搞好语言描写,首先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看后相信这个人只能这样说话:其次,语言要准确、简洁、传神。
④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
它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东西暴露出来。
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境、幻觉表现等。
进行心理描写必须注意:一不要把作者的感情强加给人物;二要铺垫好寄托心理活动的必要的环境条件;三要与其它描写方法交错穿插,不宜作过长、静止、单调的心理描写。
▲什么叫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场面描写有什么要求?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或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
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
这种方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关键是写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
另一种是特写式。
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
场面描写的要求有两点:一、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所发生的事件,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跟人物结合在一处,要有人还要有画面。
二、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 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
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②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③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④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描写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六种,即: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工笔描写和白描,表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都是从描写时所站的角度上说的。
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
它是从正面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 使其形貌直接地显现出来。
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
它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借描写其它,间接烘托出要描写的对象。
因此,人们又叫这种方法为“烘云托月”法。
工笔描写与白描,是从描写的程度上来说的, 工笔描写,即浓笔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
白描、即轻描淡写, 简单的勾勒。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是从描写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静态描写, 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
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
描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要真切具体。
也就是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使其状态、色彩、情调跃然纸上。
②要选好角度。
描写的角度有好几种:旁观者的角度, 当事人的角度,见证人的角度。
选角度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 要符合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通常逻辑、要注意以点带面。
③要精炼生动。
精炼即语言精确、凝炼,生动即文字活泼形象。
▲什么叫抒情?抒情有什么作用?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
它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抒情的方法有哪些?①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②即事抒情,又叫叙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动情,将感情融人叙事之中的一种抒情方式;③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以景物的形状、色彩浓度、格调表达感情。
④议论抒情,又叫寓情于理。
即把感情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说理表达思想感情。
▲抒情的要求是什么?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②要同内容和谐一致、保持一致格调、形成有机联系;③要有积极、健康的情趣。
▲什么叫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的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 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议论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议论方法有:①夹叙夹议。
即一边叙述一边议论。
可先叙而后议,亦可先议而后叙。
要把议和叙紧密联系,使议出自叙,言简意赅、灵活、自然。
② 寓理于情, 即把议论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阐发道理。
③借端生议, 就是由所描绘的事物联想发挥而进行议论。
这种议论必须与所描述的事物有内在联系,同时又要联想开去不拘泥于描述对象的本身。
④ 寓议论于篇外。
即,在文章开篇或结尾之处,加上一种既有独立性,又与篇章内容有某种联系的议论文字。
除此之外,还有引证代议,发问提议等。
▲议论有什么要求?①议论要有独到见解,要有深度、有分量、有所指。
②要精当贴切。
精当即言简意明、切中要害、鞭辟入里;贴切即恰到好处,③要因文制宜、文学作品议论要少而精。
▲什么叫说明?说明有什么作用?说明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 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
说明的作用是:①在议论文中用它交待论据;②在记叙文中用它起注释作用;③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④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
▲说明的方法有哪些?①比较说明、即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不同问题或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使各自的本质,特征显示得更为突出。
比较有横的比较和纵的比较。
横的比较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问题间的比较;纵的比较则是指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或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②分类说明。
即把被说明的对象按同一标准分成不同类别, 逐类加以说明;③比喻说明,即找出与被说明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之点的事物、事理,用以说明对象。
④诠释说明、即以下定义的方式说明事物或事理。
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 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 使它与那些易混淆的对象区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