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三)矛盾动力原理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换言之,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 盾的斗争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 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 内容)构成。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 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 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矛盾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分的焦点。 列宁:"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 辩证法的核心。"
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与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这些规律,对于客观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 本范畴包括: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列宁曾说:“。” “可以把辩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 心”。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与含义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原因是 内因.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 质变.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肯定又否定,其斗争性和同一性促 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促成新事物的产 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没有 对立统一就没有事物矛盾的转换,就没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对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方法”等也是历年考研[微博]政治选择题和分析题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复习。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重要的规律,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李先灵老师现通过上下两篇文章,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展开解析。
本文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和“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个问题进行解析。
问题一: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
原因有四个: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事物之间的斗争性、同一性,以及伴随发生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用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解析: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何在?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根本规律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一听到“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根本规律”这么个深奥的说法,我这小脑瓜一开始还真有点转不过来呢!就拿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来说吧。
我们俩经常一起玩,可有时候也会闹别扭。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足球比赛,都想当队长,这就产生了矛盾,我俩争得面红耳赤。
我觉得我踢得好,应该我当队长;他觉得他组织能力强,该他当。
这是不是一种对立呀?可后来呢,老师说我们可以轮流当队长,这样一来,我俩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结果那次比赛我们队配合得特别好,还拿了奖呢!这时候我就想,之前的对立好像也不是啥坏事,反而让我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后还一起取得了好成绩。
这难道不就是对立又统一吗?再比如说,我特别喜欢吃冰淇淋,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吃起来可开心啦。
可是妈妈却总不让我多吃,说吃多了会肚子疼。
我就不开心,心想妈妈为啥这么小气,连冰淇淋都不让我多吃。
这是不是一种对立?但是后来有一次,我真的因为吃太多冰淇淋肚子疼,去了医院。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妈妈的苦心,她不让我多吃是为了我好。
这不就是看似对立的事情,其实又有着统一的地方吗?还有啊,我们班的学习成绩。
有些同学学习特别好,有些同学就稍微差一点。
学习好的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很厉害,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成绩差的同学可能会嫉妒学习好的同学。
这是一种对立吧?可是老师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大家一起进步。
慢慢地,成绩差的同学赶上来了,学习好的同学也因为给别人讲题,自己理解得更深刻了。
你说,这难道不是对立之后的统一吗?想想看,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
就像白天和黑夜,它们是对立的,可没有黑夜,我们怎么能体会到白天的光明和温暖呢?没有白天,我们又怎么能在黑夜里安心休息呢?所以说呀,对立统一规律真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呢!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让看似矛盾的东西最后都能变得和谐,推动着一切不断向前发展。
这不就是世界的奇妙之处吗?示例文章篇二:《神奇的对立统一规律》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有一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叫做对立统一规律,它可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呢!就拿我们每天上学来说吧,上学累不累?累呀!每天早早就要起床,背着重重的书包,要上好多节课,做好多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1-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1-4章)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性?答:⼀、历史必然性:1、⼯业⾰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速发展并产⽣⽣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社会化同⽣产资料私⼈占有之间这⼀不可克服的⽭盾,预⽰着未来社会⾰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争⽇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九世纪⾃然科学⼀系列重⼤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然规律的揭⽰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提供了科学基础。
⼆、当代适⽤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个⼀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类智慧的⾼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法论,致⼒于实现以劳动⼈民为主体的最⼴⼤⼈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场,坚持⼀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丰富、⼈民精神境界极⼤提⾼、每个⼈⾃由⽽全⾯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理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产阶级和进步⼈民努⼒奋⽃的武器强⼤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命与社会改⾰仍然具有巨⼤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命性的统⼀?答:⾸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切理论和奋⽃都应致⼒于实现以劳动⼈民为主体的最⼴⼤⼈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3道小题,总分值65分) 1.(5分)A 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C 马克思主义哲学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5分)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D 三大工人运动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分)A 核心B 合理内核C 基本内核D 精髓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5分)A 理论联系实际B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C 实事求是D 一切从实际出发 纠错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的是()。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4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5.(5分)A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6.(5分)A 生命物质的共性B 有形物质的共性C 一切物质的共性D 自然物质的共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7.(5分)A 普遍性B 永恒性C 客观性D 有用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8.(5分)A 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B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 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 1.事物的普遍联系 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联系和发展的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 性及作用 1.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相互制约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矛盾
统一(同一性)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 的始终。 • 特殊性:①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 ②每一个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普遍性(共性)概括特殊性(个性), 特殊性(个性)包含普遍性(共性)。
青 年 人 中 年 人
老 年 人
儿 童
水果
普 遍 性 :
含 有 果 酸 、 糖 类 等 成 分 有 味 甜 、 多 汁 等 共 同 特 征
特殊性
各种形状不பைடு நூலகம்的叶子
•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 (个性) • 树叶尽管不同但都是树叶 • (共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 合原理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
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和特征, 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都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原有的基
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 不同等。因此,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 途径也必定不同,各有各的实现途径。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中有部分质 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规律: 肯定-否定-肯定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可编辑ppt
2
?
•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 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可编辑ppt
3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可编辑ppt
4
磁注铁意是点一1个:矛矛盾盾统是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 这一个不统一对体立内或,只存对在立着不N、统S一两极,都,不N、是S矛两盾极互关相系排。
7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
同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一 性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可编辑ppt
8
(2)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可编辑ppt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概括总结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可编绝辑p对pt 的,无条件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既要看到中美之间有着合作的基础,又要看到
中美托之勒密间分歧的哥白客尼观性。开用普勒对立统一牛的顿观点来看爱因待斯中坦 美之
间的地关心系说 ,求大日同心说,存小行大异星规,运律动力三求共识万定有律。引力
相对论
2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 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 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 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矛盾分析法。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 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 的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
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的哲学范畴。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的小偷
…
新的锁
更新
的锁 …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 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18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
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
19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包含着矛盾 社会运动充满复杂矛盾 人的思维领域充满矛盾
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充满矛 盾
事事有矛盾
矛 盾
具
有
普
时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 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 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 异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二节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 展和灭亡的历史。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 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 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 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 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 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 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 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 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 究会实现。 ——恩格斯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 一定要灭亡。物质……虽然在某 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 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 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 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 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恩格斯
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
案例:乐极生悲
2、量变和质变概念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
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
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 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案例1:火车从长治站运行到北京站 案例2: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变成钻石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案例: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案例: 橘在江南为橘, 在江北则为枳。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 理的意义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 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 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 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 理的现实意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原因有三: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都由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既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关系是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说明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联系和发展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它一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使用广义的矛盾分析法,比如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等。
狭义的矛盾分析法特指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逻辑矛盾,而是辩证矛盾,它是标志着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哲学上的矛盾就是由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矛盾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既有方向相反的两种特殊的关系,一种是相互排斥,一种是相互依存。
这个听起来特别难理解,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关系应该互相抵消,但实际上它们不是抵消,两种关系同时起作用,维持着事物的稳定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即矛盾每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必要前提;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即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的这种相互依存分为静态的依存和动态的依存。
动态的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对方的发展而孤立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练习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
1.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既又的关系就是矛盾。
(2) 和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两者是什么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同一性之中并被其制约。
3.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使事物得以稳定存在;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吸取对方的有利因素促进自身发展和事物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向对立面,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为事物的质变做量的准备;矛盾双方各自到达极限时矛盾分解,实现事物的质变。
4.为什么说矛盾具有普遍性?(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中都存在矛盾,可谓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从产生、发展直到消亡始终存在矛盾,可谓有矛盾。
5.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哪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和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是什么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即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名言或俗语对应的哲学原理恰当的是()。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失败乃成功之母——矛盾双方相互向对立面转化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矛盾具有特殊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餐烹饪专业设置有中餐烹饪技术、营养膳食等专业课程,美容美发类专业设置有美容、美甲、美发等专业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9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 的前提,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的同一性
矛 盾 的 两
(静止的相对 性,无条件的)
相 互 联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 件下可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 律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 争性
毕文涛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如何解题?
• 1 规律: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 2 对立统一规律:(1)从属性:唯物辩证法的一方面 (2) 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 • 3 根本:
精选课件
3
关系图:
精选课件
13
• 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 也有合作。
• 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 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 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 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 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 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 利益。
新概念,定义概念是旧概念,旧概念与新概念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旧概念是新概念的基础,新概念是旧概念的发展或具
体化。因而只有对旧概念认识清楚,才有可能对新概念认识
清楚。
精选课件
7
• 例如:在行列式概念的定义中,行列式是被定义概念,“偶 排列”、“奇排列”、“代数和”是定义概念。“代数和是种概念, 行列式是属概念,种差是数表中不同行不同列元素的乘积。
•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
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精选动课件了中俄关系发展。
14
矛盾分析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一)矛盾分析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怎样正确对待学习?
怎样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一直很困惑的问
题。运用矛盾分析法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态度是
案例分析
•1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 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1)统一物:物质 (2)两部分:矛盾的两个方面 (3)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矛盾两方面的认识
•2.工作与休息
•(1)对立 一天只有24小时。工作时间多了,休息时间就 少了。反之,休息的时间多了,工作的时间就少了。
lingers becomes a shadow to another light. And thus your
freedom when it loses its fetters becomes itself the fetter of a greater freedom. 当影子暗淡消失后,徘徊的光将成为 另一道光的影子。因而,当你们的自由摆脱了束缚,于是 也将成为更大自由的枷锁。
精选课件
8
•5 李克强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 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指利 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 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 “互联网+”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 发展,在辩证否定中不断推动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2)统一 工作地好了,就可以安心休息;休息好了,可以 更好地工作
精选课件
6
3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噪与静 、鸣与幽 对立 又构成和谐的统一意境高远。
4高等数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之用对立统一规律剖析数学概 念
新与旧的对立统一 数学概念是用定义给出来的,而定义由
被定义概念、定义概念和联结项三部分组成。被定义概念是
escape. The things move within you as lights and shadows in pairs that cling.的确,万物的正反两面始终在你们体内运行 着,渴望与恐惧,厌恶与怜爱,追求与逃避.这些事物好像光与影 相偎相依地在你们生命里运行。
精选课件
12
• And when the shadow fades and is no more, the light that
•
对立统一 规律
质量互变 规律
否定之否 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
精选课件
4
• 根本: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 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 问题;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 如何用?(方法论)
•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精选课件
种
结
基
和
本
谐
属 性
统
一
对抗性矛盾
矛盾的斗争 (性无条件绝对的)
非精选对课抗件 性矛盾
10
《纪伯伦的诗》
•And if it is a care you would cast off, that care has been chosen by you rather than imposed upon you.你们想要摆脱 忧愁,这忧愁是你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强加于你们的。 • •And if it is a fear you would dispel, the seat of that fear is in your heart and not in the hand of the feared.你们想要驱散恐 惧,这恐惧是根植于心中,而不是系于所怕之人的手中。
精选课件
11
•Verily all things move within your being in constant half
embrace, the desired and the dreaded, the repugnant and
the cherished, the pursued and that which you would
认真学习的前提,这是学习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端正
学习态度首先就是要明白为何而学?你可以是为工作而学;
为美好生活而学;为获取知识而学;为开阔眼界而学。总之,
态度正确了,学习才会有效果。其次是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