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0b8dc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1.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
3.朗读并体会描写腊八粥的语句。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准备】准备好语文书、签字笔。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承接单元,导入新课➜回顾自检,巩固字词➜理清事件,整体感知➜延学阅读,拓展思考。
【作业设计】1.关于腊八粥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上网查一查,和同学们分享。
2.延学思考:文中为什么这么安排详略?继续画下八儿等粥时的相关细节语句,进行品读。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详写的部分,找出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形象。
2.感受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仿照第1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学习准备】准备好语文书、签字笔。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回顾衔接,质疑导入➜品读细节,感悟人物➜感悟写法升华主题➜拓展延伸,小练笔。
【作业设计】1.基础运用蜡()熬()灌()稠()褐()腊()遨()罐()绸()竭()2.拓展阅读故乡的元宵汪曾祺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
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
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
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
“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
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
青蛇、白蛇、老渔翁。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8885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0.png)
大单元名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一、大单元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2. 帮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精选经典名著、古诗文等,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魅力和价值。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节日、饮食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和意义。
3. 作文写作:指导学生撰写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通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分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走访博物馆、拜访长者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身体验和认识。
3. 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名著、古诗文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活跃程度、参与讨论的能力等。
2. 作业评定:评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包括阅读理解题、作文等。
3. 课外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如实地调查、写读书笔记等,对学生进行素养综合评价。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3fcf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png)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背景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特制定本单元作业设计方案。
二、作业设计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的字词、成语、俗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作业内容设计1. 阅读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积累本单元的词语、成语、俗语,学会运用。
(3)阅读拓展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续写等练习。
(2)完成作文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1)参与课堂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讨论任务。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 阅读作业:(1)每课结束后,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
(2)教师及时批改,给予评价与指导。
2. 写作作业:(1)每周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教师批改作文,给出分数及评语,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3. 口语交际作业:(1)课堂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作业评价与反馈1. 定期进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与问题。
3. 及时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作业实施步骤-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对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 课后,学生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包括课文复述、词语填空、阅读理解等练习。
-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错误,给出改正建议。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795e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5.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针对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特设计此单元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设计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内容紧密联系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层次性:作业难度由浅入深,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4. 趣味性: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内容设计1. 阅读作业:a. 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理解题。
b. 设立课外阅读计划,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提高阅读素养。
a. 模仿课文写作风格,完成相关主题的作文。
b. 创作寓言故事、童话、诗歌等,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 口语作业:a.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
b. 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团队合作作业:a. 分组进行课文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b. 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五、作业评价与反馈1.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2. 反馈机制: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3. 激励措施:设立作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作业实施与监控1. 制定作业计划: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作业内容和时间。
2. 作业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新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课件ppt部编六
![新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课件ppt部编六](https://img.taocdn.com/s3/m/e13127b658fafab068dc0202.png)
花园 第三单元
8 匆匆 9 那个星期天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2 为人民服务 13 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习作:心愿 语文园地
1我就成了义不容辞的火头军师中火头军师是2孩子们不吃讲桌上的料豆的原因是我负责烧火这是送给老师癿一到正月底母亲便让我和弟弟到河堤上去提一篮子黄沙土仔仔绅绅地晒干又用绅箩仔仔绅绅地筛过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2 腊八粥 3 古诗三首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 4* 藏戏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语文园地
(3)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B )年。 A .团圆吉祥 B.五谷丰登 C .金玉满堂
2.腊八蒜 (1)填句:到年底,蒜泡得__色__如__翡__翠__,醋也有了些
____辣__味__,__色__味__双__美__,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2)理解:这句话既写了腊八蒜的____色____,又写了腊八
二、查字典填空并选择。
“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N__,再查音 节______n_ì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月__,再查 ___9___画。“腻”在字典中的解释如下图,请给下列句 中的“腻”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腊八粥给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① )
· 2.《中国诗词大会》总能给人新鲜感,让人百看不腻。( · · 3.刚出生的小弟弟皮肤很白腻。( ④ )
一、主题积累 根据诗词写出相应的节日名称。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
“_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_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8b23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d.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71b1e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4.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背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以“家乡”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本作业设计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设计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成各类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作业内容设计1. 阅读作业(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并进行仿写。
(3)选择一篇课文,进行缩写或扩写。
2. 写作作业(1)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赞美家乡的文字。
(3)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实践作业(1)搜集与家乡有关的资料,如名人故事、民间传说、风景名胜等。
(2)制作一份以“家乡”为主题的手抄报。
(3)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体验。
3. 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五、作业布置与实施1. 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2.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加强作业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 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
六、作业设计注意事项1. 作业内容要紧扣教材,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寒食》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寒食》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d1891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2.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寒食》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生字“侯”。
2.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了解寒食节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学习准备】准备好语文书、签字笔。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导入:资料导入➜交流预学➜品悟诗情➜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1.想一想,填一填。
(1)现在人们常用《寒食》中的哪两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玩转“飞花令”请同学们搜集带有“春”字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例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f9a4c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的魅力》,这一单元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和阅读练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诗歌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3. 能够通过朗读、感悟和鉴赏来感受诗歌的魅力;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诗歌的表现手法;3. 诗歌的鉴赏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通过说、听、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2. 通过阅读鉴赏和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通过课堂问答和讨论等方式来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诗歌音乐,或者是播放一段与诗歌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诗歌的知识。
2. 学习环节在学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一些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和解析一些经典的诗歌,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例如押韵和对仗等。
3. 练习环节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朗读和分享等方式,来体验诗歌的魅力和表现手法。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编写和朗读自己的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4. 归纳总结环节在归纳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回顾学习重点,让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和评测,以便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掌握重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
五、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诗歌的魅力;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六、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感悟诗歌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鉴赏和感悟八、教学资源1. 诗歌音乐或相关视频;2. 诗歌教材和课本素材;3. 课堂活动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单元作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单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84c763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b.png)
初中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作业第1课北京的春节1.根据拼音填入正确的词语。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jié rán bù tóng();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rán fàng()的bào zhú()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2.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A.引用B.特殊含义C.强调(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文中作者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序号)。
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种粥是用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豆与各种..米、各种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小型的工..粥,而是业产品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语言浅易平实,富有浓郁的“京味儿”。
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其效果。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所在班级近期将开展一次与节日相关的“家乡风俗”主题班会,请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部编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单元作业案例(定稿)
![部编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单元作业案例(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fb463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4.png)
初中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作业案例【单元作业目标】1.把握叙事详略,分析详略安排的意图。
2.分析详写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突出重点内容。
3.分析文中细腻生动的描写,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
4.发现民俗之美,品赏文化之味,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知识卡片】1.记叙文的写作顺序:(1)顺叙: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记叙。
顺叙的呈现,可以通过时间的推移,可以通过事情的发展,也可以按照认识的发展。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往往会采用顺叙进行叙述。
(2)倒叙:就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或将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记叙。
比如:看到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引起了回忆,继而追叙往事;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时,为了加强对照效果,先写当前,再写过去;先说出事情的结局,再记叙事情的缘由。
倒叙往往会造成悬念,使叙事有波澜,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突显因果关系。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些有关内容的叙述。
运用插叙,主要是为了对主体事件起解释、补充、烘托的作用,多侧面地展现人物性格,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周密,中心更加鲜明。
2.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构成一般有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
比喻的基本作用是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使表达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
因此,理解比喻在文中的作用,就要抓住喻体的特点,唤起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联想。
首先要判断本体和喻体,再找到它们的相似点以及喻体所寄予的感情色彩,揣摩作者选用喻体的用意所在。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作者之所以把物当作人来写,必然会在其中渗透人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3a3f179563c1ec4da7106.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
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
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3.说说*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五、作业1. 背诵2.分类积累词句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环而攻之:指城郭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然而不胜者,……:这样却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去:委而去之放弃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1、*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一段: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三段:分析论点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
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
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科作业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科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8051c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5.png)
2021-2022学年下学期金水区中小学作业设计评选案例小学语文学科六年级下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方案一、单元作业概况此单元作业设计,基于学情,基于课标要求,基于学习目标规定,总体设计作业目标,结合作业目标设计相应的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紧扣学生课堂,是学生课堂的补充及检测。
二、案例正文(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个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个素养不单独割裂,而是交叉于同一节课中,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堂交流明确“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一要素,从而达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提升。
同时课堂上多种学习方法的交流探索,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达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同时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不同民族风俗的不同则代表了语文传承“祖国文化”这一重任。
文本传达出的真善美则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科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以下四个特点:1.双线结构: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
2.语文要素: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
纵向联系: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
横向联系:单元内部横向联系,每个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单元导语”明确语文要素;“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总结梳理语文要素。
3.特殊单元:以语文要素为主线编排教材(包括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
4.课外阅读课程化。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民风民俗”,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课本的编排即有大概念架构,因此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总体要求,将本作业定为在“民俗之美”主题活动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体会民风民俗。
(三)整体教学流程透视本单元的教学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组文阅读课,习作实践课,单元整理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第一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f1656e0c22590103029d9a.png)
1.草原一、读拼音,写汉字。
“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骑手们手执马biān(),一字排开,个个身穿华丽衣shang(),扎着彩色腰带,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一声令下,只听见马tí()声响,一群人jīn()飘带舞,如一道彩hóng()一般从绿tǎn()上飞向远方。
二、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群马疾驰()疾恶如仇()积劳成疾()疾苦()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羞涩()拘束()洒脱()回味()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空气()歌声()天空()草原()骏马()线条()五、阅读《草原》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在片段中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读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
1.《草原》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具体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和蒙古族人民的。
最后,作者以“”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2.丁香结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ì mǎn yōu yǎ1.丁香花开了,星星般的小花()枝头,散发着淡淡的()的甜香。
fúàn2.爸爸已经连续()工作了三个小时。
huǎng hū3.这位老人回想着自己过去的生活,神情()。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潇洒()参差()莹白()妩媚()朦胧()三、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参cān()shēn()cēn()系xì()jì()薄bó()báo()解jiě()xiè()jiè()四、按要求完成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a3a9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1.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北京的春节教学内容】教科书P2~6内容。
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鞭炮、通宵、万不得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
(猜一个节日)2.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
1)研究生字词,指点书写。
2)学生提出难读词语,教师归类讲解,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
2.学生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1么样的印象?3.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读文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细读课文,了解俗1.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并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2.学生自绘表格。
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填在表格的左边。
风俗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相机指导。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俗。
1)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4)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5)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主题化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主题化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fe41d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7.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主题化作业设计作业主题:触自然之美感自然之奇作业目标:1.会写23个生字,会写3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及《草原》第一段。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并仿写《花之歌》。
通过《丁香结》学习作者对人生思考,结合花中四君子,品精彩片断。
3.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当堂仿写《雨之歌》,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主题化作业将围绕“触摸自然”这一主题,开展朗读、摘抄、探寻、仿写、展示等成体系化的系列语文活动,在循序渐进地活动开展中,欣赏自然之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再将学法迁移,学为我用,以《花之歌》为出发点,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写《雨之歌》,感受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用心去抒写自然的喜爱,用笔去触动自然的律动,用情去感受自然的奇妙。
作业内容:主题化作业实施步骤感自然之美——背诵上台阶1.学习课文,根据思维导图自己独立背诵课文。
2.对子互背,完成监测等级表。
(背完一个任务,自己和对子互查)3.小组背诵,推荐一名优秀背诵者参加全班展示。
4.班级展示,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背诵全A 的孩子可奖励爱心成长贴1枚,班级获奖的孩子均可再奖励一枚成长贴。
品自然之魂——探寻花中四君子1.学习课文《丁香结》,学习作者从丁香结寄予的愁思想开去,对丁香结有了新的思考——人生的积极态度。
这样有利于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内容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搜集美文想开来,分享感悟。
2.完成“探寻花中四君子”作品纸。
(左边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中间是搜集的名家精彩段落,右边是品析名段的感悟)。
3.对子修改评价,小组推选优秀作品。
4.班级分享学习,学生试着评价。
5.将优秀作品展示在教室展台。
悟自然之情——写景诗品读1.学习《古诗三首》一课,搜集写景名诗。
完成“写景诗品读”作品纸。
(选择合适的地方写出搜集到的诗、赏析及自我感悟,感受不同诗人对不同美景的表情达意,更好地走近自然。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cbcf4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f.png)
3.古诗文鉴赏:反复朗读《寒食》、《行行重行行》。
探究类
1.查找有关老舍和沈从文的资料。
2.继续搜集各地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
实践类
办一期有关民风民俗的手抄报。
备注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
主题
民风民俗
基
础
性
作
业
必做:
1.巩固字词,一类字会写。
2.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等理解课文词语,并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3.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丰富的民俗文化。
4.按要求
选做:
1.完成每课《优化设计》练习题。
2.继续阅读必读书目中的文章。
拓
展
性
作
业
阅读类
1.读书:主题阅读书《本命年的回想》、《过去的年》、《一碗腊八粥》、《奶奶的粽子》、《窗外的京剧》。
你读我诵书《迎春》《田家元日》、《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节选)》、《腊八粥》、《寒食》、《鹊桥仙》、《望月怀古》、《皮影戏》、《老鼠嫁女》、《短歌行(节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5365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f.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提高阅读效果;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草原》、《腊八粥》、《北京的春节》、《藏戏》、《古诗两首》、《文言文两则》;写作训练:写人、写景、写物;口语交际: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语文园地:汉字听写、词语解释、成语接龙、诗歌鉴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如何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4. 探究学习: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98723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4.png)
《腊八粥》第一课时作业设计A类作业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油腻.(nì)嘟.囔(dū)腊.肉(là)B.肿.胀(zhǒng)沸.腾(fèi)孥.孥(nú)C.锅铲.(chǎn)搁.置(gē)栗.子(sù)D.唾.沫( tuò)焖.饭(mèn)奈.何(nài)B类作业二、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C类作业三、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腊八粥》第二课时作业设计A类作业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唾.沫(tuò) 肿.胀(zhǒng)B.黄焖.鸡(mèn) 耽搁.(gé)C.灌.水(guàn) 肮脏.(zāng)D.碗筷.(kuài) 鱼缸.(gāng)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到括号里。
虽……但……单……就……要是……那就……如果……就……1.( )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香味,( )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 )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 )妙极了!3.(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B类作业三、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任选一种仿写。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赤裸裸来到为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注释:①身:本身。②正:品行端正。③虽:虽然,即使。
——————————————————————————————。
3、一蚌出曝,鹬啄其肉,蚌合而箝之,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将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将有死鹬。”渔翁得而并禽之。
注释:①曝:晒。②箝:夹住。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快乐拓展作业
班级: 姓名:
作业类别
作业内容
作业评价
一、练习平台
1、我会写:
chā yāng yōu yǎ duàn liàn nuó yí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 ( ) ( ) ( ) ( )
zhé lǐ dú lì kū wěi fān qiébóbó shēng jī
动动脑筋,奖太阳:
☼☼☼☼☼
四、真情寄语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作业
班级: 姓名:
作业类别
作业内容
作业评价
一、练习平台
1、我能背诵课文。
2、我会辨:
沧( ) 盂( ) 准( )
抢( ) 孟( ) 惟( )
枪 ) 盆( ) 淮( )
3、我能写出词的意思。
弈: 善: 诲: 援: 俱: 弗若:
去: 及: 沧沧: 孰: 汝: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动脑筋,奖太阳:
☼☼☼☼☼
四、真情寄语
六年级语文《匆匆》作业
班级: 姓名:
作业类别
作业内容
趣味拓展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作答。
(1)画出文中一句比喻句。
这一句中,作者用_______和______来比喻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一下在能力闯关中的表现:
(^0^) 很棒
(-_-) 一般
(╯^╰〉 加油
三、概括练习
你如何评价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
——————————————————————。
( )( )( )( )
2、我知道修辞手法:
①、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3、我会改:(不改变句意)
①、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②、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家长满意度:
优、良、一般
二、能力闯关
1、仿写句子:
( ) ( ) ( ) ( ) ( )
2、我会填:
①、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___________弗_________若_________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孰__________汝_______知_______
动动脑筋,奖太阳:
☼☼☼☼☼
四、真情寄语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作业
班级: 姓名:
作业类别
作业内容
趣味拓展
我能根据注释把三段话的意思写下来:
1、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注释:①欲:想。②加:强加。③诸:“之于”的意思。
——————————————————————————————。
评价一下在能力闯关中的表现:
(^0^) 很棒
(-_-) 一般
(╯^╰〉 加油
三、概括练习
读了《匆匆》一文,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比喻的形式写写你对时间的看法。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快乐实践
1、今后在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做到专心致志?
2、读有关孔子的文章。
自我评价
给自己几颗太阳:☼☼☼☼☼
小组评价
等级:优、良、一般
老师评价
六年级语文《匆匆》作业
班级: 姓名:
作业类别
作业内容
作业评价
一、练习平台
1、我会写:
nuó yònɡ zhēnɡ fā mánɡ rán chì luǒ lu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满意度:
优、良、一般
二、能力闯关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转化(zhuǎn) 乐曲(yuè) 爱憎(zèng)
B、曲线(qǔ) 援弓缴(yuán) 教诲(huǐ)
C、附和(hè) 薄弱(bó) 养尊处优(chǔ)
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匆匆》是一篇__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 。文章紧紧围绕“”二字,细腻刻画了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感到______和_______。揭示了_____,但又_________的复杂心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兴高采烈 攻无不刻 勃勃生机
B 同心协力 安然无恙 座无虚席
C 滥于充数 不遗余力 语重心长
D 欢欣鼓舞 走头无路 专心至志
评价一下在能力闯关中的表现:
(^0^) 很棒
(-_-) 一般
(╯^╰〉 加油
三、快乐拓展
1、我们怎样做才算不虚度光阴?
2、人们喜欢用“花房里的盆花”来形容现在的独生子女,学完本文后,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家长满意度:
优、良、一般
二、能力闯关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故事。
2、我会说意思: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孰为汝多知乎?
3、我会填:
①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
②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