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针灸治疗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呕吐PPT课件

呕吐PPT课件
呕—有物有声;吐—有物无声;干呕—无物有声
呕吐的证治,渊源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灵枢.经脉篇》: 肝逆犯胃者,可见“胸满呕逆”之证。 《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吴茱萸,辛温,“肝经要药”, 借其辛温之性,开郁散结;其性 下气最速,可助黄连降逆止呕, 6倍黄连不致助热,且防凉遏之 弊
(二)辨证分型—虚证
5、脾胃虚寒 症状:饮食稍多即欲呕吐,时作时止,
纳差,面白,倦怠,喜暖恶寒, 甚则四肢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润,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
辨证要点--辨可下与禁下
就一般而论,呕吐不宜用下法,其理为呕吐病在 胃不应用下药攻肠。同时,呕吐能使胃中停滞之宿食 或不洁之物从上排出,下之无益。若呕吐属于虚者, 下之更有虚虚之弊。若呕吐属于外邪者,当逐邪外达, 其呕自止。亦不宜攻里,引邪深入。
《金匮要略》:“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医宗金鉴》:“初吐切不可下,恐逆病势也。”
(五)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水谷不化→胃失和降→呕吐 2、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呕吐
(六)其他:
如服食有毒食物或药物,寄生虫扰胃等
《景岳全书.呕吐》:“呕吐或因暴伤寒凉, 或暴伤饮食,或胃火上冲,或因肝气横逆, 或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表邪传里,聚于少 阳、阳明之间,皆有呕吐,此呕吐之实邪也。 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 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精品PPT课件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精品PPT课件
• 在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 三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脘。
• 为什么呕吐治疗时常取中脘穴,而不是上 脘或下脘穴呢?
足三里
•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
• 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位 的作用有 : 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 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 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医嘱予荷叶药熨(中药封包)胃脘部配以红外线照射。
(三)脘腹胀满
•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 症状。
• 2.鼓励患者饭后半小时适当运动,如慢走,以不超过20分 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天枢、中脘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合谷穴。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天枢穴
• 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 • 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呕吐 •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
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 胃俞等穴。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 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 • 7.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最新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教学讲义PPT

最新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教学讲义PPT
• 1.穴位贴敷 • 2.穴位注射 • 3.艾灸 • 4.耳穴贴压 • 5.穴位按摩 • 6.药熨法 • 7.拔火罐
• 8.药熨法(中药封包):遵医嘱红外线治疗 仪(TDP)照射中药封包,提醒患者勿擅 自调节温度。若患者自觉温度过高或不能 耐受,将封包稍放冷或在封包与患处之间 垫布,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暂不吹风,记 录中药封包的温度、部位、时间及患者感 受等。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


• 呕吐



呕吐定义 常见症候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健康指导
一、呕吐定义
• 呕吐是指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胃 内容物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上 称“声物皆出为呕”,“物出而无声谓之 吐”,“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
• 呕吐病位在胃,但还与肝脾密切相关。 • 为什么肝脾密切相关? • 肝主? • 脾主?
•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 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 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 2.注射给药:补液、解痉、止吐。
(二)特色技术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呕吐-针灸治疗学

呕吐-针灸治疗学

证型(虚)
脾胃虚弱:饮食稍有不慎即发呕吐, 呕而无力,时作时止,面色无华,少气 懒言,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呕。取胃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配穴
外邪犯胃配外关、合谷; 食滞内停配下腕、梁门; 肝气犯胃配太冲、期门; 痰饮内阻配丰隆、公孙; 脾胃虚弱配脾俞、胃俞。
谢谢 欣赏
方义
本病病位在胃,中脘乃胃之募、腑之会,穴居胃皖部,可理气和 胃止呕;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理胃肠气机, 与中脘远近相配,通降胃气;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又为八脉交 会穴,通于阴维脉,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为止呕要穴。三穴 合用,共奏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操作
毫针常规刺。虚证可加灸。
2.其他治疗
⑴耳针
取胃、贲门、食 道、交感、神门、 脾、肝。每次选 用3〜4穴,毫针 刺法,或埋针法、 压丸法。
(2)穴位注射
取足三里。选用胃复安或维生素B6注射液,常规穴位注射。
⑶穴位贴敷
取神阙、中脘、内关、足三里。生姜切片贴敷。
⑷拔罐
取中脘、胃俞、膈俞。常规拔罐。
【按语】
1.针灸治疗呕吐效果良好。
呕吐
卢老师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要 求
病例导入
张某,女,45岁。
有胃痛,呕吐史5年余。偶因情绪不畅而诱发,发则胃脱剧痛, 呕吐频作。曾经钡餐透视,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胃神经 官能症"。屡治罔效,要求针灸治疗。刻诊:患者脫胁胀闷,烦 躁易怒,气逆作呕,舌淡,脉弦。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针灸学第二十六讲 呕吐 (2)

针灸学第二十六讲   呕吐 (2)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一)、提问:1、不寐、心悸、感冒、咳嗽、哮喘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

2、不寐、心悸、感冒、咳嗽、哮喘的针灸治法、处方、方义及随症配穴。

(二)、上次课内容梗概:不寐、心悸、感冒、咳嗽、哮喘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法、处方、方义及随症配穴。

呕吐呕吐(vomiting)是临床常见病证,既可单独为患,亦可见于多种疾病。

古代文献以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

因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称呕吐。

呕吐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扩张、幽门痉孪、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

[病因病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若气逆于上则发为呕吐。

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很多,如风、寒、暑、湿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呕吐;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导致食滞不化,胃气上逆而呕吐;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使胃失和降而呕吐;或因劳倦内伤,中气被耗,中阳不振,津液不能四布,酿生痰饮,积于胃中,饮邪上逆,也可发生呕吐。

【辨证】1.实证主症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热。

兼见呕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大便糖薄,头身疼痛,胸院痞闷,喜暖畏寒,苔白,脉迟者,为寒邪客胃;食人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大便燥结,口干而渴,喜寒恶热,苔黄,脉数者,为热邪内蕴;呕吐清水痰涎,脘闷纳差,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者,为痰饮内阻;呕吐多在食后精神受刺激时发作,吞酸,频频嗳气,平时多烦善怒,苔薄白,脉弦者,为肝气犯胃。

2.虚证噩主症病程较长,发病较缓,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

兼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易发作,时作时止,纳差便溏,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弱无力者,为脾胃虚寒。

[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配穴寒吐者,加上脘、胃俞;热吐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食滞者,加梁门、天枢;痰饮者,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腹胀者,加天枢;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最新呕吐--针灸治疗教学讲义PPT

最新呕吐--针灸治疗教学讲义PPT

【预防与调摄】
➢避免风寒暑湿或秽浊之邪侵袭 ➢避免精神刺激 ➢避免食腥秽之物、暴饮暴食,忌食生 冷、辛辣、香燥之物 ➢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
吴某,男性,36岁,2000年12月 就诊。患者就诊前一天,因淋雨受寒 后,出现呕吐未消化食物,胸脘满闷, 不思饮食,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气 味臭秽。小便色清,伴有头身疼痛, 恶寒发热,舌苔白腻,脉濡缓。
2.其他治疗
➢ 穴位注射法
➢ 穴位敷贴
➢ 拔罐
【按语】
➢ 1.针灸治疗呕吐效果良好,因妊娠或 药物反应引起的呕吐,亦可参照本节治疗 。但上消化道严重梗阻、癌肿引起的呕吐 以及脑源性呕吐,有时只能作对症处理, 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 2.注意饮食调节和情绪稳定。
【预后转归】
➢实证:病程短,病情轻,易治愈。 ➢虚证及虚实夹杂:病程长,病情重,反复 发作,时作时止,较为难治。 ➢失治误治: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由轻转 重, ➢久病久吐:脾胃衰败,化源不足,易生变 证。
劳倦太过,耗伤中气 久病中阳不振
脾虚寒浊中阻聚 而成饮成痰 积生胃中
胃阴不足,失其润降
呕吐
胃失和降
《证治汇补·呕吐》:“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 也。”
【诊断】
(一)主症:呕吐食物、痰饮、水液、或干呕无物,一 日数次,持续或反复发作。 (二)兼症: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 (三)先兆诱因:起病急或缓,恶心欲呕先兆,气味、 饮食、情志、冷热诱发、食物中毒、化学药物反应。 (四)检查:钡透,内窥镜。
➢ 配穴 ➢ 外邪犯胃:外关、合谷 ➢ 食滞内停:下脘、梁门 ➢ 肝气犯胃:太冲、期门 ➢ 痰饮内阻:丰隆、公孙 ➢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
➢ 操作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内关、中脘用 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 ,可加用艾灸。呕吐发作时,可在内关 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1~3分钟。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全文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全文

• 中成药:保济丸、木香槟榔丸、枳
实导滞丸、沉香化滞丸。
2024/8/18
医学
52
3.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兼次症: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呕
而肠鸣有声 舌象:苔白腻 脉象:脉滑。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2024/8/18
医学
53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生姜、半夏和胃降逆 茯、桂、术、甘温脾化饮。
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 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 胃虚不降所致。
2024/8/18
医学
25
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 脾胃,中气不足,由实转虚;
或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 或成痰生饮,因虚致实,出现虚 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2024/8/18
医学
26
• 但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
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
2024/8/18
医学
48
• 风热犯胃:头痛身热,可用银翘散 去桔梗之升提加橘皮、竹茹清热和 胃;
• 兼食滞:脘闷腹胀,嗳腐吞酸,去 白术、甘草,加神曲、鸡内金、莱 菔子以消积导滞;
• 暑热犯胃:壮热口渴,可用黄连解
毒汤。
2024/8/18
医学
49
2.饮食停滞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
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 次症: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 舌象:苔厚腻 脉象: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本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 食泛酸、嘈杂等,呕吐多偶然发生, 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 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2024/8/18
医学
11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2020年中医内科学呕吐(最新课件)

2020年中医内科学呕吐(最新课件)

•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2020-11-25
3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 • 《金匮要略》 大半夏汤,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
吴茱萸汤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27
小结 •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的病证 • 辨证关键在虚实 • 治疗:和胃降逆为原则
2020-11-25
28
Dr.Feng
2020-11-25
29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谢谢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2020-11-25
30

2020-11-25
8
病因——外邪犯胃
外感六淫
秽浊之气
寒邪
胃失和降
2020-11-25
9
病因——情志失调 肝气犯胃
恼怒伤肝
肝失疏泄
2020-11-25
食停难化
忧思伤脾 脾失健运
食随气逆
脾胃素虚
气恼逆食
11
病因——病后体虚
病后虚弱
脾胃虚弱
食滞胃中
耗伤中气
胃虚不受水谷脾 虚不化精微
2020-11-25
2020年中医内科学呕吐(最新课件)Dr.Βιβλιοθήκη eng2020-11-25
1
概念 •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 有物有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呕 • 神经性呕吐、急性胃炎、胃痉挛、胆囊炎、胰腺炎 • 肠梗阻、尿毒症、颅高压、心衰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医学课件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医学课件
• 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 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 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
9
(六)脾胃虚弱证
• 呕吐清水,胃脘隐痛,或脘腹满闷,纳谷 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红,苔 薄白
10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这个知识点中涉及到很多穴位, 主要有中
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胃俞、 梁丘。还有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这 几个耳穴。这些穴位的共性是都有调节脾 胃的功能。
19
(二)胃脘疼痛
•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 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 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 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 紧张。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 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20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22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 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 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 2.注射给药:补液、解痉、止吐。
23
(二)特色技术
• 1.穴位贴敷 • 2.穴位注射 • 3.艾灸 • 4.耳穴贴压 • 5.穴位按摩 • 6.药熨法 • 7.拔火罐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呕吐》PPT课件ppt课件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麦门冬汤加减
半夏
参、冬、粳米、甘草
滋养胃阴
降逆止呕
针灸疗法


主穴:内关、中脘。 配穴:足三里、公孙、丰隆、阳陵泉、肝俞、脾俞 、隐白。 针法:先针主穴,中等强度刺激手法,宜留针。如 食滞呕吐加针公孙、足三里;痰多刺丰隆;肝逆犯 胃刺肝俞、脾俞、阳陵泉。 灸法:脾胃虚寒宜灸隐白、脾俞。 内关,补则温中和胃,泻则调气畅中:中脘能通降 胃腑之气;肝俞、脾俞、阳陵泉平肝和胃;艾灸隐 白、脾俞能健脾温胃,和中止呕。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病案分析
张某,女性,63岁。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四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四年来一直脾胃虚弱,面色苍白,饮 食稍多即反胃吐食,时作时止,大便溏薄。经常用 生姜煎汤治之,稍有缓解。三天前因饮食不当,过 食生冷之品,当晚半夜突然发生呕吐,呕吐宿谷及 清水。刻诊:呕吐清水不止,口干不欲饮,喜暖恶 寒,大便溏薄。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 舌质淡,脉濡弱。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药。
脾胃系统疾病
第三节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呕吐的概念、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及 分证论治; 2.熟悉呕吐的病因、诊断要点及辨证要点。 3.了解呕吐的历史沿革、转归预后及预防调 护。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 6.药熨法
• 7.拔火罐
• 8.药熨法(中药封包):遵医嘱红外线治疗 仪(TDP)照射中药封包,提醒患者勿擅 自调节温度。若患者自觉温度过高或不能 耐受,将封包稍放冷或在封包与患处之间 垫布,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暂不吹风,记 录中药封包的温度、部位、时间及患者感 受等。
• 9.红外线照射:开启红外线后3~5分钟,询 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照射过程中询 问局部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 灼伤,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 干,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于室内休息 15分钟后方可外出。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天枢穴• 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 • 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呕吐 •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 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 胃俞等穴。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 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 • 7.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二、常见证候
• • • • • • (一)饮食伤胃证 (二)浊毒犯胃证 (三)风寒袭胃证 (四)暑湿伤胃证 (五)湿浊中阻证 (六)脾胃虚弱证
证候要点
• (一)饮食伤胃证:呕吐酸腐、胃脘疼痛, 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嗳气,大便不爽, 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天枢穴
• 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 • 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呕吐 • 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 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 胃俞等穴。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 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 • 7.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三)风寒袭胃证:
• 突然呕吐,胃脘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 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 有肠鸣泄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腻。
(四)暑湿伤胃证
• 胸脘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 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 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
(五)湿浊中阻证
• 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 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 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
• • • •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药熨。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医嘱予荷叶药熨(中药封包)胃脘部配以红外线照射。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1)优秀PPT资料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1)优秀PPT资料
呕吐(急性胃炎) 中医护理方案


• 呕吐



呕吐定义 常见症候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健康指导
一、呕吐定义
• 呕吐是指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胃 内容物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上 称“声物皆出为呕”,“物出而无声谓之 吐”,“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
• 呕吐病位在胃,但还与肝脾密切相关。 • 为什么肝脾密切相关? • 肝主? • 脾主?、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 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 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 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 紧张。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 等穴。
•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 • 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 • 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 • 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 • 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 • 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 • 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 (食、中指)处。
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 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
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
呕吐(急性胃炎)
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 中医护理方案
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
呕吐严重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梁丘等穴。
呕吐病位在胃,但还与肝脾密切相关。
梁丘
•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 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优秀精选PPT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优秀精选PPT
•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 • 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 • 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 • 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 • 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 • 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 • 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 (食、中指)处。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梁丘等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 7.遵医嘱药熨。 • 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 • 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
(三)风寒袭胃证:
• 突然呕吐,胃脘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 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 有肠鸣泄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腻。
(四)暑湿伤胃证
• 胸脘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 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 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
(五)湿浊中阻证
• 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 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 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
二、常见证候
• (一)饮食伤胃证 • (二)浊毒犯胃证 • (三)风寒袭胃证 • (四)暑湿伤胃证 • (五)湿浊中阻证 • (六)脾胃虚弱证
证候要点
• (一)饮食伤胃证:呕吐酸腐、胃脘疼痛 ,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嗳气,大便不 爽,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
(二)浊毒犯胃证
• 呕吐频繁,胃脘灼热疼痛或痞闷,心烦不 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质红或暗红,苔黄厚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呕吐
【概念】
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 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有物有声谓之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Ø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 故病称之呕吐。
Ø干呕与两者虽有区别,但在辩证论 治上大致相同,所以合写在一起。
Ø呕吐是内科常见病证,多属脾胃肠 病证。
【生理】
Ø呕吐是将胃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 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作用于舌根、咽部、胃、 大小肠、胆总管、泌尿生殖器官等处的感受 器,都可以引起呕吐。视觉和内耳前庭的位 置感觉发生改变时,也可引起呕吐。
(二)兼症: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 嘈杂。
(三)先兆诱因:起病急或缓,恶心欲呕 先兆,气味、饮食、情志、冷热诱发、食 物中毒、化学药物反应。
(四)检查:钡透,内窥镜。
【鉴别诊断】 呕吐与呃逆
呕吐呃逆
相 病位:胃部病变 同 病机:胃气上逆 点
不 特 征 : 有 特征:喉间呃呃连声
同 声有物 ,声短而频,令人不

能自制
病机:膈间不利,胃 气上逆动膈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实呕与虚呕

外邪、饮食、七情 发病急骤 病程较短 呕吐量多,吐物酸 腐臭秽 伴有表证
脉实有力

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发病缓慢 病程较长 呕而无力,时作时止 吐物不多,酸臭不甚 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 力 脉弱无力
(二)辨呕吐物:反映寒热虚实,病变脏腑
1.脾胃虚弱
症状: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大 便溏薄,时作时止, 兼次症: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 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 力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2.胃阴不足
症状: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 兼次症:呕量不多,或仅唾涎沫,口燥 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3.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 悸, 兼次症: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 呕而肠鸣有声 舌脉:苔白腻,脉滑。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4.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 兼次症: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 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 舌脉: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三、分证论治----虚证
二、针灸
主穴:内关、中脘、足三里、公孙。
配穴:足三里、公孙、丰隆、阳陵泉、肝俞、脾俞、 隐白。
针法:先针主穴,中等强度刺激手法,宜留针。如 食滞呕吐加针公孙、足三里;痰多刺丰隆;肝逆犯 胃刺肝俞、脾俞、阳陵泉。
灸法:脾胃虚寒宜灸隐白、脾俞。
内关,补则温中和胃,泻则调气畅中:中脘能通降 胃腑之气;肝俞、脾俞、阳陵泉平肝和胃;艾灸隐 白、脾俞能健脾温胃,和中止呕。
其它疗法:
• 耳针 • 穴位注射 • 穴位敷贴 • 皮肤针 • 挑刺法
【预后转归】
Ø实证:病程短,病情轻,易治愈。
Ø虚证及虚实夹杂:病程长,病情 重,反复发作,时作时止,较为 难治。
Ø失治误治:由实转虚,虚实夹杂, 由轻转重,
Ø久病久吐:脾胃衰败,化源不足, 易生变证。
【预防与调摄】
Ø避免风寒暑湿或秽浊之邪侵袭 Ø避免精神刺激 Ø避免食腥秽之物、暴饮暴食,忌 食生冷、辛辣、香燥之物 Ø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
侵犯胃腑 阻遏胃气
外邪犯胃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病后体虚
伤胃滞脾 食滞不化 痰饮停积
肝逆犯脾 脾失健运
脾陷胃逆 胃阴不足
二、病机
胃气壅阻 和降失司 (实)
无力和降 不得润降 (虚)
气逆于上
呕吐
一.外邪侵袭
风寒暑湿 秽浊之气
侵犯胃腑—胃失和降
二.饮食不节
过食生冷 伤胃 食滞
胃气
油腻不洁 滞脾 不化 不降源自三.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调达,犯胃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滞
胃失和降
四.脾胃虚弱
劳倦太过,耗伤中气 久病中阳不振
脾虚寒浊中 阻聚 而成饮成痰 积生胃中
胃阴不足,失其润降
呕吐
胃失 和降
《证治汇补·呕吐》:“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 也。”
【诊断】
(一)主症:呕吐食物、痰饮、水液、或 干呕无物,一日数次,持续或反复发作。
三、分证论治----实证
1.外邪犯胃
主症:突然呕吐,起病较急,常伴 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次症:胸脘满闷,不思饮食 舌脉:舌苔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
2.饮食停滞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 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 次症: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 舌脉: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食积肉腐:酸腐难闻 胆热犯胃:黄水味苦 肝气犯胃:酸水绿水 痰饮中阻:痰浊涎沫 虫积,胃中虚寒:泛吐清水 胃阴不足:粘沫量少
(三)辨可吐与止吐
1.降逆止呕—祛除病因—和胃止 呕
2.胃有痈脓、痰饮、食滞、毒 物—邪去呕止—探吐之法
二、 治疗原则
1.治疗大法:和胃降逆 2.实者祛邪:解表、消食、 化痰、理气、辅和胃降逆 3.虚者扶正:益气、温阳、 养阴、辅以降逆止呕
【结语】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首辨虚实,和胃降逆; 实者祛邪,虚者补益。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 呕吐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反射,它 可以把胃内有害物质排出。但长期剧烈的 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活动,并且使 大量的消化液丢失,造成体内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西医范围】
呕吐是一常见症状,出现于急性胃炎、心 因性呕吐、胃粘膜脱垂症、贲门痉挛、幽 门痉挛、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肠 梗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尿毒症、 颅脑疾病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等,以呕吐 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Ø呕吐前常出现恶心、流涎、呼吸急迫和心 跳快而不规则等植物神经兴奋的症状。呕吐 开始时,先是深吸气,声门紧闭,随着胃和 食管下段舒张,膈肌和腹肌猛烈地收缩,压 挤胃的内容物通过食管而进入口腔。
• 呕吐活动都是反射性的。呕吐中枢的位置 在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外侧缘。呕吐中 枢在解剖上和功能上与呼吸中枢、心血管 中枢均有密切联系,它能协调这些邻近结 构的活动,从而在呕吐时产生复杂的反射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