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教学原则分析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教师资格证笔试是评价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考试。
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内容。
2. 教育学派常见的教育学派有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等,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侧重点和对教育的解释。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过程,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内容。
4. 教育的发展及影响因素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国内外教育制度等内容,同时也需要了解教育的外部因素如家庭、社会、文化等对教育的影响。
5.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的过程,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及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结构的变化等内容。
3. 学习动机了解学习动机的类型、影响因素、调节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4.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存在的个体特点和表现,包括智能差异、性别差异、兴趣差异等方面。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态的教育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知识点1. 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原则包括目标明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等,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原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包括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设计等。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教学原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一项科目。
令不少同学头疼不已,然而教学原则是教育知识与能力中的重要考点。
其中经常出现在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与材料分析题。
经常出现一些例子来考大家这是什么教学原则,因此教学原则是重中之重。
下面小编整合了一些关于教学原则的知识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原则的来源1、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掌握知识和形成品德相结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启发性原则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孔子施教,各因其才-因材施教原则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直观性原则2、学原则是学生年龄特征的反映。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性原则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必背)(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1、涵义: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继续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要求(1)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2)这一原则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涵义: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联系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三)直观性原则1、涵义: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来源(1)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2)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百闻不如一见”“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3、直观手段的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4、基本要求:(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四)启发性原则:1、涵义: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中的8大教学原则
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材料分析题中经常考察的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大家答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
那么接下来将着重帮助大家进行区分,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八个教学原则辅助记忆:巩力循直发,科学理材巩(巩固性原则),力(量力行原则),循(循序渐进原则),直(直观性原则),发(启发性原则),科学(科学性与教育性),理(理论联系实际),材(因材施教)。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在案例分析中通过直观来理解抽象概括的知识,通过感官获得事物的表象。
也应该注意直观性原则与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的区别,直观从下到上指向抽象概括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上到下指向具体实践,常与演示法结合考查。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备考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选择启发性原则,需要大家注意我们的材料中是否老师和学生进行过对话,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他们逐步得出,启发的核心在于“引导”,常与讨论法结合考查。
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巩固案例分析中考查并不太多,大家不需花太多精力关注,它的关键在于“复习”,常与讨论法、练习法结合考查。
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循序渐进在案例中考查也并不多见,因他必须重视学科的逻辑顺序因此常与讲授法结合考查,要体现老师如何系统的来讲授。
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深入才能体现它,如果一个材料中讲授法用多了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在因此该原则不爱考查。
教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将讨论教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教资教学原则1. 适应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合理性和适宜性。
2. 兴趣性原则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实践活动、讨论等,使学习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情境性原则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通过实际案例、问题解决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学习效果。
4. 综合性原则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如讨论、实验、练习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仿真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学习内容置于具体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5. 数字化教学法数字化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总结:教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学原则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课原则教课原则【高频考点概要】1.教课原则的含义;2. 我国中学教课原则:直观性原则、启迪性原则、稳固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质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联合的原则、量力性原则。
【高频考点速记】一、教课原则的含义教课原则是依据必定的教课目标和对教课过程规律的认识而拟订的指导教课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二、我国中学教课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课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经过各样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取生动的表象,进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直观手段种类众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 二)启迪性原则启迪性原则是指在教课中教师要主动认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换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指引他们独立思虑,踊跃探究,生动开朗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稳固性原则稳固性原则是赐教师在教课中,要指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坚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术,长远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正确无误地体现出来。
( 四)顺序渐进原则顺序渐进原则是赐教师要严格依据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次序进行教课,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形成严实的逻辑思想能力。
( 五)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赐教师在教课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一致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别,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课,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取的发展。
( 六)理论联系实质原则理论联系实质原则是赐教课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质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致使用。
(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联合的原则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联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教授给学生,同时要联合知识、技术中内在的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质量教育。
教资八大原则
教资八大原则教资考试是一项重要的教师招聘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教资八大原则是非常关键的。
这些原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准则,对于培养优秀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将逐一介绍教资八大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启发式原则启发式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引导、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激励原则激励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发挥潜能。
五、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评价原则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六、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七、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八、启发式原则启发式原则是指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引导、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命题点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贯彻教学原则,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能够为各种矛盾的转化创设条件。
命题点二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基本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直观性原则1.基本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这一原则是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也是由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
直观教育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1.基本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
启发性教学原则既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由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③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三)巩固性原则1.基本含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方法和德育原则、方法(核心考点)
六、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其意义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困难,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三)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1.基本涵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当的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四)巩固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和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会学懂,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关于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
关于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八大原则教学原则是每年教师资格证必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因此大家必须掌握。
那么,如何快速记住这八大原则,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口诀:支(直)起(启)弓(巩),努力(力)寻(循)找一英(因)里(理)以外的鳕(科学)鱼。
具体意思和原则在下面。
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分类以及运用的注意注意事项在讲解时要突出。
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学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关于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
关于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和指导原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以期对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第一,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习方式和节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第二,教学目标明确原则。
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合理设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和明确性。
第三,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通过启发性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巩固性教学原则。
巩固性教学是教师资格证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适当的复习、总结以及回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同时,巩固性教学还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五,情感教学原则。
情感教学是教师资格证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感素质。
通过关心、关爱和尊重学生,教师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以上是几个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的介绍。
这些原则在教学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和探索符合这些原则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小学的教学原则有:一、直观性原则(一)基本涵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这一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二)直观手段种类繁多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
模象直观,指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语言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三)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教师在直观手段的使用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直观材料要有典型性。
一般来说,选择直观手段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来进行。
自然学科.较多地使用实物、标本、实验;社会学科较多采用图片、图表等。
低年级应多提供具体的直接的感性材料:高年级则可用描述或图表、照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过多的直观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问,分散学生的注意。
而且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教学中的直观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
在展示直观教具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和说明。
演示之后,教师还要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观察分析具体事物和现象中。
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教师资格的教学原则类的知识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一、科学性和教育性(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含义:知识与技能+德育因素;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含义:基础知识+运用知识(实践活动或实际生活);依据: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古语:1、王充:施用累能,2、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3、西汉刘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4、荀子: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5、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7、赵括:纸上谈兵;8、陶行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三、直观性原则;含义:通过直观教具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依据: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古语:1、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3、夸美纽斯: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而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4、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状、颜色、声音进行思维的。
四、启发性原则;含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依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古语:1、孔子:(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举一反三;2、《学记》:(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君子之教,喻也;3、苏格拉底:产婆术;4、朱熹:开其意,达其辞;5、第斯多惠: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五、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含义: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学生认识能力发展;依据:顺序性;古语:1、《学记》(1)不凌节而施;(2)学不躐等(3)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2、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欲速则不达(孔子),盈科而后进(孟子);4、其进锐者,其退速;5、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6、先传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教师笔试教学原则考点整理
教师笔试教学原则考点整理●【1】名:教学原则●含义1.基本原理:●有效教学●必须遵循2.总结和概括3.反映特点和规律4.指导:(教、学、应该贯彻)●类型:我国现阶段●【2】简:教学原则●名:基本原理教育经验反映学生指导贯彻于●(助记:不是让你背,而是让你有了逻辑噢~知道该答出什么内容)1.因为教学生,所以首先就是要科学和思想正确,2.科学和思想正确,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来检验3.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使用直观性的道具4.直观性的道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想5.启发思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的进行6.循序渐进进行中肯定就会发展学生的能力7.发展的能力需要不断地巩固,才能够牢牢地记住8.巩固中,不同学生的记忆方法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以-指导;结合(对进行)2.要求:培养人才;建设社会主义3.反映:规律4.体现:根本、质量●(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以-主导将-应用于;学以致用2.发展能力;理解;领悟●(3)直观性教学原则1.引导(观察所学聆听语言)2.形成(有关表象以便于)●(4)启发性教学原则1.教师(激发学生引导他们)2.自觉地(掌握学会树立)3.看似更注重引发也称●(5)循序渐进原则1.原则又称2.教学(按照 -来进行:系统和顺序)3.使学生(掌握形成)●(6)发展性原则1.也称:或2.教学的(既要适合又要)3.激励-经过努力以便有效地●(7)巩固性原则1.教学(引导牢固地掌握)2.长久地(保持以便于根据运用)●(8)因材施教原则1.从-出发(实际个别个性)2.有的方式(进行有使每个学生能获得)●【3】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含义:1.以-指导结合对进行2.培养:人才社会主义3.体现:规律4.反映:根本质量●(2)贯彻 - 基本要求1.保证教材的科学性●用-分析●遵循规律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教学:思想品德3.重视补充:4.主要靠:教师(不断:专业思想)●【4】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1)含义1.以-主导应用于2.发展能力理解领悟●(2)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注重联系激活已有激发主体)2.重视引导(运用养成如:解决)3.逐步培养:能力4.面向;对策●【5】名简:直观性原则●(1)含义1.教师引导(观察聆听)2.形成表象便于理解●(2)贯彻要求1.(助记:观察——教具和手段;聆听——言语讲解和语言直观)2.1、正确选择(教具手段)3.2、结合(直观+言语讲解)4.3、重视运用5.4、防止直观的●(2)简:贯彻要求1.1、正确选择:教具和手段●直观教具有三类●实物●模象:各种●多媒体教学:运用●无论选择都要注意其●典型代表●科学思想●以适合符合形成有关以便于2.2、结合:直观和言语讲解●不是、而是、或者●不是:自发地●而是:指导下有目的地●或者:配合讲解●教师通过(提出引导去发现)●教师(鼓励解答以便于更)3.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生动活泼能够起到4.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根据来决定(需要—作用)●不能把不能为(目的直观)●【6】名简:启发性原则●(1)含义1.教师(激发引导)2.学生(自觉地学会树立)3.看似启发实际引导又称●(2)贯彻要求1.(助记:因为善于提问,所以就调动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反思教学是否民主)2.1、善于(提问引导教学)3.2、调动主动性4.3、注重通过(解决启发获取)5.4、引导反思6.5、发扬教学民主●(2)简:贯彻要求1.1、善于(提问引导教学)●作为教师(善于因势启发)●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获取新知并使他们的)2.2、调动主动性●在调动:教师发挥●善于运用(提问、讲述、显示、以便激发、投入学习)3.3、注重通过(解决启发获取)●组织和引导:实际问题●具有挑战性:会使(进行完成)4.4、引导反思●了解:程序和方法●寻找形成:原因●克服:失误●使 - 简捷有效达到5.5、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课堂氛围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心情聪明才智●【7】名简:循序渐进原则●(1)含义1.又叫:系统性2.教学按照(系统和顺序)3.系统地(掌握形成)●(2)贯彻要求1.1、按照教材2.2、抓主要矛盾3.3、由:浅易简4.4、将系统的●(2)简:贯彻要求1.1、按照教材的●按照 - 逻辑体系(标准、教科书)●要求教师(领会结合本班编写设计)●以组织和指导教学的进程2.2、抓主要矛盾●教学(要并不意味)●而是要求(区别分清详略)●进行 - 启发(合作保证掌握)●难点(重点不同针对性)3.3、由:浅易简●欲速则不达●应该(进行基础打好学习效率)4.4、将系统的●教学(艺术教师认真)●课堂(变数若教师不顾机械陷入)●因此:机智的结合完成●【8】名:巩固性原则●(1)含义1.教学(引导牢固地)2.长久地(保持以便根据)●(2)贯彻要求1.理解:巩固2.把握:1503.组织:复习4.在中:积极●【9】名:发展性原则●(1)含义1.又称:量力可2.教学的(既要适应又要难度)3.激励通过有效地促进●(2)贯彻要求1.1、了解从实际●是教学的是学生的●教学过程:最近发展(设置调动)2.2、与时俱进时代特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学原则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制定出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这一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既可以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又有可能考简答甚至论述,因此希望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重点理解区分,争取做到准确无误。
1.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这一原则是针对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借助一定手段对知识进行直观,帮助学生获得理解,常见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考生只要掌握了这三种直观手段,便可在题目中很轻松的判断出是不是直观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在题目里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设置情景,提问,思考,启发,一步一步引导,主动性积极性等,考生注意把握。
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教学,在必要的时候适当删减内容,适当调整进度,因此考生只要掌握好顺序这一关键词就能很好的区分判断。
4.巩固性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为了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和保存知识,教师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题目中会以记忆规律,新旧知识,复习,作业等形式展现巩固性教学原则,考生只要记住,以这些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教学效果的都是巩固性教学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提出的,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学生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等与教学内容的搭配。
6.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因此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教学能力考点解析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教学能力考点解析教师资格证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备相应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证明。
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能力考试。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教学能力考点进行解析,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一、教育教学原则与教育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能力考试中,教育教学原则与教育教学目标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教育教学原则要求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这些目标。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深入理解各种教育教学原则和目标的内涵,掌握其应用方法,以便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是考察教师是否具备良好课堂管理和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考点。
考生应具备制定合理教学计划的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考生还要学会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包括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展示与评价等活动。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不同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组织模式的学习和理解,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
考生应熟悉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通过学习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应用能力。
四、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是考察教师是否具备科学评价能力的重要考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学生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育评价要求教师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评价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学会合理运用各类评价方法和工具,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和应对教育评价的能力。
五、教育教学研究与学科发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学科发展是考察教师是否具备教学研究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考点。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预测归纳精髓:小学教学原则之循序渐进原则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预测归纳精髓:小学教学原则之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小学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循序渐进原则(一)基本涵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
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
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另外,乌申斯基、布鲁纳等都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二)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
教师要深入地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其结构和体系。
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
注意重点,就是注意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可违反。
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就会加快.效率就会提高。
教师考试网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教师考试网: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历年以来的高频考点。
对教学原则的考查主要有四种方式,即从内涵出发,从每条原则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案例考查,以及结合古语考查。
从结合古语的角度而言,《学记》中主要的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学记》中不可不知的教学原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中公讲师任庆月一起学习。
1.预防性原则:《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
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措施。
否则,“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
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感困难。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已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即抓住教学的关键期。
如:【2010江西教招】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2013福建】《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3.循序渐进原则【重点】:“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
如果“杂施而不孙”,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
因此,要“学不躐等”。
如:【济宁事业单位】《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那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013龙口事业单位】“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北京教师招聘网/html/jiaoshi/yueduziliao/【2010福建教招】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教学原则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知识点——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2.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3.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如何快速记住这八大原则,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口诀:支(直)起(启)弓(巩),努力(力)寻(循)找一英(因)里(理)以外的鳕(科学)鱼。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攻略一、抓住重点,提高效率从考试科目上看,幼儿园两科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笔试两科,分别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笔试三科,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学八大原则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学⼋⼤原则 2019年11⽉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过去了,未考过的同学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2020年3⽉份的考试呢?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学原则,⼩编已经为⼤家整理好了,还在备考的同学们赶快记下来吧!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即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进⾏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也即要求教师能够做到进⾏教学时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思想品德教育,挖掘教育的思想性,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惊醒思想品德教育,把教育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并且教师还应不断的提⾼⾃⾝修养。
如,在某案例分析中,案例中呈现,该教师在教同学知识的同时,还教育同学们,团结⼒量⼤,与同学相处时,要团结同学,学会合作。
在这样的案例中,即体现,该教师贯彻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学以致⽤的⺫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即要交给学⽣知识,还要让学⽣接触实际,或者是联系⽣活现实来理解知识,或者要求他们将所学应⽤于实际⽣活中。
如果,选择题的案例或者是案例分析题中,教师如果有此类的教学表现,说明该⽼师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如,某选择题中,出现这样的案例,⽼师在给学⽣讲解完改⾰开放的变化这⼀课后,通过举办“我和爸爸⽐童年”这⼀活的让同学参与,这⼏体现了⽼师不仅交给学⽣知识,还让他们从实际与理论的关系去理解知识,因此是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3、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需要,让学⽣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此原则应遵循⼀定的要求,如恰当的选择直观学习对象,能够让学⽣接受和喜欢。
⽐如在上地理课时,⽼师为了让学⽣能清楚明了学懂地理知识,经常采⽤地球仪、地图进⾏教学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直观三⼤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教学原则分析梳理
敏试教师资格为大家整理2020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资料,帮助考生复习。
教学是教师资格知识与能力中的一个重点章节,其中教学原则考察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既可以考察客观题也有可能考察到主观题,所以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家能牢固的掌握。
那么在接下来的讲解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原则一共有八大原则,分别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口诀是: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教学原则很多,但经常考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与启发性。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中我想要教会学生加减法,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要教学生3+2,那么我会说家里有三个馒头,爸爸又买了两个馒头,家里一共有几个馒头?利用这样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运用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就是依据教学规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制定的。
第二,直观性教学原则。
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地掌握知识。
为的就是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具体形象提出的。
比如老师要为学生讲解草履虫,直接把学生带到了实验室在显微镜下看草履虫,这就是运用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大类。
依据的规律也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制定的。
第三,启发性教学原则。
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它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则。
做到此原则第一看材料中教师要在教学中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二看材料中教师的作用是否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比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就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依据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