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病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学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学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学
SURGERY
Company name
外科学
SURGERY
Company name
外科学
SURGERY
外科学
SURGERY
第四节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概述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周围神经在走行的 过程中,可能经过某些骨纤维隧道,跨越肌 腱膜、或穿过筋膜,在这些部位他的活动空 间受到明显的限制,当这些隧道、腱膜、筋 膜等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狭窄、增生、肥厚、 粘连时,就会使经过该处的神经受到挤压, 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永久 性神经功能障碍。
四 旋后肌综合征
定义 又称骨间背侧神经综合症、
挠管综合症,是指骨间背侧神经 在旋后肌腱弓(Froshe弓)附近 受压而引起的该神经麻痹导致的 综合征。
解剖 挠管:外侧面肱挠肌,下端
前外侧是挠侧腕长伸肌和腕短伸 肌,内侧由肱二头肌肱肌组成。 挠神经在此管内分为骨间背侧神 经和挠浅神经。
病因病理
1 创伤。 2 炎症。 3 肿块。 4 劳损。 5 局部解剖特点。 上述情况造成压迫而致本病。
临床表现 1 前臂近端掌侧疼痛,抗前臂旋前和屈腕使疼痛加重。 2 挠侧三个半手指麻木。 3拇、食指屈力减弱,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在前臂掌侧近1/3处(+)。 3 Phalen试验阴性。 4 X-ray一般无明显异常。 5 肌电图检查
治疗 手术治疗探查松解。
六 梨状肌综合征
五 旋前圆肌综合征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 指浅屈肌时神经受到卡压所 致。当时其描述的旋前圆肌 综合征并非都为旋前圆肌卡 压,因此,临床命名并不确 切。然而,由于临床长期将 此类病变称为旋前圆肌综合 征,所以,这一命名沿用至 今。

周围神经损伤(课堂PPT)

周围神经损伤(课堂PPT)
临床表现 肱骨干骨折:垂腕、垂指、前臂旋前畸形、手 背侧(虎口部)皮肤麻木;桡骨头脱位:无垂 腕畸形
17
高位(上臂中部)桡神经伤
在上臂后方紧贴肱骨干下行,该处易损伤 高位桡神经:垂腕、垂指
18
低位(肘部)桡神经损伤
骨间背神经--垂指 无感觉障碍
19
桡神经损伤移植术
20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损伤
肘部损伤 腕部损伤
旋前圆肌 掌长肌 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桡侧半 桡侧屈腕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鱼际肌
正中神经支配范围
21
腕管综合征
22
尺神经(Ulnar nerve)损伤
尺侧腕屈肌 屈指深肌尺侧半 小鱼际肌 拇内收肌 所有骨间肌 3~4蚓状肌
尺神经运动、感觉支配
23
上肢主要周围神经损伤---尺神 经(Ulnar nerve)
11
周围神经损伤手术方法
神经松解术(neurolysis):神经内膜、外膜松解 神经缝合术(neurorrhaphy):神经外膜、束膜、联合缝合 神经移植术(nerve grafting):神经缺损2-4cm,或神经直径 的4倍 神经移位术(transposition of nerve):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应 用邻近健康神经的分支移位修复,如膈神经、肋间神经、副 神经、健侧颈7神经等 神经植入术(implantation of nerve):神经入肌点或皮肤感觉 体损伤,神经植入肌肉或皮肤真皮下 (神经端侧吻合,神经延长术)
30
目的要求: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临床表 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周围神经损伤病理及分类、诊断和 治疗、臂丛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 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思考题: 试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简述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上、下肢主要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什么

2024版周围神经病损完整版PPT课件[1]

2024版周围神经病损完整版PPT课件[1]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024/1/30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
预防疾病复发和加重。
注重功能康复与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康复和训练,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加强随访与监测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32
THANKS
2024/1/30
6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2024/1/30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积极治疗慢性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神经系统 检查。
重要性
周围神经病损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通过 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早期诊 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亚急性期
炎症逐渐消退,神经纤维开始再 生,但速度较慢。 2024/1/30
慢性期
神经纤维再生速度进一步减慢, 靶组织萎缩,功能恢复困难。
后遗症期
损伤严重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永久 性功能障碍。
12
03
周围神经病损诊断方法
2024/1/30
13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症状出现时间、部位、性质、加 重或缓解因素等。
03
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实现感觉 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2024/1/30
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传出神经-神经 肌肉接头-肌肉,实现运动 控制。
神经调节机制
包括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受体和离子通道等,共同 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 理。
11
损伤后生理变化过程

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优秀精选PPT

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优秀精选PPT
4·保持患肢温暖,经常用温水擦洗肢体,保持清洁,可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经常检(查手3部)皮肤保有无持受压关征象节。活动度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
1968年初Sunderland根据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5度。
下垂可引起马蹄足或挛缩,虽神经有所恢复,肢体功能也不会 (1)吻合处断裂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缝合后,关节活动引起吻合处断裂术后持续固定3周,3周时神经再生业已开始,吻合部位的力学强
(三)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后,损伤平面以远的支配区及相应的 肌群运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丧失。其程度取决于神经损伤的 程度和类型。所支配的肌组织呈现弛缓性瘫痪。 2.感觉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后,在其支配区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 觉障碍,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及两点辨别觉的改变。 3.植物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后,其支配区内出现无汗、血管麻痹, 竖毛反应丧失,皮肤变薄、萎缩、干裂、溃疡,指甲扭曲、干 裂,甚至脱落。甚至可出现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 4.肢体畸形 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时,支配区肌肉松弛无力, 在拮抗肌的作用下,可出现特殊的肢体畸形。
1968年初Sunderland根据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5度。
一度:仅神经传导功能丧失,无解剖学损伤。
二度:轴索断裂但神经鞘无断裂。
二度:三轴索度断裂:但神轴经鞘索无断和裂。神经鞘均断裂。 四度:神经束断裂。 之后进行快速适应性感觉纤维的训练,即对移动物体的反应,让病人先在直视下,以后在闭眼时接触识别移动的物体。
(二)分类与分度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3种类型。 1.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完全损伤,需手术吻 合。 2.神经轴突断裂 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多因神经 受轻度牵拉伤所致,不需手术处理。 3.神经失用 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电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 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但营养正常,多因神经受压 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如骨折压迫神经,需复前臂旋前、腕、拇指和手指背伸位;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
形肩”
11
可编辑课件PPT
桡神经解剖
由臂丛后束发出,与肱深动脉一同行向外下,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 侧头之间,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 侧肌间隔,至肘关节(肱肌与肱桡肌之间), 在此分为浅,深二支,浅 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 改称为骨间后神经。
12
可编辑课件PPT
桡神经
桡神经
(1)支配肌肉:肱三头肌,肱桡肌,伸腕肌,桡 侧腕长伸肌,指总伸肌, 拇长短伸肌,旋后肌
(2)支配皮肤: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指背面的皮 肤,虎口皮肤感觉障碍
13
可编辑课件PPT
桡神经
桡神经损伤表现 (1)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
前臂旋后功能减弱。 (2)感觉障碍: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
可编辑课件PPT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损伤的表现 (1)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
示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対掌动作,不 能捏东西。 (2)感觉障碍:上述皮支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 指/示指/中指远节最为明显。 (3) 肌肉萎缩:大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猿手: 握掌时3~5指可屈曲而示指及拇指不能屈,称为‘‘ 枪形手”
际及小指感觉丧失。 (3)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肌萎缩
,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 指关节过伸,第4、5 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17
可编辑课件PPT
正中神经的解剖
一、正中神经的解剖:由分别发自臂丛内外侧束
的内外两根合成正中神经干,沿着肱二头肌内侧 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继在前臂指浅/深屈肌 之间沿着前臂正中线下行,经腕管,在掌腱膜深 面至手掌,先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进入大鱼际,继 而发出三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两支指掌固有 神经至1~4指相对缘。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PPT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PPT课件
腕下垂 2.桡神经伤
虎口区域皮肤感觉消失
38
尺神经损伤:(爪型手)
腕部损伤: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 临床表现:爪型手、手指内收、外展障碍
Froment畸形、感觉障碍 肘上损伤: 指深屈肌尺侧半 临床表现: 环、小指末节屈曲障碍
39
桡神经损伤:(垂腕)
肘上损伤(肱骨中、下1/3骨折) 肘部分为浅支和深支(骨间背侧神经) 临床表现:伸腕、伸指、伸拇、前臂旋后障碍
Hoffmann征检查法
12
(三)病理反射 定义:当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
抑制作用出现的异常反射。但1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这 种反射是正常现象。
种类:
1.Babinski征(Babinski reflex) 2.Oppenheim征
13
Babinski and Oppenheim sign
36
手背尺侧半 和尺侧 2个半指
臂丛后束分支: 桡神经
•主干行程 •分支支配
沿桡神经沟下行
肱三头肌
肱肌和肱二头肌
穿旋后肌 之间进入肘窝
桡神经 深支
桡神经 深支 起始
前臂深肌+ 肱桡肌
肱桡肌覆盖下
桡神经 浅支
绕至手背桡侧
桡神经浅支 手背桡侧半和2个半指
37
(四)诊断 爪形手
1.尺神经伤 夹纸运动消失 尺侧一个半手指皮肤感觉消失
1级 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在床面上能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 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 正常肌力
5
反射的分级
(-):反射消失 (+):反射存在,但无相应的关节运动,为反射减弱 (++):肌肉收缩导致关节运动,为正常的反射 (+++):反射增强 (++++):反射亢进并伴有非持续性阵挛 (+++++):反射明显亢进并伴有持续性阵挛

周围神经病损PPT课件

周围神经病损PPT课件


-- Logo
27
臂丛神经损伤
3.损伤的类型和表现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分为根性损伤、干性损伤、束性
损伤和全臂丛损伤四类。 ⑴神经根损伤:可分为上臂丛神经损伤和下臂丛神经损
伤。 ⑵神经干损伤:可分为神经上干(C5,6)、中干(C7)、
和下干(C8T1)损伤。 ⑶神经束损伤: ⑷全臂丛神经损伤
2.临床表现 腋神经损伤后出现上肢外展困难、外旋无力,三 角肌萎缩,失去肩部丰满外形,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3.康复治疗 综合应用运动疗法(被动运动、肩关节主动外展 活动、抗阻外展运动等)、物理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短 波或微波透热、激光照射、磁疗等)、药物等促进神经再生, 增加肌力,促进肩部感觉恢复。治疗时要注意预防肩关节内 收及内旋挛缩。为防止肱骨头下方脱位,可用肩吊带。
23
心理治疗
• 减轻心理障碍 • 治疗性游戏 • 作业治疗

-- Logo
24
常见 周围神经
病损的

-- Logo
25
1、臂丛神经损伤
• 臂丛由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组成。C5神经根主要形成 腋神经,支配三角肌;C6神经根主要形成肌皮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C7神经根主要形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 C8神经根主要形成正中神经,支配指屈肌群;T1神经根主 要形成尺神经,支配手内部肌群。
深支(肌支)穿至前臂背侧深、浅屈肌之间下行支 配前臂伸肌。
桡神经损伤——垂腕征

-- Logo
35
桡神经(C5-8,T1)损伤
1.病因 在上肢周围神经中,桡神经最易遭受外伤。其损 伤多数是肱骨干骨折所引起。此外,腋杖压迫、上肢置于 外展位的手术、桡骨颈骨折及大量骨痂生成等都可损伤桡 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损伤的评定
• Tinel征 神经干叩击试验 • 感觉检查 浅感觉(触、痛觉和温度
觉)、深感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及 形体觉)
• 感觉功能恢复等级 • 肌力 • 关节活动度 • 电生理学 • 手功能
感觉功能评定
具体治疗方法和步骤
• 1.触觉:用粗大的毛刷在患者的皮肤上擦刷, 进行触觉的刺激。
周围神经损伤
①支配手部的感觉神经 ②支配手部的运动神经
• 支配手部的感觉神经 ➢正中神经:手掌桡侧3个半手指 ➢桡神经(浅支):手背桡侧2个(3个)
半手指、虎口
➢尺神经:尺侧一个半(2个半)手指
神经检查
• 支配手部的运动神经 ➢尺神经损伤:“爪形手” 畸形 ➢桡神经损伤:“垂腕” 畸形 ➢正中神经损伤:“猿手” 畸形
病例
一个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女,25岁,患者右 手关节活动度部分受限,肘关节的活动度轻度 受限。ROM评定结果为右手腕屈可,腕背伸、 拇指屈曲受限,其余四指近端指间关节活动受 限,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受限,肩关节活动受限。 右手尺侧感觉评定患者感觉减退明显,对较强 的刺激才能感知到。做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案??
• 5.改善关节活动度:让患者进行磨砂板 的训练。
• YOU are just on the way THANK YOUR
• 2.温度觉:将患者的手交替放入冷热水中,进 行反复刺激,促进温度觉的刺激。
• 3.痛觉:用圆头针针尖在患者皮肤是刺 激。
• 4.提高肌力和耐力训练:让患者用患侧手来 回推移物品。改善抓握能力和抓握力量,改善 手指协调性,工作性作业活动训练 圆柱状抓 握拇指侧捏,对掌,IP(指间)关节伸展,手 指内收,手指外展 感觉重塑,感觉再教 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