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现场工作技术要点资料

合集下载

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目录一、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原则二、传染病防控工作三、饮用水安全工作四、食品安全工作五、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2012年7月21日,我市遭遇了近61年来最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还有发生暴雨强降雨天气的可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下一步“全面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的指示精神,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了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规范指导灾后卫生防病工作。

一、洪涝灾害后工作原则受灾地区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分阶段分层次重点抓好预防控制霍乱、痢疾、甲肝、戊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出血热、登革热、乙型脑炎、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把各种传染病疫情扑灭在暴发、流行之前。

(一)加强领导,确保卫生防病工作有序进行我市和各区县疾病预防中心应进一步加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领导,明确领导负责人,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本辖区内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等各项工作。

灾区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本辖区灾后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重点加强与暴雨灾害关联度大的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的分析报告,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处理方案,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积极做好卫生应急人员培训和卫生应急药品、器械和物资的准备工作。

(二)加强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救灾防病特殊时期对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洪涝灾害卫生防病信息每日报告制度。

在房山、门头沟等重灾区要建立并且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疾控机构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基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要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监测点,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洪 灾期 间 , 保护 自身健 康 、 为 减少 疾 病发 生 , 区 灾
群众应 做到 :
1 .注 意饮用水 卫生 。不 喝生 水 , 喝开水 或 符合 只 卫生标 准 的瓶 装水 、 装 水 ; 桶 装水 的缸 、 、 、 等 必 桶 锅 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须保持 清洁 , 经 常倒 空 清 洗 ; 取 自井 水 、 水 、 并 对 河 湖
疾病 的发生 和传染 病 的暴 发与 流行 。因此 , 高饮 水 、 提 食品、 环境卫 生条件 、 制 媒 介 生物 , 控 消除 传染 病 发 生 的危 险 因素 , 提高人 民群众 防范 各种疾病 的健 康常识 ,
保护 重点人群 , 对减 轻 灾后 的疾 病危 害有 着非 常 重 要 的意 义 。
2 .注 意食 品卫 生 。不 吃 腐 败 变 质 或被 污 水 浸泡
过 的食 物 ; 吃剩饭剩 菜 , 不 不吃生 冷食物 ; 不吃 淹死 、 病
死的禽 畜和水 产 品 ; 物生 熟要分 开 ; 筷要清 洁消毒 食 碗
后使用 ; 不要 到无卫生 许可 证的摊 档购买 食 品。 3 .注 意环境卫 生 。洪 水退 去后 , 消 除住 所 外 的 应 污泥 , 垫上砂石 或新 土 ; 除井水 污泥并 投 以漂 白粉 消 清
保 持住 屋和 附近地 面整洁 干燥 , 要在草 堆上 坐卧 、 不 休
息。
6 .注 意 手 部 清 洁 , 用 手 、 其 是脏 手 揉 眼 睛 。 不 尤 各 人 的毛 巾 、 盆 、 帕应 当单 用 , 果 不得 不 与 病人 脸 手 如
共 用脸 盆 , 则应 让健 康 人先 用 , 人后 用 , 完 以 肥皂 病 用 将 脸盆 洗净 。 7 .如果感 觉身 体不适 时 , 及时 找 医生 诊治 。特 要 别 是发 热 、 腹泻 病人 , 尽快 寻求 医生帮助 。 要

洪涝灾害后环境整治与消杀技术方案

洪涝灾害后环境整治与消杀技术方案

洪涝灾害后环境整治与消杀技术方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洪涝灾害后环境整治与消杀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社区、村组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社区居民、单位职工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消杀防病”活动,有效进行环境清理及消毒杀虫除害工作,降低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预防和控制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灾区人民身体健康。

二、消杀原则依据灾民活动区域的水和环境污染状况,对不同区域和对象采取有限度的消杀处理,。

三、工作程序先开展环境整治,再进行消杀处理。

四、环境整治和消杀范围1、灾民室内外环境。

2、洪涝灾区内居民区、村庄等外环境。

3、洪涝灾区内所有的水厂、水井、农贸市场、厕所、垃圾、垃圾容器(包括:垃圾池、垃圾箱、垃圾堆)等。

4、洪涝灾区内养殖场、牲畜棚等。

5、全市所有的灾民安置点。

6、洪涝灾区内所有动物尸体应无害化处理。

五、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1.饮用水对浅井水、坑塘水、河渠水,取水后应在缸、桶等容器内进行消毒处理,不能直接饮用。

一般使用漂白粉精片消毒。

缸水、桶水消毒一般每50kg 水加入1 片漂白粉精片。

若水质较浑浊,应首先加入明矾或碱式氯化铝使之净化(一般每桶水约25 公斤加花生米大小明矾一颗,经搅拌出现矾花),等水变清后,再进行消毒。

净化消毒后的水经煮沸(100℃,10-20 分钟)以后才能饮用。

被淹水井淘洗消毒技术要点:抽出全部井水;用清水压力冲洗井壁,抽出污水及污泥,反复2-3次;井底铺垫30公分左右沙石,投加漂白粉,等井水自动沁至正常水位,取水进行感官检查,检测余氯达到L,即可正常使用。

自建自来水家庭,还应泵水对管道和储水罐进行冲洗2.食(饮)具首先对食(饮)具进行清洗除污,然后煮沸消毒,消毒15 分钟;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时将食饮具浸没在含有效氯250mg/L 的消毒液中,作用15 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洁净水冲洗,除去残留消毒液。

3.墙壁、地面首先对墙壁、地面进行清洗除污,然后使用65-70%漂白精粉15-30克兑水50斤配置成浓度500~1000mg/L 的有效氯溶液喷洒,喷洒量是湿而不流。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应急预案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意义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可能引发的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流程、应急响应措施等,确保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组织领导1. 成立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和具体事务处理。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

三、工作流程1. 监测预警(1)加强洪涝灾害期间传染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苗头。

(2)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发布预警信息。

2. 防疫措施(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垃圾、淤泥,防止疾病传播。

(3)开展消毒杀菌工作,对受灾地区进行消毒处理。

(4)保障饮用水安全,确保群众饮用合格水源。

3. 应急处置(1)建立临时医疗救治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2)对受灾群众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3)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要。

四、应急响应措施1. I级响应(洪涝灾害严重,疫情爆发)(1)启动本预案,全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

(2)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疑似病例。

(3)组织专家队伍,对受灾地区进行卫生防疫指导。

2. II级响应(洪涝灾害较重,疫情散发)(1)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

(2)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卫生。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3. III级响应(洪涝灾害轻微,疫情个别发生)(1)开展常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卫生。

(2)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3)做好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的资金投入。

2.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3. 人员保障:加强卫生防疫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洪涝灾害后疾病防控要点

洪涝灾害后疾病防控要点

洪涝灾害后疾病防控要点一、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

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手足口病,其它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以及隐孢子虫等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腹泻病。

1、霍乱不进食生的海(水)产品,海(水)产品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煮熟后食用,清洗海鲜人员要彻底洗手再接触食品和餐具;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和合格瓶装水;避免大型聚餐和吃剩饭菜;不随地大小便,更不要在水井和河边大小便;发生无痛性腹泻和呕吐须立即就医;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地面、容器、厕所、水龙头、衣物被褥等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可及时口服霍乱疫苗。

2、细菌性痢疾不进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瓜果要削皮吃,少吃凉拌菜,不吃或少吃熟肉凉盘食物;食物加工要煮透;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防止饭菜被苍蝇叮爬;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

不随地大小便。

发生水样便、稀便、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应立即就医。

儿童发生高热惊厥应就医排除是否为中毒性痢疾。

3、伤寒和副伤寒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和瓜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鲜。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目前伤寒、副伤寒病情一般不典型,当出现持续3天以上发热,头痛、食欲差,排除感冒等疾病,有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进食史,应立即就医治疗。

从事饮食等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接种伤寒疫苗。

4、甲型肝炎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水)产品。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不共用水杯等餐具用具;出现皮肤、眼睛巩膜发黄、恶心、厌油、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防汛及防洪现场处置方案

防汛及防洪现场处置方案

防汛及防洪现场处置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做好气象预报,及时掌握降雨情况。

建立健全气象预报系统,确保及时准确掌握降雨情况,并进行专业分析和判断。

2.组织人员排查危险隐患。

组织专业人员对河流、沟渠、山洪、山体滑坡等可能引发洪水的地区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与气象、水利、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流通和协同操作。

4.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

及时储备应急物资,包括救生艇、安全绳索、防水服等,以确保在洪水来临时能够进行及时救援。

二、洪水来临时的处置工作1.组织疏散。

根据洪水的危害程度,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人员的安全。

2.对危险区域进行封控。

对危险区域进行封控,设置警戒线,并派遣人员进行危险点监测和警戒值报告。

3.加强巡查。

洪水来临时,组织人员加强对各处的巡查,确保堤坝、护坡、排涝设施等的安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急措施。

4.组织抢险救援。

在洪水影响下,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利用救生艇进行营救,使用绳索救援被困人员等。

6.制定疏散和救援方案。

根据洪灾情况,及时制定疏散和救援方案,确保人员的安全和救援的迅速有效。

三、洪水后的恢复工作1.排水和抢险工作。

洪水退去后,及时进行排水工作,并进行抢险工作,修复被损坏的水利设施,确保供水和排水的正常运行。

2.安全检修。

对受损的堤坝、护坡等进行安全检修,确保其安全稳定,以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3.疫情防控。

在洪灾过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人员对受灾地区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确保灾后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重建工作。

组织人员对受灾地区进行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总结:防汛及防洪现场处置方案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及时组织疏散和封控危险区域,加强巡查和抢险救援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制定疏散和救援方案。

洪水过后,进行排水和抢险工作,进行安全检修,加强疫情防控,进行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地区的安全和恢复。

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预案一、目的为切实做好本院防自然灾害工作,防止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的发生,切实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护人员及患者人身安全,保证医院良好的医疗秩序,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使用于本辖区范围内由洪涝灾害引发的严重损害社会公众生命安全及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时、引用水污染及人员伤亡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一)医院成立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洪涝灾害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组长:副组长:成员: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救治工作,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明确各级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及救治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救治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医教部xx:负责组织协调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医疗卫生救援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护理部xx:负责组织协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感染管理科赵福容:负责组织协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

药剂科xx:负责协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药品保障。

医学装备科xx:负责协调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医学装备的保障。

后勤保障科xx:负责对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事件医疗救治的物资保障。

五、信息监测和报告医院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六、应急响应根据洪涝灾害事件的具体情况,相关专业人员应当先行一步,对灾害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参加洪涝灾害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疾病滋生蔓延,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做到大灾后无大疫。

洪涝灾害后环境消毒技术要点(1)(1)(1)

洪涝灾害后环境消毒技术要点(1)(1)(1)

洪涝灾后环境消毒技术指导洪涝灾后环境卫生风险,主要是水退后存留的大量淤泥、生活垃圾、溢流的粪便所造成的污染和病媒生物的孳生。

因此,灾后的环境清理以及病媒生物防制非常重要。

为保护我县广大人群身体健康,防止或降低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特制定本要点:一、消用洪水退后,要立即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理,改善环境卫生。

一、预防性消毒处理原则(一)一般情况下,外环境以清污为主,重点区域清污后再行消毒处理。

清污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倾倒河中。

一般不必对无消毒指征的灾区外环境、交通道路、路面、交通工具、帐篷等进行喷洒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重点区域消毒工作,灾民安置点、医院、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等与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场所是环境卫生工作与消毒工作的重点区域。

重点场所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污后消毒,空气以通风为主,人员密集场所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可定期消毒。

对受淹水源、厕所、牲畜养殖场所等也应全面进行消毒。

(三)保护水源,注意饮水安全,做好受灾地区饮用水消毒与水质监测工作;做好餐(饮)具、瓜果、蔬菜消毒与清洗保洁工作。

(四)及时清理动物尸体,做好无害化处理。

(五)及时清除和处理日常生活垃圾、粪便。

对设置的临时厕所、垃圾堆集点,应有专人负责,做好粪便、垃圾的消毒、清运等卫生管理。

二、各类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环境对遭受灾害的外环境进行彻底的卫生处理。

全面清扫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和院落,清除淤泥和垃圾污物。

对于道路和院落一般情况下无需消毒,只需对可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比如栏杆、室外体育活动用品。

先清淤、后消毒。

居家、街道、社区、安置点等场所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mg∕1含氯消毒剂,或200mg∕1二氧化氯,或1000mg/1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min o临时安置点启用期间每天定期消毒1-2次;在无疫情情况下,不必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剂喷雾消毒,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自然通风为主,通风不良的场所可采用机械通风。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精选6篇)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精选6篇)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精选6篇)优秀的文档处理能力是现代职场所需的必备技能之一,快速完成的任务的办法就是借鉴相关范文的写作。

阅读相关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和表达能力,你是否正为写范文而犯难呢?小编的这篇文章为您全面介绍了“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的相关信息。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篇1洪涝灾害是在气象条件与地质条件共同作用下,降水超过地表排水能力所引发的灾情。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预警体系建设是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气象预警、水文预警以及地质灾害预警等手段,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其次,加强水库、堤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排水能力和抗洪能力。

加强对水库、堤防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漏损、病害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此外,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修复工作,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避免建设在容易发生洪涝的区域,合理分布城市的排水设施,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在农村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防止农田水旱冲突。

另外,加强洪涝灾害的救灾和恢复工作,提高抗洪救灾能力。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救援人员和物资,做好抗洪救灾的准备工作。

在洪涝灾后,及时进行灾后恢复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总之,洪涝灾害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抗洪能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提高救灾救援能力都是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只有全面加强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篇2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 加强洪涝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洪涝灾害防病十措施

洪涝灾害防病十措施

洪涝灾害防病十措施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以下是洪涝灾害防病的十个重要措施:一、注意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极易受到污染。

因此,一定要确保饮用的水是经过消毒处理或者是来自安全的水源。

尽量饮用瓶装水、桶装水或者经过煮沸的水。

如果使用井水,要先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按照说明进行消毒。

不喝生水,不使用被污染的水来洗漱、做饭和清洗食物。

二、重视食品卫生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很容易变质、受到污染,不能食用。

对于已经开封的食品,如果被洪水浸泡过,也应该丢弃。

储存食物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食物受潮、霉变。

做饭时要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不吃生冷食物和未洗净的瓜果。

三、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垃圾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如果没有流动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清洁。

四、做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周围的垃圾、淤泥和积水,避免蚊虫滋生和细菌繁殖。

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地面、墙壁、家具等进行擦拭或喷洒。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预防蚊虫叮咬洪涝灾害后,蚊虫容易大量滋生。

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防蚊用品,避免蚊虫叮咬。

如果被蚊虫叮咬,不要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可以涂抹止痒药膏。

六、处理伤口如果在洪水中受伤,要及时清洗伤口,用碘酒、酒精消毒。

如果伤口较深或者有异物,应及时就医。

避免伤口沾水,防止感染。

七、注意肠道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等在洪涝灾害期间容易发生。

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八、关注呼吸道传染病洪涝灾害后,人群聚集,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等。

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防汛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总结

防汛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总结

防汛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总结
今年的汛期来势汹汹,许多地区遭受了洪涝灾害。

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同时,我
们也要时刻关注卫生防疫工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这次汛期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防汛救灾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次防汛救灾卫生防疫工作。

首先,我们在防汛救灾工作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堤坝巡查、疏浚排水
系统、疏散受灾群众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我们在卫生防疫工作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受灾地区的卫
生监测,及时清理垃圾、消毒污染水源,确保了受灾地区的卫生安全。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了受灾地区的疫情不会扩散。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受灾地区交通不便、通讯中断等问题,我
们的救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洪水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疾病的防控工作。

总的来说,我们在这次防汛救灾卫生防疫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
一些挑战。

我们要继续加强防汛救灾和卫生防疫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努力。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灾后传染病控制调查要点

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灾后传染病控制调查要点

洪涝灾害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与控制要点(2017年版)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供水系统毁损、食物安全难以保障、居住条件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洪涝灾害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乙型脑炎(乙脑)、血吸虫病、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

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临时医疗点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适时开展症状监测,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灾区的疾控和医疗机构人员要及时赶赴疫情发生地,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原则和方法,迅速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暴发现场处置流程见图1-1传染病类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流程图。

一、主要调查步骤(一)召开工作沟通会。

调查组到达灾区现场后应当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了解事件最新进展和相关背景信息,商定现场工作计划(含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方案,制定和实施初步控制措施。

(二)核实事件信息。

通过访谈临床医生,访视病例,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可疑样品或环境标本的检测数据;综合临床信息、检测信息、流行病学资料,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三)确定病例定义,制定调查方案。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

在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可采用疑似病例定义或临床诊断病定义,在病因确证阶段可采用确诊病例定义。

调查方案应当根据现场特点设计。

(四)搜索病例。

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

搜索时通常还应当了解事发地周边有无类似病例。

必要时可开展应急监测,收集新发病例相关信息。

(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发现并核实后的病例,应及时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还应当根据现场需要开展专题调查,如污染范围调查、暴露程度调查、宿主与媒介调查、基线调查、实施效果评价等。

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

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

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水灾期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淹死的动物尸体会污染饮用水水源,直接饮用很容易染上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只供参考,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分享收藏!怎样做好洪涝卫生灾害预防?洪涝灾害卫生防控知识饮用水卫生1、保护水源,使用消毒处理过的水,不喝生水;2、不用不卫生的水漱口、洗瓜果、蔬菜和餐具;3、澄清的饮用水,可直接采用煮沸消毒;浑浊的水,经过滤、沉淀后,再用煮沸或漂白粉或其它饮水消毒剂消毒。

4、被洪水淹没过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消毒。

方法是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清洗井壁、井底,再掏尽后,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消毒。

井水消毒,即污染水井按每1000升水加漂白粉(有效氯>25%)150-200ma的剂量,将漂白盛入有小孔的塑料袋或其他有孔容器沉入井底,作用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弃之,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的消毒方法消毒(每100斤水加入灭菌片2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洪涝灾害卫生防控知识食品卫生1、洪灾期间禁止举办群体性聚餐。

2、食品要新鲜,煮熟煮透后及时食用;灾区提倡用炖/煮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加工食物,没有变质的剩饭、剩菜要煮沸30分钟后再食用。

3、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粮食和腐败变质、生虫、过期、霉变食物。

4、不吃淹死、病死的家畜家禽和水产品。

5、不吃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防止误食化学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6、不采集、不食用辨认不清的野菇等野生植物。

7、禁止经营、食用被洪水淹过的食品饮料。

8、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立即送病人到正规医疗机构,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洪涝后为什么卫生不好?洪涝灾害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使灾区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甲肝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增加。

同时,洪水淹没粪池、下水道等,动植物尸体腐败,坑、洼积水地增多,蚊、蝇等各种媒介孳生,生活和居住环境恶化,钩体病、乙型脑炎等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最新:洪涝灾区环境卫生处置与预防性消毒指引(2023版)

最新:洪涝灾区环境卫生处置与预防性消毒指引(2023版)

最新:洪涝灾区环境卫生处置与预防性消毒指引(2023版)一、基本要求(一)根据灾情及当地传染病发生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开展环境卫生清理与消毒工作。

一般情况下,外环境以清污为主,重点区域清污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不应对无消毒指征的灾区环境、交通道路、路面、帐篷等进行喷洒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二)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的重点区域或对象包括生活饮用水、洪水退去后的村落和场所、个人住宅。

(三)应及时清理淤泥、动物尸体、垃圾和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

清污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倾倒河中。

(四)工作人员要了解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尽可能选择消毒效果可靠,简便易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的消毒方法,正确实施消毒措施。

(五)加强对肠道传染病的症状监测,如发现疫情,应按照相关标准指南及时做好疫源地消毒工作。

(六)加强受灾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在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二、灾后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一)供水设施的修复、清理与消毒。

1. 被淹没或损坏的供水设施。

被淹没或损坏的供水设施暂时不能供水,在水退或修复后先清出构筑物内的淤泥,清洗并排空污水,对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输配水系统,可以采用逐段消毒、冲洗的方式。

待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方能启用供水。

在管道清洗消毒过程中要提醒受灾群众不要使用自来水作为饮用水,可以作为冲洗厕所等用水。

2. 被淹没或损坏的水井。

被水淹或损坏的水井修复后必须进行清掏、冲洗与消毒。

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完全清除污水。

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用漂白粉或其它含氯消毒剂进行超量氯消毒,并进行再次清洗后使用。

3. 储水和取水容器以及输水管道,在使用或重新启用前应进行全面冲洗和消毒。

(二)运转正常的自来水厂的水质处理与消毒。

水厂应根据源水水质变化情况,及时使用或加大混凝剂和消毒剂的使用量,保证出水水质符合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预案

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伴随着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等多种疾病的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洪涝灾害期间的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机制,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2. 保障洪涝灾害期间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防止疾病传播和蔓延,降低疾病对受灾地区的影响。

三、组织体系1. 成立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

2. 设立疾病防控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

3. 建立健全疾病防控专家组,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防控措施1.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加强疫情监测,对洪涝灾害地区进行实时疫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2)落实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 饮用水卫生(1)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2)对受灾地区的水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开展饮用水消毒工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环境卫生整治(1)加强受灾地区的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粪便,消除疾病传播隐患。

(2)对受灾地区的厕所、垃圾点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4. 疾病防控宣传教育(1)开展疾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普及疾病防控知识,使群众掌握正确的疾病预防措施。

5. 疫苗接种与免疫接种(1)针对洪涝灾害期间易发的传染病,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2)对受灾地区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

6. 疾病救治与隔离(1)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疾病救治能力。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做好疫情溯源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五、应急响应1.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应急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动态和防控措施。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在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应对各种疾病。

以下是关于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的要点:1.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供水系统受损,饮用水污染。

因此,在使用自来水前,应对其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煮沸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等。

另外,要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井水等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

2.食品卫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食品供应链中断,食品储存和加工设施遭受损失,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在洪涝灾害后,人们应该选择新鲜、干燥和密封的食品,并避免食用变质或受污染的食品。

在存放食品时,应注意避免与污水和有害物质接触。

3.个人卫生4.废物处理在洪涝灾害后,废物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废物中可能包含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因此必须妥善处理。

垃圾应分类投放,并及时清理,避免积水和滋生病菌。

医疗废物和有毒废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5.疾病预防洪涝灾害容易导致水源受污染和蚊虫滋生,从而增加了水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的风险。

人们应定期疫苗接种,特别是对于防治儿童麻疹、流感和痢疾等疾病的疫苗。

此外,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也是必要的。

6.环境改善总结起来,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非常关键。

人们应该重视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等问题,妥善处理废物,预防疾病传播,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防护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洪涝灾害后可能出现的疾病流行,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洪涝灾害后的防病知识

洪涝灾害后的防病知识

洪涝灾害后的防病知识洪涝灾害后,积水和泥浆中很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和病毒,同时也会对环境中的污染物造成很大影响,这些都会给灾区的人们带来健康威胁。

因此,灾后防病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点关于洪涝灾害后防病的知识。

1.保持个人卫生灾后,每个人都应注意保持自己的卫生。

每天进行洗脸、刷牙、洗手是必须的。

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更换干净的衣服等,以尽量减少病毒、细菌传播的机会。

2.饮水卫生灾区的饮用水肯定很难保证卫生,因此,必须注意饮水卫生。

每个人都应该将饮用水煮沸或者消毒,保证安全。

同时要配备足量的饮用水,以便随时使用。

3.消毒居住环境洪涝灾害后,许多家庭的居住环境都十分糟糕,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家庭的卫生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还会传播疾病。

因此,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至关重要。

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家庭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包括家具、地板、墙壁等。

4.避免进食变质食品因为灾情的影响,很多食品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进食变质的食品容易引发肠胃疾病和食物中毒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要特别注意察看食品的新鲜程度,避免食用变质食品。

5.佩戴口罩洪涝灾害后,病毒传播范围增加,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因此,要注意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同时,要避免人员拥挤,减少感染风险。

6.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灾后,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卫生习惯。

要养成定时或经常洗手的好习惯,然后再进食或接触物品,避免手部细菌传染。

平时要尽量保持清洁,换洗衣服、加强锻炼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

总之,在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灾民们不能只关注到自己的生存问题,忽略了防病的重要性。

要及时采取有效防病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保持自身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
有季节性的特点
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
江西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时空上往往不是孤立的,表现在地 域和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时间上具有若干年内 灾害重发的特点,具有重灾重发的特点,这就是它的时空 群发性。 在空间上,江西洪涝多出现在信江、抚河、饶河及潦河、 锦江等流域。1998年信江、抚河以及饶河、潦河流域分别 出现大强度的连续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历史罕见 的洪涝灾害就是明显的例证。 受益于三峡大坝和我省的水利工程,我省1998年以后未发 生特大灾害,相比较而言,2010年灾情较为严重。
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
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 涝生灾的现象。海面突然上升,使海水登陆而泛滥也可以造成 洪涝灾害。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为
洪涝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
主要为暴雨引起
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
从时间分布来看,江西暴雨分布不均。暴雨、大暴雨以及 连续性暴雨、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汛期。暴雨尤其以4~ 6 月为最多,占全年的56.7%,而6月份平均每2 天就有1个 暴雨日,每5 天就有1个大暴雨日。
从空间分布来看,暴雨主要集中在浙赣铁路沿线以及武夷 山脉西北侧这2条暴雨带上。由降水产生的程度不同的洪 涝也多出现在信江、抚河、饶河及潦河、锦江等流域,与 暴雨带的分布吻合 。
四、目前可参考的技术规范
卫生部: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2009-04) 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应急预案(试行)(2007-07) 江西省卫生厅:洪涝灾害期间处理技术方案 (2007-07)
南昌市卫生局:南昌市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应急预案(2012年版)
五、灾害发生后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响应
三、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的情况
自2003年三峡水库135米蓄水以来,三峡水库所起的防洪作用非常 明显,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常规洪水可由三峡水库全 部解决。即便将来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下游 的相应流量也不超过77000立方米/秒。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 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避免荆江南北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 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难 。 1998年以后我国未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全国性的洪涝灾害, 2010年是1998年以后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年份。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 击;
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
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时有融雪洪水发生;
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范围广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2.发生频繁。
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 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 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依据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及危害程度,分级响应
(一)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发生频繁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3、突发性强。
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 又较低,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 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 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
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 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突发性强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4、损失大。
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灾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 、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 5127万,占当时8省总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 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了较大的洪水 ,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厂卓有成效的 抗洪斗争,尽可能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仍达3. 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 达249亿元,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 全省总人口的76%。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现场工作 技术要点
主要内容
一、洪涝灾害的概念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三、近年来我国、我省洪涝灾害情况介绍
四 、目前可参考的各项技术规范


五、灾害发生后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响应
六、洪涝灾害发生后分阶段卫生防疫工作内容
一、洪涝灾害的概念
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
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 对中国自然灾害3类地区的划分,江西省属于2类地区15个省区中自然 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百分率 仅次于安徽和陕西,达到5%以上。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由自然 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暴雨是造成我省洪涝灾害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连续性、区域性暴雨 ,不但会直接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明显影响社会 经济发展,还会引发山体滑坡、山洪暴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 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1.范围广。
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 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 年降水量较多且60-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 洪水; 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