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论文

合集下载

细胞工程论文

细胞工程论文

谈转基因动物对克服人类疾病的影响摘要转基因动物在医学研究领域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改良动物品种、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及抗病性;也可以用于生物制药、建立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生产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等;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某些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获得基因敲出动物等。

疾病动物模型在认识疾病本质、确定防治方案及药物研究上十分重要。

转基因动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建立在基因水平上研究人类疾病、揭示各个基因的各种功能中将起重大作用。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动物模型人类疾病器官1. 转基因动物概述在分子水平或者基因水平的基础上,用人工的手段去改造生物遗传性状的基因工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基因工程应用技术之一的基因重组,可用于对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的体外人工剪切、组合、拼接,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如微生物、病毒等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使所需基因在细胞内表达出来,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或创造新的物种。

近年来,国外已出现了一些“基因作物”,如抗腐烂西红柿、抗除草剂棉花、抗病毒黄瓜和马铃薯,以及抗虫玉米等。

目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能分离出来的目标基因已近百种,在农作物上实现目标基因表达的也已有10多种。

所谓转基因动物,是用实验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这种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染色体整合,这时外源基因就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传给后代。

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动物巨鼠,是将大白鼠生长激素导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再将这个受精卵移入借腹怀胎的母鼠子宫中,产下的小白鼠比一般的大一倍。

这只在遗传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究培育成功,展现出诱人的光明前景。

克隆动物的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同时进行转基因操作。

在体细胞去核并与去核的卵细胞结合之前,将有关的人类基因注入,这样,培育的“转基因克隆羊”,就会产生出人类蛋白质。

第一头克隆羊“多利”引起的轰动,在于它的理论价值,它突破了有性生殖的框架,证明高等动物也可以由无性生殖来繁衍。

细胞工程小论文

细胞工程小论文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生命科学院13级生物工程1班20132076 周晓香摘要:随着现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植物越来越多,也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利益。

转基因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但目前还不能精确预测转基因的所有表型效应,转基因植物的可能后果也还不明确。

因此,转基因植物面临着环境释放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两方面的安全性问题。

【1】而且,转基因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安全性;食品安全性。

正文: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克隆的优异的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的细胞或组织中并表达,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目标性状或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

【2】而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从植物、动物、病毒或细菌等生物中分离得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农杆菌介导以及病毒感染等方法转入到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受体植物新的优异性状,如:抗虫、抗病、抗旱、抗除草剂、耐寒、高产、优质等。

【3】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诞生以及它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去改变植物的基因,培育出新的品种,甚至改变它的遗传特性。

可想而知,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但在转基因植物取得惊人的成果的同时,它的安全性也成为了科学家、政府以及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当今世界共同讨论的话题。

1 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食品,即用转基因生物制造或产生的食品。

1994 年美国Calgene 公司的转基因延熟番茄经FDA 批准上市, 成为第一例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植物食品。

迄今为止, 全世界已有40 多个可能作为食品来源的转基因植物获得批准上市。

主要包括延熟番茄,抗除草剂的玉米、抗虫棉等。

【4】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由转基因植物加工而成的食品是否与同种类的非转基因植物加工成的食品或者说天然的绿色食品一样,可以提供人类或动物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

细胞工程论文.doc

细胞工程论文.doc

药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作者:刘丽丽(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生物科学专业2006级2班)摘要: 利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植物有用代谢产物, 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工业化应用仍受到来自生物及工程技术上的限制。

针对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提出在综合考虑生物学和工艺学两方面的基础上, 选育药用植物稳定高产的优良细胞系是提高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可行性的关键。

关键词: 药用植物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细胞系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使用普遍, 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悠久的历史, 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药用植物的大量需求和野外大规模、无计划地过度利用,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受到很大破坏, 其中相当一部分已面临濒危。

在高度重视天然药物开发利用的同时, 对于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中药产业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亦将面对资源问题的挑战, 于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建立药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来大规模地直接生产药用有效成分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1.药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特点药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以药用植物细胞或组织的大规模培养为基础, 它根据“植物培养细胞次级代谢全能性”的理论, 将药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引人有用化学物质生产, 把细胞作为一个“活的工厂”, 通过对细胞进行固体或液体悬浮培养大量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当前药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已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 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生产应用研究的两大主流之一, 相对于人工栽培具有独特的优点。

(1)节约自然资源, 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同时不受地区、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2)细胞培养个体差异小、试验周期短, 便于控制, 能节省人力、物力图。

(3)可以筛选高产的细胞株, 并通过合理实施次生代谢过程的调控提高生产率川。

2.药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自从1968年和首次报道在生物反应器中成功培养不同植物种类以来,利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 为植物有用代谢产物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生产途径和生产方法。

细胞工程论文(胚胎干细胞)

细胞工程论文(胚胎干细胞)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题目:胚胎干细胞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及用学号:20100412310035姓名:周文斌年级:2010级专业:生物工程(1)班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 年11 月28 日成绩:胚胎干细胞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摘要:干细胞,在医学中被称为“万用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生命的生长与发育中其起主干作用的原始细胞。

本文即以干细胞为基础,从胚胎干细胞概念出发,介绍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近年来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历程做出梳理与总结,并对其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作出概述。

关键词: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历程及成果;应用前景;存在问题一、干细胞干细胞(stem cells, 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cell,TSC)、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和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二、胚胎干细胞(ESC)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着床前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的一种全能性细胞[1]。

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环境,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

1981年,埃文斯(Evans)和考夫曼(Kaufman)从小鼠胚囊内细胞团建立了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2,3]。

1998年,汤姆森(Thomson)在体外受精5 天的人囊胚中成功分离出hES细胞, 体外培养维持不分化状态均传代30 代以上,建立了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开创了胚胎干细胞的新纪元[4]。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院系: XXXXXXXXXXXXXXXXXX专业: XXXXXXXXXXXXX姓名: XXXX学号: XXXXXXXXXXX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概述XXXX(地址,邮编)[摘要]动物细胞培养是生物、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可分为原代和传代培养,有贴壁、悬浮和固定化培养等培养方式。

细胞生长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性质,需要无菌、恒温和充分的营养环境.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细胞培养;微载体;中空纤维;微囊法培养一、动物细胞培养的发展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由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成功地在试管中培养了蛙胚神经组织达数周,创立了体外组织培养法。

此后,随着抗生素、培养基、培养装置以及工艺方法的不断改进,动物细胞培养(Animal cell culture )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增多和深入,发展至今已成为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

其发展简史见下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1]年份技术发展概要1907年 Harrison创立体外组织培养法。

1951年 Earle等开发了能促进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基。

1957年 G caff用灌注培养法创造了悬浮细胞培养史上绝无仅有的1×1010~2×1010cells/L的记录,标志着现代灌注概念的诞生。

1962年 Cap stile成功地大规模悬浮培养小鼠肾细胞(BHK),标志着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起步。

1967年 Van W bezel用DEAE-Sephardi A50为载体培养动物细胞获得成功。

1975年 Sarto等在培养基中用激素代替血清使垂体细胞株GH3在无血清介质中生长获得成功,预示着无血清培养技术的诱人前景。

预定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986年 Demo Bio tech公司首次用微囊化技术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抗获得成功。

干细胞论文细胞工程论文

干细胞论文细胞工程论文

干细胞论文细胞工程论文神经干细胞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不仅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期的脑内,而且在其成年之后也有,这已为神经科学界所普遍接受。

神经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使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细胞替代治疗成为可能。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成功培养,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后不可再生的理论提出挑战,而且通过基因工程修饰技术,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

1 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大量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脑室下区、海马、纹状体、大脑皮质等区域均有NSCs存在,其中侧脑室壁的脑室下层(sub 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ub granular zone,SGZ)是神经干细胞的两个主要脑区。

另外,研究者们还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的其他部位发现了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例如在黑质内发现了新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广泛存在着神经干细胞,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在脑损伤时这些细胞能被激活,发生增殖、迁移并分化,参与损伤后神经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

2 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神经干细胞是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

其生物学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构成神经系统3种主要细胞,即神经元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

(2)自我更新:神经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分裂产生新NSCs,以此来维持干细胞库的稳定。

(3)转分化性:即在适宜环境下成体神经干细胞可以产生其他组织分化的细胞类型,如骨髓基质干细胞不仅可分化为中胚层的间质组织,还保持有内外胚层组织的分化潜能。

(4)迁移能力: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NSC沿着发育索方向迁移。

移植后的NSC受病变部位神经源性信号的影响,也具有向病变部位迁移的趋化性,并分化成特异性细胞。

细胞工程论文

细胞工程论文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和提纯花青素的初步研究摘要: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有着防癌、抗氧化等功效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花青素的植物来源、合成机理、生物活性等进行了概括,着重对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花青素,通过外植体的选择、高产细胞系的选择培养条件优化、培养技术的选择、前体物的添加、诱导提高花青素的产量以及探究高效的提纯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字:花青素植物细胞培养提高产量分离提纯Abstract:Key words:1 花青素的概况花青素(Anthocyanidin),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

是一种次生代谢物,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1]。

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可由叶绿素转化而来。

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低温、缺氧和缺磷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2]。

花青素类色素广泛存在于所有深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蔬菜水果,比如钙果、葡萄、黑莓、无花果、樱桃、甜菜根、茄子、紫甘薯、黑龙珠土豆、血橙、红球甘蓝、蓝莓、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皮、紫苏、黑(红)米、牵牛花等植物的组织中。

自然界有超过300种不同的花青素。

其中蓝莓所含花青素量最大最多最有营养价值。

1.1花青素的理化性质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2一苯基苯并吡喃型阳离子,即花色基元。

花青素分子中存在高度分子共轭体系,具酸性与碱性基团,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稀碱与稀酸等极性溶剂中。

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遇醋酸铅试剂会沉淀,并能被活性炭吸附。

在紫外与可见光区域均具较强吸收,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附近,可见光区域最大吸收波长在500~550nm范围内。

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Ph<7呈红色,pH在7-8时呈紫色,pH>11时呈蓝色[2]花青素是糖苷衍生物,其基本结构如下[3]:图1.花青素结构花青素核结构有双键存在,能吸收可见光而呈一定的颜色。

细胞工程制药课程的教学实践大学论文

细胞工程制药课程的教学实践大学论文

细胞工程制药课程的教学实践大学论文细胞工程制药课程的教学实践大学论文第1篇:生物细胞工程制药课程教学的实践建议生物制药被公认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医药产业的技术基础也正面临从化学模式向生物化学模式的转折,产业发展对药学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不少药学院或综合性大学在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专业中都开设了细胞工程课程,培养具备生物学、药学基础理论的生物制药专门人才。

由于细胞工程技术在1980年代后才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面向农学、生物技术和医学方向的细胞工程研究都各具特色,其课程教学方面也多处于摸索、改进和逐渐完善的阶段。

目前,国外高校基本不开设笼统的细胞工程学(CellEngneeig课程,而国内药学院生物制药方向大多有细胞工程课程,该课程尚未有一个教学建设模式。

在药学院中该课程基本采用面向生命科学或医学的教材,存在不少问题。

笔者有选择地分析了国外生物制药方向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建设情况,根据国内现阶段生物制药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本课程的内在特点,对生物制药方向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实践和建设提出建议,为细胞工程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细胞工程是一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在生命科学、农学及医药相关学科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药学院开设的细胞工程课程,着重介绍细胞培养、分化,生物材料的特性和组织再生细胞工程,完全偏向医学细胞工程。

英国诺丁汉大学(NottMianUniveisiy开设了“干细胞技术,,(StanCellTechnology)课程,主要介绍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和应用,而相关内容常为国内“细胞工程”课程中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章节中的一个部分。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UnivesidegliSUdidiGenova)药学院开设了“细胞培养”选修课,主要介绍药物筛选模型中的动物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植物细胞工程》课程论文

《植物细胞工程》课程论文

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可行性报告——《植物细胞工程》课程论文一、项目背景:1、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受限的原因:①组培生产设备、设施投资大,生产耗费高,导致产品成本较高;②专业人才少,从业者缺乏生产和管理经验,难以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③消费者对组培苗的认识不足,产品营销受市场制约严重,价格偏低,限制了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发展;④由于组培技术水平的限制,试管苗生产性能不稳定或难以预知,造成消费者不敢大批量应用于生产。

2、社会发展的需求巨大:如草莓脱毒苗的生产等。

3、当地的经济、交通、自然及人力资源等情况分析:二、生产规模的确定: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规模:如××植物组培苗(或脱毒苗)50万、100万、200万、500万、1000万、2000万等。

2、根据生产规模确定实验室规模:(1)试管苗增殖率理论值的计算:Y=mX n注:Y-年繁殖数,m-无菌母株苗数(可自己建立,也可购买现存的无菌苗,一般每瓶80-800元),X-每个培养周期增殖的倍数(工厂化生产中一般控制在3-8),n-全年可增殖的倍数(若每月继代1次,则一年为12)。

(2)试管苗增殖率实际值的计算:考虑污染率、弱苗、不正常苗及损伤苗等。

Y=mC n=m(Ne /N)n=m(NtPe/N)n其中:Ne =Nt-L,Pe=Ne/Nt,C=Ne/N=NtPe/N注:N e-有效苗率,N0-原接种苗数(如4),N t-新苗数(如48),L-损耗苗数,C-有效繁殖系数,C-有效繁殖系数,P e-有效苗率(如85%)。

(3)商品苗实际值的计算:需考虑有有效生根率(R1,如85%)、移栽成活率(R2,如90%)及合格商品苗获得率(R3,如95%)等。

M=Y·R1·R2·R3(4)实验室规模的计算及生产计划的制定:1)1台单人超静工作台可年生产10-15万株试管苗,占地面积约6-8m2;2)1个1.2m×0.6m×1.8m的5层培养架可年繁殖1.25-1.75万株试管苗,占地面积1.5-2.0m2;注:其他实验室可按比例设定。

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论文

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论文

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1. 引言细胞工程是一种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对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修改和调控,实现对细胞功能的改变和控制。

近年来,细胞工程在食品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并探讨其对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2. 细胞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2.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细胞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改变细胞中的基因序列来实现对细胞功能的调整。

在食品领域,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改良和动物育种中。

例如,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精确编辑农作物的基因组,改善其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特性。

2.2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培养细胞外胚层和胚珠来获得细胞培养物,并进一步转化为食品原料。

例如,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人工肉,即通过培养肌肉细胞来制造肉制品,以减少对动物的屠宰和资源浪费。

3. 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基因编辑和细胞培养。

3.1 基因编辑的应用原理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细胞基因的编辑,例如CRISPR-Cas9、TALEN和ZFN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精确地切割细胞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并替换、插入或删除目标基因。

通过基因编辑,可以改变食品中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3.2 细胞培养的应用原理细胞培养技术主要通过培养外胚层和胚珠等细胞,获得细胞培养物,并进一步转化为食品原料。

具体来说,细胞培养涉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组织结构的形成等过程。

通过合适的培养条件和营养介质,可以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表达,从而获得符合人体需求的食品原料。

4. 细胞工程对食品的影响细胞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可以改变食品的品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4.1 品质改善细胞工程可以改变食品中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

例如,通过调控果实的糖分合成基因,可以提高水果的甜度和口感;通过改变肉类细胞的脂肪合成基因,可以调整肉品的油脂含量和口感。

【教学论文】细胞工程发展简史.doc【教师职称评定】

【教学论文】细胞工程发展简史.doc【教师职称评定】

细胞工程发展简史所谓细胞工程,就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细胞水平进行的遗传操作。

它的建立是与细胞融合现象的发现及其研究密切相关的。

最早是由马勒在1838年报道了他在脊椎动物肿瘤细胞中观察到了多核现象。

当时,人们的传统知识是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因此多核现象的发现虽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一般认为这只是一种特殊的事例。

1849年罗宾在骨髓中也发现了多核现象的存在,1855~1858年,科学家们在肺组织和各种正常组织及发尖和坏死部位都发现了多核细胞。

这样,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多核细胞的事实,才被生命科学工作者们普遍接受。

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会出现一个细胞具有多个细胞核的现象呢?1859年A·巴里在研究粘虫的生活史时发现,某些粘虫存在着由单个细胞核融合形成多核的原生质团的情况。

据此,他认为多核细胞是由单个细胞彼此融合而成的。

然而,用实验的方法直接证明细胞融合现象,则是在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后才得以实现。

自从哈林1907年介绍了动物细胞的组织培养方法之后,人们运用此种技术对动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融合现象作了许多观察。

其中一个突出的成就是,发现麻疹病毒能够诱导培养的动物细胞融合成多核胞体。

1959年奥凯达的研究工作证明,利用高浓度的HYJ病毒,能够使悬浮培养中的动物肿瘤细胞迅速地融合起来,形成多核的巨细胞。

随后大量的研究证明,培养的动物细胞既能彼此自发地融合,也能通过一些病毒的诱导作用而随机地融合。

尤其是证明了不同来源的(不同细胞株)两种动物细胞,经过混合培养可以产生出新型的杂交细胞,从而为培育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生命类型的细胞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

但是,在1965年哈里斯和沃特金斯的经典工作发表之前,科学家们只能在不同小鼠细胞之间观察通过细胞融合而实现的细胞杂交现象。

哈里斯和沃特金斯的工作,则大大地拓展了细胞融合的研究范围。

他们的贡献在于证明了:灭活的病毒在控制的条件下可以用来诱导动物细胞的融合;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种的动物细胞之间,也可以被诱导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继续存活下去。

植物细胞工程论文

植物细胞工程论文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对外植体、灭菌方式、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条件等方面来介绍胡萝卜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提出了一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器械清洗与消毒;2、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3、胡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4、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与其次生代谢产物β-胡萝卜素的分离检测;5、愈伤组织再分化的诱导。

关键词胡萝卜,组织培养,外植体,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再分化。

1.引言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是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理论基础,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在附加生长调节剂的人工培养基上,控制培养条件,使植物细胞或组织得以离体生长,快速无性繁殖。

作为实验体系,可以进行植物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移、细胞代谢和遗传规律等基础研究。

作为生产方式,可以进行优良种质资源快速繁殖和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以及大规模次生代谢物的工业化生产。

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包括原生质体培养,人工种子的制备和应用,优良种质资源的长期低温保存等,并且作为一种生物新技术在农业。

园林。

中药材等领域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创新。

2.胡萝卜组织和细胞培养的过程2.1器械清洗与消毒细胞培养技术与其他一般实验室工作的主要区别在于要求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影响。

一般标准的细胞培养室应包括配液室、准备室和培养室。

三室既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各自完成培养过程中的不同操作。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离体细胞对任何毒性物质都十分敏感。

毒性物质包括解体的微生物及细胞残余物以及非营养的化学物质,因此对新采用和重新使用的培养皿等培养用品都要严格清洗和消毒。

在此主要介绍玻璃器皿的清洗与消毒。

2.1.1 玻璃器皿的清洗步骤:按浸泡→刷洗→浸酸→冲洗等四步程序进行。

①浸泡:新购进的玻璃器皿常带有灰尘,呈弱碱性,或带有铅、碑等有害物质,故先用自来水浸泡过夜、水洗,然后再用2%~5%盐酸浸泡过夜或煮沸30min,水洗。

本科论文-细胞工程3000字翻译

本科论文-细胞工程3000字翻译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英文文献翻译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4电子1B学号:201496111姓名:李鹏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六年六月Part1:cell engineeringIn 2007, Li et al. [94] proposed their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single cell analysis. The chip was fabricated by standard 1-photomask with low cost method. The device consists four reservoirs, four channels and one open region which contain a cell retention chamber. Reservoir one was used for cell introduction and washing, whereas reservoir two was used for reagent delivery. Reservoir three and four were used as waste reservoirs. By using this chip, they quantified dynamic Ca2+ mobilization of a single cardiomyocyte during its spontaneous contraction. Also, they monitored successfully dynamic responses from various external stimulation such as daunorubicin (cardiotoxic chemotherapeutic drug), caffeine, and isoliquiritigenin (herbal anticancer). Their results also prove that anticancer drugs have less effect on the Ca2+ of the cardiomyocytes. This device has quantified the cellular response of single cardiomyocytes, discovery of heart diseases drug and cardiotoxicity testing.In 2010, Mellors et al. [95] proposed an electrophoretic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based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single cell analysis. The device was fabricated on corning borosilicate glass substrate by using standard photolithography and wet chemical etching technique. Figure 12 shows the schematic of the microfluidic device, where A was a cell loading reservoir and B was buffer loading, which intersects with the separation channelThis intersection zone was a cell lysis zone. CS was an electro-osmotic pump which wa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channel and electrospray orifice. Cells can flow throughhydrodynamically or electrically to the intersection zone, where cells were electrically lysed. Then, cells can migrate to electrospray orifice through the separation channel where cell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occurred. This device successfully lysed human erythrocytes with real-time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The heme group, α and β subunits of hemoglobin were detected from erythrocytes when cells were continuously flowed through the device. This device can analyze 12 c/m.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can provide better cell transfectionwith micro/nanofluidic devices compared to single cell electroporation (SCEP) or bulk electroporation (BEP). Because of micro/nanoscale electrode dimension and distance between two electrodes were very small, as a result, electric field can intense in a very small region of the cell membrane compared to single cell dimension. Thus, the local area of the single cell can be affected by a strong electric field, whereas other areas will be unaffected. Due to the effects of small areas of the whole single cell, high cell viability and high transfection rate can be achieved compared to single cell electroporation. However, Boukany et al. show localized single cell electroporation by using nano-channel based ion transportation using electrophoresis method with two large electrodes [30]. By fabricating micro/nano electrodes with a micro/nano scale electrode gap, this device can provide some promising parameters such as low voltage and power requirement, lower toxic effect due to negligible ion generation, small sample volume and negligible heat generation. These parameters are essential to achieve high transfection rate and high cell viability. Thus, microfluidic based LSCMEP process can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analyze intracellular cytosolic compounds compared to SCEP or the bulk electroporation process. Nawarathna et al., demonstrated the AFM based LSCMEP process. Figure 13 shows localized electroporation of a single cell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echnique [29]. For this experiment, they modified AFM tip to act as a nano-electrode to make an intense high electric field near the localized area of the single cell membrane. A boron doped silicon AFM tips (σ = 0.001 Ω cm, k = 1.5 N/m) was used for LSCMEP process. Before electroporation, the tip was grown with 20 nm SiO2 layer and finally this oxidized tip was sectioned until bare silicon was exposed by focused ion beam (FIB) technique. As a result, a smaller area of bare silicon can cause an intense high electric field on a single cell membrane. They have reduced this bare silicon area down to 0.5 μm in diameter, which was concentrated with an intense electric field on 10 μm diameter of rat fibroblast cell. Figure 13a–h shows the results of LSCMEP technique using AFM tip for electroporation process and Figure 13i demonstrated the AFM tip, which wa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single cell for 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LSCMEP) process. To make an intense high electric field, 1Vpp with0.5 Hz pulse was used to transfect rat fibroblast cells. The transfection of single cell was completed within 10 s. This device can perform highly localized electroporation of a sigle cell with concentric electric field on local area of single cell membrane. The experiment can be performed in a friendly environment such as cell culture dishes, etc.In recent years, Boukany et al. [30] showed nanochannel based localized single cell electroporation with a precise amount of biomolecules delivery. In this device, they positioned a single cell in one microchannel by optical tweezers and transfection agent was loaded to another microchannel. These two microchannels were connected by one nanochannel. To apply a very high electric field in between two microchannels, a transfection agent was delivered through the nanochannel using an electrophoretically driven process and finally drugs were delivered inside a single cell through a very small area of the cell membrane. In 2012, Chen et al. demonstrated another 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usimg ITO microelectrode based transparent chip [27]. Figure 14 shows microfluidic 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device. They deposited ITO films on a covered glass substrate and patterend it by standard lithographic process to form as ITO lines. After that, a thin SiO2 layer was deposited as a passivation layer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ECVD) technique. The final ITO lines were cut by the focused ion beam (FIB) technique. The gap between two electrodes were 1 μm and width of each electrode was 2 μm. When single cell was strongly attached in be tween two electrodes gap, the electric field was intensed in only a 1 μm gap area on single cell membrane. As a result, they demonstrated 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with microfluidic device. Figure 14a shows localized electroporation process between two micro-electrodes and Figure 14b shows multiple number of electrodes for LSCMEP process. Figure 14 c and d shows the optical microscope image of patterened ITO microelectrode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mage of ITO microelectrodse with micro-channel. According to their results, they achived 0.93 μm electroporation region with 60% cell viability for 8Vpp 20 ms pulse application.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wo electrodes, a high transfection rate can beachived by this technique. This device not only control the recovery of cell membranes (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without cell damage but also it provides clear optical view by using an inverted microscope (ITO based transparent chip). Recently, another LSCMEP based device was proposed by Jokilaakso et al. [77] for single cell lysis. They reported a silicon nanowire and nanoribbon based biologica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or single cell positioning and lysis mechanism. Figure 15a shows the cross sectional view and electric connection with PDMS above the device and Figure 15b shows an array of the transistors with both nanowires and nanoribons. To position the single cell on this device, they used programmable magnetic field for magnetic manipulation of 7.9 μm COOH modified COMPEL magnetic microsphere. After positioning the single cell (HT-29) on top of the transistor, cells were adhered for 30 min prior to electroporation experiment.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was 600–900 mVpp (peak to peak) at 10 MHz for 2 ms pulse. This electric field was connected with a shorted source and drain in one terminal and another terminal connected on the gate of the device. Th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was fringing in nature, which affected the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leading to cell lysis. This device can perform single cell lysis which is potentially applicable to medical diagnostics and biological cell studies.In summa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tails about bulk electroporation (BEP), single cell electroporation (SCEP), and 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LSCMEP) by using micro/nanofluidic devices with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ll of these processes can deliver drugs, DNA, RNA, oligonucleotides, proteins, etc. However, to analyze cell to cell behavior with their organelles and intracellular biochemical effect, single cell analysis must be executed. Micro/nanofluidic devices are the potential candidates to analyze single cells, because of their dimension reduction to the dimension of single cell level. These devices provide easy performance such as cell handling,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low toxicity, small sample volume, lower contamination rate, high cell viability, and high transfection rate whe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electroporation. To reduce the electrode area and gap between two electrodes by using micro/nanofluidic devices,selective and localized drug delivery is possible. This new approach is called localized single cell membrane electroporation (LSCMEP). However, until now this technique is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future, the LSCMEP process can provide selective and specific single cell manipulation from millions of populations of cells together. Micro/nanofluidic devices can approach this level in the near future, which will be potentially beneficial for medical diagnostics, proteomics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studies.Part2:Nerve and muscle cells2.1 INTRODUCTIONIn this chapter we consider the structure of nerve and muscle tissue and in particular their membranes(动植物体内的隔膜、薄膜), which are excitable. A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activation process follows. Many new terms and concepts are mentioned only briefly in this chapter but in more detail in the next two chapters, where the same material is dealt with from a quantitative rather than a qualitative point of view.The first documented reference to the nervous system is found in ancient Egyptian records. The Edwin Smith Surgical Papyrus, a copy (dated 1700 B.C.) of a manuscript composed about 3500 B.C., contains the first use of the word "brain", along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coverings of the brain which was likened to the film (薄层、薄膜)and corrugations(起皱、皱纹)that are seen on the surface of molten copper(熔融铜)as it cooled (Elsberg, 1931; Kandel and Schwartz, 1985).The basic unit of living tissue is the cell. Cells are specialized in their anatomy and physiology to perform different tasks. All cells exhibit a voltage difference across the cell membrane. Nerve cells and muscle cells are excitable. Their cell membrane can produce electrochemical impulses and conduct them along the membrane. In muscle cells, this electric phenomeno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raction of the cell. In other cells, such as gland cells and ciliated cell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mbrane voltage is important to the execution of cell function.The basic unit of living tissue is the cell. Cells are specialized in their anatomy and physiology to perform different tasks. All cells exhibit a voltage difference across the cell membrane. Nerve cells and muscle cells are excitable. Their cell membrane can produce electrochemical impulses and conduct them along the membrane. In muscle cells, this electric phenomeno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raction of the cell. In other cells, such as gland cells and ciliated cell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mbrane voltage is important to the execution of cell function.The origin of the membrane voltage is the same in nerve cells as in muscle cells. In both cell types, the membrane generates an impulse as a consequence of excitation. This impulse propagates in both cell types in the same manner. What follows i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nerve cells. The reader can fin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questions in other sources such as Berne and Levy (1988), Ganong (1991), Guyton (1992), Patton et al. (1989) and Ruch and Patton (1982).2.2 NERVE CELL2.2.1 The Main Parts of the Nerve CellThe nerve cell may be divided on the basis of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to three main parts:(1) the cell body, also called the soma;(2) numerous short processes of the soma, called the dendrites; and,(3) the single long nerve fiber, the axon.Fig. 2.1.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 neuron.The body of a nerve cell (see also (Schad and Ford, 1973)) is similar to that of all other cells. The cell body generally includes the nucleus, mitochondria, endoplasmic reticulum, ribosomes, and other organelles. Since these are not unique to the nerve cell, they are not discussed further here. Nerve cells are about 70 - 80% water; the drymaterial is about 80% protein and 20% lipid. The cell volume varies between 600 and 70,000.The short processes of the cell body, the dendrites, receive impulses from other cells and transfer them to the cell body (afferent signals). The effect of these impulses may be excitatory or inhibitory. A cortical neuron (shown in Figure 2.2) may receive impulses from tens or eve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neurons (Nunez, 1981).The long nerve fiber, the axon, transfers the signal from the cell body to another nerve or to a muscle cell. Mammalian axons are usually about 1 - 20 in diameter. Some axons in larger animals may be several meters in length. The axon may be covered with an insulating layer called the myelin sheath, which is formed by Schwann cells (named for the German physiologist Theodor Schwann, 1810-1882, who first observed the myelin sheath in 1838). The myelin sheath is not continuous but divided into sections, separated at regular intervals by the nodes of Ranvier (named for the French anatomist Louis Antoine Ranvier, 1834-1922, who observed them in 1878).2.2.2 The Cell MembraneThe cell is enclosed by a cell membrane whose thickness is about 7.5 - 10.0 nm. It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resemble a soap-bubble film (Thompson, 1985), since one of its major constituents, fatty acids, has that appearance. The fatty acids that constitute most of the cell membrane are called phosphoglycerides. A phosphoglyceride consists of phosphoric acid and fatty acids called glycerides (see Figure 2.3). The head of this molecule, the phosphoglyceride, is hydrophilic (attracted to water). The fatty acids have tails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 chains which are hydrophobic (repelled by water).Fig. 2.3. A sketch illustrating how the phosphoglyceride (or phospholipid) molecules behave in water. See text for discussion.翻译一:细胞工程在2007年。

细胞培养论文范文

细胞培养论文范文

细胞培养论文范文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细胞培养论文,供大家参考。

细胞培养论文篇一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细胞培养论文摘要摘要细胞工程是我国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针对该课程特点,本文从优化理论教学和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便为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细胞培养论文内容关键词生物技术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Cell Engineering Course LI Anzheng(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Biotechnology,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Cell engineering is a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biotechnology major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positive exploration was carried on to optimize the theory teaching and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s to teaching reform of cell engineering course.Key words biotechnology; cel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21世纪是生命(生物)科学的世纪。

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V1

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V1

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V1正文:细胞工程制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该技术以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利用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人工合成的基因,将其导入细胞中,使得细胞具有生产目的蛋白质的能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细胞工程制药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制药方法之一。

一、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及应用细胞工程制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以改变其遗传特性,使其具有产生需要的特定蛋白质的能力,通过培养、收集、提纯等一系列工艺方法获得所需要的药品。

目前,已经有多种重要的药品使用细胞工程技术得到大规模生产,如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疫苗、抗体和诊断试剂等。

二、细胞生物学对细胞工程制药的支持细胞工程制药在生产工艺中经常涉及到细胞培养、基因转染、转基因细胞选育、细胞分离纯化等基础细胞学技术,因此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细胞工程制药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如细胞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等。

三、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细胞工程制药中,细胞培养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细胞培养技术的特殊性,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例如,体外重建和构建复杂组织模型的 3D 培养技术正在逐步成熟,以便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高细胞在细胞工程制药过程中的表现力。

四、基因转染治疗的研究进展基因转染是细胞工程制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基因输送系统及其递送载体是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涌现出了很多突破性的技术,例如病毒载体、人工与天然纳米颗粒载体等。

五、细胞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细胞工程制药的成功取决于细胞能否在高产量和高质量的情况下持续生长,因此细胞生长环境的优化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领域。

近年来,诸如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以及新型的细胞培养技术等,为细胞生长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

六、细胞工程制药的前景及展望随着细胞工程制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不断完善,对于未来中生物制药特别是细胞工程制药的应用和落地,人们都是充满期待的。

细胞工程论文

细胞工程论文

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的介绍,分别讲叙其中的发展情况与技术问题。

最后总结细胞工程制药的进展。

关键词:细胞工程,制药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Production ofCell-derived DrugsAbstract:Through genetic engineering, cell engineering, microbial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water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echnical problems. Most live summarizes cell engineering pharmaceutical progress.Keywords:cell engineering,pharmacy1.引言:细胞工程制药包括植物工程制药,动物工程制药以及微生物工程制药。

随着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细胞工程制药有了较快的进展。

细胞工程制药解决了许多药物的短缺问题,并且按人们的意愿产生了许多人工难以合成的药物,对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技术目前也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农业及环保等领域,为这些行业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当前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包括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特别是细胞核移植技术、染色体改造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和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发展对细胞工程制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基因工程近十几年来,在利用生物技术制取新药方ICI取得了惊人成就,己有不少药物应用于临床。

如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GM一集落刺激因子(GM一CSF、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白细胞介素-2及白介素一11等。

正在研究的有降钙素基因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140多种[1]。

细胞工程论文摘要及总结

细胞工程论文摘要及总结

河北师范大学细胞工程论文摘要及总结姓名曾媛班级08级生技学号 2008011175小鼠与人类ES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论文摘要昆明小鼠ES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张廷龙1,董雅娟1*,柏学进1,赵晶1,2,岳福杰3,史文升1,龚宜超1(1.青岛农业大学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山东青岛266109;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3.荣成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荣成265300)摘要[目的]摸索一种适合昆明小鼠ES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以提高昆明小鼠ES细胞的建系率。

[方法]分别采用5种方法分离ICM和ES细胞集落,摸索了以BMSCs作为饲养层时,丝裂酶素处理的合适时间。

[结果]连续消化法要明显好于其他4种方法。

MMC处理BMSCs 1、1.5、2 h时效果较好,3个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

mMEF作为饲养层与BMSCs作为饲养层时获得5代ES细胞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连续消化法分离ES细胞效率较高,饲养层采用MMC处理1~2 h的BMSCs 饲养层或常规mMEF饲养层对昆白小鼠ES细胞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昆明小鼠; ES细胞; BMSCs; ICM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作者:赵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昆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和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研究,筛选出更适合于昆明小鼠ES细胞的克隆培养体系,为进一步建立昆明小鼠ES细胞系奠定基础。

1.分别选取妊娠11 d,14.5 d和16 d的孕鼠胎儿分离成纤维细胞,比较分离不同日龄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纯化情况,以及观察不同接种密度,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生长状况。

选择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的最适胚龄和最佳培养条件。

试验结果显示,14.5 d的孕鼠胎儿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效果最好。

可分离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杂细胞少,并且细胞增殖快。

生长旺盛、已纯化的第三代成纤维细胞最适宜做ES细胞的饲养层。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Word版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Word版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院系: XXXXXXXXXXXXXXXXXX专业: XXXXXXXXXXXXX姓名: XXXX学号: XXXXXXXXXXX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概述XXXX(地址,邮编)[摘要]动物细胞培养是生物、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可分为原代和传代培养,有贴壁、悬浮和固定化培养等培养方式。

细胞生长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性质,需要无菌、恒温和充分的营养环境.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细胞培养;微载体;中空纤维;微囊法培养一、动物细胞培养的发展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由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成功地在试管中培养了蛙胚神经组织达数周,创立了体外组织培养法。

此后,随着抗生素、培养基、培养装置以及工艺方法的不断改进,动物细胞培养(Animal cell culture )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增多和深入,发展至今已成为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

其发展简史见下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1]年份技术发展概要1907年 Harrison创立体外组织培养法。

1951年 Earle等开发了能促进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基。

1957年 G caff用灌注培养法创造了悬浮细胞培养史上绝无仅有的1×1010~2×1010cells/L的记录,标志着现代灌注概念的诞生。

1962年 Cap stile成功地大规模悬浮培养小鼠肾细胞(BHK),标志着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起步。

1967年 Van W bezel用DEAE-Sephardi A50为载体培养动物细胞获得成功。

1975年 Sarto等在培养基中用激素代替血清使垂体细胞株GH3在无血清介质中生长获得成功,预示着无血清培养技术的诱人前景。

预定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986年 Demo Bio tech公司首次用微囊化技术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抗获得成功。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

细胞工程课程论文

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的治疗研究进展20110412310022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1班摘要: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报告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性质均一,易于大量生产、通过细胞丁程。

可以在体外定向地制备各种各样的单克隆抗体,这在抗体生产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展;而特别重要的是单克隆抗体对相应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及抗体分子的均质性,可大大降低在体内与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为利用抗体治疗疾病,特别是治疗肿瘤带来了新的希望,当时有人称之为“魔弹”,期望单克隆抗体可以靶向攻击致病细胞或病原体而不产生毒副作用。

近20年来,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在疾病治疗方面尽管遇到不少障碍,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肿瘤;现状;诊断;治疗一、单克隆抗体含义及特点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具有不同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

当机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

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

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系,这一细胞系的每一个细胞均具有相同的特性且高度均一。

由这一细胞系分泌的抗体由于为同一细胞克隆产生,抗体分子的均一性极高,活性,亚类,亲和力均相同。

由于在筛选融合细胞时,系由一个细胞集落(即克隆)增殖而来,故称为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主要特点有:①由于来源于单克隆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分子在结构上高度均一,甚至在氨基酸序列及空间构型上均相同;②由于抗体识别的是抗原分子上单一抗原位区,且所有抗体分子均相同,由此,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二产生该抗体的为一无性细胞系,且可长期传代并保存,为此可持续稳定的生产同一性质的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转基因动物对克服人类疾病的影响摘要转基因动物在医学研究领域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改良动物品种、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及抗病性;也可以用于生物制药、建立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生产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等;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某些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获得基因敲出动物等。

疾病动物模型在认识疾病本质、确定防治方案及药物研究上十分重要。

转基因动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建立在基因水平上研究人类疾病、揭示各个基因的各种功能中将起重大作用。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动物模型人类疾病器官1. 转基因动物概述在分子水平或者基因水平的基础上,用人工的手段去改造生物遗传性状的基因工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基因工程应用技术之一的基因重组,可用于对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的体外人工剪切、组合、拼接,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如微生物、病毒等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使所需基因在细胞内表达出来,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或创造新的物种。

近年来,国外已出现了一些“基因作物”,如抗腐烂西红柿、抗除草剂棉花、抗病毒黄瓜和马铃薯,以及抗虫玉米等。

目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能分离出来的目标基因已近百种,在农作物上实现目标基因表达的也已有10多种。

所谓转基因动物,是用实验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这种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染色体整合,这时外源基因就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传给后代。

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动物巨鼠,是将大白鼠生长激素导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再将这个受精卵移入借腹怀胎的母鼠子宫中,产下的小白鼠比一般的大一倍。

这只在遗传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究培育成功,展现出诱人的光明前景。

克隆动物的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同时进行转基因操作。

在体细胞去核并与去核的卵细胞结合之前,将有关的人类基因注入,这样,培育的“转基因克隆羊”,就会产生出人类蛋白质。

第一头克隆羊“多利”引起的轰动,在于它的理论价值,它突破了有性生殖的框架,证明高等动物也可以由无性生殖来繁衍。

我国转基因羊研究新突破,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因为它可以让人类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的美梦成真。

那转基因羊的后代是不是转基因羊呢?转基因羊与普通羊交配,即有性繁殖,后代中的一半是转基因羊;但若用克隆——无性繁殖的方法,那所有的后代都是转基因羊。

2.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医学方面)一、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通过转基因技术制作转基因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起始和发展,并可测试比较各种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最终确定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现已建立的人类动物疾病模型有癌症、动脉硬化症、镰刀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肝炎、免疫缺陷、自发性高血压、淋巴系统病、透纳氏症、心肌顿抑、老年痴呆症等。

此外,新开发的药品用于人体之前先要进行动物试验,但许多疾病没有适当的动物模型来进行药物的评价。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建立与人类相同疾病的动物模型,以利于药物筛选,其优点是准确、经济、试验次数少、显著缩短试验时间,现已成为一种进行“快速筛选”的手段。

随着癌基因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肿瘤疾病模型被用于药物筛选。

二、生产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

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1万例左右,还不到1%,供体器官短缺严重以及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使99%以上的患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异种来源器官的遗传性状,使之能适用于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移植,是解决移植器官短缺和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最为理想的转基因动物是猪,因为其在器官大小、结构和功能上与人类较为相似。

利用转基因技术敲除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该基因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就可清除猪作为人类器官供体的一个主要障碍,将进一步推动器官移植的发展与应用。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完善的改造器官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三、可以生产医疗药品和营养保健品。

将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然后再回收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就可以生产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具有以下四个优点:①设备简单,不耗能,无环境污染。

动物吃的是饲料,生产出的是高营养价值的药品和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蛋白。

②可生产的药物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

动物的乳房有强大的生产蛋白质的能力,一头优良品种的奶牛,在305天的泌乳期中可产奶>10吨。

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占3.2%~3.6%,折合每头奶牛年产纯蛋白320~360千克。

一只绵羊一年可产奶300~500千克,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7%,折合每只母羊年产纯蛋白20~30千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就已有数十家转基因动物公司生产出贵重的药用蛋白,如α1-抗胰蛋白酶(治疗肺气肿)、人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肿瘤化疗)、乳铁蛋白(抗胃肠道感染)、人血清白蛋白(提高人体免疫力)、人血红蛋白(治疗烧伤和血量扩积)、人凝血因子Ⅷ(治疗血友病)、抗凝血酶Ⅲ(用于动脉移植)、胶原蛋白(治疗类风湿)、血纤蛋白原(用于外科创伤)、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

③生产周期短。

目前一种新药从研制开发,通过新药评审,直到上市需15~20年。

如果利用转基因动物,新药生产周期约5年,如以动物生命的周期计算,转基因牛从显微注射到泌乳的周期是个25~29月,而转基因羊只要18个月。

④生产成本低,投资风险低,可以获得巨额经济利润。

国外经济学家曾算过一笔账,若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来生产1克药物蛋白,成本需800~5 000美元,而利用转基因动物只需0.02~0.50美元。

3. 转基因动物应用桎梏转基因动物安全吗?尽管转基因动物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是人们所共识的,但目前转基因动物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生产还未展开。

这里面除有技术因素之外,人们考虑更多的还是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动物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安全问题,人们对转基因动物食品主要存在以下担忧:①和非转基因动物食品相比,转基因动物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会发生变化?是否会出现抗营养因子?②是否会出现新的过敏源?由于导入基因的来源及序列或表达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与已知的致敏源存在同源性,导致过敏发生或产生新的过敏源。

③是否会产生有毒物质?在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基因的导入可能使得病毒蛋白发生过量表达,产生各种毒素。

④食用转基因动物食品后是否会致病?⑤除目的基因外,引入的抗生素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是否安全?从理论上来说,无论转基因食品还是药品,转入动物体内的基因都是天然存在的,人们平常吃的东西中就含有这些基因,用转基因技术仅仅是把这种基因转到其他动物体内进行生产后再分离出来。

因此,在理论上转基因药物和食物是有一定安全保证的,而不是合成新的东西。

当然,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性的安全上,还要做更多的安全性实验。

现有的转基因食品饲喂实验表明,摄食转基因动物食品对小鼠和大鼠的生长、脏器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繁殖能力及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均无显著影响。

(1)、转基因动物自身安全吗?由于转基因操作方法的自身缺陷,可能会影响到转基因动物的健康状况。

由于外源基因在受体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是随机的,因此外源基因的整合给动物带来的伤害是难以控制的。

然而我们可以选择插入位点对动物影响小的,而实际上,有严重影响的插入事件往往因为动物死亡或者发育的缺陷而会被排除。

另外,转基因表达也会对动物产生一定影响,转入基因的插入突变、异位表达、修饰、表达产物自身等都有可能对动物自身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对转基因动物自身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是必要和迫切的。

(2)、转基因动物对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转基因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顾虑: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②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③基因漂移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外源基因是否有可能向相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发生水平转移,造成基因漂移。

④是否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如是否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是否会产生新病毒。

⑤转基因动物是否会演变为有害生物,或演变成优势物种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对于环境安全,人们主要是对转基因鱼所存在的生态风险担忧,鱼类易于逃逸、扩散,有很大可能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并对野生基因库造成污染。

除转基因鱼外,转基因动物中规模稍大的就是家养动物(猪、牛、羊等),其去向比较容易跟踪。

另外,因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很容易控制和捕捉,只要管理科学、措施得当,不会存在有很大的环境问题。

目前,国家专门设立了研究转基因动物安全性的项目,说明国家对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视的,并且现在也有来自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

4. 转基因动物的意义第一头克隆羊“多利”引起的轰动,在于它的理论价值,它突破了有性生殖的框架,证明高等动物也可以由无性生殖来繁衍。

我国转基因羊研究新突破,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因为它可以让人类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的美梦成真。

用基因转移技术,增强动物抗病力的研究,也很鼓舞人心。

导入抗病或抗寄生虫的外源基因,牛便不怕“疯牛病”,猪便不怕瘟??从而使畜牧业“旱涝保收”,成为“黄金”产业。

将外源基因导入家畜,能使家畜朝人类希望的目标靠拢,如肉质改善、饲料增效、个体增大、体重增加、奶量提高、脂肪减少等。

例如将长瘦肉的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猪就成为瘦肉型;将促乳汁分泌的基因导入牛、羊细胞中,这些转基因牛、羊乳汁猛增;还有科学家将貂的长皮毛基因导入羊细胞中,培育出长出类似貂毛毛皮的羊。

这些羊易养,繁殖快,且“羊貂皮”面积数倍于貂皮,将使“貂皮”时装进入寻常百姓家。

身价百倍的奥秘何在呢?是在于它们是转基因动物,它们的乳汁中含有“药”,它们是天然的、无公害的“动物药厂”。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蛋白质、造药,是全新的生产模式。

与细菌、细胞等生物工程制药相比,它有明显优势:转基因动物的乳汁,可以方便收集,且不损伤动物;目的蛋白质,已经过动物体内加工和修饰,不必再进行后加工。

而以往微生物、细胞等生物工程基因产物,要有后加工。

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也不需投入大量资金建厂、添设施、雇用人员等。

有人算过帐,用传统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成本需800~5 000美元的,利用转基因动物只需0.5美元!美国每年要有600万人输血,才够本国血友病人所需的凝血因子,而以后只要2头转基因牛就可代劳。

如果有300万头转基因猪,就可让全人类用血再无后顾之忧——再不用人输出血液,也不用担心输了血后感染上艾滋病等传染病。

有了能任意植入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对少有良药的遗传病人、癌症病人,不啻是大大的福音。

转基因动物还将是人类最好的“器官库”,提供从皮肤、角膜,到心、肝、肾等几乎所有的“零件”。

让器官移植专家有充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让体内部分“零部件”出了故障的病人重获生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