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_电解质代谢与运动

合集下载

运动饮料中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概

运动饮料中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概

运动饮料中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功能概述一、有关水和电解质代谢除了氧以外,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水的供给,即使没有食物,生命也可以维持数十天。

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井下的煤矿工人们被困整整27天,没有任何食物供应,但是由于有充足、并且相对洁净的水供应,他们奇迹般的生存下来,终于等到了救助人员的到来。

如果缺水,生命仅能维持几天。

倘若在沙漠地带,环境极度干燥,温度极高,在没有水供给的情况下,24小时内就可导致死亡。

当发烧、运动、高气温等各种原因造成机温升高时,机体调节体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增加出汗来降低体温。

这时就需要增加饮水和补充电解质来弥补汗液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当腹泻和摄入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时(酒精、咖啡因等),机体通过肠道和尿液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增加,此时也同样需要增加饮水和补充一定的电解质来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合理的补充水和电解质,还有助于预防和纠正由于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造成的体液酸碱平衡。

这里,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都应根据丢失情况进行科学的配比,不合理的电解质补充会延缓、甚至不利于各种代谢紊乱和脱水的纠正。

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艺术就在于饮用水的同时,补充特定成分和数量的无机盐;也在于合理的液体温度、含气量、渗透压、补充量、补充时间和其它有益成分的补充。

在运动和发烧等体温较高或高气温的情况下,补充的液体的温度低一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饮料中含有一定的糖,即可以补充能量,在适宜的浓度下(<6-7%),还有助于促进肠道对水的吸收。

此外,饮料的渗透压对其通过胃肠的速度和肠道的水吸收也有影响。

因此,防治脱水的饮料,其渗透压需要进行专门的技术设计。

防治脱水的饮料一般也不鼓励充气,一方面含气饮料会引起胃肠胀气,产生不适感,同时也降低可补充的液体量。

体液中的水和无机盐并非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交换和变化的过程中。

细胞内外的水和无机盐在不断的交换、不同组织间的水和无机盐也在不断的交换、体内的水和无机盐同时还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换。

病理笔记--第五章:水盐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笔记--第五章:水盐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章:水盐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一水和电解质正常代谢1、体液水:含量:(占体重60-70%)分布:(细胞内40%、外液20%(血浆5%)来源:饮水、食物、代谢去路:代谢、出汗、排尿、呼吸等生理功能:调节体温、润滑、促进代谢、构成器官组织的坚实度。

一、水和电解质正常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1)ADH的调节: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醛固酮的调节:肾小管重吸收钠。

二、水肿概念: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组织液在体腔内蓄积过多称为积水。

组织液在皮下组织内蓄积增多称浮肿。

细胞内液增多称为“细胞水肿”。

三、水肿分类(1)按原因:心性、肝性、肾性、炎性水肿、淤血性、淋巴性(2)按部位:皮下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3)按范围:局部性水肿、全身性水肿漏出液:蛋白质密度1.012Kg/L以下,液体淡黄色透明。

渗出液:蛋白质密度1.020Kg/L以上,液体浑浊,混有絮状物(炎性渗出液)。

四、水肿的发生原因和机理1.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基本因素毛细血管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胶体渗透压、组织静水压、淋巴回流(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多于回流1.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如淤血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营养不良、肝病、肾病3.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缺氧、炎症等4.组织渗透压升高5.淋巴回流受阻(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肾炎(2)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衰2.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多: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分泌增多:心衰,肝硬变五、常见水肿类型及机理(一)、心性水肿:心机能不全左心衰竭—肺水肿右心衰竭—全身性水肿病变:身体下垂部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丰富部位明显(二)、肾性水肿--肾脏疾病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变:眼睑、阴囊、腹部皮下等组织疏松部位明显水肿。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DH)又称精氨酸加压素(AVP),是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由在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所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送到神经垂体而释放。

水和电解质代谢

水和电解质代谢

第二节 电解质代谢
(Electrolyte Metabolism)
体内的电解质主要为各种无机盐,主要的阳离子为K+、Na+、Ca2+和Mg2+,主要的阴离子为Cl-、 HCO3-和HPO42-等。
一、电解质的功能 (一)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1. Na+、Cl-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 HPO42- 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 体液中的HCO3-、HPO42-等及相应的酸类可形成缓冲对;K+可与H+和Na+进行交换,维持 和调节体液酸碱平衡。
Na+ 10~30 20~60
148 130~140 100~142
K+ 15~25 6 ~7
7 7 ~10 10~50
Ca2+ 1.5~4
3 3.5~7.5 -
Cl10~30
145 40~80
110 80~105
HCO310~20
80~110
40 30~75
分泌量 1000~1500 1500~2500 1000~2000 500~1000 1000~3000
(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1.神经、肌肉兴奋性∝
2.心肌兴奋性∝ (三)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 N a+ ] + [ K + ] [ C a 2+ ] + [ M g 2+ ] + [ H + ] [ N a + ] + [ C a 2+ ] [ K + ] + [ M g 2+ ] + [ H + ]
2. Na+、Cl-主要由尿伴行排出,尤对Na+排出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 排”。肾钠阈为110~130 mmol/L。汗液亦可排出少量的Na+、Cl-,故大汗后应适当补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考点总结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考点总结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考点总结水钠代谢失常临床上水钠代谢失常多同时相伴发生,单独出现极少见,一般分为:①失水;②水过多和水中毒;③低钠血症;④高钠血症。

一、失水失水是指体液丢失造成体液容量不足。

(一)病因1.高渗性失水(1)水摄入不足。

(2)水丢失过多:经肾丢失,如尿崩症、糖尿病、高钙血症、高渗利尿治疗等,大量出汗、烧伤及过度换气等经肾外丢失。

2.等渗性失水(1)消化液丢失。

(2)皮肤丢失: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病。

3.组织间液贮积反复大量放胸水、腹水等。

4.低渗性失水(1)补水过多。

(2)肾失钠过多:如应用排钠利尿剂、失盐性肾病、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二)临床表现高渗性失水轻度:失水量占体重2%~3%,表现为口渴、尿少。

中度:失水量占体重4%~6%,表现为口渴重、口干、皮肤干燥、声音嘶哑、乏力、心率加快、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失水量占体重6%以上,表现为精神及神经系统异常,如躁狂、谵妄、幻觉、定向力异常、神志不清等,可出现体温升高及循环衰竭症状如心率明显增快、血压下降。

等渗性失水主要表现为口渴及循环衰竭症状。

低渗性失水轻度:血钠130mmol/L左右,食欲缺乏、头晕头痛、疲乏淡漠。

中度:血钠120mmol/L左右,恶心呕吐、手足麻木、静脉塌陷、体位性低血压。

重度:血钠110mmol/L左右,神志障碍及休克症状。

(三)诊断1.高渗性失水:表现为血液浓缩,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升高,血钠>145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尿比重升高(尿崩症除外)。

2.等渗性失水:表现为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升高,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正常。

3.低渗性失水:血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尿量少,尿比重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升高。

1.治疗原发疾病,防止医源性失水发生。

2.轻度失水尽量从胃肠道补充,中重度失水需静脉补充。

人体中的水和电解质

人体中的水和电解质

人体中的水和电解质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的体液有三分之二是细胞内液,三分之一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

体液不是纯电解质溶液,其中还有非电解质成分及其他水合物。

但是,电解质是体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盐类物质溶于水形成的。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每天人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大约是100_130m L,从饮水中摄取的水,大是80_150m L,此外,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还要生成水,即代谢水。

每天由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大约是300m L左右。

这种代谢水,尽管量不大,但对那些因种种原因禁食者来说,它对生命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以上三种水的来源:饮食、饮水和代谢,合在一起每天成人摄取的水量约为250m L。

人体对水分有摄取也有排出。

排出的渠道主要是肺的呼出、皮肤出汗蒸发以及排尿等。

人的肺部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是含有水分的,而且是呼吸得越深、越慢,排出的水分也越多。

成人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大约有350_40m L的水分。

皮肤出汗排水,并非只是夏天的行为,一年四季都在进行。

汗液蒸发是散热的重要方式,是维持正常体温不可缺少的。

人的正常体温,腋下为36.5℃,口温为37℃。

每天清晨最低,傍晚最高,一天体温的变化不应超过1度。

如果出现高烧,靠人体自身出汗蒸发调节不了,可用擦酒精、敷冰块的方法,促使散热,或服药、打针治疗。

不可掉以轻心。

健康人每天水的排出量,是随每天摄取量的增减而增减的。

摄取多就排出多,摄取少就排出少。

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水的进出平衡(表)。

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酷热的夏天或是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出汗特别多,有的在高温下干活的工人,每小时出汗100_200m L。

在这种情况下,只多喝水补充水分,是不够的。

因为排出的汗水并不是纯水,还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

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N a+)和氯离子(C l-)。

所以,还要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损失的氯化钠(N a C l)。

表一般成人每天水的摄取量与排出量(m L)体内电解质溶液中的成分,正离子主要是钠离子(N a+)、钾离子(K+)、钙离子(C a2+)、镁离子(M g2+);负离子主要是氯离子(C l-)、这里列出的正、负离子,都是盐类物质溶于水,电离后产生的。

水的生理功能

水的生理功能

2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4 人体润滑剂2、水的排出3、水的平衡运动人群的水代谢特点出汗速率大、出汗量大排尿量少呼吸道排水量大代谢水产生增多不同人群水的需要量和参考摄入量水是机体的内环境,必须维持稳定才利于物质代谢的进行和维持正常机能。

正的现象。

运动性脱水的常见原因是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进行大强度运动,人体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水所造成的。

也可见于某些运动项目如举重、摔跤等运动员未参加低体重级别的比赛而采取快速减体重措施,造成体内严重脱水。

运动性脱水的预防主要有:(1)提高对运动性脱水的耐受性。

经过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各种强度的运动和训练,可增强对运动性脱水的耐受性;(2)进行补液,防止和纠正脱水。

及时的补液,使机体水分达到平衡。

应根据运动情况和运动特点,在运动前、中、后补水补液。

补液的原则时少量多次进行补充,同时还应适量补充无机盐。

运动性脱水的危害(1)加重心脏负担(2)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热散发不出去在体内蓄积,使体温升高(3)肌肉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4)机体代谢的废物排泄受阻。

运动性脱水的预防1 提高对运动性脱水的耐受性2 进行补水以防止和纠正脱水1小时,出汗量也高达1公斤。

在炎热的环境下运动2小时,人体的失水量可以高达4公斤以上。

失水致运动能力下降对于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来说,1公斤就是体重的2%。

失水超过体重的2%,运动能力就开始下降,健身运动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水这样重要呢?这是因为:1、体温调节需要水。

人体在运动时所产生的热量只有25%用作机械能,75%都变成了热。

这些热量要靠汗液从皮肤的蒸发来发散。

2、代谢需要水。

运动中各种组织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要靠水来运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靠水来帮助排出。

3、心脏需要水。

运动中因出汗会造成血液容量下降,心脏和血管里的血少了,心脏每收缩一次泵出的血就少了。

相反,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这时心脏就像一个漏气的“打气筒”,不得不加快收缩,心率的过度增高使心脏的负担增加。

运动员水代谢特点及补液的原则与方法

运动员水代谢特点及补液的原则与方法

运动员水代谢特点及补液的原则与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运动员水代谢特点还有补液的那些事儿!你想啊,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那可是拼命奔跑、挥洒汗水,这身体里的水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哗哗地往外流啊!运动员的水代谢和咱普通人可不一样。

他们那运动量,就跟小火箭似的,蹭蹭往上窜。

大量出汗那是家常便饭,这汗一流,身体里的水分和电解质可就跟着跑啦!就好比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油消耗得特别快。

那补液可就太重要啦!这就像是给汽车加油一样。

补液的原则呢,首先得及时,可不能等运动员都渴得不行了才想起补液。

就好像你开车,都快没油了才想起来去加油,那不就晚啦!得在他们运动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来上一点。

而且补液还得适量。

你不能一股脑儿地灌太多,那也不行,就像汽车加油,你也不能加得太满呀,不然不就溢出来啦!得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补。

说到补液的方法,那也是有讲究的。

水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啦,但光补水可不行,还得补充电解质呢。

就像汽车光有油还不够,还得有其他的保养才行。

可以喝一些专门的运动饮料,它们里面就含有各种电解质,能帮助运动员快速恢复。

咱再打个比方,运动员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水和电解质就是让这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零部件。

要是没了它们,这机器可就运转不起来啦,或者运转得没那么顺畅。

你想想看,要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因为没及时补液或者补液不当,那状态能好吗?肯定会受影响啊!就像汽车没油了或者出故障了,还怎么跑呀!所以啊,这补液的原则和方法可得牢牢记住。

还有啊,不同的运动项目,补液的需求也不一样呢。

比如长跑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他们的出汗量和消耗都不一样,那补液的方式自然也得有所区别。

这就跟不同型号的汽车,加油的量和方式也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总之呢,运动员的水代谢特点决定了补液的重要性,而补液的原则和方法就是保证他们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关键之一。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事儿,这可是关系到运动员们的表现和成绩呢!所以啊,无论是运动员自己,还是教练、后勤人员,都得重视起来,让补液这件事儿做得恰到好处,为运动员们的拼搏加油助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水电解质代谢

水电解质代谢

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事项
(1)、应先纠正低血钾,再纠正低钙,以 免增加心肌应激性。 (2)、氯化钙最好通过中心导管给予,周 围静脉注射有可能导致静脉硬化或外渗。 不宜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时宜稀 释后缓慢注射(强刺激性)。若注射时药 液漏出血管外,应立即停用,并用氯化钠 局部冲洗,予氢化可的松、1%利多卡因注 射液注射。

体内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心肌和神经 肌肉都需要钾离子维持应激性。正常血钾: 3、5—5、5mmol/L,平均4、2mmol/L。
血清钾过高—抑制心肌—使心脏在舒张期停搏; 血清钾过低—兴奋心肌—使心脏在收缩期停搏。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与心肌相反。
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高于7、 0mmol/L则为严重高钾血症。常见于:
低钠血症—血钠<135mmol/L。病因:
(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 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 致大量钠随消化液而排出。 (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3)、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噻酮、依他尼 酸等时),未注意补给适当的钠盐。 (4)、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主要药物—氯化钠
(1)、肾排钾功能障碍或病理情况(急性 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晚期、肾上腺皮质激 素分泌不足)。 (2)、细胞内钾移出(溶血、组织损伤 等)。 (3)、补充钾剂过多。 (4)、应用留钾利尿剂(螺内酯片)。
高钾血症的诊断要点:
1、有致高钾血症的病因。 2、有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症状如神志淡漠、感 觉异常和四肢软弱等。 3、严重高钾可出现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 发绀和低血压等。 4、心跳缓慢或心率失常。 5、血钾>5、5mmol/L。 6、心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 随后出现QRS增宽,P—R间期延长。

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补液包括三个方面:
1、维持性输液。 2、补充性输液。 3、治疗性输液。 补液方法:
1、4-2-1补液法则 2、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

3、术中输液量=补偿性扩容+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第 三间隙缺失量
补液原则:
1、先盐后糖。 2、先晶体后胶体。 3、先快后慢。 常用晶体液:
挤压伤也可能发生。 ②、表现为嗜睡、软弱或昏迷。对心肌影响与高钾相应。 ③、停用镁剂,纠正酸中毒,用钙盐拮抗镁对心肌的影响,透析疗
法。
氯代谢异常
1、低氯血症: ①、大量胃液丧失的患者或利用利尿药氯排出增加。 ②、常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及低钾血症。 ③、先补氯才能纠正碱中毒。
2、高氯血症:大都继发于代谢性酸中毒。所以及时纠正酸中毒很 重要。
症状: 表现为易倦、嗜睡及昏迷。也可能引起相似低钾血症的心律 失常。
治疗: 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钙阻滞剂。补液及利用利尿药。
镁代谢异常 1、低镁血症: ①、急性胰腺炎、胃肠液大量丧失及长期补液病人常伴低血钙。 ②、症状和低血钙相似。 ③、用25%硫酸镁溶液肌注或静注。
2、高镁血症: ①、常见于低温、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病人、酸中毒及
治疗:限制摄入量、利尿。输高渗液提高渗透压而利尿,纠正机 体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二)、浓度失调。 1、低钠血症:当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时称为低钠血症。 病因:
①、钠丢失大于水的丢失导致低钠血症,钠通过胃肠道、肾和 皮肤丢失。
②、水潴留,就是失水后大量补充不含电解质的液体。
症状: 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或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中枢神经系统 体征,并有组织水肿。
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

水,电解质代谢

水,电解质代谢

呼吸性酸中毒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常
临床上分为失水、水过多、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等数种。


一、概念:失水是指体液的丢失,造成体液容量不足。常分为: ①高渗性失水:水丢失>电解质丢失,渗透压>310mmol/L。 ②等渗性失水:水和电解质以正常比例丢失,渗透压正常。 ③低渗性失水:电解质丢失>水丢失,渗透压<280mmol/L。
(二)转移性低钾血症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软瘫,周期性瘫痪。常突然发作, 多在夜间,以双下肢为主,严重累及颈以上,1~2小时到 达高峰,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日。 (三)稀释性低钾血症 主要见于水过多或水中毒。
四、诊断
1.丢失钾的病因:如摄入不足,排出过多。 2.反复发作性周期性瘫痪。 3.血清钾<3.5mmol/L。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有钠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多尿、大量出汗等病史。 2.根据病史判断失水性质,程度。 3.实验室检查。 (一)高渗性失水:中、重的失水时,尿量减少;除尿崩症 外可出现尿比重、血红蛋白、平均血细胞比容、血浆渗透 压均升高。严重者可出现酮症、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 等。 (二)等渗性失水:血钠、渗透压正常,尿量少或正常。 (三)低渗性失水:血钠、渗透压均低,并请晚期尿少,表 比重低,尿钠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尿素 氮均增高。
第三节
钾缺乏和低钾血症
一、概念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3.5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 状态。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机体总钾丢失,,称为 钾缺乏。 二、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一)缺钾性低钾血症 1.摄入不足:禁食、少食 2.排出过多:胃肠道或肾为主,透析,放腹、胸水。
(二)转移性低钾血症 1.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酸中毒恢复期,pH每升高0.1, 血钾下降0.7mmol/L 2.高糖(胰岛素 3.周期性瘫痪; 4.应急 5.棉子油、氯化钡中毒 6.治疗贫血时 7.低温 8.反复输入冷存洗涤红细胞 (三)稀释性低钾血症:水中毒、水过多,补液未补钾等。

水、电解质代谢—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生物化学课件)

水、电解质代谢—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生物化学课件)

血容量减少 血压下降
肾小球旁器 肾小管水、 Na+、Cl-
重吸收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血容量增加 血压升高
当 [Na+]/[K+]比 值降低,醛固酮分泌 增加,尿中排钠减少;
当 [Na+]/[K+]比 值升高,醛固酮分泌减 少,尿中排钠增多。
醛固酮分泌过多可引起水肿、高血钠、低血钾和碱中毒。 醛固酮分泌量不足(如addison病)时,则发生低血钠、高血钾和酸中毒。
(三)心钠素
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
又称心房肽或心房利钠因子,是由心房肌细胞产生和分泌的、 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效应以及扩血管和降低血压作用的小 分子肽类激素。
(四)其它激素
雌激素、雄激素 都能促进水、钠 在体内的潴留。
雄激素、胰岛素能 促进钾由细胞外液 移入细胞内而产生 低血钾现象。
ADH的分泌与释放主要受下丘脑视前区的渗透压感受器、左心房的和 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血压感受器的影响。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后叶
ADH
+
-
容量感受器 血压感受器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血容量增加 - 动脉血压升高
肾远曲小管 +
和集合管
水的重吸收
- 尿量
(二)醛固酮激素
醛固酮(aldosterone)激素又称盐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所分
甲状腺素则能促进钾移出细胞并从尿中排出。
神经调节
生物化学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可通过口渴反射、渗透压感受器和激素等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第十一章水和电解质代谢介绍

第十一章水和电解质代谢介绍

第一节
体 液
由于无机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远大于蛋白质所 产生的渗透压,因而决定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 物质交换的主要因素是无机离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 压。水可以自由透过细胞膜,故当细胞内液与细胞 外液之间存在渗透压差时,主要靠水的转移来维持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当细胞外液渗透 压升高时,水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引起细胞皱 缩;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水从细胞外转移。
第二节
水平衡
(二)水的排出 →肺呼吸350ml →粪便排出150ml →皮肤蒸发500ml(非显性出汗,纯水;显性出汗, 低渗溶液。) →肾排出1000—2000ml,平均为1500ml 每天排除总量2500ml (最低需要量 (人体每天至少排固体物35g,每克需要15ml,成 人每天至少排尿500ml。少于500ml称为少尿, 少于100ml称为无尿。)
第二节
水平衡
三、婴幼儿、老年人水代谢特点 (一)婴幼儿水代谢特点 1、体内含水较多 新生儿80%,婴儿70%,儿童 65%。 2、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高于成 人。 3、肾脏浓缩尿的功能差,因此尿量相对较多。 4、神经、内分泌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水的调 节功能较差,不能耐受缺水。
第二节
第十一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第十一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一)解释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二)说明体液的分布和含量、体液的交换。 (三)概述钾、钠、氯的代谢。
第十一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一)能正确描述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二)能从高血钾的发病原因及过程来说明 高血钾症的预防和处理。
(离子)
1 10 12 9.5 8.1
(电荷)
1 10 24 19 65

健身时如何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健身时如何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健身时如何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健身过程中,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很多人在健身时只关注了运动的强度和技巧,却忽略了身体对于水分和电解质的需求。

如果不能及时、科学地补充,不仅会影响健身效果,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在健身时怎样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在健身时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我们进行健身运动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汗水的排出不仅带走了大量的水分,还会导致电解质(如钠、钾、镁等)的流失。

水分的缺失会使身体出现脱水症状,影响新陈代谢和运动表现;而电解质的失衡则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问题。

那么,在健身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呢?在开始健身前的 1-2 小时,建议适量饮用 500-600 毫升的水,这样可以提前为身体补充水分,保证在运动中有足够的水分储备。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饮水,以免造成胃部不适。

在健身过程中,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一般来说,每隔 15-20 分钟就应该喝 150-200 毫升的水。

如果运动时间超过60 分钟,单纯补充水分可能就不够了,这时需要考虑补充电解质。

可以选择含有适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它们能更有效地帮助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健身强度较低、时间较短(30 分钟以内)的情况,普通的白开水通常就能满足需求。

但如果是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长跑、高强度力量训练等),则建议选择专门的运动饮料。

这些饮料中的电解质成分和比例经过科学调配,更适合在剧烈运动时补充。

除了运动饮料,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电解质。

富含钾的香蕉、橙子、土豆等,富含钠的咸菜、坚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健身前后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

另外,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量也不是越多越好。

过度饮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而过量补充电解质同样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尤其是钠的摄入过量,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水、电解质平衡

水、电解质平衡
响身体正常运转。
维持体温稳定
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有助于调节体 温,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维持酸碱平衡
电解质在体内参与酸碱平衡的调 节,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至
关重要。
预防措施
保持适量饮水
01
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注意食物中的电解质含量
02
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电解质。
避免过度运动或暴露于高温环境
电解质的摄入与排
摄入
食物和饮水是电解质的主要摄入来源,含有钠、钾、钙、镁 等离子。
排出
通过尿液、汗液等途径排出多余的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 。
调节机制
渴觉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大脑会释放 渴觉信号,促使人饮水。
抗利尿激素
在体内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会 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以维持水平衡。
参与新陈代谢
水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 的介质,有助于维持正常 的代谢活动。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渗透压
维持肌肉和心脏功能
电解质在体内维持适当的渗透压,以 保持水分在细胞内的平衡。
钙、镁等电解质对肌肉收缩和心脏节 律具有重要影响。
传递神经冲动
电解质,特别是钠和钾,在神经冲动 的传递中起到关键作用。
水和电解质在体内的分布
口服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含有适量的电解质和水分 ,可用于轻度脱水症状的治疗。
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含电解质和水分的食物摄入 ,如汤、果汁等,有助于补充体内流 失的水分和度脱水症状,需要通过 静脉输液的方式快速补充体内所需的 水分和电解质。
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03
过度运动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203202作者简介:李振斌(1950—),男,山西太谷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田径教学与训练的研究。

 第21卷第3期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Vol .21No .3 2006年9月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 Nor mal University Spet .2006水、电解质代谢与运动李振斌,林松(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 运动过程中,由于水和电解质代谢的丢失,常影响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运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运动成绩。

文章就水和电解质代谢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前、中、后适量地补液予以综述,以期为运动中补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运动;水;电解质;补液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71(2006)03-0120-03 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汗液的产生和蒸发有利于释放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但伴随着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而运动中合理补液,对保持体液平衡,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运动与水1.1 水与机体代谢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作为营养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方面,其重要性仅次于氧气。

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电解质,不仅可以作为身体的构成成分,更重要的是其参与机体的诸多生理、生化代谢反应。

概括来说,水具有组成细胞、排泄废物、保护组织、传输营养物质及气体、维持血液容积和调节体温等功能[1]。

人体内的水必需保持出入量的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饮水及排液来进行的;而在运动状态中,排汗会引起了水的大量流失,因而必须通过合理补液才能达到平衡。

1.2 运动与水1.2.1 运动前的水合作用运动前的水合过程,不仅是为下一次运动做准备,同时也是对上一次运动亏空的补偿过程。

人体运动时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汗液丢失量可超过30g ・m in -1,而排出的汗液来自体内的水分,水的大量丢失就会使机体出现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等情况。

运动前的水合过程就是使运动造成的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状态恢复正常水平。

运动前补水不充分,机体在已有的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状态下参加运动,会严重影响散热能力,使体温迅速升高。

研究发现,机体中心温度上升越快,心血管系统压力就越大,循环血量、心搏量下降也越快,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

运动发汗会明显的使血浆量、总血量及分布到活跃的肌肉组织的水分及营养减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较大[2]。

1.2.2 运动中水的变化在运动和训练中,体内新陈代谢可比安静时代谢增加5~15倍来支持骨骼肌的收缩。

而机体内能源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只有25%转化为机械能,余下的75%转化为热能积蓄在体内,机体为使体温不致过度升高,必须强化散热机制。

出汗是机体在运动时保持低温的主要机制,对于加大热量的散发,限制体温的上升是非常有效的。

但汗液的丢失,导致循环血量的不断下降,反而影响体温调节功能。

研究表明,一般人每日出汗0.5L 左右,但跑步1h 左右的出汗量达到此量的2~3倍[3]。

人体若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机体的耗氧量显著增加,而糖、脂肪、蛋白质三种能源物质经过燃烧被氧化分解成CO 2和H 2O,从而使体内代谢水增加[1]。

但是,代谢水的增加量远不能补偿运动时水分的丢失。

因为在氧化分解能源物质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必然使体温迅速升高,而要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就不能破坏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此时只能通过增大排汗量来维持这个动态平衡,保持正常体温。

运动实践证明,运动时的排汗率同其运动强度呈正比,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失水量可高达2~7L [4]。

Costil [5]等人通过对运动训练而导致运动员失水的研究发现,轻度脱水时,水的丢失主要来自于细胞的外部空间,而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细胞内失水量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

因此在有任何大肌肉群参与收缩活动的体育运动中,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和较长的运动时间均有体内水分的丢失,并且其丢失量与运动时的环境温度、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呈正比关系。

2 运动与电解质在高温环境和产热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随着机体排汗量的增大,某些电解质(主要是钠、钾、镁)也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有报道说,热环境或劳动时,钠、钾、镁丢失量可分别达每日膳食供应量参考标准的130%~216%、72%~80%、22%~31%[6]。

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电解质丢失就越多,机体就会出现生理功能失调,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运动能力。

2.1 钠与运动钠具有刺激下丘脑以维持渴的机制,并具有保持体液,避免体液丢失的作用。

在运动中,运动员通过汗液丢失的钠比其他元素更多,4L汗液可带走2g~8g氯化钠。

在长时间的运动中,汗液中钠的大量丢失,会造成体内钠平衡的失调,体内钠的缺乏将会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无力、烦躁、头晕等症状[7]。

当体内的钠亏空严重时,神经末梢的机械压力就会发生改变,神经末梢周围电解质的浓度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会选择性地增加,从而导致热痉挛。

有研究指出,短时间运动后,血钠浓度常有增加;长时间运动后,血钠浓度通常不变或稍微增加。

这是因为运动后由于即刻汗液的分泌,血清钠降低,肾脏排泄的钠随之相应减少,加上血浆容量减少,所以血钠浓度处于正常水平或升高。

血清钠升高会影响到心血管功能和能量代谢[8]。

而钠的丢失所引起的热痉挛是机体参与运动的全部肌肉的痉挛,要想使热痉挛得到缓解和消失,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和钠。

2.2 钾、镁与运动高气温下运动时,汗液中钾排出量明显增多。

国外报道,运动员在29~30℃气温和40%~48%相对湿度的环境下跑步,体内钾丢失量可高达6g/d,甚至更高。

但运动中血浆钾的水平一般较安静时高,这是肌细胞除极化过程中细胞浆内K+经膜转运到细胞间液后进入静脉,使静脉血K+浓度升高的结果。

据报道,中等强度运动使静脉血浆K+升高约0.5mmol/L,较大强度运动升高1mmol/L~2mmol/L,大强度长时间运动(86k m超马拉松跑)可升高到9mmol/L~10mmol/L。

血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引起骨骼肌和心肌功能变化。

有实验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后,由于排尿时排钾量的增多,出现低血钾,而钾的缺乏会导致肌肉无力或麻痹。

因此,钾离子平衡对运动能力的保持很重要[9]。

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或减体重情况下特别是高温环境下运动时镁的丢失较多。

Jeukendrup[10]等人报道,8名健康男性运动员参加马拉松赛跑后血浆镁浓度显著下降。

Cog2 gan报道,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工作肌群中含镁量升高与血浆镁浓度降低有密切的关系,证明了急性运动时血浆镁浓度降低除了因出汗增多,使汗镁排出量增加之外,还与镁在体内重新分布有关。

最近的研究证明从事运动训练的个体补充镁能降低安静状态下心率,或增加耐力时间。

3 运动与补液运动时排汗是为了维持体温恒定。

然而,没有补液,排汗的结果就是脱水,以致体温上升,而且体温升高的程度直接与脱水程度有关[11,12]。

因此,只有在运动前、中、后及时适量地补液,才能确保身体得到足够的水分和能量,防止脱水,促进补水,提高运动能力。

3.1 运动前补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运动前适当补液对运动者有利无害[13]。

不仅要在运动前适时、适量地补液,还应该特别注意运动员在运动前的水合状态。

在比赛或训练前2h左右补液600m l,在比赛或训练开始15m in再补液400m l。

这样就可预防长时间剧烈运动时过度脱水引发的不利症状的出现,为运动时机体的正常能量代谢奠定基础。

许多研究证明,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中,运动员在运动前45m in~60m in和运动中补充糖-电解质饮料,虽然运动前的血糖和胰岛素都升高,但在运动中并未出现低血糖现象,而运动能力和成绩都有显著的提高[14,15]。

3.2 运动中补液运动中由于肌肉收缩产生大量的热,体温升高,出汗增加,如不及时补液,就会出现脱水。

一般认为,运动中补液应间隔15m in~20m in补液150mL~300mL[16]。

一般情况下,补液量以不大于800m l为宜。

在运动过程中的补液还必须考虑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糖),水及钠的需要。

许多研究显示,在补液过程中,如果不能补充丢失的盐份,即使大量摄入液体,运动后也不会重新达到液体平衡。

陈吉棣教授的研究指出,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中充低聚糖饮料可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可稳定血容量、血清胰岛素和血乳酸水平,增加运动做功和延长运动时间[17]。

另有研究表明,糖-电解质饮料的补充提高了冰球运动中的滑行参数,网球发球和防守的成功率,增加了足球运动员比赛下半时的跑动距离[18]。

3.3 运动后补液运动后补液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和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应加以重视。

运动后补液应以少饮多次为原则,其补液量是运动中体重丢失150%,以保证补回运动中出汗和运动后排尿所造成的体液丢失。

另外,还可采用像监测体重或强化饮水等手段保证饮、失水率相平衡。

运动后的补液采用糖-电解质饮料,这样可加速恢复血浆容量。

最新研究表明,在运动后,根据不同运动项目适量补充18mmol/L~59mmol/L含钠的糖-电解质饮料,不仅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而且有助于防止或延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对提高运动成绩有明显效果[19]。

3.4 补液时所选择液体的口味和温度随着体温和水合程度水平的变化,味觉会随之改变,淡而无味则会影响总量的摄入。

实验证明,在饮料中加入甜味剂可以增加液体的摄入量[20]。

但是最理想的运动补液必须综合地考虑到适当的渗透压浓度(250mO s m/L~370mO s m/ L)、合理的糖浓度(<8%)和理想的糖组合(2~3种可转运的糖)[21]。

所以,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很少选用高浓度的饮料。

与饮料的口味相比,最佳温度的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后最受欢迎的液体温度为5摄氏度[22]。

但大量补液时,一般推荐,温度在8~13℃之间,糖浓度(6%~8%)的糖-电解质饮料[23]。

4 小结总之,了解运动时水、电解质的丢失,就是为了更好的补・121・ 第3期 李振斌,等:水、电解质代谢与运动液,使运动员在运动前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运动中提高耐力水平,延迟疲劳,防止脱水,运动后加快疲劳的消除和运动能力的恢复。

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重视补液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1] 曲绵域,高云秋,浦钧宗,等.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0(1):62~63.[3] 郭红.华中、华南地区高校运动队运动补液的误区[J ].体育学刊,2001,8(3):60~63.[4] 《运动生理学》教材小组.运动生理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 Costill DL,Cote R,Fink W.Muscle water and electr olytes foll ow 2ing varied levels of dehydrati on in man[J ].J App l Physi ol .1976,40(1):6~11.[6] 邱仞之,朱受成,叶卓明.热环境下补充淡水、盐水和电解质代谢比较[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4,20(3):142~146.[7] 何英强.热环境下运动和劳动时出汗丢失水分和无机元素的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7,6(2):70~74.[8]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9] 魏文汉.病理生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2~140.[10] Jeukendrup AE,Saris WH,W agenmakers AJ.Fat metabolis mduring exercise:a revie w --part II :regulati on of metabolis m and the effects of training[J ].I nt J Sports Med,1998,19(5):293~302.[11] Montain SJ ,Coyle EF.I nfluence of graded dehydrati on on hy 2perther m ia and cardi ovascular drift during exercise [J ].J App l Physi ol,1992,73(4):1340~1350.[12] Rothstein,A,T owbin,E .J.B l ood circulati on and te mperature ofmen dehydrati on in the heat .I n :Physi ol ogy of Man in the Des 2ert,edited by E .F .Adol ph .Ne w York:I nterscience,1947,190~191.[13] 佟启良,杨锡让.运动生理学[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378~383.[14] Sparks MJ ,Selig SS ,Febbrai o MA .Pre -exercise carbohy 2drate ingesti on:effect of the glyce m ic index on endurance exer 2cise perf or mance[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8,30(6):844~849.[15] AngusDJ,HargreavesM,Dancey J,et al .Effect of carbohydrateor carbohydrate p lus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 ingesti on on cyc 2ling ti m e trial perfor mance[J ].J App l Physi ol,2000,88(1):113~119.[16] Convertino VA,A r m str ong LE,Coyle EF,et al .American Col 2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 on stand .Exercise and fluid re 2p lacement[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6,28(1):i ~vii .[17] 陈吉棣.低聚糖运动饮料的人体饮用效果[J ].体育科学,1998,18(1):62~66.[18] 史小才.补液、补糖和运动[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3):192~195.[19] Gis olfi CV ,Summers RD ,Schedl HP ,et al .Effect of s odiumconcentrati on in a carbohydrate -electr olyte s oluti on on intestinal abs or p ti on[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5,27(10):1414~1420.[20] 章硕.青少年运动员热环境运动补液时汗电解质研究[J ].体育科学,1998(2):66~71.[21] 史小才.浅析运动饮料[J ].体育科学,2002,22(2):112~116.[22] Sandick BL ,Engell DB ,Maller O.Percep ti on of drinking wa 2ter temperature and effects f or humans after exercise [J ].Physi ol Behav,1984,32(5):851~855.[23] 杨锡让,傅浩坚.运动生理学进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W a ter 2electrolyte M et abolis m and Exerc iseL I Zhen 2bin,L I N S o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 on,Shaanxi Nor 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2,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l oss of water and electr olyte metabolis m in the p r ocess of exercise,the nor mal physi ol ogical functi on of organis m will be disturbed,which will lead t o the decline in perfor mance .This article comp rehensively talks about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water,electr olyte metabolis m and exercise as well as how t o supp le ment fluid bef ore,in and after the exercise .It consti 2tu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 or the i m p r ovement of exercising ability and delay of occurring of tiredness .Key words: exercise;water;electr olyte;fluid rep lace ment・221・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