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DOC

合集下载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1.测量:所谓测量,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基本条件):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3.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4.量表的特点:称名数据:不具有实在的数量意义,只是表明事物的类别或不同性质顺序数据: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等距量表: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联系与区别: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做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1.1864年法国费舍《作业量表集》,作为教师以后评定学生各科成绩的参照标准2.美国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统计方法及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它标志着以科学理论(包括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为指导的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3.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4.麦柯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5.法国的比纳等人在1905年创编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第三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新课改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06231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点整理+历年考点

06231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点整理+历年考点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P1-321. 测量: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2 2013年4月2.无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要实现这些测量必须具备测量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测量的量具,二是要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单位,三是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参照点。

P23. 就广义的测量来讲,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的零点,另一种是相对的零点。

4.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可信,依赖于科学规范的测量程序、有效的测量工具、意义明确的测量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

P35.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6.简述教育测量的特点。

P3 (2015年4月简答、2008年4月简答)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7.如何理解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P3 (2011年4月简答)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

虽然教育测量无一例外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但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的行为或通过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

8.因为教育测量具有间接性和推断性,是通过对外显行为反应的取样分析加以推断的,所以教育测量的对象具有模糊性,测量误差具有不可避免性。

(教育测量的特点)P3-49.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教育测量大多是间接性的。

10.教育测量一般是间接性的测量,所以存在着误差。

教育测量的误差一般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1.教育测量只能是对外显行为与反应的取样分析加以推断,这就使得教育测量的对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2. 量表(量尺):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

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而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一、定义1、测量:从广义上讲,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教育测量: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3、教育评价: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就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和稳定性程度,指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物质对象所得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

5、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指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6、复本信度:又称为平行测验,指在试题格式、难度、指导语说明、施测要求等方面都相当,并且都用来测量相同潜在特质或属性,但试题又是不相同的测验。

7、等值性系数:在同一时间连续施测,反映测验内容造成的误差是多少8、同质性信度:又称为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9、评分者信度: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10、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11、内容效度:又称合理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

12、难度:被试完成题目或项目任务时遇到的困难程度13、区分度:是指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区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验的信度和效度14、领域参照测验:是建立在一套完善的题目汇编或内容领域规范汇编基础上用以检查被试的素质及发展水平的测验。

15、目标参照测验:是由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所构成的测验。

16、掌握测验:是建立一组教学和行为目标上的测验,主要用于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某组给定的教育目标。

17、正确百分数:是以学生在标准参照测验中答对题目的比例来解释测验分数或描述学生取得成就的方法。

18、常模:指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组在某种测验上的表现情况19、参照测验的常模: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与评价的测验20、参照测验的“常模”,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与评价的测验,称为常模参照测验21、参照测验的“标准”,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与评价的测验,称为标准参照测验22、标准分数: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标准差为单位的一种量表分数,它将原始分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23、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组联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24、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内在潜力。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内容梳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内容梳理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要素、步骤和基本原则。

(1)数学教育测量的含义:概括起来讲,数学教育测量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一定的数学教育对象进行的数学化衡量。

用数学语言来说,数学教育测量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特定的数学教育对象和一个数集之间建立一个函数关系,求得其函数值得过程。

(2)数学教育测量的要素:①法则,也就是数学教育测量依据的标准。

每一种数学教育测量都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也就是依据什么来衡量。

②数学教育对象。

数学教育测量一定是对一定的数学教育对象进行的,没有数学教育对象也就无所谓什么测量了。

③测量单位。

只有有了测量单位才有数字结果。

所以必须有一个测量单位。

一个测量的结果其实就是测量单位的累计。

另外,测量单位要确定的合适。

④参照点。

即测量的起点,或零点。

只有确定好了零点,才可以得出合理的结果。

⑤量表,也即试题等。

量表是数学教育测量的工具,必不可少。

(3)数学教育测量的步骤:①明确测量目标,即是明确要本次测量要测量的东西;②确定测量指标,即是确定通过哪些方面来测量,确定哪些方面占多大的比例;③选定测量对象,即是根据测量目标,确定出测量的人员或事件等;④编制测量题目,即是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遵循上述测量指标分析,编写相应的测量题目;⑤分析测量题目的质量,即是分析测量题目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⑥确定测量实施程序,即是确定具体测量的时间、地点、组织人员、测试卷的印制与发放等;⑦实施测量,即是按照计划进行测量和收集测试卷;⑧批阅、统计和分析,即是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检查、打分、然后根据目标要求进行统计和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分析等,得出结果。

(4)数学教育评价的含义:数学教育评价,简单地说即是对数学教育对象价值的评判。

较详细的说即是遵循一定的原则,依靠一定的证据,对一个数学教育对象价值、过程和特点等的综合评述和判断。

(5)数学教育评价的要素:①标准和原则。

没有标准和评价的评价是无稽之谈。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

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而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及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及评价考试重点版

课程性质和教课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丈量与评论?是教育丈量学与教育评论学内容的整归并重视于教育丈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商讨对教育教课成效进行丈量、评论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一定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根基课程。

教课目的和要求:理解?教育丈量与评论?的根本看法、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标准化的教育测试、会作测试质量剖析、能正确解说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课和研究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论,以促使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丈量与评论的学科展开教育丈量与评论的根本问题教育丈量与评论的展开历史教育丈量与评论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丈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丈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丈量是依照法那么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丈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目化的测定〞,“丈量是依照必定的法那么,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绘的过程〞。

本书的看法:从广义上讲,丈量就是依据某些法那么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立和描绘的过程。

从以上对丈量所下的各样定义能够看出,这类对事物进行划分的过程,一定是依照必定法那么的,划分的结果一定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绘的。

2.丈量的因素〔1〕丈量的量具丈量的量具是指依照某些科学原理和法那么,展开出适合的量具或拟订出科学的丈量方案。

2〕丈量的单位不一样的丈量所采纳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理想的丈量单位一定切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立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美,既无一致的单位,也不切合等距的要求。

〔3〕丈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丈量的起点。

要确立事物的量,一定有一个丈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种类: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

• 3、在追踪研究或探讨某些影响测验成绩的 因素时,大多使用复本测验,分析复本信度。
13
缺点:
• 1、编制两个完全相等的测验是很困难的, 如果两个复本过份相似,则变成再测形式,而过 分不相似,又使等值的条件不存在; • 2、两个复本测验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测量 了不同的性质,这就会低估测验的信度;(因内 容造成的误差)。 • 3、被试同时接受性质相似的两个测验,可 能减少完成测验的积极性; • 4、虽然两个复本测验的题目材料不同,但 被试一旦掌握了解题的某一模式,就能触类旁通, 有可能失去复本的意义。
14
3.1、同质信度之分半信度
• 就是将测验分半,被试在每一半测验上所得
分数的相关系数。反映了2半题目间的一致性。

分半的方法很多,如,按题号奇偶,按难
度、按题目内容。无论如何分半,都要在分开后
做微调,最终目的是分成对等的两半。如果做不
到对等,就不适合求分半信度。

在实际运用中,由于题目一般是按难度大
29
• 二、效度的理论公式 • 板书P39和参考书P58 • 重申变量和的方差运算公式 • 目标真分数、非目标真分数 • 根据理论公式,怎样才算测量效度高? 请同学们回答。 •
30
三、效度的估计
• 效度估计就是多方寻找证据来证明一个测验 的有效性程度的过程。 • (一)内容效度 • 就是指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 域的代表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验的内容范围、 材料与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教育目标是否相符 合;测验中测题所引起的行为是否是所要测量的 属性的明确反应。
靠性,于3个月后再测一次,得分记为Y,
问测验结果是否可靠?
•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教育测量:指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3.常模参照: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4.标准参照(标准参照测验):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对被试的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

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在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5.典型行为: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要求被试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即典型行为),其目的不在于测量与评价被试能力的高低,而是测量与评价是否具备某种典型行为。

6.最佳行为: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是以测量被试的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

如以成就或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基础。

7.重测信度: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9.同质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10.内容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包括欲测的知识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知识点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两个方面。

11.结构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2.实证(效标关联)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1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

项目的区分度是测验是否有效的“指示器”。

常记为D。

14.评价指标:指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讲解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讲解
第二章 教育(jiàoyù)测量的质量
指标
• 衡量(héng liáng)教育测量的质量,可采用
四个指标:
• 信度

主要对整个测量而言。
• 效度
• 难度

主要对测量的项目而言。
• 区分度
精品资料
第一节 信度
• 一、信度概念 • 信度是指测量(cèliáng)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程度。 用同一种工具反复测同一种特质对象,结果的一致性 程度就叫信度
精品资料
• 4、论文式测验信度 • 论文没有严格评分标准,同样题目,不 同应试者回答与得分不一样,可用克龙巴 赫阿尔法系数公式。P34 • 该公式适用(shìyòng)于:测验题型多并 非都是2分计分题时。
• 板书公式
• 请阅读,并解释公式含义。
精品资料

例4
• 用一个包含6个论文式试题的测验,测5个
精品资料
• 3、有一个由100题构成(gòuchéng)的量 表施行于10个高三学生(分数见下表)。测 验一次后,学生即毕业离校,现怎样评价测 验结果的信度? •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奇X 38 37 38 41 40 36 38 39 40 35 • 偶Y 37 37 36 39 39 34 38 39 39 36
• 3、重测法适用于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 难度(nádù)测验;因被试很难记忆第一次, 而难度(nádù)测验相反。还适用于运动技能 的测验。 • 4、适用于异质测验,即一个测验包含 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测量不同的心理特 质。因为这种测试不适于计算内部一致性 信度。 • 4、应注意提高被试者的积极性。
精品资料
• 2、测验的两个复本,如果在不同的时间使用,

教育测量与评价 复习要点 附试卷

教育测量与评价 复习要点 附试卷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要点总结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的三要素:2.教育测量3.教育测量的特点4.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5.教育评价的概念6.桑代克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

7.八年研究的四条基本原则:8.八年研究中泰勒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两条原理:课程编制原理和评价活动原理。

9.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统计模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典测量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和概化理论(GT)。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1)按运用时机分: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2)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3)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4)按量表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1)实现教育目标的功能2)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3)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4)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信度2.重测信度3.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信度)、异质测验4.效度、应注意以下几点5.结构效度验证的四个步骤6.教育测量方案的可用性第四章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选择题的优缺点2.选择题的编写原则:1)题干意义完整并能表达一个确定的问题;2)题干简明;3)题干不要滥用否定结构,要尽可能地采取正面陈述;4)诱答项(干扰项)应具有似真性;5)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6)统一测验中每一个测验试题之间应相互独立避免牵连;7)选项的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精炼;8)尽量避免“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3.填空题的编制原则:1)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使空白处应填的答案是唯一的;2)空白处所填写的应是关键词语,并且要和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使被试不至于填写困难;3)题目中空白地方不能太多,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被试理解题意;4)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而不要放在句子开头;5)所有空白处的线段长度应当一致,不能随正确答案文字的多少而长短不一,以免产生暗示作用;6)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而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但教育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指定的相对零点。

3.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教育测量的定义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的特点(1)本书的观点:①间接性和推断性;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其他的观点:有人概括为:①间接性;②相对性。

(金瑜)有人概括为:①间接性;②相对性;③客观性。

(郑日昌)有人概括为:①间接性;②不确定性;③明确的目的性。

(朱德全、宋乃庆)4.量表及其种类量表的概念量表(量尺)是指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量表的类型由于事物的属性(特征)不同,以及所制定的规则不同,致使用数的属性来描述事物属性(特征)所达到的程度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测量水平的问题。

史蒂文斯根据对测量结果数量化描述的不同水平,将测量分成四种不同水平:称名测量、顺序测量、等距测量、比率测量。

这四种不同水平的测量产生了相应的四种类型的量表。

5.称名量表和顺序量表称名量表(命名量表或名称量表或类别量表)称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

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只是事物的符号,而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

适合于对称名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χ2检验。

顺序量表(等级量表)顺序量表是次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它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

在顺序量表中,数字只表示等级、大小和程度的顺序,它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

适合于对顺序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有中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6.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是较高水平的测量量表,它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

适合于对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

比率量表(等比量表)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它除了具有类别、等级、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适合于对比率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有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

7.教育测量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为什么?答:(1)教育测量属于顺序测量的水平。

(2)①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②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和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8.教育评价的概念(如何理解“教育评价”的含义?)评价的含义广义的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教育评价的定义对于什么是教育评价,专家、学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两方面。

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是一种规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的过程。

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评价是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泰勒:评价评价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德雷斯:所谓评价,就是决定某种活动、目的及程序的价值的过程。

桥本重治:评价是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

布鲁姆:评价乃是系统地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

我国学者黄光扬: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从上述对“评价”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各种描述中不难发现,教育评价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要点:①强调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②强调运用多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和信息;③教育评价的内容既要以是教育计划、也要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以是某种教育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的或教育程序;④强调为学生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

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评价最根本的特征是做出价值判断。

而教育测量过程的完结,在给出数量事实的描述与判断之后,不一定都要做出价值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继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10.思考题: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有何区别?答:(1)教育评价最根本的特征是做出价值判断。

而教育测量在给出数量事实的描述与判断之后,不一定都要做出价值判断。

(2)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待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11.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的关系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英语词源不同(教育评价通常用“educationevaluation”表示,教育评估通常用“educationalassessment”表示),其意义则多少有所差别;第二,源出相同(教育测量运动、美国著名的“八年研究”),它们肯定有想通与交叉之处;第三,汉语词义相近(“评估”一词,含有“评判”、“评量”、“估测”、“估算”等意思;教育评估可能有价值判断,也可能没有价值判断),它们在内容上有交叉,也有区别;(1)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2)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3)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4)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5)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6)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13.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4)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1.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形成性测量与评价: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其目的:其一,教师藉此获得教学过程中连续性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历程、学习特点、学习困难等信息,作为随时修正自己教学的参考;其二,学生根据反馈的结果获知自己学习后的表现情况,从而肯定或修正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式。

(2)诊断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是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测量与评价,它的目的是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诊断性测量与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测量与评价之后实施。

(3)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是用于教学结束后,其目的:其一,在教学目标之下,检查学生一学期的学业达到了什么样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得失;其二,根据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的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将评定结果通知学生家长或记入档案。

2.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2)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目标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3)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实际水平与其自身潜在水平(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

在强调人性化、动态化和个别化的现代教育测评潮流下,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3.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是以测量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

凡是以成就或能力的高低为评价基础的,都属于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

(2)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的目的不在测量与评价被试能力的高低,而是测量与评价其是否具备某种(或某些)典型行为。

在这些测量过程,希望被试以其平常的典型状况来回答,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人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典型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

4.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为:(1)智力测量与评价:智力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在于测量被试的智力并对被试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特点做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