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的认识和使用:了解数的读法和数的大小比较,学会读写个位数和两位数,初步
了解百位数和千位数。

2. 数的加法和减法: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学会用算盘进行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和
减法的口诀和交换律。

3. 位数与数位:了解个、十、百位数的位数,认识不同数位上的数代表的数值大小。

4. 数量比较和排序:学习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些数量比较的关系词,通过比较大小进行排序。

5. 连续数数和推理问题:通过数梯子、数鞍座、数图形等形式的问题来进行数的推理
和数数。

6. 重量和容量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和不同容器的容量进行数量的比较,
初步了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7. 时钟的读写:学习读时钟和写时间的方法,认识到时、分两个指针的作用和关系。

8. 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图形的划分和复制。

9. 定向和方位:学习指北针的使用、简单的左右前后定向,并能够根据简单方位指示
进行移动。

10. 简单的数的应用和推理问题:通过一些简单的情景问题进行数的应用和推理,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知识点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1.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并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题目中。

2.数的读写:从0到10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3.数字的大小比较: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4.数字的序数:学习数字的序数形式,如第一、第二等。

5.数量的概念:理解数字表示的数量概念,如1个苹果、2个鸟等。

6.数的合并和拆分:学习将数字合并或拆分成不同的组合,如将5个苹果分成1个和4个。

7.数字的进位和退位:学生需要理解十进制的概念,包括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8.图形和图形的变化:认识各种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方形、三角形等,并能理解它们的变化。

9.折纸图形:学习通过折纸制作图形,并了解相应的几何形状。

10.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和解决排列和组合问题,如有多少种方式可以排列3个人。

11.长度的比较和测量:学习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以及如何使用标准单位(如厘米)进行测量。

12.时间的理解和测量: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并通过钟表测量时间的长短。

13.重量的比较和测量:学生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并用标准单位(如克)进行测量。

14.金钱的理解和计算:学生能够认识并计算各种面额的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15.分数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和表示分数的概念,如1/2、1/4等。

16.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学习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并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7.分数的简单运算:学生能够进行有限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1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并通过制作表格和图表来整理数据。

19.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拟大小时,假如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估量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总结2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挨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 ),6是(商 );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变式:被除数÷商=除数( 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了解其基本单位换算。

2.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 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相同”的含义。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 掌握竖式加减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其运算过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差值等。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 学习画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学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掌握2-6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拼图、物品组合等。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掌握6-9的除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配任务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课标第一网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加法运算1. 个位数加法- 加法的定义和符号- 算法加法和口算加法- 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数字的竖式加法计算方法2. 十位数加法- 十位数的加法规则- 个位数进位到十位数的情况- 进位的概念和加法计算方法- 数字的竖式加法计算方法的改进二、减法运算1. 个位数减法- 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算法减法和口算减法- 借位和不借位的情况2. 十位数减法- 十位数的减法规则- 个位数借位到十位数的情况- 借位的概念和减法计算方法- 数字的竖式减法计算方法的改进三、乘法运算1. 乘法的概念- 乘法的定义和符号-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乘法表的背诵和应用2. 乘法口诀- 二乘法口诀- 三乘法口诀- 图示乘法口诀的方法3.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则四、除法运算1. 除法的概念- 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除法与减法的关系- 除法表的背诵和应用2. 除法口诀- 二除法口诀- 三除法口诀- 图示除法口诀的方法3. 两位数除一位数-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规则- 除法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五、数学应用1. 问题解决- 数学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方法- 使用加减乘除运算求解实际问题2. 简单应用题-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 转化问题为数学表达式并求解3. 逻辑思维题-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逻辑问题-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六、综合练习1. 练习题目-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各个知识点的练习题目- 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进行解答2. 挑战题目- 更高难度的数学题目,需要综合应用各个知识点进行解答- 提升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建立起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进行实际应用和练习,通过解决问题和思考逻辑,培养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包括:
1. 除法的初步认识:包括平均分的概念,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数数的方法,数的顺序,以及数的读写方法。

3. 长度单位: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和米,以及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4. 图形与几何:学生需要了解基本图形的特征,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表格来记录和整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6. 加与减:学生需要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7. 乘法口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以便快速准确地计算乘法。

8. 认识时钟:学生需要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读时钟上的时间。

9.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需要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找零钱、计算日常生活中的开销等。

10. 数学思维:学生需要培养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归纳总结等能力。

这些内容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以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些知识点:
1. 加法和减法:继续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2. 乘法:学习乘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练习乘法表。

3. 除法: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

4. 数字的认识:学习数字的读写、比较大小,认识整数的概念。

5. 小数和分数:学习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初步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

6. 长度和面积:学习长度和面积的概念,测量简单图形的长度和面积。

7. 时钟和时间:学习读写时间,了解钟表的指针和刻度。

8. 金钱和找零:学习认识各种面额的纸币和硬币,练习用最少的钱币找零。

9. 数据和图表: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表示,学习读懂简单的图表。

10. 问题解决: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只是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教材内容还需要以教材为准,并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清单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清单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清单一、数与计算1. 100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0-10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

- 掌握数的组成,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2. 数的比较:- 掌握大小关系,能够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 加减法运算:- 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 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4. 乘法口诀:- 熟记1-9的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

- 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5. 单位换算:- 掌握长度、重量、时间等基本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图形与几何1. 认识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 能够辨认和区分不同图形,知道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 图形组合:-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和拼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方向感知:-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辨认和表达简单的方向。

4. 距离概念:- 理解距离的概念,能够比较和测量距离的长短。

三、逻辑与推理1. 分类与归纳:- 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归纳。

2. 逻辑推理:- 初步了解逻辑推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3. 问题解决策略:- 掌握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如排除法、假设法等,能够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生活应用1.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找零、制作简单的表格等。

2. 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如运用加减法解决时间计算问题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精选5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精选5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精选5篇〕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观察物体知识点[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外表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球)(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一样。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篇2: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要点归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下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下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下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下册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材,主要涵盖了加减乘除、图形和空间、统计和概率等基础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二年级下册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点:
1. 加减法: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和借位的计算方法。

2. 乘法口诀:要求学生熟记乘法口诀,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两位数的乘积。

3. 除法: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除法计算,了解除法的意义和应用。

4. 长度单位: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千米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计算。

5. 图形与几何: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等概念。

6. 统计与概率: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统计和概率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除了以上重点知识点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数学思维和方法,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化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算术口算和列竖式计算十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数量的认知:通过观察和数量的比较,理解数的相等、大小和顺序。

3. 数量的运算:进行简单的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4. 数的认识:从0-100内进行数的认识和编号。

5. 表达数的大小: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6. 数的组成:将数拆分为十位和个位,并理解每位数的含义。

7. 数的顺序:理解顺序数,例如1-20间的顺序。

8. 数的读法:学习正确读写并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9. 长度、质量、时间和容量的认识:通过比较和实际操作,了解长度、质量、时间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10. 三角形和四边形: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和性质。

11. 图形和图形组成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图形进行图形的认识和分析。

12. 数轴和数的位置:通过数轴的表示和使用,了解数的位置和相对关系。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教材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查看教材或与老师确认。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一、数据收集整理1.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既方便又快捷。

2. 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3. 除法算式的读法: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例如:12÷4 = 3 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4.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5.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三、图形的运动(一)1. 对称现象: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 平移: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3.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四、表内除法(二)1.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时,会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五、混合运算1.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 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六、有余数的除法1.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 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一千是一万。

2. 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中间有一个 0 或两个 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4. 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八、克和千克1. 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能平均分。

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
例:写法:9÷4=2……1(知道各部分的名称,9是被除数、4是除数、2是商、1是余数。


读法:9除以4商2余1.
例:①19÷9=2……1读作:()
19是(),9是(),2是( ),1是()。

②41÷5=8……1读作:()
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③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例:①除数是4,商是8,余数是3,则被除数是()。

②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除法,余数可能是()。

3、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较)
例:列竖式计算。

①21÷5=②19÷6=③48÷9=
4、解决问题
例:①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份,还剩()根。

算式为(②搭一顶帐篷需要9米布,43米布最多可以搭多少顶帐篷?
③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④有58个茶杯,每7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千”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例:①()个10是100;()个100是1000。

②1000里面有()个100,()个10,()个1。

.
③比299大1的数是()。

2、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800读作:(),组成()。

808读作:(),组成()。

880读作:(),组成()。

3、“万”的认识。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4、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例:①在2371中,2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1在()位上,表示()。

②4050读作(),组成()。

③6009读作(),组成()。

④二千零六写作();五千八百七十六写作()。

⑤一个数千位上是6,十位上分别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⑥6060中的两个0分别表示()、(),两个6分别表示()()。

⑦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

⑧用1、2、0、6、8中的4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5、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数位例外,数位多的数大。

(2)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高位数字越大则数越大。

6、认识相似数,估计。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相似数。

895≈900
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相似数。

806≈800
例:798≈2958≈
1178≈2042≈
7、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口算。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不持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

例:用竖式计算。

347+281= 720-340= 727-562= 253+364=
2、加减法的验算。

例:笔算并验算。

275+384= 724-562= 827-456=
3、持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

例:竖式计算。

475-289= 596+87=
例: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零)。

603-375= 305-227=
例:竖式计算并验算(整百数减三位数)。

800-425= 900-592=
4、估算
485-289≈200,因为485≈500,289≈300,500-300=200,所以485-289≈200。

例:208+191≈800-205≈
385+421≈614-398≈
5、三位数加减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
例:①500比436大多少?
②被减数是301,减数是138,差是多少?
③297比402小多少?
④一个数是562,它比另一个数少281,求另一个数。

⑤750比一个数多205,这个数是多少?
四、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1、知道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尺子上的1小格的长度时1毫米,毫米用mm表示。

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dm表示。

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千米=1000米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2、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

例:3分米=()厘米7000米=()千米
2米=()分米90毫米=()厘米
4厘米=()毫米5千米=()米
例:2分米-9厘米=()厘米
24毫米-14毫米=()毫米=()厘米
8900米=()千米()米
3千米4米=()
例: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火车每小时约行驶120()。

小强的身高约为140()。

球场长约80()。

例:填“<”“>”或“”
40毫米○
4分米112厘米○
20分米
100毫米○
1分米8米○
800厘米+20厘米
五、图形与拼组
1、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度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度叫做(长方形的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叫做(边长)。

2、拼组图形(能确凿数出拼组图形中各种图形的个数)
六、时、分、秒的认识
1、认识钟面,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钟面上有12个小格,60个小格。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凑巧走一大格,所以,1时=60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了60个小格,凑巧是1圈。

所以,1分=60秒。

例:3小时=()分钟5分钟=()秒
2小时25分钟=()分钟60分钟=()小时
120秒=()分钟1分钟30秒=()秒
例:在○里填上“<”“>”或“=”。

100秒○
1分钟2小时○
120分钟4分钟○
40秒
100秒○
2分钟3分钟45秒○
3分钟1分钟○
60秒
2、会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读时刻:判断时针、分针。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例:8时31分(时针过了8是,分针走了31个小格,就是8时31分)。

8时31分也可以写成8:31。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例1: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小时。

时针从7走到11,经过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分钟。

例2:一列火车早上6时出发,上午9时30分到达终点,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例3:足球比赛分上、下两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长时间?
例4:小丽晚上刷牙3分钟,洗脸4分钟,洗澡25分钟,小丽做完这些事需要多长时间?
七、混合运算
1、加、减、乘、除、小括号运算顺序。

(先小括号,后乘除,最后加减)
2、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不带括号)
300-217+503 720-325-279
3、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带括号)
脱式计算
720-(325-279)679+(567-389)
4、加、减、乘、除、小括号混合运算
8×8+9= 100-63÷9= 520-(200+320)=55-5×6=
6×9-35= 7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