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教科书中设计了多个有效的统计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如统计生日活动、统计蒜苗生长情况的活动、统计记数字情况的活动等。本单元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平均数等表示、分析数据方法的学习,均结合在统计过程当中,以利于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如教科书设计了栽蒜苗活动,并对活动记录分别进行了不同的统计。结合两个统计过程,教科书分别设计了“栽蒜苗(一)”和“栽蒜苗(二)”,分别学习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科书在统计图表方面除了要求学生能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外,还引导学生从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第1课时生日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83~84页的内容。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生日所在的季节,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2.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量)。

难点:能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师:你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板书课题)

生齐答:十月一日。

师:那你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季节吗?

学生可能会说秋季,有的可能会说冬季。

师:为了方便,我们约定: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师板书)

1.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现在你们知道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是什么季节了吗?你准备怎么调查同学们的生日分别在什么季节?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后汇报。预设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每人在纸条上写出自己生日所在的季节。

方法二:让不同季节过生日的同学举手,我们分别数一数。

方法三: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方法四:先收集同学的生日所在季节的情况,再分类整理纸条,收集数据。

方法五:把大家生日所在季节的情况涂在格子里。

……

教师根据举手的方式实际统计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数据。

(1)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这个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1格代表多少?纵轴呢?

生观察后汇报:横轴表示人数,1格代表1人。纵轴表示四个季节。

(2)师:我们应该怎样用这个统计图来表示出同学们生日所在的季节?请同学们在书中的空白统计图中涂一涂吧。

学生拿出空白统计图,涂一涂,教师巡视(注意涂满格,也可以画斜线)。小组内互相交

流涂的结果。指名投影展示。

(3)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小结:像这样,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叫作条形统计图。

(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把大家生日所在季节的情况涂在格子里,画成了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活动

中就是“整理与表示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与表示数据)

3.对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1)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呢?

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一:能直观地看出各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有多少。

预设二: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少。

师:我们通过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发现了很多信息。这个学习过程在统计活动中就是

“分析数据”的过程。(板书:分析数据)

(2)师:如果我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生:四季都有可能。

师:那你们再看看我们制成的条形统计图,你能说说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为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3)师: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样的统计图比较直观,便于数据的比较与分析。(板书)

完成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方案后交流,教师予以指导并点评,若不完整可请学生优化方案。第2、3题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自主统计并交流,重点体会统计图的直观性。)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生日》是初步使学生感受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通过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进行数据的调查,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统计数据的经验。由10月1日国庆节——祖国妈妈的生日过渡到学生们的生日,这样就避免了硬邦邦地直接导入。课

堂学习中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在参与、体验中主动获得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整节课提倡学生“个性”思维,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2课时栽蒜苗(一)

教材第85~87页的内容。

1.经历将实验数据画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读出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体会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每人一张12×8的方格纸。课前14天让学生在教室窗台种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14天的数据记录。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并且按要求记录了一些数

据,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数据来研究一下与“栽蒜苗”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课题)

1.交流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1)师:你们是如何得到蒜苗高度的相关数据的?得到的数据是多少?

生:我每天到校后认真观察蒜苗,并且用直尺量出蒜苗的高度还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2)师:这么多数据应该如何整理?

生:绘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3)师: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每个同学记录的第14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统计表内。

①以小组为单位,把组内每个同学记录的第14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统计表中。②指名小组代表投影仪展示填表情况。

(4)师:我们把小组同学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后,有什么好处呢?

生:很容易看出小组中谁种的蒜苗长得最高,谁种的蒜苗长得最矮。

2.绘制条形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