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论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论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建筑的设计开始逐渐趋于功能多元化发展。
同时,基于我国基本国情,高层建筑的建设力度大幅度增加,促使我国各城市中的可规划空间越来越多,有效推进了我国的城市规划进程。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质量,可对其整体安全性以及功能起到决定性影响,确保相关各环节设计的质量有助于促进高层建筑更好的发展。
标签: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1、结构优化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群众对于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随之提高,想要确保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结构优化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必要手段。
能够有效的增加建筑工程质量,增加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给客户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长久发展。
1.1 结构优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的使用效率,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赋予建筑更长的生命力,给建筑设计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结构优化,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能够提高使用者对建筑设计的评价,还能减轻建筑设计行业目前面临的压力,真正实现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目标。
1.2 建筑设计中结构优化的特点1.2.1建筑结构优化能够给予设计人员更加丰富的建筑设计空间,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并充分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和审美标准,实现建筑美观性的提升,给使用者带来更加良好的视觉体验,提高了使用者对于建筑的直观感受。
1.2.2建筑结构优化能够适当的降低建筑建设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通过优化选材,利用更加绿色健康的建筑材料,不仅贴合了当下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绿色发展要求,还能确保建筑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
1.2.3建筑结构优化能够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增加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的流失,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的现象,增加了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还给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2.1 上部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很多上部结构在设计的环节内做的并不是很好,有的是因为工程师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则是因为知识技术的局限性,认知的不足,有的时候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设计楼板时只是简单的将双向板作用按照单向板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没有很全面的考虑到板的受力状态,久而久之,楼板的一个方向就会因为受力过大而出现明显的裂缝,所以务必要注意上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

刍议超高层住宅的结构优化设计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某工程实例分析了超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剪力墙计算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超高层住宅小区,规划限高150m,总建筑面积45万m2左右,其中地下室12万m2,单层地下车库,地上17个单体塔楼,都是100 ~142m超高层,其中5#楼约为130m,7#、8#和16#、17#楼约为140m, 4#楼户型同5#楼,高约100m。
按照规范[1,2]结构体系的适用范围,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厚度:地下室、底层架空层370mm或400mm,标准层均为240mm。
100m左右超高层竖向构件混凝土等级为c40~c30; 140m左右超高层竖向构件混凝土等级c55~c30.梁板混凝土等级为c35~c30。
该工程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适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场地类别为ⅲ类。
采用桩筏基础,主楼区域采用直径700、800、900、1000mm钻孔灌注桩,一层地下车库采用管桩满足抗拔要求。
2、结构概念设计高层建筑中,宜使结构平面内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均匀,根据高宽比选取合理的户型,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4#、5#、7#、8#、16#、17#楼平面见图1~图3,其中11#、12#楼和7#、8#相同,本工程不规则超限[3]内容见表1,因此应严格控制其它不规则指标,以避免成为复杂超限高层结构[3]。
尽管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计算分析手段不断提高,分析原则不断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地基土影响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情况相差数倍之多,尤其是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会出现构件局部开裂甚至破坏,这时结构已很难用常规的计算原理去进行分析。
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建筑结构优化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优化设计作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引言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进步,超高层建筑在建筑业未来的发展之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这使得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超高层住宅建筑。
我们就需要认真做好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工作,以便利工程的施工进行。
基于此,本文就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工程概况某超高层住宅,地上4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均为137.8m,7号楼为2个高度为137.9m的结构单体组合而成的双塔,3号楼、5号楼均由一个高度为137.9m的结构单体和一个高度为91.5m的结构单体组合而成的双塔,其余均为单塔,本文以3号楼为例进行阐述,3号楼剖面如图1所示。
图2 建筑剖面示意图根据珠江三角洲的特殊地理状况(地势低洼,有6m高的防护堤),为节约用地,该地区采用了创新的规划模式,即在距地面6m处设置一个G层平台,建筑入口置于平台之上,平台下为车库,不计入容积率,不同地块之间用桥连接。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各结构单体通过G层平台连接为一个整体,整个结构为大底盘多塔的结构形式。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层主要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圆砾、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
根据地勘,场地土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05g,基本风压为0.35kN/m2,基本雪压为0.45kN/m2,地震影响系数为αmax=0.05(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取值)。
2 主要构件的尺寸及抗震等级结构单元的标准层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该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墙厚1层及以下为350mm,1层以上均为200mm。
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超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3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其结构设计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 综合考虑建筑高度和地震设计要求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受到地震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结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地震设计要求,并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震效应的动力分析,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2.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高度、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 加强结构的抗风性能超高层建筑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尤其是顶部和侧面的风荷载较大。
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风荷载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弯曲刚度、设置风致振动减震装置等,以提高结构的抗风性能。
4. 加强结构的抗火性能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抗火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防火材料和控制结构的燃烧扩散速度,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结构能够保持稳定,为人员的疏散提供时间。
5. 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超高层建筑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以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消防设施的布置和疏散通道的设置,并确保其通畅和安全。
6. 加强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很长,因此在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
合理选择材料、设计保护层和注意防水、防腐措施等,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7. 强化结构监测和维护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和高度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结构监测和维护制度。
及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
总之,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在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地震、风荷载等特殊情况,并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材料和加强抗灾性能等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与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建,高层建筑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
但是由于高层建筑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导致高层建筑在施工和设计时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寻求更加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本人再次探讨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并且根据相关的问题给出对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给出的改良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那么首先就要对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下文提出对策做出铺垫。
1.1超高问题高层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楼层高度相对普通楼盘要高出很多,总体高度在24~100m之间。
高层建筑在功能和美观上都更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在抵抗自然灾害上,高层建筑的问超高题则被进一步放大。
在面对台风,火灾,地震等灾害的时候,高层建筑更容易发生坍塌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高层建筑最为人所关注的一点。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建筑的美观,实用性以外,考虑最多的还是建筑的安全问题。
而由于高层建筑工程让庞大建筑整体结构复杂,安全问题即便在设计初期便开始考虑,到实际施工中,仍有很多的变数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去面对。
并且很多高层建筑在开工之后会根据设计方的要求再进行改动,这是如果在对建筑进行重新规划的话,那么很容易遗漏某些安全领域的问题,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1.2扭转问题在建筑领域,扭转问题是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一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
高层建筑对扭转设计直接关乎到高层建筑地理自然灾害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台风和地震时,建筑的扭转问题直接关乎到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因为某些不可抗的因素难免的会出现建筑的不平衡,不对称。
在低层建筑中,这种不平衡,不对称可以被忽略不计,而在高层建筑中,这种不对称、不平衡则可能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及

超高层住宅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很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资金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行业汇集。
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着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体现了出来,其中超高层住宅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尤为突出,只有优化了超高层住宅的结构,才能使人们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基于此,本文对超高层住宅的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的结构优化设计要求设计方案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目前,从整个建筑发展形势上来看,高层建筑在所占建筑类型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因此就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建筑高层或超高层住宅是今后整个建筑行业的重点。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发展,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所以,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所谓结构优化设计,就是指在满足工程结构的基本条件下按预定目标设计结构建造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设计方法。
应该怎样做好结构优化设计:首先,要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其决定了整个设计的好坏成败。
因为对同一个建筑设计而言,结构设计的方案是多种多样的,而选择不同方案会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次,进行正确的结构计算,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的应用和完善,帮助结构工程师能越来越轻松的进行计算分析,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经济和合理。
再次,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因为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花尽可能少的钱,做最安全适用建筑,这就要求结构设计时对材料选用要合理,利用要充分。
还有,要正确合理的运用和理解《规范》,其是我们设计中必须遵循的标准,是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科技水平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超高层住宅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探讨

~
3 结 构计 算设 计 及 设计 要点
图 3 其 中 1# 1 和 7 、糊 同 , , 1 、2 襻8 本工程不规则超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 不同 , 结构侧移 已成为高层 结 构设计 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 的增加 , 平荷 水 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 , 与建筑 高度 的 4次 方成正 比( =q / E ) △ t 8 I 。另外 , 层建 筑随 着高度 f 高 增加 、 轻质 高强材 料的应用 、 建筑形 式 和结构体 系 新
限 内容见表 1 因此应严 格控制其它不规则 指标 , , 以
避 免 成 为 复 杂 超 限高 层 结 构 。 高层建筑结 构 抗震 设计 计算 是 在一定 假 想条件
下 进行 的, 尽管分 析 手段 不断 提高 , 析原则 不断完 分 善 , 由于 地震作 用 的复 杂和不 确定 性 , 但 地基 土影 响 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 身的复 杂性 , 可能导致 理论分
5 4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 1 年 第 5期 ( 01 总第 15期 ) 5
超 高 层 住 宅 的 结构 优 化 设 计 及 探 讨
冯 俊福 , 陈慈评
( 嘉 设计 集团 股 份有 限公 司 , 杭 州 汉 30 0 10 5)
【 摘
要 】 本文结合杭州 下沙地区超高层 (0m高度 和 10 10 4m左右高度 ) 住宅不 同户型 、 同高 宽比的结构 不
的 出现、 向位移 的迅速增 大 , 侧 在设计 中不仅 要求结
构具有 足够 强度 , 要具有足 够 的抗 推 刚度 , 还 使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探讨摘要:目前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非常复杂的工程难题,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或大跨结构的优化设计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结构受力的合理性以及新型结构形式的研究、推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优化设计有人认为,优化结构设计只是抽钢筋的问题,其实不然。
一栋建筑方案产生后,结构从选型和布置开始就存在优化与否的问题,再加之后续的精心设计、准确计算、合理选用等全过程的优化设计才能产生优化的结构。
如果仅是抽钢筋的概念,优化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所有设计依据同样的条件,遵循同一本规范,计算采用同样的软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也相应地不断提高,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原因而造成的质量低劣和浪费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对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的体会和心得,主要是分析高层建筑的设计优化特点进行阐述,供参考讨论。
一、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1对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进行优化采用何种方法,首先应分析这一问题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的各种变量这些变量之间的各种数学解析关系以及与各种变量有关的约束条件,在分析的基础上是采用间接优化还是直接优化方法来确定。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化的目标就是材料耗量,材料耗量决定于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截面尺寸必须满足通过力学分析得到各构件内力后的强度计算及位移变形等条件。
因此,目标函数很难用明确的数学解析式来表达,不能用数学上求极小值的方法,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间接优化方法来优化。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只能采用直接优化法来解决,即给目标函数中变量以已知值,经过试算使其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求得其目标值,并找出使目标值逐步变小而趋向最佳值的路线或方向,以达到目标函数的最优值。
因此,可以采用满应力法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2 满应力设计法是在桁架等杆系结构的设计中发展起来的,是结构优化中最简单、最易为工程人员理解的一种准则法。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高层住宅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带来的居住问题,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
然而,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功能。
因此,对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住宅建筑由于高度较高,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首先,水平荷载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住宅建筑中产生的效应较为显著,因此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抗侧移能力。
其次,高层住宅建筑的竖向荷载较大,对基础和下部结构的要求较高。
此外,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的自振周期变长,容易产生共振现象,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二、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意义(一)提高建筑的安全性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可以使建筑结构在承受各种荷载时更加稳定可靠,降低结构失效的风险,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降低建筑成本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用量和施工的难度,从而降低建筑的造价。
(三)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优化结构布局可以为室内空间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舒适性,满足居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
(四)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内容(一)结构体系的优化高层住宅建筑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抗震要求等因素。
例如,对于高度较低、房间分隔灵活的建筑,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对于高度较高、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可能更为合适。
(二)结构布置的优化结构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
在布置竖向构件时,应尽量使竖向荷载传递路径简洁,避免出现传力不明确的情况。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探究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探究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持续加快,进城务工的人员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为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投入。
为有效解决土地资源问题,增加垂直空间的高效利用率,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
就目前市场热度而言,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更加开放,而这为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当前许多结构设计满足当前国家的各项规范,但方案设计与项目本身结合度并不高,不管是前期施工建设还是到后期的投入使用都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开展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极为必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引言首先要从建筑方案入手,在平面功能布置之初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在立面形象表达之时,充分考虑成本造价、节点优化等因素,推动项目性价比最大化的落地。
其次需要从结构方面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进行严格的设计,然后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对其进行反复的优化和验证,以此来为各项目标的高质量、低造价、高效率提供保证。
目前,在设计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大多数设计都以安全、坚固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但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行业迅猛发展满足最基本的结构规范,已经无法实现当前人们生活的需要,开发商注重成本造价,后期业主则在意空间的多元化,所以要在高层建筑安全稳固的基础上,探讨其结构的多样化,将繁杂的结构简单化,释放出更多的建筑空间,满足后期功能复合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出更合理的结构形式,节省前期投入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也是优化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初期,必须从结构方面入手,对建筑结构进行对比和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相关体系和网络平台的建立,来为高层建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合理的优化,并以精品结构为目标,对高层建筑进行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设计,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其带来全新的结构模式、结构样板和结构模型。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性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性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了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优化性,则是确保其安全性、功能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所在。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关乎着居住者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在面对地震、风荷载等自然力量时,需要有坚固可靠的结构来抵御,以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其次,优化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住宅的使用功能。
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形式,可以使室内空间更加开阔、通透,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再者,从经济角度来看,优化的设计能够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性价比。
在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其中,建筑的高度和体型是首要的考量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也会显著增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确定合适的结构体系和构件尺寸,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体系的选择对于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优化至关重要。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的优点,但抗侧刚度相对较小,适用于高度较低的建筑。
剪力墙结构则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但空间布置相对受限。
框架剪力墙结构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又能保证一定的空间灵活性,是高层住宅中较为常用的结构体系。
在构件设计方面,梁、柱、墙等构件的尺寸和配筋需要经过精心计算和优化。
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构件的尺寸,以增加使用空间,并降低材料用量。
同时,合理的配筋设计不仅能够保证构件的承载能力,还能够提高结构的延性,增强其抗震性能。
基础设计也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环节。
基础的选型和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桩基础、筏板基础等。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建筑荷载、施工条件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基础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保证其正常使用。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第一章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兴起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超高层建筑以其占地面积小、容纳人口密度高的特点,成为了现代都市中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典范。
然而,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大、对地震等外力的抗性要求高等特点,其结构设计与优化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本章将介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背景与意义,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建筑密度增加、结构安全性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随着超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章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发展历程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期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的钢框架结构发展到现今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综合结构系统,其设计与优化方法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章将梳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发展历程,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突破与进展。
从这个角度出发,读者将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的发展轨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三章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关键基础理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基础理论包括但不限于力学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
本章将介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关键基础理论,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第四章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关键技术与方法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技术与方法。
这些技术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分析、结构稳定性分析、抗震设防研究、结构疲劳损伤评估等。
本章将介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关键技术与方法,通过对这些技术与方法的整理与分析,可以为结构设计与优化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第五章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典型案例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实践案例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在建筑领域,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于大型高层建筑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来说,他们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优化结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的性能和效益。
1. 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优化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选择对于整体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优化结构设计时,设计师应当考虑结构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可持续性以及施工的便利性等因素。
例如,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减少楼层之间的柱子数量,从而提高使用空间的灵活性和质感。
此外,采用新型耐火材料或碳纤维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可以在提供足够强度的同时,降低整体结构重量和成本。
2. 结构类型的选择与优化合理的结构类型选择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关键之一。
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和设计约束,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和悬挑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类型时,应考虑建筑的形状、风载体系、地震烈度等因素,并进行系统的力学分析和比较。
例如,在地震多发区,剪力墙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抗震性能;而在高风速区域,悬挑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风荷载。
3. 结构布局与空间规划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空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化使用空间,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功能性。
设计师应当充分利用建筑的空间来实现各种功能区的需求,并确保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和连续性。
例如,在办公楼中,通过布置柱网,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用于办公区域和会议室,并实现灵活的空间组合与分隔。
4. 结构连接与刚性设计高层建筑中的结构连接和刚性设计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合理的连接方式和刚性设计可以保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避免产生结构振动和变形。
例如,在钢结构中,适当的螺栓连接可以实现构件之间的紧密连接,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5. 结构分析与计算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过程中,结构分析和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
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其复杂的结构,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充满了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结构优化设计成为了解决高层建筑设计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和策略,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结构优化技术。
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优化设计可以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建设成本。
由于高层建筑所需的材料成本较高,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节约建设资金。
其次,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高层建筑的抗震性尤为重要。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的损伤,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结构优化设计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通过减少材料的使用和优化设计带来的能源节约,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性得到了提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中,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
静力学性能包括建筑的承重能力、刚度和变形等方面,而动力学性能则包括建筑在地震、风、倾斜等外力作用下的响应能力。
优化设计应该在满足这些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建筑的自重,提高建筑的整体效益。
其次,要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和功能需求。
高层建筑通常有多个功能区域,如住宅、商业、办公等,因此结构设计也需要兼顾这些区域的需求。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保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实际的结构优化设计中,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拓扑优化。
拓扑优化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拓扑进行调整,寻找最佳的力传递路径,从而实现减少材料使用和优化性能的目标。
另一种方法是参数优化。
参数优化将结构设计中的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从而达到减少材料使用和提高性能的效果。
此外,还有基于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启发式算法的优化方法,它们能够通过模拟自然界的演化和优化过程,快速寻找到较优解。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住宅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然而,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功能。
因此,对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首先是安全性,这是重中之重。
高层建筑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较大,必须确保结构在各种极端情况下保持稳定,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是经济性,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设效率。
再者是使用功能,要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空间,例如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合理的布局等。
在结构体系的选择上,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的优点,但抗侧刚度相对较小,适用于层数较低的高层住宅。
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但空间布置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又能满足一定的空间灵活性需求,因此在高层住宅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进行结构设计优化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
建筑平面形状应尽量规则、对称,避免出现过大的凹凸和不规则转角。
这样可以减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使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同时,要合理控制建筑的高宽比,过高的高宽比会增加结构的倾覆风险。
竖向布置也是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内容。
结构的竖向刚度应均匀变化,避免出现刚度突变的情况。
例如,转换层的设置要慎重,因为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如果必须设置转换层,应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如加大构件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基础设计对高层住宅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应根据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的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计算,确保基础能够满足结构的要求。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探究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探究近些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持续加快,进城务工的人员也在持续增多,为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投入。
为有效解决土地资源问题,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
就目前市场热度而言,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更加开放,而这为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在投入使用后还发现,由于前期的结构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构成了一定威胁。
因此,开展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极为必要。
1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效果,首先应明确在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以往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来看,超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部分空间结构的高程较大,这就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具体而言,结构设计中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建筑高度过大所引发的结构安全问题和结构平衡问题。
1.1结构安全问题《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明确指出,高度在24m~100m之间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超出100m则为超高层建筑,国际上的建筑分类新标准中则指出高度超出300m为超高层建筑。
虽然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界定不同,但其面临的结构设计问题则存在一致性的特征。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无论是在功能性方面还是在美观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抗灾害能力方面则远远低于普通住宅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经常由于建筑高度过大而面临一定的灾害威胁,如在台风天气和发生地震灾害时,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倒塌概率偏大。
为此,在进行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结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在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相比高层建筑,应更加重视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问题,可以对结构形式优化或建筑功能进行调整,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缩尺试验,从而达到精细化设计,并且考虑诸多外部因素对各个结构组成部分应力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做到对应力的合理分配,尽量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与优化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与优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也日趋超高层化。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自重越来越大,同时水平风荷载也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超高层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优化的基本概念,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超高层;结构优化;体系选型;高宽比;加强层;外框柱选型1、超高层建筑的现状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结构体系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水平的持续提高,使超高层建筑得到了迅猛发展;世界最高建筑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哈利法塔),高达828米,共160层,成为了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有力见证;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体系的选型与优化,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对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超高层结构类型及特点顾名思义,高层建筑的特征在于“高”。
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坪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高层建筑依据房屋高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般高层建筑:24~60米;中高层建筑:60~100米;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根据所采用的结构材料可分为三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其中钢结构的优点是强度高、自重小、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但造价较高、施工精度要求高、防火性能差。
混凝土结构优点是可塑性强、用钢量小、取材方便、施工简便、造价低、维护成本低;缺点是自重较大,施工速度慢、构件占用空间大、需要支模施工;混合结构是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组合形式多种多样,结合了上述两者的优点,降低了用钢量及自重、施工便利;混合结构综合了成本、性能、施工等方面要求,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超高层结构类型。
众所周知,影响高层结构设计尤其是超高层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是水平力,既水平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那么判断一个超高层结构方案的好坏,就要看他的抗侧力体系,是否能高效的抵抗水平力;在超高层建筑里比较常见的几种抗侧力体系:框架核心筒、巨柱核心筒、筒中筒等,其中框架核心筒使用的最多,其核心筒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为增加结构延性或控制轴压比可以加设型钢,高度超过一定范围可以设置加强层来控制位移,外框柱也有多种选择:钢筋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等等;加强层和外框柱的选型后文详细分析。
浅议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性

浅议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性模板1:正文:一:引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是保障建筑安全和提高住宅质量的重要环节。
优化性设计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构件设计和材料选取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结构性能和经济性。
本文旨在浅议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优化性,并提供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主要要求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主要要求:1.安全性要求: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其安全性。
必须保证在设计使用寿命内,住宅能够抵御地震、风力、重载等不同荷载的作用,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经济性要求: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消耗。
设计应合理布局,减少建筑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并选用经济适用的材料和构件。
3.舒适性要求: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居住者的舒适感。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隔音、隔热措施,减少噪音和热量传递,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优化性方法1.结构布局优化:合理的结构布局对于高层住宅的优化性设计非常重要。
应根据建筑功能和空间需求,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布置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结构性能。
2.构件设计优化:高层住宅的构件设计应遵循合理和经济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构件尺寸和形状设计,减少材料使用量和施工工艺难度,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材料选取优化: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对于结构性能和构件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根据结构的荷载特点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兼顾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
4.结构分析与优化: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和优化计算。
利用计算机软件和仿真技术,对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标准2.高层住宅结构布局方案3.高层住宅构件设计示例4.高层住宅工程案例分析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中关于建筑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优化研究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优化研究身份证号:******************摘要:近年来各大城市对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热捧,在有效缓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同时,也有效加强了同面积土地的使用效率。
然而,但比起很多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有着极高的设计与施工专业门槛,所以其结构设计也十分关键,需要满足业主对其使用寿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需求。
本文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展开了分析,并对当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各类设计问题展开了研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超高层建筑往往因为其技术含量高、造型独特、视觉冲击力强而成为地标性建筑,展现了当地的建筑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相对于国外已经形成“天际线”的发达城市,国内的同类结构设计无论是在功能性上还是在稳定性上都有进步空间。
而结构设计是对整体方案影响最大的内容,对超高层建筑项目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只有解决其设计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推动超高层建筑发展。
1.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消防方面要求设置相应的避难层,机电设备也要建立专门的设备层。
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设备本身的重量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对上下楼层的力学结构影响进行再三思量[1]。
此外,还应该关注建筑物的结构强度,针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行加固。
通常情况下,超高层建筑会采用钢混结构或是全钢结构。
换言之,平面的超高层结构设计一般会采用长宽比例为1以下的矩形结构,尤其是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采用规则对称的平面安全性更高。
从结构条件层面上看,超高层建筑中不能采用复合地基,这种结构形式一般运用在高层建筑当中,对此要区分开来[2]。
2.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超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层数超过40层,而高度也超过100米的建筑,其技术含量高、造型独特、视觉冲击力强而使其成为地标性建筑的同时,也彰显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实力[3]。
因为超高层建筑设计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技术、专业知识,对相关参数的准确性要求也近乎严苛,不仅要考虑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也应该考虑到其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6-08-05T14:55:44.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涂细兵[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建筑结构优化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优化设计作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进步,超高层建筑在建筑业未来的发展之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这使得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超高层住宅建筑。
我们就需要认真做好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工作,以便利工程的施工进行。
基于此,本文就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工程概况
某超高层住宅,地上4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均为137.8m,7号楼为2个高度为137.9m的结构单体组合而成的双塔,3号楼、5号楼均由一个高度为137.9m的结构单体和一个高度为91.5m的结构单体组合而成的双塔,其余均为单塔,本文以3号楼为例进行阐述,3号楼剖面如图1所示。
图2 建筑剖面示意图
根据珠江三角洲的特殊地理状况(地势低洼,有6m高的防护堤),为节约用地,该地区采用了创新的规划模式,即在距地面6m处设置一个G层平台,建筑入口置于平台之上,平台下为车库,不计入容积率,不同地块之间用桥连接。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各结构单体通过G 层平台连接为一个整体,整个结构为大底盘多塔的结构形式。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层主要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圆砾、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
根据地勘,场地土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05g,基本风压为0.35kN/m2,基本雪压为0.45kN/m2,地震影响系数为αmax=0.05(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取值)。
2 主要构件的尺寸及抗震等级
结构单元的标准层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该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墙厚1层及以下为350mm,1层以上均为200mm。
自上而下仅改变一次墙厚。
由于架空层层高较高,为加强该层的抗侧刚度,架空层(1F)梁高均取为1000mm,其余层梁高为400mm,由于高塔的Y向刚度较弱,Y向的部分梁截面高度加强为600mm或900mm。
低塔的结构布置与高塔类似,部分较长的剪力墙增加了结构开洞。
本文的结构嵌固部位为GF层底板,GF层板厚为180mm;1层板为大底盘的顶板,板厚为150mm;2层为墙厚突变的位置,板厚为150mm;其余各层板厚均为100mm。
各层走廊位置考虑到设备埋管的需要,板厚为120mm。
结构抗震等级为3级。
图2 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 3 主要计算结果
表1和表2列出3号楼双塔含地下车库的多塔模型的计算结果,仅列出周期和位移信息,其中高塔周期偏长,达到4.6s左右,主要是因为结构位于6度区,平面布置较规则,且风荷载也不大,作用于结构上的水平力较小,较容易满足结构位移的要求,因而在结构设计中有意将其设计得偏柔,以节省工程造价。
表1 3号楼周期计算结果
4 结构设计及分析结构对风荷载较为敏感,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按0.385kN/m2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按0.35kN/m2计算。
该建筑仅设置1层地下室,高塔无法满足基础埋深要求,设计中通过将高塔基础标高降低1650mm,地下1层室内填土的方法来解决。
由于墙厚为200mm的标准层分布的高度较大,将底部加强区以上的2F、3F设计为过渡层,对这2层的边缘构件的配筋及墙体钢筋适当加强,解决承载力平稳过渡的问题,防止在剪力墙变厚度位置形成新的薄弱层。
整个结构为大底盘多塔结构,设计中分别建立单个结构单元、双塔含两跨车库、大底盘多塔3个结构模型进行包络设计。
对于大底盘顶板及塔楼与车库交接的部位会有较大误差,需选用多塔和单体模型中的较大计算结果进行构件配筋。
4.1 结构超限与否的认定结构位于6度区,抗震墙结构的适用高度为140m,该结构未超过这一尺度。
该结构属于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为1.21,大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的1.2的限值。
GF层的设置导致结构成为大底盘多塔结构。
另外,对于“平面凹凸不规则”一项,通过与建筑师沟通,增加阳台板的宽度使凹凸尺寸在结构总尺寸的30%以内。
仅有2项不规则项,该工程不属于超限工程。
4.2 C60高强混凝土的采用该结构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60,10F以下均为C60。
梁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墙和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较大,需保证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墙相同,如图3所示,施工时需采用相关的措施来保证这一构造。
图3 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墙构造 4.3 剪力墙截面突变处的墙肢稳定性剪力墙在架空层(1F)顶变厚度,截面由350mm直接变到200mm。
截面变化较大,且结构周边的剪力墙变厚度的原则为齐一侧,如图4所示。
200mm的剪力墙中较大的轴力会以偏心荷载的形式作用在350mm的墙上,偏心为75mm,由于墙厚变化较大,偏心也较大,偏心荷载会产生较大的剪力墙面外弯矩,作用在350mm厚的剪力墙上,对墙肢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见图5),同时对剪力墙的面外承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校核。
查询内力分析结果,350mm厚墙体最大的轴压比为0.25。
每延米轴力为: N=0.25fcbh=0.25×27.5×1000×350=2.4×106kN 附加弯矩值为:
M=Ne=1.8×108N?mm。
附加弯矩产生的拉应力为: σM=M/W=M(bh2/6)=8.8.4N/mm2 受拉一侧拉应力为:
σ=σM-σN=8.84-0.25×27.5=1.965N/mm2≤ft
剪力墙面外不会发生受拉开裂,面外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另选择较不利的墙肢进行墙体稳定验算,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4.4 轴压比的控制
高塔仅变一次墙厚,2F墙厚即为200mm,为轴压比最大位置,JGJ3—2010规定三级剪力墙最大轴压比不宜超过0.6,设计中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至C60以降低其轴压比,高塔计算的最大轴压比为0.51,小于规范限制,满足要求。
4.5 结构舒适度的控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在10a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住宅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为0.15m/s2,在该结构设计中,通过增加Y向剪力墙的布置,适当增加了弱轴的刚度,结构计算的Y向顶点加速度为0.039m/s2,结构具有较好的舒适度。
5 小结
综上所述,超高层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住宅整体的施工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做好超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工作,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为工程施工的进行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笑宁.某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J].建筑.2012(12).
[2]沈庆平.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J].河北企业.2015(07).
[3]周良.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