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求法

合集下载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1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1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
Elae Element Method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现代设计与分析研究所
张瑞金 Rjzhang@
弹 性 力 学 及 有 限 元 法
第一章 绪论
了解弹性力学的定义;
了解弹性力学研究方法 ; 掌握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了解常用有限元计算程序; 课程计划。
绪 论
现有网格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估计计算误差、重新划分网格和 再计算的一个循环过程。 3、由求解线性问题发展到求解非线性问题 许多工程问题如材料的破坏与失效、裂纹扩展等仅靠线性理论根本不能 解决,必须进行非线性分析求解,例如薄板成形就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 大位移、大应变(几何非线性)和塑性(材料非线性);而对塑料、橡 胶、陶瓷、混凝土及岩土等材料进行分析,则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 4、由单一结构场求解发展到耦合场问题的求解 求解线性结构问题,只要离散单元足够小,所得的解就可足够逼近于精 确值。现在发展方向是结构非线性、流体动力学和耦合场问题的求解。 例如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的热问题,金属成形时由于塑性功而产生的热 问题,需要结构场和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交叉迭代求解,即“热力耦 合”的问题。 5、程序面向用户的开放性 商业化的提高要求给用户一个开放的环境。
解析法:得出精确的函数解
数值法: 差分法:采用差商代替微商,将弹力中导 出的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化为差分方程 (代数方程)进行求解。 变分法:根据变形体的能量极值原理,导 出弹性力学的变分方程,并进行求解。 有限单元法:离散模型的数值解
绪 论
弹 性 3.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 力 学 及 有 将求解区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单元 之间仅依靠节点连接,单元内部点的待求量可由 限 元 单元节点量通过选定的函数关系插值求得,建立 法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单元法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单元法

第一章1、弹性力学的任务是什么弹性力学的任务是分析各种结构物或其构件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位移,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刚度,并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

2、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些假设?(1) 假设物体是连续的——物体内部由连续介质组成,物体中没有空隙,因此物体中的应力、应变、位移等量是连续的•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表示。

实际上,所有的物体均由分子构成,但分子的大小及分子间的距离与物体的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故可以不考虑物体内的分个构造。

根据这个假设所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是符合的。

(2) 假设物体是匀质的和各向同性的一一物体内部各点与各方向上的介质相同,因此,物体各部分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

这样,物体的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不随位置坐标和方向而变化。

钢材由微小结晶体组成,晶体本身是各向异性的、但由于晶体很微小而排列又不规则,按其材料的平均性质,可以认为钢材是各向同性的。

木材不是各向同性的。

(3) 假设物体是完全弹性的一一物体在外加因家(裁荷、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在外加固素去除后,物体完全恢复其原来形状而没有任何剩余变形。

同时还假定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形变成正比。

(4) 假设物体的变形是很小的——在载荷或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物体变形而产生的位移,与物体的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

在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平衡状态时,可以不考虑物体尺寸的改变。

在研究物体的应变时,可以赂去应变的乘积,因此,在微小形变的情况下弹性理论中的微分方程将是线性的。

(5) 假设物体内无初应力一一认为物体是处于自然状态,即在载荷或温度变化等作用之前,物体内部没合应力。

也就是说,出弹性理论所求得的应力仅仅是由于载荷或温度变化等所产生的。

物体中初应力的性质及数值与物体形成的历史有关。

若物体中有韧应力存在,则由弹性理论所求得的应力加上初应力才是物体中的实际应力。

上面基本假设中•假设(4)是属于几何假设,其他假设是属于物理假设。

有限元经典PPT第4章

有限元经典PPT第4章

Pii Kiiui
Ki1u1 Ki2u2 Kiiui K u i,i1 i1
ui
n
Kiiui Kiiui
Kiju j
4.1.2 平面应力问题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和瑞雷-里兹法
v3 f3y
3
u3
f3x
f1y v1 u1
1 f1x
v2 f2y u2
2 f2x
给定一个三角形单元和作用在角点上 的六个力,要求得六个角点的位移。 或者是要求三角形角点发生指定的位 移,在三角形三个角点如何加力?
很显然,问题的精确解很困难。采用 瑞雷-里兹法求近似式解
e号单元的三个节点I,j,k的力对应的 力的平衡方程是第2i-1,2i;2j-1,2j;2k1,2k个平衡方程
e号单元的三个节点I,j,k的位移是第 2i-1,2i;2j-1,2j;2k-1,2k个未知数
弹性模量:E 横截面积:A
1
1 L
2
2L
3
局部系单元刚度阵:
k
1
EA L
1 -1
-1
1
2 集成总刚:
0 1
解得:
ux uy
L EA
3.8284L
EA
i
j
第一类位移条件:
Ki1u1 Ki2u2 Kiiui Ki1ui1
ui 0
令: Kij 0 i j
m
vi 0
Kii 1
um 0
Pi 0
ui 0
第二类位移条件:um um
大数
充大数法: Kii Kii
第一步:求转换矩阵
k2
EA 1 2L -1
-1
1
P
cos 0
T sin

有限元法介绍

有限元法介绍

通俗地说,有限元法就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使人们能够在计算机上用软件模拟一个工程问题的发生过程而无需把东西真的做出来。

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就是,在图纸设计阶段就能够让人们在计算机上观察到设计出的产品将来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不用把样机做出来在实验中检验会出现什么问题,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缩短产品设计的周期。

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 ethod, FEM),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五十年代初,它首先应用于连续体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中,用以求得结构的变形、应力、固有频率以及振型。

由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有限单元法的应用已从线性问题扩展到非线性问题,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从连续体扩展到非连续体。

有限元法最初的思想是把一个大的结构划分为有限个称为单元的小区域,在每一个小区域里,假定结构的变形和应力都是简单的,小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都容易通过计算机求解出来,进而可以获得整个结构的变形和应力。

事实上,当划分的区域足够小,每个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总是趋于简单,计算的结果也就越接近真实情况。

理论上可以证明,当单元数目足够多时,有限单元解将收敛于问题的精确解,但是计算量相应增大。

为此,实际工作中总是要在计算量和计算精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限元法中的相邻的小区域通过边界上的结点联接起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插值函数描述每个小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求解过程只需要计算出结点处的应力或者变形,非结点处的应力或者变形是通过函数插值获得的,换句话说,有限元法并不求解区域内任意一点的变形或者应力。

大多数有限元程序都是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变量,求出结点位移后再计算单元内的应力,这种方法称为位移法。

有限元法本质上是一种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从70年代开始,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逐渐从固体力学领域扩展到其它需要求解微分方程的领域,如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学、声学等。

第3讲—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第3讲—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1 T U d Kd 2
u1 d u 2 u 3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Step 3: 单元集成
单元集成——外力功
整体节点 位移列阵
整体等效节 点力列阵
u1 d u2 u 3
f1 R1 f f 2 0 f F 3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Step 2.单元特征分析
xi
单元节点位移列阵: 单元节点坐标列阵: 单元等效节点力列阵:
II=0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真实位移
6
最小势能原理
1 II ij ij dV bi ui dV pi ui dA 2 Sp 1 II Dijkl ij kl dV bi ui dV pi ui dA Sp 2

ij
ij
dV biui dV piui dA
Sp
弹性问题中等价于最小势能原理!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比较:虚功原理和能量变分原理
虚功原理是理论力学上的一个根本性原理,可以用于
一切非线性力学问题。
最小势能原理只是虚功原理对弹性体导出的一种表述
形式,但是对于线弹性问题,最小势能原理的应用非 常方便。
ij ui ij ui Dijkl ij kl dV bi ui dV pi ui dA Sp ij ij dV bi ui dV pi ui dA Sp
V= – W
弹性势能—弹性体变形后,产生弹性内力,这种力也具有对外作 功的能力,称为弹性势能,或弹性应变能。

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课程学习思路步骤

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课程学习思路步骤

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课程学习思路步骤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基本方程)根据胡克定律(Hooke's law),在弹性限度内,材料的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

在处理具体的杆件问题时,根据材料性质和变形情况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三类:①线弹性问题。

在杆变形很小,而且材料服从胡克定律的前提下,对杆列出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方程,相应的问题就称为线性问题。

对这类问题可使用叠加原理,即为求杆件在多种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或内力),可先分别求出各外力单独作用下杆件的变形(或内力),然后将这些变形(或内力)叠加,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②几何非线性问题。

若杆件变形较大,就不能在原有几何形状的基础上分析力的平衡,而应在变形后的几何形状的基础上进求解一个弹性力学问题,就是设法确定弹性体中各点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共15 个函数。

从理论上讲,只有15个函数全部确定后,问题才算解决。

但在各种实际问题中,起主要作用的常常只是其中的几个函数,有时甚至只是物体的某些部位的某几个函数。

所以常常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就可求解。

直角坐标系下的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为:有限元方法(FEM)的理论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

仍然遵从平衡方程、几何方程、本构方程、协调方程,其解满足应力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

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

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行分析。

这样,力和变形之间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这类问题称为几何非线性问题。

③物理非线性问题。

在这类问题中,材料内的变形和内力之间(如应变和应力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即材料不服从胡克定律。

在几何非线性问题和物理非线性问题中,叠加原理失效。

解决这类问题可利用卡氏第一定理、克罗蒂-恩盖塞定理或采用单位载荷法等。

四、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三)

四、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三)


该单元位移模式及其形函数的构造可采用根据形函数性质直接
构造插值函数的方法。或从对应的二维单元进行推广,再用形
函数性质进行验证。 • 为了突破这类单元几何上的限制,得到实用的单元,必须引
入等参变换。
第二节 等参单元
• 问题的提出
从前面介绍的各种二、三维单元看出,这些单元可能有两个方面 的约束: 第一是单元的精度,显然单元的节点数越多,单元精度越高。因 此在这一点上,矩形单元优于简单三角形单元,六面体单元优于四面 体单元; 第二是单元几何上的限制。单独使用矩形或长方体单元都不能 模拟任意形状几何体,且网格中单元大小无法过渡。所有上述单元
n
n
n
n

显然,只要形函数满足性质 满足。
N
i 1
n
i
1 ,等参单元的完备性就得到
六、等参单元力学特性分析
• 等参单元特性分析的所有公式的导出原理与前面介绍的其它单元相同。

等参单元的形函数矩阵、应变矩阵、应力矩阵均用自然坐标描述。应变 矩阵中涉及到形函数对总体x,y,z坐标求导数时,须进行坐标变换。

该单元在母单元中的位移模式为包含完全二次式的不完全三次多项式。
插值基函数可以用形函数性质直接构造。对应图中局部节点编号,8个节 点形函数为:
1 (1 i )(1 i )( i i 1)(i 1,2,3,4) 4 1 N i (1 2 )(1 i )( i 5,6) 2 1 N i (1 2 )(1 i )(i 7,8) 2 Ni
一、等参单元的概念
• 图4-3为一个4节点任意四边形单元(Q4),单元有8个自由度。将矩 形单元放松为4节点任意四边形单元将带来许多好处。 • 但在建立单元位移模式时产生了新的问题: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

m α 式中: = ∑i , α1,α2 ,⋯ 2m 为待定系数。把位移函
i=1
n+1
数的这种描述形式称为广义坐标形式。 在确定二维多项式的项数时,需参照二维帕斯卡三 角形,即在二维多项式中,若包含帕斯卡三角形对称轴 一侧的任意一项,则必须同时包含它在对称轴另一侧的 对应项。
1 x x2 x3 x4 y xy y2 y3
1、结构的离散化——单元划分 2、假设单元的位移插值函数和形函数 3、计算单元刚度矩阵 4、载荷移置——把非节点载荷等效地移置 到节点上 5、计算结构刚度矩阵,形成结构刚度方程 6、引入位移边界条件,求解方程 7、计算应力与应变
三、两种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两大类。 体力——指分布于物体体积内的外力,它作用于 物体内部的各个质点上,如重力、磁力 和运动时的惯性力等。 面力——指均布于物体表面上的外力,它作用于 物体表面的各个质点上,如物体间的接 触力和气体压力等。
f (x, y),把位移函数的这种描述形式称为插值函数形
式。 形函数具有以下两个性质: 1、形函数 Ni在节点 处的值为0。 2、在单元中任意一点,3个形函数之和为1,即:
i处的值为1,而在其余两个节点
Ni (x, y) + N j (x, y) + Nm (x, y) = 1
六、计算单元刚度矩阵
U(x, y) Ni f (x, y) = = V(x, y) 0
0 Ni
Nj 0
0 Nj
Nm 0
Ui V i 0 U j Nm Vj Um Vm
其中 Ni , N j , Nm 称为单元位移的形状函数,简称形函 数,其值为:
1、用单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中任一点的应变,得

弹性力学第6章:用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徐芝纶第五版)

弹性力学第6章:用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徐芝纶第五版)
其中,
Ni (ai bi x ci y) / 2A。 (i, j, m)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应变
应用几何方程,求出单元的应变列阵 :
ε ( u v v u )T x y x y
ui
1 2A
b0i ci
0 ci bi
bj 0 cj
0 cj bj
bm 0 cm
0
vi
cm bm
于单元,称为结点力,以正标向为正。
Fi (Fix Fiy T
--单元对结点的 作用力,与 Fi 数值 相同,方向相反,作 用于结点。
Fiy vi
Fix i
ui
Fiy
y v j Fjy i
Fix
j
uj
F jx
vm Fmy
um
m Fmx
o
x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求解方法
(5)将每一单元中的各种外荷载,按虚功 等效原则移置到结点上,化为结点荷 载,表示为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FEM的概念
§6-2 有限单元法的概念
FEM的概念,可以简述为:采用有限自由度的离 散单元组合体模型去描述实际具有无限自由度的 考察体,是一种在力学模型上进行近似的数值计 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分片插值技术与变分原理。
FEM的分析过程:
1.将连续体变换为离散化结构; 2.单元分析; 3.整体分析。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FEM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概述 1.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简称FEM,是弹性力学的一种近似解法。 首先将连续体变换为离散化结构,然后再利用 分片插值技术与虚功原理或变分方法进行求解。

第五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解析

第五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解析
严格地说,实际的弹性结构都是空间结构,并处于空间受力状 态,属于空间问题,然而,对于某些特定问题,根据其结构和外力 特点可以简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这种近似,可大大减少计算工作 工作量,为有限元分析提供方便。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分为两类:
(1) 平面应变问题: 如图柱形管道和长柱形坝体,具有如下特点:a纵向尺寸远大 于横向尺寸,且各横截面尺寸都相同;b 载荷和约束沿纵向不变, 因此可以认为,沿纵向的位移分量 等于零。
一悬臂梁的力学模型简化和单元划分如图: 在确立了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再把原来连续的弹性体离散化, 分为有限个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是三结点三角形、四结点任意四边 形、八结点曲边四边形等等。单元之间只在结点处相联结。平面问 题的结点为铰结点。完成单元划分以后,需要对所有单元按次序编 号,就得到了有限元的计算模型。
A
S
U
(
A
*
xx
*
yy
xy
* xy
)
t
dx
dy
上面三个积分的意义为:
W 中的第一个积分表示全部体积力作的虚功;第二个积分表示
自由边界S 上的表面力作的虚功。U 中的积分为
dU
(
x
* x
y
* y
xy
* xy
)
t
dx
dy
它表示单面体四个侧面上的应力在虚应变上作的虚功。
1 力学模型的简化 用有限元法研究实际工程结构的强度与刚度问题,首先要从工 程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力学模型,即要对实际问题的边界条件,约束 条件和外载荷进行简化,这种简化应尽可能反映实际情况,使简化 后的弹性力学问题的解答与实际相近,但也不要带来运算上的过分 复杂。 在力学模型简化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①判断实际结构的问题类型,是 二维问题还是三维 问题;对于 平面问题,是平面应变 问题还是平面应力 问题。 ②结构是否对称 。如果是对称的,要充分利用对称条件,以简 化计算。 ③简化的力学模型必是静定 的或超静定的。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度之间相关的是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和
z
C
τ zx +
∂τ zx dz ∂z ∂τ yz σx ∂τ xz dy τ yz + τ xz + dx ∂y ∂x fz τxy τyx ∂σ y fy fx σy + dy ∂τ xy τxz σy ∂y τ xy + dx ∂τ yx ∂x ∂σ x τ yx + dy σx + dx ∂y ∂x τ B
yz
σz +
∂σz dz ∂z ∂τ zy dz τ zy + ∂z
P
τzy
τzx
A
σz
o
y
x
正六面单元体的取法
经过物体内任一点如P 经过物体内任一点如P点取出一个微小的正六面 体,它的棱边分别平行于三个坐标轴而长度分别 为: PA = ∆x, PB = ∆y, PC = ∆z。将每个面上的应力分 解为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切应力。 解为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切应力。正应力用 σ 表 表示。 示,切应力用 τ 表示。 应力下标的含意: 应力下标的含意:
物理方程的表达形式
以应力表示应变
以应变表示应力
τxy 1 εx = σx −v(σy +σz ) γ xy = E G τ yz 1 ε y = σy − v(σx +σz γ yz = E G τxz 1 εz = σz −v(σx +σy ) γ xz = E G
σx =λθ +2Gεx τxy =Gγxy σy =λθ +2Gεy τyz =Gγ yz σz =λθ +2Gεz τxz =Gγxz
θ = εx + ε y + εz

弹性力学-第5章 有限元法

弹性力学-第5章 有限元法
生成实体模型的两种方法: –(上-下)或(下-上)
(a)从上到下建模 从生成体(或面)开始,并结合其它方
法生成最终的形状。

用于产生最终形状的合并称为布尔运算
提示: 当生成二维体素时,ANSYS定义一个面及其它所包含 的线和关键点。当生成三维体素时,ANSYS定义一个 体及其所包含的面、线及关键点。 如果低阶的图元连在高阶图元上,则低阶图元不能删除.
§5-2 建模
一.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a.建模的方法 b.坐标系统与工作平面 c.实体建模
1.建模方法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可分为: (1)直接法
直接根据机械结构的几何外型建立节点和单元,因此直接 法只适应于简单的机械结构系统。
(2)间接法(Solid Modeling)
适用于节点及单元数目较多的复杂几何外型机械结构系 统。该方法通过点、线、面、体积,先建立实体模型, 再进行网格划分,以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
§5-1有限元法简介 一.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1.将连续的问题域离散为有限数目的单元; 2.单元之间通过节点相连; 3.每一个单元都有精确的方程来描述它如何对一定载 荷去响应; 4.单元内部的待求量可由单元节点量通过选定的函数 关系插值得到; 5.模型中所有单元的响应之和给出设计的总响应。
由于单元形状简单,易于建立节点量的平衡关系和能量关 系方程式,然后将各单元方程集组成总体代数方程组,计 入边界条件后可对方程求解。
二. 有限元法的位移解法 1.有限元法的单元和节点
1.有限元法的单元和节点 2.有限元的基本未知量(DOFs) 3.单元形函数
节点自由度是随 单元类型 变化的。
J 三维杆单元 (铰接) UX, UY, U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函数的几何意义
1 Ni 2A (ai bi x ci y)
1x y
Ni
11 2A
xj
yj
1 xm ym
Ni
SPJM SMIJ
Nj
SPMI SIJM
Nm
SPIJ SIJM
任意一点P的形态函数Ni是点P与结点I的对边所构 成的三角形面积与整个单元面积之比。
2.3单元载荷移置
有限元法的求解对象是单元的组合体,待求解 的未知变量都定义在单元的结点上,因此作用 在弹性体上的外力,需要移置到相应的单元结 点上成为结点载荷。
)T {P}
( xp, yp)
由于虚位移是任意的,
{R}e ([N ]
)T {P}
( xp, yp)
(2-16)
例2.3、在均质,等厚的三角形单元ijm的一点p (0.25a, 0.5a)上作用有集中载荷Px, Py。
Rxi Ni
Ryi
0
Rxj Ryj
Nj 0
Rxm
N
a1 a4
a2 a5
x x
a3 a6
y y
(2-6)
将3个结点上的坐标和位移分量代入公式(2-6) 就可以将六个待定系数用结点坐标和位移分量 表示出来。首先计算位移分量u的系数,
ui a1 a2 xi a3 yi u j a1 a2 x j a3 y j um a1 a2 xm a3 ym
图5.4 抛物线形单元及节点位置
2. 单元划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相邻两个单元的节点要与节点重合(外节点与外节点、内节点 与内节点),不能与无节点边重合。
( ,)
(2) 单元不必是相同尺寸,应力有突变的地方,单元划分应较小。 (3) 任何一个单元必须只能在一种材料区,即它不能跨越两种材料
区。 (4) 同一单元的各个边长,一般不要相差太大。
f ( p) N( p) e
u( p) Ni ( p)ui N j ( p)u j Nm ( p)um
0.25a 0.1a 0.5a 0.15a (1 0.25a 0.5a )0.05a
a
a
aa
0.025 a 0.075 a 0.0125 a 0.1125 a
v( p) Ni ( p)vi N j ( p)v j Nm ( p)vm
(3╳6)
Ke [ B]T[ D][ B]tA
(6╳6)
4.4.1 单元刚度矩阵
m
Rym 0j
Py
0
Nm
Ni (0.25a,0.5a) 0.25 N j (0.25a,0.5a) 0.5 Nm (0.25a,0.5a) 0.25
2)体力的移置
令单元所受的均匀分布体力为,
{q}
qx
q
y
虚功相等,
{ *}e T{R}e { *}e T [N]T{q}tdxdy
ci xm x j
i,j,m坐标轮换
aj bj
am bm
c j cm
(2-10)
aa12 a3
1 2A
abii ci
aj bj cj
am bm
uuij
cm um
(2-11)
同样,将垂直位移分量与结点坐标代入公式(2-6)中 的第二式,可得,
a4 a5 a6
1 2A
ai bi ci
Rxi 0, Rxj 0, Rxm 0
Ryi Niqytdxdy qyt Nidxdy
N i dx dy
1 2A
(ai
bi
x
ci
y)dxdy
1 2A [ai
A
bi
Axc
ci
Ayc ]
A
1 2A
(ai
bi xc
ci
yc )
1 3
A
Ryi
1 3
qy At
Ryj
1 3
q
y
At
Rym
1 3 qy At
6.2单元位移函数
1
常数项1
xy
线性项3
x2 xy y2
二次项6
x3 x2y xy2 y3 立方项10
x4 x3y x2y2 xy3 y4 四次项 15
弹性体内的实际位移分布可以用单元内的位移分
布函数来分片近似地表示。在单元内的位移变化 可以假定一个函数来表示,这个函数称为单元位 移函数、或单元位移模式。单元位移函数可以用 多项式表示,
位移函数构造和收敛性要求
▪ 单元中的位移模式采用待定系数的有限多项式做 为近似函数,有限多项式选取的原则:
-待定系数是由结点位移条件确定的,三角形6结 点位移,矩形单元待定系数8结点位移。
-在选择多项式时,必须要选择常数项和完备的一 次项。因为这两项可以反映单元刚体位移和常应 变的特性。
-选择多项式应由低阶到高阶,并具有坐标对称性。
u a1 a2x a3 y a4x2 a5xy a6 y2 ... v b1 b2x b3 y b4x2 b5xy b6 y2 ...
3结点三角形单元内位移由结点的6个位移分量来 确定。六个位移分量只能确定六个多项式的系数, 所以3结点三角形单元的位移函数如下,
u v
vm
单元内的位移函数可以简写成,
f N e
(2-14)
把[N]称为形态矩阵,Ni称为形态函数。
例2.1、3结点三角形单元如图所示,求其形态矩 阵[N]。
结点坐标为,
i(a,0), j(0, a),m(0,0)
ai x j ym xm y j 0 0 0 a 0 bi y j ym a 0 a
0.25a 0.05a 0.5a 0.1a (1 0.25a 0.5a )0
a
a
aa
0.0125 a 0.05a 0.0625 a
形态函数Ni具有以下性质: 1)在单元结点上形态函数的值为1或为0。 2)在单元中的任意一点上,三个形态函数之和
等于1。
对于任意一点p(x,y),
Ni (x, y) N j (x, y) Nm (x, y) 1
三角形中的一点P可以用子三角形面 积定义的自然坐标来确定。面积坐 标定义为,
Li
Ai A
Lj
Aj A
Lm
Am A
点P表示为,P(Li , Lj , Lm )
面积坐标在三角形全面积上的积分为
A
Lai Lbj Lcmdxdy
(a
a!b!c! bc
2)!
A
3)分布面力的移置
设在单元的边上分布有面力, q [qx , qy ]T
虚功相等,
{ *}e T{R}e
*
e
T
[N]T {q}tds
s
{R}e [N]T{q}tds s
例题2.5、在均质、等厚的三角形单元ijm的ij边上作用有 沿x方向按三角形分布的载荷,求移置后的结点载荷。
Rxi Ni
Ryi
0
Rxj Ryj
s
Nj 0
Rxm
ci xm x j 0 0
a j xm yi xi ym 0 0 a 0 0 bj ym yi 0 0 0
c j xi xm a 0 a
am xi y j x j yi a a 0 0 a2
bm yi y j 0 a a
cm x j xi 0 a a
{R}e [N]T {q}tdxdy
(2-17)
例题2.4、设有均质等厚的三角形单元ijm,受 到沿y方向的均布载荷qy的作用。求均布体力 移置到各结点的载荷。
Rxi Ni
Ryi
0
Rxj Ryj
N 0
j
Rxm
N
m
Rym 0
0
Ni
0 0
N
j
q
y
t
dx
dy
0
Nm
cm
y)vm ]

Ni
1 2A
(ai
bi x
ci
y)
(下标i,j,m轮换)
ui
vi
u
v
Ni
0
0 Ni
Nj 0
0 Nj
Nm 0
0 Nm
u v
j j
(2-13)
um
vm
单元内的位移记为 单元的结点位移记为
f
u v
ui
e
i j
m
vi
u
v
j j
um
N
m
Rym 0
0
Ni
0 N
j
q0x
tds
0
Nm
取局部坐标s,在i点s=0,在j点s=l,L为ij边的长度。
在ij边上,以局部坐标表示的插值函数为,
Ni
1
s L
s Nj L
载荷为
qx
q
s L
Nm 0
Rxi
L 0
(1
s )q L
s L
tds
qt( s2 2L
s3 3L2
)
L 1 qtL 06
§6.1 有限元网格(Finite Element[Nk] etwork)
1. 常用单元 (1) 线性单元(linear elements):三角形、矩形或其他四边形。形 函数是线性函数,即单元内任一点的坐标可用单元节点坐标的线性 函数来表示。
图5.3 线形单元及节点位置
(2) 抛物形单元(parabola elements):除了角上有节点(主外节 点),边缘上也有节点(副外节点)的单元。有时在内部也有节点 (内节点),直边或曲边均可。单元内任一点的坐标,可用一个抛 物线内插法来求得。
f * [N] * e
令结点载荷为
Rx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