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公开课)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路线,简单复述红头旅行的过程。
2.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感受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教学重点:感受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认识了两只非常可爱的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呀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这可爱的两小只。
2.你还记得这对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吗?有一天,红头和青头一起捉迷藏。
红头,青头。
最后,红头。
3.你们知道红头为什么能从牛嘴了出来吗?(引至这是牛吃草时的反刍现象)你能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反刍”吗?——牛吃东西的时候,不会细嚼,会吞进肚子里,然后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这样的过程就叫“反刍”。
4.红头终于得救了,都还记得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吗?我请同学上台演示一下,如果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说成完整的一段话就更好了。
(指名说,完善旅行路线)这是一次多么奇妙的旅行啊,你看这就是童话的特点——想象奇特。
二、体会心情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它的心情怎样的呢?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7—18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青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红头语言的句子,引号里面就是它说的话。
体会它当时的心情。
(自由读课文,画下相关句子)你体会到红头怎样的心情?预设: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一次对话(1)“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①发生了什么红头要拼命地叫?(指名学生回答:第7小节——和草一起被卷进牛嘴里)感觉很害怕,你会怎样叫呢?(指名读)从你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红头真的很紧张、害怕。
如果你是红头,你会怎么拼命叫?(指名读)我们男生来帮帮红头,替它求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以及词语,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疑难。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查阅资料,解决疑难,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教学准备】1.有关书籍。
2.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旅行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2.完整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二、初读课文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学生自学2.交流:(1)读准字音:ɡúzhù骨碌贮藏(2)区别:贮藏蕴藏3.开小火车轮读课文,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4.再轻读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个别疑问,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
(2)大组绞流:老师归纳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
(3)提出研究要求:①老师提供书籍。
②老师提供有关资料(每组一份)。
③点击校园。
④要求在交流时不看资料。
三、交流研究成果1.牛的胃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
(2)研究问题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请学生边画边讲解。
(3)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当红头认为自己马上要死而大哭起来的时候,青头安慰它说——因为——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1)学生交流:(2)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3)结合读文。
3.小组分解色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红头、青头的看法。
(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读好课文)四、小结拓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文选自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是一篇科普故事。
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了危险,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有反刍的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学会安慰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在XXX的帮助下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
难点:体会XXX与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法,课文播放,讲解法。
学法:合作法,模仿法,交流法。
教具:电子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旅行”,让学生谈论他们去过哪里旅行以及旅行的感受。
2.板书完整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学生思考他们想了解什么。
3.通过展示图片,整体感知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1.要求学生自学课文,读通每个字和句子,并提出问题。
2.学生交流,分段指名读课文,并纠正发音错误。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强化识记。
4.学生齐读词语,总结课文内容。
三、深入理解,探讨疑问1.通过阅读资料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2.探讨红头为何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引导学生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
3.讲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并让学生模仿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XXX与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课堂小结1.总结牛的吃食特点和胃的消化过程。
2.强调珍惜友情,团结互助,学会安慰别人。
五、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内容。
2.思考并写下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悟内容,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和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3.学生自由阅读课文5-17自然段,理解故事情节。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咱、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几”,会写“旅、算”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牛胃简笔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识“咱、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几”。
会写“旅、及”等字。
2.默读课文,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一、导入1.出示:旅行。
(1)指名读。
(2)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你们旅行都去过哪里?(3)揭示课题你一定没体验过在牛肚子里旅行吧?今天我们跟随一只小蟋蟀来一次惊险的旅行。
(板书课题,指导写“旅”)2.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难读、易读错的词语指名读,正音。
答应拼命一骨碌贮藏细嚼慢咽几乎蹭来蹭去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童话写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青头红头)2.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用直线勾划下来。
交流:红头向周围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嘴里了。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3.看路线图说故事,理清脉络(1)红头经过了哪几个地点,让我们一起理一理。
全班交流:吃到牛嘴里吞到牛肚子里牛的第一个胃里牛的第二个胃里回到牛嘴里从牛嘴里喷了出来(2)根据路线图,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天,青头和红头玩捉迷藏。
红头躲在草堆里,被大黄牛……红头终于死里逃生。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0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那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紧张)别紧张,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大家玩一个动物知识小竞赛。
师提问:你们知道壁虎有什么特殊本领吗?谁来?生:(壁虎尾巴断了可以再长)
师:哇你这么厉害啊,看来你《小壁虎借尾巴》的知识掌握真牢固?好那谁来说说:长颈鹿有什么特殊本领呢?依次展开
师:牛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生:牛有四个胃。
师:牛有四个胃,那你知道牛的四个胃分别在哪里吗?(出示挂图,贴牛胃的位置)今天钟老师就带着你们去牛的肚子里边进行一次奇
妙的旅行(板书:牛肚子里的旅行)
二、复习词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咱”“答”“偷”等15个生字,学写“旅”“救”“算”等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以及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
4、通过画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揭题写字:同学们,童话王国是个神秘的世界,今天我们就和两只小蟋蟀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经历一次惊险又神奇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的同时指导书写“旅”字。
“旅”是左右结构,左面是个“方”字旁,“撇”“横”是“人”字的变形,表示旅行和“人”有关,“人”字的下面和“派”字的下面一样。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接引入新课,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学贵有疑”,开篇以疑导学,强调读书要思考,不仅调动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又指向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弄清路线1.点名读课文。
(1)结合课文语境学习多音字“几”“答”,在朗读课文中为“贮藏”“骨碌”正音。
(2)边听边思考,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读书谁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名字叫红头的蟋蟀进了牛肚子。
(2)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玩捉迷藏时被一头牛吃草时吃进胃里。
(3)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感觉这次旅行不轻松,红头随时会死掉。
3.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反刍”的科普知识。
张之路爷爷就把“反刍”这个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第【1】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答、胃、齿、悲”等15个字,会写“旅、咱、怜”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答、胃、齿、悲”等12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
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一骨碌贮藏细嚼慢咽蟋蟀蹭来蹭去大吼一声知觉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
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两个动物小帽子,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默读课文,继续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学重点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老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二、精读课文(过渡:上节课我们还遗留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让所有的同学都戴帽子?)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
找完的同学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自然段:1、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汇报。
2、想一想那么可爱的小汪霞却得了重病,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几乎都没了,她得心情怎么样?请你画一画表现汪霞心情的句子如果你就是小汪霞,你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读一读。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渡:还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让所有同学都戴帽子呢?)1、思考:汪霞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请你把表现汪霞变化的句子画出来。
她来到教室门口,迟迟没敢进去,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1)为什么戴着一顶帽子就迟迟没敢进去?(2)此时汪霞会是什么心情呢?怕什么?(3)那你应该怎么读呢?指名读2、正在此时,她发现了什么?当她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时候,感到十分意外:每个同学都戴着帽子。
(1)意外是什么意思?(2)大家想象一下:他们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样式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那么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同学们的帽子呢?3、同学们都戴着五花八门的帽子,跟他们那些帽子比起来,汪霞觉得怎么样?跟他们那些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轻松地笑了,大步走进教室。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门口,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迟迟没敢进去吗?还会担心害怕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5、比较句子她来到教室门口——大步走进教室。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教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
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教学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句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学习根据提示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题材。
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我一起写一写——撇、竖提、撇、捺。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2.完整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出示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预设: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3.了解文章题材:(课件出示2)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三篇 精品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三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
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
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
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
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
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了解牛吃食物时的反刍现象。
3、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时非常大的,要真心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难点了解牛吃食物时的反刍现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解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路线,谁能借助路线图把故事概括的说一说吗?2、(出示路线图)指名说故事。
二、抓重点语句理解童话故事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青头的语言,想想青头最想告诉红头的是什么?2.(出示对话)指名想3.我们先来读读这里的第一句话,想想青头最想告诉红头的是什么?(指名)4.把这里的生字词语读正确了,“齿”是翘舌音,跟老师读齿。
a“嚼”这个字很复杂,注意它的左半部分是口,右边上面是个爪字头,左下是横折,横横竖提点,右半部分是寸,试着跟着书空一遍。
b食物不细嚼,直接咽下去,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
“吞”,我们联系了上下文就理解“吞”的意思。
当红头被牛卷进嘴里时,青头先指导红头躲过牛的牙齿,因为这时候牛是不会仔细嚼的。
这句话老师这样改,你觉得可以吗?(出示一段对话)5.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生死关头,重要的话要第一时间告诉红头,只有先讲了,才能保住红头的性命。
关键时刻,青头是这样冷静沉着,那如何读好这句重要的话呢?{指名读}(读躲过他的牙齿时,声音一定要响亮,速度一定要快。
)6.在紧急关头说这句话的时候要干脆一点,你们学会了吗?也试着来读读吧(练读、齐读)7.咱们再来看看这两段话,青头最想告诉红头的是什么。
(我觉得第二段话梳头最想告诉红头的是,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这时候,进入牛肚子里的红头越来越着急,越来越害怕,有点失去信心啦,青头做的就是安慰红头,不要怕,让他有信心地活下去。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总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出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图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思路】以“想象"为线索,以文本为支架,在学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童话。
紧扣“集中识字、匣清脉络、聚焦对话、讲述故事”。
本设计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画红头路线图厘清课文脉络,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练说故事;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
提供学习单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转换角度想象人物对话。
第一课时导入时对奇妙“旅行"的想象到结课时明确如此惊心动魄的“旅行”都源于丰富的想象,因“想象"才会有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奇妙“旅行”,强调了想象的丰富。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再次回忆因“想象”才会有这样的一段旅行,重点突破“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一难点,在朗读教学中凸显“真挚的友谊”从而感受童话故事带来的感动和奇妙的“想象”,最后出示课外书《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的封面,猜想故事,再次感受“想象”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而丰富的体验。
拓展学生阅读量,引发他们对童话想象的无限可能性。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图片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文章描述了一次奇特的经历: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玩捉迷藏,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
危急时刻,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课文语言生动,文中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图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人物的相应语气。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3. 学习从关键词句中体会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激发和培养想象能力。
图片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朗读、借助关键词句,感受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和它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图片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图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弄清旅行原因1. 揭示课题,板书,复习:说说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2. 出示介绍原因的语段,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中体会这是一次意外的旅行。
红头和好朋友青头玩捉迷藏的游戏,红头悄悄躲进了一个草堆里。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引导学生从“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没有来得及”等词语中体会红头的猝不及防。
)3.指导学生运用强调重音的方法,读出语句的感情。
【设计意图:结合文路,确定教路,从故事起因说开去。
开课伊始,便通过抛出一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往语言文字的深处,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并相机指导朗读。
】二了解文体,明白旅行线路1.学生自学:默读课文,圈出红头在牛肚子里都经过了哪几个地方?2.指名交流,师相机板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活泼生动情节感人的科学知识童话。
尤其是二年级下册还出现了两个单元都是关于童话体裁的主题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绿头红头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
2、学情分析1. 识字、写字能力:经过两年的持续学习,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自主识字、写字,基本能做到新课标提出的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阶段目标。
2.阅读课文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可借助图画、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生字生词,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经过二年级下册的朗读过渡训练,也在努力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特别是争取做到入情入境的对话朗读,朗读、默读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会写“旅”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嚼”。
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气,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进而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5、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讲授法,自主阅读法6、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角色道具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题材。
课件出示《小壁虎借尾巴》中的一段话,从《小壁虎借尾巴》中你学到了什么?预设:1.告诉了我们科学知识2.把故事当童话来写,把不会说话的写成说话的总结:像这种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我们讲故事,并且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的题材叫科普童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
部编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奇妙。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素养,通过课文的朗读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和机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放弃朋友、友情等正义的精神内核。
同时要求学生勇于追求冒险的精神与探寻真理的热情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态度。
1. 知识与技能本节课主要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学生了解牛的生活习性和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通过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关于牛的特点、旅行经历以及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拼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掌握关键词汇,如“旅行”、“消化系统”、“咀嚼”等。
通过语境理解和词语搭配练习,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了解牛的旅行路线和所见景物,能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课文的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运用,表达出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故事富有奇幻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会是什么样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的消化系统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旅行中的冒险和乐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特点和情节发展。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旅行的理解,以及旅行中的乐趣和挑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
(打一动物)生交流,教师出示谜底:蟋蟀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是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
(板书)有一天,其中那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我们一起来写课题,板题,指导书写“旅”,读题。
4.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让我们再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分行出示词语,学习词语(吞和细嚼慢咽是牛进食的两种方式,我问你们牛什么时候是吞的?谁再来说一遍?什么时候是细嚼慢咽的呢?谁来说说?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什么时候是吞什么时候是细嚼慢咽?这样的进食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反刍,牛一般是在吃食物后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开始反刍。
)2、学习多音字:答、应、骨、几。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管:竹字头要写的扁,左右两部分要紧凑。
中间的宝盖写得宽一些,下面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
算:中间的目要写的短而扁,最下边的横要写的长,将整个字稳稳托住,廾不要忘记出头。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初步了解“反刍”的科普知识,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借助思维导图,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青头的智慧、勇敢和对朋友的不离不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起旅行,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行呢?2.今天的旅行非同一般,现在就让我们到牛肚子里来一回说走就走的旅行。
3.这段惊险的旅程我们请出小小主人公,一只红头、一只青头。
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看看它们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1.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许多科普知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找出含有科学知识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2.全班汇报交流相应的句子。
①“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个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进肚子里去......”②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③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④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3.这些句子找出来,我相信大家应该能初步了解牛的胃的构造及其功能。
牛的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是消化食物的。
(多媒体出示牛胃图)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反刍”的理解。
5.补充拓展: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实际上就叫作“反刍”。
小结:张之路爷爷把一个复杂的科普知识,藏在红头的牛肚子之旅中,像这样的故事就叫科普童话。
三、走近人物,品读故事1.理脉络师:张之路爷爷将“反刍”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
故事的小主人是一对要好的朋友,青头和红头,红头捉迷藏躲进草堆结果被迫开启了一段惊险的旅行。
(1)自由朗读课文7-18自然段,把红头旅行到过的地方圈出来。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是今天面试小学语文的2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童话。
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这种理趣结合的科学童话,学生不一定很清晰。
所以,梳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是重点。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四、说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童话的知识,感受到童话的趣味性。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展示法,点拔法,配合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收获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基于这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以轻松愉悦的语调引导学生畅谈旅行的感受,感受旅行的快乐。
同时设置疑问:有一位旅客也做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旅行,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以此引出本课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选自三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
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了一个科学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有反刍的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学会安慰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它是怎样在青头帮助下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
难点: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课文播放,讲解法
学法:合作法,模仿法,交流法
教具:电子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旅行
说说你去过哪里旅行?感觉怎样?
2、板书完整课题: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3、看图整体感知。
(媒体出示)
过渡: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2、学生自学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媒体出示)读准字音:ɡúchù
骨碌贮藏
(3)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蟋蟀贮藏消化悲哀细嚼慢咽知觉蹭来蹭去
区别:贮藏蕴藏
(4)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5)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4、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
(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个别疑问,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
(2)大组交流:
老师归纳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
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
三、深入理解,探讨疑问
1、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
提出研究要求:(媒体出示)
(1)认真读老师提供的资料;
(2)每组一份资料,小组讨论;
(3)要求在交流时不看资料。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媒体出示)
a)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b)指名反馈。
c)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d)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划出文中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媒体出示)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4、交流研究成果
a、牛的胃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研究问题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请学生边画边讲解。
(3)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当红头认为
自己马上要死而大哭起来的时候,青头安慰它说因为
b、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1)学生交流:
(2)结合读文。
5、再读课文,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帮助、鼓励。
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媒体出示)
(2)指名反馈找句子。
(媒体出示)
(3)练习说话:(媒体出示)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告诉红头躲过牛的牙齿);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告诉红头牛的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鼓励红头是勇敢的蟋蟀,它一定能出来);当红头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开导红头不要哭,就算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
)
(4)组织谈话:从青头的语言和行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根据提示写出第7节和第11节的主要意思。
(媒体出示)第7节写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
第11节写青头大声告诉红头(要躲过牛的牙齿。
)
(6)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复习巩固
1、读词语
蟋蟀贮藏消化悲哀知觉蹭来蹭去细嚼慢咽
2、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五、完成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词语
蟋蟀贮藏消化悲哀知觉蹭来蹭去细嚼慢咽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媒体出示)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1.你们家有哪些动物?(生回答)
2.那你们都见过牛吗?(生回答)
3.那这节课我们跟一个朋友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吧!
(师出示课件图片并板书课题:17.在牛肚子里旅行,引导学生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播放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听,并分自然段。
谁来说一下这篇课文分了几个自然段?(20个)
2.按自然段来讲课文。
谁愿意把课文中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1)读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找出描写有关青头的句子并标记下来。
(3)读句子,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青头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理解课文。
青头的动作:蹦到牛身上,不顾疼痛爬起来大声喊,又跳到牛背上,爬到牛背上用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4)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1) 自由试读。
(2)生生互评。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红头的紧张,着急的心情,读出青头的真诚,勇敢和沉着。
四、想象表演,深化理解。
1.想象: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与青头还会说些什么?
2讨论交流。
3.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加上合适的动作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
4.学习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了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课文变成自己的话来讲故事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蟋蟀捉迷藏跳碌
一(只)蟋蟀得:de(得到)
一(个/对)朋友 dei(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