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共24页

合集下载

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

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 犯过类似的错误呢?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形而上学,既要承认 物质第一性,也要认识到物质的运动。
物质世界是永恒地运动着的世界,物质 和运动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物质运动的基 本形式,学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原理。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运 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基本观点,这有 助于培养大家的辩证思维能力。
答:既对立又统一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 静止的辨证统一。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世界
磁铁
S
N
一块磁铁(统一体)的内部,同时存在着N、S两极。
N
N
N、N两极相互排斥,这在哲学上叫对立。
N
S
N、S两极又相互依赖,在哲学上叫统一。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世界
磁铁 S N
这个统一体(磁铁) 是对立还是统一?
执教者:王娜
复习提问:
慧能 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问:慧能 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答:他犯了主观唯心主义
的错误。混淆了物质第一
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基
本问题。
提问:
若没有风动,幡是否会动?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的静 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永恒地运动着的世界。
执教者:王娜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运动”的定 义: 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离开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 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高二政治课件241世界是物质的

高二政治课件241世界是物质的

140亿个神经细胞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
皮层面积的1/14
机 能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 动物脑没有语言区
从古猿到区人、的感进觉化区(、jìn语hu言à)区中,脑量的变化 形成网络系统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
(wùzhì)系统
第十八页,共37页。
(二)意识(yìshí)是人脑的机能。
动物是不会思考,只有(zhǐyǒu)人才会思考。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fāzhǎn)的产物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fǎnyìng)特性是意识产生的物质 基础。
B、生物的反映形式是人类意识(yìshí)产生的前提。
第九页,共37页。
第一阶段
岩石(yá nshí)的风化
踏雪(tà xuě)有痕
第十页,共37页。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
意识的物质 (wùzhì)器官:
意识的反映 (fǎnyìng)对象:
人脑
客观存在
厂房
原材料
(chǎngfáng)
和机器
产品(意识)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意识(yìshí) 是客观存在 的反映。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1 这是谁啊? 2 你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她吗? 3 鬼神(guǐshén)观念是不是人们凭空创造的?
唯物论
第四课 探究(tànjiū)世界的 本质
1 世界是物质(wùzhì)的 2 物质(wùzhì)是运动的
3 运动是有规律的 4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第一页,共37页。
唯物论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
(wùz
h世ì)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PPT课件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PPT课件

2019/10/17
47
规律是客观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思考:那么在规律面前人就无能 为力了吗?
2019/10/17
48
2019/10/17
洪水 地震 飓风。
面对这些自然界的现 象的出现,我们就真 的无能为力吗?
49
广东气象专家在追探台风动向
解说:通过对气象规律的认识,人们可以根据大气运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2019/10/17
15
二、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联 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 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有条件的、 相对的和暂时的
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联系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
静止的统一 2019/10/17
23
看课本P32欧布里德的故事,并思考欧布里德为 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P32专家点评“飞矢不动”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上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 运动和变化之中
2019/10/17
9
导学提纲
1、哲学上的运动概念是什么?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是什么?
4 、运动和静止各有怎样的特点?
5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019/10/17
10
一、运动的概念 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8.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 错) [矫正]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9.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错) [矫正] 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 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 错) [矫正] 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重难点二 全面理解运动(5年0考) 1.运动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 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
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D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年2考)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是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客观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规律是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普遍的 其固有的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运动的关系:一方面,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时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机器相互转化: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有继承,既克服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

○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

、心里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但是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直接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 改变和创造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注意:规律与规则的关系
规律
规则
人们规定出来供 事物运动过程中 含义 大家共同遵守的 固有的本质的必 不 然的稳定的联系 制度或章程
同 性质 客观的、普遍的、 主观的、可以制 点 不能创造和废止 定、修改、废止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哲学所讲规律的含义关键词:
• 固有的:本来就有的。非人主观创造,更 不是上帝创造; • 本质的:非现象、表象。(苹果掉地), 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这种联系必须是确 定不移,一定会发生的联系才是规律; • 稳定的:形成规律之后,不是多变的,很 快消失的;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 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不可分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或者离开 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
苹果落地,水往低 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3: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高二政治241世界是物质的新人教必修4

高二政治241世界是物质的新人教必修4
第十四页,共24页。
世界(shìjiè)观---世界(shìjiè)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
第十五页,共24页。
第十六页,共24页。
【总结感悟】: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知识不尽相 同,但却又相辅相成。没有正确的世界观,终于导致 牛顿100多万字关于上帝的手稿(shǒugǎo)被人们所遗 弃!而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辉煌成就!
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世界统一于物质
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④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A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 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shìjiè)的本质
问题:泰勒斯的观点属于哪一哲学流派?这一哲学流派的 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nǎxiē)?(可结合我们所学习的物质概 念来分析)
第六页,共24页。
【总结感悟】:理解物质概念就要从 一般的本质和规律来思考,用囊括一 切的思维方式来辨别,用抽象 (chōuxiàng)的思维来分析。
今后我们(wǒ men)所学习的哲学道理,同 样要运用这一思维方式,不可拘泥于一事一 物,而形成的理论却又适用于所有领域。
第四课 探究(tànjiū)世界的本质
第一页,共24页。
一、提升(tíshēng)高度,理解物质概念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自主阅读学习(xuéxí)教材第29页两段文字,回答以下问 题

世界是物质共31页

世界是物质共31页

27、从哲学角度分析,为什么对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要有
科学的前瞻性的认识。
• 解答此题可从科学的前瞻性认识对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意义作答。
• (1)科学的认识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 指导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成功。
• (2)科学认识农业发展的规律、方向和前景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因果联系; • 意识反作用 • 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 关系
• 区别:1、定义不同

2、哲学依据不同
• 联系:1、都是方法论

2、存在内在联系:
•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 现。规律本身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一,遵循事
物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就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 基础。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就不可能做到按客
28、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怎样 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1)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联系的观点。 生态系统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其中 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会导致整个系统 的破坏。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生态之间也 存在密切联系,对自然的破坏是造成灾 难加剧的原因。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 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人类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主要表现在:
❖一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 势的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发射宇宙飞船、 发布天气预报等)。二是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如:兴修水利、抗洪、造林、抗台等)
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关系:
前提和基础
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
25、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 学道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劳 动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 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为什么? 因为:
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人口因素是物质的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现代人古猿猿人新人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环境是物质的人口因素是物质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分工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1
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表述:
•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 •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 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 界,造福人类。

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 的文字为识记材料,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 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 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 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 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 线表示: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保 持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趁热打铁, 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 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 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 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 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 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 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 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烦琐, 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不是外部强加 不是主观意识赋予的 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
火山爆发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3、苹果落地 2、水往低处流 4、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2: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
C
2、“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 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 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 中认识规律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 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不可分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或者离开 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 3.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 共同本质(属性) ___________.
• • • • • • •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自然界是 不停运动的 铁生锈,事物腐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 义社会…… 人类社会也是不停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课件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课件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 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
意义 造福人类 否则受规律的惩罚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想一想P33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线 思表维示:领域事物持和的这巩一运固遗所忘动学规知律是识告有,诉必我规须们趁,律热要打的想铁保, 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 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 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 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 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 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 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 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烦琐, 世界实是物则质的物高质是效运动,的运动对是有熟规律练的 掌握大有益处。
固有属性
静中有动
存在方式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堂练习
1.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 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 在、生存。”这句话说明( )
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 西不一定是运动的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眼里、心中 运动
一定时期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进行某 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 时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的统一。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讨论32页欧布里德的错在哪?
只看到运动没看到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所以不存在静止状态。

1、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所以不存在静止状态。

装订线3、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因而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

装订线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二大题论述题(20分)装订线论题范围:运用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下面所提供的资料,论述我国30年改革探索历程。

要求:1、正确运用哲学概念、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扼要。

2、论文题目自拟。

3、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

相关材料:改革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30年来,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与时俱进的伟大历程。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这一阶段,改革开始起步。

从改革来说,首先是在农村创造并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由农村转向城市,从局部转向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