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88页PPT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根据下级类具体要求采集
采集河道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米的所有时令河
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米的干涸河;起伏
最小面积400。采集河道范围内的水 面,赋代码1001。宽度3米以下的线 状水面可归入相邻类型。
较1大采属构湖0性大于%泊集性、(2结。的和0中平山米1构遇0心时的0线连地0线无采以,通地)水下集小河区保的河于流的实持山坑道2的地0连洪范米水塘长续沟围的库如度通不线采、果小过采构集坑连于;集面中塘通505。赋心和的0000河属线湖河米0以道性,泊流、下实,并,上比的地需赋河下降水宽同要流游大库度时素结河于、名等时通段度称级令航。编,,月性码实河份质,体流,,平共编类流均享码型域宽河,,,
两端出入口。直接连接线如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矛 类型
盾的应做适当处理。
不采集,视作道路按照路面采集要求 采集。
长度大于100米的桥梁,不含立交桥,采集桥面中 心线。
类型
不采集
面积大于10000的按面采集;不够上述指标,码头 滨水岸线长度大于100米的采集为线。
类型
车渡
不采集
采集长度大于100米的车渡,按线采集。
并以库体与周边的自然分界线为界。
0822
垃圾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无
0829
0830 0831 0832 0833 0839 0890
0900
荒漠与 裸露地
表
建筑工地
其他人工堆掘 地
其他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最小面积1600,建筑中道路连线长度 大于1千米。
不采集
拆迁待建工地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代码 0100 0110 0120 0200 0210 0211 0212 0213 0220 0230 0240 0250 0260 0290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06-道路
�
铁路--要素采集
�
采集铁路正线的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多条正线轨道并行时,间隔 10 米以内的,按一条采集;间隔 10米以上时,分别采集。间隔 10米以内 的并行正线轨道,若为两条并行,依据其中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 集;若为多条并行,依据较为居中的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集 。
�
属性包括:类型,线路编码,名称,起点,终点,单双线,建成时间,重 复路段编码,是否高架。
12
�
�
� �
河流要素采集说明
�
有水河流结构线严格来说一般采用河流的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等,少数情况下,这些 线可能能与河道中心线重叠。对于一些辫状河流,不能确定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的, 选择其中的一条主要水流,采集其中心线作为河流结构线。河流结构线不应穿越位于高水 位之上的岛屿或沙洲; 干旱地区山口形成的洪积扇及分布其上的漫流冲沟,采集洪积扇范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 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选择主要的冲沟表示;对于地势平坦地区存在的漫流 干河,采集河道外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沿主要水 流痕迹线采集,不能确定的采集河道中心线作为结构线; 遇连通河流的水库、坑塘和湖泊,河流结构性(中心线)保持连续通过;5000平方米以 下的水库、湖泊和1000平方米以下的坑塘如果连通的河流上下游河道宽度大于20米的, 应视为河流的组成部分进行采集; 河流结构线或中心线可以采用基础地理信息中的相关信息,结构线需确保在河道范围内。 河道宽度小于20米的河流,河段宽度变化若超过10米,需要断开,以记录其不同的宽度 属性值。
4
06-道路
公路--要素采集
�采集所有通车的宽度一般大于5
米城际公路的道路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与公路构网的城市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地理国情内业数据采集的方法(1)自动分割+后期人工编辑解译分类()或整合编辑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人工)(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可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判读解译结合的方式。
对于地表覆盖类型复杂、破碎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解译为主;地表覆盖类型简单、成片地区则可采用自动分类为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国,整体现势性为2006至2010年之间。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城市数据(地级市)•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采集内容的分类概况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3级类。
包括: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
地理国情内业采集内容•地表覆盖分类(LCA):面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房屋建筑(区)05、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荒漠与裸露地表09、水域10•重要地理国情要素(DLG):点、线、面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水域10、地理单元11•地表形态数据(DEM):单精度浮点栅格地形12地理国情的定义•国情:一个国家某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地理国情:从地理(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普查内容•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分三个方面:地表形态数据、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地表形态反映地表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表覆盖与编辑)
定位精度要求
非常高
结论: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要,需制定新的分类体系标准,与其他行 业的信息分类适当融合
3. 普查分类与地形图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定位基础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 管线 境界与政区 地貌 植被与土质 �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需扩展) 交通 � 境界与政区(需扩展) 地形地貌 � 土地覆盖(需新制定) 有利于与行业部门的应用需 求相结合
032 灌木林
• 032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 65% 以 上)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 30% ,高度一般低于 5m 。( GB/T 147212010) 0321 阔叶灌木林:由阔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 的植被类型。 0322 针叶灌木林:由针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的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 成的植被类型。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 :针阔两类灌木混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的灌木林。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灌木林比较少见。
•
•
•
• • • •
• •
033 乔灌混合林:由乔木和灌木交替生长混合覆盖但两者林冠覆盖面 积各自都不超过 65%,且树木总体覆盖度大于 30%的地表。 034 竹林:以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 植被类型。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5 疏林:指由各类林木组成但覆盖度较低,郁闭度在 0.1~0.2的林地。 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1600平方米。 036 绿化林地:居民地一定范围内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覆盖形成的片 状或带状区域(不包括楼顶种植的树木)。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 面积为200平方米。 0370人工幼林:人工种植的未成林。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80 稀疏灌丛:在荒漠或植被稀疏地区丘团状生长的低矮灌木或灌草 丛,成群分布,但平均覆盖度低于 30%,大于10%的地表。
gdpj01-2013 地 理 国 情 普 查 内 容 与 指 标
"GDPJ01-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是关于中国地理国情普查的一个项目。
地理国情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监测,以获取该地区的基本地理信息和资源状况。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与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2.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教育、卫生、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3.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工矿用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布及其变化情况。
4.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储量、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5. 生态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6.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7.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8. 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就业率、城镇化水平等社会经济指标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通过这些内容与指标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 ppt课件
1992年
2001年
地表覆盖变化监测
2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
地形形变GPS观测网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监测的特性 1、地理监测的目的性 2、地理监测的动态性 3、地理监测的适应性 4、地理监测的综合性 5、地理监测的实践性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监测的分类 1、按照地理范围尺度,地理监测分为 全球监测、区域监测、局部监测。 2、按照比例尺或分辨率分为宏观监测、 微观监测。 3、地理监测按时效分,可分为常态化 (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4、基础测绘模式的转变。由静态到动态, 由数据服务到信息服务,针对性更强, 服务领域更宽。 地理信息发展的阶段:静态测绘-空间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地理信息服务。 5、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推动。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动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关系
态
变
地理国情监测不是基础测绘。基础测绘是支持地理国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8、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 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地质环境监测 和地质灾害调查、预报预警与专项防治。地质调查局有 覆盖全国的180多个地调单位开展能源矿产调查,建立 了10个国家级监测预警示范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动态监 测预警体系。
规 模
已建立覆盖各级共2600多个气象监测中心(台、站)的
化 、
地面气象观测网和高空气象观测网。
站
网
、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检PPT课件
样本量
3
5
7
9
10
11
12
13
14
15
精选超PP出T课2件00的部分,重新划分批次
12
抽取样本
• 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批成果 中取本,即将批成果按不同班组、不同设 备环境困难类别地形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层。 根据样本量,在各层内分别按批成果中所 占比例确定应抽取的单位成果数量,并使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提取批成果 的有关资料,如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 检查报告、结合表等。
查项,按技术要求逐一检查样本内的单位 成果,并统计存在的各类错漏数量、错误 率、中误差等。根 据需要,对样本外单位 成果的重要检查项或重要要素以及详查中 发现的普遍性、倾向问题进行检查,并统 计存在的各类错漏数精选PP量T课件、错误率、中误差 7
数学精度检测
• 对单位成果的平面位置精度、高程精度检 测按照GB/T 24356 -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 查与验收》的4.3 节执行。
• b. 生产单位二级检查合格后,应对批量成 果进行质量统计,并编制测绘检查报告。
• c. 质量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应对批量成果 进行质统计并编制测绘质检报告。
• d. 检查报告、检验报告的内容、格式按照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
与验收》附录A规定精选执PPT课行件 。
9
抽样
精选PPT课件
17
批成果质量判定
成果类型
质量等级 判定条件
报告成果、遥感解 批合格 总体检查中未发现不合格项
译样本成果、统计 分析成果、图件成 果
批不合格 总体检查中发现不合格项,或者不能提交批成 果的技术性文档(如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 报告等)和资料性文档• 组成批成果: • 来自验批应由在同一技术设计书指导下生产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PPT课件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地表形态
2021/3/11
11
普查报告
主要内容
一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二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三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四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五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2021/3/11
12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1 耕地
➢ 包括:
– 果园 – 茶园 – 桑园 – 橡胶园 – 苗圃 – 花圃 – 其他园地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用面表示
2021/3/11
15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 0210果园:被人工种植的果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 包括
– 乔灌果园 – 藤本果园 – 草本果园
2021/3/11
27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70 人工幼林:人工种植的未成林。
人工幼林在影像上有比较明显的种植痕迹,覆盖度较低,树木 呈行列或条带分布,图斑外部轮廓呈折现状,天然林的边界则 比较模糊。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实地面积为200平方米,城市地区为 100平方米,以面表示。
–筛选、补齐、更新、扩展、增项
–筛选:筛选地理国情应用需要的信息类别 –补齐:达到采集标准、该采未采的要素补采 –更新:采集新出现的要素 –扩展:根据地理国情应用需要,扩展内容 –增项:增加地理国情应用需要的属性项
2021/3/11
5
普查报告
一、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 1.2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提出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提出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以获取该地的各类地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为国家的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统计、经济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并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国情普查的方法主要分为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搜集两种。
实地调查是指直接前往被调查国家或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数据和样本,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
文献资料搜集则是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报纸、统计年鉴等资料,整理和分析已有的数据和信息。
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可以为国家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可以合理安排经济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地理国情普查还可以为灾害防控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同时,地理国情普查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政策措施。
地理国情普查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掌握各国的发展动态和经验做法,可以为双边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此外,地理国情普查还可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技术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工具的广泛应用,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强大支持。
同时,还需要健全的统计制度和规范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规划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情况,可以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科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冯梅43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地理学科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冯梅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