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流程图
工程技术支持服务流程
![工程技术支持服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9acc10050876323012120e.png)
技术支持服务流程1、目的规范项LI售前、售中的技术支撑和售后服务,强化项LI过程管理和效果跟踪,确保项目的成功率与实施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部内自营业务、研发中心或合作伙伴给予技术支持的所有项口。
3、职责技术支撑中心:负责对所有立项项U提供技术支撑。
包括:编制项LI的技术解决方案(投标文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产品培训、产品的现场安装调试和售后维护服务;负责“e安讯”产品的应用开发和生产;负责建立产品的技术支撑知识库。
研发中心:负责视频监控平台产品通用功能开发及相关服务支撑工作。
包括:产品的战略性研究及通用市场需求的开发、培训;必要时协助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产品培训、产品的持续改进、必要的售后维护服务:负责产品研发的配置管理、测试与版本发布;负责建立产品的通用技术支撑知识库。
项H申请人/销售经理:详细了解项H所需技术支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清晰传达到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协调在技术支持时与客户的关系;对产品支撑中心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给出客观的内部评价。
技术支持管理员:负责项□技术支持的工作派单,对所有技术支持的时间进度进行督促,以及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
4、技术服务管理规范4.1阶段划分为了实现流程化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跟踪和质量监控,将整个项LI实现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为:技术支持申请和评审阶段.技术支持工作分派和技术支持实施阶段、确认和归档阶段。
各阶段工作要求4.2.4.2.1技术支持申请和评审阶段(1)技术支持申请:对如有技术支持需求的项销售人员在征得所属销售经理同意后可填写《视频产品技术支持申请表》(见附表一)、《视频产品售后服务故障处理单》(见附表二),向技术支撑中心负责人以电子版形式发出要求技术支持的申请,同时抄送给技术支持管理员。
(2)技术支持评审:技术支撑中心负责人收到的《视频产品技术支持申请表》、《视频产品售后服务故障处理单》后,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如确认的确需要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申请表转向内部对应的产品线技术支持服务组。
研发组织管理制度
![研发组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fe4e3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f.png)
公司名称替换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实施公司“科技兴企”的重要决策,提高公司名称替换(以下简称“公司简称替换”)研发项目管理水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产品研发成本,促进公司简称替换产品研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公司简称替换所有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从项目可行性研宄阶段开始到产品上市发布为止的期间),重点论述对产品研发阶段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中技术研发中心是指研发中心各技术平台;可研项目经理对应产品科研小组工作,产品经理对应产品核心小组工作,技术经理对应产品研发小组工作。
第四条:研发项目的管理,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
1.公开制度。
在执行有关技术保密规定的原则下,由公司简称替换相关部门负责人(即技术研发中心)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阶段性成果和验收鉴定结果等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发布。
2.报告制度。
项目承担小组、项目责任人应定期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并根据要求按期如实填报有关报表。
3.监督检查与审计评价制度。
项目承担小组和项目责任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履行项目合同书,在项目合同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同时,项目承担小组和项目责任人有义务主动接受技术研发管理委员会的监督检查、绩效审计等跟踪管理。
第二章研发中心的职责第五条:研发中心的职责1.参与制定和执行公司简称替换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
2.公司简称替换的研发中心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工作,新产品的研宄,技术管理,以及技术发展的总体把握。
管理公司简称替换产品整体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产品的研发进度,同时对研发的成本进行控制。
形成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负责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形成具有公司简称替换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研发项目组织管理制度
![研发项目组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fcc80d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e.png)
研发项目组织管理制度研发项目组织管理制度1一、目的:了有效组织公司各级研发项目顺利开展,对项目实施过程实时检讨,为最终项目考核提供有效依据,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进步的研发项目。
三、职责3.1技术委员会:行使对公司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指导与监督等全过程管理,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3.2工程研究中心:负责对公司产品实行研发技术指导、规范工艺流程、制定研发技术标准、抓好研发技术管理、实施研发技术监督和协调。
3.3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及控制的过程,以保证项目目标的成功实现,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四、主要内容4.1研发项目组织管理过程4.1.1进度计划管理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研发项目计划书》制定研发项目进度控制表,主要是监督进度的执行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错误。
在控制中要考虑影响项目进度变化的因素、项目进度变更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因素、进度表变更时应采取的实际措施。
1)项目开始后项目负责人要建立一个“工作日志”,完整、准确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包括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内容。
团队成员都要养成写“工作日志”的习惯。
2)项目负责人要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项目跟踪检查内容:(1)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是否按项目计划中预订的计划进行;(2)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规定领导和参加研究工作,是否变更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参加人;(3)已有的工作成果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否按制度执行;(4)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其他规定;(5)有无不符合项目管理办法的行为和情况。
3)项目主要负责人应保存项目资料特别是原始资料,记载从项目申请、立项、研究到结项全过程的重要情况,收藏有关文字、配方和经费开支等材料。
项目负责人每周填写有关的项目检查表,提交项目研究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的书面报告,在通常情况下,每周项目负责人要向技术委员会汇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
研发部职责
![研发部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12591b7d7cd184254b3535c4.png)
××有限公司科研管理制度手册二零一三年七月内容概要第一条为有效开展xx公司科技研发工作,加强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明确科技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特制订了《xx公司科研管理制度手册(试行)》。
第二条本制度手册内容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研发项目流程管理、考核及激励机制、技术定级及财务制度、科技成果及实验室管理办法、责任及负责。
第三条本制度手册适用于科技研发中心人员及涉及相关工作内容的其他部门人员。
第四条本制度手册由EAC编制起草,并由公司总工办负责归口。
第一部分科技研发中心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一章ERC组织结构第一条ERC(技术研发中心)是公司技术研发的主体机构,根据公司战略方向下设具体分中心,各分中心下设不同的课题组。
各分中心执行主任负责制,负责本中心课题开展及人员管理。
第二章机构及岗位职责第二条技术研发中心职责包括以下内容:(一)根据公司战略要求,制定技术研发规划计划,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工作;(二)根据中心业务发展,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技术领域;(三)对各研发项目的基本设计和开发工作进行控制;(四)编制各种企业级技术标准和申请国家级标准;(五)完成研发项目设备采购技术规范的编制和招标工作;(六)负责研发项目的工程检测、化验和试验工作,为工艺计算、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第一手资料;(七)协助技术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进行公司资质、重大项目和政府资金扶持的申报及维护;(八)协同有关部门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工作环境;(九)技术研发资料的整理、归档及保密;(十)参与公司关键技术设备的招标技术评审。
第三条各分中心职责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分中心科技规划计划,年度工作目标指标等;(二)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构建研发队伍;(三)负责完成研发岗位设置,制定岗位说明;(四)分中心内部的建设、员工考核、资源调度;(五)制定分中心工作流程,月度工作计划,月度经费预算;(六)管理、协调研发人员的工作分配,组织人员开展调研、学习及方法分享等工作;(七)负责按规划做好研发平台的搭建和维护,做好技术资料的立卷归档和管理工作;(八)按公司业务拓展,开发新产品,进行产品设计、试制,直至可实现工业化,以确保技术领域和产品品种不断更新和扩大;(九)执行公司和中心安排的招投标标书制作,负责对设备供货方的技术和设备综合评价和选择,建立合格分承包方名册,提供设备技术规范书;(十)负责编制企业级技术标准规范;(十一)协助其他部门进行公司资质、重大项目、产品、技术专利和政府资金扶持的申报及维护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的申报;(十二)根据实验情况配备实验设备和设计实验样品的分析方法;(十三)按中心规划紧密联系外脑,保证获得有价值的技术、资料、文件和信息;(十四)及时搜集整理国内外行业发展信息,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完成技术资料收集工作;(十五)贯彻执行三标管理体系,按照三标程序文件规定编辑、整理相关文件,严格执行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999088cc22bcd126ff0c7f.png)
工艺流程设计一、工艺流程设计的作用工艺流程设计是在确定的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整个工艺设计的中心。
工艺流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设计步骤,对后续的物料衡算、工艺设备设计、车间布置设计和管道布置设计等单项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与车间布置设计一起决定着车间或装置的基本面貌。
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工艺流程时,要做到认真仔细,反复推敲,努力设计出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工艺流程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除极少数非常简单又比较成熟的工艺流程外,都要经过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反复推敲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般地,工艺流程设计可按以下基本程序进行:1.工艺路线的选择当一种产品存在若干种不同的工艺路线时,应从工业化实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先进性的角度,对各工艺路线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确定一条最优的工艺路线,作为工艺流程设计的依据。
在选择工艺路线时,应特别注意工艺路线中所涉及的关键设备和特殊工艺条件或参数。
一些工艺路线常常因为解决不了工业化时的关键设备或难以满足所需的操作条件或参数,而不能实现工业化。
2.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和顺序根据选定的工艺路线,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包括全部单元反应和单元操作,并明确各单元反应和单元操作的主要设备、操作条件和基本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顺序以及载能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流向。
3.绘制工艺流程框图当工艺路线及工艺流程的组成和顺序确定之后,可用方框、文字和箭头等形式定性表示出由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绘制出工艺流程框图。
4.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在工艺流程框图的基础上,分析各过程的主要工艺设备,在此基础上,以图例、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定性表示出由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绘制出工艺流程示意图。
5.绘制物料流程图当工艺流程示意图确定之后,即可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在此基础上,可绘制出物料流程图。
飞机战场损伤机理仿真研究
![飞机战场损伤机理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ee35323169a4517723a3cf.png)
战伤抢修分析与评估技术
1 1 3
针对 7 0 7 5 一 T 6 铝合金的损伤公式为:
七U = - - 下1 1 . 1 0 寸. V . b1 二:1 I
_ D r ., _ _. , t 、 : 1
c o s h L l L ) ]
3损伤机理的损伤过程和威胁效应
虽然造成飞机战场损伤的机理较多, 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射弹、 破片和冲击波; 己方人为 差错; 自 然因素等。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损伤过程和威胁效应作一简要描述。 3 . 1己方人为差错
己方人为差错包括两个方面— 空勤人员操纵失误和地勤人员维护不当。由于在战争 环境中, 所有参战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时地勤人员还要穿着笨重的防核服等衣
火‘ 弹 采 用 预 制 和 半 预 制 破 片 式 战 斗 部。 因
此, 本文主要介绍该型战斗部飞机战场
损伤仿真。 根据破片式战斗部特点, 我们作以 下假设: 1 、 导弹战斗部爆炸后, 破片飞行
图 3 弹 目交汇示意图
轨迹为直线; 2 、 战斗部爆炸瞬间, 导弹加 速度为零。3 、 破片与飞机撞击时的横截 面与破片在空中飞行时的横截面相同, 即破片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4 , 战斗部爆 炸瞬间飞机为匀速平飞状态。5 , 破片飞
空中攻 击 敌 方攻南 人 为因索
防 空 火 ‘ 王冲击波( 3 5 m m以 上) 航 ‘ 汇
破片( ( 3 5 m m以 上)
射弹
射弹( 3 5 m m以 下)
冲击波
破片
导弹 金属破
飞机战场
损伤机 理
人为差错
仁
空中擞纵 失误
胜 敲 掀 乱
谁
图 1 飞机 战场损舫机理分类
1 1 2
方案及初步设计管理流程——方案及初步设计管理流程
![方案及初步设计管理流程——方案及初步设计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22228be02d276a200292e55.png)
方案及初步设计管理流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三、工作程序3.1方案设计准备在《产品定位报告》审定后,由规划设计部负责向以下部门收集相关资料:a)规划设计部:该类型产品标准条款,如有变更按《产品标准管理流程》规定提交《产品标准条款执行变更表》;如具备初勘条件,组织选择勘察单位并出具《地质初勘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交通评估报告;b)研究发展部:审批确定的《产品定位报告》,定位的深化建议;楼栋编号建议;c)商业经营部:商业定位与配置要求;d)前期开发部:确定的规划条件,环境评估报告;e)工程管理部:大市政条件如热力、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的现有及规划条件、接口位置、接口高程等;f)客服中心/物业公司:提供《物业管理建议》,明确物业用房性质、位置和面积要求;g)成本管理中心:定位评审时确定的成本测算指标作为方案设计预控目标。
3.2《方案设计任务书》编制和评审1)规划设计部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规划设计任务书》(参考《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并经规划设计部总经理审核后,发送研究发展部、经纪公司、商业经营部(项目具有商业建设时)、工程管理部、客服中心、项目部、项目总监。
2)以上部门和人员对任务书进行审查,填写《设计评审表》并在规定时间内向规划设计部反馈,规划设计部负责整理和分析各人员和部门的审查意见,对任务书进行修改完善。
3)规划设计部组织以上部门和人员召开任务书评审会,各人员和部门对修改后的任务书进行讨论,并评审产品标准的使用落实情况,提出补充完善意见;当发生意见分歧时,由规划设计部总经理协调,项目总监负责决策。
4)规划设计部将评审确定后的任务书交规划设计部总经理审核,项目总监审批。
3.3方案设计与评审1)方案设计单位采用邀标/议标的方式确定,具体按《招标管理流程》执行。
设计单位按《方案设计任务书》要求的时间、成果标准提交设计资料;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同步进行景观设计单位和精装修设计单位的选择确定工作。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f130e81728ea81c759f57873.png)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1、技术中心组织机构技术中心下设综合室、开发室、工艺室,试制室。
1)中心按照协作分工、业务相对独立”的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2)实行主任负责制;3)在新品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组管理;2、技术中心职责范围1)参与制定和执行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
2)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为本公司的产品更新换代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主导产品。
3)组织和运用国内外的技术和资源,开展范围广泛、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二次开发。
4)收集、分析与本公司相关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发展动态,为产品和技术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5)负责新产品立项,并组织实施完成新产品设计的全部工作。
6)创造一流的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技术人才以各种形式为公司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培训,为公司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7)开展技术经营和服务,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评估、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促进科技成果在公司内外的推广和应用。
对公司内其他开发的工作进行指导并提供服务。
8)负责公司产品工艺工作,编制有关指导性工艺技术文件,协调解决产品生产中的有关设计和工艺编制问题。
9)负责技术资料的保管、编号、发放、借阅;负责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的修改和归档工作。
3、技术中心部门职责1)综合室①起草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计划;②负责3C认证、环保公告申报;③新产品的立项、实施和考核管理;④负责组织新产品申报;⑤组织宣传贯彻与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⑥编制标准目录,收集标准样本;⑦编制的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检查工作;⑧负责公司图书资料心以及有关技术文件的复制、管理和发放;⑨负责对技术文件分类、保管、存档;⑩对外来图纸、技术文件进行登记、保存。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dd8dafae009581b6bd9ebb5.png)
③ RCM 逻辑分析研究
a.通过失效模式分析,确定给定设备的关键元件; b.对每个关键元件进行 RCM 逻辑判断,选择优化的维修方法, 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或改进; c.确定维修任务、设备和周期,建立维修分析所需数据,过错 成RCM 判断; d.利用可获得的实际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数据,对维修过程 进行优化。
表2 故障现象分析及维修方法 维修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对叶轮作平衡校正 或清洗叶轮 修理或更换轴承 校直或更换泵轴 检修 检修或更换磨损零件 排除产生气蚀的原因 重新调整 拧紧地脚螺栓
故障现象学 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故障模式) 离心泵振动 ① 叶轮磨损不均或流道堵 塞,造成叶轮不平衡 ② 轴承磨损 ③ 泵轴弯曲 ④ 转动部件有摩擦 ⑤ 转动部件松驰或破裂 ⑥ 泵内发生气蚀现象 ⑦ 两联轴器结合不良 ⑧ 地脚螺栓松弛
失效分析阶段 分别在设备、子系统、部件和零件 级的水平上进行失效分析
表1 故障模式的层次表 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故障现象(故障模式)
离心泵不能正常运转
轴承烧坏 轴承过热
轴承烧坏
轴承过热 润滑 不良、轴承 安装不正 确、轴承磨损等
②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阶段 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 相应的原因、结果、发生频率和严重性;
8
RCM 技术关键
① 数据的获取 ② 失效模式、机理、原因分析(力学、物理、化学、生物 学机理和人为因素) ③ 鉴定重要项目(故障对设备性能有严重后果的项目)和隐 蔽项目(不易发现因而会成为隐患的项目) ④ RCM 逻辑分析 ⑤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
9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RCM 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简介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6ef3ac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2.png)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操作说明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分为立项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审批、项目建设招标(审批)、监理施工招标和报建施工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牵头部门先受理审批业务,并指引申办人到其他联办部门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办理结果最后由牵头部门集中答复申办人(立项规划选址阶段除外).申办人办理报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立项规划选址阶段 一、到规划局(牵头部门)窗口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审批: (一)提交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所需材料,并领取签收《审批跟踪监督卡》(以下简称《监督卡》)。
(二)凭《监督卡》分别到发改局、环保局、消防局、国土局等联办部门窗口提交相关审批材料,并在《监督卡》上签名确认. (三)将全部联办部门窗口已签收确认的《监督卡》送回规划局窗口。
(四)到规划局窗口领取和签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以及《监督卡》等有关材料,办理承诺时限为7个工作日。
二、到发改局(牵头部门)窗口办理建设项目立项审批(项目不需要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由发改局牵头). (一)以登记备案方式立项的项目 1.提交办理《企业投资项目登记备案》所需材料,并领取《监督卡》。
2.到发改局窗口领取审批结果,并在《监督卡》上签名确认,办理承诺时限为5个工作日。
(二以其他方式立项的项目 1提交办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材料,并领取签收《监督卡》. 凭《监督卡》分别到环保、国土、规划等联办部门窗口提交相关审批资料,并在《监督卡》上签名确认。
3.将全部联办部门窗口已经签收确认的《监督卡》送回发改局窗口。
立项规划选址阶段 ︵7个工作日︶ 监理、施工 招标阶段︵ 11 个 工 作 日 ︶ 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牵头单位:规划局 时间:7个工作日 项目建议书审批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项目申请报告 单位:发改局(经贸局) 时间:6个工作日 有关部门审批意见(水利、地震等) 时间:5个工作日出具初审意见,20个工作日内完成(可并联) 消防预审(甲、乙类生产仓储项目) 单位:消防局 时间:5个工作日 环保部门立项意见 单位:环保局 时间:5个工作日 用地预审 单位:国土局 时间:5个工作日 环评报告审批 单位:环保局 时间:进入初步设计审批阶段之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牵头单位:规划局 时间:5个工作日 出具规划、建筑设计条件 单位:规划局 时间:6个工作日 项目规划设计审批(招标)阶段 ︵19个工作日 ︶ 设计方案招标与/或规划 设计方案审批 牵头单位:规划局与/或发改(经贸)局 时间:5个工作日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投标 单位: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时间:3个工作日 部门审批意见(消防、人防、水利、管线、海事、航道、地震等) 单位:规划条件要求的部门 时间:4工作日 监理、施工招标 牵头单位:发改(经贸)局 时间:8个工作日(同时进行) 部门审批意见(消防、环保、水利、人防、气象、国土、管线等) 单位:有关单位 时间:4个工作日 初步设计审批 牵头单位:规划局 时间:5个工作日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单位:规划局 时间:3工作日 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单位:国土局 时间:16个工作日内完成(可并联) 建设用地 审批阶段︵5个工作日︶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投标 单位: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时间:3个工作日 审核中介机构编制的预算 单位:财政局 时间:发招标文件前完成 (可并联) 报建施工阶段 ︵ 3 个 工 作日︶ 建设施工报建、核发《建设项目 施工许可证》 牵头单位:建设(房管)局 时间:3个工作日 施工图审查 单位:审图中心与气象局、人防 时间:进入报建施工阶段之前 房屋白蚁防治合同备案 单位:建设(房管)局 时间:2个工作日 7 说明: 1、整个审批流程为45个工作日。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52a9ab069e314332386893cc.png)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1、技术中心组织机构技术中心下设综合室、开发室、工艺室,试制室。
1〕中心依据协作分工、业务相对独立〞的原那么进行建设与管理;2〕推行主任负责制;3〕在新品工程管理上推行工程组管理;2、技术中心职责范围1〕参加拟订和履行公司技术展开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方案。
2〕研究开发有市场远景的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资料、新装备,为本公司的产品更新换代和形成新的经济增加点供应技术支持,负责引进技术的消化、汲取和创新工作,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主导产品。
3〕组织和运用国内外的技术和资源,展开范围宽泛、多种形式的技术沟通与合作,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科技成就进行综合集成和二次开发。
4〕采集、剖析与本公司有关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展开动向,为产品和技术展开决议供应咨询、建议和建议。
5〕负责新产品立项,并组织实行达成新产品设计的所有工作。
6〕创建一流的工作条件,成立有效的人材鼓舞体制,吸引技术人材以各样形式为公司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培训,为公司培育和造就的技术和管理人材。
7〕展开技术经营和效力,对科技成就进行技术经济评估、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促使科技成就在公司内外的推行和应用。
对公司内其余开发的工作进行指导并供应效力。
8〕负责公司产品工艺工作,编制有关指导性工艺技术文件,协调停决产品生产中的有关设计和工艺编制问题。
9〕负责技术资料的保留、编号、发放、借阅;负责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的改正和归档工作。
3、技术中心部门职责1〕综合室①草拟技术展开规划和技术创新方案;②负责认证、环保通告申报;③新产品的立项、实行和查核管理;④负责组织新产品申报;⑤组织宣传贯彻与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⑥编制标准目录,采集标准样本;⑦编制的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检查工作;⑧负责公司图书资料心以及有关技术文件的复制、管理和发放;⑨负责对技术文件分类、保留、存档;⑩对外来图纸、技术文件进行登记、保留。
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说明书
![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d40b14eefdc8d377ee3217.png)
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说明书
1.0 部门组织架构图
人员组织架构图
2.0 部门职能
2.1 部门本职:为公司开发客户和市场所需的产品。
2.2 主要职能
1. 负责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开发、设计和试验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2. 在公司质量体系指导下,制定开发质量目标并组织实施。
3. 负责公司下达新产品任务的开发研制工作。
4. 编制新产品的成本预算和开发计划,进行目标分解并组织实施。
5. 在预算指导下,严格进行成本控制,节约资源和经费,提高经济效益。
6. 负责开发中重大质量问题调查、处理和考核工作。
7. 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申报专利。
8. 模具的跟进
9. 新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10. 负责已有产品的改进、改型和设计。
11. 主导新产品的试制。
12.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收集和论证。
13. 试制原材料和产品的指标测定。
14. 负责开发部保密工作。
15. 负责开发部内部人员调配、岗位培训和职员考核工作。
16. 负责开发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定期归档。
18. 负责开发部实验仪器、设备、设施管理。
19. 协助调查分析质量投诉。
20. 主导样板的确认。
21. 负责根据客户和业务要求组装样板。
3.0 各岗位说明书。
IATF16949工程规范管理程序(附表格和流程图)
![IATF16949工程规范管理程序(附表格和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c49590b55270722192ef76c.png)
5.1.2与灯具、饰件有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5.1.3 CAD电子数据资料、数模、测绘样件等
5.1.4作业指导书、QC工程表、过程流程图、生产线平面布置图等过程设计资料及设计变更审批单等相关资料。
5.1.5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图纸、安装图纸等设备方面的技术文件。
5.5工程规范的归档管理
5.5.1应分类管理各类技术文件及图纸,并装订成卷宗。
5.5.2对分类管理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应做出标识,目录、索引,便于存取查阅。
5.5.3技术中心/各质量技术应建立部门文件资料目录,将所使用的现行文件资料都纳入目录。
5.5.4技术文件及图纸的编号按“工程规范及图纸编号清单”执行。
4.2技术中心负责新开发产品测绘样件及图纸、数模的接收、转换设计、分发、使用、设计变更、技术文件有效版本控制等管理。
4.3量产后的新产品开发档案转移到各公司的质量技术进行管理。
4.4各公司质量技术负责本公司与工艺有关的工程规范的管理。
4.5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现使用文件。
5管理程序
5.1工程规范的控制范围
5.3.4工程规范应由技术中心/各质量技术编写并按标准要求审核、批准、发布。
5.3.5工程规范发放由发放部门填写“工程规范发放(回收)登记表”。
5.3.6技术资料及图纸的接收通常有两种渠道
(1)本公司其他部门接收时,应立即转到技术中心,并登入“工程规范接收与转换登记表”中。
(2)当技术中心直接接收时,也应登入本部门的“工程规范接收与转换登记表”中。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02D4.03
版次
1.0
机密等级
一般
页次
工程研究中心操作手册
![工程研究中心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e563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c.png)
工程研究中心操作手册1. 引言本手册旨在为工程研究中心的操作和管理提供详细的指导。
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工程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员、管理员等。
请所有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进行研究活动或管理工作时,严格按照本手册的规定执行。
2. 中心概况2.1 中心简介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我国某高校建立的,旨在推动某一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中心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2.2 组织架构工程研究中心设有以下部门:- 办公室: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和人事招聘等工作。
- 研发中心:负责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工作。
- 实验室:负责实验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实验技术支持。
3. 操作流程3.1 设备操作- 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 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 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设备,清理工作现场。
3.2 研究活动- 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活动时,应遵循科研伦理和规范。
- 研究项目需提交项目申请,经中心审批后方可开展。
- 项目进展情况和成果应及时向中心汇报。
3.3 管理工作- 管理员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
- 定期检查中心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 监督和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安全与环保4.1 安全生产- 中心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 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理。
4.2 环保要求- 中心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
- 中心内部应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培训与交流5.1 培训活动- 中心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 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培训活动。
5.2 交流与合作- 中心积极开展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华为内控流程图
![华为内控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348df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a.png)
华为内控流程图一、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图示总裁管理工程部决策、协调委员会总裁办公室审计部法律事物部研究开发系统生产系统市场系统财务系统行政部中中物进生市财管行基公培人研试料出产场务理政建关训力部部部口总总会会管部部部资部部部计计理源部部部部一、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图示总裁管理工程部决策、协调委员会总裁办公室审计部法律事务处研究、开发系统生产系统市场系统财务系统行政系统中中物进生市财管人研试行基公培料出产场务理政建关训力部部部口总总会会部资部管部部部部计计理源部部部部Ⅱ-1二、华为公司管理职位设置及职责本公司管理职位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公司总裁”第二层次:各大系统,职位名称“系统总裁”第三层次:各一级部门,职位名称“部门总监”第四层次:各二级部门,职位名称“部门经理”决策、协调委员会组成人员:公司总裁、各系统总裁、各部总监及各有关专业资深顾问。
主要任务:a确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经营理念;b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的战略规划;c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运用策略;d财经管理;议事方式:a常规会议议事:每两周一次;b临时会议议事:由各委员提议;主任委员视议题缓急之轻重程度予以批准后即可召开;会议须有议程;各委员会前须有准备;会议结论力求确定可行。
总裁办公室职位名称:总裁办公室主任主要任务:协助公司总裁,完成各项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总裁与各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负责各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Ⅱ-2管理工程部职位名称:管理工程总监主要任务:承担公司管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公司各业务系统及部门提供专项管理辅导。
审计部职位名称:审计总监主要任务:在公司总裁的直接领导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司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公司的目标。
法律事务部职位名称:法律事务总监主要任务:负责公司日常法律事务的处理,公司对外纠纷、诉讼事宜的处理,为公司的对外投资各项制度改革等重大事宜提供法律意见,起草或审订公司重要的法律文件。
MRPII流程图
![MRPII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157ce8de453610661fd9f44a.png)
一、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MRP)是对主生产计划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件的网络支持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主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1)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来源于MPS)(2)要用到什么?(根据BOM展开)(3)已经有了什么?(根据物品库存信息、即将到货或产出信息)(4)还缺什么?(计算出结果)(5)何时安排?(计算出结果)二、闭环MRP的原理与结构MRP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
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以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因此,除了要编制资源需求计划外,我们还要制定能力需求计划(CRP),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
只有在采取了措施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能开始执行计划。
而要保证实现计划就要控制计划,执行MRP时要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
这样,基本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如图1示。
图1 闭环MRP逻辑流程图因此,闭环MRP则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三、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 CRP)(1)资源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在闭环MRP系统中,把关键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资源需求计划,或称为粗能力计划,它的计划对象为独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产计划;把全部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能力需求计划,或称为详细能力计划,而它的计划对象为相关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车间。
由于MRP和MPS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所以资源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之间也是一脉相承的,而后者正是在前者的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
(2)能力需求计划的依据①工作中心:它是各种生产或加工能力单元和成本计算单元的统称。
对工作中心,都统一用工时来量化其能力的大小。
工程中心工作流程图(蔡修改)
![工程中心工作流程图(蔡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289bb8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a.png)
工程中心工作流程图(蔡修改)工程中心是指一个组织机构或部门,负责管理和协调公司内部的工程项目,包括设计、建造、监督和维护等各个方面。
在工程中心中,项目经理、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职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工程中心的工作更加高效和有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
下面是我根据实际经验梳理的工程中心工作流程图。
一、项目招标与策划1. 档案管理:工程中心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系统,以存储所有项目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2. 项目招标:在项目招标阶段,工程中心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并决定是否参与投标。
3. 技术方案:确定参加投标后,工程中心需要组织编制技术方案,包括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估算等。
4. 建议书:按照企业要求,工程中心需要编制投标建议书,说明自己的技术优势、工程管理技能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
二、项目实施1. 合同签署:在中标后,工程中心需启动合同签署流程,确定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包括时间、资金、技术等。
2. 项目启动:工程中心需启动项目启动流程,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项目团队组建和任务分配,确保项目开始顺利推进。
3. 需求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中心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对工程项目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进一步制定施工方案。
4. 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方案后,工程中心需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土建、暖通、给排水等。
5. 采购与动员:工程中心需根据设计方案,建立采购计划并进行物资采购,同时动员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
6. 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工程中心需对工程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和变更。
7. 竣工与验收:当工程项目完成后,工程中心需组织竣工验收和交接工作,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和效果达标。
三、工程维护与管理1. 工程维护:在工程项目交付后,工程中心需制定相应的工程维护计划,定期进行保养、维修以及升级工作。
2. 经验总结:工程中心需进行经验总结,回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炼成功经验,并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