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修改稿)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086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英文名称: Garde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学时: 45学分:2.0适用对象:植保专业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科目,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加强实际能力的考核,二者评分的比例可采用7:3。
先修课程:昆虫学通论、植物病理学通论、植物化学保护、园艺及农作物栽培学等。
二、课程简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讲授园林植物上重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大纲是根据植保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是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门课主要阐述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各类病原物及害虫的性状,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病虫害在园林建设专业中的重要性,且认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总学时45学时,讲授33学时,实验12学时,分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二部分为园林植物昆虫部分。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一章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病原2、认识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3、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
(2)以大丽花白粉病、驳骨丹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月季黑斑病为重点,介绍这些病类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
(2)掌握这些病类的防治方法。
3(问题与应用掌握这些病类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一重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一)要求: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特点课后练习:1、园林植物锈病有哪些病原引起的,2、园林植物锈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怎么样,3、如何防治花卉白粉病,4、白粉病和锈病如何识别。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园艺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具备从事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学习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园艺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工作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园艺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为依据,以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流程为线索,包括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果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观赏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以及园艺产品储运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为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工作任务流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在园艺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面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134。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艺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及技能,达到园艺工作岗位相关职业工种四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具有从事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识别园艺植物主要害虫种类●能正确识别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种类●能熟练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能熟练掌握果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能熟练掌握观赏植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能初步掌握园艺产品主要储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在行业专家对园艺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园艺工作岗位的相应职业标准编写教材。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revention and cur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garden plant 课程号(代码):20413430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64(48+16)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感病的原因,即病原的性质和习性,园林植物受浸染后,生理代谢活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部形态所发生的系列变化,即症状;同时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生物学特性,寄主的被害状;环境因素对病害流行和害虫动态规律的影响,以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应用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包括园林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昆虫学两门学科。
它们分别为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直接为城市绿化、美化、香化和园林生产服务的一门科学。
因此,必须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治方法,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利用一切现代技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安全,经济,有效地将病虫害对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的水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涉及到许多学科。
园林植物正常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是研究被害状和病理现象的理论基础。
只有掌握了花卉和树木在形态学与植物生理学的知识,才能正确判断和研究其病虫危害后的系列变化。
同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在园林生态环境的制约中进行的,而且其防治措施需要始终贯彻于栽培和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因此,在研究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时,还必须很好地应用栽培和苗圃学、遗传育种学等有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土壤学、气象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基础知识。
此外,本学科还与许多其它新兴科学和技术有着密切联系。
如电子显微镜技术,超薄切片和负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等的发展,促进了病理学、类菌质体和类病毒病的研究。
利用黑光灯、性外激素、激光等现代科学技术诱杀害虫、或使其产生遗传性生理缺陷,导致雄虫不育,提高了防治害虫的水平和效果。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reventionandcuretodiseasesandinsectpestsofgardenplant课程编码:1321144325总学时数:36学分:2开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于专业:园林适用于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课程就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就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课程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学环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就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必修课程的一门关键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学环节。
该课堂教学教学环节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是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不可少的。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园林工程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的教学,增加收入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存有比较系统的重新认识和恰当的认知,为进一步自学奠定稳固的基础。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实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当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著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著重学生积极探索精神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努力实现学生科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课内实验时数:12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
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建议[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园林植物昆虫标本的收集、制作和鉴别一、目的建议掌握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藏的技术与方法,学会昆虫鉴定的一般方法,了解当地昆虫的主要目科和优势种类、天敌昆虫的种类以及生活环境和主要习性,为本地园林植物害虫的准确鉴定和综合治理奠定科学基础。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课程标准第一篇: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课程标准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病虫害的鉴定、预测预报及防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能够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和养护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诚实守信、踏实工作的相关职业素质。
二、课时98学时三、学分6学分四、课程目标(一)职业道德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4.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6.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知识目标1.掌握昆虫形态特征、生物学基本知识;2.掌握病原物形态特征、生物学基本知识;3.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具备农药的分类、作用方式和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知识;6.掌握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
(三)技能目标1.能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2.会进行园林植物病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3.能识别农药的品种和质量优劣,并能正确使用农药,会配制常用的农药;4.能实施植物检疫、园林技术措施、物理机械、生物防治;5.能依据园林植物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综合治理方案。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一)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知识目标:1.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及各虫态的特征;2.掌握昆虫的分类基本知识;3.了解外界环境因素与昆虫发生的关系。
技能目标:1.能识别昆虫的头、胸、腹及其附肢的特征;2.能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来鉴别害虫所属的类群;3.能掌握昆虫各虫期生命活动的特点及与防治害虫的关系;4.能利用昆虫习性进行害虫防治;5.会进行园林植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006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园林本科学时学分:54个学时(36学时理论,18学时实验)2个学分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2012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属于应用应用科学范畴,直接服务于城市绿化、美化、香化和园林生产。
研究内容包括病虫害的形态特征、生活(生理)特性,病虫害的分布、症状、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等。
主要任务是保护城市的绿化面貌,保护园林植物免受或是少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和有害生物的危害使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其次是使得园林花卉、盆景、苗木等不因病虫害降低产量;三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蔓延及传播。
2、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与非侵染性病原、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原、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昆虫的生物学、园林植物昆虫分类、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园林植物根部病害、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刺吸式害虫及螨类、食叶害虫、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突出理论的应用性。
课堂教学重点讲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讲授。
5、考核方式考试6、选用教材武三安主编《园林植物兵差防治》(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17、教学参考书[1]朱天辉主编《园林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菜平、祝树德主编《园林植物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3]彩万志、庞雄飞等编著《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4]许志刚等编著《普通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刘振宇,邵金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9.01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1、教学目标了解园林植物病害的定义,理解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林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产与环境》《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草害识别、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预测预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及花卉园艺工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能力,反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为主线,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识别主要园林植物病虫草害,掌握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初步具备有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常见病虫草害的能力。
1.熟悉主要园林植物害虫,识别引发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
2.掌握园林植物害虫的预测预报、防治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流行规律、防治原理和基本方法。
3.在识别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上,会制作简易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标本。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086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英文名称:Garde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45学分:2.0适用对象:植保专业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科目,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加强实际能力的考核,二者评分的比例可采用7:3。
先修课程:昆虫学通论、植物病理学通论、植物化学保护、园艺及农作物栽培学等。
二、课程简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讲授园林植物上重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大纲是根据植保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是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门课主要阐述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各类病原物及害虫的性状,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病虫害在园林建设专业中的重要性,且认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总学时45学时,讲授33学时,实验12学时,分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二部分为园林植物昆虫部分。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一章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病原2、认识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3、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
(2)以大丽花白粉病、驳骨丹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月季黑斑病为重点,介绍这些病类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
(2)掌握这些病类的防治方法。
3.问题与应用掌握这些病类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一重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一)要求: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特点课后练习:1、园林植物锈病有哪些病原引起的?2、园林植物锈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怎么样?3、如何防治花卉白粉病?4、白粉病和锈病如何识别。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前言1、课程性质《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等职业院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作为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和职工的岗位培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能识别当地植物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生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因地制宜地组织群众开展综合防治,为植物优质高产服务。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案例与现场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驱动型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以生产与工程典型案例为载体,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八个学习情境。
在校内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
同时,将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从而使学生真正1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8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任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生物学、昆虫分类、昆虫生态,能区别昆虫与其它节肢动物,能对常见的植物害虫进行分类;熟练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了解植物侵染性病,了解植物非侵染性病原,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明确综合防治的意义和理论依据,掌握各类防治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利弊,并了解其作用原理,理解并自觉地贯彻植物保护方针,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各项防治措施,为经济、安全、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了解当地植物主要害虫的种类,理解其发生规律,掌握防治方法以及识别其形态;了解当地植物病害的主要种类,理解其发生规律,掌握其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2.分目标(1)能力目标(1)能认识昆虫体驱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以及不同发育阶段各虫态;(2)能认识植物病害的各种症状;(3)能配制波尔多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定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作为园林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和园林职工的岗位培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识别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生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因地制宜地组织群众开展综合防治,为园林植物优质高产服务.2、课程设计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案例与现场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驱动型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以生产与工程典型案例为载体,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八个学习情境。
二、课程总标准(见表1)表1 课程总标准学习情境(章、节)标准(见表2)表2 学习情境(章、节)1:绪言表2 学习情境(章、节)2: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表2 学习情境(章、节)3: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表2 学习情境(章、节)4: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表2 学习情境(章、节)5: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防治表2 学习情境(章、节)6:园林植物主要病害及防治表2 学习情境(章、节)7:草坪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三、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1、教材选用或编写要求(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revention and cur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garden plant课程编码:1321144325总学时数:36 课内实验时数:12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
该实践教学环节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园林工程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
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园林植物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一、目的要求掌握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藏的技术与方法,学会昆虫鉴定的一般方法,了解当地昆虫的主要目科和优势种类、天敌昆虫的种类以及生活环境和主要习性,为本地园林植物害虫的准确鉴定和综合治理奠定科学基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培养方案(含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培养方案(含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组一、课程性质及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要紧为城镇园林治理部门、都市园林绿化公司、园林苗圃、园林花木公司、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园林绿化、美化、花卉生产及经营治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差不多原理和差不多技能,能够识别园林植物要紧病虫害并把握其发生进展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学会病虫草害标本的制作、储存与鉴定方法,把握病虫害调查与测报的差不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以实现全面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
1、职业岗位目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为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要紧为花卉苗木的栽培治理和养护等职业岗位〔群〕能力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
为城镇园林治理部门、园林绿化公司、园林苗圃、园林花木公司、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园林绿化、花木养护、花卉生产及经营治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按照职业岗位目标指向,确定课程知识目标、课程技能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
2、课程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把握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差不多原理和基础知识。
把握园林植物要紧病虫害形状特点及识别鉴定的基础知识;发生进展规律和推测预报知识;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原理;园林植物要紧病虫害的识别鉴定和具体综合防治措施知识。
3、课程技能目标:能够把握园林植物要紧病虫害的标本采集、制作、储存方法和识别鉴定技术;把握园林植物要紧病虫害调查与测报的差不多技能;园林植物要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学会常见农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把握常见药械的使用和修理技能。
4、职业能力目标:本课程除完成上述课程知识目标和课程技术目标外,始终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505304,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72(54/18),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1),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病理和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调查统计和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为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生态安全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为毕业生今后从事园林植物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园林技术(专)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表1。
三、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果蔬食品。
初步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要求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昆虫识别基本知识;2、掌握病害诊断基本知识;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4、掌握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2、能在田间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3、能独立调查统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并以此制定防治适期;4、能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无公害农药;5、能依据所学知识对当地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6、能综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素质目标:1、具有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兴趣;2、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意识;3、具有从事园林植物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4、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
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知识素养。
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6分计划学时:116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诊断及综合治理技术,使培养的学生成为既有一定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又有综合治理技能,能独立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性很强本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教高[2006]14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在园林技术专业中应承担的职业能力培养任务具体有:1、专业能力病虫草害的识别的能力;综合防治能力;在园林中灵活应用各种防治方法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能力。
2、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3、社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获取信息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三、教学目标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适应园林病虫害防治岗位的需要,达到高级植保工职业资格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掌握花卉繁殖方法、生产管理与应用等职业技能,成为园林企业生产、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
具体目标为:1、职业技能目标熟练进行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熟练进行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统计与分析;熟练进行园林植物苗期和根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熟练进行蔬菜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熟练进行观赏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熟练进行农药质量的简易识别与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熟练进行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药剂的配制及质量检查;熟练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和防治效果检查。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11-6-7 19:46:18 被阅览数: 387 次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所属分院:环境工程分院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课程代码:Z51021参考学时:82,其中课堂实训18,综合实训30参考学分:6开发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市阳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丽水市园林处制定人:佘德松、陈志生时间: 2010/03/01审核人:汤书福时间: 2010/04/05批准人:陈茂铨时间: 2010/05/05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是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直接为园林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实践工作的必备技能。
课程任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课程。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识别常见的园林病虫害种类、懂得园林病虫害主要类群的发生规律、会实施园林病虫害综合治理,达到园林专业高级绿化工职业资格考评相关技术考核的基本要求,为今后从事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前置课程:《园林植物》、《栽培学基础》、《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
后续课程:《园林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
课程特点: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标本积累和更新,完善病虫害防治实训室、显微镜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教学过程,以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项目任务为驱动,做到“教、学、做”三合一,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模拟仿真(实训)教学法、讨论互动教学法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学习目标(一)专业知识目标1.掌握昆虫形态特征、生物学基本知识。
2.掌握病原菌形态特征、生物学基本知识。
3. 熟悉园林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
4.明确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课程标准(修改稿).doc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性质:核心课参考学时:192 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园林技术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具备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园林植物、土壤肥料等先导课程为基础,是为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苗木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等后续课程提供依据。
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昆虫、病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是各类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方法。
学生能否学好本门课程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胜任园林病虫害防治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教学是以园林技术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着重开发和培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园林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二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适应企业流行趋势,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四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园林专业相关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病虫害防治工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工作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园林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为依据,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流程为线索,包括害虫鉴别技术、病害鉴别技术、病虫防治措施、虫害防治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病虫标本技术等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为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核心课
参考学时:192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园林技术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具备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园林植物、土壤肥料等先导课程为基础,是为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苗木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等后续课程提供依据。
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昆虫、病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是各类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方法。
学生能否学好本门课程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胜任园林病虫害防治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教学是以园林技术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着重开发和培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园林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二是以企业用人
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适应企业流行趋势,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四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园林专业相关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病虫害防治工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工作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园林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为依据,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流程为线索,包括害虫鉴别技术、病害鉴别技术、病虫防治措施、虫害防治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病虫标本技术等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为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教学效果的评价采取工作任务流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在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面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及技能,达到园林工作岗位相关职业工种四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
实守信的品质,以及善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具备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特征,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习性。
2、掌握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的特征,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病害的诊断。
3、掌握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原理、优缺点、使用范围、应用方法、注意事项。
4、掌握病虫害标本的制作技术。
技能目标:
1、能正确识别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
2、能正确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种类。
3、能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能熟练掌握病虫害标本的制作技术。
素质目标
1、信息收集与交换能力。
2、主动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较好的方案沟通、讲解、汇报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程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根据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和目标、依据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能力,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归纳为六个项目、二十项任务。
教学内容一览表
说明:总课时数192课时。
五、考核评价方式
(一)考核评价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评价,而且还注重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的评价;不只注重结果考核还注重过程考核,不仅看测试成绩还要看任务过程、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不仅教师可以评价,小组同学和学生本人都可以评价。
因此做到了四化。
即:评价维度过程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方法合理化。
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考核。
(二)考核评价方式与方法
1、结合园林工作岗位初、中级职业标准的要求,采用工作任务流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重点加强实践性环节的
考核,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考核形式包括课堂提问、实践操作、课后作业、实习成果评比阶段测验等。
同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心、道德规范和安全意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考核方式: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过程考核
每个项目(或任务)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
该项目成绩为学生自评(30分)+组长评价(30分)+教师评价(40分)。
所有的项目(或任务)完成后,各项目(或任务)成绩取平均值得70%作为总成绩的第一组成部分。
结果考核
结果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和期末考评。
(1)技能考核:学期末由教师祖师技能操作考核,每位学生以随机抽签的形式确定考核内容,教师综合评定后给出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期末考评:工作过程知识的测试(试卷、网上测试、口试),占总成绩的20%。
总成绩=过程考核(70%)+技能考核(10%)+期末考评(20%)
(三)过程考核内容
成绩考核评价表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使用建议
1、教材选用和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选择应以本专业目标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为标准,并适应目标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变化。
(3)教材编写应尽可能多用图例,增强直观性,内容表述应简洁、准确。
(4)基础知识不单独成章节,应有机地融入到应用技术中,主要的知识可以概述栏目形式出现,可供师生加深理解。
2、参考资料
《园林病虫害防治》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少彬主编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关继东主编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关继东主编
(二)教学建议
1、在教学方式上,应提醒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以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建立学中做,做中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不断实践,使学生具备本课程相关工作的相应职业能力,以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在教学方法上,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应将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理论与实践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3、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保证本课程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
4、教学形似多样化,包括现场指导、技能训练、岗位实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活动。
5、本课程应结合园林植物生产的需要,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实行“季节分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供和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场地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资格考核的综合功能,实习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行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3、开发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训指导手册。
4、建立课程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并通过网络课堂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实践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图像资料,已经制作内容全面、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将将丰富多彩的病虫害图片搬到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物体,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实训室建设
建设完备实训室,添置必须设备,收集病虫害的图片,采集病虫害标本,让学生在实训室掌握病虫害的特征和病虫害类型,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3、网络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进入网络,打开相关网页进入相关论坛,展示、观看园林病虫害防治实例等,实现开放式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领域。
4、现场教学
多提供实践的机会,到校园或所在地的公园、山上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掌握当地病虫害种类特征,危害程度并进行防治,使学生认识到本专业重要性。
5、操作教学
采用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方式,学做一体,边操作边总结,这就需要实验室的操作环境完善,有齐全的实验台、黑板、投影、多媒体、实验仪器、设备、工具等。
七、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园林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