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灭亡的三大原因
秦国是怎么灭赵国的
秦国是怎么灭赵国的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
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史称“嬴秦”。
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
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秦国是怎么灭赵国的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
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
接着挥军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都邯郸(今邯郸市),自率主力由上党郡(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先有防备,受阻还师。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
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
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
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楚国灭亡。
公元前223年,击破项燕,全面占领楚地。
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秦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秦国是现在的陕西大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一带,都城咸阳,现在陕西省咸阳市区东北方向。
秦国故都咸阳,也可指咸阳市秦都区。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
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六国论》理解性(情景式)默写大全含答案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1、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一中心论点又分成两个分论点加以论述,这两个分论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在文中列举齐、赵、燕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
作者认为,其中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赵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燕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3、《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5、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 _____”。
7、结尾指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8、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浅析《六国论》中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浅析“六国灭亡”之根源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为秦所灭,是“弊在赂秦”。
苏洵写此文目的在于借古鉴今,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步六国破灭的后尘。
从作者写此文的用意及议论文的角度看,苏洵以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苏洵的观点有其偏颇。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六国灭亡的根源进行浅析。
秦灭六国,苏洵在文中只提到六国的“弊”,没有论及秦国当时的情况。
也就是说只看到六国的灭亡,没有看到秦国背后的努力。
哲学以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要遵循规律”。
秦灭六国,天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必然。
即使没有秦国,也会有别的国家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不同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战国时期的游戏规则比较简单,那就是没有规则。
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之一是战争不断,主要动机是兼并——当然,最终还是为了统一。
连年战祸,百姓遭殃,和平统一成了百姓的愿望。
“六王毕、四海一”符合百姓意愿,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统一六国是顺势而为。
秦统一六国,有其自身的实力,经历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商鞅的两次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集权制封建国家奠定了经济、政治基础。
秦孝公执政期间,商鞅第一变法,其中“奖励军功,禁止私斗”给世卿世禄制度和宗族势力沉重打击,为大量引进和重用其他国家的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削弱了奴隶主阶级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二次变法,推行县制,将全国政权和军权集中在朝廷,统一度量衡进一步促进秦国经济发展。
生产关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奴隶制土地国有变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经济不断发展,为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秦国废除井田制,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土地买卖。
这样从法律上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取得里优势。
梳理战国时代各国历史和被吞灭原因
梳理战国时代:秦自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法治天下。
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发兵魏国,夺回河西地区,改变了六国蔑视蛮荒之秦国的局面。
而在商鞅之前,六国正密谋联合攻秦。
秦后期的国君顺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芈月的稷儿)-秦孝文王(在位一年)-秦庄襄王-秦始皇-二世胡亥-子婴战国初期:魏国超强,中期秦国稳步上升,齐国,赵国,燕国都有稳定强大时期,唯楚国乏力不振韩:初都阳翟:河南许昌;灭郑后迁都新郑,在韩昭候申不害变法时也曾经强大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
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
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赵国:都城邯郸,初期疆域在山西中部,建国也是200余年1.前333年修长城以御匈奴,从而想纵横七国。
2.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他发奋图强,不顾天下之议,改革军事,教民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北略胡地。
3.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立太子何为王,是为惠文王,令其守国,而自号主父,率军西北攻略胡地。
赵惠文王时,赵实力较强。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
这件事情让秦昭王(赢稷)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国相蔺相如以有瑕疵为由拿回和氏璧,完璧归赵。
4.公元前260年,秦、赵激战于长平,秦军大破赵军,史载坑降卒40余万,进围赵都邯郸。
秦后期的东征主要障碍便是赵,两国征战互有胜负。
赵便成为秦的主要目标,廉颇率军抗之,秦不得进。
反间计和赵国的灭亡
反间计和赵国的灭亡作者:暂无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5年第15期易水寒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灭亡,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泰国使用反问计,使昏聩的赵王自毁长城,接连罢杀廉颇和李牧两良将,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40万被全歼,源于廉颇的被撤换。
前260年,泰国左庶长王龁率军进攻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在长平抗击秦军。
两军在长平对峙四月有余。
秦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赵军处于防御,利于坚守。
廉颇“不急于出战,以时间消耗秦军战斗力,伺机破敌”的战略本来是十分正确的,秦国怕的也是廉颇的这一招。
泰国为了速胜,于是派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日:‘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载入史籍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秦军只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廉颇对付不了秦军,而且他也要投降了。
昏聩的赵王听到后,深信不疑,于是就撤换了廉颇,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率军与秦军作战。
蔺相如得知赵王要用赵括代替廉颇的消息,劝谏赵王说:“大王不能只凭名声来重用赵括,他只知读父亲的兵书战策,不知战争的变化变通。
”赵王没有听进蔺相如的劝谏。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精通兵书战策,与父亲赵奢论兵事,赵奢也辩不倒他。
但父亲并不以此称赞儿子赵括。
赵括的母亲就问赵奢儿子是否能带兵打仗。
赵奢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的这句话是说,战争杀伐,是决定人的生死的大事。
而赵括谈论起来却很容易,他不过是夸夸其谈。
将来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则已,倘用了他,让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
及赵括将赴任,其母又上书赵王劝阻,日:“括不可使将。
”赵王就问括母何故,赵括的母亲答日:“我开始侍奉他父亲时,他父亲做大将,吃饭时一块进食的有几十人,朋友们以百计。
大王和宗室们赏赐给他父亲的财物都分给了军士们,一旦国有事征召,马上就起程,不再过问家事。
而现在赵括被用为赵将,军吏们都被他骄傲的态度所拒;大王所赐的金帛,都运回自己的家,看到好的住宅田地就赶紧买下。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1.文体知识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史论文。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2.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通过秦赵两国改革比较试论战国时期赵国灭亡的原因
通过秦\赵两国改革比较试论战国时期赵国灭亡的原因作者:高峰来源:《神州》2011年第26期战国后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秦国与赵国关系的发展变幻,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纵横战争的晴雨表。
秦赵之间的关系由修好外交而逐渐演变为一系列大规模攸关生死存亡的战争,最终决定了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对于赵国的灭亡,以往史家多有评论,认为赵国用人不当,必败无疑。
如名将廉颇成功地遏止了秦国进攻,但赵王在紧要关头撤换廉颇,改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终于导致长平之败。
廉颇奔魏后,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但赵使者受到廉颇仇人、赵王宠臣郭开的贿赂,恶意诋毁廉颇,谎称其“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受骗,认为廉颇已老,就不再召还,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
在赵国抗击灭赵秦军的关键时刻,赵王又听信郭开谗言,杀死名将李牧,加速了赵国的失败与灭亡。
赵国灭亡外因是秦国强大,内因是赵国自毁长城。
秦赵之间两场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均不是秦军直接战胜,而是利用反间计调离赵国之良将。
功劳不在秦而在赵,赵王昏聩不信任手下良将所致。
赵国频繁的内乱,使其各项发展方略受到影响,人力、物力诸方面损失颇多,也是导致赵国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军事上的失败,长平之战45万赵国青壮年被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同时,战国末期赵国曾遭受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公元前231年,赵国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满城西北)以西,北至平阴(今山西阳高东南),大部分建筑物都倒塌损坏,地面裂开的口子东西有一百三十步长。
公元前230年,赵国又遭受大旱,粮食绝收。
这两次灾难对赵国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苏洵《六国论》道:“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战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原文《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灭亡顺序顺口溜
六国灭亡顺序顺口溜
六国灭亡顺序顺口溜: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公元前229年赵国灭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六国灭亡的事件: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
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
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历史】秦国如何灭掉赵国的秦国对廉颇李牧使用反间计
【秦朝历史】秦国如何灭掉赵国的秦国对廉颇李牧使用反间计【秦朝历史】秦国如何灭掉赵国的?秦国对廉颇、李牧使用反间计秦国使用反间计除掉廉颇、李牧的故事耳熟能详:长平大战前,廉颇固守不出,秦军求战不得,于是散布流言让赵国撤掉廉颇换上赵括,随后大败赵军;秦始皇灭亡赵国之战,李牧固守不出,秦国再次散布流言让赵国撤掉李牧,以赵葱替代,随后王翦击败赵军,赵国灭亡。
可是,秦国真的采用了反间计吗?即使真的采用了反间计,何以赵国可以已连续两次上当受骗,赵国君臣都就是猪脑子?看另一个例子,秦始皇灭楚之战:楚军统帅项燕用兵有方,一战击败秦军二十余万,将秦军赶出楚国,随后秦始皇倾全国军力再攻,整整出动了六十万,这个兵力远远超过楚军,按说应当积极求战,可是王翦居然采取了固守的策略,坚守营垒不出,积极求战的反而是力量更弱的楚军。
影视人物(李牧)为什么王翦会选择固守不出?因为秦国整体实力远远大于楚国,只要僵持下去,楚军迟早会因为粮食问题被迫解散,最后的结果也确是如此,求战不得之后,项燕终于撑不下去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饿死或者解散,项燕选择了解散,解散军队让青壮男子回乡种地,明知这是一条死路也不得不走,王翦则开始追击,轻轻松松击败了实力大大削弱的楚军,灭了楚国。
转过头再看看长平之战和攻灭赵之战,长平之战采用反间计就是合理的,当时其它五国除了很强实力,秦国必须速战速决,在公孙衍构成之前击败赵军;攻灭赵之战挑选反间计则就是不合理的,当时其它各国残破,显然不可能将公孙衍了,对峙下去,赵国很快可以因为粮食问题而被迫退出,就例如后来的项燕。
所以,灭赵之战的反间计是不存在的,那些”流言“只是赵国君臣的正常不同意见而已,赵国君主从战略考虑要求速战,李牧从战术考虑选择坚守,双方的意见不同导致了冲突,李牧被杀。
项燕就是一个出众的将军,一点都不逊色李牧,项燕的失利就是国家的失利,就是楚国国力严重不足引致的失利,项燕本人的责任并不小。
还有,如果考虑更长远的话,其实王翦应当出战,这样虽然会导致秦军的很大伤亡,但是胜利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能严重削弱楚军的实力,不出战虽然灭了楚国,但是楚国的军力还在,对秦国还是巨大威胁,秦始皇死后群雄四起,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就是楚军,为什么?就因为王翦没有歼灭楚军,楚国的军力仍在,并在巨鹿战斗中歼灭了秦军,灭了秦国。
浅析赵国灭亡之原因
浅析赵国灭亡之原因作者:孙乾博来源:《丝绸之路》 2009年第22期[摘要]赵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在于赵国特殊的自然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烈性尚乱的社会风习。
社会底层的私斗之风和政权高层间的作乱妄杀对赵国造成极大的内耗,赵武灵王的改革并没改掉此弊端,赵国被秦国所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赵国;灭亡原因;秦国[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36-03战国中期以后,赵国“地方两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史记-苏秦列传》),是当时公认的强国。
那么,巍巍强赵到底因何而亡?一、史家观点及其不足杜牧的《六国论》中对赵国灭亡的原因描述如下:“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其实杜牧《六国论》中分析赵拉灭亡的原因,只是从军事方面来说明,甚至还没上升到到军事层面。
他认为赵国灭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赵王听信谗言,诛杀李牧,用武不终。
众所周知,一个人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
所以,杜牧《六国论》中的观点只是赵国灭亡的一个原因,有一定的片面性。
赵国灭亡是由于长平一战的失败而导致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长平之败在于赵孝成王误听谗言,在于赵括的纸上谈兵,而把赵灭亡的原因扣在这两人身上显然有失公允。
有人说,赵损失40余万大军不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吗?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秦昭王想让武安君白起统兵,白起拒绝领兵,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可见,长平之战秦军损失也很大,加上之后邯郸之战的大败,秦军阵亡人数应不会比赵国少多少。
但几十年后的史实告诉我们,是在这场姊妹战中同样承受巨大损失的秦统一了六国。
由此可知,长平之败是赵国衰弱的原因,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大争之世:探六国灭亡原因
大争之世:探六国灭亡原因上篇战国兴亡论好战者必亡,忘战者必危;国家生存之道,寓于对战争的常备不懈之中。
纵观中国历史,举凡耽于幻想的偏安忘战政权,无一不因此迅速灭亡。
快速回顾秦为什么能统一6国,还是应验那句老话,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自作孽不可活,6国灭亡的原因各有不同:1.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亡韩论:忠直术治而亡,天下异数哉。
遣水工郑国入秦修郑国渠施疲秦计,派韩非入秦劝秦王勿攻韩,总寄望于他人,不求自强,玩弄术治终归雕虫小技,却可惜了法家大才韩非,生于韩国王族,无法为秦所用,服毒死于狱中,留下《韩非子》光耀历史;2.公元前228年,秦灭赵,亡赵论:烈乱族性亡强国,不亦悲乎。
赵武灵王变法强国,拓地千里,强盛一时,远击匈奴到当今的贝加尔湖,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云集,可惜末期一个转胡太后,一位无能的赵王迁,外加千古大奸郭开,李牧被害,40万赵军很快崩溃,赵国基本灭了。
3.公元前226年,秦灭燕,亡燕论:迂阔固守王道的悲剧。
燕国从西周周召公领封诸侯,存在时间长达800多年,但是信奉王道礼治的迂腐,一直是战国七雄中的弱者,尽管后期乐毅变法20多年强盛过,但昙花一现,历史的规律是贤达明君一死,良将被逐,国力就迅速败落。
4.公元前225年,秦灭魏,亡魏论:缓贤忘士,天亡之国也。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雄主,魏文侯在李悝变法,吴起、乐羊领军开疆拓土下,秦完全被压制在关中偏西狭长地带,完全失守河西高原(今黄土高原),大梁成天下繁华中心,人才辈出,可惜从魏武侯、魏惠王开始就不会识别和重用大才了,结果卫鞅、张仪、范雎、尉缭子等绝世大才从魏纷纷逃离,投奔秦国,乐毅在燕昭王筑黄金台揽贤纳士下也投奔了燕国,难得的大才皇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又不敢重用,即使两次领军5国合纵击败过秦军,但权利的猜忌和威望的顾虑,魏安厘王眼睁睁看着魏国败落被灭。
5.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亡楚论:故楚亡楚皆分治。
楚地域辽阔,吞并了曾经春秋的两个霸主,吴和越,但是没有有效整合部族势力,实现国家管理的统一,一个手掌再大,捏不拢,只能挨打,但是狗急跳墙,在负刍篡位,项燕统军的最后时刻,竟然打赢了秦灭六国所有战争中唯一的胜仗,难以想象20万强大的秦军锐士,由于李信的冒进,被楚军打得逃了3天3夜。
春秋灭火顺序
春秋战国的灭亡顺序
一、春秋战国的灭亡顺序:
1、韩国公元前230年灭亡。
2、赵国公元前228年灭亡。
3、魏国公元前225年灭亡。
4、楚国公元前224年灭亡。
5、燕国公元前222年灭亡。
6、赵国公元前221年灭亡。
二、秦国灭六国:
1、灭韩: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
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2、灭赵: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
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3、灭魏: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
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4、灭楚: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
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
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5、灭燕: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
燕、赵彻底灭亡,秦始皇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6、灭赵: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
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战国七雄之赵国的首都,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曾历经八代国君,达158年之久。
赵国灭亡的原因:赵国自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即位建国,到赵王嘉被秦俘虏(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前后共经历了十二代十三位国君,共253年,在这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从初步发展,欣欣向荣到进入强盛阶段,赵国东控强齐,西屏强秦,扎根在燕赵大地,成为影响战国格局的七雄之一。
到赵孝成王与秦的长平之战惨败,使赵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她的兴旺衰败的历史过程,给人们警示了诸多历史启示。
一、秦王攻赵,势如破竹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
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离灭亡赵国尚需时日。
于是秦国转攻韩国,公元前231年,攻下韩国南阳,次年,秦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王乘赵国进攻燕国之际,派王翦、桓齮、杨瑞分两路大军攻赵,攻占了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和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9座城池城,赵国的实力大减。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担心秦灭韩时,赵国仍有助韩的可能,再度攻打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斩首10万,大败赵军,并杀死赵将扈辄。
二、番吾之战,形成相持格局赵国经过秦国数年的攻击,死伤数十万,再无组织进攻能力了,仅能退守邯郸自保。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秦军分两路进攻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亦被李牧击败,史称番吾之战。
一口气看完战国的历史:从诸侯混战,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什么
一口气看完战国的历史:从诸侯混战,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什么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以后又一个群雄割据、诸侯混战的时期。
战国时期的结束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齐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关于战国时期的起点,却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不过,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75年,也就是周元王元年;第二种说法是公元前403年,也就是三家分晋。
目前,史学界一般把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定为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不过,为了能够将战国时期的历史完整的呈现给读者,本文章将要从公元前546年的第二次弭兵之会一直讲述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战国时期的历史吧!一.酝酿阶段:第二次弭兵之会、三家分晋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述战国时代的酝酿阶段,也就是从公元前546年的第二次弭兵之会到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之间的历史事件,这一阶段的主题是战国时代的来临。
春秋中后期,经过连年的争霸战争,各个诸侯国不仅元气大伤,消耗了大量的兵力、物力、财力,而且,从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初期开始,各个诸侯国的内部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比如,奴隶不断起义和反抗、以井田制为主要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崩溃、卿大夫的权力日益增强、分封制逐渐崩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来处理这些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停战”逐渐成为了诸侯国之间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546年,天下诸侯在宋国大夫向戌的调停下,在宋国的西门之外举行了关于停战的谈判。
为了把这次停战谈判与公元前579年的第一次弭兵之会区分开来,历史上把这次停战谈判称之为“第二次弭兵之会”。
这次会盟中,晋国、楚国、秦国、齐国等14个诸侯国派出代表参加了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楚国的盟国都要向晋国进贡,晋国的盟国都要向楚国进贡;齐国作为晋国的盟国,只需要向晋国进贡,不需要向楚国进贡;秦国作为楚国的盟国,只需要向楚国进贡,不需要向晋国进贡。
六国论(完整翻译)
苏洵
辛读争皇三父青寒思并发方年当 勤书诵城人子丝窗究同奋知已年 为从苏咸皆同根多圣儿读需二苏 第不洵震中进根少人与书用十老 一晚名惊举京白年语女籍功七泉 。,。,。,。,。,。,。,
简介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 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 27 岁 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 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 (1056) 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 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 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 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 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 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 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数量上
得难
有限
献易
无厌 侵急 不灭
程度上
比
奉繁
不尽
道理上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第二段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六国破灭 诸侯赂秦 之原因 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 与嬴不助五国 不赂者 燕 赵 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不能独完
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 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 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 论证推进一层。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厥:他们的。 以:才。 视:看待。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 敬称。 举:拿。 以:来。 祖父:祖辈和父辈。 暴霜露:曝(于)霜露。 芥:小草。 译文: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 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 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作业设计
6 将相和一、根据拼音写字词。
蔺相如没有直接将和氏璧xiàn ɡěi( )秦王,而是要秦王yǔn nuò( )先把十五座城划归赵国,并在ɡōnɡ( )里举行隆重的diǎn lǐ( )。
蔺相如反复思量,派人chāo xiǎo lù( )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二、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 )( )归赵无( )之( ) ( )( )请罪( )目( )睁 ( )心( )力同归( )( ) 1.描写人物十分愤怒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我会写一个近义词___________。
2.只要我们( ),“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3.对庸人而言,时间一文不值,但在开拓者眼里,时间却是( )。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
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壁送来。
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泰国呢?(1)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1)读这段话,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
(2)这是对蔺相如的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蔺相如____________的品质。
(3)将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
3.下面句子描述的情景与选项( )表达的意思最相近。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壁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派兵来进攻。
A.左右逢源B.左右开号C.左右为难D.左思右想四、把握文章的脉络。
1.本课共16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为_______分钟。
2.《将相和》选自汉代史学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是根据其中《廉颇藺相如列传》改编的。
六国论讲解
《六国论》讲解这篇文章选自苏洵的《嘉祐集》,题目原作《六国》,•现在从通行选本作《六国论》。
苏洵,字明允,宋朝眉州眉山人。
他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读书。
应进士和茂才异等的考试,都没有考中。
于是他把平日所作的文章都焚烧了,闭户专心读书,研究通了六经百家的学说,撰写文章,很短的时间就能写几千字。
宋仁宗嘉祐初年,•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到了京师,晋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喜爱苏洵的文章,认为就是贾谊、刘向的文章,也并不比苏洵写得更好。
一时许多士大夫争着传诵和仿效苏洵的文章。
宰相韩琦也认为苏洵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推荐他。
朝廷任苏洵为秘书省的校书郎。
后来苏洵参加修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不久他就死了。
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世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六国论》这篇文章,是论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国家灭亡的原因,以及从这件事应当得到怎样的历史教训的。
战国时期,东周的天子由力量逐渐衰微到终于灭亡。
诸侯的势力却很强大。
在战国时期这一百八十二年间,秦国和六国这七个强国,都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混战,而基本上则是秦国向六国猛烈地进攻。
七国之中,秦国本来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从此以后,就成了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
秦国据有现在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一带地方,地势险固,适宜于防守,也适宜于出击,称为天府之国。
韩国据有现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一部分地方,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弱小。
魏国据有现在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一带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
赵国据有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一带地方。
燕国据有现在的北京市、河北省和辽东半岛一带地方,距离秦国远,受战祸比较晚。
齐国据有现在的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国富兵强,距离秦国远,不受秦国的威胁。
楚国据有中原以南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
七国里边,楚国的土地最大、人口最多。
秦国强盛起来以后,积极地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国灭亡的三大原因
赵国灭亡的三大原因
赵国自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即位建国,到赵王嘉被秦俘虏(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前后共经历了十二代十三位国君,共253年,在这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从初步发展,欣欣向荣到进入强盛阶段,赵国东控强齐,西屏强秦,扎根在燕赵大地,成为影响战国格局的七雄之一。
到赵孝成王与秦的长平之战惨败,使赵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她的兴旺衰败的历史过程,给人们警示了诸多历史启示。
一、秦王攻赵,势如破竹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
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离灭亡赵国尚需时日。
于是秦国转攻韩国,公元前231年,攻下韩国南阳,次年,秦内史滕
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王乘赵国进攻燕国之际,派王翦、桓齮、杨瑞分两路大军攻赵,攻占了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和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9座城池城,赵国的实力大减。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担心秦灭韩时,赵国仍有助韩的可能,再度攻打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斩首10万,大败赵军,并杀死赵将扈辄。
二、番吾之战,形成相持格局
赵国经过秦国数年的攻击,死伤数十万,再无组织进攻能力了,仅能退守邯郸自保。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秦军分两路进攻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亦被李牧击败,史称番吾之战。
幽缪王七年(公元前229年)秦趁赵国发生饥荒,乘胜兵分三路,大举率兵攻赵。
北路由李信率领,兵出太原、云中;中路由王翦率领上党之兵,通过井径,进攻赵国中部;南路由端和率领河内军队,从黄河北举进攻邯郸。
赵幽缪王派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率军御敌。
李牧以太行山为屏障,在秦军通往邯郸的道路上安营扎寨,接连几里不断,王翦不敢贸然前进。
秦赵之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如果此时赵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加强经济建设,充实军事实力,把强秦拖垮亦有可能。
对赵国来说,此是是最好的韬光隐晦,奋力备战之机。
三、秦用离间计,赵自毁长城
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
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
后李牧又取得番吾之战胜利,秦王看到这种情况,认为只能智取,不可强攻,遂派人去王翦军中,告诉王翦说:“李牧是赵国北边名将,我们不容易打胜他。
将军不妨叫人去跟他讲和,以后我自有办法。
”王翦按照秦王的指令,开始与李牧和谈。
秦王又派奸细到邯郸,用大量金银财宝贿赂赵王宠臣郭开,对他说:“李牧私自与秦军讲和,密谋反赵降秦,请你把这件事告知赵王,将来秦王一定重重酬谢你。
”郭开虽然身在赵国而心在秦,又接受了贿赂,便按照秦王的旨意行事。
他乘机对赵王说:“李牧、司马尚欲谋背叛大王,投降秦军。
赵王半信半疑郭开的话,于是派自己的亲信,暗暗前往赵军驻地察看实情。
果然看到李牧与秦将王翦之间,不断有信使往来。
赵王就把郭开的话当成真的,马上下令革除李牧的职务,改派赵葱和齐将颜聚去代替李牧。
李牧听完赵葱宣读赵王的命令,脸色阴沉,嘴唇紧闭,坐在那里半天不动。
他想:
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赵王派人来夺自己的兵权,是极其错误的,里面一定有鬼,他立即站起,用坚定不移的口气,对赵葱颜聚说:“两军对垒,国家的安危担在大将身上,虽然有国王的命令,我也不敢服从。
”在郭开的怂恿下,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把他捆绑起来杀害了。
临刑前,他痛心地说:“廉颇为赵国将军,没有落个好下场。
为此我常常心中不满,没有想到今天竟轮到自己头上。
”李牧被杀后,同时废了司马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
赵国巨奸郭开,先后谋害了两位赵国大将,廉颇和李牧。
廉颇逃往外地时,赵王想起了廉颇,派使节去看望。
就在这时,郭开拿了重金给那位使节,叫他说廉颇身体不好,吃顿饭就拉了三泡屎多,使廉颇不能再返沙场。
在关系到赵国生存的危急时刻,赵国逼走廉颇、杀贤将李牧,无疑是自毁长城,加速了赵国的最后灭亡。
四、代地地震,赵国雪上加霜公元前231年,赵国代地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满城西)西北到平阳(今河北阳原西),房屋倒塌,地裂百三十步(《史记》)。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赵国大饥。
秦王政十八年(前
229年),秦灭韩后第二年,秦军乘赵国地震之后,又逢大旱,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破赵军,攻占邯郸,俘赵王。
赵国原太子赵嘉,拒不投降秦王,率领宗族亲信数百人,逃出邯郸,日夜兼程逃往代地(在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定都代,不久,赵国大夫及一些名门族纷纷奔代,燕赵合军,驻扎上谷(今河张家口及小五台以东,北京市延庆以西)。
公元前222年,秦攻取代,俘赵王嘉。
赵国所属领土变为秦国一郡,赵国灭亡。
赵国灭亡,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赵国自毁长城,使秦国的离间计得逞这是直接原因;三是地震和饥荒等自然灾害,加速了赵的覆灭,这是重要原因。
白起远不如李牧!
白起外号战神,人屠。
一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主要战绩: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
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
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
攻韩魏歼灭30万。
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00余万!
但白起指挥的最强大的秦国“虎狼之师”,又有秦的强大国力为后盾,即使如此,其在长平战初期遇到廉颇,还是不能速胜之,只是到了赵括为将后,才大显神威。
后期在邯郸之战时竟然不敢出战,这就给其的“战神”名号大打了一个折扣!李牧就不同,其早期在北方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
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
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
(这是个什么概念,汉武帝以倾国之力都不能办到的事给李将军给办到了)。
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
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赵王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大破秦军,十万余秦军,全部被歼。
樊于期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
此战给秦国以沉重打击,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
前232年,秦复攻赵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出兵迎战,再次重创秦军,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后秦再派王翦来,对李牧亦无可奈何。
到这时,李牧连破秦军,功过朝野,小人暗算也随之来了,前229年,秦王派人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在朝野散布李牧造反的谣言。
赵王中计,斩杀李牧。
赵王自毁长城,秦将王翦三个月后即灭赵国。
可以说李牧所处的环境和压力要比白起恶劣
多,其尚能支撑赵半壁河山,假设由李将军指挥长平45万赵军,估计历史都有可能重写!这也就是所谓英雄造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