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社会思想

合集下载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啥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啥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啥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字况称,又称荀况,战国时期的大儒,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荀子》。

荀子的思想体系广泛而深入,对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如下:一、人性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本性是自私自利的。

他相信人终生都会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幸福,而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和秩序,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防止人们陷入混乱和争斗。

二、教育论荀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和习俗来塑造的。

他提出了“偏颇之学”的理念,认为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其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三、专政论荀子主张专制政治,认为君主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力,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他认为,君主应该是一个明智、有能力、有权威的统治者,他的权威应该得到人们的敬畏和服从。

荀子主张君主应当制定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君主应当负责保护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四、天命论荀子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命决定的,人们应该接受天命的安排,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力。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天命,而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因此,人们应该虚心谦逊,顺应天命,不妄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五、兼爱论荀子提倡“兼爱”,他认为人们应该平等地关爱身边的人,无论是自己的家人、亲友,还是社会上的陌生人。

他认为,人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以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真正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保持道德的高尚和纯洁。

然后,他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使其和睦和谐。

最后,他要以身作则,用智慧和才干来治理国家和平定世界。

综上所述,荀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人性论、教育论、专政论、天命论、兼爱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荀子的社会思想

荀子的社会思想

荀子的社会思想
荀子 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 国末期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 313年以后,卒于前219年以前。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孔孟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儒学 思想家。他的社会思想反映在 《荀子》一书中。
一、社会运行思想



(一)人性恶论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 谓之性”,可以看出,荀子所说的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生物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把人生来就有的求食、自卫、性欲等本能称为 “性”,如果放纵这些性无节制地发展,必然导致社会 的纷争和混乱,这些本能就成了恶,就是“性恶”。 人的性恶是普遍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君子之与 小人,其性一也”。 孔、孟、荀人性论之区别: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性善论(社会性) 荀子:性恶论(自然生理本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注重人 主张隆礼重法,但是认为人不是法的工具。人是法、礼的主体,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 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要整合社会,首先要选那些善于“调一天下,制强暴”的“大儒”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二)“王道”国家 荀子认为霸道是实现王道的可行的阶段性选择。“义立而王,信立而 霸,权谋立而亡”。但是在霸道立国后,必须实行王道,要求如下: 1.加强内政建设,让百姓服从。“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选贤良, 养百姓”。 2.加强军队建设,为王道服务。“仁义之兵”来“禁暴除害”。 3.加强经济建设,从而国富民殷。 4.爱民养民。 荀子认识到,民心向背是实现王道的关键。“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这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学说,对后世历代圣帝、贤相都影响极大。

荀子的主要思想及政治主张

荀子的主要思想及政治主张

荀子的主要思想及政治主张
荀子(公元前312年-前235年),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古代名著《荀子》的作者。

荀子针对其时代社会问题,提出了“仁政”的理念,
倡导以国利为宗旨的社会政治理论,着重重视法治,努力实现人人平等,反对侵犯人民的权利。

1、仁政理念:荀子的“仁”就是以爱心和知识统治,不使用武力。

他在《荀子·大略》有言:“仁者,所以护民而择仁为道也。

”他强调国家的
治理,应该立足于法律,以公正宽容,精诚仁义来引导人民,以和、仁、义、伦来政治治国。

2、法治思想:荀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用武力、暴力来实现,而应该
用法律的指导和服从来开展治理,以保证社会的秩序。

在《荀子·日下》中说��“以法治国,此之谓大略。

”他坚持以国家的法律为准绳,维护
国家的仁政,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3、反对封建制度:荀子认为,封建制度是影响国家运行的根本因素。

在《荀子·公孙丑》中他说:“汝聪敏之臣,以封进而殚竊,以殚进而殚竊,夫何以法治国耶?”他反对是用封建制度和贪污掠夺,从而实行仁
政的政治理论。

4、国利傲:荀子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民的安乐,应该是政治理
论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为某个个人或某个家族的利益而政治。

在《荀
子·礼记》中荀子说“政乃以国为利,反者乱也。

”他坚持以国家的利益为宗旨,而非为某家族或人物的利益而政。

荀子理想社会思想研究

荀子理想社会思想研究

荀子理想社会思想研究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特别是他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和探讨。

荀子认为,理想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安定、仁爱、公正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需要有完善的法制和道德规范作为基础,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本文将针对荀子的理想社会思想进行深入探究,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

1、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荀子认为,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以仁爱为本、以公正为重、以安定为要、以和谐为贵。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需要在外在的约束和内心的修养作用下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而达到这种和谐必须要有公正的法制和社会规范,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和尊重。

2、完善的法制是理想社会的重要保障荀子强调,完善的法制是理想社会的重要保障。

他认为,由于人的自私和欲望,必须有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法制来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只有法律规范真正得到了廉洁有为的法官、检察官和执法人员的有效执行,才能很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如今,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制体系,包括宪法、民事法律、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法律,这些法律对于人民群众得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和维护自身权益和人身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道德规范是理想社会的精神支柱荀子认为,道德规范是理想社会的精神支柱,他认为道德与法律是互为补充的,当法律无法保护个人权益时,道德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他提倡个人应该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以此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在当今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金钱和权力诱惑下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并落实道德规范,塑造和维护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社会风尚。

4、人人平等是理想社会的基本标志荀子认为,人人平等是理想社会的基本标志。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潜力,并且能够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而这样的平等不仅仅体现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方面得到落实。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1000字荀子(约公元前313年—约公元前238年),姓荀氏,名轲,字文若,山东薛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散文家、政治家。

荀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分支,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性本恶,教化成性,政治积极,天人合一等,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人性本恶荀子认为,天生人性是不善的,人的本能是贪婪、自私和欲望无止境,是偏离了道德规范的。

他强调“性恶论”,认为人性里包含着斗争、冲突和破坏,人的欲望往往超越了实际的需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荀子之所以认为人性本恶是有根据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受到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改变的。

如果人没有教育和约束,便会变得更加的自私和残忍。

他举出了许多人类存在但野蛮状态下的行为、如食人、抢劫、杀戮等等,来证明人性本恶的必要性。

二、教化成性荀子提出的“教化成性”是针对人性本恶所做出的改变。

他认为,教育和礼仪制度是人类文化和道德的基础,通过教育和礼仪制度的进一步熏陶,人们的恶习可以得到有效的克制和消解。

荀子认为教育与礼仪的目的是要塑造好的习惯和品质,促进人的道德进步。

他说,“人性难改,但习惯可以使之改变,畜饲之禽,习养之,为人所驱策,则可为人驱策矣。

”荀子的教化成性思想认为,人在教育模式的约束下,可以有效的克制自己的恶行。

三、政治积极荀子在政治上的思想,把虚、无为的政治思想置之不理。

相反,他提倡积极主义,主张“尽道治翕,纠奸卫权”,强调在政治活动中要有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高尚的品格修养,具有一定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能够担任政治领导者。

荀子认为,政治领袖应当具有“德治”和“汉武帝之治”的特点,即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刚强的意志和清醒的理智,是反腐败、反专制和提高公正行政的标志。

四、天人合一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宇宙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界中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而人的行为和思维也都围绕着一定的公德和秩序展开。

他提出了天、地、人三者的“三纲五常”和道德方面的“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荀子的社会思想

荀子的社会思想

三、师长和礼法
❖ 《仲尼》:“但孔子的学生和他周围 的人,即使是身高五尺的少年学生, 谈论时还是把称道五霸当成耻辱,这 是为什么呢?回答说:是的,因为他 不是把政治教化作为根本,不是极其 推崇礼义,不是把礼仪制度搞得非常 有条理,不是征服人心。”
三、师长和礼法
❖ 《议兵》:“礼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准 则,是强盛稳固国家的根本,是威力 盛行的途经,是建立功名的纲要。”
五、王政
❖ 《王制》:“贤能的人不需要按顺序就可以提拔任用,德行不 好的人,没有才能的人,不需迟疑就予以罢免,罪魁祸首不需 要教育就可以诛杀,一般人不需要刑赏就可以教化。名分未定, 也应有父子、远近、长幼、亲属的序列。虽然是王公大夫的子 孙,如果言行不符合礼义,就要归入庶民之列;虽然是庶民的 子孙,如果不断地积累文化经学知识,端正品德行为,言行都 符合礼义,就要归入卿相士大夫之列。对那些说奸邪的言语, 做奸邪的事情,有奸邪的才能,四处流窜,反复无常的人,要 给他们安排事情并教化他们,给予一定的时间等待他们改正, 用奖励勉励他们,用刑罚惩戒他们,安心于职务的就收留,不 安心于职务的就抛弃。聋、哑、瘸、断臂、侏儒等五种残疾人, 君主要收养他们,量才而给他们做事,官府给予他们衣食,普 遍地给他们照顾,不要有所遗漏。才能行为与时事相违背的, 要坚决处死,决不宽恕。这就是最高的道德,这就是王者的政 治。”
三、师长和礼法
❖ 《致士》:“礼是设置等级制度的标准。……礼 是用来确定人伦关系的,”
❖ 《王制》:“人的力量不如牛,奔跑不如马,但 牛马却被人驱使。为什么呢?回答说:人能够组 织起来,那些牛马不能组织起来。人为什么能组 织起来呢?回答说:依靠等级名分。等级名分为 什么能施行呢?回答说:依靠礼义。所以依靠礼 义来实行等级名分,人们就相互协调。协调就能 统一,统一就力量大,力量大就强,强就能战胜 万物。”

荀子的思想主张八个字

荀子的思想主张八个字

荀子的主要思想
荀子简介: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成孙卿。

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规律。

荀子的主要思想:“天行有常”、“人定胜天”的思想。

1、“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2、“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去克服改变自然,不要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它,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

荀子思想的特点和实践

荀子思想的特点和实践

荀子思想的特点和实践介绍荀子,字况君,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他在《荀子》一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想,独具特色,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荀子思想的特点和实践展开探讨。

荀子思想的特点一、人性本恶荀子的人性观念是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贪婪、狂妄、残忍和欺诈的。

而道德、正义、智慧等美德,则必须通过教育、训练和法律的规范才能培养出来。

荀子认为,人性与天性不同。

人性本恶是因为人类的理性思维不足以控制其本能的欲望和冲动。

因此,唯有通过教育来训练和规范人的行为,才能使人性得到改善和升华。

二、王道统治荀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以王道统治为主导。

他认为,天下需要有一位贤明的君主来领导和管理政治,保护人民安危,推动社会发展。

而这位贤君应该强调的是“德高望重,言必信行必果”,以此来树立威望和信仰。

此外,荀子认为大家需要通过禁欲主义来达到道德的提升,即对自我的压制和约束,以及主张权力平衡、财富公平等公正的原则。

三、道德观念荀子主张人类应该遵循的道德观念是“中庸”。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符合中正之道,坚守节操,保持中庸之心。

与此同时,荀子也倡导了道德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人的道德观念,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中庸之道。

四、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针对“性恶论”而提出的。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造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达到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度的目的。

他提出的教育方式主要有轻重之辨,即首先注重树立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学习,而后才能学习知识、技能等。

此外,他还主张动态的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此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资料。

荀子思想的实践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真正付诸实践,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荀子以道德教化来塑造人的行为,被各朝代政治领袖广泛采用。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主要思想。

《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

《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

《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

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

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

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

《非十二子》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

《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

《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

《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它把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同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天看成一种具有客观法则的自然物质系统,排除天有意志说,承认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强调天不能干预人事、主宰人事,但人事活动又必须遵循“天道”,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但人能“制天命”、“裁万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卓越见解。

荀子的思想主张总结

荀子的思想主张总结

荀子的思想主张总结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其思想深受儒家和法家的影响,其主张主要包括:人性恶、性善治学、趋利避害、君臣义务、礼乐教化、道德修养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主张进行总结。

首先,荀子的人性观可概括为人性恶论。

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邪恶的,人们都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并认为如果不通过教育和社会秩序的约束,人们会堕落为恶。

他主张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制度约束,使人们转化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们自身的进步。

其次,荀子提出了性善治学的主张。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恶,但人们的天性又驱使他们寻求善良、美好的事物。

因此,他主张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克服自身的恶性,发扬善性,从而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他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品德,使得个人能够在困难和逆境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

荀子的思想还强调了趋利避害的理念。

他认为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和保护自己安全的,因此,他主张人们在行动上应追求利益,避免危险和困难。

然而,他也提出了必要的限制和约束,认为个人的利益应当在整体利益之下,并且不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以免破坏社会秩序和伤害他人。

荀子的政治理念主张了君臣义务。

他认为君臣之间应当有相互关爱、互相信任的道德义务。

君主应当关心百姓,为百姓谋福利,而百姓也应当效忠君主,忠于国家。

他主张君主应严守尊崇的地位,承担治理国家的责任,而百姓则应遵循君主的命令,为国家的利益而奉献。

君臣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于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良性互动。

荀子强调了礼乐教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礼乐的教化可以塑造人们的品德和行为规范,使得他们能够遵循社会规范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乐来培养人的情操、道德品质和思维方法,以使得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做到谦逊、宽容和有节制。

荀子还提倡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个人努力和修养来克服自身的恶行和私心,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强调个人应当在行为和思想上追求道德的高尚,以达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他的著作《荀子》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道德和教育的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扩展和发展。

荀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性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类天生就具有贪婪、残忍和自私的倾向。

他认为人性中的恶是无法改变的,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约束和规范。

荀子的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通过艰苦的自我修养和教育才能实现的。

二、政治思想:荀子非常重视政治的重要性,并主张君主制。

他认为社会需要一个有权力的君王来统一治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素质,同时也强调合法的君权必须依靠道德和仁义的原则来约束。

他提出的“法治”思想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三、道德观念:荀子非常重视道德伦理,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人心”与“天道”的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修养自己的品行,并通过教育来培养和规范人的行为。

他提出了“教化”和“安民”两个重要的观念,强调社会需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才能实现和谐与安定。

四、教育观念:荀子强调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品性,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他主张推行全面教育,并提倡“劝学”和“笃学”的观念。

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使人能够理解天地之间的道理和原则。

总的来说,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人性恶、道德修养、政治统一、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

他对人性、政治和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荀子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儒家学派和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论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浅论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浅论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荀子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本文主要通过《荀子》一书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介绍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标签:荀子;思想主张一、荀子其人荀子,名况,又被尊称为“荀卿”,音转之故,又称“孙卿”或“孙卿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生于孟子之后,具体生卒年月已无法确考,有学者据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等著作推算:“荀子当约生于公元前334年,约卒于公元前236年”。

(见参考文献[2]261页)荀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都很简略。

我们可从太史公《荀子传》、刘向《孙卿书录》、应劭《风俗通义》、清代谢墉《风俗通》、《荀子·强国篇》等中略知,荀子曾经去过齐、秦等地,而且游学稷下时成就了其名声。

荀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派代表人物,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据谢墉《荀子序》记载,荀子“最为战国老师。

太史公作传,论次诸子,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荀并称久矣。

”并指出公孙子、尸子、墨子等皆被列于孟荀之下。

二、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下面仅举三例加以说明:(一)从《性恶》篇看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

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

“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

因此,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

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

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
荀子毕生追求的是极致的社会完善、自我提升的道路,核心的理想是以“仁”为原则进行社会治理。

仁者就是具有德行较高的人,荀子希望仁者所治下的社会可以拥有和谐的秩序,即“九和”的理念。

荀子的思想有助于搭建和平稳定的政治秩序,并反映出对自然规律以及宇宙运行方式解析的心态,从而提出一整套引导人们行事道德、构建德行把持、大统一甚至奠定文明道德基石的社会学反思。

荀子认为社会治理应当以“离非仁”为出发点,即惩罚恶人,以挽回道德堕落,而后以“抒仁”来培育善良的道德品质。

荀子的理论精妙:离非仁是消除社会问题的最直接方法,而抒仁则侧重于提升普遍素质,以正道习俗引导社会治理。

这一统一的观点,不但源于个人的善良,更体现在“火。

荀子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

荀子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

荀子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荀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荀子的思想强调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的规范才能使人们远离邪恶的行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和自利的,而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需要通过道德的教化来实现。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仁德的培养来改变人的本性,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的行为和道德的境界。

其次,荀子的思想强调天命和人事的关系。

他认为天命是人事的基础,人事是天命的具体体现。

荀子主张人应该顺应天命,遵循天道,才能够顺利地生活和发展。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天理,追求道德的境界,才能够得到天命的赐福和保佑。

荀子的这一观点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对于天命和人事关系的重视。

此外,荀子的思想还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他认为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境遇的,人的命运不完全受到天命的支配。

荀子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荀子的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

最后,荀子的思想还强调了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需要通过政治的治理来实现,政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荀子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以身作则,以德治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政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政治的治理需要以道德为基础,以仁德为核心。

荀子的这一观点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对于政治治理的重视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中对于政治的重要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荀子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思想-电子课件第十三章荀子的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电子课件第十三章荀子的社会思想
荀子对礼乐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礼”具有满足人的欲望,建立社会生活秩
序的功能。
礼为身份不同的人规定了行为方式,反过来看,不同的 行为方式也具有标明身份的作用。上下等级的划分是社会分 工的一个重要方面。礼可以直观地标明社会身份,高低贵贱, 使人一望便知,这有利于社会生活秩序的协调与稳定。
第二,“礼”是人类根本心情的表达。
人对有恩于己的人,常抱有感激之情。出于感激之情, 自然要做出某种报答的行动。礼为这种人之常情安排了适当 的表达方式,这一类礼就“报本”之礼。“礼”兼有方便、 合宜与传递文化内蕴两方面的功用。而礼则以隐含的方式发 生作用,寓教于乐,生动直观、不言而喻,它对于未受教育 的社会民众更为适用。
人时时都在想作恶,只 是出于惧怕惩罚的心理,才 有所收敛,不敢轻举妄动。
我们可以对荀子的性恶论作如下总结:荀子认为人性的 自然倾向只是一些生物性需要。一方面,生物性需要始终受 到社会文化的规范制约。另一方面,社会性需要也有自然基 础。说人性完全是先天所本有而社会性完全是后天获得的, 似乎过于简单了。说人性中有恶诚然不可否认,但如果说善 完全出自人为勉强,没有自动自发的成分,则似乎过于偏狭。 孟子更多看到人的自然天性与社会文化的连续性,而荀子则 更多看到天性与社会文化的分别性。这是荀孟两家在人性论 上的最大分歧。
学术讨论服从于政治权势,以政治干涉学术,因而取消学 术的独立地位的结果。这极易孳生两方面的流弊:
其一,政治因缺少来自社会的批评而变得唯我独尊,很容 易误入歧途,陷于危险的境地。
其二,将社会秩序等同于政治秩序。
第五节 社会理想
荀子的理想社会就是他所提出的“至平”社会。这个理 想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总之,在荀子看来,礼和乐都具有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和调适人与人关系的功能,只是“礼”侧重于外在的刚性规 范和调适,“乐”则侧重于内在的柔性规范和调适。两者有 机配合才能使社会生活秩序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在先秦儒 家中,荀子对礼与乐之社会功能的论述和分析是最为透彻和 全面的,堪称是对儒家社会思想的一大贡献。

略述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

略述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

略述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中国的社会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经历了初创、迅速发展、稳定深入三个阶段。

虽然在我国社会语言学起步较晚,但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却在很早就已经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典籍中,其中荀子作的正名篇能较集中地反应对语言的看法,其论述至今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一、语言的产生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名,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名无固实是说名称不是固定的指称某一事物的,名称和事物之间本来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名称只是代表了客观事物的符号而已,也就是说语言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本初是任意的。

这和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纲要》里所讲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的这个意思表达是一致的。

虽然在名和实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也并不意味着名就可以任意的指称事物,联系名和实的是约,即是指社会的约定。

异于约谓之不宜,语言和客观事物之间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之后,他们的关系就会固定下来,成为了标准,再就不能任意更改,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正像索绪尔所讲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形式,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可以说,约定俗成为基础的。

名无固宜和约定俗成从任意性和强制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语言符号的特性。

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在产生之初是任意的,与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强制性是指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当中,就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荀子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了约定俗成的理论,开创性的指出了语言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正确的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历时和共时的社会语言观从历时的角度讲,语言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着的系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发生着变化,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此也有比较较深刻的阐述,例如,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荀子哲学社会思想

荀子哲学社会思想

一、荀子生平及其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

今河北邯郸人。

约生于公元前316年。

荀子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是适应当时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当时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而产生的。

从时代背景看,早在西周后期,奴隶制就已经出现危机;春秋时期,奴隶制加速崩溃,在奴隶社会内部,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并日益成熟;春秋战国之交和战国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向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并逐渐具备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

秦始皇最终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中国。

荀子就是生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他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有着要求实现封建大一统的强烈愿望,他的学术活动,他的哲学思想,就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服务的。

从战国时期生产力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那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与科学水平的。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影响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他的"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关于"可以知,物之理"的认识论,就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成就所作的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概括。

从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客观环境来看,战国时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

荀子说当时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年代,正说明那个时候在政治领域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学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十分复杂、激烈的。

这种独特的思想环境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的建立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二、荀子对百家之学的批判和继承荀子作为一个新兴的地主阶级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对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阶级的斗争经验和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对当时社会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果,特别是他对各家各派思想、学说从理论上进行批判总结的结果。

试论荀子的社会治理思想

试论荀子的社会治理思想

时,孟子回答:“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之仕者
会的纷争与动乱。所谓“分”就是“礼”可以
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
用社会分工及等级的方式区分并规范人们不同
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
的身份与地位,使人们能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
,国家就能够治理

之欲疾其君皆欲赴愬于王”
所应当担负的义务与责任,以及如何正确获取
即是在社会尚未出现动乱之时,通过制定合理
使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② 孟
的规范、秩序,将社会控制在安定有序的状
子引用告子之言,承认“食色,性也”③为人的
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动乱的发生。而“治
本能,在此基础上才有向善的要求。在人性与
乱”则是社会治理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是礼
社会治理问题上,荀子与孟子主要区别在于:
“正”和“分”在荀子这里具有相互关联又
思想上都是提倡德治,注重的是社会治理的道
各自不同的功用。荀子认为,“礼”有正身的作
德属性,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而对于代表社
所谓“正身”也就

用。“礼者,所以正身也。”
会规范的“礼”在具体的政治操作层面的重视
是自觉遵守礼法、准则以完善自己的个人修
程度不够,也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尤其
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与阐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
齐 之 以 礼 , 有 耻 且 格 。”“ 苟 至 于 仁 , 无 恶
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之分,则不能
这些话都是强调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重

也。”
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
要作用,意思是只要人们具有了一定的道德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荀子的社会思想一、荀子的生平荀子(公元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

战国时赵国人。

他一生的政治、学术活动大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前293年)到秦王政九年(228年)。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他“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

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大约亦在这段时间,荀子在稷下讲学,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荀子曾经在55岁左右到秦国去过。

他很称赞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莫不明通而公”,“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

”秦国已接近“治之至”了。

这次去秦国实地考察,对荀子的思想震动很大。

他虽以儒家思想继承者自居,但不再只讲“王道”,荀子非纯儒。

这大约是荀子一直被冷落的原因之一。

荀子一生游历较广,先后到齐、秦、楚等国,又处在战国末期,故能宗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说。

他的社会思想颇成体系,从社会起源论到社会组织说,再到社会控制论,社会理想说,都能以人的社会性这一基本思想贯穿起来。

并且把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社会属性区别开来,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的“性恶说”。

《荀子》一书现存32篇,绝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

自汉以后,《荀子》一书长期被淹没,一直到唐代杨琼始为《荀子》作注。

近人有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现在有中华书局出版的《荀子新注》。

二、荀子的社会思想1、“化性起伪”的社会改造思想与孟子一样,人性理论是荀子全部社会思想的基础。

但对于孟子人性善的主张,荀子则根本上予以反对,认为人性本恶,仁义礼智等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造成的。

荀子所谓的“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2] 它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加工与社会的改造,所以荀子又称性是“本始材朴”。

(《礼论》)就此而言,人性应不具有道德伦理的价值,性也就无所谓善与恶,这种观点与告子“无善无恶”说似没有太大的差别。

那么,荀子称“人性恶”的根据又何在呢?在他看来,善恶的分判并不能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而应从社会组织的观点来看待,只有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才有善恶的对立。

具体地说,荀子认为,凡是能促成社会组织、维持社会秩序者为善,破坏社会组织与秩序者为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是善恶之分也已”。

(《性恶》)对于荀子来说,“性”作为一种人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趋利避害等方面。

这种人的本能行为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根据上述的衡量标准,如果放纵人们任其本性无节制地自由发展,则必然要导致社会的纷争与混乱,从而就要导向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

(《性恶》)这也就是说,如果顺任人的自然本性,必然会导致争夺悖乱不已,从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

因此,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的治理互不相容,这也是荀子断言人性恶的根本理由所在。

既然“人性恶”,那么人类的“仁、义、礼、智、信”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善者,伪也。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仪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这即是讲,人之所以还具有“善”的性质,完全是圣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不断地试行一系列社会规范——即“习”,才产生了礼义,然后在礼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度,“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我们讲,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关于社会规范起源的思想,关于社会法制产生在礼义基础之上并以礼义为基本理论前提这一系列光辉思想,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是空前的。

直到“明清之际”才出现了新的人性论思想萌芽。

当然,荀子把制定礼义、法制的功劳仅仅归功于圣人、圣王,有英雄创造历史的思想嫌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毕竟,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有“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存在,而掌握文化,制定规约乃至于法制的人们,只能是统治阶级而非相反,因此“圣人制礼义而定法度”在一定意义上是符合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

我们不能胡乱地批判,把真理的颗粒连同粪土一起倒掉。

不仅如此,荀子还以为:圣人如尧、舜、禹等与众人在自然本性上是相同的,“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这把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而且与孟子肯定“人性皆善”思想在终级意义是相同的,都肯定了人性天生是相同的。

圣凡的不同之处全都在于后来各自在社会中的所为不同。

这种“圣凡天性相同论”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关于社会要素——人的思想中最闪光的地方。

假如按照荀子这一基本人性思想发展下去,中国可能会走一条法制道路,但这种思想不占主流,占主流的还是“圣凡不相同”思想。

这种圣凡不相同的思想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社会控制论的理论基石。

在荀子看来,如果人性本善的话,就置圣王、礼义于无用之地,或即使有了圣王、礼义,对社会的治理也无所用处。

[3]这可以说是孟子性善论中可能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承认人性善与强调教化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孟子本人也不回避这一矛盾,他的性善论只是揭示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可能与根据,至于其实现与否,则有赖于后天的存养。

而荀子则从相反的方向来看待这一问题,认为人性本恶,需要社会的礼法规范来裁抑人性中恶的因素以实现社会的善。

荀子认为,孟子之所以认为人性善,是因为孟子没有对“性”与“伪”这一对概念做出应有的区分,而荀子性恶论的基础则在于“性伪之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恶》)“伪”不是“伪饰”的“伪”,而是“人为”的“为”,即“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性恶》)荀子又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正名》)这就是说,“伪”是通过人的思虑与学习而成的,也可认为是社会所造就的。

更为具体地说,所谓的“伪”是指作为社会规范与制度的“礼义”,所以荀子说,“伪者,文礼隆盛也”。

(《礼论》)可见,“伪”根本上讲具有社会性的特征,从而与自然的“性”相区别开来。

对于荀子来说,人性无“伪”就不能自美,因此“伪”的提出就在于要改造人的恶性,通过矫抑与训练人性来使之合于社会的要求。

[4]这即是所谓的“化性起伪”,将人的生物属性改造成为具有“礼义”的社会属性,用现代社会学的术语来说,这也就是所谓人的社会化。

在荀子看来,化性起伪的具体方法有两个方面:(一)礼义的学习与道德的积累。

荀子非常重视教育与学习,《荀子》的开篇便是《劝学》。

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儒效》篇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这即是说,没有师法,人的本性就会任意地发展而趋向恶;有了师法,才能积礼义而走向善。

[5]然而,师法固然重要,但荀子更重视个人主观的学习与积累。

荀子认为,无论是君子还是圣人,都是经过“积善”而成:“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儒效》)(二)环境的影响与习俗的熏陶。

荀子认为,人所处的环境与风俗对人性也有巨大的影响,他举例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劝学》)因此,荀子十分强调社会风气与习俗的重要性,他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即认为社会习俗与风气不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甚至由于人们安于所习而可能变化其本性,即所谓的“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

(《儒效》)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伪”是一比“性”重要得多的概念。

荀子在对人的考察中,不仅看到了人性“恶”,而是更加强调人能“伪”。

圣人之所以异于常人,就因为圣人能“伪”,[6]而常人若只有自然之“性”,则仍被视为无异于禽兽,只有“伪”才赋予人之为人的特征。

也正是因为人能化性起伪,所以荀子尽管宣说人性恶,却依然肯定性恶之人可以为善,即“涂之人可以为禹”。

(《性恶》)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不但社会的伦理道德失去根据,而且连社会组织本身也无由成立。

孟子道性善,荀子称性恶,这两种立场似乎完全互不相容。

其实,从所要回答的问题上看,两人所作的努力是一致的。

两人所要解决的都是社会人伦道德的根据问题,而对于社会的人伦道德本身则丝毫没有怀疑,这一点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派的重要区别所在。

两人所不同的是考虑问题角度的差别,性善论所强调的是积极地成就善,这可以说是哲学的立场;性恶论所努力的是消极地防止恶,这是社会学的立场。

二、“明分使群”的社会组织思想荀子认为,人要生存,要战胜自然,必须能“群”,即必须过一种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离开群体人就不能独立以自存,所谓“人生不能无群”。

《王制》:“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把人的社会性看作是人区别万物,高于万物的根本所在,这是荀子人性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特征,只不过论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马,而牛马却能为人所用,其理由就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王制》)对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主,荀子也是从“能群”即能组织社会的角度予以阐释,他说,“君者何也?曰:能群者也”,(《君道》)又称,“君者,善群者也”。

(《王制》)“群”的观念在荀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即是一个“群道当”的社会,而他之所以反复宣说要“化性起伪”,其目的就在于要保证一个有序的“群”体。

在先秦诸子之中,荀子是第一个揭示人能“群”这一基本社会属性的思想家,这是荀子对中国社会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以致于后来人们把“群学”作为社会学的代名词。

但是,仅仅从人群集合的角度来看还不足以说明“群”的社会特性。

如果“群”只是个体简单集合的话,它并不足以构成一个社会。

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人的欲望无穷而社会的财物有限,这必然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端,有“争”则“群”乱,社会也就不可能组织得起来。

因此,要建立作为社会意义的“群”,首先必须对人群进行必要的社会角色定位与职业分工,使每个人在社会中有其固定的位置,这也就是“分”。

“分”是“群”的前提与基础:“人何以能群?曰:分”。

(《王制》)荀子极其重视“分”。

“分”的古义有“职”的含义。

[7]荀子的“分”首先意味着一种职业的分工,即所谓的“农农、士士、工工、商商”(《王制》)。

主张让社会形成分工,各务本业,各司其职,“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