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c53685af45b307e9719754.png)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报告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78 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为了基本了解常熟市区交通工具的变迁状况以及对此的有关想法,我针对性地设计并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
我的调查活动步骤如下:1、设计调查问卷2、把问卷分发给市区的居民,主要在社区。
3、统计调查问卷4、阐释调查结果5、分析原因,提出个人想法与建议6、写调查报告7、提交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报告一、改革现状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街道上国外的品牌店,马路上原装的汽车,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无不透露着改革开放的气息。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人们对于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现在是要吃的健康吃的放心,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只是能希望吃饱穿暖过好日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很低的。
而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升,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养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常熟交通的变化就能推及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变化了。
二、选题缘由最早选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堵车”。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常熟人,记得小时候最兴奋的事就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跟着他到处去玩耍,可是很奇怪的是,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到节假日包括市里的路上都是满满的私家车,虽然“公益自行车”项目在常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很显然自行车的分布范围还不是特别广泛,并且大多数人都仍然会选择私家车出行,因为保证了速度,又为自己的出行留有了余地。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db0ed86c77da26925c5b0b4.png)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有限,公交线路不畅通,人们出行除了用步
行之外,可以代、宝马
1978 —— 1988 年
开始出现摩托车
自行车居多
• 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1980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有限公交线路不畅通人们出行除了用步行之外可以代替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黄包车和自行车了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1978自行车居多开始出现摩托车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行”
•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 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
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1989 —— 1998
中巴, 90 年代在城乡流行
“打的”成为当时最 时髦的出行方式
1999 —— 现在
如今,自 行车、摩 托等交通 工具正被 新的变化 所取代, 而且是翻 天覆地的 变化
私家车
轻轨 地铁
其实我们不仅能在陆地上 活动,经过这几十年的发 展我们已经可以现在在太 空穿梭的情景,或许在未 来的几十年中我们的交通 工具可能会变成这样的。
飞机
游轮
宇宙飞船
安徽公路网
以下三张图纸 看安徽发展
安徽铁路网
合肥公交图
•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可以显而易见的体会的到改 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活力。
• 事实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人们衣食住 行水平不断挺高的三十年,对此,在接下去的发 展中,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和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 现在2020年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交通工具变化调查报告
![交通工具变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358f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7.png)
交通工具变化调查报告交通工具变化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形态和使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本报告旨在调查交通工具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传统交通工具的演变1.1 马车时代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马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马车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但也存在着速度慢、容量小、对马匹的依赖等问题。
1.2 蒸汽机车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蒸汽机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铁路时代。
蒸汽机车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快、更便捷地进行长途旅行,同时也推动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
1.3 汽车时代20世纪初,汽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汽车具有速度快、灵活性高等优点,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三、新型交通工具的兴起2.1 电动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动汽车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空气污染。
然而,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和续航里程等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普及。
2.2 自行车共享自行车共享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青睐。
自行车共享不仅方便快捷,还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且对环境友好。
然而,自行车共享也面临着乱停乱放、车辆维护等问题。
2.3 高铁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铁路交通工具,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势。
高铁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推动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然而,高铁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对基础设施要求严格,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发展。
四、交通工具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1 生活便利性的提升交通工具的变化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人们可以更迅速地到达目的地,拓宽了生活圈子,提高了生活质量。
3.2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
新型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自行车共享等的兴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1643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 交通工具变迁的影响因素 • 交通工具变迁的社会影响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引言-目的和背景
•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通工具的 变迁是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是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迁及其对社会经济和 环境的影响。
增加,多样化交通选择成为趋势。
03
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以提升运行效率和环
保性能。
建议和展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鼓励和支持交通科技创新,推动交通工 具向更高效、更环保、更便捷的方向发 展。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
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高城市交 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问题。
市交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的互动
03
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交通工具的发
展也直接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发展。
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出行方式改变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传统的步行和骑自行车逐渐 转向使用各种新型交通工具。
生活质量提高
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和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如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驾驶等,推动了 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
04
交通工具变迁的污染
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烟尘对空气质量产生严 重影响,导致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
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 居民生活产生干扰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c168c5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a.png)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1.1 交通工具的丰富多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工具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从最初的自行车、三轮车,到现在的汽车、高铁、飞机,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2 出行时间的缩短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出行时间往往较长。
而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如今,乘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4个多小时,而以前可能需要整整一天。
这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活。
1.3 出行成本的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工具价格逐渐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出行费用。
以前,一辆自行车可能需要花费一大笔钱购买,而现在,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只需要几十元就可以买到。
这让人们在出行时不再为金钱担忧,更加轻松自在。
二、日常俚语与成语俗语的巧妙融入2.1 “说走就走”的旅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出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人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往往会犹豫不决,而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种旅行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2.2 “坐高铁如飞”的体验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有人说,坐高铁就像坐飞机一样快,这就是所谓的“坐高铁如飞”。
这种出行方式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到达目的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3 “骑驴找马”的出行方式虽然现在的交通工具种类繁多,但仍有一些人喜欢选择一些特别的方式出行。
比如说,有些人会选择骑驴去找马。
这种出行方式既环保又有趣,让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自行车、三轮车到现在的汽车、高铁、飞机,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实践报告交通变迁
![社会实践报告交通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9f0579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b.png)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古老的马车、船只,到蒸汽机车、汽车,再到如今的飞机、高铁,交通变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社会实践报告将围绕我国交通变迁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我国交通变迁的历史回顾1. 古代交通在我国古代,交通方式以步行、骑马、马车、船只为主。
马车和船只主要依靠人力或畜力驱动,速度较慢,运输效率低下。
这一时期,交通发展受限于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
2. 近代交通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我国交通事业开始进入近代化阶段。
蒸汽机车、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3. 当代交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水运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特别是在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我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我国交通变迁的现状1. 铁路我国铁路网络已覆盖全国,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新型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城市间、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 公路我国公路网络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体的公路网络。
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我国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
国内外航线网络日益完善,航班密度不断提高,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4. 水运我国水运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内河航运、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全面发展。
港口吞吐量居世界前列,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
5. 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探讨交通工具的变化社团活动小结
![探讨交通工具的变化社团活动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6ac8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f.png)
探讨交通工具的变化社团活动小结
本次社团活动的主题是交通工具的变化,我们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参与的成员对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变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开始前,我们组织了一次小调查,大家对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交通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技术和设计方面。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交通工具的未来发展感到好奇,并对是否会出现全新的交通方式提出了疑问。
在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专题讨论会,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有人分享了关于电动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资料,指出电动车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还有人则关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认为这将是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突破。
除了讨论,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去参观了一个当地的交通博物馆。
在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曾经的交通工具,比如马车和蒸汽机车等,这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交通工具的演变。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一个汽车工厂,亲眼见到了现代汽车的生产过程,让我们对交通工具的制造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交通工具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增强了对交通工具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
大家也更加明白了交通工具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交通工具的进步可以带来城市的便利和发展,而城市的改变也会对交通工具的发展产生影响。
这次社团活动不仅增加了成员们的知识储备,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
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并且通过实地参观活动亲身感受到了交通工具的变化。
通过努力,我们达到了活动的预期目标,对交通工具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58f31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1.png)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过去,人们出行主要依靠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汽车。
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出行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和便利化。
本文将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行方式的变化进行探讨和总结。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的普及率显著提高。
过去,私家车并不普遍,大多数家庭出行仍然依靠公共交通工具。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使得个人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适。
如今,城市中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但私家车的普及依然未曾停止。
同时,共享汽车、网约车等新兴的出行方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其次,高铁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铁建设突飞猛进,高铁网络日益完善,高铁运输速度快、环境舒适、安全可靠,受到了广大乘客的喜爱。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高铁快速到达各地,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出行方式,高铁的出行效率更高,也更受人们青睐。
此外,航空出行也成为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重要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航空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机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航班网络日益完善,航空票价也越来越实惠。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飞机迅速到达全国各地,甚至出国旅行,飞机已经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最后,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无需担心停车问题,随取随用的便利特点使得共享单车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也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步行骑行到汽车高铁飞机,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出行方式也更加便捷和舒适。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出行方式将会更加便利、高效和环保。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fbac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6.png)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安全管理的 加强,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得到 了显著提高,如汽车安全气囊 、高铁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 ,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率。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交通工具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 增强,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 汽车的推广,减少了汽车尾气 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对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建议
道路资源紧缺
城市道路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需要加强道路 建设和优化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压力加大
公共交通系统承载着大量出行人群,但由于道路拥堵和运力不足等问 题,公共交通压力加大,需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
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 主要来源之一,随着机动车保有 量的增加,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06
结论
交通工具变迁的总结
交通工具种类增多
交通工具速度提升
交通工具安全性提高
交通工具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种 类不断增多,如高铁、地铁、 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 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选 择。
随着交通工具技术的不断升级 ,交通工具的速度得到了显著 提升,如高铁、飞机的出现, 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水污染
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 垃圾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到环境中,对水体造成污染。
噪音污染
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 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尤其是 在夜间和清晨时段。
05
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
01
02
03
电动汽车的普及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 术的进步,电动汽车逐渐 成为城市出行的主要选择 。
群的出行需求。
改革开放30年交交通工具发展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交交通工具发展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19fe70af1ffc4ffe47ac38.png)
改革开放30年交交通工具发展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历史及现阶段的主要交通工具2、调查主流交通工具汽车(二)调查对象水云轩小学家长、周围小区邻居、父母的朋友(三)调查组成员与分工组长:林俊杰(全面统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与协调)组员: 曾颖怡(进行文字资料整理、写作)严晶鑫(收集、整理有效资料,制作资料本于宣传小册子)林伟聪(拍摄、拍照、声音与图像的处理工作)潘梦琪(交流、小结、总结工作)(四)调查计划1、收集交通工具发展历史的材料2、小汽车的价格3、实地考察,了解汽车的品牌分类,价格4、进行各种文字资料、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开展总结、交流,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收获改革30年来交通工具经历了几次变革,从最初的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到现如今的电动车、小汽车、火车、飞机,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为了方便沟通、交流,在交通工具上所做的努力,体现出的智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六)调查结果:论文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的变迁2011年8月12日深圳大运会盛大开幕,这是继广东亚运会后中我们广东省的又一盛事。
为了来体验“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游客纷拥而至,这无疑带动了交通事业发展,同时也证明了我国交通事业的高度发达。
近期我们对交通工具的变化问题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做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分析结果:两分答卷的以年龄为主要区别,根据特定的问题,可以得出在不同年代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区别。
(一.自行车)当被调查者被问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10岁-30岁的由34%的人选择的是B选项,45%的选择乘公交车,17%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去学校,而且我们发现大部分选骑自行车上学的初高中学生普遍离学校较近;而同样面对类似的问题,30岁以上的人回答的答案比率却相差甚远。
92%的人选择了骑自行车,6%的人选择坐公交车,而其他选项之和一共2%,在这2%里,绝大部分是选择摩托车,并且觉得骑摩托车是很拉风的事情。
改革开放30年交交通工具发展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交交通工具发展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19fe70af1ffc4ffe47ac38.png)
改革开放30年交交通工具发展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历史及现阶段的主要交通工具2、调查主流交通工具汽车(二)调查对象水云轩小学家长、周围小区邻居、父母的朋友(三)调查组成员与分工组长:林俊杰(全面统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与协调)组员: 曾颖怡(进行文字资料整理、写作)严晶鑫(收集、整理有效资料,制作资料本于宣传小册子)林伟聪(拍摄、拍照、声音与图像的处理工作)潘梦琪(交流、小结、总结工作)(四)调查计划1、收集交通工具发展历史的材料2、小汽车的价格3、实地考察,了解汽车的品牌分类,价格4、进行各种文字资料、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开展总结、交流,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收获改革30年来交通工具经历了几次变革,从最初的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到现如今的电动车、小汽车、火车、飞机,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为了方便沟通、交流,在交通工具上所做的努力,体现出的智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六)调查结果:论文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的变迁2011年8月12日深圳大运会盛大开幕,这是继广东亚运会后中我们广东省的又一盛事。
为了来体验“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游客纷拥而至,这无疑带动了交通事业发展,同时也证明了我国交通事业的高度发达。
近期我们对交通工具的变化问题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做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分析结果:两分答卷的以年龄为主要区别,根据特定的问题,可以得出在不同年代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区别。
(一.自行车)当被调查者被问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10岁-30岁的由34%的人选择的是B选项,45%的选择乘公交车,17%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去学校,而且我们发现大部分选骑自行车上学的初高中学生普遍离学校较近;而同样面对类似的问题,30岁以上的人回答的答案比率却相差甚远。
92%的人选择了骑自行车,6%的人选择坐公交车,而其他选项之和一共2%,在这2%里,绝大部分是选择摩托车,并且觉得骑摩托车是很拉风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44bf97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3.png)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朱青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交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动车、摩托车、家用轿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时代早已被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30年里,改革开路。
30愁了。
改革开放3030年。
在21到了很大的作用。
80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上1995年末达到873320002001月底突破了31999年101214119981万公6万公里2004年83年多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854.7620多条时速200公里至35010年大提速到“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驰骋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航空总周转量为2.982010年总周转量538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旅客运输量26769万人的1161978的1801978年231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货邮运输量5361978年6.4万吨的84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到20101601501532104个。
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或缺的新生代。
3.6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50%1300量成倍增长。
我国船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181600万载重吨。
我国船队的总规模由过去的世界排名40年达到了642010年的第42010特别是集装箱在去年年底超过了1亿TEU。
我国19731000万到50003达到了100万TEU6100万到1000万花了95000万到1模和运量是成倍增长。
新农村交通工具变迁状况调研报告
![新农村交通工具变迁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c12e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a.png)
新农村交通工具变迁状况调研报告报告人:xxx地点:xxx对象:当地民政部门、交通局、及群众等方法:询问、调查问卷等前言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加快农村交通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了解农村交通工具变化,研究交通工具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交通工具变化中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基本情况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各类交通工具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年期间,大家走亲访友变可以折射出交通工具的巨大变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说外出也好,买票也好,就连乘火车都很困难,所以想外出就只能步行;改革开放初期,手推车,马车,牛车,是农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辅以少量的自行车等其他交通工具,至九十年代初期,摩托车的数量又在农村逐渐增多;9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很多人已经开始做柴油车,不过往往是顺路的坐在一辆车上;年轻人则骑摩托车串门;2000年至今,电瓶车,摩托车在农村逐渐普及,货车,面包车,小汽车开始出现,与从前相比,无论是速度还是舒适度都大大提高;下表可直观反应出农民乘坐交通工具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折射出农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乘坐交通工具也并非单一的办事、走亲访友,还包括旅游等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出的费用也慢慢增加;近年来尽管油价不断上涨,但与农民聊天中得知,大家并没有多大的负担;而农民朋友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政策的变化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与实惠;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大大的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也极大的丰富了农民们的业余生活;而农村交通环境的改变也大大的方便了农民朋友们外出办事、旅游等;总结交通工具的变迁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丰富了村民的社会生活,提高了村民走亲访友的频率;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交通网的完善使得村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大大加强,新思想、新概念不断涌入,村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交通工具的变迁对村民社会社会也有负面影响;人们出行依赖机动车,很少有人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这种绿色环保且可以锻炼身体的出行方式;但是, 发展经济是大势所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紧跟党的步伐,大力发展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自己、为他人、为子孙后代建设美好、光明的未来。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2414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8.png)
政策因素推动变迁
1 2 3
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交 通工具的升级和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城市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政策的调整,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 展。
环保政策
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促进了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交通工具向环保方向的变 迁。
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随着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交 通拥堵现象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政府正在加大 力度推进交通拥堵治理,通过限制购车、优化交通规划等措 施缓解交通压力。
当前交通工具概况
智能交通发展迅速: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下,智能交通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系统、高精度 地图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有望为交 通出行带来革命性变革。
交通工具的变迁提高了城市的可达性和通勤效率,使得城市能够更 快速地扩张,同时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工具的变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道路、 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
对人民生活品质的影响
提高出行效率
交通工具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便捷,缩短了通勤时间和旅行时间,提高了人 们的出行效率。
交通工具变迁过程
01
多样化交通工具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多样化交通工具逐渐
出现。特别是私家车数量迅猛增长,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02 03
公共交通设施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更新了公交车辆,改善了车站设施,提 高了服务质量。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也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营,为市民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f232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b.png)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出门就是骑自行车,慢慢悠悠。
那时,街道上满是自行车,成了城市的主角。
后来,私家车渐渐普及。
大家都想有辆车,开车出门成了一种时尚。
小伙伴们一聊起车,眼睛都亮了,特别是新款的轿车和SUV。
一、交通工具的多样化1.1 自行车的黄金时代自行车是我们那个年代的象征。
小巷里,骑着车的小孩笑着追逐,阳光洒在每一个笑脸上。
那种自由的感觉,真是无可替代。
虽然骑自行车出行方便,但也有些时候,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赶个集还是不够快。
1.2 私家车的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成了许多家庭的标配。
车子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想想看,开着车出去,朋友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心里别提多美了。
可是,城市交通压力大,堵车成了常态,有时出门就像打仗,实在令人无奈。
二、公共交通的变革2.1 地铁的迅猛发展地铁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
以前出门总是被堵,现在坐地铁,速度飞快。
尤其在高峰期,人山人海,却也能感受到一股热情。
人们在车厢里聊着天,生活的节奏真是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2.2 公共汽车的便捷性公共汽车的线路越织越密,出行变得无比方便。
不同的地方,随时都有车可坐。
虽然偶尔会遇到一些“小插曲”,比如车上人太多,但大家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心里都有种默契。
这样一来,出行不仅是旅程,更是交流的时刻。
2.3 出租车与共享经济再说说出租车和共享出行。
过去打出租车不容易,现在通过手机叫车,真是“指尖上的便利”。
打车的小故事层出不穷,司机和乘客间的对话,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共享单车也是个新鲜玩意儿,随处可停,随时可骑,让出行更灵活。
三、智能科技的融入3.1 互联网的助力如今,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出行变得更加智能化。
用手机查看实时交通情况,规划最佳路线,再也不怕迷路。
各种出行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真是让人应接不暇,科技感满满。
3.2 无人驾驶的前景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想想那情景,坐在车里,享受旅程,不再担心驾驶。
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cdebbba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c.png)
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通常安步当车,下地干活、走亲戚,基本上是步行,我的长辈有不少人到25里外的束鹿县城(今辛集市区),也往往步行。
偶尔富裕些的家庭有一辆旧自行车。
曹文轩在小说《草房子》中也写到,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小学,一位家境富裕的学生骑一辆自行车到学校,引得所有学生羡慕。
那时候主要用作运输工具的马拉大车,同时辅助发挥着交通工具的作用。
生产队的粮食收获了,我大叔叔就很神气地挥鞭打马,赶着装满粮食的大车奔赴县城的粮站。
这中间就捎带人们一段路,人们坐上马车,很舒服,也神气。
改革开放三四年后,人们的生活好一些了,村里的自行车多起来,主要是旧自行车。
我哥哥上高中那年,托人买了一辆环球自行车,需要车票,160元,崭新的,货真价实,我们都非常高兴,视作宝贝。
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几大件就包括自行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交通便利多了。
我们都骑自行车上高中。
农村的拖拉机也辅助地作为交通工具。
摩托车进入了一些先富裕起来的或赶新潮的农民家庭。
农村青年结婚流行的新几大件,包括摩托车。
1988年我第一次从辛集市坐火车到石家庄,感觉又平稳又快速。
石家庄市区不仅有公交车,而且出现了出租车。
那时候流行皇冠,那位女出租车司机很健谈,给我见多识广的印象。
1989年我首次出省远行,乘火车到大连上大学,在大连市区,不仅见到了公共汽车,还有有轨电车、无轨电车,那里的交通真的很便利。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从大连乘客轮到天津,也很便利。
在石家庄,自行车更加丰富多彩,我买过一辆800多元的阿美尼变速自行车。
我当时在单位经销摩托车,客户中的很多都是农民。
看来农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公交车越来越便利,线路延伸越来越长、越偏远。
连通城乡的长途公交车,也越来越发展。
在石家庄,打出租车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便宜。
我曾在江苏境内做过一次长江轮渡,真的使天堑变成了通途。
进入新世纪以来,更不得了。
一个是火车提速,尤其是动车组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在途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
交通工具调研报告
![交通工具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d962f8f90f76c661371a12.png)
交通工具调研报告一、简介交通工具狭义上指一切人造的用于人类代步或运输的装置。
如: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火车,船只及飞行器等。
其中也包括马车,牛车等动物驱动的移动设备,从这一点来说,黄包车、轿子、轮椅也可以算是交通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变化。
二、演变过程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发明,使人类探索另一个星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在早些时候,人类还没有“交通工具”这一代名词,那时,人们主要是靠步行来相互走访联系的。
后来,在人们的智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后,有了马车等畜力交通工具,也算是交通工具史的一个“巨大”的飞跃了,这也相对的促进了部落间、朝野间的交流,形成小范围内的良性循环,之后不久,水上的交通工具也逐渐成型,不过交通的迅速发展也被利用在战场上。
来到了所谓的“半机械时代”,当时自行车这种实用的工具已经发明,只不过没有现代这样坚固好骑。
火车与汽船,此两项发明使陆地和水中交通工具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两种工具的主要用途是运输乘客和货物。
而后,汽车、飞机也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主流,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也有了战斗机、战车、战船的概念(社会高科技都是体现在军事方面的),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也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三、种类自行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双层公共汽车大客车计程汽车, 出租汽车无轨电车电车, 有轨电车地铁空中轨道列车火车船邮轮, 客轮帆船远洋班轮定期客船, 班轮船舱气垫船救生圈救生艇民用航空飞机班机喷气机客机中程飞机远程飞机螺旋桨飞机喷气飞机涡轮风扇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涡轮喷气飞机热气球四、影响积极在人类文明社会早期,工具十分落后,交通工具也是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古老的农业社会开始出现了马车,牛车以及船等交通工具,这些早期的交通工具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依靠步行的交通方式,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2342294b73f242336c5f5a.png)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在由反反复复变化的社会,每一天都好像万花筒一样变出许多的花样,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的我们奔小康,过上好日子,忽然发现我们身边的小细节都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您发现了吗?比如说交通工具,于是按捺不住的我们便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小小的研究。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
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30年后,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
本专题将从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展示交通30年的蜕变。
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手段,就难以卓有成效地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同时,快捷方便的交通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占有突出地位,一地区的交通状况直接提高或降低工作的效率。
城市是交通网络上的枢纽,城市交通的滞塞与通畅,不仅左右着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对于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运转,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1.建国初期——小骡拉车跑得欢当时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步入“轨道”,可是会发现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有牲畜拉车,类如骡车、马车、牛车……但这些所谓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在当时不错的了,据了解当时的这些交通工具也需要“行车驾照”,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不怎么发达的。
2.70年代——人力踏车满街跑在70年代,自行车看来已经很普遍了,街头车流很多,摩托车、汽车……也都陆续出现了,这说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有所进步,像这些“洋货”在大马路上开始成为平常事,这说明中国的交通已经开始迈向新的曙光,迎接新的开始。
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看社会的变迁2
![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看社会的变迁2](https://img.taocdn.com/s3/m/2beabff22f60ddccdb38a088.png)
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看社会的变迁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
1、最早的运输工具可说是木棒棒的一端缚重物由一人背负或将重物放在中间由两人抬行。
人类早期发明的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橇并由此制造了车。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跨越水域还发明了独木舟。
2、人类很早就开始以家养的牛、马等牲畜驮运物品。
车出现后牛、马等家畜又被用於挽拉车辆。
3、建国初期——当时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步入“轨道”可是会发现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有牲畜拉车类如骡车、马车、牛车……但这些所谓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在当时不错的了据了解当时的这些交通工具也需要“行车驾照”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不怎么发达的。
4、70年代——在70年代自行车看来已经很普遍了街头车流很多摩托车、汽车……也都陆续出现了这说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有所进步像这些“洋货”在大马路上开始成为平常事这说明中国的交通已经开始迈向新的曙光迎接新的开始。
5、90年代—— 90年代火车之类的新交通工具也逐渐在我国遍地开花从建国到70年代来看90年代的交通已经相对算比较先进了这也同样说明中国的交通发展前途是无限的在90年代的人们生活也慢慢步入轨道这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6、现在的交通可谓是鼎盛时期随着经济交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已不再局限与快捷方便而更多的是关注于其环保实用的部分对出行工具选择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的交通工具也逐渐向清洁性发展。
通过上述材料的了解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社会的变迁。
我记得我是出身在农村的当我记事起我们那里要买东西的话还要步行2里多的山路去买交通十分的不变。
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里开始修了一条油路从那时起人们去买东西大多都是骑自行车去买方便了很多。
而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骑摩托车到了现在村里面的一些人家都已经开上了小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报告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78 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为了基本了解常熟市区交通工具的变迁状况以及对此的有关想法,我针对性地设计并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
我的调查活动步骤如下:1、设计调查问卷2、把问卷分发给市区的居民,主要在社区。
3、统计调查问卷4、阐释调查结果5、分析原因,提出个人想法与建议6、写调查报告7、提交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报告一、改革现状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街道上国外的品牌店,马路上原装的汽车,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无不透露着改革开放的气息。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人们对于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现在是要吃的健康吃的放心,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只是能希望吃饱穿暖过好日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很低的。
而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升,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养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常熟交通的变化就能推及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变化了。
二、选题缘由最早选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堵车”。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常熟人,记得小时候最兴奋的事就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跟着他到处去玩耍,可是很奇怪的是,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到节假日包括市里的路上都是满满的私家车,虽然“公益自行车”项目在常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很显然自行车的分布范围还不是特别广泛,并且大多数人都仍然会选择私家车出行,因为保证了速度,又为自己的出行留有了余地。
我们宿舍一个舍友上个假期回家,结果在学校外面一点点的路上堵了很长时间,让她很是烦闷。
我想,这和我多年前认识的常熟已经大相径庭了,而且路上也多了许多电瓶车之类的新型交通工具,所以就特别挑了这个题目,来研究一下改革开放36年以来常熟的交通工具变迁。
三、数据分析与感悟自改革开放起,人们的生活就在不断提高。
三四年的时间,常熟市区包括的自行车就多起来了,但主要还是旧自行车。
从“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这个问题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自行车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几乎有18%的人都选择了自行车,而另外58%的人几乎都没有交通工具。
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几大件就包括了自行车。
父亲对我说,他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那时候自行车是个稀罕物,要是能骑在街上可帅气了。
父亲的愿望终究还是实现了,奶奶每个月攒20,攒了一年12个月240块钱,终于买了一辆自行车给父亲做礼物。
可能240块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不算是什么,也许随随便便在外面吃一顿饭就差不多要300块钱,但是对于当时的奶奶来说那可是攒了一年的积蓄啊。
爸爸说现在回想起过去骑自行车的日子,感觉当时骑自行车就像现在开奔驰一样爽。
改革开放之风吹到了大江南北的农村,吹到了常熟这块小地方,已经从大家对于自行车的追求上看出一二了。
八十年代中后期,交通便利多了,而在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就是自行车的流行,将近25%的人都在那个时期使用过自行车,不过调查的口述中有不少老人都说那些都是老式的自行车,而且很多都是二手车。
听爸妈说那时的人都骑自行车上中学了。
可以说生活条件是不错了,而且农村的拖拉机也辅助地作为交通工具,数据中也有15%的人在使用着拖拉机。
当然,摩托车也进入了一些先富裕起来的或赶新潮的农民家庭,成为当时的“新宠”。
农村青年结婚流行的新几大件中,又开始包括了摩托车。
进入九十年代,在“9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一题中,自行车仍然保持着不错的形式,但摩托车也开始异军突起,刮起了红极一时的“摩托热”。
在我出生后不久,爷爷就买了一辆摩托车,我便蹲在摩托车前,爷爷便会载我去各个地方,只是下雨的时候,我必须要努力钻进爷爷的雨衣里,以免自己会被淋湿。
进入21世纪,当然也伴随着我童年的消逝,父亲买了第一辆车。
此时可以说汽车成为了各家争相追逐的对象,什么奔驰、宝马、兰博基尼,便是对外开放吹来的外国之风。
有了汽车之后,父亲便可以每天开车接送我上学放学,我也不必再担心会被雨淋湿,甚至也可以在车里吃早饭等等。
可以说汽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方便了我们很多。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更,汽车的增多,我们不可避免的便是堵车现象。
在“你觉得常熟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比36年前如何?原因是什么?“这一题中,几乎35%的人认为经常拥堵,45%的人认为偶尔拥堵。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玩笑,丈夫送妻子去机场,妻子坐完4小时飞机打电话给丈夫告诉她到达了目的地,而此时此刻丈夫也正好到家。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我们能看出,中国的堵车现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随着我们经济能力的提升,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以光速发展,所以我们在提升经济的同时,也应解决随之到来的困难,使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前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交通工具上还有更多变新。
一个是火车提速,尤其是动车组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在途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
火车还有一大便利就是卧铺、软座、空调列车越来越多,使得人们的出行舒适度越来越高。
另一个是飞机日益进入人们的日常出行工具选择,远途的出行,或者是打折的机票,都很有吸引力。
但常熟一直没有开通铁路线,也没有飞机场,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远的地方,还得首先坐长途汽车去苏州坐火车或者去上海北京之类的地方坐飞机才行。
四、启示改革开放不仅使我们的交通工具有了较大的提升,也使公共交通有了质的飞跃。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的公共汽车只有几辆,车子也很小。
反观现在,城市的公交车密度越来越大,服务也越来越好,各种便利的、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优惠的公交卡也受到广泛欢迎。
基本上所有的地方,公交车都能到,公交车也又大又宽敞,完全不像以前那样。
最近,我们城市的公交车站更是应用了电子显示牌也配备了wifi,十分先进。
公共自行车的出现也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如果我们不愿坐车,也可以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既环保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人们日益富足,打出租车越来越普遍,节假日探亲的人们甚至从大城市直接打出租车到边远的乡村。
时间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而改革开放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好的成果,不断地检验着真理。
当然这其中也在不断地改善,就好比大家对于如今交通拥堵的原因诸如“私家车增多;停车不方便;受外地人流影响;红绿灯设置不合理;车辆乱停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等等。
”的看法,政府部门包括我们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去思考。
三十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迁,我感觉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发挥的作用是最根本的。
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
改革和开放共同丰富了市场供应,促进了科技进步,使国家和人们富裕了起来,选择型消费、个性化消费得到实现。
这样才使得人们在出行方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选择权。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A.男B.女2.你的职业?A.学生B.在职白领C. 农民工人D.已退休E.其他3.你的年龄?A.10-20B.21-30C.31-45D.46岁以上4.你现在(21世纪)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B.电瓶车C.自行车、三轮车D.公交车E.摩托车F.其他或无5.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拖拉机B.自行车C. 汽车D.摩托车E.其他或无6.8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拖拉机B.自行车C. 汽车D.摩托车E.其他或无7.9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拖拉机B.自行车C. 汽车D.摩托车E.其他或无8.你觉得常熟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比36年前如何?原因是什么?A.经常拥堵B.偶尔拥堵C.不拥堵9.如果让你选择现在最喜爱的交通工具,你会选择什么?原因是什么?A.汽车B.自行车C.公交车D.电瓶车E.步行或其他乱停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等等。
9.原因A.遮风挡雨,比其他的速度快,B.低碳环保C.出行不用担心车位,随心随意D.方便快捷,不会被堵车干扰E.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