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的过程与实践
教育的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教育的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什么是教育的行动研究?教育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强调通过实践来改进教育实践。
行动研究的目标是解决教育现实中的问题,通过系统地观察、反思和实践,逐步改善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和其他教育从业者通常起到主导和参与的角色,他们通过合作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实施和评估改进教育实践的行动。
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步骤一: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1.研究者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面临的教育实践问题,并对此问题产生关注。
2.研究者选择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和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行动研究。
3.研究者需要确保研究主题和问题是可行的,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密切相关。
步骤二:制定研究目标和计划1.研究者需要明确他们想要达到的研究目标和成果。
2.研究者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
步骤三:收集数据1.研究者根据研究计划,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2.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步骤四:分析数据1.研究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2.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分析和质性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数据。
步骤五:解释和评估数据1.研究者需要解释数据的意义和发现,并将其与研究目标和问题联系起来。
2.研究者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收集或分析。
步骤六:制定行动计划1.研究者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2.行动计划应该是可行和可实施的,同时需要考虑教育实践的可持续性。
步骤七:实施行动计划1.研究者根据制定的行动计划,实施改进教育实践的行动。
2.研究者需要记录和反思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步骤八:评估行动效果1.研究者评估实施行动计划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等。
2.研究者需要使用合适的评估方法来评估行动效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简介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是一种以行动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改进实践、解决问题和促进变革。
它紧密结合了研究和行动的过程,通过反复循环的实践和反思,以实现对特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改进。
步骤1.问题识别和确定–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收集相关背景信息和数据–通过讨论和反思,选择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2.计划行动方法–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时间框架–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确定参与者和研究团队3.实施行动–根据行动计划进行实践–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记录重要事件和观察结果4.分析和解释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模式–解释数据的意义和涵义5.提出解决方案–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参与者一起讨论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实施行动方案–根据讨论和评估的结果,制定行动计划–配置资源,分配任务–实施行动方案并记录关键的改进步骤和结果7.评估和反思–对行动方案进行评价和反思–分析行动的效果和影响–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8.总结和推广–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撰写报告和论文,分享研究结果–推广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实践结论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进工作和推动变革。
通过明确的步骤和循环的反思实践过程,行动研究能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采用Markdown格式编写文档,便于整理和分享研究成果。
通过掌握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这一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
简要回答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简要回答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 确定问题:研究者通过观察、调查或反思自己的实践,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困惑。
2. 制定计划:根据问题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方法、时间安排等。
3. 实施行动: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行动,可能涉及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育策略或组织教学活动等。
4. 收集数据:在行动过程中,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学生的表现、反馈、观察记录等。
5. 分析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找出其中的模式、趋势和关系。
6. 反思与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反思行动的效果,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及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或挑战。
7. 调整行动:根据反思和评估的结果,对行动进行调整和改进,再次进入实施行动阶段。
8. 总结与分享:在研究结束后,总结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报告或论文,并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研究者可以在任何阶段根据需要回到之前的步骤,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旨在通过研究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
行动研究的一般实施过程及行动研究的特点

一、行动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二、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一)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
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可见:预诊在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
行动阶段在于解决问题、改进实践。
(二)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行动研究的过程是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的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
并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
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四)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
从行动研究的框架中可见第一个循环完了之后,进入第二个循环,从而使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
试述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试述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引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行动研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它旨在通过实践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且不断反思并改进研究过程。
本文将介绍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具体步骤。
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与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同,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通过与实际问题的直接接触,并进行实践性的干预,以达到改进现实世界的目的。
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行动研究的实施通常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问题识别和规划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识别和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这可能包括对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关切进行分析,确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制定明确的研究问题。
2.设计行动策略在明确了研究问题后,行动研究者需要设计行动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可能包括制定计划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定义评估指标和方法等。
3.干预实施行动研究的核心是实施干预措施来改变现实情况。
这可能涉及与目标群体合作,提供支持和资源,监督和评估干预的实施过程。
4.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干预实施的过程中,行动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数据来评估干预的效果。
这可能包括定性和定量数据的收集,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5.反思和改进行动研究强调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过程。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行动研究者需要思考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可以通过与目标群体的互动和合作来实现。
6.成果分享和应用最后,行动研究的结果需要分享和应用于实践。
这可能包括撰写研究报告,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供政策建议等。
行动研究的优势和局限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实践导向: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参与性: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者与目标群体的互动和合作,增加了研究的参与性和可持续性。
•反思和改进:行动研究强调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可以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然而,行动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观性:由于强调研究者的主观参与和干预措施的选择,行动研究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简述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简述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什么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针对问题解决和改进实践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促进变革,并以反思和调整为基础,不断迭代改进。
行动研究法通过集思广益,参与者的合作以及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推动组织或社区的发展和改进。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
研究问题应该针对特定的实践问题或需要改进的情况。
确保研究问题具有可操作性和明确性,使得后续的研究过程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
2. 收集和分析数据对于行动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收集的数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视实践问题和研究目标而定。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理解实践情况和问题的本质。
3. 规划和实施行动基于收集和分析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该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式。
在实施行动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控实践的变化,并不断调整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
4. 反思和评估反思是行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研究者需要定期反思行动的效果、问题的解决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反思,研究者可以在下一轮行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5. 结果总结和分享行动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并改进实践。
在完成一轮行动研究后,研究者需要总结并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和经验。
这可以通过撰写报告、举办研讨会或发布研究成果等方式实现。
分享的过程可以促进交流和学习,也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机会。
行动研究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灵活性:行动研究法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研究者可以随时调整研究计划和行动计划,适应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变化。
•参与性:行动研究法注重多方参与和集思广益。
通过与实践者、团队成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合作,可以促进解决问题的共识和集体智慧。
•实用性:行动研究法的目标是解决实践问题和改进实践。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就是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引言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是一种系统研究和改进实践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组织或个体的效能。
本文将介绍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实践和改进。
步骤一:问题的识别行动研究法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这可能是一个当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潜在的改进机会。
问题的识别需要对现状进行充分的观察和了解,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观察:直接观察现象,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或改进机会。
•访谈: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当前情况的看法和建议。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大量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或改进机会。
步骤二:问题的分析与定义在识别问题后,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定义,明确问题的范围和关键因素。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根因分析: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定义问题: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义,明确目标和预期结果。
步骤三:计划行动在明确问题后,需要制定行动计划,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行动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目标设定:明确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例如提升组织绩效、改善流程效率等。
•行动步骤:制定实施行动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确保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时间安排:建立时间表,规划行动的起止时间和阶段性目标。
步骤四:行动实施一旦制定了行动计划,就需要开始执行。
在实施行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跟踪进展:定期检查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按计划进行,并随时调整和优化。
•协作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和协作,共同推动行动的顺利实施。
•收集数据:在行动实施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用于评估行动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步骤五:评估与反思行动研究法的关键在于评估行动的效果并进行反思。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
评估和反思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行动的效果和解决问题的程度。
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

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一、概述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状,并促进社会变革。
它融合了研究和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以达到改善实际问题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该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实践诉求:行动研究的出发点是对实际问题的诉求,研究者需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实践的改善。
2. 参与性研究: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与参与,注重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互动、合作,以共同推动实践的改善。
3. 循证实践:行动研究强调以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研究者需要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为实践问题提供科学的证据,从而进行有效的实践干预。
4. 循证评估:行动研究强调对实践干预的评估,注重对实践效果的观察和评估,以验证实践干预的有效性,促进实践的改善。
5. 实践反思:行动研究强调实践者对自身实践的反思,注重实践者的主体地位,鼓励实践者主动参与实践改进的过程。
以上五点构成了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它们共同指导着行动研究的实践过程,促使行动研究者积极参与实践,并促进实践的改进。
三、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识别问题: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识别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的焦点和目标,明确需要改进的实践问题。
2. 规划行动:在明确实践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确定实践干预的方式和方法,为实践改进奠定基础。
3. 实施行动:一旦行动计划确定,研究者需要开始实施实践干预,采取具体的行动措施,促进实践的改进。
4. 收集数据:在实施实践干预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数据,以了解实践的变化和效果,为后续的评估提供依据。
5. 分析数据:收集数据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发现实践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实践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
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从实践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师确定研究的课题一定要有实践性,可行性,科学性;分析的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向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的过程;④拟定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和策略;2、实践尝试行动,⑤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3、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⑥按照研究计划有策略地采取了行动后,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是教育研究过程的又一个步骤;“做”的怎样 ,还需要反馈、评价、修正;这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作出全面的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的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4、归纳总结,⑦反思是在行动和观察之后做出的它既是行动的第一个行动的结束,也意味着行动研究循环的开始;反思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这一环节是把整个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这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因此,教育行动研究的每一个环节本身充满了行动与研究的色彩,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行动研究的过程与实践

行动研究的过程与实践[内容摘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教师行动研究所遵循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同时也阐述了教师行为研究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课例为载体、理念引领与行为跟进相统一的教师教育模式。
[关键词]:行动研究案例教学反思一、课题的提出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
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所以,计划的每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
计划意味针对问题,提出假设。
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
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
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以能使行动研究活动更具有预见性。
行动是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
它具有以下特性:第一,验证性,检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
所有计划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
以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研究者尽量按原计划行动,否则,检验也就无从谈起,研究的科学性也就无从保证。
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
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以求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
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进行有根据的调整、变更。
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1. 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听起来有点儿高深,但其实就是一种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和改进的方法。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学校里,老师们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太给力,于是决定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一切。
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观察、反思,还要制定计划、实施,然后再看看效果如何。
就像是在做一道数学题,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调整,最后找到最合适的解法。
2. 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2.1 确定问题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出问题。
就好比你家的水龙头漏水,你得先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
在教育环境中,老师们会和学生、家长、同事们聊一聊,收集意见,找到那些令人抓狂的难点。
可能是课堂参与度低,也可能是某个知识点总是弄不明白。
总之,问题得找准,才能对症下药。
2.2 制定计划找到了问题,接下来就得想办法了。
就像做菜,你得先准备好材料,再决定怎么烹饪。
在这个阶段,老师们会制定出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比如,如果发现学生在解题时总是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计划可能包括引入一些有趣的解题方法,或者组织小组讨论,让大家互相帮助。
这个计划得详细,目标得明确,不能说“我要让大家变得更聪明”,得具体到“下周我们要完成三道新的练习题”。
2.3 实施行动好了,计划制定完毕,接下来就是动手实施啦!这一步就像是正式开锅煮菜,不动手怎么知道味道?在课堂上,老师们会根据之前制定的计划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观察他们的反应。
这时候,老师就变成了“现场导演”,要随时调整表演,以确保每个“演员”都能发挥出色。
3. 观察与反思3.1 收集反馈实施之后,不能就此打住。
就像煮菜得尝味道,行动研究也需要不断地收集反馈。
老师们可以通过问卷、讨论、观察等方式,看看学生们的表现如何。
是不是有些学生依然懵懂无知,或者他们是不是对新方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反馈就像调味品,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效果。
3.2 反思与调整最后一步,反思与调整。
经过一轮行动后,老师们要坐下来,好好想一想:这次的行动究竟有效吗?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地方可能做得不错,但也可能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育的行动研究法名词解释

教育的行动研究法名词解释教育的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研究方法,以教师和学生为研究主体,通过实地行动和反思来改善教育实践。
行动研究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政策的增效与改进。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与特点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实施行动和不断反思,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行动研究更加注重解决问题,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
行动研究的特点包括:参与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循环性和转化性。
行动研究的研究者通常是教育实践者,他们通过与学生和同事的互动合作,进行问题定义、行动计划、实施反思等一系列过程,从而实现教育实践的改进。
二、行动研究的步骤与过程行动研究通常包括问题选择、问题诊断、行动计划、实施行动、反思总结和知识转化等步骤。
1. 问题选择与诊断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问题诊断。
问题可以是教学中的困惑、学生的学习困难、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等。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确定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2. 行动计划与实施在明确问题之后,行动研究者制定行动计划,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尝试解决问题。
行动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3. 反思总结与评价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行动研究者要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
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对教育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
这包括自主反思、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4. 知识转化与分享行动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实践的学习,产生对教育实践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更广泛的教育实践中。
行动研究者可以将实践经验、研究结果转化为教材、教学策略、教育政策等,与其他教育者分享。
三、行动研究的应用领域行动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困难解决、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等多个方面。
1. 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行动研究的一般过程。

简述行动研究的一般过程。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通过实践和反思提高实践效果的研究方法。
其一般过程如下:
1.选择研究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选择待研究的具体问题。
2.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所需的资源。
3.实施行动计划:采取具体行动,针对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收集实践经验数据。
4.数据分析和问题归纳: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5.建立新理论和制定改进计划:根据归纳出的问题和实践经验,制定改进计划及新理论。
6.实施改进计划:根据制定的改进计划进行改进。
7.反思与总结: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并反思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的应用效果。
8.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总结实践经验、提炼理论知识,并将其分享给他人。
简述行动研究实施的步骤

简述行动研究实施的步骤概述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将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反复的循环过程,不断地改进实践并生成新的知识。
行动研究实施的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问题诊断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对问题进行诊断。
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明确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问题诊断阶段的重点是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范围,以及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问题的发生和影响;•分析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2. 目标设定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目标是行动研究的关键。
目标应当是可量化和可实现的,并与实践问题直接相关。
目标设定阶段需要明确期望达到的结果,以便后续的行动和评估。
•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和方面;•设定明确、可量化和可实现的目标;•将目标与问题诊断的结果相关联。
3. 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行动研究的核心,它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表和资源分配。
在行动计划中,需要明确谁将负责执行哪些具体的任务,以及这些任务将如何推动实现设定的目标。
•列出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时间表;•分配资源和确定责任人;•制定评估和监控机制。
4. 行动实施行动实施是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具体的行动,并记录、整理和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
•按照行动计划进行具体的行动;•记录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和整理实施数据和信息,寻找改进的机会。
5. 评估和反思在行动实施阶段,需要对行动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思。
通过评估和反思,可以检查行动的进展和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设定评估指标,定期对行动进行评估;•召开反思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评估结果和反思经验,调整和改进行动。
6. 知识生成和分享行动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生成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分享给相关利益相关者。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行动研究的结果整理成文档或报告的形式,并与他人分享。
行动研究法步骤

行动研究法步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实际行动和反思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并通过反思来不断调整和完善行动计划。
以下是行动研究法的经典步骤,每个步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步骤一:问题识别行动研究法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应该明确问题的本质,确定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并了解相关的背景和文献。
步骤二:制定行动计划在明确问题之后,研究者需要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该包括研究的目标、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等。
此外,行动计划还应该考虑时间和资源等因素。
步骤三:实施行动计划在这一步骤中,研究者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开始实施行动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收集数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一系列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应该记录所做的事情,并注意当中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步骤四:反思和调整行动完成实施后,研究者应该进行反思并调整行动。
反思是指研究者对实施过程进行思考和评估,包括了解背后的原因和结果等。
根据反思的结果,研究者可以对行动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步骤五:总结和分享经验在这一步骤中,研究者需要总结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并将其分享给他人。
通过分享经验,研究者可以促进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步骤六:改进实践根据前面的研究过程和反思结果,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改进实践。
这可能包括改进行动计划、调整实施策略、优化资源分配等。
通过持续的改进,研究者可以不断提升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行动研究法的这些步骤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研究者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进行调整和反思,以实现研究目标。
此外,行动研究法还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并通过理论来指导和解释实践。
因此,在行动研究法中,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面向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改善实践过程。
这种方法通常由研究者与实际参与者共同合作,通过实际实践和反思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改进。
行动研究法强调实践与研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实践性,有助于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并促进参与者的学习与发展。
行动研究法的基本原理行动研究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研究方法,其核心原则是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协作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利用研究技术来指导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中的反馈又会促使研究者对问题做出调整和改进,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行动研究法的步骤1.诊断阶段: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对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
2.计划阶段:制定行动计划,明确实践目标和实施策略。
3.行动阶段:实施行动计划,观察并记录行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数据变化。
4.反思阶段:对行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行动计划。
5.再行动阶段:在反思的基础上再次实施行动,不断改进和优化实践过程。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实践性强: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实践过程。
•反思性强:行动研究法要求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和评估,通过调整行动计划来实现实践过程的优化。
•参与性强:行动研究法由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合作,形成一种密切的参与关系,有助于实现实践和研究的有效结合。
行动研究法的应用领域行动研究法广泛应用于教育、社会工作、组织管理等领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组织效能的提高。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知识的传递,有利于促进参与者的学习和发展,对于推动实践过程的改进和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行动研究法的实践,可以不断探索并改进实践过程,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提高。
行动研究法的灵活性和参与性有助于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论文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论文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引言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改善教育实践。
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法经常被用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本文将介绍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步骤一:识别问题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教育者需要观察、分析并了解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来自于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期望等。
在确定问题时,需要确保问题明确、有限且可操作。
步骤二:制定研究目标在确定问题后,教育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该与问题相关,并具体而明确。
它们应该能够为研究提供指导,并帮助研究者评估研究的成功程度。
步骤三:收集数据行动研究需要收集相关数据来解决问题和实现研究目标。
数据可以包括定性数据(如观察记录、访谈反馈)和定量数据(如问卷调查、学生成绩)。
数据收集方法应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的特点进行选择。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 观察和记录教学情境 - 进行学生访谈或小组讨论 - 分发问卷调查 - 分析学生作品或考试成绩步骤四:分析数据一旦数据收集完成,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趋势和关联性。
数据分析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具体取决于研究问题和数据类型。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 文本分析,通过对访谈记录、观察记录等文字材料进行读者索引和注释来挖掘其中的信息。
-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描绘、推断和解释。
步骤五:制定行动计划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该具体指明改进措施,并列出实施这些措施的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行动计划应该与研究目标和问题紧密相关,并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步骤六:实施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需要跟进并监测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这可能包括教学实践的调整、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或课程的重新设计等。
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密切关注变化效果,并准备调整行动计划以应对未预料的问题。
行动研究步骤

行动研究步骤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为基础,通过观察、记录和反思来改进实践的方法。
行动研究步骤主要包括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观察记录和反思、分析和总结。
首先,确定问题。
在开始行动研究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明确的问题或目标。
这个问题或目标应该是与实践相关的,可以通过改进来解决。
例如,一个老师可能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到担忧,并希望通过某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制定计划。
一旦问题或目标确定,就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研究的时间表、参与者、数据收集方法等等。
计划应该能够指导实施行动和记录数据,并且需要灵活调整,以适应实践中出现的变化。
例如,在阅读理解能力的例子中,教师可以决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周给学生分发一份阅读材料,并通过问答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进步。
接下来,实施行动。
在实施行动阶段,研究者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实践,并记录相关的数据。
这可以包括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回答和参与水平等等。
实施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困难,这时研究者需要及时调整计划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然后,观察记录和反思。
在实施行动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
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记录他们的回答和参与水平,以及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及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接下来,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在观察记录和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看到底实践的哪些方面取得了进展,哪些方面存在困难或需改进。
然后,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以便与其他人分享和讨论。
最后,循环迭代。
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一次循环可能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可以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基于前一个循环的结论和改进,研究者可以再次确定问题,并制定新的计划,进行新一轮的实施、观察和反思。
综上所述,行动研究步骤包括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观察记录和反思、数据分析和总结,以及循环迭代。
行动研究法实施的步骤

行动研究法实施的步骤概述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系统研究行为和实践问题的方法,通过反思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并为每个步骤提供详细说明。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行动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行为、问题或情况,例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等。
研究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衡量和评估。
步骤二: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是行动研究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步骤中,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的时间框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等。
研究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时间框架:确定研究的起止时间,以便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表。
•方法:确定采用哪种研究方法,例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数据收集方式:确定如何收集和记录数据,例如使用录音设备、摄像机、笔记本等。
步骤三:实施行动在行动研究中,实施行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步骤中,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计划开始行动,并记录下每一步的进展和结果。
以下是一些实施行动的要点:•明确行动目标:根据研究目标,明确要采取的行动和目标。
•实施行动:按照研究计划,逐步实施行动,并记录下每一步的进展和结果。
•反思和调整:根据实施行动的结果,反思并调整行动的方向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步骤四:数据分析在行动研究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行动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情况。
以下是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数据整理:整理和清洗收集到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分析、文本分析等来分析数据。
•数据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解读行动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和分享研究成果在行动研究完成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分享。
以下是一些总结和分享的要点:•总结研究成果:总结整个行动研究的过程、结果和问题的解决情况。
行动研究的步骤

行动研究的步骤一、引言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组织或个体的绩效。
本文将介绍行动研究的步骤,以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开展行动研究。
二、确定研究目标在开始行动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以便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
研究者需要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期望通过行动研究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三、收集背景信息在进行行动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的背景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途径。
通过收集背景信息,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四、制定研究计划在明确研究目标和收集到背景信息后,研究者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应包括研究的时间安排、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内容。
制定研究计划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并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实施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核心是实施研究行动。
在实施行动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计划的安排,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还需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六、分析和解释数据在收集到数据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研究者需要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与研究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为后续的行动提供依据。
七、制定行动计划在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具体明确,包括行动的内容、目标、时间安排等。
制定行动计划时,研究者需要综合考虑研究的结果和实际情况,确保行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八、实施行动计划制定完行动计划后,研究者需要开始实施行动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还需不断监测和评估行动的效果,及时调整行动策略。
九、总结和评估在行动计划实施完毕后,研究者需要对行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动研究的过程与实践[内容摘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教师行动研究所遵循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同时也阐述了教师行为研究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课例为载体、理念引领与行为跟进相统一的教师教育模式。
[关键词]:行动研究案例教学反思一、课题的提出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
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所以,计划的每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
计划意味针对问题,提出假设。
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
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
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以能使行动研究活动更具有预见性。
行动是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
它具有以下特性:第一,验证性,检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
所有计划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
以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研究者尽量按原计划行动,否则,检验也就无从谈起,研究的科学性也就无从保证。
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
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以求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
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进行有根据的调整、变更。
反映在课堂上,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
反映在教师上,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真正主体和运行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
验证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价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
行动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的模式,图例如下:它包括教师的三个关注: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之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新行为阶段。
连接这三个关注的是两次有专业引领的合作反思:反思已有行为与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一位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一种民主讨论的气氛。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一般就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所开展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理想的研究状态是:研究的课题正是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研究正是教学的过程中展开的,研究的结果也就是教学工作的结果。
研究者成果的不断丰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及观察力,能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确认这些问题,比如,教学情景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的重要性如何?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吗?不解决行吗?如必须解决,应以什么为突破口?只有当教师明确了问题以后,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按照我们以往的实践以及认识,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然而现实的调查发现,不少教师会以种种理由来拒绝理论的学习,“没有时间”,“看不懂”,“用处不大”等等。
但是在本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作了调查,结果许多老师都认为,课程教学理论是最缺乏的,指导教学要避免盲目,必须钻研专业理论。
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扩展教师的视野和激发创造性,激发教师深入地在行动基础上反思:可以根据在行动中观察理论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思考的深度。
二、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案例:当差距产生之后一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的教学任务是常见的,并且在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教师,这些班的成绩就是不一样,有的班成绩好,有的班成绩差。
作为教师,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差距在哪,为什么会有差距?我在教学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上学期期末杭州市统考中,所教的两个平行班成绩差距很大。
为什么分班成绩几乎是同样的两个班,我同样地教学,却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十一班如我期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十三班却让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是一种失败。
当时我想:“我是不是需要改变或调整十三班的教学改革,或者说在十三班的教学改革我是否需要放一放?”。
改革是一项尝试性的工作,谁也不能保证它完全成功。
当我在教学中碰到困难的时候,最初的感觉是要停下来,而不是换一种方式,或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在我与其他老师合作进行的研究中,我对这个问题尤其关心,用着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这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是分不开的。
行动研究之所以能在中小学教师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在于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是行动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于是,我设想了多种可能的原因。
也许两个班的基础确实不一样,分数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性的情况;也许两个班的班主任对化学科的态度不同。
开始我老抱怨十三班的班主任不配合,其实我不能判断,或者至少从我收集的资料来看,并不能证明这一点。
我反思了曾经与十三班班主任的一段对话:我:这次考试,你们班平均成绩又比十一班低了4分多。
班主任:为什么会低这么多?刚分班时,两个班的成绩不是差不多吗?我:我接班时,十三班的化学成绩比十一班低不到半分。
才半个多学期,两个班就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让我感到不正常,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那次谈话后,我想利用十三班的自修课去讲一下试卷,而十三班的班主任想去上数学课,并且上一周的自修课也是被我占了。
之后我一直认为十三班班主任对我的教学工作不是很支持,并且认为这是造成十三班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实,据其他老师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这样一个教师,他当然不希望看到他所任教的班里学生的化学成绩差,并且我也亲眼看到他在班上与同学们一起分析班里化学成绩差的原因,并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化学,不要让化学老师失望。
不过,由于我的成见,我在十一班上课情绪饱满,在十三班上课的状态没有十一班好。
有一次,同事对我说,“你对十三班有偏见”。
我当然没有否认他的观点,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在十三班上课,感到一种思维受阻的感觉,而在十一班,感到学生与我的距离很近”。
又有一次考试后,十三班与十一班的成绩都不是很好,我有点不高兴。
十一班的班平均分比十三班多了6.3分。
试卷讲评的第一节课是在十三班,因为成绩不是很理想,有一部分同学要求我不要念分数。
也许是因为心情不好,也许是想激一激他们,我还是念了每一个同学的分数,包括不及格同学的分数。
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态度严厉,没有往常的笑容。
也出乎我的意料,第二节在十一班上课时,当我提出念分数时,同学们不愿意,我也就不念了,神态也没有在十三班那么严肃,与平常上课没有两样。
不知为什么,与十一班的同学交往起来,总觉得自然一些,感到他们与我很近。
事后反思,我在十一班没有念分数,因为当时觉得十一班的要求强烈一些,在十一班几乎是全班提出意见,但是,为什么十三班同学在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时,没有像十一班那样再次提出要求呢?问题可能就在这里,十三班的同学可能有点怕我。
对于一个在教学中倡导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师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点的。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第三次试卷评分时,在汇总分数时,我故意把每班的一个同学的分数少加了5分,我想看看他们将会有怎样的反映。
那次,我是先在十一班上课,试卷发下去没多久,一位同学就站起来跑到讲台上,让我改分数,我也很高兴地为她改了分数。
下一节课在十三班上课时,我一直期待那位同学站起来,但一直到下课铃响,都没有人说分数搞错了,我感到很失望。
也许是那位同学觉得区区几分,没有必要与老师分分计较吧。
通过以上几件事,我知道我与十三班学生有了隔阂,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我对十三班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怎么会让学生产生那样的感觉?我觉得我对十三班的同学没有偏见,甚至于因为觉得他们班成绩没有十一班好,平时我还经常给他们班补课。
在同事和专家的指导下,我慢慢领悟到:这并不就是说,我不关心十三班,是我对十三班和十一班不同的期待效果在起作用,也许,在我上课时,无意识地通过语调、眼神、手势等向学生传递了不同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对我的启发较大,罗森塔尔认为,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有以上四个心理机制: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的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的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拥有高度期望,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回答,并提出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鼓励,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作出的反应,给予真诚的鼓励。
以前,我在十三班上课巡堂时很少走到教室后排,而在十一班则不同,十一班的后排就坐着成绩较好的几位同学,而这几位同学恰恰又是我比较喜欢的。
如果不是同事和专家们的提醒,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自己是造成十三班学生成绩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①不再在十三班讲十一班比十三班好,②在十三班上课时,想象是在十一班,③在十三班巡堂时,要走到教室后排,④以后在十三班说话时,要经常说“我很高兴你们班……”之类的话。
研究进行到这里,我明白了我是影响十三班成绩的一个因素,正是由于我对十三班存有偏见(这种偏见也许来自于十三班的成绩确实比十一班差,也许来自于我对十三班班主任的成见),因此对十三班同学也就产生了一种低期待,而这种低期待抑制了十三班同学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他们感觉上化学课没有十一班同学那么有趣。
但我是不是影响十三班成绩的根本因素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也在影响十三班的成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以后的研究中去观察和发现。
研究的结果真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但我很高兴接受这个事实。
以前在教学中,碰到学生成绩不好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学习不努力,班里的学风不好,家长不支持等诸多客观环境因素,很少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