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政复习知识点
市政学复习重点
市政学1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3、城市管理的特征(1)管理的综合性(2)管理的开放性(3)管理的动态性(4)管理的参与性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1、城市规划管理2、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3、城市交通管理4、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内容主要指对人类生存、生活及社交的环境,一方面要防治污染,不让自然环境变坏;另一方面通过绿化和美化,力求自然环境更好,创造一个健康、优美的高质量环境。
5、城市住房管理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即系统管理的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4、因市制宜的原则5、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6、法制化原则7、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原则城市管理的目标城市的发展急需有力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控,合理的人口密度和疏导,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使用,灵活的产业结构调整,持续的改善交通状况,不断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因此,城市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城市整体的协调运转。
城市管理的手段调研、决策、计划、实施、协调、反馈等环节,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其管理手段应该是综合的手段体系。
“以法制为规范”。
城市管理必须立法,同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行政为主导”。
城市的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等行政机构,是城市管理任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以社会自治为基础”,就是要培养、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发挥社会的自我管理功能,科学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在城市管理中所担负的职责。
从手段来说,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改变,以及与之相应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主体地位确立,并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发展过程。
1.以人口转移和集中为前提2.以经济活动的集聚为主要内容3.以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为核心4.以农村和城市的互动为基本方式诺瑟姆S型曲线•初期: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较慢,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村生产力低下,剩余劳动力较少,城市工业化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中期:城市化加速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导致了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的增强,表现为大量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后期:城市化发展速度变缓,城市化成熟阶段。
市政学复习重点
1,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的总称.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2,城市社会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和规定,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基本手段,对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3,城市总体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4.城市群: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5,城市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6,城市社区: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内,由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具有综合性社会功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7,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运行以及城市市民、社会、设施的安全,是在城市的构成要素、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社会价值、行为准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形成的一种平衡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8,城市环境污染:一般特指由于城市中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环境的机能,超出了环境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使城市的生态系统遭到扰乱和破坏.9,城市治安管理:城市主体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进行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10,城市企业结构:企业是城市进步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它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企业的规模结构两部分. 11,城市环境:广义,在城市中与人类活动尊在互动关系的各种自然存在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人化自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化境和人工环境.狭义,城市的自然环境.12,城市灾害管理:以城市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在对城市灾害形成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对灾害进行科学的预防和应对,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行. 13,城市市容管理:城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城市的建筑外貌,景观灯火,户外广告的整洁规范等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14,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国家通过立法体系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所采取的各种互相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的总和,(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15,市政监督过程:各监督主体对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履行行为与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的监督与督导的过程.16,市政执行:城市人民政府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的过程.17,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市政管理手段也日益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18,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9,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2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行使.21,市政职能的主体是城市行政机关.22,城市政权是中央政权的延伸.23,市政职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城市按行政级别分四类县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市、直辖市.24,提出“带形城市”理论是S.Y.马塔西班牙. 提出“田园城市”理论是霍华德英国. 提出“邻里单位”理论是佩里美国.25,我国60年代提倡过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城市建设指导方针。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现代市政学1.市政的含义: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2.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5)双重性,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
3.现代市政发展的趋势:(1.)市政问题复杂化(2)市政职能的变化(3)政府的角色改变(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4.城市的发展阶段:(1)原始城市阶段(2)封建城市阶段(3)近代城市阶(4)现代城市阶段5.城市的含义: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6.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主的机制(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9.城乡一体化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
市政学重点
市政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市政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所谓市政是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特点:①政治性: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③综合性:市政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现代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④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结构。
她具有灵敏,相关性强,民主程度高的特点。
⑤双重性:城市的行政建制是整个国家行政层级中的具体环节。
在我国,城市的市政既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保证政令统一,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和实施辖区内的方针政策,维护本市的正当权益,代表或反映市民利益。
2.市领导县体制:我国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都有领导县的权力,其领导的县也是该市的组成部分,市与其领导的县,县级市之间构成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市对县,县级市拥有绝对的领导权。
这种体制被称为“市领导县体制”是市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市政体制的一大特点。
3.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住房储蓄制度,由职工及其所在单位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职工的公积金账户存款,以此增加单位职工的住房资金积累的制度。
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这是为居民购买住房而筹集资金的一种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属于法定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
4.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指在城市管理中,由一个行政机关或得到授权的组织,依法综合行使多个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的相应职权的行政执法制度,现实中往往被称为“城管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市政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第一章绪论1.研究当代中国的市政,应考虑的重要因素:(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从政治体制上说,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原则(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2.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2)历史性(3)整体性(4)综合性(5)动态性3.市政学的研究对象:(1)市政主体(2)市政客体(3)市政管理规律4.市政学的研究范围:(1)专门分析城市(2)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3)对市政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5.市政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6.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2004年4月考题)第二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城市的特点:(1)人口与物质的高聚集性(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2.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经济基础:(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历史条件:(1)战争性质的变化(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3)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3.城市发展的阶段:(1)古代城市阶段(2)中世纪城市阶段(3)近代城市阶段(4)现代城市阶段4.现代城市发展的特征:(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网的基本结点(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5.城市化的特点:(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2005年4月考题)6.城市化的动力:(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7.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发展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8.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9.市场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10.城市化的类型:(1)按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分为积极型的城市化和消极型的城市化(2)按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发向来考察,分为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11.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级(1949-1957年)(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年)(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年)(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12.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005年4月考题)13.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的内容:(1)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控制,形成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体系(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3)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4)城市化速度受政府调控14.中国城市化的方针:(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2)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2003年4月考题)15.大城市的优势:(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2)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少数特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16.中等城市的优势:(1)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2)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3)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的协调17.小城市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积极作用:(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2)利于农村社会转型(3)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第三章城市功能和结构1.城市功能的特征:(1)整体性(2)结构性(3)层次性(4)开放性2.城市功能的类型:(1)共同功能(2)主导功能(3)特殊功能(4)综合功能3.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2)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3)行政区划4.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已经出现叠加性发展的趋势(2)在工业社会时期,经济功能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3)在后工业社会时期,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5.城市功能的具体发展规律:(1)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2)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3)功能升级增量规律6.城市功能结构合理化的基本途径:(1)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7.城市结构的主要内容:(1)经济结构(2)社会结构(3)空间结构8.城市经济结构的内容:(1)城市的产业结构(2)城市的企业结构(3)城市的所有制结构(4)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9.城市社会结构的内容:(1)城市的政治结构(2)城市的文化结构(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10.当代中国城市的政治结构主要包括:(1)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2)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11.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1)城市密度(2)城市布局(3)城市形态12.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3)有利于提高市政管理水平(2004年4月考题)1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发展(2)企业行为(3)居民行为14.选择和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坚持的原则:(1)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2)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3)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城市空间结构15.实现城市总体结构的合理化应遵循的要求:(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4)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5)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6)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16.城市体系的特点:(1)整体性(2)动态性(3)开放性(4)层次性(5)重叠性17.城市空间作用能否发生的条件:(1互补性(2)中介性(3)可输性18.城市空间分布必须遵循的原则:(1)市场原则(2)交通原则(3)行政原则19.城市体系的类型:(1)金字塔型(2)多核型(3)网络型(4)带状型20.城市与区域密切联系的作用:(1)它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2)它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3)它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4)它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5)它是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基础21.经济区的基本结构的内容:(1)经济中心(2)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3)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4)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22.经济区的运行必须坚持的原则:(1)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2)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3)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4)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5)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2005年4月考题)23.中心城市的含义:(1)中心城市不是一般的中小城市,而是在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2)中心城市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3)中心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4)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24.中心城市可分为:(1)全国性中心城市(2)地区性中心城市(3)省区中心城市25.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中心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2)中心城市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扩大的结果(3)中心城市是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产物(4)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心城市形成的基础26.中心城市的作用:(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27.影响中心城市作用强度的因素:(1)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2)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3)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第四章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1.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用的概念(2)在多职能的城市,并非所有的城市职能都能概括城市的性质(3)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城市职能是多变的。
2024年市政知识点总结
2024年市政知识点总结
嘿呀!2024 年市政知识点总结来啦!
哎呀呀,先来说说城市道路工程这一块呢。
1. 道路的分类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呀!什么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它们的功能和设计要求都大不相同呢!快速路那是为了让车辆快速通行,主干路就得承担交通的主要压力啦!2. 道路的结构组成也很重要哇!路基、基层、面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呢。
路基要稳定,基层要能承重,面层得耐磨又防滑呀!3. 还有道路施工的技术,像是填方路基的施工要点,挖方路基的注意事项,这可都不能马虎呀!
再讲讲桥梁工程呀!1. 桥梁的分类可多啦!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每种桥型都有独特的魅力和适用场景呢!
2. 桥梁的构造也不简单呢,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都得精心设计和施工。
3. 桥梁施工的方法和技术,比如预制梁的安装,现浇梁的浇筑,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然后是轨道交通工程哇!1. 地铁车站的结构和施工方法,那可都是技术活呀!明挖法、盖挖法,各有各的优势和难点。
2. 轨道的铺设和调试,这可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安全呢!
还有给排水工程呢!1. 给水管网的布置和设计,要考虑水压、水量的需求呀!2. 排水管道的材质和施工,不能有渗漏的问题哟!
哇!市政工程的知识点真是又多又杂,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好呀!2024 年,让我们一起加油,把这些知识点都装进脑子里,为城市的建设出一份力!哎呀呀,怎么样,这份
知识点总结是不是还不错呢?。
市政应知应会知识
市政应知应会知识一、道路类(一)术语1、道路测量常用名称及符号?公里标:K水准点:BM路线交点:JD路线转点:ZD圆曲线起点:ZY圆曲线中点:QZ圆曲线终点:YZ圆曲线公切点:GQ曲线长:L切线长:T偏角及缓和曲线角:△、β2、施工图上比例的含义?施工图上的比例是指构造物在图纸上的实际尺寸之比,如图纸比例为1:100、1:1000、1:2000,即图纸上1cm分别代表实际1m、10m、20m。
3、常用市政道路工程常用代号?A—道路石油沥青;T—道路煤沥青;AC—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M—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PA—喷洒型阴离子乳化沥青;BA—拌和型阴离子乳化沥青;PC—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BC—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HMA—热拌沥青混合料;4、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5、路面按力学性质的分类?代表路面是什么?分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
柔性路面代表类型是沥青类路面。
刚性路面代表类型是混凝土类路面。
6、城市道路总宽度?城市道路总宽度即城市规划红线之间的宽度,包括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等宽度的总和。
7、道路红线、绿线?道路红线:是指规划道路建设的用地两侧边界线,它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
道路绿线:就是道路绿化的宽度控制线。
8、什么是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是指添加了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了的胶粉等改性剂,或采用对沥青进行轻度氧化加工,从而使沥青的性能得到改善的沥青混合物。
用它铺设的路面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性,实现高温不软化,低温不开裂。
9、道路冬期施工时如何规定的?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视为进入冬期施工。
(二)道路路基1、道路及铺装的路基工程原始地貌测量原则?根据设计及施工工序的要求,施工前应依据给定的高程点,仔细测量现场标高并做好记录,以便作为日后结算的依据。
市政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城市道路工程一、城市道路、路面分类⎧⎧⎪⎪⎪⎪⎨⎨⎪⎪⎪⎪⎩⎩⎧⎨⎩道路行车速度;快速路;主干路;道路宽度;城市道路的分类 分级因素次干路;路面结构厚度;支路;交叉口形式;除快速路外的各类道路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又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高级路面:路面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
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养护费少。
按结构强度分类次高级路面: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
柔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路面按力学性质分类30⎧⎪⎪⎪⎧⎪⎨⎪⎪⎪⎨⎪⎪⎪⎪⎪⎩⎩下产生的弯沉变性较大,在反复荷载下产生累积变形, 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变形——沥青路面;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 较大的刚性,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混凝土路面;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面层材料使用年限(年)水泥混凝土快速路、主干路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12沥青贯入式碎(砾)石次干路、支路次高级路面8沥青表面处置二、路基、路面要求、分类、指标特点⇒⎧⎪⎨⎪⎩⎧⎨路基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1、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条件;路基性能要求2、道路的支撑结构物;3、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路基性能主要指标: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基断面形式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分为重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路基分类半填、半挖——一侧挖方、另一侧填方;12⎧⎪⎪⎪⎨⎪⎩⎪⎪⎩⇒⎧⎨⎩从材料上分: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1、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路面性能要求2、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经济性、舒适性);、平整度;、承载能力:具备相当的刚度和强度,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3、温度稳定性:较高的温度稳定性,即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路面性能主要指标4、抗滑能力强;5、不透⎧⎪⎪⎪⎪⎨⎪⎪⎪⎪⎩水性;6、噪音量低的路面结构;路面结构特点: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的材料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也逐渐降低,为适应这一特点,路面结构多层次的。
市政基础常用知识点总结
市政基础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的定义和意义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布局和设计,通过对土地利用、交通、居住区、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态,调整城市结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要素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等,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控制各类规划项目的建设规模、用地范围、项目位置等。
专项规划包括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
城市规划的要素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居住区、公共设施等。
3.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原则包括合理利用土地、保障居民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等。
城市规划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评价等。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和桥梁建设城市道路和桥梁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规划布局直接影响城市交通运行和居民生活。
道路建设包括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桥梁建设包括通水桥、通航桥、跨线桥等。
2.给水和排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城市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系统,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放污水和雨水的系统。
给水系统包括水厂、输水管网、供水设施等,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处理设施等。
3.供电和通信设施城市供电设施包括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城市通信设施包括通信基站、网络设备、通信线路等。
供电和通信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信息交流的基础。
4.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等,它们是城市环境卫生的保障。
5.绿化和景观设施城市绿化和景观设施包括绿地、公园、广场等,它们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三、城市环境保护1.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治理、汽车尾气治理、燃煤污染治理等,保障城市空气质量。
2.水污染防治城市水污染防治包括工业废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保障城市水体质量。
现代市政学重点
一、市政的含义:市政是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二、城市群的含义和特征:含义:城市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特征: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城市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三、市政执行过程:主要指人民政府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的过程。
这是城市行政权力系统中最广泛、最常见的职能活动。
1)准备阶段: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和人力的准备、思想动员、物质经费的筹备2)具体实施:执行的宣传发动、执行手段的选择(行政、法律、经济、思想教育手段)3)沟通、协调与控制:现实的执行总会受到一定的人为阻力,总会与预期目标和预定方案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沟通、协调与控制。
方式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政策调整:补充、修改、更新、终止5)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执行的评估,即政府机关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的工作评价或工作总结,一般包括检查、考核、总结几个步骤a\“执行难”的原因:既有执行体制的不顺,部门协调不畅的因素,也有执行组织和人员自身利益因素的干扰;既有执行目标群体不配合的原因,也有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原有政策不适应的因素。
b\“执行难”解决方法:充分考虑政策的可行性,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发动,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
四、市政职能的含义:是指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主体是城市行政机关。
市政复习资料
市政复习资料市政复习资料市政是指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
在现代社会中,市政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政复习资料是帮助人们了解市政相关知识和理解市政工作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市政复习资料进行探讨。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市政复习资料中常涉及到的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等。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包括城市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等。
分区规划则是对城市的各个区域进行规划,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和发展。
详细规划则是对具体地块或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建筑物高度、用地性质和绿化等。
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市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市政复习资料中通常会介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环境监测等内容。
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市政部门通常会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和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此外,市政复习资料还会介绍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如废水处理、垃圾分类和大气污染控制等。
三、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市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复习资料中通常会介绍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等内容。
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包括道路布局、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等。
交通设施则是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如道路、桥梁、隧道和交通信号灯等。
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巡逻和交通安全教育等,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
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市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市政复习资料中通常会介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和排水等。
市政部门通常会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项目,加强建设管理和维护,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市政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市政学知识点笔记总结市政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市政工程等诸多方面的学科。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市政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以下是市政学的一些知识点的笔记总结:一、城市发展1.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占总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比重持续增加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化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一般经历从乡村到城镇、从小城镇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发展阶段。
这一过程中,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和功能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3. 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包括规划驱动型城市发展、产业驱动型城市发展、市场驱动型城市发展等。
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发展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二、城市规划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安排和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规划蓝图。
2. 城市地区规划城市地区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对城市区域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通达、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具体实施工具。
3. 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更新规划是对城市老旧区、城市功能滞后区、城市环境恶劣区等进行改造和更新的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城市管理1. 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是指城市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市民自治组织等各方面对城市事务进行管理和治理的过程。
城市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稳定。
2. 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是指城市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包括城市政府、市政府、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
3. 城市服务管理城市服务管理是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和提供,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四、城市市政工程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系统、供气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市政工程知识点
市政工程知识点一、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市政工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城市的整体布局、用地规划、交通网络设计等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拥堵等因素,以创建舒适、便利、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二、道路设计与建设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设计与建设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道路设计中,需考虑道路宽度、车道划分、交通信号灯设置、人行道规划等因素,确保道路安全和流畅。
道路建设则包括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交通标志标线、排水系统建设等工作。
三、供水与排水系统供水与排水系统是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之一。
供水系统涉及到水源、水厂、水管网络等,确保居民获得可靠的饮用水。
排水系统则包括雨水排放、生活污水处理等,维护城市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四、市政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建设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公共需求。
这包括公共建筑(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园绿地、体育场所等设施建设。
市政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满足人们的文化、休闲和娱乐需求。
五、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市政工程的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日益突出。
市政工程需要关注空气质量、水污染、噪音控制等方面,通过环境监测、处理设施建设等手段,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六、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是为城市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市政工程中需要考虑公共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地铁、公交车、轨道交通等,以减少私家车使用,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运输规划还需考虑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交通工具的规划和建设。
七、城市照明系统城市照明系统为城市提供照明服务,确保居民的夜间生活安全和便利。
市政工程需要设计和建设能源高效、环保的照明系统,合理安排路灯和建筑物的照明布局,同时避免光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八、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市政工程需要关注城市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制定。
这涉及到消防系统建设、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等方面。
在市政工程中需要考虑安全的设计和规划,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政考试知识点总结
市政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市政工程概述市政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进行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燃气供应、市政设施等。
市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市政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运维等多个环节,对于保障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政基础设施1. 道路建设: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设计、路面铺设、交通管制等内容。
2. 桥梁建设:包括城市桥梁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涉及桥梁结构、材料、荷载等技术内容。
3. 给水排水:包括城市给水管网建设、排水系统建设、水质监测、供水安全等内容。
4. 燃气供应:包括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供气系统管理、安全监测等内容。
5. 城市照明:包括城市照明系统规划、照明设施建设、能源节约、环保等内容。
6. 城市绿化:包括城市绿地规划、公园建设、绿化保护等内容。
7. 垃圾处理:包括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类、垃圾清运等内容。
8. 城市管网:包括城市管网建设、管理、维护等内容,如电力管网、通讯管网等。
9. 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如卫生间、公共停车场、文化设施等。
三、市政工程管理1. 市政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内容,涉及城市发展战略、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
2. 市政设计:包括市政工程的专业设计,如道路设计、给水排水设计、桥梁设计等。
3. 市政施工:包括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涉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
4. 市政监理:市政工程的监理是指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规范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
5. 市政运维:市政工程的运维包括工程的维护、修缮、更新换代等内容,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6. 市政环保:市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要求。
四、市政工程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市政工程将逐步智能化,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设施的远程监控、智能维护等功能。
现代市政学word版
现代市政学重点第一章 市政学概论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最主要有两件大事:1、“中国的城市化” 2、“美国高科技产业 ”(美国 斯蒂格利茨) ❖ 1.1 市政的含义和特征1.1.1 城市的形成与设置古代:城——四周有城墙围护、具有防守保护的区域;市——集中起来进行产品交换、物资交流的场所。
现代:城市——是农村的对称,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
我国的城市建制我国现行设市的标准:人口、经济、基础设施;我国的市建制层级:直辖市 副省级市 省辖市 县级市1.1.2 市政概念的界定1.市政的范围市政的主体:①大范围:城市的所有利害相关者②中范围:广义的城市政府,包括城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③小范围: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市政的客体:①大范围:城市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服务工作②中范围: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 行政管理活动③小范围: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2、市政的含义广义:所有城市参与者,为协调和整合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行动,处理城市居民面临的问题,实现城市自身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生活的发展,打造更具有竞争力、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而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过程。
狭义: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我们的定义: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 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市政的内涵(1)市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市政实务基本知识点
市政实务基本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市政实务基本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市政实务就是和城市设施建设、管理相关的知识集合。
比如说城市里的道路建设、桥梁搭造、管道铺设、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用到的具体知识技能就是市政实务。
②重要程度: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学科里,这是核心内容。
城市的正常运转,人民生活的便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政实务相关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打个比方,城市就像一个大的机器,市政实务就是让这个机器各部分正常运作的规则和手艺。
③前置知识:你得对基础的工程学知识有点了解,像力学基础,了解什么力能支撑起一座桥,不同材料能承受的力量等。
还有基本的绘图知识,因为很多项目开始前都得有规划图。
按我的经验,像初中高中学的物理和简单工程制图知识就可以做一个开始。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用处可太大了。
比如每次我们开车走在宽敞的马路上不觉得颠簸,那就是道路建设者按照市政道路建设知识精心施工的成果。
城市没有污水乱流,那是因为管道铺设得科学合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市政实务涉及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像一个蜘蛛网中心一样在整个城市建设和管理学科中有广泛连接。
②关联知识:与土木工程学紧密相连,因为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是土木工程师完成的。
还和管理学、环境科学有关,比如说项目的管理、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等方面。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要同时理解工程技术与管理规定等多种知识。
关键点是理解各项市政工程的施工原理与流程规范。
比如桥梁工程,你得清楚不同类型桥梁的受力原理,同时也要知道施工时的安全管理要求。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考查方式多样,有型如填空、选择的基础知识考核,也有让人大包大揽的案例分析题,比如给出一个市政工程建设得一团糟的案例,让你分析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整改。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比如道路工程,其核心概念就是按照规划设计,在一定区域内建设适合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通道。
这不仅包括道路表面的铺设,还有地下的排水等辅助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市政学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2、1909年晚晴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3、1911年,江苏省临时参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制》。
4、1954我国又颁布《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5、1982年,我国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地区制度,实行地市合并,采取市领导县体制。
6、市政的内涵:(1)市政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公共利益;(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7、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1912年设“市政厅”,1925年设“市”,拉开了中国设市城市(建设市)设置和发展的序幕。
8、(1)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20万以下的城市。
(2)2010年新的划分标准:50万以下小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100---300万大城市300—1000万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巨型城市9、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1)市长——议会制(2)议会——市长制(3)市议会制(4)市委员会制(5)市经理制10、我国基层城市管理体制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到以街居制为主再向社区制转变的历史过程。
11、在规划实践中,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经历了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转变。
12、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S.Y.马塔提出了“带形城市”理论。
13、1902年,英国记者霍华德修订并再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14、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受“田园城市”理论的启示,提出了“卫星城市”理论。
15、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42年出版了《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一书,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16、1929年,美国规划师佩里首先提出“邻里单位”概念。
17、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18、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了“增长极核”理论。
19、城市规划的理论思潮:理想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20、2006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1、2007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
22、1996年,上海市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
1997年8月,杭州市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
23、1957年,法国学者戈特曼首创“大城市群”理论。
二、名词解释1、市政学市政学是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市政主体对市政客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涉及到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问题。
2、城市群城市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类不同规模的城市依托交通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3、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市道路[地面,地下,高架桥,水道,索道]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运输。
4、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是城市政府为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市民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服务,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组织城市人与物的运输活动。
管理的主体是公安部门。
5、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是在城市政府领导下,行政主管部门依靠专职队伍和社会力量,依法对道路、公共场所、垃圾、各单位和家庭等方面的卫生状况进行管理,为城市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的环境。
6、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综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7、城市文化管理城市文化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对城市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8、经济适用房已列入国家计划由政府组织房地产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
9、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城市政府及职能部门指导下对社区内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活动。
10、城市企业结构城市的企业结构是指企业技术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
规模结构[大,中,小企业的构成及相互关系;技术结构[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关系]。
三、简答或论述题1、什么是市政及其特征市政——是指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的领导下,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其执行机关即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市辖区域范围内实现其各项职能与目标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
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了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历史性。
市政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
(3)整体性。
市政以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
市政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等特点,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5)动态性。
市政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的特点是:①灵敏。
②相关性强。
③民主程度高。
2、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1)行政管理科学化机构设置科学化;管理过程科学化;方法手段科学化(2)是市政管理民主化政务公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3)市政管理法制化加强立法工作,依法行政,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城市市民自觉守法3、城市化及其发展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居民占整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增加的过程;广义的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扩散过程[价值观,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域扩散]。
——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后续动力(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4、什么是城市功能、如何划分——城市功能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所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功能类型(1)共同功能:所有的城市都具备的功能。
是城市的共性(2)主导功能:是指城市诸功能中起主导作用的功能(3)特殊功能:是指某个城市所特有的功能,它表明城市的个性(4)综合功能:是指城市同时具有多种主导功能,每个功能都起作用。
5、公民参与的意义——对城市公民的意义(1)维护自己的公民的权益;(2)提高自己的素质;(3)对管理体系和运作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
——对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1)改变国家处于强势支配的地位;(2)增强社会自我治理能力;(3)平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4)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1)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2)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和政策的高效执行;(3)有助于促进城市管理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6、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意义(1)有利于降低成本(2)有利于减少执法混乱(3)有利于明确职责,营造整洁的市容环境7、什么是市政执行及其内容——市政执行主要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的过程。
——内容(1)市政执行准备阶段[制定方案,组织,思想动员,准备物资,经费](2)市政执行具体实施[发动宣传,手段选择: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市场化](3)市政执行的沟通、协调与控制沟通[正式和非正式]协调[平衡和理顺](4)政策调整政策补充,政策修改,政策更新,政策终止(5)政策评估检查:他查自查。
考核:区分优劣,提出依据总结: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办法8、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城市分区规划的内容——城市总体规划(1)城市性质(2)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3)布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4)确定基础设施布局(5)制定河湖规划(6)制定园林规划(7)规定城市环保规划(8)安排人防工程和防震抗震规划(9)城市古文化保护规划(10)明确旧城改造规划(11)编制城镇体系规划(12)编制产业布局和各项专业规划——城市分区规划(1)规定土地使用性质(2)安排市区,居住区公共设施分布(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红线位置,广场,停车场位置(4)确定绿地,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面的保护范围(5)确定给排水管线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和工程设施的用地范围9、城市基础设施及其种类、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在和发展的各穜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基础设施的种类:(1)能源设施(2)供、排水设施(3)交通设施(4)邮电通讯设施(5)环保设施(6)防灾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作用:(1)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2)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3)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4)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5)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0、什么是城市交通管理及其交通发展思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是城市政府为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市民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服务,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组织城市人与物的运输活动。
——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思路(1)做好城市交通运输的宏观全面综合规划(2)由注重交通供给向重视交通需求转变(3)实行公交优先战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4)改革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发展城市交通(5)实行现代化交通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6)建立健全城市交通法规,建立完备的城市交通监管体系11、什么是城市环境及其特征——城市环境是与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作用、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等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物、构筑物等组成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城市环境的基本特征:(1)人工环境的扩大和自然环境的后退(2)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被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使他们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3)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积极作用有所削减,而消极作用正在扩大12、什么是城市环境污染、特征、种类——城市环境污染,是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异变,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城市环境污染的特征:(1)污染内容全面性(2)污染范围广泛性(3)污染时间长期性(4)污染危害严重性——城市环境污染的种类:(1)空气污染(2)水域污染(3)固体废物污染(4)噪声污染(5)土壤污染13、城市灾害管理具体内容(1)城市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生物、海洋、森林、草原、暴风雪(2)城市事故灾害单位的安全、交通运输、环境、公共设施(3)城市公共卫生灾害鼠疫、疯牛病、狂犬病、口蹄疫、出血热、禽流感(4)城市社会安全灾害恐怖、经济安全、涉外突发14、城市市容管理及其内容——城市市容管理是城市政府的市容行政主管部门依靠市容监察队伍和社会参与,依法对城市的建筑物外貌、景观灯光、户外广告设置和生产运输等的症结、规范进行管理。